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中国 的落后,并寻求救国之道,他们成为 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力量。
传统观念的束缚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封建制度等观 念在当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人们 的思想产生束缚。
社会经济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 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新兴的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他们成为 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力量。
倡导平等观念
反对阶级压迫和社会不公,追求社会 公正和平等。
04
思想解放的影响与意义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推动社会变革
0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为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和改革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促进民族觉醒
02
思想解放唤醒了民族意识,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民
族独立和解放运动。
推动国际交流
03
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新青 年》等刊物上宣传马克思主义。
总结词
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
1919年,北京学生发起五四运 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 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03
思想解放的内容与特点
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挑战封建专制思想
总结词
维新思潮,救亡图存
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皇帝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 但最终失败。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 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和军事。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兴起,推动中国的经济和 社会变革。
高潮阶段(1900-1949)
新文化运动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体验高考
(2011·安徽文综·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 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 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 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 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
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C
(福建厦门质量检查)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
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
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人物及代表作 维新活动(主张) 影响(地位) 共同主张
《《康新孔有学子为伪改经制考考》》讲中学西;结合(托古改制)
为变法提供 理论依据
梁启超
兴民权;
《变法通议》 变科举制
维新宣传家
谭嗣同 《仁学》
严复 《天演论》
抨击纲常礼教及专
制等级;
批判最激烈
倡自由平等
自由权利;
系统介绍西方
体验高考
(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 “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 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 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②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 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
二、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活动:辛亥革命(1911年)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 的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 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 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三、思想救国
1、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时间: 1915——1918
主张: 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救国
活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
三、思想救国
2.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时间: 1918——1919
主张: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救国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A、进步性: 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评价 意义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片面性
※ 题组二
新文化运动
【例1】《青年》(《新青年》前身) 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 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 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 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 因为 (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 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 想的影响 答案:D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阶级
实行君主立宪制, 是康、梁维新思 发展资本主义 想的理论来源 制度 层次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例9】(2008重庆,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 )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10】(2006重庆,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 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答案:B、C
答案:D
疑难突破
一、19世纪中期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要作用 迈出了向西方 学习的第一步 器物 层次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郑观应、 薛福成、 王 韬 资产阶级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过变法救亡图存, 是一次思想启蒙 实行君主立宪制, 运动,促进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传播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标志着中国近 代化的起步 特点 结果 由 于 阶 级 和 时 代 的 局 限 , 没 有 使 中 国 独 立 、 富 强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9世纪40~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晚晴政府危机四伏,受经世致用的影响,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些志士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例律》等资料。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仿制英国船炮,改制信使炮车。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得专著。

魏源在该书上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他认为,夷之长计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这就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用。

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即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伦理纲常为立国之本。

“西学为用”即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其目的是维护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洋务运动最终以黄海海战的失败宣告破产。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日益加深,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它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张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90年代初,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宏观概要通史概要:近代世界潮流:现代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观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抗争史和探索史)。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主干知识:一个方向:面向西方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三个阶段:学技术(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六大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抗战派学技术(一)背景、1、政治: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开始出现民族危机)2、观念: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3、直接原因:鸦片战战的惊醒(三千年的巨变)(二)代表及其主要思想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面向西方)1)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c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2: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 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有什么贡献? (1)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窗口;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 统及纲常伦理的绝对权威地位; (3)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介绍西方科 技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 荒作用。 (4)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他们中的 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曾纪泽等。
二、维新变法思想:
(二)19世纪90年代初的康梁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 2、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康有为: ①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作: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③理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借孔子权 威宣传维新思想 ④评价:“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高考真题】(2010· 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 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 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解析D。“惟适乊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 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 影响。
二、维新变法思想:
第1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师夷长技
(一)“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 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变革,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酒文化。

康有为、梁启超、眼福、谭嗣同的争论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天演论》传达的进化论思想在学术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维新运动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势风格,在许多思想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局面。

“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机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依次为起点,资产阶级文化大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并逐渐发展为文化主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
1共同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领导人都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③都是思想文化斗争
④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点:
①前期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②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后期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③前期知道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3客观上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严复
《天演论》
走向共和
1民资初步发展
2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3革命团体与政党纷纷建立
直接:推翻满清
根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
暴力革命,行民主共和制
推翻
英美
1方案提出:兴中会誓词
1民资初步发展
2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
3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19世纪90年代
民族
资产
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温和改良变法,行君主立宪
维护
日俄
1著书
2办报
3组社团
4与顽固派论战
5戊戌变法运动
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爱国运动
2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5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6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7阵地:《新青年》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8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矛头所向:封建儒家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内容: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立宪派)论战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

意义: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专练】1.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B.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4.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5.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反对向西方学习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 盛昌华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同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3、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也为维新思想的宣传创造了条件。
都受了欧洲启运动和中国明清时期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都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的反动政府日益腐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下发生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不断更新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应该 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 展和变化。
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思想解放的基础。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 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为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 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思想解放进入高潮,新文化运动提 倡科学、民主和自由,反对传统束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为思 想解放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03
思想解放的内容
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挑战封建礼教
对封建礼教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提 出质疑和批判,倡导个体自由和人格独立。
起步阶段(1840-1860)
01
初步觉醒
02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 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03
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
04
洋务运动兴起,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推动了中国早期的 现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思想解放的历程 • 思想解放的内容 • 思想解放的影响 • 思想解放的反思与展望 • 结论
01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中 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民族危 机深重。
西方传教士、商人、 政治家等纷纷进入中 国,带来了西方的思 想和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思想解放,人们开始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从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 自尊心。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纲要求】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新文化运动;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5、科学发展观。

◇【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4、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新问题的关键时期,以江泽民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知识整合】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A、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B、代表人物及主张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1)、早期维新派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维新思潮A、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c、西学的不断传播。

B、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见上图表)。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中国封建帝国的大门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受尽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凌辱和压迫,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资本家的欺压和剥削。

但是,外国的大炮也惊醒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从西方资本主义的洋枪洋炮声中思考着,偌大的中国为什么总是打不过洋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欺压。

他们开始探索救亡之道,如何自强的路。

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求,终于找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

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先学仿制外国的器物,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此举失败后,又想仿行外国的政治制度图自强。

这就是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思想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再后来就是再解放思想,学习外国的“民主”和“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个过程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从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奋斗,不断解放思想的漫长历史过程。

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

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第一要与那时世界形势联系,那时西方一些国家,如英、法、美等国早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俄国到20世纪初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思想方面,这些国家民主、自由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科学马克思主义已在广泛传播。

第二,要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相联系。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上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起下至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前后止。

从内容上说:主要讲“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三个目。

“开眼看世界”这目,主要讲三点。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国内危机四伏。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他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尤其是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只经常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年
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影响异同源自维新思想19世纪末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闭目塞听、天朝大国,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
鸦片战争之后: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 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
二、 “中体西用” —洋务派的学西方
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2、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前提:肯定封建制度 4、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
两派的异同
相同:阶级属性:地主阶级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 手段不同,对待西方事物的态度不同
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
1、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是指英文 democracy,意为 民主。就是每个人 “各有自主之权”, “脱离奴隶之羁绊, 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 格”。 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意为科 学,即“以科学说明 真理,事事求诸证 实”。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 不对?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个口号 是否适用于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 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 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为发展新文化,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 偏激的、片面的。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孔教积极和 消极的作用,对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不适用于今天,(理由)
• 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 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属性决定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 维新变法 封建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
维新派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兴民权、 反对兴民权、设 实行君主立宪制 议院,实行君主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体制为国家命运根本;利用西方近 代科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2、含义: 3、实践——洋务运动
4、评价‚中体西用‛:
积极性:(1)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 张,冲击了夷夏观和礼仪至上的保守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 想付诸实践,进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局限性: “中体西用” 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过于自信,对西 方认识肤浅,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无法使中国真正 走向富强,洋务运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以失败结束。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 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 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 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 材料中的“新学”( ) A.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中体西用” D.倡导“维新变法”
二、资产阶级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康梁思想
(1)背景 ①甲午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壮大 ③早期维新思想奠定思想基础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二 维新变法运动过程
保国会 中外纪闻 ⑴维新思想运动兴起: ①办学堂:万木草堂 强学会 时务学堂 国闻报 ②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强学会 时务学堂 《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时务报 ③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万木草堂 ⑵维新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①上书: 公车上书 《上清帝第六书》 ②成立维新团体:强学会和保国会 ③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⑶维新运动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题组一
鸦片战争后的思想历程
【例1】(2008广东,2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思 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 ) A.使中国人了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 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C
“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内:有太平天国等农 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 治国之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危机) 评价: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早 期 维 新 思 想
二、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认识 1、产生原因: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 统治日益腐朽。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特点 (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 结合起来。康有为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 的理论基础。 (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 戌变法的实现。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学堂、报纸,宣传 维新变法思想,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七 书光绪帝,与顽固派展开论战等,使维新运动在全国开 展起来。
①《共产党宣言》 ②《庶民有胜利》 ③《列国陆军制》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 开明书店 1921年12月20日
【例4】(2007海南,1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 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 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鸦片战争
睁眼看世界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的潮流
西方列强 侵略民族 危机严重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 义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深化 的过程,围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局限性, 探讨其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包括原因、传播的方式、手段、代表人物等),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评价 (1)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 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 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 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 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作用。 (2)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梁启超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 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1)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2)壮大了革命 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三)初步实现: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例6】(2009浙江文综高考,1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 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民主革命 的先行者
《新青年》 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 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3分) 编号② ;编号③ ; 编号④ 。 (2)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 过程中的主要主张。(4分)
(3)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 样的社会实践活动?(4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 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3分)
林则徐、 魏 源
地主阶级
实行君主立宪制, 是康、梁维新思 发展资本主义 想的理论来源 制度 层次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例9】(2008重庆,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 )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10】(2006重庆,19)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 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 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答案:B、C
【例5】(2008重庆文综,19)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 其核心是 (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答案:C、B
背景
①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上: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 宣扬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 ②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大胆批判 ④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认为人 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④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 想的异同 1、相同: (1)从内容上看,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 上兴民权,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从背景看,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的 基础上产生的。 2、不同: (1)从作用上看,法国启蒙思想为l8世纪末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维 新思想则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兴起,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 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 很快就夭折了。
一个主题
思想解放,救亡图存 向西方学习 (西学东渐) 器 制 物 度 “睁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思潮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专 题 整 体 设 计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思想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 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例2】(2008全国Ⅱ,14)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中提 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 A.龚自珍 B.洪仁歼 C.李鸿章 D.严复 本店售书目录
【例3】(2007上海春季,23)右面 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 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答案:C、C
三、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的背景与主张相同。 (1)背景: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 统治日益腐朽。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不断壮大。 (2)主张: 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不同点:两者方式、政体区别。 (1)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 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例7】(2009广东单科高考,6)梁启超说:“我国蚩蚩 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 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答案:C、B
【例8】(2008江苏单科,7)如 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 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例11】(2009浙江临安)(14分)阅读材料: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 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哉争之后,这种 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 的几位人物: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人物
速写
著有《海国 图志》一书
创办江南 制造总局
著有《新学 伪经考》书
【例8】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 括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答案:A
【例11】(2008广东文基,23)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 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 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 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 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维 新 思 想Fra bibliotek代表 人物
意义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
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