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应用新进展

合集下载

MMP-9、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MMP-9、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Q i, oWe k i uY Ma n a
( . e at n f hrccsrey cri aclr i aeh si l f ig a poic , iig8 0 1 1 D p r t oai ug r,ad vsua s s op a o nh i rv e Xnn 10 2 me o t o de t Q n 2 D pr e t f e ea toai sre ,a zo la o a dG nr optlL nh u7 0 5 ) . e at n o n rl hrcc ugr L nhuMitr C mm n e ea H si ,azo 3 0 0 m g y iy l a
达 高分化 与 中、 分化 组 间差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低 P<00 ) 有 淋 巴结 转移 的 N C C, MMP一9 1; SL 其 、 VG E F在肿 瘤组 织 中阳性表 达较 无淋 巴结转 移的 高 , 间差异 有统 计 学意义 ( 0 0 )术 前 、 组 P< .5 ; 术后 l37 1 、4天 MMP一 、 E F血 清浓度 除 MMP一 、 、、O l 9V G 9术后 第 1 O与 1 4天比较 ( 00 ) P> .5 以外 , 其他 各组 间 比较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结论 P< . 1 。 N C C组 织 中 MM SL P一9 V G 、 E F出现 较 高表 达 , 并 与 N C C组 织学分 型 、 期 、 SL 分 分化程 度 、 袭转 移 情 况 密切相 关 , 作 为评 估 N C C侵 袭 、 侵 可 SL 转移 和
Ab t c Obet e T b e ea dea a eepes na ds n iac f txme l po iae — s a t jci oO sr n vl t t x rsi n g icn e r t l rt ns — r v v u eh o i f o ma i ao e 9

VEGF与非小细胞性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VEGF与非小细胞性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步, 可 以有 效促 进肿 瘤 的生长 、 侵袭 和 转移 。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 ( V E G F ) 是 一 种高 度 特 异 的血 管 内皮
细 胞有 丝分 裂 素 , 是 目前 已知 的特 异性最 高 、 功 能最
强 最重 要 的血管 生成 调控 因子 。研究 证 明 V E G F其 亚 型 的表达 变化 在肿 瘤 发 生 、 发 展 过 程 中起 了重 要
为7 4 . 8 %、 4 6 . 3 %和 1 8 . 1 %( P< 0 . 0 5 ) , 因此 V E G F
到6 8 . 1 %, 并பைடு நூலகம்发 现 肺 癌 伴 淋 巴结 转 移 的 患 者 其
V E G F . C的水平 远 高于无 肺 癌淋 巴结转 移 的患 者 ( P

在 肺癌 组织 中异 常 表达 可 能成 为 N S C L C新 的诊 断 标 志 。王 萌等 采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染 色 法 检 测 7 2 例 N S C L C和 2 0例 正 常 肺 组 织 中 V E G F的表 达 , 结 果发现 在 N S C L C患者 其 V E G F的 阳 性 表 达 率 为
0 . 0 0 0 7 ) , 故 表 明血 清 V E G F — C可作 为 N S C L C患
者淋 巴结 转移 的一个 指 标 , 而胸 部 C T联 合血 清
V E G F . C的检测 可提 高诊 断 肺 癌 淋 巴结 转 移 的精 确 率 。夏平 等 _ 】 对 3 0例 N S C L C病 人 行 动 态 螺 旋 c T 扫描 ( S C T ) 检 查 以测 量 病 灶 增 强 的 幅 度 , 同时 用 免 疫组 化技 术检 测 V E G F , 结果发现 3 0例 肺 癌 病人 中 V E G F阳性 2 l例 , 阴性 9例 , V E G F在 中晚期 的阳性

VEGF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VEGF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达率 分别 为 4 .%和 0 ( 33 尸< 0 0 ) S L .5 。N C C中 VG E F的 阳性 表 达 与 pT M分期 及淋 巴结是 否转 移 相 关 ( -N P<
00 ) . 5 ,而 P E T N的 阴性 表达 与 分化 程 度 、p T M分期 及淋 巴结 是 否 转 移 相 关 ( -N 尸< 0 0 ) E F P E . 5 。V G 和 T N在
s ci ens pe m wi i th mmu oh t he st y n is oc mi r ass y, an its a d rel atio to t pr no S. Res ts:T e n he og si ul h
p s t v x r s i n r t s o 1 F n N C C a d i o m l l n i se w r 8. a d 1 .% ( o i i e e p e s o a e f、E i S L n n n r a u g t s u e e 6 勰 n 0 o 尸<o.s . G o )
析结果显示 pT M分期 和 P E -N T N表达是影响 N C C S L 预后 的独立危险 因素 ( <0 0 ) J p .5 。结论 :V G E F在 N C C SL
中过 度 表 达 ,而 P E 在 N C C中表 达 降 低 ,两者 在 N C C的 发 生 、发展 中 可 能 起 相 反 的 作 用 ,影 响 N C C TN SL SL SL
(T N) P E 在非小细胞肺癌 ( G L )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 的关 系。方法:采用免疫组 织化 学染 色法检 测 6 NCC 0例
N C C组 织 和 1 正 常 肺 组 织 中 V G 和 P E SL 0例 EF T N的 表达 ,结 合 临床 病 理 和 随 访 资料 进 行 生存 分析 。结 果 :在 N C C和 正 常 肺 组 织 中 V G SL E F的 阳 性 表 达率 分别 为 6 .%和 l .% ( < 0 0 ) 83 00 J p .5 ,而 P E T N的 阴性 ( 失 )表 缺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抗癌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肺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形式,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其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也备受瞩目。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据大约85%的肺癌病例。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逐步丰富。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是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成为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一个新的方向。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来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生长因子,促使新血管生成,从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阻断肿瘤的供血,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一些抗血管生成药物已经被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最早被FDA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阻断肿瘤的供血。

临床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舒尼替尼(Sunitinib)和索拉非尼(Sorafenib)等多种多样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被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分子靶向治疗领域,一些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正在不断涌现。

阿昔替尼(Axitinib)、雷沙替尼(Lenvatinib)等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前景备受期待。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 目的 : 血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是 促 进 恶性 肿 瘤 淋 巴管 形 成 的重 要 因子 , 表 达 与 恶 性 肿 瘤 的 淋 巴结 转 移 关 系 密切 。本 文 其 探 讨 VE F—C在 非 小细 胞 肺癌 ( C C) 织 中的 表 达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 用免 疫 组 化 检 测 3 例 NS L 组 织 中VE G NS L 组 应 8 C C GF C 的 表 达 情 况 结 果 : GF VE —C 在 肺 癌 不 同 组 织 类 型 之 间 无 明 显 差 异 ; 高分 化 组 与低 分 化 组之 间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期 病 在 晚 例 VE F—C表 达 高 于早 期病 例 ( > 0 0 ); E F—C 的 阳 性 率 在 淋 巴 结转 移 组 明 显 高 于淋 巴结 阴性 组 。结 论 : G G 尸 .5 V G VE F—C 表 达 与 非 小 细 胞 肺癌 的淋 巴结 转 移 密切 相 关 , 的 高表 达 提 示 肺癌 患 者容 易 出现 淋 巴结 转 移 和 预后 不 良。 它 关 键 词 : 肿 瘤 ; 疫 组 织化 学 ; G —C; 巴管 形 成 肺 免 VE F 淋 中 图 分 类 号 : 7 4 2 文 献 标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14 20 )2 O 5 一 O R 3. B 10 —0 0 (0 7O 一 04 1 肺 癌 是 我 国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细 胞 的 侵 袭 转 组 间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0 0 )。 癌 尸 .5 表 2 淋 巴结 转 移 与 非 转 移 N C C—VE —C 表 达 S L GF 移 是 影 响 肺 癌 预 后 的 重 要 因 素 , 年 来 研 究 表 明 , 管 内 皮 近 血 生 长 因 子 一C( G VE F—C )是 淋 巴管 内皮 细 胞 增 殖 和 趋 化 的 特 异 诱 导 因 子 , 人 类 多种 实 体 肿 瘤 中 , E —C 高 表 达 可 在 V GF 促 进 肿 瘤 淋 巴管 生 成 , 表 达 强 度 与 淋 巴结 转 移 以 及 预 后 ]其 有 密 切 关 系 『 ]本 文通 过 研 究 V GF 2 , 。 E —C 在 非小 细胞 肺 癌 中 的 表达 , 讨 其 在 非 小 细胞 肺 癌 淋 巴结 转 移 中 的作 用 。 探 2 3 VE F—C 表 达 与 生 存 率 关 系 . G 1 资 料 与 方 法 获得随访的2 例病人 中2 9 6例复 发 , G VE F—C 阳性 表 达 1 1 一 般 资 料 . 组 术后 4年 生 存 率 为 6 8 。显 著 低 于 阴性 术 后 4年生 存 率 .9 收集 1 9 一 O ~ 2 0 — 1 NS L 患 者 3 98 1 O2 2 C C 8例 , 有 病 例 4 . , 所 8 3 两组 间 有 显 著 差 异 ( < 0 0 ) 尸 .5 。 术 前 均 未 接 受 化 疗 和 放疗 , 中男 3 其 O例 , 8例 。 癌 2 女 鳞 9例 , 3 讨 论 腺癌 9 , 期2 例 , 例 早 3 晚期 1 5例 ,3 伴 有 淋 巴 结转 移 , 2 2例 有 9 VE F G —C 是 淋 巴管 内皮 细 胞 增 殖 和 趋 化 的特 异性 诱 导 例 病 人 随访 4年 。 因 子 , 以诱 导 淋 巴上 皮 细胞 增 殖 和 淋 巴 窦 的新 生 『 。在 成 可 4 ] 1 2 方 法 . 人 、 盘 、 巢 、 肠 和 甲 状 腺 有 表 达 , 其 在 淋 巴 管 丰 富 的 胎 卵 小 尤 采 用 常 规 免 疫 组 化 方 法 , 抗 人 VE —C 单 克 隆 抗 体 兔 GF 区域 有 明显 表 达 。 在人 类 许 多 恶 性 肿 瘤 包 括 甲状 腺 癌 、 胃癌 、 ( 汉 博 士 德 公 司产 品 )工 作 浓 度 11 0 武 , :0 。 肠 癌 、 管 癌 等 原 发 癌 组 织 中 VE F—C 的 表 达 与 区域 淋 巴 食 G 1 3 结果 判 断 . 结 转 移显 著 相 关 , 陶厚 权 等 『对 1 8例 胃癌 标本 进 行 的 研 究 , 5 ] 2 发 现 高水 平 VE F C 表达 与 胃癌 的浸 润 性 生 长 , 膜 浸 润 、 G — 浆 VE -C表 达 于 细 胞 浆 ( 棕 色 ) GF 呈 。根 据 阳性 细 胞 染 色 淋 巴 结 和肝 转 移 呈 明 显 正 相 关 。 文 通 过 对 3 本 8例非 小 细 胞 肺 范 围 及 强 度 分 为 4级 :一 ” 无 明 显 阳 性 ; + ” 阳 性 细 胞 “ 为 “ 为 癌 的 研 究 发 现 有 3 例 VE F C表 达 呈 阳性 , G — C表 O G — VE F < 2 % ; + + ” 阳 性 , 胞 在 2 ~ 7 ; + + + ” 阳 5 “ 为 细 5 5 “ 为 达 在 鳞癌 腺 癌 之 间无 显著 差 异 . 阳性 率 随肿 瘤 的恶 性 程 度 其 性 , 胞 > 7 。 细 5 上 升 而 增 加 , 分 化 型 的 鳞 癌 、 癌 VE F—C 阳 性 率 低 于 高 腺 G 1 4 统 计 学 方 法 . 低 分 化 型 , 期 病 例 VE F—C 表 达 与早 期 病 例 比较 无 显 著 晚 G 实 验 数 据 采 用 秩 和 检 验 , 同组 别 的生 存 时 间 比 较用 对 不 性 差 异 。 结论 与 k ja等 『实 验 结果 类 似 , 此 ai t 6 ] 即VE GF—C 表 数 秩 和 检 验 , 有 统 计 学 处 理 均在 S S 1 . 所 P S 0 0软 件 上 完 成 , 达 与 不 同组 织类 型 、 床 分 期 、 化 程 度 并 未 呈 现 显 著 差 异 , P 临 分 < 0 0 作 为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只 是在 转 移组 表 现 出 明显 差 别 。 本文 发 现 , GF VE —C 的 表 达 2 结 果 与 淋 巴结 转 移 密 切 相 关 , 即在 发 生 转 移 的 肺 癌 中 高 表 达 , 且 与 无 转 移 组之 间有 显 著 差 异 。 s ra i L亦 证 实 在人 前 列 T uu k 等 7 2 1 VEGF—C在 NS . CLC 中不 同 病 理 分 级 、 临床 分 期 间 的 腺 癌 组织 中VE F—C表 达 与 淋 巴结 转 移 显 著 相 关 其增 加 导 G 表 达 致 转 移 增 高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 V GF ① E —C 与 淋 巴管 内皮 细胞 3 例肺 癌中有 3 8 O例 呈 阳 性 表 达 ( 8 9 ) G 7 . VE F—C 表 的 V GF 3 合 诱 导 V GF 3 氨 酸 激 酶 磷 酸 化 , 加瘤 E ~ 结 E 一 酪 增 达 在 肺 癌 的 不 同 组 织 类 型之 间 无 明 显 差 异 ( > 0 0 )。从 P .5 内 、 周 淋 淋 巴管 的 数 目 和管 径 , 升 了 肿 瘤 淋 巴 结 转 移 机 瘤 提 表 1 见 虽 然 高 分 化 鳞 癌 、 癌 多 为 阴 性 一 + + 级 阳 性 反 可 腺 会 。 ② 有 研 究 证 明 VE — C可 使 血 管 、 巴管 的 渗 透 性增 GF 淋 应 。低 分 化 鳞 癌 、 癌 多 为 级 + + 级 + + + 级 阳 性 反 应 , 腺 两 加 。③ 通 过 改 变 肿 瘤 细 胞 与 胞 外 基 质 的粘 附性 、 高 癌 细 胞 提 组 之 间无 显 著 差 异 ( P> 0 0 ); 期 病 人 V GF .5 晚 E —C 表 达 率 的 粘 附 作 用 。④ 可 作 为 一 种 趋 化 因 子 。 可 能 与 其 特 殊 的 蛋 这 (0 ) 于 早 期 病 人 ( 39 ) 显著 差异 。 8 高 7 . 无 白溶 解 酶 作 用 有 关 , 方 面 增 强 肿 瘤 和 特 异 器 官 的 亲 和 性 , 一 表 l N C S I C—C VE F G —C 表 达 结 果 另 一 方 面 促 进 癌 细 胞 向 淋 巴 管方 向 移 动 , 现 转 移 『 。随访 实 8 ] 维 别 例 数 表 达 例数 阳性 表 达 率 % 中提 示 : E —C 表 达 与 患 者 术 后 的 复 发 率 和 生 存 率 有 密 V GF 切关 系, 高表 达组 4年 生 存 率 为 6 8 , 阴 性 组 为4 . 两 .9 而 83 组 织 类 型 组 间 有 显 著 差 异 。可 见 术 后 检 测 肿 瘤 中 V GF E —C基 因表 达 6 . 6 6 有 利 于 对 肺 癌患 者预 后 的推 测 。 75 参考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QP1、VEGF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QP1、VEGF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巴结转 移 3 8例 , 淋 巴结转 移 7 有 0例 。患 者 术 前 均
的7 8例 中 A P Q 1阴 性 3 例 、 Q 1阳 性 4 2 A P 6例 , A P和VG Q1 E F的表 达 呈 正 相关 ( P<0 0 ) . 1 。观 察
组 A P 、 E F表 达 均 阳性 的 4 Q 1V G 6例 患 者 的平 均 生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22 6 (0 0 3 - 4  ̄2 10 - X 2 1 )80 3 6 0 关 键 词 : 小 细 胞 肺 癌 ; 通 道蛋 白 1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非 水 ; 中图 分 类 号 : 74 2 1 3 . 1
文 献 报道 , 通道 蛋 白 1 A P ) 细胞 迁 移 、 水 (Q 1在 分化 、 增殖 和离 子转 运 方 面发 挥 重 要 作用 ¨ J 。血 管 内皮 因子 ( E F 是 诱 导肿 瘤 新生 血 管生 成 作用 VG ) 较强 的生 长 因子 _ , 肿 瘤 的侵 袭 生 长 和转 移具 有 4对 J 十分 重 要 的 意 义 。但 有 关 二 者 在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 S L ) 织 中表达 的报 道较 少 。2 0 2 1 NCC组 0 8~ 0 0年 , 我们 采用 免 疫 组 化 S P法 检 测 了 N C C组 织 中 的 SL A P 、 E F, 探 讨 其 与 N C C临床 病 理 参 数 的 Q IV G 并 SL 关 系。现 报告 如下 。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 S L 组织 中水 通道蛋 白 1 A P ) N C C) ( Q 1 和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 ( E F 的表达 , V G)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8例手术切除的 N C C组织 ( 0 SL 观察组 ) 2 及 0例正常肺

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 o l , 2 0 0 2, 2 9 ( 1 S u p p l 4) : 3—1 4 .
仍然 会 出现肿 瘤 复发 和癌 细胞远 处 转移 等现 象 。 目 前仅 依靠 临床 病 理 分 期 难 以准 确 评 估 N S C L C患者
的预后情 况 , 故本研究拟观察 E G F R、 V E G F的 表 达
2 1 3.
着 医疗技 术 的进 步 , 但 仅有 约 1 5 % 的 患者 可 获 得治
愈并 长期 生存 , 多数 患 者行 肺 癌 根 治 性 手 术 治疗 后
[ 4 ] F r a n k l i n WA, V e v e R,H i r s c h F R, e t 1.E a p i d e r m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f a mi l y i n l u n g c a n c e r a n d p r e ma l i g n a n c y [ J ] .S e mi n O n ・
丁 7 [ 8 ]

综 上所 述 , E G F R与 V E G F在 N S C L C组 织 中 的 表达 水平 明显 升高 , 且两 者之 间存 在正 相关 性关 系 , 可能 在 肿 瘤 血 管 形 成 过 程 中 起 着 协 同 作 用 , 对
N S C L C患者 预后 情况 具有 重要 的预 测作 用 。 参 考文 献
[ 5 ] 张志红 , 于敏 , 倪琛 琛, 等. E G F R在非小 细胞肺 癌组织 中的表 达及其初步 临床意义 [ J ] . I 临床肺科 杂志 , 2 0 1 0 , 1 5 ( 8 ) : 1 0 7 9—

血清VEGF和EGF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血清VEGF和EGF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2 . 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V G 和E F 2不 E F G 的检测结果 肺鳞癌 、腺癌 、小 细胞未 分化癌 患者 血清V G 、E F E F G 的表达水 平见 表2 ,三 组间V G 或E F E F G 表达均 无统计学差 异 (值= . ,户 F 28 4 >
0 5 . ; 0 = . ,P 0 5 1 7 > . )。 0 0
水平 ,治疗 3 个月后V G 水平下 降 ,但当肿瘤复 发时V G 升 高 。这 E F E F
管哮 喘急性 发作期 ( 未合并呼吸系统感染 )4例。 正常对 照组 :为健 康体检者 ( 体检肝功 等各项 指标均 正常 , 其他疾病 ) O , 无 l 例 男性 8 , 例 女性 2 ,平均年龄 5.岁 。 例 2 5
细胞 生长与 分裂 ,影响各 种组 织和角 质细胞 、成 纤维细 胞的 生长和 分化 ,还 可以诱导肿瘤 基因蛋 白cm c - s — y 和cl 等的表达 ,而且可促进 o V G 分泌 。有研究 发现 ,生理浓度 的E F E F 】 G 可诱导C .5 MN H 17 恶性脑
平 见表 l ,三 组 间 V G E F或 E F表 达 均有 统计 学 差异 ( l. , G 24 P 5 < 0 5 F 8 4 P < 0 5。肺 癌患 者 V G . ; =. , 0 8 .) 0 E F和 E F的表达 水平 均 G 高 于 良性 肺 疾 病 患 者 ( 3 36 q= . 9,P< O 5 = . 1, < 0 5 9 . l 3 66 P 0 q 5 .) 0
及血 管通透 的诱 发因子 ,是作 用最强 、特异 性最 高的血 管生成 促进 因子 ,其可 与血 管内皮细胞特 异性地结合 ,刺激血管 内皮细胞 的增 】 殖 ,并促进 血管 内物质 的渗 出 ,为 内皮细胞 的迁 移和肿 瘤细 胞的转 移提供形 态学基础 。因此 ,V G 在肿瘤的 发生、发展 、浸润 、转移 EF 及预后方面 发挥着 重要作用 。而表皮 生长因子 (G )不但刺激上皮 EF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血清VEGF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血清VEGF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巴结转 移 及血管 密 度之 间有关 联 。。有研 究 认 为血 清 V GF 不 同T M分 期 的NS L E 在 N C C无
直接 差 异 ,但 不可手 术治 疗的患 者血 清V G E F 水 平显 著高于 可手术 治疗者 。又 有报道认 为 】
在 I 1A 期NS L 患者 中 ,血清 V G 可 B一 I CC E F
肺 癌 是 恶 性 肿 瘤 中 首 位 致 死 原 因 ,其 中 超 过 7 %的 是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 o —mal 5 n ns l
c l ln a c r NS C) ,行手 术 治 疗 的 el u gc n e , CL 患者 中超过 一 半 的 患者 会 复 发 ,其 原 因 目前 尚不 清 楚 。 血 管 生 成 是 肿 瘤 生 长 的 必 要 条 件 。研 究 已证 实 非 小细 胞 肺 癌患 者 血 清 中血
作者单位 :1 京胸科医院内科 ; E
2 京 胸 科 医 院临 床 免 疫 研 究 室 E
维普资讯
结核 病 与胸部 肿 瘤 2 0 0 8年第 2 期 升高 。F ria d 报 道 n 监测 结 肠癌 手术 后第 edn n o 7 1 、3 天 的血 清VE ,与术 前 比 较 呈渐 、 5 0 GF 降趋 势 ;随 访 发现 复 发 者 比未 复发 者 手 术 后
作 为 根 治性 手 术 治 疗后 总 生存 期 的 预测 指 标 管内皮生长 因子(acl n o e a go t v sua e d t l l rw h r h i S i n k报道 NS L 患者 术 前血清 中 hmau i C C fco,E F可作 为预 测肿瘤 血管 生成 的有价 VE 的浓 度 是NS L atr G ) V GF C C肿 瘤 内血 管 生 成及 预 值 的指 标 。本 文 将 对非 小 细 胞 肺癌 患 者 行根 后 的最有 意义 的预测标 志物 。 治性 手术切 除原 发肿瘤 后血清 V G 水平 的研 2 围术 期血清V G 的变化 E F EF 究作 一综述 。 手 术 仍 是 NS C的 一 项 重 要 的 治 疗 方 CL 1V G 与非 小细胞肺 癌 的血 管 生成 EF 法 。临 床 及 实验 室 开 始关 注手 术干 预 所 引致 VE 是 一 个 4 k 的 高 度 糖 基 化 的 碱 的体 内免 疫 环境 改 变 及其 可 能 对 肿瘤 复 发 的 GF 5d 性 蛋 白 , 属 于 含 有 六 种 不 同 糖 蛋 白 的 生 长 影响 。C et 监iI C C 者术 后4 4 时血 hs  ̄NS L 患 I I 8, 清 V GF E 变化 ,发 现 血 清 V GF E 在术 后 6 , 4 时 因子 家 族 :VE — ( 常说 的 VE GF A 即 GF) 、 VEGF B、 VEGF C、VEGF D、 VEGF E及 即 有升 高 ,术后 14 时达 峰 值 ,其 后 第 1 4 — — — — 2, 8, 胎盘 生 长 因子 ( I ) V F 过 与 表 达 于 时 、2 4 时 逐 渐 下降 ,但 仍 明显 高于 术 前 , P GF 。 EG 通 4, 内皮 细 胞 及 基 质 成 纤 维 细 胞上 的VE 受 体 而 在 第4 4 时 血 清 VE F 平 又 呈 略 上升 趋 GF 8, G 水 ( E R)结合在 血 管生 成 中起 重要 作 用 。 V GF 势 。同时 报道在 动物 实验 中, 即使 术后 的早 期 E F 也 在 已知 的血 管 生 成 因子 中 ,V F 作 用 最 阶 段血 清 V G 暂时 性升 高 , 可 以打破 对休 EG 是 强 的有 丝分 裂 原 及 唯一 的 能 够特 异性 作 用于 眠 微转 移 灶 血 管生 成 的 抑制 而 使 肿瘤开 始 生 内皮 细 胞 的 因子 ,通过 增加 内皮 细 胞 有 丝分 长 。 国 内作 者 研 究4 例非 小 细胞 肺 癌 手 术 6 、7 GF 发 裂 及迁 移 ,重塑 细 胞外 基 质 及 增加 血管 通透 前 及 术后 第 1 天 血 清VE 的 变化 , 现 血 性 ,从而调节 病理性 血管 生成u。临床 已有许 清 VE 在 术 后 明显升 高 ,第7 显著 高于 术 】 GF 天 天 多研 究报道 V G  ̄d 细胞 肺癌 的血管 生长 中 后 第 1 及手 术前 的水 平 。有作者 的 报道 与以 E F , 们 的重 要 作 用 。不 少 研 究者 用 E I A法测 定 肺 上 结 果一 致 ¨ 。 目前 监 测非 小 细 胞 肺癌 患 者 LS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抗血管生成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它们通过阻断肿瘤生长及转移所需的新血管形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来发挥作用,由于肿瘤细胞对于血管新生的依赖性较大,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及生长,并阻断癌细胞的供血,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通常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或者作为单药治疗使用。

目前,较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阿昔替尼等。

这些药物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疗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证实。

许多临床试验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减少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一些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单药治疗也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肿瘤的症状。

尽管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患者常常会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药物耐药性。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性可能与肿瘤的血管新生途径重构有关,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会成为未来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免疫治疗药物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而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的供血,两者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VEGF在切除术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诊断价值

VEGF在切除术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诊断价值
最后应用石蜡切片机进行连续切片。 13 免疫组化 鼠抗人 V G . E F克 隆抗体购于上海 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 二抗购于美 国 D k 公 司。 ao 免疫组化技术采用 E Vs n二步法 , n io i 正常肺组织作
为 阴性对 照 。
其临床价值。
1 资料 与方 法
山东医药 20 09年笫 鲞箜
VG E F在切 除术 后 ⅢA期 非 小 细胞 肺 癌 预后 中的诊 断价值
张 伟 。 宝惠 , 韩 赵怡 卓 。 颜 波, 高稚 婷 , 何卫 中, 冯久 贤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 医院, 上海 20 3 ) 00 2
[ 要] 目的 摘
探讨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 ( E F 在 ⅢA期非小 细胞肺癌 ( S L ) V G) N C C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例 , P 丝列霉 素联 合 长春 碱酰 胺联 合顺 铂 ) 1 MV ( 者 3
14 V G . E F阳性判断标准
每例标本选 5个 高倍
视野 , 根据胞质染色程度 和染色细胞所 占百分 比进 行评分。染色程度 : 基本不着色为 0 , 级 着色呈淡黄 色为 1 、 色 为 2级 、 褐 色为 3级 。染 色 阳性 细 级 黄 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上海市胸科医院 20 20 . 02— 05 年 ⅢA 期 N C C患 者 8 SL 2例 , 中 5例 患 者 由 于 资 其
料 不全 予 以剔除 ( 3例 患 者 失 访 , 患 者手 术 标 本 2例
的石蜡组织缺失 , 随访率 9 %) 有效病例共 7 4 , 7例。 其 中男 5 例 、 2 例 , O 女 7 年龄 3 ~ 6 、 0 7 岁 中位年龄 5 9 岁 、35 9 .%的患者大 于 4 5岁。腺癌 3 9例 , 鳞癌 l 3 例, 鳞腺混合性癌 2 例 。肿块 ≤3c 2 , 3e 5 m2 例 > l n 5 5例 ; 中发 现 转 移 淋 巴 结 为 1或 2组 的患 者 4 术 0 例、 超过 2 组者 3 7例 ; 术后化疗用 N ( P 长春瑞宾联 合顺铂) 方案者 4 8例 , c 长春瑞宾联合卡铂) 9 N( 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800
VEGF(pg/mL)
600
400
200
0 肺癌组Leabharlann 肺部疾病 正常对照组 对照组
图1 血清VEGF水平在肺癌及其对照组中的分布散点图
二、肺癌组各种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VEGF 水平比较
肺癌组中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患者血清
检验医学 2016 年 9 月第 31 卷第 9 期 Laboratory Medicine,September 2016,Vol. 31,No. 9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2002年制定 的TNM分期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期。
二、方法 1.样本处理 所有研究对象抽取肘静脉血 5 mL置于真空采血管中,以2 454×g离心5 min, 分离血清于灭菌后的Eppendorf管,做好标记后 置-80 ℃保存用于VEGF检测。 2.主要试剂与仪器 VEGF试剂盒[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由北京健平金星生物科技公司 生产,2~8 ℃保存。Stat Fax-2100酶标仪由美国 Awareness公司生产。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 布数据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 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t检 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受试 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VEG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 lung cancer. Methods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in 142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30 patients with lung diseases and 25 healthy subjects. Meanwhile,their tumor stages and serum VEGF expression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and surgery were compare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VEGF in lung cancer. SPSS 13.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erum VEGF level in lung cancer group was 154.09(86.81,260.01) pg/ mL,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 [59.06(27.66,77.81)pg/mL,P<0.01]. Serum VEGF level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of lung cancer group(P=0.493). Serum VEGF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Serum VEGF levels with different M stages and tumor stag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localized and extensive stages(P>0.05).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of serum VEGF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was 0.664,and tha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istant metastasis was 0.666.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VEGF is abnormal in lung cancer group,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stages of lung cancer. It i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VEGF及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VEGF及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VEGF及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内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能够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生存与迁移,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其不仅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在肿瘤免疫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不同类型的VEGF抑制剂被投入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

本文针对VEGF 家族成员、VEGF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活性及VEGF相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VEGF;血管生成;肿瘤免疫;抑制剂血管生成指已有血管通过出芽或套叠的方式形成新血管的过程,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肿瘤等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管生成过程复杂,有许多调控因子参与。

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VEGFR),是促进血管细胞分化和血管形成最重要的组织因子。

本文主要介绍了VEGF及其受体家族成员、VEGF在肿瘤中的生物活性以及VEGF 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1、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VEGF最初在牛垂体分泌物中被发现,直至1989年,Abraham等人将其分离纯化,并命名为血管生成因子。

目前该蛋白家族共发现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病毒编码)以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factor,P1GF)几种常见异构体,两种不VEGFl45、VEGFl83常见异构体,以及两种抑制性异构体VEGFl65b、VEGF-A,但其抑制机制依然存在争议。

VEGFA是一种45KD的同型二聚体糖蛋白,是该家族成员中最具特异性、功能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VEGF。

VEGF受体家族有VEGFR-1、VEGFR-2、VEGFR-3三个成员。

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

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

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关键词】肺癌近年来,随着肿瘤流行病学及分子病理学的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逐年上升趋势〔1〕。

通过对肿瘤基础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涉及到某些关键性靶分子的改变。

加之,化疗和放疗在临床应用上的广泛副作用、手术切除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日渐成熟,使人们将目光投向涉及控制肺癌细胞分裂与分化、永生化与凋亡等某些生物靶分子特性的研究,寻求肺癌的临床诊治研究提供分子手段。

在此,本文将对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肿瘤生物靶分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靶向治疗肿瘤学病理研究表明:如果肿瘤周围没有新生血管的生长、癌细胞生长及增殖在达到数微米体积时就会自身消亡。

因此肿瘤细胞在获得大量无限生长以及随后的浸润转移均需要VEGF 的广泛作用。

近年的实验研究表明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存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调控因子并且是一种潜在性内皮细胞特异性促进生长因子〔2〕。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预后与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血浆中可溶性VEGF蛋白含量水平均呈正相关。

晚期,基础研究发现人体血管上皮细胞膜上存在两种高亲和VEGF受体,分别为Flt21(thefmsliketyrosinekinase)以及KDR(kinasedomaincontainingreceptor)。

抗血管生成的目的在于损坏现有的肿瘤血管,阻止肿瘤的生长,抑制新的肿瘤血管形成。

现阶段已生产一系列能抑制血管生成的VEGF单克隆抗体及合成某些能抑制微管、微丝等小分子,以起到抑制血管表皮细胞的无限止生长〔3〕。

目前较为成熟的有:Bevacizumab(Avastin),考布他町(CA4P)等。

CA4P是一个微血管解聚剂,可以静脉注射给药。

能够有效抑制肺癌动物模型,已进入临床试验。

其作用机制主要结合于肿瘤内皮细胞骨架上的微管,致血管阻塞及广泛的肿瘤坏死。

正在进行的I期显示,其主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便秘、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及疼痛,与放疗有协同作用,临床价值较大。

非小细胞肺癌中MTDH及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中MTDH及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adl p oem ts s nN C C ( n m hnd eat i i S L y as P<0 0 ) C n ls n O eepes no c pcepes no D nN C C sget .5 . ocui vrxrs o r t i xrsi f o i eo o MT H i S L ugs s
( eat etfP tooy Dp r n ahl ,Wui epe S o i l N ni dcl nvrt, x 1 03 C ia m o g x ol’ H s t , aj gMei i sy Wui 4 2 , hn ) P pa n a U ei 2
Ab t a t P r o e T n e tg t h ea in h p b t e DH x r sin a d c ii a ah lg n EGF e p e so fn n sr c : u p s o i v sia e t e r lt s i ewe n MT o e p e so n l c l p t oo y a d V n x r si n o o —
dt adM D eeaa zd Reut M D x rs o fh acr i us a s nf at i e a a i eajcn nr aa n T H w r n l e . sl T H epes no ecne s e s i icnl hg rh nt tnt d et o— y s i t ts w g i y h t h h a
Ex r s i n o TDH nd VEGF n n n-m a lc l u a e p e so fM a i o s l e ll ng c nc r
Z HOU Z i i h — ,YANG Gu — i U Ro g e a ,XI — o g y o y ,S N n —h o A Yu h n ,YA NG h — o g S u d n ,YU Mi — o g n h n ,W U a g b n ,L ANG i— e Gu n — i g I Ja b i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及淋巴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及淋巴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Ex e so nd sg iia eo prs i n a i n fc nc fVEGF — C n s r m nd lm ph fu d i n s l ellng c r i m a i e u a y li n no - ma lc l u a cno
LuZ a h uBi2 h oJa i h o ,Z o n ,Z a i ,Hu Ye ,Z uCh n s e g ,Z a g Yi n h a gh n h n
( .Th etHoptl f ’nCi ,Xia 1 0 1 h n i 1 eChs si a t a o Xi y ’n7 0 6 ,S a x ,Chn ;2.Th eo dHo ptl fXia i tn ies. ia eS cn si ’nJa o gUnv ri ao o
意 义 。方 法 采取 肺部 良性 病 变手 术 患者 术 前 血 清及 术 中采取 胸 导 管 内淋 巴液 作 为 对 照 组 ,
肺 癌 患 者 术前 血 清 及 术 中 行 肺 癌 根 治 术 前 , 胸 导 管 内淋 巴 液 为 肺 癌 组 , 用 酶 联 免 疫 采 应 ( L S 法检 测 vE F—C浓度 。结 果 E IA) G 5 5例 NS L 患 者 淋 巴 液 中 V G CC E F—C水 平 较 血 清
t , i n7 0 6 , h n i C i ) y X ’ 1 0 1 S a x , hn a a
Ab ta t sr c :0betv ti t eemietee p eso f GF—C i eu a dlmp ud i ain swi o -mal jcieI s o d tr n h x r ino s VE srm n n y hf i p t t t n ns l l n e h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一种生长因子,它在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VEGF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VEGF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

VEGF的产生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密切相关。

在NSCLC中,高表达的VEGF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研究表明,VEGF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因此,VEGF 已成为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

针对VEGF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降低VEGF的表达和抑制VEGF信号通路。

降低VEGF的表达主要通过基因沉默、抑制VEGF合成和降低VEGF的分泌来实现。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小干扰RNA (siRNA) 技术,选择性地抑制VEGF的表达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另外,一些药物如沙利度胺以及抗VEGF抗体(bevacizumab)也可降低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生长和转移。

然而,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和药物的副作用等。

除了降低VEGF的表达外,抑制VEGF信号通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策略。

VEGF信号通路主要通过VEGFR(VEGF receptor)家族的激活来进行传递。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使用VEGFR抑制剂,如西罗莫司(sorafenib)、阿帕替尼(apatinib)等,可以抑制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地抑制NSCLC的生长和转移。

而且,一些初步研究也表明,VEGFR抑制剂与其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VEGF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一项研究发现,NSCLC患者中VEGF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VEGF-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VEGF-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VEGF-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陈苏娟;陈苏蓉【摘要】@@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1].虽然随着肿瘤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的进步,可予以积极手术、化疗和放疗,但NSCLC的复发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探讨其在NSCLC的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1(021)002【总页数】3页(P153-155)【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免疫组化【作者】陈苏娟;陈苏蓉【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肿瘤内科三病区,江苏盐城,224000;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肿瘤内科三病区,江苏盐城,2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

虽然随着肿瘤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的进步,可予以积极手术、化疗和放疗,但NSCLC的复发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探讨其在NSCLC的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60例标本均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2008年)NSCLC手术切除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36~73岁,平均60岁。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NSCLC,其中34例为肺腺癌,26例肺鳞癌。

根据组织学肿瘤分级,高分化9例,中分化25例,低分化26例;根据临床病理分期(TNM),Ⅰ期为19例,Ⅱ期18例,Ⅲ期17例,Ⅳ期6例;根据淋巴转移情况,有淋巴结转移33例,无淋巴结转移27例。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phA2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phA2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phA2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管宏俊;陈云琦;孙长鹏;纪洁;李同【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5【摘要】目的:探讨EphA2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研究EphA2阳性表达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phA2阳性表达可能的机制,筛选出能反映肿瘤预后的相关指标.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2例NSCLC中EphA2和VEGF 的表达情况.结果:EphA2在62例NSCLC的阳性表达率为50.0 %(31/62),EphA2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5年生存率有关(P<0.05),而与患者吸烟与否、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在62例NSCLC的阳性表达率为48.4 %(30/62),VEGF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与患者吸烟与否、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5年生存率无关(P>0.05).EphA2与VEGF在NSCLC组织中呈正相关(r=0.648,P<0.01).结论:EphA2和VEGF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两者可能在NSCLC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总页数】3页(P10-12)【作者】管宏俊;陈云琦;孙长鹏;纪洁;李同【作者单位】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224700;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224700;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224700;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224700;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2247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HIF-1α、VEGF、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蒋晓东;戴鹏;宋大安;吴瑾;黎世秋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J], 曹文荣;闫文修;王雪利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吕志强;李海刚;谢德荣;张惠忠;沈溪明;曾韵洁;曾弘4.EphA2、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王小莉;陈金华;龚兴牡5.VEGFR2、PDGF-C及E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丁令池;张晓东;陆俊国;姚卫东;杨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3个 成 员 , 别 为 V G R 、 E F 2 V G R 。 V G R 分 行 为 自身 的复杂性使统计实验结果 其
不确定性增加 。
3 靶 向药 物 开 发 应 用 目前 进 展
与 V G — 高亲 和力 , 它对 下 游 酪氨 酸激 酶 活性 仅 为 E FA有 但
随 着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 E F) 用 的 深 入 认 识 和 血 管 靶 V G 作
向治疗策略的临床实践 , 以抗新生血管为核心 的靶 向治疗取 得可喜进展 , 本文就 V G E F的作用机 理及 应用 现状和前 景作

论述 。
1 V GF家 族 E
过程 中起到一定作用 。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 , E F因子在 N C C组织 中有显著 VG SL 高水平表达 , 说明 V G E F与肺癌 的生长密切相关 。多项统计
[ ]Br M, aht J Mueb , t 1 urn is hs nteb l 2 i D B ra , reeL e a.C r tni to i - k o e g h o oyadcii l seto E Frgltn[ ] acE dvsua g n l c pcs f G u ai J .V s noacl n aa V e o r
极的效果 。
1 要低 , 但是它具有 强 大的 酪氨酸激 酶 活性 , 血管 生成 的 在 调控 、 促有丝分裂信号 和渗 透性 放大效应等环节起着 主要 作
用 。V G R E F 3则 与 淋 巴 系统 的 生 长 发 展 相 关 … 。 2 V F在 肿 瘤 发 生 中 的 机 制 及 对 预 后 的 影 响 EG
有研究认为 , E F水平可以作为 N C C预后的独立预测 因 VG SL 子 。但是 , 亦有相 当数量 的研究未 能得出与之 一致 的结 论 。肺癌本身是多基 因共同改变产生的疾 病 , 它受多个细胞
子( I F 和 V G — 于血管 生成 的活 力仅 为 V G — 的 PG ) E FB对 E FA 1 1 但在病理情况 下 , IF会 大量 增 长 , / 0, PG 明显 增强 了病 理 性 札管生成作用 。V G — E FC和 D, 能诱导 淋 巴管 内皮细胞 生 成, 它们与肿瘤 的淋巴转 移关 系密切 。V G E F受体 家族 已知
实 验 表 明 , E F的 表 达 与 N C C患 者 预 后 密 切 相 关 , 至 VG SL 甚
VG E F是血管发 生的关键 因子 , 由同一条 单肽 上的 8 是 个保守半 胱 氨 酸 残 基 序 列 衍 生 形 成 的 同 型二 聚体 结 构。
VG E F配 体 家 族 中 , 重 要 的 成 员 是 V G — 它 是 血 管 发 生 最 E FA, 的 关 键 因 子 , 使 祖 细 胞 向 血 管 内皮 细 胞 分 化 。胎 盘 生 长 因 促
Z 6 7 、 ei nb A D 1 1ainb等 。 D 4 4 C d ai/ Z 2 7 、x ii r t
[ ] o e By T m e , t 1 V G s n c t sn o e 3 L hl M, r M, a m l T e a E F d ee o vl d a a . a r p ri v
衡朝有利 于促 血管因子释放的方 向变化 J 。
线 治疗 。该 临床试验 观察 到主要 的副反应为肺 出血 的增 . 将 B vc u a eai m b作为一线化疗药 物的另一项大型 Ⅲ期临 z
13 0
加 ( .%相对 0 2 ) 粒细胞减少和高血压 。 19 .% ,
在多个促血管 生长因子 中, E F是 肿瘤 血管 生成 的关 VG
淋 巴管 内皮 细 胞 分 裂 和 新 生 淋 巴管 的 形 成 , 在 肿 瘤 的转 移 这
癌(SL ) N C C 在所有肺 癌 中 占 8 % , 老年 患 者最 常见 的死 0 是
原 因之 一 。 日前 肺 癌 早 期 诊 断 率较 低 , 数 肺 癌 患 者 确 诊 多
时 已是 ⅢB Ⅳ期 , / 预后较差 , 常规 以铂类 药物 为基础 的细胞 毒性化疗方法 已无 法进 一 步提 升 晚期 肺 癌 患者 的生 存 率。
是第一个推荐三联治疗 方案优 于传统二联方 案 的研究 。基
于以上结果 , 国食 品药 品监督 管理局 已经 将 B vc u a 美 eai m b z
联合 卡铂/ 紫杉醇 方案推 荐为进 展性非 鳞状细 胞 N C C的 SL

长所需能量 。促癌 基因 的激 活或 抑癌基 因的变 异也会 使平
VGR E F 2的 1 1 。V G R / 0 E E 2与 V G — 的 结 合 力 比 V G R E FA EF一
多项体外细胞 培养 实验 及 动物 肿瘤植 入模 型 表 明, 抗 VG E F药物可 以促使肿瘤 细胞凋亡 J 。事实上 , V G 由 E F介 导新生血管信号通路 的抑制剂 已经在临床上 应用并 获得积
中 图分 类 号 : 74 2 R 3 .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6 2 1 ) 8 130 10 —6 X(0 1 4 - 0 - 0 2
肺 癌 是 世 界 范 围 内最 常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占新 发 肿 瘤 的 1% , 在 恶 性 肿 瘤 死 亡 的 人 口 中 占 1% , 非 小 细 胞 肺 2 并 8 而
山东 医 药 2 1 0 1年第 5 卷 第 4 l 8期
V G E F在 非 小 细胞 肺 癌 中 的作 用 及 靶 向治 疗 应 用 新 进 展
王 莹 , 云梅 杨
( 江大 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 院 , 州 3 0 0 ) 浙 杭 1 0 3
关键 词 : 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类 ; , 癌 非小 细胞肺 ; 向治疗 靶
键诱导 因子 , 它促进 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增加脉管 的通 透性 。其 中最 主要 的一对 配体就是 V G — E FA和 V G R , E F 2 它 们 的结合促使受体二 聚体化 , 并使配体依赖受体 的酪氨 酸激 酶磷酸化 , 激发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 内皮细胞增 殖 、 使 迁移 和生长 。V G E F还可使 内皮 细胞 内囊 状一 空泡状 细胞 器 生 成增加 , 使血管形成一些小 窗 口, 产生有利 于蛋 白质等大分 子渗透 的通道 。部分外渗蛋 白质可形成纤维蛋 白原 , 为血 成 管外 间质 , 支持内皮细胞生长 。淋巴 内皮 细胞 也受 V G EF 等 因子 的调控 , E FC、 E FD及 V G R VG— VG— E F 3受体具 有促进
pn et euai fnign s J . B e , 0 8,1 4) edn gl o oag eei ] MB R p 2 0 4 ( : r tn o s[
2 8 2 6 7 -8 .
也有观点认 为, 癌细胞增殖 和血管生成调控 的分子通 路 十分 复杂 , 仅阻断其中一个位点可能会 导致其他信号通路 的 反馈性 上调 , 形成“ 代谢逃逸 ” 机制 , 而使得肿 瘤生长失 去 从 控 制。因此 , S L N C C多靶位 作 用 的药物—— “ 广谱 ” 向治 靶 疗 药物 , 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J 。包括 V G — E FR和表皮 生长
i ni eei vru mp ag gn s J .C r O i e il nago ns essy hni eei ] ur pnC lBo, g s l o s[ l
2 0 ,1 2 :5 —6 . 0 9 2 ( ) 1415
[ ]K t b k.asf K rn i K sksK, t .Srm vsu 4 a aei t lA, eei s K ai d T, ot a i e 1 a eu ac—
5 结 论
定延长 , 总生存 时间并没有 明显 差异 。冈此 , 但 尚有 许多
其他 国家尤其是一些 欧盟 同家 , 尚未 批准将 B vc u a eai m b作 z
为一线化疗药物 。 目前 尚没 有 充 分 的证 据 解 释 两 种 不 同化 疗 方 案 与 B v e— ai m b配 伍 后 产 生 的 不 同效 果 。 未 来 的 研 究 可 能 集 中在 cua z 挑 选 与 B vczma 配 伍 最 合适 有 效 的 化 疗 药 物 上 , eai u b 以在 进 展 期 N C C的 治疗 上获 得 最 大 的疗 效 。 SL
S r, 0 84 6 :1 -3 . ug 20 ,2( ) 5750
因子受体 ( G R) E F 信号 通路 的多靶 点作 用药 物最 近 已经 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 , 它们通过抑制酪氨 酸激酶 ( K ) T I 同时作用 于两 条 通 路 。 其 中 包 括 srf i 、 uinb V ne nb oa nb snt i、 a dt i e i a /
毋庸 置疑 , 新生血管靶 向治疗正成 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的新热点 , 各种新型靶 向药物制剂为晚期肿瘤 患者提供 了多 种改善预后的选择。随着研究 的深入 , 它必将 为肿瘤 的诊断 和治疗打开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
[ ]S iuaM.V sua nohl l r t co—ee dn a d・ d — 1 hby acl ed tea go hf tr p ne t n i e r i w a d n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卷第 4 1 8期
床 试 验 A Al 已于 2 1 完 成 J该 试 验人 组 了 1 4 V i也 0 0年 , 3例 0 I 一、 质 金 属 蛋 白 激 酶 ( L 1基 MMP ) 巨 噬 细 胞 炎 症 蛋 白 1o s、 一 L
患者 , 评价 B vc u b与另一 种标准化疗 方案 ( eai ma z 吉西他滨/ 顺铂 ) 联合使用对 N C C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与 E O 4 9 SL C G59 结果不 同的是 , 加用 B vc u a eai m b后虽然 无进展 存活期 有 了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