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例谈
高中作文升格例谈
高中作文升格例谈山东省邹平黄山中学曹明村作文修改的方法很多,对一些写的不错的作文进行升格,使二类文升格为一类文,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一般考场作文的升格指导【题目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它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名字中的“蝶”相匹配的翅膀。
它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树木的枝头。
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他蝴蝶的耻笑。
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人们捉去制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这则材料令人深思。
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原文展示】枯叶蝶的智慧黄山中学段起花残不改香,镜破不改光。
对生的执着追求让其只拥有枯叶般的外表,在色彩艳丽的蝴蝶家族中显得如此丑陋。
但这无法掩盖它的智慧,它的求生技巧。
我对它很是钦佩。
(第一、二句是好句子,也压韵,可有用么?没有用。
没有用就不要用。
删去。
)古人云:甘井先渴,良驹先死。
故人守其中庸,不偏不倚。
吴起死于其智,西施死于其美。
人往往不会在其缺点上跌跟头,却经常死于自己的长处。
蝶族皆以美为尚,我自守其丑,故门丁兴荣。
于争中守其中庸,于乱中守其静,于激流中立得住脚跟,于烟柳密花中拔得开,这就是枯叶蝶的智慧。
(最好由物及人,而不要物——人——物。
中庸之道不是枯叶蝶的处世之道,不要点出来。
“门丁兴荣”一句不当,应改为“人丁兴旺”)古之孔圣人周游列国,贫困交加。
究其原因,曰:“良弓毁于其强,良驹死于其速。
”孔圣人处处彰显其品格优秀崇高,大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态。
但殊不知,真圣人不张其美,不显其高,与万物化,与天地合。
及孔子见老聃,才使之知何人为人中之真龙。
才使之著书立说,潜修道之真谛,终成一代圣人,为万世所景仰。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但扣题不紧,要注意结句扣题。
)有时,人真的不如枯叶蝶,不知掩饰,不知收拢,终招杀身之祸。
高考作文:叙事技法例谈
高考作文:叙事技法例谈作文天地10-31 1312一、叙事技法之前言:以课文为范本从摹仿到创新中学语文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学生最便捷的范文。
在分析课文时,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构思立意及语言表达等的妙处,进行摹仿,以读促写,那么,不但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而且能让学生有效地学会作文,收到一箭双雕之效。
1、仿技法,学会布局作文技法是写作规律外在的表现,如果我们对一些名篇范文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隐藏在规律后面的普遍所遵循的某种格式、框架、规范等组织形式,让学生摹仿,那么,将有助学生掌握布局规律,形成快速作文的能力。
例如,《荔枝密》从因被蜂蜇而恨起笔到因蜂无私奉献而颂,层层铺垫,技法甚是巧妙。
学习这种先抑后扬的布局方法,可先给学生归纳出布局套路,以便有“路”可走: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然后以类似的话题为题进行仿写,比如《猎犬》:因被狂吠而怨恨→了解它而原谅它→猎犬与人为善而喜爱它→勇斗歹徒而赞颂。
由此阐发开去,从写动物到写人,从写丑陋到美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念立意,学会构思作文构思犹如建筑设计,只有反复推敲,才能挖基开槽,大兴土木。
文章深远的立意往往取决于巧妙的构思。
仿照范文立意,训练学生的观察和选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
例如,《第二次考试》立意就很值得品味:陈伊玲的第二次考试表层是音乐考试,深层侧是品德考试,而深层才是文章的题旨所在。
这种“意彼非此”的构思方法可指导学生从题目的双关意思着眼,由表入里。
笔者曾以《面试》为题,让学生仿《第二次考试》而写。
某学生写得较有深意:一大学生参加银行面试,在候等处发现一存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把存折交给储蓄员,请代寻失主。
正在这时,另一侧门开了,一人朝他叫:“请进,你的面试通过了。
”这种仿写,既能仿其意,又能创其新,颇好。
3、仿语言,学会言传仿写范文语言,一可丰富学生语言表达,二可规范学生语言行为。
作文全程指导例谈
词韵 ,陶冶 了一代又一代 华夏儿 女。一首好 诗本身就是 一 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段精 彩的叙述 、一首悦耳 的歌 曲、一幅优美 的 图画 、一种 多 个 句子 化 用暗 用 ,就 是 同 时使 用 多个 诗 词句 子 入
震撼 人心 的精 神 。优秀 的中国古 典诗词所体 现 出来 的思想 文 , 以表 达 某 种 思 想 或 感 情 , 比 如 ,2 0 年 高 考 有 学 生 写 09 内容 、语言风格 、表达技 巧就是我 们取之不 尽、用之 不竭
予 以恰 如 其分 地 的评 议 。这样 的 作文 教学 ,使 学 生不 断 可避免作文脱题或简单记流水账的现象 。
地 提 高 文 字 表 达 能 力 , 又 不 断 提 高 思 想 水 平 , 从 而 激 发 培 养 学 生 的 写 作 和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兴 趣 。下 面 以 《 的 老 我 师 》 为 例 谈 谈 作 文 全 程 的教 学 过 程 。
叶老说 : “ 教师能够 了解学生 的生活,能设身处 地想
在作文评改 的过程 中,坚 持 以学生讨 论为主要形式 ,
象学 生的思想和情感 ,然后选定 学生能作 的意愿 作的题 目 有意识地让 学生有旗开得胜 的感觉 ,让他们尽量享 受成 功
给学 生作 ,就等于 唤起 了学生作 文的动机 。”在 这次作文 的喜 悦 。尤 其对 作文 差 的学 生 ,更要 注意 他们 的点滴 进
1 选 材 新 颖 ;2 首 尾 较 好 ;3 中心 明 确 ,重 点 突 出 ; 4 条 师 的心 理 状 态 的 描 写 。 . . . .
理清 晰,结构完整 ;5 事例 典型 ;6 词句优美 ;7 好 的人 . . .
写: 1. 0 好的抒情句、段 。这样 的作文都要读给大家欣 赏。 四不 :不把学 生的笑柄 当众宣读 ;不把差生 的作文 当众 展 览 ;不讽刺 同学;教师不搞 一言堂 。坚持师 生共 同评讲 , 在评奖中得到提高 。
文章例话叶圣陶的27堂习作课例谈
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1.现在我要告诉读者,文章不是吃饱了没事做,写来作为消遣的。
也不是恐怕被别人认作呆子痴汉,不得不找几句话来说说,然后勉强动笔的。
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
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得他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用的时候还可以供查考;为了这个缘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
否则就是自己心目有少数或者多数的人,由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必须把经验和意思向他们倾诉,为了这个缘故,就提起笔来写文章。
前者为的是自己,后者为的是他人,总之都不是笔墨的游戏。
2.但是要知道,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练习就不得不找些题目来写,好比算术课为要练习计算,必须做些应用题目一样。
并且,善于教导学生的老师无不深知学生的底细,他出题目总越不出学生的经验和意思的范围之外。
学生固然不想写什么文章,可使经老师一提醒,却觉得大有可写了。
3.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
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
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4.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而周密一点儿罢了。
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
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的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
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
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5.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6.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
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里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电源,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7.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考场作文拟题技巧例谈
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考场作文拟题技巧例谈一、话导入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
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
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
1、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把题目换成什么?为什么?2、作者的答案展示。
《有约》3、比较一下,两个题目,为什么《有约》更好?“晨曦”是静态的,“有约”是动态的,动态的东西更有活力和生机,有生命的气息。
“晨曦”是景,“有约”是人,“晨曦”似乎是这幅照片的背景,而“有约”突出了照片的主体。
“有约”让人联想到欧阳修的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约”里有故事,有悬念,有念想。
看来好的标题,效果果然与众不同。
二、明重要1、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
高明的作家或者诗人,没有不讲究题目的拟制。
2、郑板桥曾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3、当代散文大家秦牧也说:“好的题目,总是概括性很强,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正所谓“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考场作文拟题技巧。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三、读目标1、掌握考场作文拟题的四种基本方法。
2、通过精彩的作文题目的探究和感受,学习拟写精彩作文题目。
对于一篇高考作文来说,能否拟出一个恰当、精致的题目,直接关系到作文分数。
我们来看看考纲是如何规定的。
四、解考纲1、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
2、“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
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价值远远不止2分。
对于高考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作文的标题,好的作文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题目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例谈高考作文得分亮点之“构思精巧”
作文构思,相当于建筑学中的建筑设计,它能使同样的材料通过最优的架构设计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实用价值。
作文构思虽是形式上的追求,但也会对内容的表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使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的表达和主题的凸显取得最佳效果等,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有很多因作品构思精巧而闻名的文学大家。
如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其短篇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技艺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中国古代诗坛中的“七绝圣手”“五言长城”分别是对将七绝和五律运用得出神入化的王昌龄和刘克庄的赞誉。
由此可见,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不仅在于主题和内容,还在于形式。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亦须重视对构思的训练。
因为只有重视构思训练,我们才能更好地谋篇布局,才能用最好的形式来表达文章主题,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形神兼备的美。
考场作文更是一门“示好”的艺术,只有内容、结构、表达俱佳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202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的一篇优秀考场作文,以体会文章构思之精巧。
出入自由之门(题目起得很有悬念:作文主旨是“给自己一个空间”,这与“出入自由之门”有何关系?)英国作家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说,她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因为在这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迸发。
诚如伍尔夫所愿,每一名青少年也都渴望在学习、生活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借伍尔夫的作品和名言导入话题。
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话题导入方式,优点有二:以名人名言导入,具有说服力;用经典名著导入,富有文化味。
这一段属于“起”)对青少年而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必不可少。
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思考、沉淀,并蓄积不断前行的力量。
在一遍又一遍“生存还是毁灭”的叩问里,哈姆雷特在王宫中度过了一段延宕时光。
而这段时光驱除了笼罩于他的阴暗,使他变得更加理性与坚强。
在全身心投入革命文学之前,鲁迅先生也有过一段埋头考据石刻、不愿被世事打扰的时光。
兴趣作文指导例谈
兴趣作文指导例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旦激发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其写作能力主动地得到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多年来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口,下面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一活动中求乐,乐中引发写作兴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兴趣,促进学生的各科学习,使其和谐全面地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知识有80%是靠观察获得,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正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具体生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地开展组织学生的活动课,就会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先玩后写学生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
例如,在低年级可采用让学生先玩后写的方法来设计活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观察,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玩的时间、地点。
让学生尽情地去玩耍,享受其乐趣。
例如,踢毽子、丢沙包等,活动中教师要选择时机停止活动,现场指导写作,让学生回忆玩的过程中最精彩的场面,最深刻的感受,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2.先演后写安排学生自编自演一个小故事、小品、一段课本剧,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把主要情节写下来。
3.先写后演让学生回忆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得具体生动,然后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把主要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先动后写主题活动引路,分散活动激趣,这种活动要与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春天在哪里”中队主题活动,活动前提出要求,第一,活动形式由中队安排,自由分组,二人、三人、四人均可。
作文的照应例谈
请给文章结尾写一段 照应的话:
幽幽橄榄情 奶奶给了我一颗青色的橄榄。我轻轻一咬,立刻, 舌尖泛起了一股涩涩的味儿。我失望地睁开眼,把这 颗青果子吐了,连同那破碎的希望一块儿吐了,只剩 下涩涩的味儿还留在嘴角边…… 从小,我就觉得奶奶并不爱我,我的感觉就像 这颗青橄榄的味儿一样,涩涩的。记得妈妈说过,我 学走路时,奶奶眼睁睁地看着我一次次跌倒,听着我 的一声声啼哭而不扶我。到我三四岁时,奶奶又给我 订了一条“怪规矩”——每次吃饭,必须把面前那碗 搭配了蔬菜的所谓的“配菜”吃完。再后来,奶奶又 给我订了一条更严的规矩,让我每天早上风雨不误地 去晨跑。多少次在凛冽的寒风中退缩的我,又被奶奶 拽住,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跑……总而言之,奶奶对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 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 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 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 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 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 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太严厉,就像这颗青橄榄的味儿一样,涩涩的。 我摇了摇头,想把这些童年的往事连同青橄榄的涩 味儿一起抛开。可猛然,我发现嘴里的涩味儿已荡然无存, 却化作了缕缕沁人心脾的幽香……噢,对了,我分明记得, 每次在我跌倒自己又爬起来后,奶奶总心疼地抚着我的小 膝盖,直问我:“还疼吗?”分明记得,在我那碗“配菜” 的碗底,常还藏着一个鸡蛋,或是几块排骨。分明记 得……哦!我懂了,就在我尝到青橄榄幽香的同时,我懂 了,自己为什么对这幽香有这种独特的、温馨的、似曾相 识的感觉。我也真正懂了,这涩味儿后的幽香才是最有魅 力的,最值得回味的。 青橄榄淡淡的幽香还回味在嘴角边,萦绕在心头上。 我终于理解了奶奶对我的那份深沉的关怀,也领悟了那缕 缕幽香所蕴涵的浓浓的爱。我若有所思地转过身,轻轻地 对奶奶说:“奶奶,我还想吃青青的橄榄。”
例谈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
例谈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作者:韩延明董志奎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04期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其他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备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考生面对材料时不知从何下手,行文时往往云里雾里,不能切中要害,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文章所及只停留在表皮,未能一语中的,触及骨髓。
在此,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就解剖作文材料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赘述,以期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分析原因运用这种方法审题立意,可以按照以下思维流程进行:是什么(概括材料内容)——为什么(探究事件原因)——怎么样(提出观点看法)。
例1: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
为了增加信任,双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狗,而狼则交出了狼崽。
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
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狗因为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解析】运用以上思维流程进行分析,可以自问:是什么?(羊和狼握手言和,羊最终落得被吃的下场)——为什么?(羊认错了对象,被狼所谓的诚意假象所迷惑,错把敌人当朋友)——怎么办?(不要轻信美丽的谎言;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平固然值得珍视,但对待言而无信的人只能针锋相对,决不妥协)。
这里的“怎么办”,当然就是立意的最佳角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这种审题方法必须步步深入,直抵靶心。
而有的同学在审题时浅尝辄止,不能切中要害,以至于偏离了中心。
比如:从“是什么”只想到了“为什么”,而没有想到“怎么办”,即羊最终被吃掉→因为狼本性难移→展开论述。
如此立意,文章所论述的“本性难移”毋庸置疑是真理,但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触及材料的要害。
高考作文指导:例谈议论文标准议论段的写法
高考作文指导:例谈议论文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一、何为标准议论段议论主体段,应该具备“五有”:语段有观点,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语段有引申。
标准语段的构成:“观点+议论+举例+分析+小结”。
分论点句(一句话即可)+阐释句(提出分论点后,最好对分论点再深入阐述一下,对其意义、范围、程度、后果等方面做一下生发,会加深分论点的论证性)+材料句(结合分论点简要引述对论证有用的那部分)+分析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分析例子,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结论句(不是分论点的简单重复,应该在论证的基础上引申一下,或强调其意义,或强调其危害,或挖掘其本质,或扩展其范围,或表明态度,或发出呼吁……对论证的内容总结深化,然后巧妙过渡到下一个分论点)。
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变化,生出诸多变式,但基本要素一定要有。
从构成的要素来看,主体段有以下常见模式。
1.“观点+例子+分析”式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述事例,最后分析事例。
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如: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曾几何时,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佛系青年”,我们00后最近突然迷上了“葛优瘫”。
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不懈奋斗的80后已然成为栋梁之材。
运动员刘春红北京奥运夺金;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
清代学者汤斌劝诫学子:“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
”你的青春里,也必然有许多颓废的声音。
请相信我:执着追梦不随波逐流,才能超越惰性,绽放出青春的风采。
(《愿逐明月,待你前来》)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例子+分析”的议论文完整段。
这段文字先用反问句提出观点,然后举刘春红、王亚平的例子加以证明,最后分析只有不随波逐流、超越惰性,才能绽放出青春的风采。
2.“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释,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如: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感悟类作文写法例谈
当紫砂壶中升起袅袅茶香,经过烈火锻 炼而此刻居于竹篱茅舍的紫砂壶便透出隐者
之风。 这是大喜大悲之后的达观超然, 大起大 落之后的淡淡笑颜。隐者峨冠博带,须发飘 然, 而在这闲适 中仍有一份飘逸, 同茶叶苦涩
中的清香极为契合,互相生发, 彼此引为知
己。
怜, 亦不自 坦然地向人们展示其生命中真 卑,
实的一个侧面。她们无语的矜持 中仿佛在论
的时候, 荷叶已失去了盛夏时煊赫的气势, 再 掀不动接天的碧浪,亦不复密密田田遮得住 断茎下脉脉的流水。只有疏疏朗朗挺 出水面 的高枝 ,顶着已略显破敝的残叶作固执的守 望, 憔悴的暗绿中夹杂着丝丝疲倦的涩黄。 盛 年时的华美丰胶早 已消断,却仍有一支支铮 铮如铁的傲骨撑起她们生命里最后的尊严 , 如 同那倔强而坚韧的女子,静默中显示出凛 然之气, 自有一种高贵的芳华; 不 自伤 , 自 不
写
Y镇 圈一 地
感悟类作文写法例谈
口 张彩 红
对于感悟类作文,可以大致框定这样的 内涵 :在参与社会交往与经历人生的过程中, 因睹物 、 见景 、 思人 、 历事等引起 了内在思想 J 清绪的变化 , 拨动了情感的琴弦 , 因而有所感 触, 有所领悟 , 再经过思维的过滤与整理, 写 成的文章就可称之为感悟类作文。下面从感 悟类作文常见的三种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一、 因景悟 :触景生情感心灵 山川河流, 荒漠绿洲, 然的万千景象 大自 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游历风景一饱眼 福的时候 , 那些秀丽 、 壮阔、 渺远 、 险奇的景色 总能让观赏之人情思满怀。这时, 风景的特色 个性与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呼应 , 幽闭的心灵因 为景物的感染而打开了一扇阳光之门, 景色的 情调滋润着心灵的原野, 使写作主体由景之性 格意趣悟出其风骨与气质, 由景之靓丽清新悟 出其恬然闲适, 由景之险峻清朗悟出其孤清高 傲, 这时的感悟就是因景而生的。 例如( 想念紫藤花》 ( 一文 , 在对紫藤花流
作文叙事技巧例谈
烈,动静结合高潮迭起 。这样 的课 堂被 提 倡 “ 简 单 单教 语 文 ,本 本 分 分 为 学 简 许 多老 师认 为 是 贯 彻 落 实 了课 程 改革 新 生 ,扎 扎 实 实 求发 展 ” 的语 文教 学 。 为
理 念 的成 功课 堂。 此 我们 有 必要 让 语 文 课 堂远 离那 些 外 表 远 离空 洞 热 闹
就 不 用 交 代 了 ;有 时 候 , 原 因 和 结 果 就
在 经 过 中包 含 了 。 那 么 , 怎 样 将 事 情 的 过 程 叙 述 得 具 1 以 时 间 为序 分 步 叙 述 。 例 如 鲁 迅 . 的 《 筝》 风 ,作 者 在 记 叙 “ 毁 风 筝 ”这 折 件 事 时 , 依 事 情 发 生 的 先 后 顺 序 来 叙
余 晖 洒 落 在 校
晚 、 “ 到 雪 每
花飘落 的时候 ”
要 写 出真 情 实感 。依 据 这 一 标 准 , 我 在 园 ” 指 的 是 傍
指 的 是 冬 季 , 这 是 用 特 定 的
◇
技巧 一 :灵 活 交代 时 问
记 述 一 件 事 ,要 交 代 六 要 素 , 把 事 景 物 来 交 代 时
午 两 点三 刻 , 当 代 最 伟 大 的思 想 家 停 止 叙 述 事情 过 程
在 记 事 时 , 多 数 学 生 认 为 最 难 写 的 于 大 家 觉 得 在 记 事 中 三 个 要 素 无 法 截 然
分 开 。 需要 注 意 的 足 , j 个 要 素 并 非 缺
后 爆 炸 》 “ 天 上 午 美 国 东 部 标 准 时 要 素 是 起 因 、经 过 、 结 果 , 这 主 要 是 由 中 今
“生活作文”例谈
特讲 所 谓 写 作 技 巧 方 法 . 即使 有 了 再 多 的写 作 技 巧 . 生 学 也只能是瞎 编乱造 , 得写 作文枯燥 乏昧 , 茜可说 。 觉 无 甚 至丧 失 了 写作 的 兴 趣 。只 有 让 学 生 走 进 生 活 . 察 生 活 。 观 体 验 生 活 . 了 深 刻 的 体 验 . 生 才 会 有 话 可说 . 能 真 有 学 才 正 对 作 文 感 兴 趣 . 出优 秀 作 文 。 写
rr r c Im v n呻 l…  ̄
nng J
n
小学教学砑宄
语 文/ 海 撷 英 教
锅 里 , 把 洗 好 的菜 倒 进 锅 里 。 再 我伸 出 手 . 起 了铲 子 . 拿 准 备大显身手 , 是刚炒了几下 . 不听话的油“ 里啪啦” 可 这 噼
地 晌 着 , 也 没 怎 么 在 意 , 是 油 越 来 越 放 肆 了 , 然 蹦 我 可 竟
,
定很可爱!
魏 佳 惠 : 炒 的 是 辣 椒 土 豆 丝 。 土 豆 皮 很 难 刮 , 妈 我 妈 教 了我 一 个 巧 妙 的方 法 . 是 用 钢 丝 刷 子 用 力 刷 . 会 儿 就 一 就 能 把 土 豆 皮 “ ” 净 了 真 是 个 聪 明 的 妈 妈 ! 知 道 用 刷 干 要 刀 刮 土 豆皮 技 术 含 量 很 高 .不 是 一 个 四 年 级 的 小 孩 子 能 轻 易做 得 到 的 吴 亦 白 : 做 的 是 两 道 凉 拌 菜 , 道 好 极 了 。 妈 还 我 味 妈 夸 我是 个 小 厨 师 呢 ! 凑 近 一 看 , 不 错 , 挺 有 创 意 : 我 真 还 豆
但 有 一 部 分 学 生 因 为 条 件 限制 、 间 限 制 , 法 观 察 . 时 没
高中作文 议论文排比句解说;精彩的排比论据示例;排比在构思行文中的作用例谈
1、董卿不负时光,才有如今对诗词的信手拈来;南仁东不负时光,才能成为中国伟大的科学家;吴清友不负时光,才有如今的诚信书店;威廉.特雷不负时光,才成为爱尔兰的著名作家。
2、浑身发光的吴京,从不寄希望于明天,于是他火了火得一塌糊涂;折纸达人刘通,不寄希望于明天,于是折出了生命的奇迹;“混子”脸的陈必磊,不寄希望于明天,于是他在媒体公众号圈里得到千万人的认可。
3、明星不是一夜之间就会发亮的。
要想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要付出太多的辛苦与汗水。
姚明成为NBA选秀状元背后,伴随着他多少次投篮与训练;刘翔打破尘封已久的世界纪录背后,伴随着他多少次奔跑与跨越;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背后,伴随着她们多少的勤奋与汗水。
耀眼的明星,成功的背后,几多辛劳,几多汗水。
4、人类可以用各种方式留住自己的声音和身影,留下自己不朽的伟业。
听,那激昂的交响曲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发出的怒吼;那山间飘荡的歌声是俞伯牙、钟子期传诵千年的友情佳话。
看,那龙飞凤舞的书法是王羲之的墨迹,那飘逸豪迈的绝唱是李白的诗篇,那南山躬耕的身影显示的是陶渊明那不为五斗未析腰的豪情。
历史的笔墨清晰地记下了他们的身姿,他们,作为伟大的人,不已经凌驾于时间之上吗?5、语言是出征将士的倚天长剑,是匕首,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杀手锏,如果你用对了的话。
是语言,让苏秦联合六国,使强秦心惊胆战;是语言,让诸葛亮说服东吴,使八十三万曹军葬身火海;是语言,让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一鸣惊人,使亚非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是语言,让水均益和白岩松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使我们对央视有更高的评价……语言是友情的助推剂,亲情的粘合剂,爱情的催化剂,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啊!6、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9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不到850字,45分以下给分;48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900字。
【试题来源】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范文选录: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的理想,嘉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认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
我非常赞同嘉宾丙的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
“认识”两字为何意?“认”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话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识”--知道了解的作用。
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在认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南辕北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指津:交响乐作文写作构思例谈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指津:交响乐作文写作构思例谈原题呈现四、写作(60 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
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材料分析对所给的材料,必须逐字逐句地分析: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
这句话是说交响乐的效果。
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这句话是说乐器数量之多。
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这句话说明各种乐器的独特价值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这句话说明彼此调和才能创造出共同价值。
建立在上述逐字逐句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就发现了命题人隐含的观点。
附录:本次阅卷用的《作文评分细则》(递进关系)演奏交响乐,乐器不但要种类多,还要个体独特,更要发挥调和的作用;(条件关系)想要演奏交响乐,需要各具特色的乐器共同参与,也需要总体协调把握;(转折关系)演奏交响乐强调多种乐器的合作配合,但不应以牺牲个体独特性为代价;(因果关系)演奏交响乐,因为乐器种类多,个体具有独特性,因此需要进行调和;……构思提示材料是讲了乐器与交响乐的关系。
在构思的过程中,考生们必须从材料类比出去,譬如,个体与事业的关系。
附录:本次阅卷用的《作文评分细则》(1)只谈作为音乐的“交响乐”,不涉及任何比喻义,但能围绕“交响乐”,谈“种类多”“独特性”“调和”的复合关系,最高不超过45分。
(2)只谈“交响乐”,不涉及“种类多”“独特性”“调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最高不超过35分。
所以,根据评分细则,我们也可以看到,写作一定要类比出去,才能体现材料对你的启示,你的感悟,你的思考。
有的同学一筹莫展,我确实想不到,怎么办?一个秘诀在此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同一份试卷的阅读题和作文题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个关联值得我们考生去适当关注和合理使用的。
作文升格例谈
改作 “ 里 很 不 是 滋 味 ” 心 。
视, 妈坐在 门口卖瓜 。 我看得 正带劲 时 , 又听见妈 叫我 , 马上 我
跑 了 出 去 。 我 去 送 瓜 , 帮 我 照 看 一 下 摊 子 。 说 完 , 便 提 着 “ 你 ” 妈 两 个 瓜 跟 着 一 个 衣 衫 时 髦 , 手 空 空 的 妇 女 走 了 。 时 我 心 里 两 顿 的 怒 火 一 下 子 涌 上 心 头 :世 上 怎 么 会 有 这 种 人 , 自 己 没 有 手
( )“ 对 这 一 服 务行 业 ” 纯 属 多余 , 7 我
删 去。
吗?难道 卖瓜 的就 贱些吗 ?() 坐在那里呆 呆地望着 眼前模 9我 糊 的人群 , 深深 地认识 到 , 目前 我最需 要 的是知识 。我估 计妈
( )“ ” 用词不 当, 8 抗 , 改为“ ” 顶 。
( )此 句 语 义 过 重 ,且 与 文 章 主 旨不 协 9 调 , 去为好。 删
快 回了 , 于是擦擦 眼睛 ……
2 6 优秀作 文选评 高 中版
升格作文
写 作 导 航
审 囊 _ 囊 昏 I
◎ 升格稿
信 任
暑 期 帮 母 亲
一
Xl R{ 三 N
信 任 一 个 人 有 时 需 要 许 多年 的
守摊
武 汉第 2 7中学 高三 () 肖 飞 1班
写 作 导 航
升格作文
作 文 升格例 谈
-
Z O N H N G 圃嘲瞳 U WE S E G E
- 黼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中作文知识点:写作技巧例谈之五官观察
初中作文知识点:写作技巧例谈之五官观察一、技法写作材料有三个来源:观察、自身、课本,其中观察又是来源、又是手段。
先来看看一篇例文:一片小小的枯叶我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一片被凉爽的秋风追得满地跑的小小枯叶,把我的注意力拉了过去。
我轻轻的把它拣了起来,并用一张雪白的纸巾包住它,嘿,这看上去多像襁褓中的婴儿呀!我来到桌前,把纸巾打开,拿出枯叶细细的欣赏起来。
从正面看去,叶子上的茎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好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又好似哗哗的小溪与奔腾的江河把它一翻身,茎脉更明显了,如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牙签,又好似被刷上棕色颜料的袖珍版小树枝粘上一点水,就好像给它包上了一层保鲜膜,晶莹剔透的。
我拿着这片棕中带红,有黑色斑点的火炬性枯树叶,紧紧的盯着,心中不由得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片枯叶掉下来好久了吧,为什么就被我拣着了呢?我想着,思索着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叶片纷纷掉了下去,茎脉还是紧紧的连在一起,多么像团结一致的难兄难弟呀!我又把那些茎脉用力一拉,可它们还是粘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分开的意思。
我把它的残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体上不停的移动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它终于断开了一半,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两半了。
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
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
我想:这叶子不也正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吗?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我们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准确的说,是在观看,不是真正的观察,与写作有意义的观察应具有以下属性:(一)、观察要有目的性。
学生总是要踏青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带上诸如山上植物知多少的目的去呢?学生总是要去书店的吧,为什么不布置他们去抄录书名,领略书名的魅力呢?学生总是要上街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记一记店名呢?左岸就总是令人遐想,想到巴黎,想到塞纳河,还有诗歌、哲学和文化。
学生总是要看电视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专门看广告,那里面不仅有商品,还有语文和艺术。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例谈评析余韵豹尾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例谈评析:余韵豹尾一、技法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请看近中考满分文的结尾技巧。
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
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例谈1、反常引人法有家药店贴了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做生意却甘愿生意不好,善心可鉴。
天寒地冻,人之常情是希望风和日丽,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虽然“可怜身上衣正单”,但是“心忧炭贱愿天寒。
”通过反常的心理,反映了下层人民生活的悲惨和社会的黑暗。
瞎子提灯笼,通常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傻事。
而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是总要提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好奇,盲人解释道:“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台湾·陈招池《照亮别人》)解放前,有人大白天上街也打着灯笼,人们觉得奇怪,此人说是因为社会太黑暗了。
恰当运用这种看似不合常情、违反常理而实际具有深意的反常心理、反常行为,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探究欲,使文章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李强同学的小小说《妙计》运用了反常法——某世纪,环境污染仍然严重。
人们都为喝水发愁,喝过一杯水之后,就要盘算着到哪儿去喝下一杯。
人们将“透明的水不一定是安全的”奉为真理,饮用水公司像多米诺一样倒闭。
一天,一家饮用水公司灵机一动,在他们产品中放入一些水蚤。
在一所学校里,一位老师从饮水器上接了一杯水,慎重的看了看——有一只小虫子在杯中快乐的游弋……老师自言自语:“这杯水可以喝。
”不久,这家公司的饮用水就十分畅销。
以前,人们不愿买有虫眼的蔬菜;随着农药的滥施,现在,人们专挑有虫眼的蔬菜买。
现在,人们不愿喝有虫子的水;但是,如果不保护环境,污染会加剧,今后,也许有虫子的水人们才敢喝。
用看似“反常”的情节,表现保护环境的主题,正是此文构思的巧妙之处。
[例文1] 垂钓蝴蝶邻居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肯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
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钓鱼。
又是一个周末,我听见小女孩的哭声,原来她还是不愿一同去钓鱼,被父亲打屁股了。
当我午睡后下楼活动时,看见小女孩在她家三楼的阳台上,挥动着一杆美丽的垂钓鱼竿。
我很好奇地走过去,仰头问她在干什么。
小女孩高兴地告诉我,她钓了一只蝴蝶,而钓饵是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其实,她也喜欢垂钓,但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鱼钩刺破鱼儿的嘴,而选择一朵花做钓饵。
当然这只会吸引些蝴蝶或小蜜蜂。
这已令她十分满足。
我为小女孩的美丽温柔而感动了。
仰头看她时,阳光斜斜地照在她的脸上,看上去像小天使般动人。
我想,美丽和善良原来是同一回事。
7岁的小孩,一般都喜欢缠着父母,而文中的小女孩却宁愿周六独自在家也不愿跟父母去钓鱼,即使被父亲打了屁股也未改变主意。
为什么呢?因为她“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鱼钩刺破鱼儿的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表现出小姑娘对伤害、残暴、血腥的厌恶、拒绝。
钓鱼是常见的活动,而小姑娘却在自家阳台上用玫瑰花“垂钓蝴蝶”,表现出她对生灵的热爱,对美丽的珍视。
小姑娘的反常行动,生动传神的表现出她的纯洁、善良、温柔、美丽,十分感人。
而这反常,完全符合儿童心理,充满儿童情趣,虽反常却合道。
[例文2] 听懂母亲讲的故事母亲已经老了,头上寻不见一丝黑发。
母亲在满头乌发时代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我心中绿油油的。
‚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
‛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
谁看见?就是菜园的主人呗。
可是,那主人看见后却不制止外公,反而转身就走。
‛这情节让我十分好奇。
母亲继续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上去。
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
外公想了想,上前敲门。
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
’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
’‘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
’外公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
’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漂亮。
对么?我那菜,好看,也好吃。
不信?你先尝尝。
’说着,他真的去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
后来外公成为了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小时候听故事,我只想笑。
童年时,我们的精神被熏陶得相当无私,所以,故事中的偷菜人即使是母亲的外公,我也认为:看见坏人应该冲上去,菜园主怎么能掉头就跑呢?听懂母亲讲的故事,我费去了二三十年时间。
也许是某个极糟糕的日子,忽然发现母亲讲述的故事原来饱含着对人的尊严的爱护。
原来,在老掉牙的故事里,同样蕴藏着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啊。
菜园主人看见邻居偷他的采不仅不制止,反而转身就走,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并说今天连门都没出。
邻居承认确实偷了,菜园主人仍然为邻居解脱,并主动送菜给邻居尝尝。
过了好多年,“我”才领悟到菜园主人的反常行为饱含着对人的尊严的爱护。
2、机缘巧合法松树或柏树的树脂滴下来,恰好将一只昆虫凝结在其中,后来变成化石,成为珍贵的琥珀。
一个小孩从楼上摔下,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巧有位足球守门员由此经过,只见他飞步向前,将小孩稳稳抱住,化险为夷。
一个红军战士,十分珍爱乡亲送给他的一双布鞋,舍不得穿,行军时捆在腰间。
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敌人击中,子弹恰好打在鞋底上。
鞋底被击穿了,但红军战士安然无恙。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却遇打头风。
”生活中本来就有许许多多的机缘巧合。
恰当运用巧合能增强表达效果,“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多么危险,多么惊心!古今中外作品中运用巧合的例子俯拾即是,故有“无巧不成书”之说。
当然,“巧合”要自然合理,而不是胡编乱造。
[例文1]寒冬里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
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模自己的衣袋。
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绅士一摘下帽子,他便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此文构思巧妙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巧合法——乞丐和绅士都是秃头。
这样,在凛冽的寒风中绅士将自己戴着的帽子送给乞丐,不仅显得合乎情理,而且显出难能可贵——绅士的行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
前文反复描写乞丐秃着头在寒风中乞讨,文末描写绅士秃着头冒着寒风远去,耐人寻味。
作者反复描述天气严寒,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突出了秃头绅士行为的可贵,凸现出秃头绅士形象的高大,使小说更加感人。
[例文2] 花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
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
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
‛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
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
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
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
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
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
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
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
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摇头说:‚还没有。
‛‚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
‛“他”要去休假,母亲希望“他”顺路去和她聊聊天,因为“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而“他”以“忙着赶路”为托词。
在路上,“他”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就“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
在花店,恰好碰上一个买花的小男孩;小男孩买花恰好也是作为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他”继续上路,转过一个小山坡,恰好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
原来小男孩倾其所有是给不在人世的妈妈送生日礼物,小男孩纯洁而美好的心灵感人至深。
这一系列的巧合,震撼了“他”的心灵,最终促成“他”改变主意:亲自给母亲送上生日礼物。
文章情感浓郁,感动人心。
3、误会曲折法曾看过一部电影,名叫《黑炮事件》,说的是一位科学家喜欢下象棋,身边总喜欢带一副象棋,闲暇时一手执红一手执黑自得其乐。
有一次,黑炮落在他处,于是他拍了一封电报:“速寄黑炮”。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封电报被怀疑是特务的暗语,科学家受到怀疑,公安局展开调查,经过许多曲折,终于真相大白。
生活中有许多误会,作文时恰当加以运用,可以使文章生波澜,有起伏,多跌宕,吸引人。
[例文1]青春期小芳文文静静的,鼻梁上架着一副乳白色的近视眼镜,在老师、家长眼里一向都是听话女孩子。
可近来,老师发现她课间老爱盯着对面的山坡出神。
老师也特意看过几次,可那里除了一片青翠的竹林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看见。
‚莫不是……‛老师不敢想了。
那天,老师课后进行了家访。
那还得了。
小芳的爸爸妈妈赶快找来一大堆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报杂志,生理心理的研究了半天。
两人决定:由小芳的妈妈负责教育孩子,不打骂,进行说服教育。
那以后,小芳每天放学回家后又多了一件事:接受母亲关于青春期的系统教育。
最后,做母亲的总要说:‚女孩子,要自尊自爱呀!十六七岁,是最危险的年龄哪。
‛小芳课间仍爱盯着对面的山坡出神。
为了对小芳负责,老师再度家访。
小芳回家时,碰个正着。
‚过来,小芳。
你为什么课间老爱盯着对面的山坡出神?你究竟在想什么?‛‚我在看竹林。
你们不是说看看远处的绿色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吗?‛小芳课间老爱盯着对面的山坡出神,这行为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误会。
这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直到文末,小芳才说出课间老爱盯着对面的山坡出神的原因,读者也就被吸引着读完全文。
[例文2]错误的手套寒假时我带着儿子然然回家,父母不胜欢悦。
母亲喜滋滋地为她的小外孙忙碌着,但却不知怎的老是对着然然喊我的小名。
‚我不叫娜娜,我叫然然!‛那小小的男孩一遍遍地抗议着,父亲微笑着告诉我说:‚管全世界的小孩都叫娜娜,那可是你妈的强项哩!‛那天,父亲上街去买菜,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追出门去嘱咐父亲说:‚记着,给孩子买副手套回来!‛父亲走后,母亲抱怨地说:‚你爸老了,整天丢三落四的——看着吧,然然这手套他多半是记不得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