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脑梗塞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TC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弱;红细 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血粘↑ TG ↑直接提高血粘度,血浆凝固性↑; 82%心梗患者有TG↑ LDL 、VLDL↑: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 险因素,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动 脉斑块形成。 HDL 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可清 除血管内胆固醇。
3、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耐 量异常)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当代危害人民健 康慢病、大病,而且是可控制不可治疗。 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引起心、脑、肾、 眼、神经系统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直接 影响人身健康及寿命。
10、精神心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心身疾病。紧张、 焦虑、抑郁、悲伤等都可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11、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1)C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 险 3)纤维蛋白原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12、颈动脉斑块及狭窄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 闭塞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
6、吸烟 是公认的危险因素 吸烟较不吸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升高纤维 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硬化,可 使血管特别是冠状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 加,血液氧含量减少,心跳加快。心脏负 荷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香烟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 吸烟者60岁以后70%以上患有血管及 肺部疾病。 吸烟对生殖系统、糖尿病也有影响。 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 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 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 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 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血管病两大类。
既往脑梗塞患者行腹部手术后再发的原因分析
既往脑梗塞患者行腹部手术后再发的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5-12-24T14:42:04.9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作者:谭静静顾正华李超[导读]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而再发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则更高。
谭静静顾正华李超(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分析既往脑梗塞患者腹部手术后再发脑梗塞的原因,提高医护人员对再发脑梗塞的认识,降低术后再发脑梗塞的发生率。
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5 例腹部手术后再发脑梗塞患者术前病史、术中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 例再发脑梗塞患者中3 例术前有高血压史、2 例术前有糖尿病史、3 例术前有高脂血症史、4 例术中发生过低血压。
结论:脑梗死再发与手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关键词】脑梗塞腹部手术再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04-01 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而再发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则更高[1]。
而腹部外科手术后再发脑梗塞患者的相关报道甚为少见,为了探讨腹部术后再发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腹部术后再发脑梗塞的诊治和预防水平,有减少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
笔者将2012 年9 月~2014 年8 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术后5 例再发脑梗塞患者,转入神经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例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
其中男4 例,女1 例,年龄67~78 岁,平均年龄75.4 岁。
1.2 患者术前情况术前能生活自理2 例,言语不利1 例,右上肢活动受限1 例,借助轮椅能自主活动1 例,均神志清楚,能准确表达个人意愿;有高血压病史患者3 例,糖尿病病史1 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 例,术前禁食时间8-13 小时。
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及干预
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及干预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及干预方法。
方法对比分析53 例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组)及首次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中的作用。
结果复发组年龄>60 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加强这些因素的干预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危险因素干预【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034-01我院2006 年1 月至2007 年9 月收治脑梗死患者255 例,其中复发性脑梗死53 例,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0 年9 月诊治脑梗死患者255 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组,发生2 ~ 4 次)53 例,男33 例,女20 例,年龄53 ~ 80 岁,平均年龄(70.2±6.6)岁;首次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对照组)202 例,男95 例,女107 例,年龄42 ~ 82 岁, 平均年龄(68.5±8.1 岁)。
全部養例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仪制订的诊断标准。
复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
(2)首发的症状和体征加重,并排除了进展性脑卒中。
(3)上述情况经头颅CT 或MR I 证实有≥ 2 个梗死灶。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符合1999 年WHO 诊断标准。
糖尿病按199 年WH O 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均为2 型糖尿病。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
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占第三位,而在我国数年来均占首位,由此可见,脑血管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威胁的严重油性,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和程度的升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家上升。
因此,在社会人群中普及脑血管的预防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预防脑血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脑血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基础上发生,我们称这种“情况”这种“基础”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的目的。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下列诸多方面:1、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它是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2、家族倾向: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一个家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3、高血压病: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肯定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既可致使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又可致使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病发生。
4、糖尿病: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血糖度增高,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发生。
5、心脏病:心脏病的范围很广,包括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包括: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
这些心脏病致使血流紊乱,形成发生脑血管病的栓子,经血流导入脑血管发生栓塞即脑梗塞(脑栓塞)。
6、高脂血症和肥胖: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的因果关系看法不一,但高脂血征促使动脉硬化,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发生脑血管病;肥胖是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我国民间早有“裤带愈长寿命愈短”的彦语。
7、吸烟和酗酒:吸烟有害这已是社会的共识,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对饮酒对脑血管发病的作用,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而少量饮酒尚有一定益处,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老年人再发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病 病 史 ( 97 年 A A WH 诊 断 标 准 )8 19 D/ O 8例
( 6 9 ) 高血脂 12例 (4 3 , 胆 固醇 ( . 2.% , 1 3 . %) 总 65 4 . ) o/ , 油 三 酯 ( . - 4 mm LL 甘 0 2 5士0 5 mm lL, . ) o 冠 /
脑卒 中类 型分 布 : 发 组 : 初 脑梗 塞 (>5e 以 m
和美国胸内科 医师协会 ( m r a oee f hs A e c Clg e in l o C t PyiasA C ) hs i ,C P 的缺 血 性 卒 中循 证 医 学 指 南 均 cn 提 出对 不同病 因分 型 的缺 血性 卒 中要 有 不 同 的治 疗 措施 , 是相关危 险 因素对发生不 同类 型卒 中的 但 作用仍不十分明 了 J 。现将我 院 20 03年 8月 一
郁 j 。虽然美 国心脏 病 、 中协会 ( m r a er 卒 A ei nH at c
A sc t n A ei nSrk s c t nA A A A) soi i / m r a t eA s i i H / S ao c o o ao
心病 病 史 ( 17 按 9 9年 WH 诊 断 标 准 )8 例 O 7 (67 )有心 房纤颤 l (. % ) 2.% , 5例 46 。再 发组 , 高 血压病 史 7 8例 (15 ) 高血脂 5 7 .% , 6例 ( 13 ) 5 .% , 高血糖 9例 (. % )糖 尿病 史 4 83 , 0例 (67 ) 冠 3.% , 心病史 3 9例 (58 )心房 纤颤 5例 (.% ) 3. % , 46 。
张 辉
( 安医院, 京 平 北 10 3 ) 0 0 5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瘫痪、失忆和言语障碍等严重后果。
了解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临床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脑梗塞危险因素,并探讨如何进行脑梗塞的风险评估。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病理性变化,从而增加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控制血压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高血脂高血脂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的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脑血管阻塞。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脑梗塞的风险。
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发生脑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增加脑梗塞的危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来实现。
四、吸烟吸烟是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戒烟对于预防脑梗塞至关重要。
五、心脏疾病心脏疾病也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
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明显增加。
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状态对预防脑梗塞至关重要。
针对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进行风险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房颤患者中脑栓塞的风险。
该评分系统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缺血性心脏病等多个因素,根据评分结果来预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2. ABCD2评分系统ABCD2评分系统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卒中风险的工具。
该系统包括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几个因素,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患者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
3. FRS评分系统FRS评分系统是针对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
急性脑梗死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
-2484-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9月第41卷vasc Sura(T o U xo),201468(2):173-86.1刘洪娟,刘运海,徐平,等•常德市汉族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61464(3):261-5.1Amarencc P,Kim JS,Labreuche JL,et al.Treal stroUe to targe-tJai Oesipn:Oot tJai comparinc two LDL targets in patien-s with athero-thrombotic stroUes[J..Eur StroUe J,20196(3):271-86.1许金鹏,刘洋,李靖,等.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 t含量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44(28):61P.1Tao L,Wane SC,Zhana DT,et al.Evaluation oO Opopyteio-associa--ed phospholipase A4,serum amyloiO A,and fOOnogen as Oiaanostic biomarVeu for patien-s with acute ceredrai infarchon〔J〕.J Clio Lab Anai,202064(5):e2314.1陆悌明,夏慧,胡婷婷.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脂、CRP的影响贵州医药,201461(8):838P0.1张帆,汪明佳,王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西部医学,201661(9):914-21.12Baboyiannis C,Karaolanis G,Moris D,et al.Homocysteine as a Osh factor of restenosis after carotiO enOaOerectomy〔J〕.In-Angiol, 21564(2):169-71.1Zhang RR,Wu XD,Hu WJ.Nextroyhil-to-lymppocyte ratio predic-s hemorrVaaic transfoonation io s J o O c:a meta-analysis〔J〕.Brain Benaa,2196(0):e1384.〔2020P6-25修回〕(编辑滕欣航)急性脑梗死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梁菊萍杨肠董继存(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9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老年糖尿病再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讨 论
小 球 滤 过 率敏感 指 标之 一 。 临 床 上 常 列 内 生 肌 酐 清 除 卑 ( Cr 来 C ) 厦浃糖 尿 病 肾 小 球 撼 过率 , 价 肾小 球 功 能 蜘 损 害 程 评
研究 方 法 第 一 曰 8Mr 患 者 开 始 收 集 2 . e 4小 时
屎. 二是 8 第 Am 抽 卒 腹 Ⅱ 查 B Ⅱ UN、 r 屎 进 毪 查 c : C. r 并
继 续 峻集 2 4小 联 ; 寸 同 服 甲氰 眯腮 0 6 每六 ,' g J时
一
执, 四次 。第 三 曰 8 共 Am 再 孜 抽 空 腹 血 查 B UN、 r c.
压监删 糖 化 m 红 蛋 白( A 定 州做 柱 法 胰 岛 素 L Hb )
敏 感 性 指 数 (AI 为 血 糖 与 删 浆 胰 岛 索 食 最 乘 积 的 倒 I )
甲氰 咪胍 可 竞争 韭抑 制 肾 近 曲小营 细 胞 膜 阳 离 子
转 ) 从 而 阻 止 肾 小 管 细 胞 的 丹 泌 、 泄 肌 酐 , 此 临 墨. 排 埘
与 口 服 甲 氰 味 肛 前 比 较 P 0+0 < 0l
床 上可 干 用 甲 氰 咪 砸 的 这 种 作 用 米 提 高 C 准 确 I C r的 哇。 尽 管 服 用 甲氰 咪 脏 可 提 高 C r 准 确 性 , 由 于 C 的 但 甲 氰 眯 胍 可 升 高 阻 肌 酐 水 平 . 已 经 俘 在 明 显 肾 功 不 对 幸 , 至 氯 质 l 症 、 毒 瘟 病 人 . 禁 止使 用 。 甚 n L 碌 应
维普资讯
宴 用 糖 犀 病 杂 志 2R 2年 第 1 (I 0毒 第 1期
脑梗塞后遗症常见死亡原因
脑梗塞后遗症常见死亡原因脑梗塞后遗症是指脑梗塞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脑梗塞是指脑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并引发脑组织缺氧、营养不良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脑梗塞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在不同患者之间有所差异,且可能会因治疗和康复情况而有所改善或加重。
以下是脑梗塞后遗症常见的死亡原因:1. 再发脑卒中:脑梗塞后,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没有彻底治愈,仍可能发生再次阻塞或出血。
再发脑卒中的危险性非常高,尤其是不积极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不遵守治疗方案的患者。
2. 脑水肿:脑梗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导致炎症反应和水肿,严重水肿可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引发脑疝。
脑水肿是脑梗塞后遗症的严重合并症,需及时治疗以避免危及生命。
3. 脑血管病变加重:脑梗塞后,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纤维肌肉增生等。
这些血管病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也会增加再发脑梗塞的可能性。
4. 脑功能丧失:部分脑梗塞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失语、瘫痪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脑功能丧失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导致误吸肺炎等。
5. 心血管疾病:脑梗塞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同时,脑梗塞会导致心血管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病变。
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猝死等,是脑梗塞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6. 肺部感染:脑梗塞患者常常由于体位改变、吞咽功能障碍等原因,易导致肺部感染。
肺炎是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合并症之一。
肺炎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
7. 栓塞和血栓:脑梗塞后,尤其是较大的梗死区域,可能形成血栓或栓子。
当血栓或栓子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时,会导致器官栓塞,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肺栓塞、心肌梗死等,造成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死亡风险,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是关键。
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指南
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指南脑梗塞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心脑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指南。
一、脑梗塞的风险评估1. 家族史家族史是判断个体脑梗塞风险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家族中有脑梗塞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个体的脑梗塞风险将显著增加。
2.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塞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在同等条件下,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脑梗塞。
3.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脑梗塞的发病风险较高。
4. 糖尿病糖尿病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患脑梗塞的可能性也较高。
5. 高血脂高血脂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会导致血管阻塞,增加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二、脑梗塞的预防指南1. 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策略之一。
应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仅靠饮食无法满足所需的营养时,可以适量补充合适的营养素。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脑梗塞非常重要。
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加发生脑梗塞的概率。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和避免药物滥用是预防脑梗塞的重点。
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此外,滥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4. 控制血压和血糖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和血糖的水平非常关键。
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5. 积极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水平。
定期参加运动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对预防脑梗塞非常有益。
结语脑梗塞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评估个体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
再发脑梗塞的概念名词解释
再发脑梗塞的概念名词解释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狭窄、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
再发脑梗塞则指在患者曾经出现过脑梗塞的基础上,脑部再次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
当这些危险因素存在时,患者的脑血管容易出现狭窄或堵塞,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发脑梗塞。
脑梗塞的严重程度与损害位置相关,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康复的机会。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经过一次脑梗塞的治疗,仍有一定的患者会再次出现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就是再发脑梗塞。
再发脑梗塞可能表现为新的症状,也可能是之前的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头痛等症状。
再发脑梗塞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变的进展。
脑血管病变指的是脑血管内的动脉壁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变化,与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异常变化会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形成血栓或斑块,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增加再发脑梗塞的风险。
除了脑血管病变,再发脑梗塞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关。
抽烟、酗酒、高盐膳食、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会进一步加剧血管病变,增加再发脑梗塞的机会。
此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对患者的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再发脑梗塞的风险。
针对再发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方式来控制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减少再发脑梗塞的机会。
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例如动脉狭窄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植入支架。
康复治疗则通过理疗、语言康复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积极的治疗措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也至关重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有助于预防再发脑梗塞。
52例再发性脑梗塞临床特点分析
点 ,结合 文献,对再发 率、再发危险 因素 ,再发 防治及预后 进行分析 。 结果 5 2例患者中 男 2 9例 ,女 2 例再发率 l . { 3 97, l
总有效率 7 . % 1 1 ,死亡率 7 6 ,短期 内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 。结论 加 强对脑梗塞危险 因素的预防是至关重要 的。 .%
史 2 例 ,糖尿病 1 ,高血压 合 6例,混合性 高血脂症 2 6 0例 3
例 ,T A发作史 1 ,吸烟史 2 I 0例 9例,饮酒史 3 6例,再发 1
新近资料表明, 我国城市脑 血管病 的年发病率 2 9 1 万 , 1/ 0 农村地 区为 1 5 1 万 , 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 5 . % 再发 8/0 其 98 。 病 率为 4 .4 。本组 2 3例脑梗塞中再发 5 % 1% 6 2例 ,再发率 1 .% 9 7 ,1 年以 内再发 2 6例 ( 0 ) - 5 % ,13年再发 1 5例 ( 9 ) 2% ,
不 能保 持血 压在 正 常水 平 。统计 资料 显 示,收 缩压 每升 高
1m H ,脑 卒 中 发病 率 的 相 对 危 险 增 加 4 % 0m g 9 ,舒 张 压 每 升 高
治 疗 上 以控 制 脑 水 肿 , 加 脑 血流 量 ,降低 血 粘 稠 度 ,增 增
加组织氧饱和度 ,降低脑组织代谢 ,尽快建立侧支循环 ,恢复 缺血性半暗带的功能。 以 口服肠溶阿司 匹林 、 辅 钙通道拮抗 剂、 兴奋性氨基 酸受体拮抗 剂、 自由基清 除剂及吗啡受体拮抗 剂
侧腱反射增高 3 7例 , 肢 腱 反 射 增 高 l 四 O例 ; 侧 巴 彬 斯基 征 一
年内复发率 3% -年 2% -年 2% 可见脑血管病是一 0,1 3 5,3 5 9。
脑梗塞首发与再发临床特点分析探讨
脑梗塞首发与再发临床特点分析探讨Study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Previous and Recurrent Ischemic S trokes贠相华YUN Xianghua天津市第一医院(中国30023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ianjin The First Hospital (China 300232)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09)03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方法对同期住院的首发与复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复发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并发肺感染、癫痫、深静脉血栓、脑出血明显高于首发组。
再发组的轻度伤残率显著低于首发组,而重度伤残率却显著高于首发组。
结论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倂发症及致残程度均明显提高,应高度重视该病的二级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为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卒中;首发与再发;病例对照研究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new-onset or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s were analyzed by a case-control stud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diabetes,hyperlipoproteinemia, pneumonia, epilepsy, embolism of deep vein and haemorrhagic stroke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i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with new-onset strokes. The low-grade disability rate was remarkably lower in recurrent groups while the severe disability rate was remarkably higher in recurrent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handicap degrees obviously rise in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groups. We shou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condary precautions of the diseases. Hypertension, hyperlipoproteinemia and diabetes may be the risk factors in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s.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new-onset and recurrent; case-control study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这是导致脑卒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卒中复发导致患者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并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老年人再发性脑梗死65例临床分析
14 两 组 临床 体征 .
见表 1 。
上 , 头颅 C 经 T扫 描 确 诊 , 合 全 国 第 四届 脑 血 管 符 病 学术 会 议制 定 的诊 断标 准 … 。再 发脑 梗 死 组 6 5 例, 4 男 0例 , 2 女 5岁 , 年龄 6 5~7 9岁 , 均 7 平 2岁 ;
初 发 组 1 3例 , 5 0 男 8例 , 4 女 5例 , 龄 6 ~8 年 1 8岁 ,
2l 2 . ( 0 4)
3 ( 5 4) 6 5.
7 7. 3( 0 9)
9( 3 8) 1.
l ( 0 0) 3 2
初 发 组
和检验 U C=3 7 8lP< . 1 .4 , 0 0 。初 发 组 优 于 再 发 组 。
表 1 初 发 组 与 再 发 组 体 征 比 较
Ta b.1 A o p rs n o h sc lsg s bewe n t wo g o p c m a io fp y ia in t e he t r u s
再 发组
65 l 03
7( 0 8) 1.
吸 烟和 ( ) 酒 是 老 年 人 再 发 脑 梗 死 的重 要 或 饮 危 险 因素 。吸 烟 和饮 酒量 越 大 , 发 脑梗 死 的危 险 再
性 也 越 大 。 吸 烟 可 引 起 血 脂 、 浆 纤 维 蛋 白 原 血
发者 临床 体征 较 初 发 者 重 , 发 生 意 识 障碍 、 言 其 语 障碍、 双侧 痪 瘫 的 比率 高 于 初 发 组 , 组 具 有 明 显 两 差 异性 ( 表 1 。临 床 还 发 现 , 发 次 数 越 多 , 见 ) 再 临 床体 征 越重 , 着 再 发 次 数 增 多 , 发 症 也 增 多 且 随 并 重 。 ( ) 发 组 痊 愈 率 、 转 率 低 于 初 发 组 , 死 5再 好 病 率 高于 初 发组 , 组 具 有显 著 差异 ( 表 2 。 两 见 ) 2 2 老 人 年再 发 性 脑梗 死 的危 险 因素 本 资料 表 . 明 , 血 压 ( 0 0 ) 高 血脂 ( < . 5 、 烟 ( 高 P< . 1 、 P 00 ) 吸 P < . 1 、 酒 ( < . 5 是 明显 增 加 再 发 脑 梗 死 00 )饮 P 00 ) 的 危险 因素 ; 高血 糖 、 心病 、 卒 中 家族 史并 不 而 冠 脑 增 加再 发 脑梗 死 的 危 险 ( 0 0 ) P> . 5 。 结 果 显 示 老 年人 收缩 压增 高 比舒 张 压增 高 更 明显增 加 再 发脑 梗 死 的危 险 性 ( 0 O ) 这 可 能 P< . 1 , 是 老 年人 大 动脉 粥样 硬 化 , 应 性 降低 , 导 致 收 顺 易 缩 压升 高 的 原 因 。高 甘 油 三脂 对再 发 性 脑 梗 死 的 危 险性 显 著 大 于 高 胆 固醇 ( P<0 O ) 近期 研 究 .1 。
浅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浅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作者:张丹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预防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1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5-021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动脉逐渐硬化,并且复发性脑卒中事件存在着性别间的差异,动脉顺应性进一步降低。
一般来说,复发性脑卒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每增加10岁,风险增加1倍,可能与男性不良生活习惯较多有关。
另外,经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患者绝经前内源性雌激素是防止复发性脑卒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血压是中国人脑血管病最根本的危险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糖尿病,其高血糖可使脑内无氧酵解增加,再有就是合并高血脂的脑卒中患者容易复发脑卒,低密度脂蛋白也会导致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
严重心律失常或失代偿会引起的脑灌注障碍,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肤氨酸水平升高会导致脑卒。
凝血、抗凝失衡及活性降低和(或)抗凝水平升高都会导致脑卒。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引起的复发性脑梗死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比较普遍,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增高、尿蛋白也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睡眠呼吸障碍显著增加脑梗死的危险,当然,心理、精神因素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舒张压与脑卒中有明确的线性相关,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这些患者中,舒张压水平越高,脑梗死复发危险越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它自身的特征会加重和促进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它所引起的相关反应会导致并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收缩压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呈平行关系,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脑动脉硬化及狭窄的可能性越小,严重心律失常或失代偿引起脑灌注障碍。
2型糖尿病并初发、再发脑梗塞危险因素的探讨
H agXn q n , o e L i u . uhnH si lfZ ogS a, und n 2 4 u n i i g Z uG , i e n G ze o t n h G ag og 5 8 2 ga Tj p ao h h 1
【 b tat Obe t e T vs gt ter kf tr i tefs t c urne tk l eaa fh eerlnac A s c】 r jci oi et a i cosn h r meoc r c,aepa gi o ecrba i r— v n i e h s a i ti e c n t f
维普资讯
中 国 现代 医药 杂 志 20 0 7年 9月 第 9卷 第 9期 MMJ ,S p 20 ,V l9 o C e 0 7 o ,N . 9
・
23 ・
2 型糖尿病并初发 、 再发脑梗塞危 险 因素 的探讨
黄行 强 邹 戈 李铁 军
【 要 】 目 的 探 讨 2型 糖 尿病 (2 M 并 初 发 、 发 脑梗 塞 的危 险 因素 。 法 摘 TD ) 再 方 将9 6例 T D 分 成 三 组 ( 中无 并 脑 2M 其
梗 塞 为 I组共 3 6例 ,并 初 发脑 梗 塞 为 Ⅱ组 共 3 3例 ,并 再 发 脑 梗 塞 为 Ⅲ组 共 2 7例 ) ,进 行 年 龄 、糖 尿 病 病 程 、平 均 血 压
病 程 、 压 、 C、 G、 b C C P Is I I 是 T D 发 生 再 发 脑 梗 塞 的 高 度 危 险 因素 。 血 T T H A1 、 — 、 、 更 n A 2 M
【 关键 词 】 2型 糖 尿病
脑梗塞
血糖
胰 岛素
再 发
青年脑梗复发研究报告范文
青年脑梗复发研究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群中脑梗复发的情况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青年脑梗复发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本研究针对该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本研究对100名曾经患有脑梗的青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医疗记录和相关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许多青年脑梗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高强度工作和生活压力是导致青年脑梗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样的压力不仅对身体造成了负面影响,还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威胁。
长期紧张的状态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了脑梗复发的风险。
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青年脑梗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在青年人中,不少人有烟酒嗜好,同时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
吸烟和酗酒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而缺乏运动则使得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脑缺血的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部分青年人患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也会增加脑梗复发的风险。
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血液黏稠度增加;高血压和高血脂则加剧了动脉硬化的程度,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为了预防青年脑梗复发,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积极寻求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适度运动,参加放松的娱乐活动等。
其次,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和适当控制饮食。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基础疾病,并进行规范治疗。
综上所述,青年脑梗复发情况的增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脑梗的复发风险,提高青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未溶栓治疗的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风险
【摘要】目的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未溶栓治疗的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未给予溶栓治疗的脑梗死病人118例,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到发生出血转化(HT )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Logistic 分析出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利用R 软件构建未溶栓治疗的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年龄(OR =4.084,95%CI :1.583~8.746)、高血压(OR =6.056,95%CI :2.065~17.762)、房颤(OR =3.347,95%CI :1.239~9.041)、NIHSS 评分(OR =2.754,95%CI :1.226~6.187)、低密度脂蛋白(OR =2.659,95%CI :1.040~6.799)、大面积脑梗死(OR =5.652,95%CI :1.622~19.698)是未溶栓治疗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6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风险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精确度,预测结果和实际值基本相同,C-index 为0.850(95%CI :0.832~0.878),表明风险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
结论年龄、高血压、房颤、NIHSS 评分、低密度脂蛋白、大面积脑梗死是未溶栓治疗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准确度高,对于提高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和脑梗死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出血转化;列线图;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110(2021)01-0019-06Nomographic risk prediction model to assess the risk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ecurrence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PAN Yufeng ,XU Ye ,LIANG Xuejun ,QIU Jianguo ,ZHAO Qingshun ,LUO Dong Foshan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Foshan 528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nomogram risk predic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cerebral infarction recurrence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Methods Totally 118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did not receive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risk factor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were obtained by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t the same time ,the risk model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urrenc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 was established by Rsoftware analysis.Results Age (OR =4.084,95%CI :1.583-8.746),hypertension (OR =6.056,95%CI :2.065-17.762),atrialfibrillation (OR =3.347,95%CI :1.239-9.041),NIHSS score (OR =2.754,95%CI :1.226-6.187),low-density lipoprotein(OR =2.659,95%CI :1.040-6.799),large-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OR =5.652,95%CI :2.622~19.698)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Based on these six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 nomogram prediction risk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Th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actual value ,and the c-index was 0.850(95%CI :0.832-0.878),indicating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risk prediction model was relatively high High.Conclusion Age ,hypertension ,atrial fibrillation ,NIHSS scor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recurrence of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The risk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has high accur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out thrombolytictherapy.【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Thrombolysis;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Nomogram ;Risk factorsDOI :10.12083/SYSJ.2020.22.006·论著临床诊治·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未溶栓治疗的出血转化和脑梗死再发风险潘裕烽徐叶梁学军邱建国赵庆顺罗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基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医学科研课题(编号:20190049)作者简介:潘裕烽,Email :大面积脑梗死可引起脑水肿,并伴有中线移位和重要结构改变,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1]。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起的。
它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公众对脑梗塞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脑梗塞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脑梗塞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
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语言困难、视力模糊等。
脑梗塞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二、脑梗塞的危险因素1.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2. 高血脂:血液中的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会导致血管狭窄,增加脑梗塞的发生概率。
3. 糖尿病: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4.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增加脑梗塞的发生率。
5. 高龄:年龄增长会导致血管硬化,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6. 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血脂水平,增加脑梗塞的发生概率。
7.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三、脑梗塞的预防措施1.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积极治疗,避免血压过高。
2. 控制血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定期检测血脂水平。
3.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测血糖。
4.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5.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6. 积极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
四、脑梗塞的紧急处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1. 突发性剧烈头痛,伴有意识丧失、呕吐等症状。
2. 身体的一侧突然无力或麻木,特别是面部、手臂或腿部。
3. 语言困难,口齿不清。
4. 视力突然模糊或丧失。
5. 平衡困难,行走不稳。
五、脑梗塞的康复护理脑梗塞后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措施:1. 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等药物。
不同血压水平血管病变情况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不同血压水平血管病变情况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胡明昕;于力;吴媛媛;高金颖;刘岚【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血压水平血管病变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744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4组,其中理想血压组224例、正常高值血压组344例、高血压1级组135例、高血压2级及3级组41例.首先评估各组血管病变的情况,包括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然后对各组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血压水平的逐级升高,理想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及3级组各组间血管病变的程度也逐渐加重,以上4组cfPWV、baPWV、CIMT值逐渐增高(P<0.05),并且从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开始cfPWV、baPWV、CIMT等检查的异常检出率就已经明显增加;而上述4组血压人群的ABI异常检出率均较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4组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C反应蛋白、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P<0.05).年龄、空腹血糖(FPG)、骨密度为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158(1.123-1.195)、1.568 (1.118-2.200)、0.055(0.012-0.259);年龄、甘油三酯(TG)、骨密度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102(1.077-1.127)、0.572 (0.358-0.913)、0.008(0.002-0.033).结论极易被人们忽视的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人群已经开始存在代谢异常,并且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动脉早期亚临床损害.因此从心脑血管病预防的角度来看,从正常高值血压阶段开始就要重视对血压及亚临床血管病变的及时监控及治疗.%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lood vessel condition ondifferent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and analyse the relevant riskfactors.Methods The data of 744 cases in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including 224 subjects with normotension,344 with prehypertension,135 with hypertension grade 1,and 41 with hypertension grade 2 or 3.First the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xaminations included 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 (cfPWV),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ankle-brachial index (ABI),and the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 were measured,then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Among the four blood pressure groups,with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higher,the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xaminations worsened correspondingl(P<0.05).In addition,abnormal blood vessel conditions were distinctly detected in prehypertension group.While,the abnormal ratio of ABI were all lower in the four groups,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 differences (P>0.05).Also we found that age,body mass index,bone mineral density,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C-reactive protein,uric acid,fasting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triglyceride,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and total cholesterol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among the four groups (P<0.05),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P<0.05).Age,fasting blood glucose,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fPWV with the OR value,95%CI 1.158(1.123-1.195)、1.568 (1.118-2.200)、0.055(0.012-0.259) respectively.Age,triglyceride,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IMT with the OR value,95%CI 1.102(1.077-1.127)、0.572 (0.358-0.913)、0.008(0.002-0.033)respectively.ConclusionMetabolic disturbance and obvious blood vessel subclinical damage were found in prehypertension cases who were easily neglected.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nitoring and cure of blood pressure and early subclinical blood vessel damage.【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7(021)007【总页数】5页(P1221-1225)【关键词】血压;血管病变;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代谢指标,危险因素【作者】胡明昕;于力;吴媛媛;高金颖;刘岚【作者单位】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北京100049;航天中心医院公共健康保进部,北京100049;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北京100049;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北京100049;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目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居世界及中国疾病的首位,其中高血压是最早发及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对循环系统造成的损伤已成为当今导致临床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 诵态分
再 文 肛梗 塞 碉 关& 独立 九 险 周来分 新
郭淑红 , 黄 静
酒泉市人 民医院, 甘肃 酒泉 7 3 5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再发脑梗塞相 关危 险因素。方法: 选择再发脑梗塞 患者 2 5 5 例, 通过查 阅病例资料、
电话随访和 门诊 复查进行 1年随访, 调 查主动吸烟、 被动吸烟 、 饮 酒等生活 习惯 , 调 查高血 压病程超过 2 0年 、
高血压未规 范治疗、 糖尿病 史、 高脂血症及脑缺血发作等合 并常见 内科疾病, 以及 口服避孕 药、 痛风、 偏 头痛等
其他疾病与再发 脑梗 塞的关系。 结果: 高血压病程 超过 2 O年 、 高血压 未规 范治疗 、 糖尿病 史、 高脂血症 、 主动吸 烟、 被动吸烟和脑缺血发作均为再发脑梗塞的独 立危 险因素 。结论 : 建议脑梗 塞后 患者 戒烟并远 离吸 烟环境 , 有效控 制血 压和血糖 , 调节 高血脂, 对仍存在脑缺血发作 的患者增 强重视程度是预防脑梗塞再发 的有效途径 。
GUO S h u h o n g , HU ANG J i n g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u q u a n C i t y , ] i u q u a n 7 3 5 0 0 0 , C h i n a
A b a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Me ho t d s :
[ 关键词]脑梗塞; 再发 ; 危险因素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3 . 3 3 [ 文 献 标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6 8 5 2 ( 2 O 1 5 ) 0 卜0 0 4 5 — 0 3
I n d e p e n d e n t Ri s k Fa c t o r s Re l e v a n t t o t h e Re c u r r e n c e o f Ce r e b r a l I a l l 2 5 5 c a s e s o f ec r u r r e n t i n f a r c t i o n we r e c h o s e n t o f o l l o w叩 f o r 1 y e a r b y t h u mb i n g hr t o u g h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 t e l e — p h o n e f o l l o w— u p a n d r e i n s p e c t i o n i n c l i n i c .T h e i r l i v i n g h a b i t s l i k e a c t i v e s mo k i n g , p a s s i v e s mo k i n g a n d a l c o h o l d r i n k i n g we r e a l s o s u r v e y e d . Be s i d e s , s u c h c o mm o n i n t e r n a l d i s e a s e s a s d u r a t i o n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o v e r 2 0 y e a r s , i r - r e g u l a r t r e a t me n t or f h pe y r t e n s i o n , d i a b e t e s h i s t o r y , h pe y r l i p i d e mi a ,a n d 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i a a t t a c k s we r e s t u d i e d t o d i g i n t o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wi h t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r e c u r r e n c e , he t s a me a s 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 l i k e c o n t r a c e p t i v e s t a k e n o r a l l y , a r t h r o l i t h i a s i s a n d mi g r a i n e . Re s u l t s : T we n t y - y e a r h pe y te r n s i o n , h i g h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wi t h o u t r e g u l a r t r e a t me n t , d i a — b e t e s h i s t o y, r h pe y r l i p i d e mi a , a c t i v e s mo k i n g , p a s s i v e s mo k i n g a n d 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i a a t t a c k s we r e a l l d e i f n e d a s he t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 or f r e c u r r e n t i n f a r c t i o n . Co n c l u s i o n : F o r p a t i e n t s wi h t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i t i s b e t  ̄r t o g i v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