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教育学 第5章 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范围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材料分析、论述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或主要观点(判断或选择题)我们把教育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学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先秦时期乐征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论、见解和论说的汇集③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捷克)夸美纽斯的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②1693年洛克出版了凝聚自己毕生心血的《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③1762年,卢梭出版了其后享誉全球的《爱弥儿》。

④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了“人类教育心理学化”(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2)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育学法》。

提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

第三:教育是生活。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中药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P84、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或者是教育规律。

现代教育学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现代教育学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 专业知识是大学中的一门学科; 专业形成了垄断的专业知识系统; 有管理控制职业群体的自主权;
有制裁成员权力的专业组织;
专业人员对当事人有极高的权威;
对与其合作的群体有支配权;
专业人员对职业投入感强; 有一套制度化的道德守则; 获得社会及当事人的信任。
3.教师专业的历史进程
从兼职到专职
玛格丽特· 米德(Margaret Mead)的“三喻文化”理 论
典型的工业文明时代则是“同喻文 化”占据主导;
网络时代则表现出“前喻文化”日益凸 显的文化传递模式倾向,但后喻文化与 同喻文化并未消失,从而呈现出“三喻 文化”并存的局面。
前喻文化的凸显使教师面临着 角色的重新定位,他必须自动从 高位上走下来,由传统的讲授者 向学生获取信息的支持者和促进 者转变,其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 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 师生关系逐渐趋向平等。
一是对学生的教育权威 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教育权利、社 会地位自然构成了教师的外在权威; 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评价手 段、师生关系构成教师的内在权威。
二是对社会的知识权威
教师是知识与真理的化身。 中国的传统神龛:天、地、 君、亲、师。
㈡ 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性质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 的劳动,即从事劳动力 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 产和社会成员再生产的 一种特殊劳动。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师 一、现代教师的内涵 二、现代教师角色 三、现代教师的素质 四、现代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现代学生 一、传统学生观 二、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现代师生关系 一、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师生关系的变革 三、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
本章教学要求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旧 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 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 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制度, 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
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 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 制。
其具体特点是: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 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 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 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 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 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 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 学制 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 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 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分类
国家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 学校管理制度 教学制度
教育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关于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学校系统和规定。 它与教育制度相比,侧重组织、领导、规划。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 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 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弹性学制——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 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 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 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6
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分: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等等。
7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向分支和单轨制发展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西欧学制:一轨学术性,一轨职业性).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美国的学制) 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补充绪论一、教育学教育学(Pedagogue)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从纵向上看,有落后的、原始的教育现象,有以四大发明古国为核心的古代教育现象。

1640年英国兴起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飞跃为采用半机械化的形式进行生产,继而便产生了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现代社会、现代教育乃至今天的当代教育现象。

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1)学校教育,即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

(2)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3)社会教育,广义的指旨在有意识的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4)自我教育,指人们自我组织的自学活动以及自省、自修行为。

(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人类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其历史性,而且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教育中有很多矛盾、很多规律。

但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教育中方方面面的矛盾或关系都是由此派生出来,最终又复归到这两个基本规律中的。

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形成发展中渐次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教育基本规律的揭示和阐明上,它的研究任务是为具体的教育学科提供最一般的理论指导,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本理论学科地位。

三、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学整理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育学整理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的概念(导论版)从广义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从狭义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山香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广义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狭义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一员。

教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搞好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品德的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三、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①传道者。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使命,并引导和示范学生的做人、为业和治学之道。

②授业解惑者(或知识传授者)。

教师要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解除他们学习中的困惑。

③榜样(或示范者)。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④管理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⑤朋友。

学生希望教师把自己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并分担痛苦、分享欢乐。

注:(山香版)⑥学者和学习者。

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1)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

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科的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育活动的“施工蓝图”是()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综合课程2.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3.以预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取得的进步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模式C.CIPP模式D.CSE模式4.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

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5.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的开设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实践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A.讲授纲要B.教科书C. 讲义D.参考书7.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A. 分科课程B. 校本课程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8.某小学为了创建学校特色,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一门动漫课程,该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隐性课程9.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A. 以学生为本B.以教师为本C.以教材为本D.以课堂为本10.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A.校长B.学生C.社区人员D.教师11.以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 D.教科书1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1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 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14.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5.被称之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 )A.加德纳B.孟子C.孔子D.加涅17.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8.”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19.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B.课程总目标—领域课程—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20.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A.教师B.课程C.学生D.教材21.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C.教学就是智育D.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进行22.学校全面实行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教学管理C.思想品德教育D.学科教学2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教授知识B.促进学生身心发展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发展能力2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D.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25.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A.教师与学生的矛盾B.教与学的矛盾C.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D.学生与学生的矛盾26.实施教学工作最常用的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校园活动C.团队活动D.课堂教学27.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28.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与学的矛盾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D.主体与客体的矛盾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A.直接经验为主B.间接经验为主C.生活知识为主D.生产知识为主3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复习D.考试二.多选1.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A.课程计划B.校舍安排C.教学大纲D.教科书E.教学指导书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 )A.学习者的需要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C.教师的教学风格D. 学科体系E.社会传统3.泰勒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 )A.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E.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课程4.课程计划主要由( )组成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5.”三维课程目标”的内容包括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智力E.品德三.简答1.泰勒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观点是什么?2.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现代教育学第5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学第5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

第二节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素
• • • • • • 三、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功能偏离的问题 (三)教师发展不足的问题 (四)学校活力匮乏的问题。 (五)《学校法》缺失的问题。
第二节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素
• 本节课后思考与作业 • 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那些?
第二节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素
• 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尝试 • 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目前在三 个方面基本达成共识: • 一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着眼于理顺学校与内外部各种环 境的关系,特别是政校关系。 • 二是就学校而言,重点是构建内部制度体系。 • 三是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 角色、功能有别。
• • • • • •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 1、优化教育秩序 2、推进教育公平 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保证师生人格尊严
第一节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本节课后思考与作业 • 1、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是什么?理解现代学校制度首要 明解那几个问题? • 2、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是什么?
第一节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 • • • • •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理念 1、法治理念——依法治校 2、民主理念——思想自由,学术自由 3、公正平等理念——权利平等 4、人本理念——人的发展 5、拒绝市场化理念——公共性或公益性
第一节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 • • • • •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界定 2、本书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界定 ⑴理解现代学校制度要明确几点: 一是现代学校制度中的“现代”是指时间还是指价值。 二是要从学校教育的性质与功能去探讨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上位概念是学校制度还是教育制度。 四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涉及学校对外部及 内部关系的处理。

第五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课程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2.1988年颁布了( A )新的课程政策,要求加强教材的基础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课改实验,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体现基础教育要求的教材体系。

A、“一纲多本”B“一纲一本”C、“多纲多本”D、“统一课程”3.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的是( A )。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4.( B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课本D、教科书5.( B )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A、教科书B、课程计划C、教学大纲D、教学内容6.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D )。

A、目录B、习题C、附录D、课文7.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A )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内容D、教科书8.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D )。

A、可行性B、衔接性C、实践性D、普及性9.标志着我国小学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颁布是在( B )。

A、1990年B、1992年C、1986年D、1995年10.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C )。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1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1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D )。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1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B )。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 )。

教育学原理(06)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06)学校教育制度
特点: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学习年限长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 壬戌学制(六三三)全国教育联合会, 以美学制为蓝本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10.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85.5.2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4.13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5.3.18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8.12.24 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1.5.2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5. 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机能。 16. 终身教育实行补正的机能,克服现行教育的缺点。 17.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的质量。 18. 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
机、极高学习能力。 19. 终身教育是把所有的教育组织化的原理。 20. 在付诸实施方面,终身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的体系。
终身1教97育5年的,联特合征国: 教科文组织汉堡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
征概括为20个方面: 1.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是以”终身””生活””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的.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对他们的定义基本上决定了终身教育的含义和 范围。 2. 教育不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告终止,它是一个终身过程。 3. 终身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并统一所有阶段的教育,而且全面 地看待教育。 4.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5. 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学习贯穿于一个 人的一生。 6. 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从儿童与它 的接触时开始的。 7. 中小学、大学和训练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不过是 终身教育机构的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 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 8. 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9. 终身教育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结合。 10. 终身教育与拔尖主义的教育相反,具有普遍性,它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学第五章

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部分大学本科生毕业后 进一步攻读高级学位。19世纪德国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之后,有产生了现代研究教育机构。20世纪初,研究生教育开 始成为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50年代后研究生教 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增长速度 的2~4倍增长着。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 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 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 视其在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 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 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 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 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该处于 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


(三) 历史性
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又是一种价值性 的选择和体现。而它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 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 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因此就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


(四) 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于个体而 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 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 管个人的好恶,都要求个体无条件的去适应和遵守。 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内部的丰富多样化,特别是 终身教育的确立与推行,个体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双轨学制– 西欧(纵向划分的 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
(二)单轨型学制—美国(横向划分 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
(三)分支型学制—苏联(介于两者之间的 学制结构)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级”的概念是指各级学校机构在纵向比
较上的教育程度差异。
➢“类”的概念是指不同性质学校机构横
向比较的差异性。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
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 由双轨制发展为一轨制
注重从外部施加
内容涉及知识、情 感、审美、职业、 政治、身体等,并 注意从整体上寻求 它们之间的联系
尊重每个人的个 性、独立性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的对象是谁 2.由谁来进行终身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实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 自治能力。
关于“义务”:
第一, 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 青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第三,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 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 义务。
第五, 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 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性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
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练习题
1、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人
B学校
• C理论知识D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2、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 根本原因是()
• A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 B社会发展的需要
• C文化传承的需要
• D维持国家稳定
练习题
3、教育产生的根本条件是()
• A社会需要 B人类劳动的进行
二、教育改革理论发展的三阶段 哲学--心理学阶段(20C初--40年代末 杜威) 经济学--社会学阶段(1950--1970 人力资本
理论) 学科独立阶段(1970-- )
第一节:教育改革理论
• 三、教育理论的范型
第一节:教育改革理论
四、人力资本理论P156 含义: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教育目的观定义 • 培养人才规格的价值取向 二、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三、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主义教育目 的观比较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 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 • 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必然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历史回顾 原始人--古希腊--文艺复兴--近代资本社会--空
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基本内涵 • 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
发展,具有以下素质要素:体能、智能; 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含义 :个人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 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相结合,指人的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劳动能 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

教育学原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原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 ↓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
培养目标(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
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把受教 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它是统治阶级根 据一定社会和阶级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格的要求 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它一方面指明教 育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规定 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 要求,命令颁布施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总的 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自 身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 体要求。 ▲三者关系
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 求新知,具有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新的历史时期下对教育目的的比较 全面的概括,它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社 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我国新时 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自由、 充分、主动的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三1.、历我史国沿的革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相 适应,我国在不同的时代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中提到:“我们的 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 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的劳动者。”它概括性地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新人的主张。 1978年《宪法》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具体的规 定:“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 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以往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相比,新一 轮世界性教育改革和发展浪潮具有以下几个 重要特点: 1、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规划 2、在数量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4、教师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人物
第三节 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创新
一 教育创新——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时代主题
1、教育创新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战略 2、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指向未来社会发展的 一种革新取向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区别 : (1)教育创新的适度超前性 (2)教育创新的革新性 (3)教育创新的系统整体性
总之,无论是我国教育的跨世纪发展,还 是教育改革的深化,都需要我们在先进的教育 科学理论武装和指导下,大力开展教育创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体系,努力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右图为2010年 3月1日10:00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工作小 组办公室在教育 部北楼二层报告 厅举行新闻发布 会。
• 思考与研究: • 1、认真研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 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征求意见稿), 分析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对我国 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 2、分析探讨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和使命。 • 3、如何理解新时期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 教育创新的本质与特点
一 教育创新——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时代主题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锐意进取,努力 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跨世纪进 程中,我国教育正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挑 战和新机遇。
温家宝: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上图为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调研与学生共听5节课,并 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一系列建议。
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概念
(一)教育改革的概念
(二)教育发展的概念 二、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新中国教育改革已经在风雨中走过三十 个年头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1980年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1981年
一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概念
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是常常连用却又意 义不同的两个概念。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 在实践中产生了各自的理论,有着不同的 理论基础、目标、模式和形态,但两者又 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
本章内容
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基本理论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进程和趋势
我国面向21世纪 的教育创新
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2009年,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先后主持 召开五次座谈会征 求对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的意见和 建议
第一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论
自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发展”成为国际 上一个重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建立起了一些 著名的官方和民间发展研究机构 和国际组织并且 发表了一系列十分有价值的成果 。
美国的罗马俱乐部、英国的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发展研究 所、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织等都出现于这个时期。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 其中》、《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等一 系列著作也相继面世。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陶行知
近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与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合 影(1886)
二 战后教育的大发展和大改革
(一)教育先行和教育规模的大发展
(二)课程、教学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三)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上不断成熟
1960—1970年,世界上小学入学率由72.1% 上升至83.7%,中学入学率由21.3%上升至 33.3%,大学入学率由4.4%上升至7.1%。世界 上一、二、三级教育的在校生由3.4亿、8300 万和1320万分别上升至4.31亿、12976万和 2130万,文盲率由39.3%下降至34.2%。少数 发达国家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等 教育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 。
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 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 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 教育发展体现社会的一种进步,反映一种积极的取 向。相比而言,教育发展往往表现为一种教育增长,即 教育在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发展和增加的同时还表现为 一种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即一种质的进化和提升。教育 发展正从早期的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
入(国 学 率左 教 统图 育 计为 规 图 模 )
1990-2006
建 国 六 十 年 现教 居育 年世发 我 国界展 各第迅社会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各自的方法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模式分析和解决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矛 盾: 帕森斯(T.Parsons)—— “结构功能主义 ” 布迪厄(P.Bourdieu) —— “冲突主义” 米德(G.H.Mead)—— “符号互动主义”
二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应当加以区分, 它 们具有各自特定的性质和功能,相互不应 取代和混同。 1 教育改革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传 统及现有的教育系统结构作一种调整、改 组、超越,使之更加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2 教育发展则是教育系统的一种由低级 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更 主要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和规定。 3 教育改革往往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 进教育发展的条件和力量,而发展才是目 的,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教育改革的概念
国外:
教育改革渐进论:教育改革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 是教育进化的必然程序
教育改革突变论 :教育改革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一 种飞跃。 教育改革系统论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发生结构调整, 以优化其各种功能的过程。 教育改革合理决策论:教育改革在本质上是使经验更 加合理化的过程,包括个方面决策的合理化。
杜威(1859—1952)(美国)杜威提 出的,简洁而明白的标语诸如:“教 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 育即经验之生长与重组”,“学校即 社会”,“从做中学”等等
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她强 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 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 自由活动。
国内:
教育改革是“改变教育方针和制度或革除陈旧的教育内 容、方法的一种社会活动。目的是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人 的发展的需要,以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改革一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改革实验取 得经验基础上进行。”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教育改革可以理解为按照某种预期的目标以改进实践 的有意识的努力,它包括制订同旧目标无关的新目标、新政 策,或赋予过去的教育以新的职能。教育改革的实质是对未 来的反应。” 袁振国 《教育改革论》
二 教育创新的本质与特点
(一)创新与创造 创造与创新,有着相似之处和密切的联 系,在很多情况下创新和创造是可以相互 包容和替用的。但两者又有着一些不可忽 略的区别,这种区分更有利于我们辨明 “创新”的本质。教育上的改革和发展, 更加普遍适合于“创新”,而不是普遍和 整体的进行“创造”。
(二)教育创新的本质特点
第五章 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材料分析、自学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重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功能;面向新世纪的世界 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创新的本质含义与特点。 【教学难点】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和动力, 有哪些主要线索和进展;教育创新的本质含义与 特点。
(一)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 境呼唤着教育创新。 (二)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 务体现了教育创新。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基 础有赖于教育创新。
我国高考改革将 逐步进行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 心透露,2020年我国高考 将不再实行文理分科。高 考也不会一考定终生。一 些必考科目将实行一年两 试,学生达到成绩要求, 就能获得高考认可证书。 此外,国家还要进一步完 善国家考试试题库,这样 不仅能减少各地开发题目 的成本,还可以避免在高 考复习中押题猜题的应试 局面,有利于打造素质教 育。
第二节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一 现代派教育革新运动
二 战后教育的大发展和大改革 三 面向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改革实践概览
一、20世纪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
欧洲的“新教育运动” 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18世纪中期 ) ----发端于欧洲,其反对传 ----着力批判传统的主知主 统的主知主义,强调儿童个 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反对 人的自由和发展以及学校与 教师的绝对权威,反对依靠 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以 教科书或书本进行教学,反 “生活教育”、“自发学 对将教育隔离于社会生活之 习”、“尊重个性”等新的 外,提出初等学校的“七项 教育纲领 ,创办“新学校” 原则”等 代表人物:雷迪、巴德利、怀 代表人物:帕克、杜威、克伯 特海、沛西·能、德可乐利、 屈 蒙台梭利
三 面向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
60年代前后,世界教育的大发展、大改 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受 教育人口的增加和教育规模的扩大起到了很 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在繁荣的背面是越 来越严重的危机和越来越激烈的冲突。
进入80年代,世界政治结构发生了重要 变化,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国际关系 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开始复苏 并走向繁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 向着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初露 端倪。
—— 对我国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声势浩大的“现代派教育革 新运动”也极大地影响着刚刚诞生的苏联教育以及处在 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正是在西方现代派教育革新 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胡适主持 的1922年“新学制”改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 育”理论以及各种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法改革实验, 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卡特制、德可乐利教学 法等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