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学会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传说故事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传说故事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生字词卡片。

2. 教学道具: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模型。

3.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课前预习到的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3. 分析讨论:(1)对比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分析它们的特点。

(2)小组讨论:你更喜欢哪个传说,为什么?4. 总结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武夷山和阿里山”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和反思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和反思《武夷和阿里的传说》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夷珊桧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花珊为了拯救人们,牺牲了个人的幸福,不畏艰难勇敢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花珊为了拯救人们,牺牲了个人的幸福,不畏艰难勇敢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准备学生:熟读,完成预习作业。

一、正确读写以下词语。

武夷(í) 占据(ù) 花珊(shān) 肥沃(ò)红桧(guì)树奔腾(téng) 高超(hā) 断裂(liè)漫(àn)遍野天长日久乱蹦乱跳二、将读通、读顺,即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

(一般至少朗读三遍。

)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结合实际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找出还不理解的词语。

本新理解的词语它的意思还不理解的词语四、尽量搜集以下资料,并归纳记录。

1、武夷的相关资料。

2、阿里的相关资料。

五、思考:本讲了一什么事?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记录。

老师:制作。

四、教学时间1时五、教学过程前交流:今天上前,老师先跟大家聊聊好吗?同学们平时喜欢看电视或者看书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一、激情导入。

1、师导入出示在福建武夷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台湾阿里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武夷和阿里的传说》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吗?1、抽生到黑板前写生字。

其余的学生在堂本上写生字。

老师觉得武夷几个字特别难写,谁能帮老师写写吗?这篇写了一个姑娘的故事,请写出这个姑娘的名字。

(花珊)请花珊后变成了一棵红桧树。

请你把红桧树几个字写在黑板上。

(形成初步板书)【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写生字,不露痕迹地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2、学生齐读生字。

3、介绍本是一则民间故事。

三、初读,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地朗读,一定要读得正确流利,不添字,不少字。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相关的传说故事。

3. 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两个传说之间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文化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传说故事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难点:分析两个传说之间的异同,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问答法、比较法。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

2. 文字资料: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3.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座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互相交流学习,总结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特点和传说故事。

4. 探究学习: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两个传说之间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5. 问答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夷山和阿里山的特点及传说故事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地理位置:武夷山位于江西省,阿里山位于台湾省。

特点:武夷山以丹霞地貌著称,阿里山以森林景观闻名。

传说故事:武夷山有“大红袍”传说,阿里山有“高山族”传说。

异同:两者都与当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有关,但在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来自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山的故事》,主要讲述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山”的主题展开,从中了解到不同山区的人们生活、文化和自然环境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传说故事内容。

(2)掌握描写自然、人物特征、情感描写的表达方式。

(3)了解诗歌的韵律和创作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简单的诗歌。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说故事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山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懂得珍惜自然资源。

(2)培养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情感。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放一些武夷山和阿里山的风景照片或视频,呈现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谈论这些景色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然后,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交流分享已知信息。

2.讲授(30分钟)(1)故事讲述教师朗诵《武夷山》和《阿里山》两篇课文,让学生跟读。

然后,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并指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等。

(2)文本解读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文本。

如:①武夷山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传说故事?②谁是除了呢咕山的管理员?他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③阿里山的云海和堆雪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传说故事?④《阿里山》一文的诗歌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3)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铁塔、凌云和小熊猫三个角色,回想和联想生活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感受山区文化和自然美景,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25分钟)(1)诗歌创作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等,让学生学会诗歌的写作方式,并鼓励学生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关于山的诗歌。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一、教案基本信息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标出生字词,并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4. 实践活动(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课文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通过对比两座山的传说,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

2.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资料,了解两座山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座山的特点。

1.2 学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两座山的基本情况。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两座山传说的异同。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深入理解传说故事的意义。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武夷山和阿里山传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收获。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传说的理解。

5.2 学生展示自己对传说故事的拓展思考,如创作类似的传说故事。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总结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2. 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山,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其传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两座山传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相互交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含义。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入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含义,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相互交融。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课文动画视频等。

2. 学习资料: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相关资料。

3. 教学用品:黑板、粉笔、生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了解。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武夷山和阿里山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动画视频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理解传说故事(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故事?(2)分组讨论:传说故事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意义?(3)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说故事。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复述传说故事。

(2)出示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传说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景色图。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优秀教学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谢勇【教材分析】《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是一则民间传说故事,主要讲了妖怪作祟,民不聊生,花珊苦练本领,除了妖怪,却从此与母亲隔海相望,最终变成红桧树的故事。

这个民间故事关联着第八组故事单元,主要的教学目标则是能简要说说故事大意,并能练习复述,即讲故事,而基于民间故事口口相传的特点,更需要讲教学的重点也放到这个上面。

【学情分析】故事是小学中段学生最喜欢的阅读内容,神话传说因其情节的夸张和故事的神奇,是孩子们阅读的首选,但由于此时的孩子全篇阅读尚属起步,需要教师不断提点帮助,而交给他们一些讲故事的方法,无疑能让他们更加倾心于传说故事的阅读。

【设计理念】把教材当作例子,用教材中可借鉴的材料,借助同类文本的辅助,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讲故事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同类文章迁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用“找人物、列事件、说大意”的方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抓重点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添想象、加动作、蕴情感”的方法讲述故事的局部,并通过讲述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抓重点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添想象、加动作、蕴情感”的方法讲述故事的局部。

【教学难点】通过同类文章迁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用“找人物、列事件、说大意”的方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过年”,知方法1、默读小故事《年》。

2、说说《年》的主要内容。

3、渗透“找人物、说事件”的方法,细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了解“传说”,在民间口头流传,关于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传闻。

【设计意图】类文本的整合,可以有效降低文本理解的难度,以浅显的传说故事引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有所依托。

二、读“传说”,理大意1、引出课题,关于两座山的传说,读课题2、回忆故事的主人公3、读故事,批注花珊的相关事件(决心除妖、苦练本领、哭别母亲、上山除妖、除掉妖怪、隔海相望)4、串联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方法的迁移,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找到主要人物”,“罗列相关事件”,“补充合适的词语进行串联”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一篇介绍我国两个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

通过讲述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来历,让学生了解我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传说类的故事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一些地理概念和自然现象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对文中一些地理概念和自然现象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展示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2.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资料,便于他们在课堂上查阅。

3.作业本:为学生准备作业本,用于记录课堂学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两个景点的了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地理概念和自然现象。

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学案例
在评价环节,我将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表现,采用多元化、全面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反思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会以一段有关武夷山和阿里山的风景视频作为开场,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两地的自然美。随后,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著名的山吗?这些山有什么特别的传说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
2.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峰峦起伏”、“碧波荡漾”等,并能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3.学生能够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基本地理、历史和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背景,拓展知识视野。
4.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民间传说的兴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融合知识与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本案例将知识与情感态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民间传说的学习,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然后,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课文的主线,强调民间传说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_4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细细体会,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体会大陆和台湾血肉相连,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3、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展开想象,创造性的讲述传说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细细体会,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体会大陆和台湾血肉相连,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2、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展开想象,创造性的讲述传说故事。

三、学情分析《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一篇选读课文,内容不复杂,故事神奇,感人。

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难度。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对神话故事兴趣浓厚,尤其对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

所以,同学们学起这类课文时热情高,兴趣浓,有较强的表达欲望。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他们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并实行整理,有一定的概括水平,能把一个故事说清楚,有初步的合作学习的经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回忆传说导入师:同学们,请欣赏图片,猜故事的名字。

课件出示图片,故事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八仙过海》。

师:这都是我国传说故事,是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的,充满着神奇的色彩。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学生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地图。

师:武夷山在我国大陆的福建省,阿里山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两地相隔着台湾海峡,最近的距离也有72海里。

但在传说中这两座山很久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开。

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疑惑吧。

请大来书179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认真读课文,一定要读得准确、流利,不添字,很多字。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用“——”画描写花珊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和同桌分享,交流花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师: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然后同桌交流分享学习收获,同桌比比谁的收获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通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一教学目的: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 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入师:让我们去领略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优美风光。

课件出示图片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优美,位于我国的福建省,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介绍: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真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师: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走进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学生齐读课题。

师:传说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神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师:武夷山和阿里山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传说呢?让我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吧!教师口述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读好以后,思考:这个传说都讲了些什么?2、检查读书情况。

3、请学生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悟花珊的勇敢坚强师:花珊为了拯救人们苦练本领,并且除掉了妖怪,让我们感动,也特别佩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哪些词或句子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就划一划,圈一圈,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自己的感受。

1、学生潜心会文。

2、交流,顺势而导。

主要为三处。

3、文本呈现: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

她决心除掉妖怪。

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武夷山的传说1.1 了解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2 学习武夷山的传说故事,如大红袍的传说、嫦娥仙子的传说等1.3 分析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1.4 讨论传说故事对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第二章:阿里山的传说2.1 了解阿里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2 学习阿里山的传说故事,如阿里山之神的故事、仙履奇缘等2.3 分析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2.4 讨论传说故事对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第三章:比较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3.1 对比分析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3.2 探讨两个传说故事之间的异同点3.3 分析传说故事中所体现的当地民族文化和信仰3.4 引导学生思考传说故事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第四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生态保护4.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4.2 学习当地政府和居民如何进行生态保护和管理4.3 分析生态保护对当地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4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如何参与到生态保护中第五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旅游开发5.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情况5.2 学习当地政府和居民如何进行旅游开发和管理5.3 分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影响5.4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措施第六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民间艺术6.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茶艺、剪纸、歌舞等6.2 学习当地民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6.3 分析民间艺术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传承现状6.4 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七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文化传承7.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文化传承方式和现状7.2 学习当地政府和社区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教育7.3 分析文化传承对当地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影响7.4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如何参与到文化传承中第八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可持续发展8.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策略8.2 学习当地政府和居民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8.3 分析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8.4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九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旅游体验9.1 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旅游体验项目和特色9.2 学习当地政府和企业如何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9.3 分析旅游体验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和旅游口碑的传播9.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旅游体验和游客满意度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10.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虚拟旅游,体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10.2 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如武夷山的茶文化、阿里山的民俗活动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分析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挖掘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通过对比两座山的传说,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

2.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三、教学难点:1. 武夷山和阿里山传说的寓意。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

2. 视频资料: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宣传片。

3. 文字资料: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座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了解两座山的传说。

3. 课堂分享:学生分享搜集到的传说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座山的传说,发现它们的异同。

4. 探讨寓意:引导学生探讨武夷山和阿里山传说的寓意,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 总结拓展:6. 课堂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对比两座山传说过程中所展现的合作交流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武夷山或阿里山的美丽风光。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当地导游或环境保护专家分享关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故事和保护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亲子活动,与家人一起探讨如何保护自然景观。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武夷山和阿里山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通用8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通用8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通用8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篇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2.教师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 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动人的传说.二. 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2、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分角色朗读全文,纠正字音.(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而本课生字教学字音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字是:蹦、轰。

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难写的字形的区别:陷、瀑等。

)3、结合质疑,默读课文,在书上作相关批注;三、深入学习第1——4自然段1、找出有关句子、小声与同桌交流。

2、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1)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我从“漫山遍野、肥沃”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过者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定很快乐.)(2)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 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花珊为民除妖的品质.(同一个地方,环境完全不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一样,都是妖怪做的坏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引出第三句.(3)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还得生活不下去,心理很难过.(4)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文字的品读:“九九八十一天”说明了时间长。

“终于”表示苦练本领经过了很多磨难,最后成功.师:你们想一想, 花珊是怎样苦练本领?能具体描述当时的情景吗?引导学生想象,发展语言能力.指导有感情朗读.四、生成新疑。

1、师:读到这儿,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找出花珊斗争的段落,质疑: 苦练本领后的花珊能除掉这个妖怪吗?2、看来你们会思考了,想知道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花珊除妖的故事.第一课时精读课文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花珊除妖的原因2.花珊能除妖吗? 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花珊除妖的过程.二、直奔重点,细致体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共3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会8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4. 体会大陆和台湾血肉相连,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1. 学会复述课文。

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

2.教师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动人的传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2、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分角色朗读全文,纠正字音。

(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而本课生字教学字音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字是:蹦、轰。

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难写的字形的区别:陷、瀑等。

)3、结合质疑,默读课文,在书上作相关批注;三、深入学习第1——4自然段1、找出有关句子、小声与同桌交流。

2、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1)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

(我从“漫山遍野、肥沃”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过者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定很快乐。

)(2)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花珊为民除妖的品质。

(同一个地方,环境完全不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一样,都是妖怪做的坏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引出第三句。

(3)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还得生活不下去,心理很难过。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方案一、复习导入今天咱们继续学习《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齐读课题。

上节课咱们初读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呀?指名说。

二、品读感悟1、学习第5自然段(1)是啊,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天晚上,她毅然上路了。

“这天晚上……走去。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读出了什么?交流。

花珊的决心真大。

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生再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花珊有如此大的决心,相信定能除妖!全班齐读。

(2)这会是怎样的一场战斗呢,让咱们通过朗读再现花珊斗妖的过程。

【一个是小小女子花珊,一个是拥有魔力的妖怪,这会是怎样的一场战斗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5自然段,亲临花珊斗妖的现场。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②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花珊?交流。

(勇敢、顽强)③那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姑娘的英勇顽强呢?再次默读,边读边想,【把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做上记号】还可写写你的体会。

④全班交流。

【预设1:】出示句子“姑娘断定……乱蹦乱跳。

”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评价。

a.体会得真好.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体会读.b.多勇敢的姑娘啊!她顽强地与妖怪. 小组读.c.多聪明的姑娘啊!直中要害. 个别读. 小组读.d.勇敢的凭着高超的本领,使出了全身力气向妖怪砍去.谁再读.e.一刀,两刀,三刀……一刀比一刀有力,只砍得妖怪---(乱蹦乱跳) 小组读f. 花珊不过是女儿身啊,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却表现得如此勇敢,真了不要起! 全班齐读.【预设2:】“忽然,她觉得大地……东边。

”学生交流。

a. 她面对的可是有魔力的妖怪呀!可花珊全然不怕,英勇地和妖怪搏斗. 小组读b.战斗是多么激烈呀!连高大的武夷山都断为两半. 男生齐读。

c.引读。

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3)【相信】此时,【花珊】勇敢斗妖的精彩画面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涌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教学要求:1、理解生字:夷珊桧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花珊为了拯救人们,牺牲了个人的幸福,不畏艰难勇敢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花珊为了拯救人们,牺牲了个人的幸福,不畏艰难勇敢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时间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师导入出示课件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极大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吗?1、抽生认读生字。

2、学生齐读生字。

3、介绍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地朗读课文,一定要读得准确流利,不添字,很多字。

边读边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2、请学生自己先说说,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尽量指导学生说得简单而准确。

3、同学们了解了本文讲了一件……事(师小结,并形成板书。

)那花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丽、善良、勇敢……)三、抓感动的句子,体会花珊的高尚品质。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不过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想知道吗?如果我们认真研究描写花珊的句子,你会发现花珊远远不止美丽、善良、勇敢,她还有很多品质藏在文字里面。

你们想去探寻这些文字的秘密吗?好,勾出描写花珊的语句,反复有地读一读,想一想花珊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并适当点拨。

(二)小组汇报,教师深入每组,了解学习情况,并作指导。

出示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勾的句子,再说感受。

(三)全班交流。

过渡:总结自学情况。

1、苦练本领:学生交流并朗读。

教师根据指导情况,适当指导学生抓关键字词感悟,适当指导朗读。

(终于九九八十一天)(1)生汇报。

(2)写话练习,感悟花珊练习的辛苦与坚持不懈。

从哪些词语里能够看出花珊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

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复述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

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一般旅游都会到什么地方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有名胜古迹的地方)
师:让我们去领略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优美风光吧!
课件出示图片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优美,位于我国的福建省,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武夷山的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介绍: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那里可以说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在阿里山中有一棵高大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关于“望女石”和“思母树”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呢!
师: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带上美好的心情,走进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学生齐读课题。

师:传说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神秘,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武夷山和阿里山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传说呢?让我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吧!教师口述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读好以后,思考:这个传说都讲了些什么?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生字词
武夷山占据花珊肥沃红桧树奔腾断裂高超使劲漫山遍野勤劳善良苦练本领紧握弓箭乱蹦乱跳指名读,集体讲评。

尤其是带有拼音的字也能读正确。

3、同学们生字词读的很好。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谁呢?(花珊)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出现了一个(妖怪)祸害山里的百姓。

于是(花珊)泪别母亲,决心(为民除害)。

最后花珊(打败了妖怪),可是却和妈妈(永远地)分开了。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文章分段吗?
妖怪祸民(1、2)
苦练本领(3)
含泪别母(4)
勇斗妖怪(5)
隔海相望(6、7、8)
同学们分的非常棒!我们还可以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课文分段:(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3、4、5)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6、7、8)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三、走进文本,感悟花珊的勇敢坚强
师:花珊为了拯救人们苦练本领,并且除掉了妖怪,让我们感动,也特别佩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哪些词或句子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就划一划,圈一圈,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自己的感受。

1、学生潜心会文。

2、交流,顺势而导。

主要为三处。

3、文本呈现:
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

她决心除掉妖怪。

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A、学生谈感受。

师:花珊心里难过,她会想些什么呢?请你结合1、2自然段来说说。

学生交流。

师:是呀,如此美好的家园,被妖怪搅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引读:师:以前,家园是风景如画,瓜果飘香。

生读:那时满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

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现在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

从此---生读:山上的数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

人们只好拖儿到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这一切怎不让花珊难过,怎能不让她下定决心?带着这份决心来读读前面两句。

B、本领不是一朝一夕就练成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练就本领很不容易?“九九八十一天”体会时间的长久。

“终于”体会到是经历种种磨难的。

C、师:那么在花珊苦练本领时,她都会经历哪些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痛苦或困难?(预设:她的手被磨出血泡,她忍着剧痛继续练。

一天下来她的手臂又酸又麻,抬也抬不起来。

她有可能会中暑……)
师: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历尽磨难只为练好本领,拯救人们。

练读后两句。

4、学生谈到第4自然段,谈感受。

师生分角色读。

5、第5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感受。

“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

”体会决心大。

“直射妖怪的眼睛”体会她的机智勇敢。

……
6、师:读到这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花珊?
板书:勇敢、坚强、机智、智慧……
四、感受母女情深,相思之苦
1、师:花珊除掉了要妖怪,原本可以和母亲永远生活在一起,可是意外发生了。

武夷山和阿里山分成了两半,海水把妈妈和女儿隔开了。

此时悲伤的音乐缓缓奏起,教师娓娓讲述: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

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

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2、师:妈妈想着女儿,念着女儿,日夜盼望着女儿,海峡对面的女儿呢?她思念妈妈吗?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

……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思念母亲留下的眼泪!)
3、此时,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花珊?板书:思念母亲
4、此时此刻你想对花珊说什么呢?
出示:花珊,你真是一个()的姑娘。

5、(训练说话)妈妈思念着女儿,女儿想念着妈妈。

她们分别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互相思念。

出示: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望着对岸的台湾,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女儿呀!()”妈妈都会念叨写什么呢?分别指名汇报。

出示:花珊站在阿里山的山顶上,望啊望啊,含泪呼喊着:“妈妈啊!()”指名汇报。

五、讲述传说
1、师:母亲在大陆的武夷山上望女归,花珊在台湾的阿里山上思母亲,这不正像祖国母亲期盼着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吗?妈妈对女儿的爱如大海般深沉,女儿对妈妈的爱比山还高。

为了人们的幸福,为了人们能享受家庭的温暖,母女俩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多么动人的传说故事,你可以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讲的时候要注意神态及语气,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手势。

咱们现在开始互相讲讲吧!
教师示范讲第一自然段,学生明白讲述的时候要注意神态,可以适当地加以手势。

2、学生自己组内试讲,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

3、请学生上台讲述。

六、拓展总结
师:今天学习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只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

中国民间传说言语通俗,是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中国民间神话和传说》,读了这些神话和传说,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七、作业布置
1、把这个传说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一听。

2、读一读《中国民间神话和传说》。

板书设计: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花珊
勇敢、坚强、机智思念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