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众数》教材分析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它们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数据,用于导入和操练环节。

2.准备教学PPT,用于呈现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据表示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统计量的含义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对于数据的初步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

2.相关案例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引发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给定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

湘教版七下数学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6.1节选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四个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示方法。

教材首先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引入中位数和众数,最后讲述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这四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空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学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这四个概念时,可能会混淆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这四个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分析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这四个概念分析实际问题,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它们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

2.制作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小明身高1.6米,小华身高1.5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用课件展示具体例子。

然后依次介绍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这四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概念,通过给出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2中位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2中位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2中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选择与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并学会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的含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平均数和众数,对这两种统计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中位数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中位数的含义。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中位数的求法,并能够将中位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位数的含义,知道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2.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3.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含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的含义。

2.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求中位数的方法。

3.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2中位数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数据,用于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中位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成绩等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位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并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求中位数的方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众数》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众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对数据分析有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对于众数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逐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能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对众数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如商品销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销售量最多的商品?引入众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找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众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操练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众数解决,如统计一次考试的成绩分布,找出最高分、最低分、众数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众数的概念和应用。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数》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众数的定义、求法以及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众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数据的一种集中趋势,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认识数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等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对数据分析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众数的定义和求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众数还有一定的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能够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众数的定义,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2.难点: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众数的定义和求法,实例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一组数据,用于求众数。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集中在60-80分之间,个别学生的成绩在90分以上,还有一位同学得了50分。

请问,这个班级的数学成绩众数是多少?2.呈现(15分钟)讲解众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给定一组数据,要求他们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XJ版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4.课题 众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XJ版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4.课题 众数
因为17万元为中间水平.
活动5
完成 《名师测控》手册 《精英新课堂》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
众 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征:平均数是最常 用的指标,它表示“一般水平”,中位数表示
“中等水平”,众数表示“多数水平”.
五、作业布置与教学 反思
1.作业布置 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应聘者关注的是该公司月工资的众数,因 为公应司聘总者经最理想最知关道心的的是是公司发给大多数员 工公的司工月资工数资,的这总也额是,一所般的应聘者将会拿 到以的他工关资注.的是平均数.
普通员工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在本公司职 工群体中的位置,中位数能帮助职工了解 自己的工资收入是“中上”还是“中下” 水平……
工资的平均数3115 偏高,因为大多数员 工的工资都达不到这 个平均数,用它来作 为该公司员工工资的 代表值并不合适.
众数是2000,中位 数是2250,它们代 表了大多数人的工 资水平,不偏高也 不偏低,较能反映 工资水平的实际情 况.
思考:在上例中,对于职工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普通员工及应聘者将分别关注哪一个?说 说你的理由, 并相互交流.
1
2
人数 (总经 (副总经 3
理)
理)
4 10 20 22 12 6
试求出该公司月工资数据中的众数、中位数和 平均数.
解: 在上述80个数据中,2000出现了2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因 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000.
把这8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可以 发现位于中间的数
是2000,2500,因此这组数据的20中00位 2数50是0 2
活动2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145例4,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可以发现,总经理的工资对众数有影响吗?为什么? 答:总经理的工资对众数没有影响, 因为众数的大小只与该组数据的部分数据有关. 2.众数能反映该公司的工资水平吗? 答:可以. 3.某校对九年级6个班学生平均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单位:h)进行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数》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众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众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有所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还需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求解方法。

此外,学生可能对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所欠缺,需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众数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能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众数的定义、求法及实际应用。

2.难点:理解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灵活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众数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众数。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求解众数的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求解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3.教学素材:生活实例、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3、4、4、5、5、5、6、6、6、7。

提问:这组数据中有哪些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引导学生发现众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众数。

呈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数据集,求出它的众数,并解释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能够判断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运算,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需要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能够判断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判断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其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板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教学设计是基于众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设计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众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和方法。

但对于众数的概念和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众数的定义,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2.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2.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和应用。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用于引导学生探究众数的性质。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3, 5, 7, 7, 9, 11, 11, 13, 15, 15, 17。

提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众数的定义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众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求出它的众数,并解释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每组的数据,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组的众数是什么?为什么?2.众数在这组数据中有什么意义?3.你们组的众数是否能够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为什么?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众数?举例说明。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3众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3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3众数,主要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众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众数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求法及意义,但是对于众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众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定义,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众数的定义,求众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众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求众数的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入众数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众数的概念。

例如,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问这个班级的男女比例哪个更大?答案是女生比例更大,因为女生的数量是男生数量的1.5倍。

这个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众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众数例子,如商店中最常见的商品销量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给出具体的方法。

各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求众数的方法。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数》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3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众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通过学习众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但是,对于众数的概念和求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众数的意义,并通过练习来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众数的定义和求法,能够运用众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众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2.难点: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众数的定义和求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商品销售数据、运动员成绩等,用于引导学生探究众数。

2.准备一些案例,如统计调查数据、社会热点问题等,用于讲解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众数的理解和求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众数的概念,如:“某商场对某种商品的销售数据进行了统计,共销售了100件该商品,销售数量分别为:30, 40, 50, 20, 20, 10, 10, 5, 5, 5, 5。

请问这种商品的众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1平均数(1)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1平均数(1)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1.1平均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的分折,主要介绍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

本章内容是学生继小学阶段对统计量的认识后的进一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三个统计量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学习目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统计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计算一些基本的统计量。

但是,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三个统计量的含义,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能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

2.教学案例、练习题。

3.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60cm、165cm、170cm……180cm,问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对这三个统计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三个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0、85、90……95分,问该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众数教学ppt课件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众数教学ppt课件新版湘教版

随堂练习
2.某校在“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
比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
学生要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
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D )
A.众数
B.最高分
C.平均数
D.中位数
随堂练习
3.某公司共有51名员工(包括经理),经理的工资高 于其他员工的工资,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10 万 元增加到12. 5万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 一样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1.3 众数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要点
1.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
新知导入
想一想:
数学期中考试,小明同学得了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 的成绩为1个100分, 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 一个10分.小明回家告诉妈妈说,他这次成绩处于班级“中 上水平”.
随堂练习
②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数据估算这个小 吃店一 个月的营业额.
②用该店本周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日均营业额估 计当月营业额,当月的营业额约为30×780 = 23 400(元).
课堂小结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征:平 均数是最常用的指标,它表示“一 般水平”,中位数表示“中等水 平”,众数表示“多数水平”.
课程讲授
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
想一想:在例1中,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中 的哪一个更能反映该公司的工资水平?
工资的平均数3115 偏高,因为大多数员工的工资 都达不到这个平均数,用它来作为该公司员工工 资的代表值并不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下册《众数》教材分析湘教

众数
教学目标
.在现实的情景中认识众数的统计意义及优缺点.
2.在具体情景中运用众数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难点:区别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动脑筋
下面是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尺码男鞋的销售量统计表:
鞋的尺码
22
22
23
23
24
24
2
2
26
销售量
2
8
7
7
6
4
请思考下述问题:
这段时间内共销售了多少双男鞋?
销售量最多的是哪种尺码的鞋?
这个统计表能给鞋店店主什么信息?
在这些问题中,店主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数
6
7
8
9
人数
7
7
4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这组数据的________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众数的意义
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数如下表:
求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这里的众数能代表工人日加工零的一般水平吗?
2一个小组在一次数学“希望杯”比赛中,成绩如下:23,98,89,97,23,87,23,89,88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个众数能代表这个小组的一般水平吗?平均数和中位数呢?请你思考众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缺点?
特点: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

众数可以不止____
优点:容易_______,当一组数据中某数多次出现时,可以用众数作为这组数据的数值的________值。

缺点:众数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中所有数据的______,因
此,有时是没有效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求众数
例1下面条形统计图是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年龄情况的统计图:
求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例2从XX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了各类毕业生试用期每月的工资待遇:
初中:360元;高中37元;大专:39元
四年本科:41元;六年本科:43元;
双学士本科:43元;研究生:43元;
硕士生:46元;博士生:1元.
试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你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是怎么理解的呢?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代表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数值的___________,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取不同的代表数,其中_______的应用最为广泛。

例3酿溪中学在一次考试中,A、B两个班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
60
70
80
90
00
人数
A
6
2
1
B
3
3
3
1
两个班的众数分别是多少分?从众数看哪个班较好?
例4据报道,某公司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
职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工
人数
2
3
20
工资
00
000
300
3000
200
XX
00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精
确到:元)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000提高到XX0,董事长的工资从00元提高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四堂练习,巩固提高
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众数
(1)3,4,4,,3,,6,,6;
(2)10,11,10,09,08,09,11,09
2某班30人所穿衣服的情况为:
衣服型号
7
80
8
90
9
人数
6
3
说明穿哪一号衣服的人数最多?这个数称为什么数?
3(XX年浙江嘉兴市)某学校组织教师为汶川地震救灾捐款,分6个工会小组进行统计,其中第6工会小组尚未统计在内,如图
(1)求前个工会小组捐款金额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若全部6个小组的捐款平均数为270元,求第6小组的捐款金额,并补全统计图.
4(XX山东烟台)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烟台市教育局规定:初中学段学生每晚的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一个月后,九(1)班学习委员亮亮对本班每位同学晚上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了一次通缉,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
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将①的条形图补充完整
(3)计算出作业完成时间在0~1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
(4)完成作业时间的中位数在哪个时间段内?
()如果九年级共有00名学生,请估计九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有多少人?
五、堂小结,拓展提高
什么叫众数?众数有什么优缺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