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二)
u=2f
当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等于二倍焦距的位 折 射,在透镜的另 置时,光线经过凸透镜的____ 倒立 、 _____ 等大 的____ 实 像, 一侧会聚,形成一个_____ 二倍焦距的位置 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测凸透镜焦距 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 见
凸透镜成像规律
【总结】 动态规律
【归纳】 1.物体平行主光轴移动时; 2.物体垂直主光轴移动时;
物距 (u)
像的性质 倒立 或正立 放大 或缩小 实像 或虚像
应用 像距 ( v) f<v<2f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倒立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 则像距 变大 像 物距变大 则像距 变小 像 变小 。
〈物近像远,像变大〉
变大 ;
成虚像时,物距变小 则像距 变小 像 物距变大 则像距 变大 像 变大 。
〈物近像近像变小〉
变小 ;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一)
【照相机】 解析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物 镜头
像 胶 片
物距u
像距v
原理: u>2f 时, 成倒立缩小实像, 2f>v>f 【使用】 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景物时如何调节?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
小组所描 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 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 请判断当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轴 像距/cm 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 60 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 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 40 A B 一个 ( A ) 20 C A、倒立放大的实像 20 0 40 60 物距/cm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三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用折射率表示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使物体在透镜后的光屏上成像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到一点,称为焦点焦点的位置:与凸透镜的形状和材质有关焦点和焦距的概念01020304焦点: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与成像的关系:焦距越长,成像越远;焦距越短,成像越近。
焦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1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处汇聚成像。
02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03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具有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等特点,与物距、焦距、像距有关。
04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中。
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01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02应用:放大镜、投影仪等03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之前会聚,形成虚像04注意事项: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否则无法形成虚像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像比物体小。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物体移动时,像的大小和位置随之变化。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虚像越大。
03虚像的放大率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放大率越大。
专题35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解析版)

专题35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像距(v)f<v<2f v=2f v>2f不成像v>u正倒倒立倒立倒立正立大小缩小等大放大放大虚实实像实像实像虚像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放大镜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物像异侧物像异侧物像同侧成像作图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例题1 (2021上海)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答案】D。
【解析】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D。
【点拨】已知物距、像距或成像性质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判断其他两项。
另外,已知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常常以图的形式已知),也可以判断像的性质,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v,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对点练:(2021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三模)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若将凸透镜向右移动______cm,屏上即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答案】放大 15。
【解析】当如图位置时,物距u=25cm,像距v=40cm,u<v,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凸透镜向右移动15cm,此时物距u=40cm,像距为25cm,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屏上可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变式1】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险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作为光学器件之一,在成像原理上具有一些特点。
凸透镜成像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凸透镜会使光线发生折射。
当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被凸透镜聚焦或者散开。
具体来说,对于凸透镜而言,光线遇到凸透镜后会向光轴弯曲并交汇于焦点处。
换句话说,起初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一个点上。
其次,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聚焦效果。
焦距可以用来描述凸透镜的成像能力,即焦距的大小决定了光线被聚焦的程度。
焦距较小,即凸透镜的弧度较大时,其成像能力较强,能够实现较为明确的聚焦效果。
此外,凸透镜的成像位置也是凸透镜成像原理中的关键因素。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远焦点处时,通过凸透镜产生的像为实像,并且放大。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近焦点处时,通过凸透镜产生的像为虚像,并且缩小。
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原理即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处,焦距决定了成像能力,而物体所处位置则决定了像的实虚和放大缩小的程度。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像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的条件及应用;3.知道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4.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见下表: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2f>v>f物像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特点:实像大小转折点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不成像特点:像的虚实转折点(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如下图>,像距2f v f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如下图v f>>,像距2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要点诠释:1、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二):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典型例题】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同样大小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然后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在凸透镜内传播与成像的定律。
它指出,在凸透镜内,光线从任何一
个给定的点出发的,其偏折方向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点,都和以该点为中心的“聚光点”所形
成的法线方向相切。
凸透镜成像的参数有三个,即凸透镜的半径光路程`L` ,凸透镜中心点`F` 的位置以及聚焦距离`d`。
在使用凸透镜照射物体之前,我们必须根据根据凸透镜参数`L` , `F` 以及`d`来确定
物镜结构,以及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工业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包括光学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光学情
况时可以使用凸透镜,可以增强成像清晰度、增加焦距、改变光束大小等。
同时,凸透镜
也可以用来聚焦传感器的光束,如用于摄影术的胶片上,会获得更清晰、更具特征的图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看穿细微的结构,以便诊断和
设计机械装置。
另外,它也可用于检测和定位星体和星系。
例如,一种叫做“凹面透镜”的
凸透镜可以用来观测远离地球的行星、星云以及对恒星的观测研究。
总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其应用可以看穿细微的结构,用于观测
和定位远离地球的行星、星云,以及分析恒星的光学情况,也可以用于传感器聚焦等。
凸透镜的应用及其原理

凸透镜的应用及其原理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的应用涵盖了光学仪器、眼镜、照相机等多个领域,其原理主要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和成像原理。
凸透镜有两个曲面,其中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平面或略微凹陷的面。
凸透镜的作用是将经过它的入射光线聚焦或发散,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和调节。
具体而言,凸透镜通过折射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这种现象称为正焦凸透镜的成像。
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凸透镜在光学仪器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显微镜中,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使我们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细节。
在望远镜中,凸透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像放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远处的景象。
此外,凸透镜还广泛应用于摄影机和照相机等光学设备中,用于调节焦距和成像效果。
凸透镜在眼镜制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视眼患者需要凸透镜来矫正视力,凸透镜可以将光线偏折使其在视网膜上聚焦,从而纠正近视眼的视觉问题。
同样地,远视眼患者则需要凸透镜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使其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还在激光器和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激光器中,凸透镜用于调节激光束的形状和聚焦效果,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所需的光束形状和功率密度。
在光纤通信中,凸透镜被用于将光信号聚焦到光纤的入口处,以便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凸透镜的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和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
成像原理则是基于凸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特性,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来描述成像过程。
凸透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它在光学仪器、眼镜、照相机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凸透镜的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和成像原理,通过调节光线的折射和聚焦实现对光线的控制和调节。
凸透镜的应用和原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68ca7139cc7931b765ce15de.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识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u和凸透镜焦距f之间的关系.其成像规律如下:u—物距,υ—像距,f—焦距二、照相机和放大镜(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原理:(2)放大镜: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原理:【典型例题】#例1.放映幻灯片时,写有“109”三个数字的幻灯片正面朝上插下去,那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是()A、109 B、901 C、601 D、106#例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由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毫米以外B、50毫米以内C、略大于50毫米D、恰为50毫米例3.如图最左侧为赵刚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另一同学通过凸透镜看赵刚脸庞时,不可能看到的像是()例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f5.1处移到f3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大,像距变小*例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5=u厘米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距8=u厘米时,成倒立的像,则()A、当4=u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B、当9=u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C、当14=u厘米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当7=u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例6.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厘米B、8厘米C、12厘米D、18厘米#例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胶卷相当于,所以拍照时胶片小呈的是的、的像.*例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镜,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位置,成放大的像,该像在目镜的成放大的像,两次放大,提高了放大的倍数.*例9.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时,先利用平行光源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极小的亮点,如图甲所示,然后按图乙开始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厘米;(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蜡烛、透镜和光屏后,应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和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上,其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3)当烛焰在A位置时,物距约为厘米,光屏应移至标尺的范围内,并反复移动光屏找像,此时,眼睛应观察,直到屏上出现一个的像为止,像是一个立的的像;(4)用同样的方法将烛焰先后放在B和C的位置,当烛焰在B位置时,光屏移至标尺的范围,屏上成的是一个立的的像;当烛焰在C位置时,光屏上,但透过透镜向方向看去(填“光屏”或“烛焰”),能看到一个立的像.【经典练习】#1.用凸透镜观察地图,应把地图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上B、焦点以内C、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D、二倍焦距的地方#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把蜡烛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光轴的某一位置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但是他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像.如果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A、u<fB、f<u<2fC、u=2fD、u>2f12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D 、成虚像时,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 4.一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 A 、成正立、放大的像 B 、成倒立、放大的像 C 、成倒立、缩小的像D 、不成像*5.用一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观察烛焰的像,当烛焰沿主光轴由40厘米移向2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距共变化了20厘米.那么此过程中像距变化为( )A 、等于20厘米B 、大于20厘米C 、小于20厘米D 、无法确定*6.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他将蜡烛移动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了烛焰的倒立、放大的像.则下列四块透镜中,他使用的是( )A 、焦距是4厘米的凸透镜B 、焦距是8厘米的凸透镜.C 、焦距是12厘米的凸透镜D 、焦距是16厘米的凸透镜*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 结论三:在成实像的情况下,*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为比较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他让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5厘米不变,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甲、乙、丙三凸透镜焦点的大致位置.小试锋芒#1.下列方法判断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得到的是实像,观察不到的是虚像 B .屏上所成的不清晰的像是虚像,清晰的像是实像 C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的是虚像,而能在屏上成的像是实像 D .和物体相比,严重失真的是虚像,反之是实像#2.如下图中所画的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3.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4.某校学生毕业时摄影留念。
凸透镜成像规律简介

凸透镜也被称作聚光透镜,是一种两侧向外凸起的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能够使光线在透镜中心部分聚焦。
根据光的传播和折射定律,凸透镜对物体产生的成像可以遵循以下基本规律:
1. 实物体位于焦点之外(物距大于焦距):凸透镜会产生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位于透镜的另一侧,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在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像恰巧也在两倍焦距处;物距在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
2. 实物体位于焦点处(物距等于焦距):在这种情况下,透镜不会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成像,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为一组平行光线,它们没有交汇点。
3. 实物体位于焦点和透镜之间(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会产生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因为透镜无法将光线聚焦到透镜的另一侧,光线在透镜一侧的延长线上形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起来就是:“实外虚内,倒立实,正立虚”。
这意味着物体位于焦点之外的位置时(实),成像是在透镜的另一侧(外),呈倒立的实像;若物体位于焦点和透镜之间(内),成像是在物体同侧,呈正立的虚像。
在应用中,凸透镜广泛地用于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等处,通过调整物距和对应的焦距,达到需要的成像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透镜成像规律成为了光学和许多相关领域重要的基础内容。
微专题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 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
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7.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微专题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拓展 1.蜡烛与光屏间的总长度l≥4f。 2.成实像时,若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屏上仍会出现清晰
倒立的像,但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3.凸透镜成实像,若撤掉光屏,在光屏前的适当位置可以看到蜡烛 正立的像;在光屏后面的适当位置可以看到蜡烛倒立的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
示,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A.像是倒立、放大的,f>10 cm B )
B.像是倒立、缩小的,8 cm<f<10 cm
C.像是正立、放大的,f>20 cm D.像是倒立、缩小的,f<8 cm
点拨:由题意u>f,成倒立缩小的像,则u=20 cm>2f,则f<10 cm,
在物距、像距和焦距中,若知其中二个,可以判断第三个。
类型一:焦距、物距和像距关系
1.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
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 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
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
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

凸透镜成像的光学仪器
眼镜、放大镜和投影仪是常见的凸透镜应用于光学仪器中的实际例子。这些仪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凸透镜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 项
凸透镜的优点包括简单、易于制造和成像清晰。缺点包括畸变和色差。使用 时,需要注意透镜的保养和正确使用方法。
凸透镜与其他光学元件的比较
凸透镜与凹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相比,具有不同的成像特性和应用场景。选择正确的元件对于实现预期的成像效 果至关重要。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
通过本次演讲,我们将详细介绍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定义、组成、 焦距和成像原理,以及其应用和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
什么是凸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中间薄厚两面向外鼓起。
凸透镜的组成和类型
凸透镜由两个球面组成,其中一面凸出,另一面凹进。常见的类型有双凸透 镜、平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组合成像规律
1
平行光线法则
多个凸透镜组合时,平行光线将聚焦到最终的成像位置。
2
像方追寻法则
每个透镜的像距成为下一个透镜的物距。
3
直接加法法则
利用成像公式,可以计算多个凸透镜组合的总焦距。
凸透镜组合成像的实际应用
凸透镜组合成像在光学仪器设计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照相机镜头、望远镜、 显微镜以及光学激光系统等。
凸透镜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
凸透镜的制造工艺包括切割、抛光和涂层等过程。质量控制确保透镜的精确 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凸透镜的历史与发展
凸透镜作为重要的光学器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透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发展。
凸透镜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凸透镜在现代科技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摄影、激光技术、医学成像和光纤通 信等。透镜的性能和设计对相关应用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例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答案】照相机;远离。
【解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时,物距为30cm,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则u>2f,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则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知识点二: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说明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等。
2.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正物像同侧,实像倒物像异侧;物远实像小,焦点内放大。
3.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又叫“三心等高" 。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例题2】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距u/cm 像距v/cm像的性质缩放正倒虚实3514缩小倒立实像2517缩小倒立实像2020等大倒立实像1625放大倒立实像5﹣放大正立虚像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cm;(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答案】(1)同一高度;(2)10;(3)变大;(4)远视。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凸透镜在显微镜中 起到关键作用,决 定了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和成像质量
凸透镜在望远镜 中的应用
凸透镜在显微镜 中的应用
凸透镜在眼镜和 相机镜头中的应 用
凸透镜在投影仪 中的应用
数字化成像: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拓展应用领域。 微型化: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凸透镜的尺寸越来越小,适用于各种微型光学系统。 多功能化: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凸透镜,如光束变换、光束整形等,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凸透镜的智能调控和优化设计,提高成像效果。
增强现实技术:凸透镜成像技术可用于开 发更轻便、更清晰的增强现实眼镜,为人 们提供更为真实的虚拟体验。
医疗领域:凸透镜成像技术可以为医疗领 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例如在 眼科、皮肤科等领域的应用。
光学仪器:凸透镜成像技术在光学仪器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 等,未来有望通过该技术提高仪器的性 能和精度。
建议:为了更好地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建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以便进一步分 析。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眼镜
激光加工:利用凸透镜将激光聚焦,实现高精度打孔、切割和焊接等加工操作。
光学仪器:凸透镜作为重要元件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光学仪器中,提高成像质 量。 太阳能产业:凸透镜用于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聚焦到吸热管上,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的正倒与物体相反。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眼镜
凸透镜作为镜 头,将景物反 射的光线聚焦 在感光片上, 形成倒立实像
调节焦距,可 以拍摄不同距
离的景物
照相机广泛应 用于摄影、摄
像等领域
凸透镜在照相 机中的成像原 理是利用光的
折射和反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一、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老花镜)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7.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u>2f时,(填像距范围,下同),成、的________像,应用是; u=2f时,,成、________的像,可利用此规律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f<u<2f时,,成、的像,应用是; u=f时,成像; u<f时成、的像,应用是。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像;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像。
2..人眼的视物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成的像是、的像。
3.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用矫正;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用矫正。
4.照相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5.投影仪: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成的是、_______的像。
6.放大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成的是、的像。
7. 要让物体的像更大,应该让放大镜物体。
作图题(共8小题)1.在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3.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请作出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实像A'B'的位置。
4.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请画出烛焰S点发出的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借助辅助线或光路,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5.如图所示,OO′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B′是蜡烛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左侧焦点的位置。
6.如图,A′B′是AB关于凸透镜成的虚像,AC是物体AB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线,请做出其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7.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
8.AB是物体,A'B'是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照相机、放大镜。
● 课前学习准备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2、我们把透镜到物镜的距离叫 ;透镜到像的距离叫 。
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 和 。
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 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上。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作出下列物体AB在不同位置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像;并写出所成像的性质。
具体见下表:3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4、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点。
⑵u =2f 是 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_________像。
⑷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⑸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 )像 ( ) 物距减小 (增大) ( )像 ( )二、 照相机和放大镜1、 照相机(1)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卷相当于 ,胶片上就会出现景物清晰的 、 、的 像。
(2)原理:根据凸透镜 时成像规律。
(3)调节:通过调节物体与照相机间距离、胶卷与镜头间距离来调节像的大小。
2、放大镜:(1)一个短焦距的 ,用来成 、 的 像。
(2)原理:根据凸透镜时成像规律。
(3)调节:通过调节 与 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
1、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使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实象;B 、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实象,只会出现烛焰模糊的虚象;C 、移动光屏,光屏上什么都没有,只会出现烛焰的亮光:D 、取走光屏,使蜡烛在一倍焦距处,在光屏的同侧观察,可以看到虚象;3、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把点燃的蟾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种类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像距(v) 应用
5 u﹥2f缩小、倒立的实像f﹤v﹤2f照相机
4 u=2f 等大、倒立的实像v=2f
3 f﹤u﹤2f 放大、倒立的实像v﹥2f投影仪
2 u=f 不成像--------- ----------
1 u﹤f 放大、正立的虚像V﹥f 放大镜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
注意:1、实像就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瞧,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瞧,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透镜应用
照相机:
1、照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放大镜: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瞧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瞧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戴凸透镜调节;
练习题
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小明将蜡烛的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时在右面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就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生活中就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图12就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
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表示凸透镜的焦点。
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13甲、乙所示。
结合图12分析可知,拍摄照片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3、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透镜,所
成的像的性质就是缩小、倒立的像,纸到透镜的距离就是(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人的眼睛在结构上与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在
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就是,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
用 (选填“丙”或“丁”)。
5、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与光屏,在光屏上
都找不到像,则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
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6、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
那么,烛焰
在光屏上成的应就是倒立、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______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7、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
同学要求她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就是:适当 (填“增大”
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
8、如图所示,始终保持蜡烛与凸透镜距离不变,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拿一个近
视眼镜给凸透镜“戴上”,光屏上欲瞧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填写“远离”、“靠近”)凸透镜移动.如果拿一个“老花”镜给凸透镜“戴上”,光屏上欲瞧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 __(填写远离、靠近)凸透镜移动、
9、如图甲所示就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
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乙与丙就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瞧出汽车就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1、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______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_______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______投影片。
(“远离”或“靠近”)(“远离”或“靠近”)
12、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您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透镜与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与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与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5、关于凸透镜:(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
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
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就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就是利用
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点燃蜡
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
在上。
(2)保持烛焰、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总
就是找不到清晰的像,请您说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3)在南北放置的光具座上实验时,若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后,烛焰突然被微风吹得向东倾斜,则光屏上的像向方向倾斜。
(4)若把凸透镜下半部用黑纸遮住,则(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成一个完整的烛焰的像。
119、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与调节好实验装置。
她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与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她们换用焦距为12厘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与现象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10厘米)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12厘米)
(1)分析实验序号3与7,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就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5、6)数据中的像距v与物距u以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就是:同一凸透镜物距大于像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沦就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数据中的像距v与物距u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