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一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第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第课时气体摩尔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6bb8ad37aa00b52acec7ca62.png)
(1)V=M gm·mgol-1×22.4 L·mol-1=22M.4 mL;
(2)ρ
=
m V
=VMm,
则
标
准
状
况
下
的
密度
为
22M.4gL·m·molo-l1-1=
M 22.4
g·L-1;
(3)N=Mm·NA,则所含原子总数为M gm·mgol-1×NA mol-1
×2=2 mMNA;
(4)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NAg·mmooll--11=NMA g。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8/82021 /8/8202 1/8/8A ug - 218- Aug - 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之比。( )
答案:(1)× (2)× (3)√ (4)× (5)√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下列因素为影响某气体体 积大小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解析: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分子直径的大小、 分子间距离的大小、分子数目的多少等。在一定温度和压 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相对 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则影响该气体体积大 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目的多少。 答案:D
解析:(1)标准状况下 0.2 L 氧气中含 m 个氧气分子,
所以有NmA=202..24,NA=112m mol-1。(2)由 0.2 L 氧气中含 m 个 O2 分子⇒0.6 L 氧气中含 3m 个 O2 分子⇒0.4 L 氢气 中含 2m 个 H2 分子(T、p 一定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 之比)。(3)混合气体中 n(H2)∶n(O2)=0.4∶0.6(T、P 一定 时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2∶3,若是 1 mol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a79aee4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5.png)
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后·训练提升课后·训练提升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铜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蔗糖答案:B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A项,铜是单质;B项,氯化镁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项,氯化钠是电解质,但是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 项,蔗糖不是电解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B.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C.酸、碱和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一定都不是电解质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答案:B解析:水是电解质,水自身能电离出H+和OH-而导电,但是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微弱,A项错误。
Na2O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C项错误。
NaCl和HCl是电解质,但HCl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D项错误。
3.下列各组离子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Na+、OH-、S O42-②H+、Cl-、S O42-③Na+、K+、OH-④Na+、K+、N O3-A.②③④B.②①④C.①③②D.④③②答案:A解析:①中三种离子可由NaOH(碱)、Na2SO4(盐)电离得到;②中三种离子可由HCl(酸)、H2SO4(酸)电离得到;③中三种离子可由NaOH(碱)、KOH(碱)电离得到;④中三种离子可由NaNO3(盐)、KNO3(盐)电离得到。
4.下列物质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 O32-B.(NH4)2SO4N H4++S O42-C.NH4Cl N H4++Cl-D.Ba(OH)2Ba2++O H2-答案:C解析:HC O3-在水溶液中不能拆写,A项错误。
B项中电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
D项中OH-写法错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④电解质溶于水中一定能导电,不是电解质的物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①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BaSO4难溶于水,但是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所以是电解质,①错误;氨水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②错误;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外还有Na+,不是酸,③错误;难溶电解质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在水中也可能与水反应后生成电解质,也可导电,④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8298dd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02.png)
地电离为NH4+和OH-,故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应写为NH3·H2O
NH4+
+OH- 。
四、电离方程式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离的过程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 = H + + Cl-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2SO4 = 2H + + SO42-
氢离子的化合物。
NaOH = Na + + 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三、几种“特殊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
1.NaHCO3 NaHCO3的组成是Na+和HCO3-, HCO3-在水中很难再发生电离,故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CO3== Na++HCO3不写为 NaHCO3== Na++H++CO322.NaHSO4 NaHSO4的组成是Na+和HSO4-, HSO4-在水中易电离为H+和SO42-,故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SO4== Na++H++SO42-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能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趣味实验】
如下图所示:将直流电源接通,灯泡发光,说明氯化 钠溶液能导电,这是什么原因呢?它与金属导电是一回事 吗?
(2)实验过程:
烧杯中物质
固体NaCl
固体KNO3 蒸馏水
NaCl溶液
KNO3溶液
现象
结论
灯泡不亮,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60d5c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3.png)
学业基础
学考评价
核心素养
核心微网络
素养新要求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学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性。
学业基础
一、电解质
1.研究氯化钠的导电性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电灯泡不发光
电灯泡发光
电灯泡发光
固态氯化钠不能导电
熔融状态的氯化钠能
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导电,所以HCl属于电解质。
(3)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①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导电,但它们都是单质,不是
电解质;
②稀盐酸能导电,但不能说稀盐酸是电解质,应该说HCl是电解质,
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
(4)难溶性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
BaSO4、CaCO3 等难溶于水的盐,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很弱,但熔
4
B.KClO===K++Cl-+O2-
C.FeCl3===Fe3++3Cl-
D. KNO3 ===K + + NO−
3
答案:B
解析:原子团是在化学反应中作为整体参加反应的微粒,不能继续拆成离子形
-
式,如SO2−
4 、ClO 等。
6.[2022·合肥高一检测]物质M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M===X2+ +
够导电
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够
导电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项目
定义
相同点
不同点
本质区别
所含物质
类型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水溶液
水溶液
在__________中或__________下能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4bc7af7ce2f0066f53322e8.png)
再见
蔗糖 酒精 NH3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B.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解析 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一看物质类别必须是化合物(酸、碱、盐、水等), 选项A不正确; 二看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三看溶于水时若与水反应,其溶液导电可能是非电解质,选项B不正确。
三、电解质的电离
例3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MgCl2===Mg2++2Cl- D.Ba(OH)2===Ba2++2OH- 解析 选项 A 中 HCO- 3 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电离,不能拆成 H+与 CO23-,其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 3 ;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一、导入新课
《用电安全规范》中要求: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 设备。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 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 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 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归纳总结】
(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2)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氨等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氢等)。 (4)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 酒精等)。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0cae9c6c50e2524de4187e63.png)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会正确识别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并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其各自的通性。
一、电解质及导电性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将如图装置中的样品依次更换为NaCl固体、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
(2)实验现象及结论样品干燥的NaCl固体干燥的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现象灯泡不亮灯泡不亮灯泡不亮灯泡亮灯泡亮结论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干燥的KNO3固体不导电蒸馏水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KNO3溶液导电2.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1)物质导电的原因:具有能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粒子。
(2)化合物(以NaCl为例)导电的原因。
NaCl固体NaCl溶液熔融NaCl含有微粒Na+、Cl-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Na+、Cl-微粒能否自由移动否能能能自由移动的原因在水分子作用下Na+、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受热熔化时,离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作用结论:化合物能导电的状态为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1)(2)非电解质(1)铜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2)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3)NaCl是电解质,所以NaCl固体可以导电()(4)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答案(1)×(2)×(3)×(4)×判断电解质的思维流程1.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提示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在电场中作定向移动而导电,而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导电。
2.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⑩胆矾晶体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第二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第二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00c82c050876323012129c.png)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内容标准,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要求上看,要求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的常用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本节课内容属于工具性概念,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今后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水平如下: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新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欠缺。
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自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新知的喜悦,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其单位摩尔。
⑵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⑶初步学会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间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情景、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
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养成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概念的引入、推导及应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⑴物质的量的单位及其概念。
⑵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五、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类比迁移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一、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022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427f37aa00b52acec7ca7b.png)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的条件。
3.会写电离方程式。
学生自主学习电解质1.电解质:在□01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02化合物。
□03酸、□04碱、盐都是电解质,水也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乙醇、蔗糖等。
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01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例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将氯化钠溶于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氯化钠晶体外表,进入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这时氯化钠发生了电离。
同样,在受热熔化时,氯化钠也能产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发生电离。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H 2SO 4:□02H 2SO 4===2H ++SO 2-4。
(2)Ba(OH)2:□03Ba(OH)2===Ba 2++2OH -。
(3)(NH 4)2SO 4:□04(NH 4)2SO 4===2NH +4+SO 2-4。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4.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电解质――→水中电离产生阴、阳离子――→电场作用定向移动―→导电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吗?提示: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因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只能说化合物中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KHSO 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 +,是否为酸类?提示:不是,酸在电离时阳离子全部为H +,而KHSO 4电离时阳离子为K +和H +。
3.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提示:不一定,电解质只有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
4.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吗?提示:不一定,如Cu、石墨能导电,它们是单质;NaCl水溶液能导电,它是混合物。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正确地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概念的理解(1)研究对象——化合物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盖斯定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盖斯定律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1e2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a.png)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盖斯定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盖斯定律的理解1.(2024陕西名校联考)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白磷与氯气反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反应(2),反应体系的温度均升高。
A.ΔH3=ΔH1+ΔH2B.4PCl3(g)+4Cl2(g) 4PCl5(s)ΔH>ΔH2C.ΔH1、ΔH2、ΔH3中,ΔH3最大D.PCl5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2.(2024湖南株洲月考)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石墨,s)+CO2(g) 2CO(g)ΔH=ΔH1-ΔH2B.1 mol C(石墨,s)和1 mol C(金刚石,s)分别与足量O2反应全部转化为CO2(g),前者放出的热量多C.ΔH5=ΔH1-ΔH3D.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题组二盖斯定律的应用3.(经典题)(2024吉林四平期中)已知:①2H2(g)+O2(g) 2H2O(l)ΔH1=a kJ·mol-1②3H2(g)+Fe2O3(s) 2Fe(s)+3H2O(l)ΔH2=b kJ·mol-1③2Fe(s)+32O2(g) Fe2O3(s)ΔH3则ΔH3为()A.(32a−b) kJ·mol−1 B.(23a-b) kJ·mol-1C.(b-32a) kJ·mol−1 D.(b−23a) kJ·mol-14.工业上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的某一反应原理为2CH2CH2(g)+O2(g) 2CH3CHO(aq),其反应热为ΔH,该反应原理可以拆解为如下三步反应:Ⅰ.CH2CH2(g)+PdCl2(aq)+H2O(l) CH3CHO(aq)+Pd(s)+2HCl(aq)ΔH1Ⅱ.……Ⅲ.4CuCl(s)+O2(g)+4HCl(aq) 4CuCl2(aq)+2H2O(l)ΔH3若第Ⅱ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2,且ΔH=2ΔH1+2ΔH2+ΔH3,则第Ⅱ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PdCl2(aq)+2CuCl(s) Pd(s)+2CuCl2(aq)ΔH2B.2Pd(s)+4CuCl2(aq) 2PdCl2(aq)+4CuCl(s)ΔH2C.Pd(s)+2CuCl2(aq) PdCl2(aq)+2CuCl(s)ΔH2D.2PdCl2(aq)+4CuCl(s) 2Pd(s)+4CuCl2(aq)ΔH2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ΔH1.(2024广东江门一中期末)已知:①3C(s)+Al2O3(s)+N2(g) 2AlN(s)+3CO(g)ΔH1=+1 026 kJ·mol-1;②2C(s)+O2(g) 2CO(g)ΔH2=-221 kJ·mol-1;③2Al(s)+N2(g)2AlN(s)ΔH3=-318 kJ·mol-1。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一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两课时任务单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一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两课时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d0c4bade80d4d8d05a4f3d.png)
1.将NaCl固体溶解在水中,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NaCl=Na++Cl-B.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C.该过程中,水分子的作用是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的重要原因D.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钠离子、氯离子,所以氯化钠固体不导电2.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3.HCl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称盐酸,该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A.HClB.HCl、H2OC.H+、Cl-D.H+、Cl-、H2O二、填空题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如图所示,请补全表格。
实验编号溶液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亮实验解释(用电离方程式表示)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乙醇溶液④蔗糖溶液⑤食盐溶液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2)KMnO4;(3)Ba(OH)2;(4)NaHCO3;其中,属于酸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学习任务单A.H+、Na+、C O32-B.Cl-、Ba2+、S O42-C.H+、OH-、S O42-D.H+、Ag+、N O3-二、填空题4.往碎蛋壳上滴盐酸,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已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aCO3,则上述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5.同学们利用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1)图1是HCl和NaOH在水中发生电离的示意图,其电离方程式分别为、;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电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图1 图2(2)图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填离子方程式);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为(填离子方程式)。
(3)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还发现在溶液中(填离子符号)也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0ba08df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e.png)
归纳总结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要注意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 电荷及其数目。 (2)质量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相等。 (3)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
返回
从电离角度理解电解质的分类和酸、碱、盐的分类
_导__电__ _导__电__
2.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 (1)物质导电的原因:具有能自__由__移__动__、带__电__荷___的粒子。
(2)化合物(以NaCl为例)导电的原因。
NaCl固体
NaCl溶液
熔融NaCl
含有微粒
Na+、Cl-
水合钠离子、水合氯 离子
Na+、Cl-
微粒能否 自由移动
_否__
1.电解质的分类
根据电离程度 电解质
强酸 强电解质:在水溶
强碱 液或熔化状态下
大部分盐 完全电离
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
弱碱 状态下部分电离
水
2.酸的分类 酸根据电离程度弱强酸酸::HH2NCOO33、、HH23SPOO44、、HHC2Sl、O3H、BCr、H3HCIO、OHHC等lO4 酸氢根离据子电的离个出数二三一元元元酸酸酸:::如如如HHH23CSPlOO、44、HNHO2C3 O3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会正 确识别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并会用电离方 程式表示。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其各自的通性。
一、电解质及导电性
内
二、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4fde380844769eae009edbe.png)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2020/5/4
17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在0.5mol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解:每个O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氧 原子数为 N(O)=n(O2)×2×NA =0.5mol×2×6.02×1023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它是个物理量,其是单位是mol-1,符 号为NA。
NA≈6.02×1023mol-1
2020/5/4
13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 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
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
宏观物质
(难见、难称量)
(可见、可称量)
2020/5/4
5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
2020/5/4
摩[尔]
mol
6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含义是什么?符号是 什么?单位是什么?
2020/5/4
7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使用范围: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
质子、原子团、中子等
单位——摩尔简称摩 符号为mol。
2020/5/4
8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9e5ae7dad02de80d4d840d9.png)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9940055()A.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B.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质量的总和(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D.摩尔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解析】A.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错误;B.没有指明1 mol氢的哪种微粒,因此不能确定含有的原子及电子数,错误;C.1 mol H2O中含有N A个水分子,所以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质量的总和,正确;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错误。
【答案】 C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89940056()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⑤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④⑥D.全部【解析】①中,摩尔不是物理量,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中,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结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③中,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④中,H的摩尔质量为1 g· mol-1;⑤中,摩尔质量与质量单位不同;⑥中,1 mol碳和2 mol 氧均未指明粒子种类。
【答案】 D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89940057()A.1 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N A个碳原子C.1 mol水中含有1 mol氢分子和1 mol氧原子D .1 mol Ne 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解析】 因为有些物质由分子组成(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由离子组成[如NaCl 、Ca(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等),故A 项错误;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故B 项错误;水中不含氢分子,故C 项错误;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1 mol Ne 中应含有10×6.02×1023个电子,故D 正确。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76d402f60ddccda38a06c.png)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重点难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1.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
2.每组学生分配一套溶液导电装置,一组试剂和药品。
【教材分析】本节课着重介绍教材上“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
【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教学设计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教学设计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教学过程】【教学后记】1.教学中多次采用分类的方法,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不断向学生灌输学习化学的方法。
2.电解质概念虽然抽象,但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得结论就显得很自然,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概念,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负责使其准确而科学。
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根据课标,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穿旧鞋走老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不必现在向学生讲。
4.学生对电离方程式书写掌握很好,课后调查结果表明:初中化学教师未执行新课标要求,仍然按旧教材讲授,已经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作了介绍。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现象,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4.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5.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808b20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70.png)
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清华大学附中高一上期中)下列常用食品添加剂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B.C2H5OHC.CH3COOH(醋酸)D.NaHCO32.(福建南平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氯化氢、三氧化硫、石墨、液氧B.氯化钠、乙醇、铁、空气C.蔗糖、硫酸铜、氮气、波尔多液D.氯化钾、硝酸钠、氯气、石灰水3.(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4.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⑩FeSO4·7H2O晶体请用上述序号填空:(1)上述物质可导电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题组二电解质的电离5.(山西太原高一上期中)如图是NaCl固体溶解并形成水合离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固体中不存在离子B.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C.该过程可以表示为NaCl+H2O Na++Cl-+H++OH-D.熔融的NaCl中也存在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6.(北京一○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熔融NaCl发生了电离,能导电B.NaCl晶体不能导电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 H4+、N O3-,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S O42−三种离子题组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7.(北京西城高一上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H2SO4 2H++S O42−B.K2SO4 2K++S O42−C.NaOH Na++OH-D.NaHCO3 Na++H++C O32−8.(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并说明理由:①液态HCl: (填“能”或“不能”,下同),。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https://img.taocdn.com/s3/m/866cbc57cf84b9d528ea7a95.png)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2×1023 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 1 mol
(
)
D.1 mol NH3 所含原子数约是 2.408×1024 解析:化学上以 0.012 kg 12 C 所含碳原子数作为 1 mol 的基
23 6.02 × 10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
12
C
(2)计量对象: 分子 、 原子 、离子、电子、质子、中子 等所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特别提醒]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
如 1 mol H,1 mol H2,而不能表示为 1 mol 氢。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 NA。
3.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1 2 g· mol (1)H2:__________;
1 32 g· mol (2)O2:__________;
-
-1 18 g· mol (3)H2O:__________; -1 44 g· mol (4)CO2:__________;
-1 56 g· mol (5)Fe:__________;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 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 n 。
[特别提醒]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说成“物
质量”或“物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 mol 。 (1)标准: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0.012 kg
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 6.02×1023 吗?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5b01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2.png)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1.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KNO3固体 B.NaCl溶液C.铜丝 D.熔融MgCl22.某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导电性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NaCl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B.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导电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D.若在②中加入适量KOH固体,小灯泡会变暗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K2SO4C.SO2D.Cl24.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A.乙醇 B.铁C.碱石灰 D.二氧化碳5.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融的氯化氢不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非电解质B.SO2气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C.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D.蔗糖溶液和熔融的蔗糖都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7.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X与电源正极相连,Y与电源负极相连)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代表的离子是氯离子B.图a中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C.图b表示熔融的NaCl能导电D.图c表示带负电荷的水合氯离子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移动8.在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的化合物是 ( )A.MgCl2 B.KClO3C.BaCl2 D.HCl9.如图所示,下列固体分别加入水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A.CaCO3 B.SC.FeCl2D.Fe10.关于酸、碱、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B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 .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 D .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 11.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1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H 2SO 4===H +2 +SO 2-4 B .FeCl 3===Fe 2++3Cl -C .NaNO 3===Na ++NO -3 D .KClO 3===K ++Cl -+3O 2-1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Cl 2===Mg 2++Cl -2B .NaHCO 3===Na ++H ++CO 2-3C .H 2SO 4===2H ++SO 2-4 D .Ba(OH)2===Ba 2++2(OH)-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d80fb82d6137ee06eff918ee.png)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1 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问题引领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不要用湿手或出了很多汗的手去扳开关、
换灯泡、拔或插插头、擦拭电器等,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如图1)。一旦有人因接触电线发生触电事故,在取走电线时
应该用干燥的木杆或竹竿挑走,切不可直接用手拿走(如图2)。
图1
图2
1.为什么湿手或出了很多汗的手接触电源容易发生触电事
生电离
2.建立电离模型,从微观视角认识酸、碱的本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酸、碱、 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都是
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以NaCl固体为例分析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后能导电的原
因
NaCl固体中含有带电荷的Na+和Cl-,但它们不能自由移动,
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4、NH3·
H2O能电离出自由移
动的离子从而导电。
【变式训练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钾
C.乙醇
D.石墨
答案:B
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盐酸属于混合物,石墨属于单
质,A项、D项均错误;乙醇液体及其水溶液都不导电,乙醇不
是电解质,C项错误。
例如:NaCl══ Na++Cl- ,
+
KNO3═K +N 。
三、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的本质
1.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
HCl
H++Cl-,
+
H2SO4
2H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
C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
D 1molH的质量。
答案:C
下列关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1mol水中含有2mol 氢 和1mol 氧。 B 国际上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C 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 D 摩尔的计量对象为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
A A
4.1molNH3含有( 10NA)个电子。
1mol不同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 相同 ),不同粒子的质 量(不同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不同 )
思考:
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
提示:1mol
12C
的质量是多少g? 12g 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思考:
物质是由 分子 原子 离子 微观粒子构成的。
如: 水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计算下列结果:
1.已知18g水中,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90X10-23g,约有 ( )个水分子。 6.02 x1023
答案:1. D
课堂小结2
4.数值:约为6.02x1023
特别关注: (1)6.02x1023 mol-1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不 能说6.02x1023 mol-1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常数。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单位符号 m
kg s
2.已知27g铝中,每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1X10-23g,约有
(
)个铝原子。 6.02 x1023
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 1.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12g 12C所含的碳原 子数) 2.符号:NA 3.单位:mol-1
12g C原子数= ≈ 6.02 x1023
1.992x10-23g
1.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 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 子的式量。
结论:1mol任何微粒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是,在数 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粒子专指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 和电子等。 ※ 用摩尔为单位表示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 名称、符号或化学式。如:1mol氢气、1mol H2、1mol H 、 1mol H+ 、 都可表达具体的微粒,但1mol 氢则不能正确表达。
※ 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g/mol
3.表达式:M=m/n
4.理解: A:1mol物质(分子、原子、离子) B:数值上等于物质或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
原子质量
练习:
1. 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O2的摩尔质量是( 1mol O2 的质量是( 2. 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相同。 2.物质的量就是物质量,
( X ) ( X ) ( X ) ( √ ) ( X ) ( √ ) ( √ )
3.1mol大米。
4.0.5mol 氧气分子(O2)。 5.0.5mol氧。 6.0.5mol 氢氧根离子(OH-)。 7.1mol 铁原子(Fe)。
)
答案:32 32g/mol 32g 答案: 27
)
Al的摩尔质量是(
1molAl的质量是(
)
)
27g/mol
27g
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 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O的质量是16g/mol。 B OH-的摩尔质量是17g。 C 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 D CO2 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电流
热力学温度
安[ 培]
开[尔文]
A
K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摩[尔]
坎[德拉]
mol
cd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3.单位:等。
宏观:
1打 鸡蛋
1箱 啤酒
1盒 粉笔
把微小物质 扩大倍数形 成一定数目 的集合体, 便于计数。
子等微观粒子。
答案: D
粒子数N=物质的量(n)X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n1:n2=N1:N2
练习:
1.1molH2SO4中含有( NA )个硫酸分子。
2.2mol氧气约含有(2NA )个氧分子,( 4NA )个氧原子。 3.0.1molNa2SO4含有(0.2NA )个Na+,( 0.1NA )个 SO42-。(0.1N )个S,( 0.4N )个O。
思考集合体中的成员数:
宏观: 1打 1盒 1箱 1双 12个 鸡蛋 50支 粉笔 12瓶 啤酒 2支 筷子 原子、分子、离子 .......
微观:
1mol ?个
1摩尔的标准: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12g12C中所含 有的碳原子数,约为6.02 x1023。
阿伏伽德罗常数
注意:
※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全称,是一个整体,四字不 能拆开,不能写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