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统筹 均衡发展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教统筹”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教统筹”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257b03dc195f312b3169a577.png)
t b r e n t e I r lAr a he La or Fo c s i a e h
J H i。G O J g l u U n2 i
( d ct n l eate t X zo o a n esy X zo2 11 , in s , hn ) E uai a p r n, uh uN r l i rt, uhu 2 16 Jagu C i o D m m U v i a
i r v es i t c a d tc n lgc u ly, ut rlq a t n o a o a u l ft e s r ls l o rf r e , mp o e t ce i h o o ia q a t c l a u l a d v c t n l a t o u pu b u c h n f n i e l i u i y i q i y h a o s
igyb c meted a v na e f ua cn mi a ds ca d v lp n.O l b e oigma rfr e e eo n I eo i d a tg so rl o o c n o il e e me t ny yd t j c st d v l- h s r e o v n o o o
c a g h ev a t g t u nrs u c drsletepo l f g ̄utr . e snsa dc u t  ̄ h n et eh a yl di og a i h ma o re a o rbe o r l e p a a t o nr o n in c e sn e v h ms a c o n y
sd fChna ie o i .
Ke r s m eTh e n so u ain Pa y wo d : r eKid fEd c to ln;t elbo o c er r l r a h n e h a u f r e i t u a e ;c a g r s nh a
加强三个统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三个统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29e5c5da38376baf1fae57.png)
校建经 费就达 2 亿元 , 0 其中 , 、 市 县两级财政投入 近 8 亿 无教 育设 施 的 , 在相 对集 中 的地 方布 局学 校 , 府 无偿 提 供 政 元。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 投向农村学校的 土地并给予优惠政策 , 由开发商承建 , 交教育部门使用 。两 经费 占总额的 7%。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 , 8 近三年 , 年来 , 市投 资 3 亿 元 , 建校 舍 42 平方 米 。三是加 快 全 . 3 新 .万 投入达 3 亿元。 . 2 我们推广上饶县经验, 制定了《 于中小学 改 建扩容 。我 们将 城 市原 有学 校 周边 空地 纳 为教 育 用地 控 关 信息技术教育 、 教学设备装备经费使用要求的通知》 统筹 规 , 校 园 内的布局 重新 调 整 , 高 了土地 利 用率 及学 校 容 , 对 提 中小学公用经费 1%以上用于装备建设 , 0 共统筹 1 2 . 亿元 , 量。两年来 , 1 对城 区 3 所学校进行了改扩建 , 8 完成投资 5 . 2 主要用于农村学校配置教学装备。
编制 了城 市 中小 学 布 局规 划 和农 村 中小 学 网点 调 整 规划 , 项 目, 划校 舍 8 .万平方 米 、 规 2 5 占地 3 1 亩 , 投资 1. 亿 01 总 0 7
《 上饶 市 中心 城 区中小 学布局 规划 》 已于 2 1 00年开始 实施 。
元。2 1 年 , 02 其余县( ) 区 也将开工建设 , 规划新建学校 4 3
先后三次召开专门会议 ,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注重科学规 条件 。通过撤除 、 整合 、 新建 、 扩建 , 扩充农村教育优质资源。
划 , 定 了义 务教 育学 校标 准 化 建设 规划 , 制 在执 行 省定 规 划 顺 应城 市化 发 展需求 ,我们 在人 口集 聚 的城 区合 理设
实行“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
![实行“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c079c75168884868762d62e.png)
实行“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作者:雷成耀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结合;贵阳市在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优化了当地农村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三教统筹;措施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63-03“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农村教育管理运作模式,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与相互沟通,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农村实行三教统筹,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实现农村教育的统筹管理,密切三教关系,发挥农村教育整体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教育良性循环有重要作用,对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阳市,贵州省省会,农村人口超过50%。
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农村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建立起了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较为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方面,1985年仅有农村完中4所,初中27所,到1990年,区镇农村中学完中18所,初中62所,各乡均建立了乡中心完小,村村建有小学,边远分散的寨子也设立了教学点,到2004年,共有农村小学802所,6269个教学班,初中学校113所(含完中),1051个教学班。
为使农村中小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贵阳市2007年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
职业教育方面,贵阳市1981年就启动了农村职业高中的建设,到2000年在普通中学开设了三年普通教育加一年职业教育的“三加一”班,2006年,全市有职业高中23所,在校学生12462人,技工学校15所,贵阳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为主。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一大批为发展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如生活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物资仓储、房地产业等。
李清安在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李清安在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c7b2c910360cba1aa911da8c.png)
在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李清安(2008年1月27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
陈市长在百忙之中亲临大会指导,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呆会儿,陈市长还要作强调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狠抓落实。
同志们,过去的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以务实、强身、创新、和谐为主线,旗帜鲜明抓质量,持之以恒抓考评,坚持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按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来培养人才,全市教育工作与全市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一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南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下面,我重点就教育强市创建、教育质量提高和职业教育发展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加大力度,凝聚力量,确保教育强市工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去年11月,陈市长主持召开教育专题会议,确定我市2009年实现省“对县督导”达到优级水平,2010年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
今年元月上旬,市政府组织督导评估小组,对全市26个乡镇(街道)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基本摸清了各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和存在不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摸清了家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总体感觉是领导对教育优先发展认识到位,成效明显,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乡镇未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教育工作计划,或教育规划和年度教育工作计划不完整,内容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乡镇教育工作缺乏目标导向,缺乏统筹考虑;乡镇自有资金投入教育不够,2006年部分乡镇(街道)人为调减自有资金收入,降低投入基数;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不够合理,不够科学,布点数量偏多,小规模学校较多,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学校装备与建设教育强市的指标要求差距较大;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特别是职业教育入学率)偏低,初中学额巩固形势严峻,组织入学和学额巩固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备查资料不齐全,不完整,等等。
乡镇 进一步促进“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乡镇 进一步促进“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b0d6be960590c69ec376a5.png)
乡镇进一步促进“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让接受完义务教育又未升入上一级学校,从而回乡务农或异地就业的学生,使其对从事农业生产或就业有一定思想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能找到致富门路。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进程中,如何抓好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实现“三教统筹”协调发展致关重要。
为构建和谐太平,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太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发挥好教育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三教统筹”工作,其实质就是促进抓好“农、科、教”三个结合;将教育科技知识直接用于当地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建设发展,以培养农村建设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为主体,以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太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太平镇“三教统筹”协调发展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具体措施(一)基础教育部分1、大力发展镇域内基础教育,以中心校牵头,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把工作重心集中放在对薄弱学校和村级小学的建设发展上,千方百计做好区域教育的稳定、和谐和均衡发展。
2、继续抓好“以创建促发展”工作。
太平小学、太平中学,分别创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通过开展创建工作逐步完善学校教育体制;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民主理校、特色兴校的彰显。
3、抓好课程改革与建设。
通过建立和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和谐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科学探索教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等持续发展。
4、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有品质、有特色的学前教育服务。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充实幼儿教师队伍。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规范学前教育管理,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判断题A为正确B为错误每题分
![判断题A为正确B为错误每题分](https://img.taocdn.com/s3/m/31ebb4c3b0717fd5360cdc7d.png)
判断题A为正确B为错误每题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一、判断题(A为正确,B为错误。
每题1分)1、2006年召开的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
AB2、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着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AB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和谐和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B4、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B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B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AB7、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AB8、我们建设教育强省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AB9、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坚持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完善城区中小学校配套建设为重点。
AB10、我省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AB11、我省鼓励社会力量按标准举办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
AB12、今后几年,我省将通过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不断提升湖南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实力。
AB1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逐步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学习型社会中心机构。
AB14、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都要坚持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
AB15、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每3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考核。
AB16、“十一五”期间,我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0.5个百分点。
AB17、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学校用人动态管理新机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4001995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b.p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0.26•【字号】黑政发[2003]67号•【施行日期】2003.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3]67号)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提出今后八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作用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省、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我省建设五大工业基地和生态大省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促进劳动就业与再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
因此,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战略的高度,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清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任务(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和劳动者专业技能、岗位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终身学习要求,与市场需求和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62be2b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1.11.15•【字号】吉政发[1991]62号•【施行日期】1991.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的通知(1991年11月15日吉政发〔1991〕6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文件,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再次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策,对九十年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为了认真贯彻《决定》,推动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通知如下:一、认真学好《决定》,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养了大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必须看到,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在社会上还很普遍,传统的教育思想仍束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条件较差,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制度和政策还不健全;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尚未理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还不很紧密。
提高认识仍然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把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教育手段。
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党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下世纪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而作出的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决策。
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决定》,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结合实际,努力把学习《决定》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三教统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教统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2301a2186edb6f1aff001f38.png)
、
解读“ 三教 统筹”
1“ .三教统 ’ 的实质 “ 三教统筹” 是指农村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类教 育的统筹、 协作和发展, 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而形成合力, 故称三教 结合或三教沟通。 ‘ [ 三教统筹” 1 中的“ , 三’ 并非只有三种, 主要是指以
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相 对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 上的改变 , 农村地区教育依然存在不
“ 教 筹’ 我 农 地 教 可 续 展 路 三 统 ’ 国 村 区 育 持 发 之
● 杨 可 汪 , 娟。
(. 1 西南大学 教 育科 学研 究所 , 重庆 4 0 1 ;. 0 7 52 西南大学 教 育学 院, 重庆 4 0 1 ) 0 75
摘
要 : 村教 育 一 直 都 是我 国教 育 改 革 与 发展 的 重 要课 题 , 是 我 国教 育 长足 发 展 的 重点 和 难 点 。 结合 我 国 当前 农 村 农 也
* 收稿 日期 :O O O 一 l 2l— 5 5
量, 优化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 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Z农村教育‘ 教’ , 三 统筹的必要性 在农村教育中, 基础教育担负着普及基础 知识的任务, 职业教 育的任务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而成人教育的任务则
薄, 整个社会不太重视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问题。 口许多农村青年
中 图分 类 号 : 4 o o C 0G4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8 2 1 ) 4 0 2 -0 10 —4 5 (0 0 0 - 2 8 3
‘ 三教统窘堤我国在上世纪 8 年代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基 0 础之 匕 提出来的, 谛携§ Ⅸ 础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三者统筹、 协调 发展。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 统筹—直没有得到重视。基础教 三教’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扶持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扶持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27240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0.png)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扶持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问题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不断受到重视。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扶持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具体探讨政府支持农村教育的举措,并探讨这些政策对于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农村教育投入上的加大。
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拨款、设立特殊教育经费等方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
这些额外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二、建设乡村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政府依托农村乡镇教育局,建立乡村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乡村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政府还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与培养农村教师的素质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待遇保障力度,提高农村教师薪酬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四、推进信息化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化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教育设备和网络条件,推动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五、加强政策保障,提高农村家庭教育参与度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参与度。
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农村家庭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共同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农村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f016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4.png)
农村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经济的繁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长期以来面临着诸多问题,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本文将探讨农村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以期为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村教育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培养乡村地区的劳动力队伍,提高其素质水平,为乡村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教学设施,加强教师培训,推动教育公平化是实现农村教育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合理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优质学校和师资多集中在城市地区。
因此,提升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关注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水平的教育。
四、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修建学校、购买教材、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等。
只有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才能有效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五、强化农村教师培训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相对较弱,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需要提高。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同时,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六、鼓励农民继续教育农民群体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劳动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农民应被鼓励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七、发展农村教育与产业融合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应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发挥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通过开设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乡村经济的升级转型。
八、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人才流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应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打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壁垒,促进人才流动。
三农三教活动
![三农三教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16188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c.png)
三农三教活动摘要:一、引言二、三农三教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三、三农三教活动的具体内容1.农民教育2.农村教育3.农业教育四、三农三教活动的实施成果五、未来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农业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三农三教活动作为一种综合性、长期性的农村发展项目,旨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将对三农三教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三农三教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三农三教活动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是为了解决农村教育、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问题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开展农民教育、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三农三教活动的具体内容1.农民教育农民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手段,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2.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包括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扶持政策等。
3.农业教育农业教育是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科技等手段,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
四、三农三教活动的实施成果三农三教活动在我国农村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攀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五、未来展望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三教活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a7fea8a283d049649a665813.png)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5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湖南省郴州市嘉禾一中教研室罗石(不经本人同意,严禁其他网站转载)背景2018年12月27至28日,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8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
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18年是新世纪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
坚持“三教统筹”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三教统筹”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63fe80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4.png)
坚持“三教统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炳智;王东生;侯凤兰
【期刊名称】《生活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1995年,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前后,山西省坚持“科教兴村”“科教兴县”“科教兴省”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在山西召开的师范教育现场会对推广山西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2007年,中央连续五年出台关于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胆识与魄力。
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98.5%的北京远
【总页数】5页(P15-18,30)
【作者】赵炳智;王东生;侯凤兰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7
【相关文献】
1.坚持统筹发展突出强农惠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
2.坚持"三教统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赵炳智;王东生;侯凤兰
3.坚持“三教统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赵炳智;
4.坚持统筹发展突出强农惠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5.坚持统筹规范探索公选新路——四川省南充市积极推进统筹公选科级领导干部工作 [J], 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3ccb6d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4.png)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3.22•【字号】京教职成[2007]4号•【施行日期】2007.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三教统筹”推进郊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京教职成〔2007〕4号)各区县教委:为了贯彻北京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京政发〔2006〕11号),加大“三教统筹”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现就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三教统筹”,发展郊区农村成人教育,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农村教育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三教统筹”,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逐步改善乡镇成人学校的办学和培训条件,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时期赋予各级教育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切实把郊区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三教统筹申报书
![三教统筹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e19e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a.png)
三教统筹申报书【实用版】目录1.引言2.三教统筹的概念和意义3.三教统筹的具体措施4.三教统筹的预期效果5.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教统筹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介绍三教统筹的申报书,对其概念、意义、具体措施以及预期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三教统筹的概念和意义】三教统筹,即佛教、道教、儒教的统筹,是指在保持三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三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宗教和谐与社会稳定。
【三教统筹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三教统筹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1.加强三教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文化活动,促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尊重。
2.推动三教文化的研究与发展,鼓励学术界对三教经典的研究与解读,发掘其现代价值。
3.建立三教共同参与的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宗教在社会公益、道德教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政府加大对三教文化的保护与支持力度,将三教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三教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教统筹的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三教统筹,我们可以期待以下效果:1.促进我国宗教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2.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为民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仰选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结论】三教统筹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我国宗教和谐、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三教活动
![三农三教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ff3678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5.png)
三农三教活动摘要:1.三农三教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三农三教活动的主要内容3.三农三教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4.三农三教活动的未来展望正文:【三农三教活动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农村教育、农业、农村经济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三农三教”活动,即农村教育、农业技术、农村经济三项重点工作,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农三教活动的主要内容】1.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2.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农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服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技能。
3.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农三教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1.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政府制定政策,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三农三教活动实施。
2.地方政府落实: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确保三农三教活动取得实效。
3.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三农三教活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教育、农业技术、农村经济发展。
4.效果显著:三农三教活动实施以来,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 的校 舍 一 律 用 于 教育 . 置 的初 中 优 先 闲
改 建 小学 , 闲置 的 小 学 优 先 改 建幼 儿 园 , 闲置 的 幼 儿 园 用 于 发 展 0 3岁 早 期 儿 童 ~
收 . 并 被 命 名 为 全 国 职 业 教 育 先 进 县
表 、 协委员对全市 的教育进行视察 . 政 听
办 学 , 儿 园 和 高 中 实 现 了 总量 扩 张 。 继 幼
性 、 导 性 、 局 性 的 地 位 , 教 育 作 为 先 全 把
富 民 兴 市 的基 础 T 程 来 抓 。市 里 成 立 了
维普资讯
矗 嗜^ J J ● ●● L 局长论置 、 }-’■● A ● ● ■● r ' ■■ f 1● ■ J
E U A C  ̄ E U A O D C TI  ̄O DER 2 '
近 几 年 来 , 市 在 上 级 党 委 、 府 的 我 政 正 确 领 导 下 .认 真 贯 彻 党 中 央关 于 教 育 T 作 的一 系 列 方 针 政 策 .把 坚持 三 教 统 筹 、 务 经 济 建 设 作 为部 署 教 育 、 济 与 服 经
( ) 市 。伴 随着 经 济 的 快速 发 展 , 们 认 识 取 人 民群 众 意 见 ,推 动 形 成 了 政 府 领 导 教 育 。 另 外 , 里 还 拨 出 专款 用 于 重组 、 我 市 到 . 育 与经 济 的联 系 越 来 越 密 切 . 济 教 经 对 教 育 的 依 赖度 越 来 越 高 。特 别 在 农村 , 把 沉 重 的 人 口 压 力 转 化 为 人 力 资 源 优 势 , 育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重 要 作 用 . 须 教 必
、
以 教 为 本 。 发 展 教 育 作 为 政 的方 案 。 把
相结 合 . 扩 大 办 学 规模 、 升 办 学 效 益 与 提
相结 合 . 中小 学 和 幼 儿 周 布 局进 行 了重 对
府 工 作 的 首 要 职 责
业取 得了长足发展 . 续四届进入 “ 国 连 中
市政 府出 台了 《 光市教育执法 目 寿
( ) 持 三 项 标 准 , 好 四 个 结 一 坚 搞
重 要议 事 日程 。 定期 研 究 。近 年来 . 委 、 合 . 力 推 进 中 小 学 调 整 重 组 和 结 构 优 市 大 市政府抓住机遇 . 时对 教育作m规划 . 适
先 后 出 台 了 四个 里 程 碑 式 文 件 .制 定 了 化 。按 照 初 中 覆 盖 3 5万 人 口 , — 小学 覆 盖 5o 0 0人 口 、 幼 儿 园 覆 盖 3 0 0 0人 口的 标 准 .坚 持 中小 学 调 整 重 组 与 改 造 薄 弱 学
定 19 9 2年 在 山 东 省 率 先 通 过 了 “ 基 ” 两 验 与 干 部 政 绩挂 钩 。同 时 . 期 邀 请人 大代
新规 划调 整 . 全 市 小 学 由 64处 压 缩 到 使 0
解 到 乡镇 和部 门 , 入 乡 镇 综 合 评 估 . 纳 列 2 1 , 中 由 5 4 处 初 7处 调 减 到 4 5处 。同时 , 为 推动 资源 优 化 配 置 . 里 规定 调 整 后 闲 市
, 进 入 九 十 年 代 .我 市 经 济 和 社 会 事 标 责任 制 》 将 教 育 发 展 目标 责 任 层 层 分 农村 综 合 实力 百强 县 ( ) 行 列 ,9 4年 入 部 门执 法 责 任 。教 育 督 导 室 每 年 进 行 市 ” 19 成 为 山东 省 首批 “ 康 市” 小 。同 时 , 们 于 我 两次督导评估 考核 , 绩通过报纸 公布 , 成
社 会 发 展 的 主 线 .大 力 推 进 基础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职 业 成 人 教 育 融 合 发展 和 实 施
乡 镇 、 道 、 也 都 成 立 了相 应 的 领 导 机 人 才 基 础 和智 力支 持 。 街 村 构 , 教 育 纳 入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 入 把 列
育 相 互 依 存 、 互 支 持 , 育 与 经 济 相 互 相 教 驱 动 的“ 双赢 ” 面 局
一
校 、 施 “ 高普 九 ” 结 合 , 优 化 资源 实 双 相 与
配 置 、普 及 学 前 教 育 和 高 中段 教 育 相 结 合 , 加 快 城 镇 化 建 设 、 进 教 育 现 代 化 与 推
把 教 育 摆 在 建 设 全 面 管 、有 关 部 门 协 调 配 新 建 和完 善 办 学 条 件 。 1 9 9 9年 . 入 21 投 . 合 、 乡社 区 共 同 参与 的教 育 管 理机 制 。 城 亿元 , 高标 准 建 设 了 占地 4 0亩 的 现 代 中 6
“ 高 普 九 ” 年 发 展 规 划 、 ( ) 教 双 十 经 农 科 结 合 、教 育 服 务 经 济 建 设 的 决 定 和实 施 方 案 、全 面 实 施 跨 世 纪 教 育 现 代 化 下 程 的意 见 和 率 先 在 全 省创 建 教 育 现 代 化 市
教 育 现 代 化 丁 程 . 成 了企 业 、 村 与 教 形 农
二 、 进 基 础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 实 学 , 入 8 0 推 夯 投 0 0万 元 对 薄 弱 学 校 进 行 了 改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的 人 才 和 智 力 基 础
息 化 带 动 现 代 化 .推 动 基 础 教 育 均 衡 发 造. 入 1 投 . 元 改 善 了各 类 学 校 的 办学 2亿 按 照 “ 高普 九 ” “ 向 延 伸 ” “ 双 、双 、信 条 件 。经 过 调 整 。 中 、 学 实 现 了规 模 初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