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共55页文档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井下作业是指在地下矿山、隧道、井筒等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井下作业存在着许多危害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将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井下作业的特殊环境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系列威胁。
井下作业空气质量差,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和粉尘,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矿工肺等。
井下作业还存在高温、高湿、低温等极端温度环境,容易引发中暑或者冻伤。
井下还存在着高压、高湿、高噪音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听力和心血管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井下作业的复杂工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井下作业场所狭小复杂,存在坍方、塌方、地质灾害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导致作业人员被埋压、失踪、伤亡等。
井下还存在着火灾、爆炸等危险,一旦发生火灾,应急逃生通道狭窄,很难保证及时撤离,给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伤害风险。
针对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
对于井下作业空气质量不良的问题,可以采取通风设备、防毒面具等措施,保持作业现场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对于极端温度环境,需要提供适宜的作业服装和设备,保持作业人员的体温适宜。
在作业现场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隔音设备和耳塞,保护作业人员的听力。
还需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护体系,对井下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紧急救援。
在进行井下作业时,还需要重视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井下作业的管理者需要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CONTENTS
•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 • 事故预防措施 • 事故处理流程 • 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
01
CHAPTER
3
地质构造
复杂的地质构造如断层、 褶皱等可能导致井下作业 施工中的危险。
人员操作因素
人员技能不足
井下作业人员技能不足可 能导致操作失误和危险。
违章操作
井下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可 能导致事故发生。
疲劳与饮酒
井下作业人员疲劳和饮酒 状态下工作可能导致危险 。
安全管理因素
安全制度不健全
井下作业安全制度不健全可能导 致事故频发。
安全培训不足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足可能导 致危险意识不强。
地下水
地下水活动可能导致井壁 不稳定,增加施工难度和 危险。
瓦斯与煤尘
井下瓦斯和煤尘的积聚可 能导致爆炸和窒息危险。
设备与工具因素
设备故障
施工设备如钻机、抽油机等故障可能 导致施工中断和危险。
设备与工具维护不当
设备与工具维护不当可能导致故障和 危险。
工具缺陷
井下作业工具如钻头、套管等存在缺 陷可能导致施工事故。
THANKS
谢谢
成功案例二
某公司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查和维修钻具,确保其完好无损,有效避免了钻具断 裂事故的发生。
成功案例三
某油田在压裂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压力,加强地面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危 险因素,成功避免了地面破裂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总结与改进措施建议
要点一
经验教训总结
要点二
改进措施建议
从典型事故案例中可以发现,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主要 来自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方面。因此 ,必须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设备 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加强现场监管和风险评 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危险因素。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
工程与施工质,也会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在其在进入系统之前,要先通过水洗方式进行原料气的净化,去除可溶于水的各种杂质,例如SO2、NH3等;原料气中还会含有一些容易引起发泡的杂质,在水洗操作以后还要通过气液分离器进行进一步净化,主要是过滤原料气中的烃类;在进行前两步骤净化后,可以使用机械过滤对原料进行二次净化,将之前没有过滤掉的雾沫、硫化铁等细小颗粒物通过二次净化过滤出去。
在进行机械过滤后,原料气的杂质最终被净化完全,这才可以保证气体的清洁,有效防止发泡现象的产生。
3.3定期检查胺液浓度胺液发泡的主要原因是浓度超出正常范围,所以要严格把控溶液的浓度,定期对胺液浓度进行检查,溶度检查要随时进行记录,精确每一时段的浓度数额,确保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处于15%-30%之间就属于正常浓度。
及时产生发泡也可以通过添加软化水和消泡剂进行稀释处理。
3.4投用胺液过滤器在胺液再生装置中添加过滤器,胺液在再生过程中也会生成杂质,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溶液中的杂质,进行净化,使胺液更加纯净。
第一步是过滤掉溶液中的固体颗粒,第二步是利用活性炭过滤掉小型的颗粒物。
3.5加入脱氧剂受胺液氧化降解的影响,脱氧剂可有效去除原料中氧气对胺液系统的影响,如Na2SO3、NH2-NH2,可较少MDEA的氧化降解,其反应为Na2SO3+O2⇌2Na2SO4NH2NH2+O2⇌2H2O+N24结语胺液发泡主要与进入胺液系统的杂质有关,如随原料进入的悬浮颗粒、冷凝的重烃组分、设备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胺液降解产物以及热稳定盐等。
多种情况综合影响下,胺液发泡情况更剧烈。
现阶段,除了加强生产管理,保持系统清洁,投用胺液系统连续净化装置是降低胺液发泡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朱海峰.净化装置胺液系统发泡原因分析及调控措施[J].硫酸工业,2018(02):27-29.[2]杜青林.浅议MDEA脱硫溶液发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7(04):131-133.[3]包忠臣.液化气脱硫塔胺液发泡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炼油与化工,2016,27(05):25-27.[4]付世昭,李海泉,李琛.胺液在线净化技术在气体脱硫装置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02):15-18. [5]叶国庆、李宁、杨维孝、鲁风琴、王顺海.脱硫工艺中氧对N-甲基二乙醇胺的降解影响及对策研究.[6]邓爱琴,周姜维.醇胺液再生装置胺液损失原因及对策.[7]惠霞,冯永胜,刘鹏华,王剑锋.胺液发泡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8]林霄红,袁樟永.用AmiPur胺净化技术去除胺法脱硫装置胺液中的热稳定性盐.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贺俊仁1陈相国2(1.新疆克拉玛依市采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8;2.新疆克拉玛依市工程技术公司二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8)摘要:以油田区块的井下作业施工为基础,分析井下作业施工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施工的质量。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油田井下作业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工作,经常发生事故,因此预防与处理井下作业事故对于确保工人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井下作业常见事故及相关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突出事故突出事故是井下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它是指岩石、煤岩在井下迅速掉落或坍塌,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预防措施如下:1. 加强巷道支护。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支护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严禁违章施工。
2. 加强巷道治理。
对现场杂草和杂物等进行清理,以减少其对支护的影响;对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3. 强化人员管理。
对进井人员进行资格认证,配备合格的井下工作人员,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建立安全监测系统。
安装应力监测仪、应变计、声波监测仪等设备,对巷道的变形、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确保人员安全。
二、坠落事故坠落事故是指在井下操作中,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而导致的人员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如下:1. 加强培训。
对所有进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操作规程进行明确的标示和说明,并对安全防护装备进行示范和讲解。
2. 严格管理防护装备。
对安全防护装备的有效期限进行核实,及时更换劣质或失效的防护装备;对安全防护装备进行检查,杜绝佩戴不符合要求或不合适的装备。
3. 建立安全制度。
对所有进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制度签订,并进行强制执行,以保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三、有毒气体中毒事故井下作业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甲烷、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它们分别具有易燃、助燃和剧毒的特点。
预防措施如下:1.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
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确保通风顺畅,杜绝中毒事故发生。
2. 严格开工前检查。
在开工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特别是对有毒气体的检测,每日进行多次检测确认没有中毒现象后方可作业。
3. 强化安全知识教育。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油田井下作业是指在地下采油、注水、注氮等作业中进行的各种作业,包括井口操作、井下作业、检修设备、疏通井口等工作。
由于作业环境恶劣、操作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因此事故频发。
本文将着重介绍油田井下作业中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在操作井口时的预防与处理(一)现场安全检查在进行井口操作时,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检查员应检查技术设备及其连接件是否正常,不允许井杆和各部分之间出现脱落和松动现象。
同时,还要检查井口内、井筒内是否存在危险物品,如浮标、吊桶等,以免发生坠落或撞击事故。
(二)防护措施在操作井口时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在井口预先设置防护栏杆,确保人员不会意外掉入井筒内。
另外,要提高安全意识,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头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三)应急措施发生井口作业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不论是因为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都可以利用应急装备现场进行处理,如果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并启动应急泵,将井筒内水排出。
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检查。
首先应检查井筒内是否有危险气体或异味,如发现有异味或危险气体,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另外,还要检查井下设备是否正常,并按照标准进行维修和检修。
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设备和安全带,如有必要,还要配备风机、监测仪和逃生设备等装置。
在井下作业时,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事故,要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并按照应急计划进行处理,及时采取逃生措施,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在油田井下作业中,预防和应急措施十分重要。
操作过程中,要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和安全防护,提高安全意识,按照标准操作,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也要学会应急处理,及时采取逃生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工艺过程繁杂,这一环节也是事故频发的地方。
而一旦发生井下作业事故,往往会给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井下作业事故,成为了石油生产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备管理、工艺技术、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践。
本文将就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展开详细的探讨,希望对石油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常见井下作业事故及原因分析1. 油井溢流事故油井溢流事故是指油井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油井井口溢出大量油、气、水等物质的事故。
其主要原因包括:管柱压力失控、套管内积液过多、炮孔堵塞等。
造成的后果是生产设备受损,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亡。
3. 井下工人伤害事故井下工人伤害事故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工人受伤的事故。
其主要原因包括:工人个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作业环境复杂等。
造成的后果是工人伤亡或受伤。
二、预防井下作业事故的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2.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每位从业人员严格遵守。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对井下作业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井下作业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杜绝操作不当或过失而引起的事故。
5. 加强安全监测和预警安装各类安全监测设备,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1. 停止井下作业一旦发生井下作业事故,第一时间立即停止作业,切断油气源。
2. 抢救伤员对伤员进行及时抢救,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
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
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井下岗位危害因素分析、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井下设备、机器或工具等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如割伤、撞击、刺伤、压伤等。
机械伤害的危害程度较高,严重时可导致残疾或死亡。
为避免机械伤害,应采取以下措施:a. 使用防护装置,如安全带、防护屏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b.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c. 采用智能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d.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坠落伤害坠落伤害是指井下作业人员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如骨折、颅内出血等。
坠落伤害的危害程度较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为避免坠落伤害,应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照明,确保员工能看清周围环境;b. 使用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措施,避免员工从高处跌落;c. 在井口设置护栏,避免员工不慎跌落;d.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3.触电伤害触电伤害是指井下作业人员接触带电体或静电荷造成的伤害,如电击、电灼等。
触电伤害的危害程度较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为避免触电伤害,应采取以下措施:a. 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b. 使用绝缘材料,避免员工接触到带电体;c. 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d. 加强员工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触电伤害。
4.环境污染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危害员工的健康,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为避免环境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a.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三废”的产生;b. 对产生的“三废”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c. 安装环保设施,如除尘器、废水处理装置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 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训,让他们了解环保法规并严格遵守。
5.噪音伤害6.井下作业环境中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
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员工的听力受损、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职业病。
井下作业施工的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处理策略探究
48一、引言井下作业施工难度系数大、施工覆盖点众多,加上很难进行监控,导致在近些年来关于井下作业施工技术不当或者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产生的责任事故也是频频出现,不仅劳民伤财,还会令众多无辜的家庭受到牵连,历来煤矿和石油开采企业都愈发重视井下作业安全施工,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施工风险,其都是因为施工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导致,本文重点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二、井下作业施工常见危险因素1.井下作业潜在危险源井下作业施工难度系数大,并且加上存在作业流动性、分散性等特点,导致在实际的井下作业中存在较多的潜在危险源,因为对井道的处理不得当或者因为作业面本身地质不佳等问题,都会产生危险源,比较常见的井下作业危险源有:(1)该区域为初次作业区域,勘察了解不足;(2)井内有松散破碎的岩石;(3)井下作业的深度;(4)井内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浓度超标;(5)井内光线;(6)井内有蛇和其他危险的小动物;(7)井内有腐蚀性污水和污泥,这些都会造成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作业危险。
2.井下作业人员操作井下作业施工非常依赖人员的素质,如果井下作业人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也可能导致施工风险提升:(1)井内作业人员身体条件;(2)井下操作人员心理素质;(3)井下人员的操作不当。
3.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力如果是中小型的煤炭开采或石油开发单位,则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常见的危险因素有:(1)企业没有做好工作人员培训;(2)工作人员瞒报隐性病症而企业未能筛查;(3)企业施工设施老化,存在类似设施损坏等问题;(4)企业怀着侥幸的心理没有做好员工的安全保护。
三、井下作业施工的事故预防1.对作业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在井下作业施工之前,按照专业分工设置部门对危险源进行专业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对一系列常见的危险源(如作业区域自身状态或人身行为)等进行有效筛查,作业之前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并列好清单,上交技术委员会汇总并提出安全事故解决方案,并在进行好员工培训之后,方可投入井下作业施工。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井下作业是指在地下进行的各类作业,其中包括矿井作业、隧道施工、地铁建设等。
由于井下作业环境复杂、条件恶劣,安全风险较高。
本文将从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和相关的安全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环境复杂,空气氧含量低,温度高,湿度大等,给作业人员的生理健康带来较大威胁;二是地下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比较多,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作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中,会引发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三是地下存在的危险物质较多,如爆炸物、易燃物等,作业人员在操作和接触这些危险物质时很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四是地下作业容易发生坍塌、崩落,作业人员受到物体压迫、埋压等导致伤害;五是井下作业常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如井下人员吊篮、井下脚手架等,作业人员一旦高空坠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做好作业计划和工艺设计,制定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每个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二是加强通风系统建设和管理,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加强对危险物质的管理,要有专门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并采取正确的操作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巡视和检查,定期对井下工作面、巷道、井筒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五是加强井下作业的防护设备使用,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比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较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以防范。
只有做好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油田井下作业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关键的环节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性,如井口爆炸、井下漏油等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生命财产上的损失,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必须加强对油田井下作业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爆炸事故在油田井下作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险事件。
井口爆炸通常是由于井下积气、积油导致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加强通气,确保井口内部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积累过多的气体和油气。
2、加强监测,定期检查井口的气体浓度、压力等指标,一旦超标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3、作业时要注意随时保持井口稳定,不能在井口附近轻易起吊和放下工具,避免对井口造成冲击。
4、加强消防器材配置,准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了井口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迅速通知现场负责人和应急队伍,随即进行紧急排放井口内的气体。
2、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施救和救援,处理爆炸现场,保护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3、及时将事故上报,展开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漏油事故是油田井下作业中常见事故之一,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还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为了避免漏油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检查,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没有漏油现象。
2、加强污染源的管理,严格控制井口附近的污染源,避免因为不正当操作引起的漏油。
3、加强现场巡查,定期巡检油井周边设施,找出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越积越深。
1、迅速通知现场负责人和应急队伍,组织现场人员抢修和清理漏油现场。
2、加强污染治理,迅速采取防污措施,遏制污染扩散。
3、及时报告,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总之,油田井下作业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和工人必须加强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合理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避免因过分追求效益而忽略安全。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共55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 处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井下作业施工技术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档
井下作业施工危险因素及事故预防与处理井下作业施工点多.面广,涉及到各种各样地施工,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也较复杂,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起下作业.射孔作业.带砂作业.高压作业.带酸作业.打捞解卡作业.磨套铣作业高空作业以及防喷防爆等. 起下作业是井下作业最频繁地施工之一.由于起下作业前没有检查刹车系统,刹车失控造成顿钻事故,或因超速起下造成顿钻甚至落物事故.没有检查提升系统,在重负荷作用下,发生大绳断落事故.井口操作不熟练造成单吊环伤人.无证操作,不熟练绞车操作规程而发生顶天车.顿钻,甚至管柱落井等恶性事故. 射孔作业是井下作业施工地重要工序,也是易发生井喷事故地施工.施工前因没有合理选配压井液而引发井喷,或因没有合理选择射孔方式而减少事故发生地可能性,或因防喷装置没有检查.试压而发生井喷,没有准备好抢喷工具及配件,致使抢喷失败造成事故. 带砂作业主要指冲砂.填砂.防砂.压裂等作业.由于施工中地层砂或工程砂均需经过油管或油套管环形空间,因此,均有沉砂卡钻地危险.冲砂施工会因排量过小,接单根过慢,循环冲洗不充分等造成砂卡管柱.填砂施工会因填砂后上起管柱不够高而砂卡管柱.防砂会因携砂液能变坏等原因而砂卡管柱,或因防砂工具掉落造成落物事故. 压裂施工混砂比过大,加砂速度过快,排量过小及压后放压过猛等造成砂堵. 砂卡事故. 高压作业主要包括封堵.压裂.气举.气井作业等.由于这些作业均属高压施工,地面管线.施工管柱.井口装置等均承受高压.由于选择.试压.检查.安装.固定等问题会造成管线刺漏,闸阀渗漏及管柱弯曲等故障.封堵作业因堵剂性能变坏,施工超时,管柱漏失等造成卡阻或施工失败.压裂施工因油管强度不够.压裂液变质. 封隔器不工作及放压控制不当造成事故.气举作业因放喷控制不当引起地层出砂造成事故.气井作业不但在高压下作业,而且易引发井喷爆炸事故.由于井口装置.防喷器等选择.检查.试压等问题造成井口失控,还会因射孔.压井. 排液等措施不当引起井喷,甚至爆炸等. 带酸作业主要指酸化.酸压作业.由于酸地腐蚀性及高压作业,易发生人员烧伤,设备管线.管柱等故障,应严格检查管线.管柱及井口装置防止事故发生. 打捞解卡作业是处理井下事故作业,由于井下事故情况千差万别,并且打捞解卡负荷较大,易发生提升系统大绳断裂,井架倒塌事故,还会因打捞操作失误,选择工具.下探深度等不当,造成遇卡遇阻等事故.解卡施工排量.钻压.转速等参数控制不当也会造成事故. 磨套铣作业由于工具选择不当,管柱配合不当造成卡阻或偏磨,也可因转速.钻压.排量等参数控制不当造成憋卡或磨屑卡钻等. 高空作业由于身处高空危险性较大,因此操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应防止因未系安全带发生坠落事故,或因高空作业工具.配件等坠落伤人事故. 防喷防爆在井下作业施工中非常重要,也是造成井下作业重大事故地危险因素.在有可能发生井喷地作业中,防止因防喷器失效,抢喷工具配件不全等造成井喷事故.防爆与防喷是相互联系地, 由于井喷等原因而形成易燃易爆气体,应采取相应防爆措施,杜绝着火.爆炸等恶性事故地发生. 由此可见,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存在于井下作业地各项施工中,只有认清各项作业中地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采取检查.预防等措施, 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率,搞好安全生产.二.通井1 •选择通井规外径必须小于套管内径6〜8mm,防止中途遇卡.2•普通井通井规长度应为1 • 2m,特殊井地通井规长度应大于井下工具地大直径管长度50〜100mm,防止通井不彻底.3 •水平井和斜井应采用橄榄状通井规,有效长度30〜40cm,防止45。
井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井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一、井下事故的分类:1、垮塌卡钻(1)岩层胶结不好而引起的垮塌卡钻。
(2)钻井液密度低,不能平衡地层压力,导致垮塌卡钻。
(3)起钻不及时灌满钻井液,引起液柱压力下降,造成垮塌卡钻。
(4)•钻井液性能急剧变化,泥浆受到破坏,不能稳定井壁,造成垮塌卡钻。
(5)清水、低粘度泥浆失水大,引起水敏性垮塌卡钻。
2、压差卡钻(1)•钻井液性能差、含砂量大、泥饼厚而松软,钻具与井壁摩擦系数大,钻具静止时间长造成的卡钻。
(2)•由于井斜钻具紧贴井壁,在钻井液的压力作用下,钻具紧靠井壁,造成卡钻。
(3)在渗透性强的地层,钻井液密度大,引起卡钻。
3、钻具事故(1)钻具疲劳断裂。
(2)钻具严重磨损、腐蚀,在正常负荷下断裂,被钻井液刺断。
(3)钻铤修扣过长,引起公母扣根部断。
(4)地层引起的跳钻,使钻具松扣,而被钻井液刺坏或折断。
(5)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丝扣被钻井液刺坏造成钻具落井。
(6)拉力超过钻具的屈服强度断裂。
(7)•扭矩超过钻具的屈服强度,扭断钻具本体、丝扣根部、母扣胀扣、滑扣。
(8)配合接头的破裂、滑扣。
(9)配合接头反复上卸丝扣,严重磨损而滑扣。
4、顿钻(1)单吊环起钻折断钻具。
(2)游动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钻具落井。
(3)钻机刹车失灵,人为刹车过失,钻具落井。
(4)井口工具失灵或损坏造成钻具落井。
5、钻头事故(1)•钻头使用过失,判断失误;钻头制造质量差;钻头长时间划眼而使牙轮钻头牙轮落井。
(2)钻头牙轮轴断裂。
(3)钻头巴掌蹩断。
(4)钻头丝扣折断。
6、键槽卡钻1只限于井身质量差、井斜方位急剧变化,使井壁形成键槽,在起钻过程中钻具进入键槽而发生的卡钻。
7、其它井下事故(1)小井眼卡钻:实际井眼小于所下钻头直径造成的塞卡;特殊地层引起缩径;由于钻井液失水引起泥饼厚形成小井眼。
(2)落物卡钻:地面工具、用具、物品落井造成卡钻;钻具打掉水泥环卡钻。
(3)电测事故:电测仪器被卡;电缆拉断,仪器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