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c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要点尽管近年来医学科技已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直到今天医生们所面临的多数疾病,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即使最常见的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也往往需要终生不间断治疗。

感染性疾病与上述疾病截然不同,其中大多数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恰当,都可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彻底治愈。

感染可发生在临床各科,人体任一部位,因此,与感染有关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是所有临床医生均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只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有时会遇到困难,如某些老年性肺炎,可以无发热,或仅有轻微发热,也可缺少呼吸道症状,可能只表现为意识的某些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没有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帮助就可能发生误诊。

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有一些酷似感染的临床表现,如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等,此时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诊断的参考意义更大。

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外,某些生物标志物对判定患者的预后与确定抗感染疗程也有较大帮助,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区别引起感染的致病原(细菌、真菌、结核、病毒)。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决定编写此共识,争取尽量系统、客观、全面地向临床医生介绍常用的和即将在临床推广的与感染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供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传统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

少数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也可有上述表现。

此外,血液与实体肿瘤、血管炎、成人Still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非感染原因,也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常与其他疾病共存(合并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最为常见。

心血管疾病与慢阻肺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在患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与疾病进展、治疗药物的相互影响等。

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对慢阻肺合并症的认识不足。

本专家共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对慢阻肺心血管合并症的认识,就识别和恰当处理心血管合并症提出建议,同时希望激励更多关于慢阻肺心血管合并症的研究,为未来更好地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共识提出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需要进行鉴别。

对于慢阻肺患者,应主动筛查是否存在心血管合并症,在治疗时予以兼顾。

当慢阻肺与心血管疾病并存时,两者原则上均应按照相应的指南进行稳定期的长期管理。

慢阻肺患者对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良好,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慢阻肺不是禁忌,宜从小剂量起始,密切监测气道阻塞症状。

同样,针对慢阻肺的治疗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共识强调优化慢阻肺管理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估计我国患病人数接近1亿,在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3.7%[1]。

慢阻肺的流行病学特点是在老年人多发,病理生理学上存在肺部和全身的持续性炎症、肺气肿和动态过度充气导致的肺内压力变化以及反复的急性加重,这些因素决定了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诸多的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癌、肺栓塞、睡眠呼吸障碍、脑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异常及肌萎缩、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焦虑与抑郁等精神疾病等[2]。

慢阻肺合并症的患病率在不同的报道中存在差异,在法国西南部的真实世界研究中,71.6%的慢阻肺患者存在1种或1种以上的合并症[3]。

其中,心血管疾病合并症(以下简称心血管合并症)为最常见,而且与慢阻肺的相互影响更为明显[4, 5, 6]。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版)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版)
选,并依据原因不同给予对应治疗; ➢ 同时可针对内脏神经支配区域或肿瘤侵犯的部位采用微创介入治疗。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5 其他临床常见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其他常见的脑脊髓膜转移痛、盆底会阴痛、治疗后臂丛神
经受损上肢静脉淋巴回流受阻痛、幼儿疼痛等,应采用个 体化的治疗原则,早期应用微创介入治疗或其他有效手段。 ➢ 对于各种手段都无效的终末期患者,可采用临终难治性癌 痛的镇静。 ➢ 心因性疼痛可转至精神科。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骨转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骨转移性癌痛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
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和微创介入治 疗。全身药物治疗推荐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 双膦酸盐/地诺单抗、放射性核素等联合应用。 ➢ 对于自发性与诱发性骨痛的发生,应尽量减少诱因, 同时处方救援镇痛药物。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 难治性癌痛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
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 可耐受。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 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 ,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 痛药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的再评估。 ➢ 内容主要包括 疼痛发生原因、机制、解剖特征、功能评
价、药物治疗史、心理因素及是否存在肿瘤急症,并且要 在治疗的全程进行动态评估。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于2008年提出的神

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动静脉)

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动静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痛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至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肿瘤患者发生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风险比非肿痛患者高数倍。

住院和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痛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

国外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伴血栓形成风险升高4.1倍,而化疗则升高6.5倍。

在所有VTE患者中,肿瘤患者占20%,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占所有VTE患者人数大约占13%。

尽管风险如此之高,2010年国内在CSCO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血研所制定了《中国肿痛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

经过四年多的临床实践已引起了肿瘤医护研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指导性文献。

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有少部分三甲医院肿瘤科及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还没有完全推广。

一方面是肿瘤患者的VTE防治涉及多学科,循证医学资料多而庞杂,缺少系统归纳;二是尽管VTE预防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国内尚缺乏针对肿瘤患者的VTE防治的循证医学,因而限制了肿瘤患者的VTE 防治工作。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委员会在2014年8月组织国内临床肿瘤及血液学和止血血栓专家对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方法与治疔原则进行了更新,形成2014-2015年中国共识指南,供临床肿瘤医师参考。

以下是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部分的内容:一、诊断1、诊断流程2、诊断与评价静脉血栓形成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静脉血栓形成的同侧下肢远端水肿和沉重或锁骨上区水肿,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存在上述症状。

如果出现任何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上应高度怀疑DVT,由而提高对DVT的认识。

D-二聚体检验用于肿瘤患者的DVT诊断可靠性有限,肿瘤患者D-二聚体均升高。

这时应考虑应用蛋白C,如蛋白C下降应该考虑高凝的可能。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目前全球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估计6 430万人。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

在过去20余年,已发现多种反映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改变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心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01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种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利钠肽家族中的A型利钠肽(A-type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反映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科检测和具有临床数据的利钠肽种类包括BNP、N 末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心房利钠肽原中间片段(mid-regional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MR-proANP),其中ANP又称心房利钠肽,BNP又称脑钠肽。

ANP和BNP是膜结合型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的天然配体,与这些受体结合后通过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浓度来介导利钠肽的生物学功能。

1. BNP/NT-proBNP:利钠肽家族中的BNP和NT-proBNP 是目前临床检验科常规开展的项目,在心衰所有生物标志物中推荐类别最高,现已成为心衰高危人群识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最主要的生物标志物。

(1)利钠肽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机制:70% 以上的BNP 释放来自心室,心脏容量和/或压力负荷超负荷时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其他如缺血、缺氧等因素均可刺激心肌的BNP基因表达增加,初始产物为pre-proBNP1-134,被快速酶切割后成为激素原proBNP1-108,随后被蛋白水解酶分解为等摩尔的两部分:一部分为含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 1-76,另一部分为含32个氨基酸的BNP1-32。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编写了《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系统、客观、全面地向临床医生介绍常用的和即将在临床推广的与感染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供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一概述传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恰当,都可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彻底治愈。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只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有时会遇到困难,感染性疾病可能无典型感染症状,非感染疾病可能存在感染症状,如没有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帮助就可能发生误诊,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诊断的参考意义更大,某些生物标志物对判定患者的预后与确定抗感染疗程也有较大帮助。

同时《共识》指出,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传统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外周血白细胞是临床初步鉴别感染与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例,但因影响因素极多,特异性不高,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

少数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也可有上述表现。

此外,血液与实体肿瘤、血管炎、成人Still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非感染原因,也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其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分娩及情绪变化等。

白细胞总数升高合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若长期持续升高,需注意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进行鉴别。

白细胞升高合并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寄生虫感染,也可见于结核、变态反应、肿瘤及药物等原因。

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及某些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可致白细胞减少,在细菌感染中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沙门菌感染、结核和布鲁菌病;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同时合并嗜酸粒细胞下降常提示沙门菌感染。

CRPC专家共识介绍

CRPC专家共识介绍

CRPC专家共识一.CRPC的定义和治疗手段(一)CRPC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理解的不断加深,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也逐渐取代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androgen-i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AIPC)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e-resist prostate cancer, HRPC),成为目前最为广泛认可的概念。

CRPC的定义是:经过初次持续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疾病依然进展的前列腺癌。

应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血清睾酮的去势水平(<50ng/dl或<1.7nmol/L)。

(2)生化进展:间隔一周,连续三次PSA上升,较最低值升高50% 以上,且>2ng/ml;或影像学进展:骨扫描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新病灶或符合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的软组织病灶增大。

目前认为,仅有症状上的进展并不足以诊断为CRPC。

根据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仅有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局限性病变,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而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但在经过中位时间18-24个月的缓解期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展为CRPC[2]。

进展为CRPC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5-30个月,随着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法的介入,这一时间有所延长[3-5]。

除了PSA以外,CRPC患者的预后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体力状态、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是否存在骨痛、骨扫描呈现出的疾病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

骨转移存在于90%的CRPC患者,可以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髓衰竭。

副瘤综合症亦相当常见,包括贫血、体重下降、易疲劳、血液高凝状态、易感染等。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2020)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2020)

常用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二)炎症介质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 ✓一些新型的炎症标志物同时能够直接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
也被证实能够作为心衰生物标志物。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
作为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T2)是IL-1家族中的一员,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专家 共识( 2020 )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背景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必然终点,心衰的早期诊断、 疗效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心衰涉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 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其中每个方面均涉及相关生物标志物。
✓在诊断方面,虽然大量研究证实BNP /NT-proBNP拥有极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 低影响了诊断的效率,在应用于不同临床情境时,BNP/NT-proBNP 的界值也多有 调整。同时,BNP /NT-proBNP对各种类型的心衰区分能力较弱。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3个月死亡率约为10%,1年死亡率约为30%,3个月再住院 率约为1/3。因此,对高危患者的识别和预后的评估以及早期的强化治疗非常重要。
①BNP/NT-proBNP可作为急性心衰的预后评估指标,BNP 大于480~840 ng/ml 或 NT-proBNP 大于1 000 pg/ml 的患者事件率显著升高,出院前BNP/NT-proBNP水平 及住院期间变化率对于急性心衰预后评估更有意义。(Ⅰ类推荐)

CRPC专家共识

CRPC专家共识

CRPC专家共识一.CRPC的定义和治疗手段(一)CRPC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理解的不断加深,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也逐渐取代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androgen-i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AIPC)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e-resist prostate cancer, HRPC),成为目前最为广泛认可的概念。

CRPC的定义是:经过初次持续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疾病依然进展的前列腺癌。

应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血清睾酮的去势水平(<50ng/dl或<L)。

(2)生化进展:间隔一周,连续三次PSA上升,较最低值升高50% 以上,且>2ng/ml;或影像学进展:骨扫描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新病灶或符合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的软组织病灶增大。

目前认为,仅有症状上的进展并不足以诊断为CRPC。

根据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仅有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局限性病变,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而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但在经过中位时间18-24个月的缓解期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展为CRPC2]。

进展为CRPC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5-30个月,随着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法的介入,这一时间有所延长[3-5]。

除了PSA以外,CRPC患者的预后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体力状态、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是否存在骨痛、骨扫描呈现出的疾病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

骨转移存在于90%的CRPC患者,可以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髓衰竭。

副瘤综合症亦相当常见,包括贫血、体重下降、易疲劳、血液高凝状态、易感染等。

《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睾酮是男性最主要的雄激素,虽然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但早在1941年Huggins和Hodges报道前列腺癌具有雄激素依赖性,降低雄激素水平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根据以上理论提出的雄激素去除治疗(ADT)是局部进展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监测血清睾酮可客观、动态地反映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对ADT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睾酮的生成与代谢男性95%的睾酮产生于睾丸小叶曲细精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此外,肾上腺分泌少量睾酮,约占5%。

睾酮在血浆中以结合和游离两种形式存在。

①结合形式:44%~60%的睾酮与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38%~54%与白蛋白及其他蛋白结合;②游离睾酮(FT):占总睾酮的1%~3%,是体内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的主要形式。

睾酮的检测一般是指检测血清总睾酮(TT)水平。

二、血清睾酮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血清睾酮检测方法是快速自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s)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其原理是一种竞争结合的酶联免疫检测。

国际上推荐改进的睾酮检测方法为采用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精确性及稳定性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睾酮水平,但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该方法在国内临床实验室还未能普及。

血清睾酮每天不同时间有一定波动,通常清晨高于下午,青春期这种差异更大,为便于比较,一般要求取血时间标准化。

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窗:因为人体血清睾酮水平上午可达到峰值,故推荐在上午8:00~10:00时进行,同一患者应尽量在同一实验室检测,采血前24 h避免性激素相关的活动(如如烈体育活动、性生活、心理应激等)。

针对特定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因机体代谢减慢,昼夜节律延长,可适当延长至8:00~11:00时。

三、前列腺癌患者睾酮监测的临床意义血清睾酮水平是判定ADT治疗后的去势水平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重要指标。

其检测贯穿前列腺痛的发病、进展、治疗及预后整个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精选全文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精选全文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4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 结果及评价: 病例数不多(共325例),而且观察时间较短。 放射性核素缓解疼痛持续时间1~6个月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是不良反应 Roqué et al, Cochrane Review 2004
骨转移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
Meta分析:20项体外照射43种分次方式,8项放射性核素试验。 结果: (1)单次放疗与分次放疗止痛疗效无明显差异, 不良事件(恶心呕吐,腹泻及骨折)相似 (2)体外照射与放射性核素止痛效果相似 放射性核素或半身放疗可减少骨痛新病灶 McQuay et al,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05.
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 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手术治疗选择性用于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预期生存时间>3月的骨转移患者 预防性固定术选择性用于负重长管状骨转移灶直径>2.5cm,或股骨颈骨转移,或骨皮质破坏>50%,预期生存>3月的骨转移患者
双膦酸盐应用后不可逆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
Durie et al, 2004.
双磷酸盐用药注意事项
①监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 ②患者一般状况、疾病的总体情况; ③可与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抗癌治疗及镇痛药联用; ④用药期间应定期(3个-6个月)监测血钙,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应注意每日补充500 mg钙和适量维生素D; ⑤应定期(3个-6个月)监测肾功能,肌酐清除率>30 L/min的患者,除口服氯膦酸盐和伊班膦酸无需调整剂量外,其他双膦酸盐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减量或延长输注时间; ⑥对少数患者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后有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由高到低为唑来膦酸、帕米膦酸、阿仑膦酸、利塞膦酸、伊班膦酸,应在用药前进行口腔检查,并进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核素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影像学检查
入院时常规进行正侧位X片检查,对于体位受 限及不方便移动的患者可行床旁胸片检查。 如条件许可应行胸部CT进一步了解肺部情况。 对于复查时机,目前国内外并无权威的统一 推荐,但对于重症患者,尤其初始治疗无反 应甚至加重时,需注意复查影像学并与之前 结果进行比较。

治疗
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 蛋白及白蛋白、营养支持。 非药物治疗:监护、氧疗、辅助呼吸、引流。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 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概念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肺组织(细支气管、 肺泡、间质)炎症发展到一定疾病阶段,恶化加重形成,引 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健 康护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均可引起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30%一50%,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 重医疗经济负担。 重症肺炎救治的首站多为急诊科,并需要呼吸、监护病房、 感染、检验等临床多科室协作才能完成。
实验室检查

C一反应蛋白(CRP):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的急性炎症状态,敏感性高。但对感 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缺乏足够的特异性,也不能用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 染之间的鉴别。CRP>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可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 断。 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早期的一个诊断指标,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密切相关。显著升高的PCT(正常参考值<0.05ug/L)对全身重度感染性疾病具 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重度感染的早期预测指标。 PCT对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指导意义如下: ①PCT<0.25ug/L时,可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②0.25ug/l≤PCT<0.5ug/L时,考虑可能存在局部感染,建议查找感染源并复 查,可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③PCT>0.5ug/L时,强烈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必须严格遵循抗 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原则进行治疗; ④PCT在2一10ug/L时提示脓毒症发生可能,需每日复查并评估目前脓毒症治疗 方案; ⑤PCT≥10ug/L提示严重脓毒症发生可能,死亡风险高。 建议将PCT及CRP作为重症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并动态监测以评估病情。

2023心衰生物标志物临床专家共识推荐(全文)

2023心衰生物标志物临床专家共识推荐(全文)

2023心衰生物标志物临床专家共识推荐(全文)心力衰竭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众多,大到脏器的结构,小到心肌细胞内的某个信号通蹈,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与之相伴的是众多分子进入体液,成为用于评估病情的生物标记物。

越来越多的分子被筛选出来探索作为心力衰竭生物t前已糊的价值,常用的生物标记物主要反映心脏负荷、心肌损伤、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几个方面。

最新发布的《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和我国实践经验,对目前心衰生物标志物的||伍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本文将就这些总结简要介绍。

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A型利制肤(A N P)和B型利纳肤(BNP);是反映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冥中A N P又称心房利纳肤,BNP又称脑纳肤。

临床常见的利纳肤种类包括BN P、NTpro BN P( N末端B型利纳肤原)和MRpro A N P (心房利纳肤原中间片段L应用参考:1心衰高危人群应考虑筛查利制肢,并对BNP>50 pg/m l或NTpro B NP >125 pg/m l的患者进行相应干预。

2对于怀疑心寰的患者,BNP/N Tpro B NP可考虑用于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对于急性心衰,墓线BNP/N Tpro B NP水平检测可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出院前BNP/N Tpro B NP水平检测可考虑用于心衰严重程度及出院后预后评估。

4慢性心衰患者可考虑动态监测BNP/N Tpro B NP水平,用于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5.B NP/N Tpro B NP的检测可考虑用于指导慢性心衰的治疗。

6对BNP/N Tpro B NP的检测可考虑用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

7.M Rpro A NP是具有心衰预测、诊断及预后评估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利制肤临床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多种因素影响利纳肤水平,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时NT-pro B NP水平应根据年龄相肾功能情况进行分层。

csco指南crpc诊断标准

csco指南crpc诊断标准

csco指南crpc诊断标准CSCO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sets the guidelines to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including the CRP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diagnostic criteria. CSCO is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ncer care through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that reflect the best avail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These guidelines are essent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RPC.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了指南,以规范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包括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诊断标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致力于通过反映最佳可用科学证据的基于证据的指南来提高癌症护理的质量。

这些指南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对于患有CRPC 的患者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RPC are cruc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evaluating cancer progression and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The guidelines provide a standardized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linical and laboratoryparameters, as well as imaging findings,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CRPC. This contributes to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对于医护人员来说,CRPC的诊断标准对于评估癌症进展并确定患者的适当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CRPC,2017年版)解读三:骨转移癌痛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CRPC,2017年版)解读三:骨转移癌痛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CRPC,2017年版)解读三:骨转移癌痛杨扬;金毅
【期刊名称】《实用疼痛学杂志》
【年(卷),期】2018(014)002
【总页数】5页(P82-86)
【作者】杨扬;金毅
【作者单位】210009 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疼痛科;210002 南京市,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北京市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如何规范治疗癌性疼痛
2.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与治疗r——法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管理共识》解读
3.《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解读
4.《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5.1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术后骨转移伴难治性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PC专家共识一.CRPC的定义和治疗手段(一)CRPC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理解的不断加深,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也逐渐取代雄激素不敏感前列腺癌(androgen-i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AIPC)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e-resist prostate cancer, HRPC),成为目前最为广泛认可的概念。

CRPC的定义是:经过初次持续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疾病依然进展的前列腺癌。

应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血清睾酮的去势水平(<50ng/dl或<L)。

(2)生化进展:间隔一周,连续三次PSA上升,较最低值升高50% 以上,且>2ng/ml;或影像学进展:骨扫描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新病灶或符合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的软组织病灶增大。

目前认为,仅有症状上的进展并不足以诊断为CRPC。

根据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仅有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局限性病变,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而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但在经过中位时间18-24个月的缓解期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展为CRPC2]。

进展为CRPC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15-30个月,随着近年来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法的介入,这一时间有所延长[3-5]。

除了PSA以外,CRPC患者的预后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体力状态、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是否存在骨痛、骨扫描呈现出的疾病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

骨转移存在于90%的CRPC患者,可以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髓衰竭。

副瘤综合症亦相当常见,包括贫血、体重下降、易疲劳、血液高凝状态、易感染等。

(二)目前CRPC的治疗手段:1. 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药物(1)醋酸阿比特龙(Abiraterone acetate)醋酸阿比特龙是阿比特龙在体内的药物前体。

阿比特龙是一种高效、选择性、不可逆的CYP17酶抑制剂。

阿比特龙能够在睾丸及肾上腺组织中阻止孕烯醇酮向脱氢表雄(甾)酮(DHEA)及孕激素向雄烯二酮的转换。

在人前列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缺乏睾丸和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情况下,阿比特龙仍旧可以抑制CRPC的进展,这一点证明了阿比特龙在前列腺肿瘤中也表现出对雄激素从头合成的抑制作用。

不同于其他非特异性CYP17抑制剂(如酮康唑),阿比特龙被认为不会损害盐皮质激素的合成,临床上患者更能耐受6]。

使用醋酸阿比特龙/强的松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5%) 是疲劳(39%);背部或关节不适(28%-32%);外周性水肿(28%);腹泻、恶心或便秘(22%);低血钾(17%);低血磷(24%);房颤(4%);肌肉不适(14%);潮热(22%);尿路感染;咳嗽;高血压(22%,4%出现严重高血压);尿频和夜尿;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导致停药的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谷草转氨酶和/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11%-12%)或心脏疾病(19%,6%为非常严重)。

(2)恩杂鲁胺(Enzalutamide)恩杂鲁胺(即MDV3100)是一种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它的研发主要是基于对高表达雄激素受体的前列腺癌模型的研究。

恩杂鲁胺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不同,主要在于它能够抑制雄激素受体核易位、DNA结合及辅助活化因子的募集。

它对受体有较大的亲和力,导致前列腺癌异种移植模型的肿瘤缩小,并且不存在已知的激动作用[7]。

对于未经化疗的患者,这种药物最常见的临床相关不良事件是疲劳和高血压。

对于既往接受过多西他赛化疗的患者,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别,并且在恩杂鲁胺组3-4级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

恩杂鲁胺组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主要发生于既往有癫痫病史的患者。

2. 细胞毒性药物(1)多西他赛(Docetaxel)多西他赛,即多西紫杉醇,是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的紫杉烷,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重机制:(1)抑制微管解聚;(2)减弱bcl-2和bcl-xL的基因表达。

紫杉烷诱导的微管稳定化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2)M期,同时诱导bcl-2的磷酸化,从而导致细胞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多西他赛[8]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疲劳,脱发,腹泻,神经病变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2)卡巴他赛(Cabazitaxel)卡巴他赛(XRP6258; TXD258; RPR116258A),是一种同多西他赛一样有效的与微管蛋白结合的紫杉烷类药物。

此外,该药在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抵抗的模型中亦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对P-糖蛋白(P-gp)的高底物亲和性限制了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药物有效性,而P-gp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它能降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从而保护细胞。

卡巴他赛之所以能够被选定用于临床开发,是由于其对P-gp的低亲和性,以及在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优于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血脑屏障渗透能力9]。

卡巴他赛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腹泻(6%)、疲劳 (5%)、恶心/呕吐(2%)、贫血(11%) 以及血小板减少(4%)。

(3)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米托蒽醌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干扰癌细胞DNA的复制、转录与修复。

米托蒽醌同时通过氢键作用嵌入DNA的碱基之间,从而导致DNA交联及断裂。

米托蒽醌与其他蒽环类药物一样,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脱发、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其中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为延迟性作用。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不可逆的心肌病,并可能引起心衰[10]。

(4)雌莫司汀(Estramustine)雌莫司汀,即雌二醇氮芥磷酸盐,是雌二醇17-β-磷酸氮芥衍生物。

这种药物在前列腺癌中一方面发挥雌激素的激素作用,同时通过抑制微管解聚并结合到核基质发挥其细胞毒作用。

虽然雌莫司汀单药在CRPC患者中活性有限,但其与其他抗微管类药物联用能够表现出协同效应,如长春碱、紫杉醇和多西他赛。

雌莫司汀临床上可能会有胃肠道毒性(包括恶心和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乳房胀痛或男子女性型乳房,下肢水肿,血栓形成,和心血管死亡,发生率更高,程度也更为严重。

但其中性粒细胞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则有所下降[11]。

3. 免疫治疗Sipuleucel-T自体癌症―疫苗的制作过程是:采集每一位患者的含有抗原呈递细胞的一小部分白细胞,将这些细胞暴露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AP-GM-CSF重组融合蛋白),然后将这些细胞重新回输。

常见并发症包括轻度到中度畏寒 %)、发热 %)和头疼 %),这些并发症通常都是暂时性的[12]。

4. 骨骼病变相关药物(1)镭-223(Radium-223)这种放射性试剂通过静脉注射,于骨转移部位选择性地结合新生骨基质,诱导肿瘤细胞的双链DNA断裂。

不同于发射β射线的姑息放射性药物,镭-223能够发射高能α粒子。

α粒子的作用距离短,因此其对相邻组织的毒性作用可达到最小化。

镭-223的耐受性良好,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3%中性粒细胞减少,6%血小板减少症,和13%贫血)[13]。

(2)地诺单抗(Denosumab)在骨的微环境中,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诱导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表达RANKL,RANKL则是破骨细胞形成,发挥功能并且存活的重要中介。

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前模型中,抑制破骨细胞可以防止骨转移的发生。

地诺单抗是一种完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RANKL并使其失活发挥作用。

其发生低钙血症(13%)以及下颌骨坏死(ONJ)的概率较高(%)[14]。

(3)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唑来膦酸是一种抗骨吸收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从而阻断病理性骨吸收。

二膦酸盐疗法可以打破骨溶解与肿瘤生长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保持骨骼健康,并可能延缓骨骼病变的进展。

然而,疾病整体进展、总生存期或生活质量并无明显改善。

不良反应包括贫血,发热,肌肉痛及颌骨坏死(ONJ)15]。

对于有骨转移的CRPC患者,应用地诺单抗或唑来膦酸的最佳持续时间尚未达成共识,但下颌骨坏死的风险与骨相关治疗时间有关。

因此,建议使用地诺单抗或唑来膦酸持续超过两年者应特别注意。

二.CRPC分组处理策略(一)不伴转移的CRPC(M0-CRPC)1. 影像学分期及随访策略(1)对于正在进行雄激素剥夺治疗且没有远处转移证据的患者,推荐行骨扫描以筛查骨转移灶。

同时,应随访胸、腹、盆部CT检查,以监测淋巴结及内脏的转移/进展情况。

(2)PSA倍增时间较快(<8个月)的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应每3-6个月行影像学检查。

对于PSA倍增时间较慢的患者(>12个月),应每6-12个月行影像学检查。

2. 治疗手段(1)对于M0-CRPC患者,推荐在定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内分泌治疗。

(2)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第一代抗雄药物(氟他胺、比卡鲁胺)、雌二醇氮介、类固醇激素治疗或抗雄撤退治疗。

(3)对于部分患者,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可考虑实施局部治疗手段,如前列腺癌根治术16]或放疗[17]。

(二)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转移性CRPC(M1-CRPC)1. 症状评估轻微症状定义为:可被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的疼痛。

2. 治疗手段(1)加用或换用第一代抗雄药物,或是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均可使30%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的PSA下降(证据级别3C)。

(2)行全雄阻断的患者应暂停服用抗雄激素药物,以检测抗雄治疗撤药反应。

(3)阿比特龙1000mg qd+泼尼松5mg bid(证据级别1A)III期临床试验提示:对于不伴有内脏转移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M1-CPRC患者,阿比特龙可显著延长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月月;HR ;95%CI )。

此外,阿比特龙能显著减缓疼痛的进展,推迟化疗和鸦片类药物的首次应用,同时也能推迟ECOG评分的恶化。

研究最终提示阿比特龙能够显著延长总体生存时间个月(HR , P=)[5]。

(4)恩杂鲁胺160mg qd(证据级别1A)III期临床试验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恩杂鲁胺能降低81%的影像学进展风险(HR ;95%CI ),以及29%的死亡风险(HR ;95%CI )。

此外,恩杂鲁胺能显著改善各次级终点,包括:推迟化疗的首次应用、推迟骨相事件的首次出现、推迟PSA首次进展时间(HR ;P<)、提高最佳总体软组织反应率(59%%;P<)及PSA下降≥50%的患者比例(78%%;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