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病历
最新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212例临床分析-精品
引导语:疱疹性咽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现在就由lw54的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212例临床分析。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治疗的疗效。
对21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12例中男112例,女100例。
年龄4个月~7岁,其中<6个月1例, 6个月~1岁46例, 1~3岁146例, >3岁19例。
发病月份:1~3月份19例, 4~6月份75例, 7~9月份88例, 10~12月份30例。
发热209例,无热3例;热峰37.5~40.5℃,均数为(39.0±0.6)℃;≤38.0℃ 15例, 38.1~39.0℃ 60例,39.1~40.0℃ 115例,≥40.0℃ 19例。
总热程1.5~7.0 d。
血常规白细胞(WBC)范围4.41×109/L ~34.38×109/L,均数为(14.09±6.99)×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5%~98%,均数为(61.57±14.62)%,其中<50% 38例(17.92%);淋巴细胞比例2%~74%,均数为(28.31±13.40)%,其中≥50%仅17例(8.02%)。
有103例同时给予C反应蛋白(CRP)检查结果为0.94~92.00 mg/L,均数为(24.02±18.16)mg/L。
初诊时因咽峡部疱疹即确诊184例,就诊后出现疱疹28例(分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3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例)。
就诊后疱疹消失时间为2~8 d。
所有患儿均治愈,无重症病例。
初诊时即确诊的且有发热的178例,其中使用抗生素44例,未使用134例,两组退热及口腔疱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结论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婴幼儿,夏秋季发病为主,多见高热,实验室检查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升高较常见,抗生素治疗无效。
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陈友福,男,1岁1月,以“发热、流涎1天”为代主诉入院。
缘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伴流涎,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等不适,曾就诊于当地诊所,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具体不详),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求诊我院,门诊拟“疱疹性咽峡炎”收住入院。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稍差,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查体:T38.7℃,P120次/分,R28次/分,WT:9.5Kg。
神志清楚,营养中度,呼吸平稳。
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
鼻扇阴性,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咽后壁可见少许滤泡,呈脓点样改变,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
吸气性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肝脾未及肿大。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暂缺。
入初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
诊断依据:患儿,男,1岁1月,发热、流涎1天。
查体:咽充血,咽后壁可见少许滤泡,呈脓点样改变,双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故可诊断。
鉴别诊断:1.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年长儿,表现为咳嗽等症状重,一般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见片状影,行支原体PCR可助诊断,但本院无行此检查。
2.肺结核:可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病程较长,有结核病人接触病史,与该患儿不符,可排除。
诊疗计划:1.急诊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2.予炎琥宁抗病毒、头孢甲肟抗感染以及补液等处理。
李武祥主任医师看过患儿,指导上述诊治。
【入院情况】:【辅助检查】:暂缺。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对症处理后患儿症状改善,今患儿家属要求出院,并自愿承担一切后果、签字为证,经劝阻无效予以办理,嘱门诊定期随访。
【出院情况】:患儿未再发热、无咳痰,无胸闷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等不适,查体:T36.6℃,神志清楚,营养中度,呼吸平稳。
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
陈凤斌-疱疹性咽峡炎
姓名陈风斌科室小儿科病区小儿科区床号小儿03床住院号数00326211入院记录姓名:陈风斌性别:男年龄:9月职业:无籍贯:南平民族:汉婚姻:未婚过敏史:未发现工作单位:无家庭住址:南平延平区炉下镇炉下村病史叙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可靠病史采集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5:45时入院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5:45时病史记录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6:05时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伴单声轻咳,流清涕明显,无咳痰,无畏冷、寒战,无午后低热、盗汗,无流涎、口吐白沫,无鼻塞、喷嚏,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无皮疹,自行口服“尼美舒利”退热治疗后,热退,但咳嗽、流涕无好转;今晨体温降至正常,未进一步诊治,并予接种“麻疹疫苗”;约入院前3个小时再次出现发热,测体温高达39.5℃,流清涕剧烈,并仍有单声咳嗽,无气喘、气促,无呕吐、腹泻,就诊我院门诊,门诊拟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收住入院。
发病以来,食欲、睡眠尚可,精神欠佳,大小便尚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健康。
否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水痘、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个人史:G1P1,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抢救史;母孕期无发热、皮疹、妊娠高血压等疾病史,无用药史,无有毒、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生后母乳及配方乳混合喂养至今,按时添加辅食。
2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现会扶站,尚不会行走,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
有按时预防接种疫苗,无明显不良反应。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9.8℃P150次/分R 34次/分 W 10kg 头围45.5cm神志清楚,精神稍倦,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抱送入院,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双侧耳前、耳后、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疱疹性咽峡炎90例临床分析
疱疹性咽峡炎90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探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
结果90例患儿均治愈。
血常规白细胞或(和)CRP升高者68例,占75.56%。
21例未加用抗生素,47例加用抗生素,两者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大部分可引起血常规白细胞及CRP增高,但经抗病毒治疗,愈后良好。
标签:疱疹性咽峡炎;实验室特点;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咽部疱疹、溃疡等[1]。
其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感染。
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
现将我科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2],且无下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肝肾损伤、呼吸衰竭及脑膜炎等严重合并症。
其中男49例,女41例,男:女=1.2:1;年龄1岁以下24例,占26.67%,(1~3)岁52例,占57.78%,3岁以上者14例,占15.56%,年龄4月~6岁。
平均年龄为(1.8±1.2)岁。
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拒食、流涎;咽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处可见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1~2 d后破溃形成浅溃疡;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亦不发生于齿及颊粘膜;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1.3实验室检查1.3.1血常规:白细胞4×109/L以下者2例,占2.22%;(4~10)×109/L33例,占36.67%;10×109/L以上55例,占61.11%,其中白细胞(10~15)×109/L 34例,(15~20)×109/L 19例,20×109/L 以上2例共占23.33%。
疱疹性咽峡炎100例的诊治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100例的诊治体会目的总结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
结果100例患儿中10例进展为手足口患儿,均为轻症。
心肌酶检查85例,15例(17.6%)出现升高。
给予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维生素C及辅酶Q10支持治疗10-14天,13例复查心肌酶恢复,2例1月后复查恢复正常。
胸片检查50例,诊断支气管炎的15例(30%),诊断支气管肺炎的1例。
给予静滴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65例治愈出院,25例好轉后自动出院,10手足口患儿均治愈出院。
结论疱疹性咽峡炎系部分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需早期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及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患儿预后均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等。
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此病呈散发或流行。
2012-2013年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选择2012-2013年本科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2.5(8个月-4岁),10例患儿于住院2-3日内出现手、足、肛周、臀部的皮疹,转手足口病房。
1.2临床表现分析100例患儿中85%以发热为首诊,13%以厌食、流涎、哭闹首诊。
发热的90例(90%),其中体温37.3-38.2℃23例(25%),体温波动于38.5-39℃的36例(40%),大于39℃的31例(34%),热程2-5天。
伴腹泻的6例(6%)。
伴咳嗽的29例(29%)。
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100例,血象升高的20(20%)例,白细胞正常的78例(78%),分类中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为主;CRP检查100例,阳性30例(30%)。
心肌酶检查85例,15例(17.6%)出现升高。
心电图检查70例,25例正常,18例(25.7%)心动过速,26例T波改变,1例(1.4%)房早。
疱疹性咽峡炎
Thank
You
P :130次/分 R: 29次/分 Bp :-/-㎜Hg W:7kg 辅助检查: 5.17 血常规示WBC13.2*10^9∕L , N (中性粒细胞比率) 51.8%, L(淋巴细胞比率) 36.5% 8.17 大便常规示白细胞3-4/HP
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 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 喉痛,在软腭的后部、 咽、扁桃体等处可见 红色的晕斑,周围有 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 色丘疹(淋巴结节)。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 有自限型(1~2周)。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共性
共性:病因都是感染肠道病毒 发热、口腔溃疡、身上起疱疹、因为吃东西
疼而拒食„„这些都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患儿的病状。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病原一致, 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可能致病的肠 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4型、5型、9型、16型以 及B组2型、5型,EV71(肠道病毒71)型等等。
加有关
•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防治及康复相关知识 • 潜在并发症 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 心理护理 对环境改变及病情变化的恐惧
护理措施:
1.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适宜的温湿度,各种 操作集中处理。 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告知医生患儿情况, 调整最佳治疗方案。 3. 穿柔软宽松的衣裤,嘱患儿多卧床休息。 4. 多饮水,条件允许下,多喝新鲜果汁 5. 遵医嘱给予药物抗炎、抗病毒等对症处理,使 用降温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 使用药物降温。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临床上还观察到,手足口病引发患儿抽风等神经 系统症状的案例较多,而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 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则引起抽风等重症症状 的几率要低很多。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 滋生细菌。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
休息与隔离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避免与他 人密切接触,以免传染。
并发症处理
喉头水肿
如出现喉头水肿,应及时 就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术。
心脏疾病
对于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 ,应注意监测病情变化,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
家庭护理
合理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
多喝水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缓解喉咙疼痛和不适 感。
休息与睡眠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 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观察病情
留意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通过粪 -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 生反应,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 渗出,形成疱疹和溃疡。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腭垂 的黏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
注意事项与误区
不要轻信偏方
不要盲目相信民间偏方或未经证实的治疗 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与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人密切接触, 如有必要,应佩戴口罩。
不要滥用抗生素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 病毒无效,不要随意使用。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01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症状 表现等。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研究报告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疱疹性咽峡炎所属部位:颈部就诊科室:呼吸内科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淋巴结肿大,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吞咽痛疾病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症状体征: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的详细介绍: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潜伏期3~10天。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
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
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
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过程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过程儿童在发生感冒时有时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
这种情况的炎症,对于儿童来说非常严重。
所以在发生时候患儿比较痛苦,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过程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
1、这种病症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潜伏期,这个时段的病毒是存在潜伏的时候。
患者一般不会有任何的症状表现。
但是病毒在这个时候却在体内的大量复制,潜伏期的病症就具备了传染性,稍有不注意就会传染给别人。
而且多数的患者潜伏期是一到两天。
2、第二个时期是前驱期,通常在潜伏期之后就出现了前驱期,这时,就会有一些症状表现,患者会有发热,厌食,嗓子发红的现象。
观察宝宝的口腔,咽喉,你不会发现到疱疹,一般在前驱期很容易被误诊。
因为疱疹还没有发出,所以医生在没有见到疱疹的情况,一般就会被误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前驱期是在24个小时左右。
3、第三个时期时症状就会比较明显。
在这个时期中,疱疹性的咽峡炎的主要症状就显示出。
上个粘膜开始有红点,水泡。
经过两到三天的变化就会转为灰白色的疱疹,在疱疹破溃的时候就会变成白色或者是黄色的溃疡。
很多的患者在出现溃疡后发热的症状就会减轻,在水泡破溃的这一过程中,患者会有疼痛的感觉。
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孩子进食。
在两到三天后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当患者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时,通常会有一些症状表现。
而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一些病毒引起。
这种病毒除了感染病症外,还会有其他的病毒也会有相似的感染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有哪些呢?1、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多是因为病毒引起,而这种病毒引起,会有高热的现象,通常高热会持续三到五天。
这种发热症状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不能让高热超过40°不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2、在患者的咽部粘膜处会有灰白色的疱疹,而且在周围有一圈红晕,在疱疹出现溃破之后就会形成溃疡,有时还会出现疱疹和溃疡一起存在。
出现疱疹后患者多会在咽部有疼痛感,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护理时要格外注意。
一例疱疹性咽峡炎诊治体会
一例疱疹性咽峡炎诊治体会病史摘要:患者崔XX,女,8岁,以“反复发热1周”之主诉,于2019年2月13日就诊于我院。
患者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症状较轻,咳少量白色粘液痰,无鼻塞流涕等卡它症状,曾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等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9之间;遂来我院就诊,现症:患者儿童女性,自发病以来头晕、咽痛、声音嘶哑,偶有咳嗽、乏力,精神尚可,食纳一般,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先天性心脏病病史;个人史:长期居住在本地,无南方旅居史。
查体:体温38.6℃,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急性病容,咽红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附近粘膜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有的已经破溃成溃疡状,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颌下淋巴结肿大,触及如豌豆大小,压痛阳性,活动度好,头部及锁骨下、腋窝下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慰问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慰问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无杵壮指,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本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02X109/L,淋巴细胞0.70,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234g/L,外院胸部正位片示:正常;诊断:疱疹性咽峡炎鉴别诊断: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2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3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治疗原则:西医以抗感染、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方案:因患儿已口服抗生素1周,发热反复,西医加用抗病毒累药物,并配合中药汤剂“银翘散加减”,以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主要成分:银花10g,连翘10g、淡豆豉6g牛蒡子10g荆芥8g,薄荷6g,桔梗6g淡竹叶10g,芦根10g 甘草5g,焦三仙各10g。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1 症状体征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潜伏期3~10天。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
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
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本病预后良好。
用药治疗1.原发病治疗。
2.局部治疗(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全身症状严重者,常静脉给予抗生素联合应用激素。
如青霉素800万U 联用庆大霉素24万U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或头孢唑林6~8g联用阿米卡星0.48g并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治疗效果好,一般无并发症。
儿童用药量酌减。
(4)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分内服及外用两类。
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常用药物如下:①清热:生地、连翘、金银花、淡竹叶、木通、生甘草、川石斛、山豆根、大叶青。
②降火:黄柏、黄芩、黄连、石膏、知母。
③养阴:天冬、麦冬、熟地、元参、白芍、沙参、天花粉。
此外,应用“红白散”外治也有一定疗效。
其成分为:青黛30g、人中白12g、枯矾6g、冰片4.5g、牛黄0.3g,共研细末,局部涂匀,3~4次/d。
饮食保健香蕉、佩兰、厚朴各3克,银花、连翘各5克,生大黄2克(另包),扁豆6克。
疱疹性咽炎疾病研究报告
疱疹性咽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疱疹性咽炎所属部位:口就诊科室:呼吸内科病症体征: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咽痛疾病介绍:什么是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是怎么回事?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症状体征:疱疹性咽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疱疹性咽炎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当出现疱疹性咽炎时,多数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细菌感染时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
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
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
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
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
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高温在39℃左右,不想要吃东西。
化验检查:疱疹性咽炎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关于疱疹性咽炎检查的详细介绍:检查口咽及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体温可升高至38C,根据病原的不同白细胞可增多,正常或减少。
鉴别诊断:疱疹性咽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疱疹性咽炎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疱疹性咽炎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诊断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
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
鉴别诊断1、疱疹性口腔炎,其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
2、复发性口疮和贝氏(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且一般无全身症状。
3、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并发症:疱疹性咽炎的并发症有哪些?以下就是关于疱疹性咽炎并发症的详细介绍: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感染、高烧。
疱疹性咽峡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疱疹性咽峡炎概述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好发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起病急,常出现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等症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预后良好。
但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英文名称:herpangin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传染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暂无资料。
常见症状: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
主要病因: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生化检查、X线、CT、心电图。
重要提醒:个别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较重,可能出现脑炎、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治,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特点三、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是因人类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有时也可因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等感染导致。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症状总述:本病是因人类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有时也可因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等感染导致。
典型症状:1、全身症状(1)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2~4天。
有时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头痛、腹痛或肌痛等不适,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还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等表现。
一例4岁患疱疹性咽颊炎男童的处方审核
一例4岁患疱疹性咽颊炎男童的处方审核
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C及B等。
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
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干扰素等。
抗生素对病毒性咽峡炎无效,但如考虑合并有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氦氖激光照射咽喉部双扁桃体穴及合谷穴各3分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处方问题: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遴选不适宜
1. 选用头孢呋辛钠注射剂不合理。
2.头孢呋辛钠注射剂给药频次不合理。
问题解析
1.疱疹性咽颊炎为病毒感染,不应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2.头孢呋辛钠注射剂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应每日多次给药。
小结
1.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
2.抗菌药物类别。
儿童疱疹性咽颊炎外治验案
毫米 的 白色疱疹 , 周 围有红晕 。 部分 已溃疡 。
扁桃体轻 度肿大 ,色红 ,牙龈 红肿。
按语 :
诊 断 为风 热感 冒,毒在 气 营 ( 疱 疹 性
咽颊炎 ) 。
:
疱 疹性 咽颊炎在 基层 儿科 门诊 较 多见 。 运用 中药 透 皮技 术 ,采用 中药 透 皮制 剂 消
编辑 I 马 爽 ຫໍສະໝຸດ 止痛。 介绍 :
诊记 泰 : 次 日复诊 , 口腔 内溃 疡周 围 红晕 消 失,溃 疡面 较 昨 日稍大 ,直径 约
治 疗同前。
患儿丁某 ,男 ,1 8个月。因发热就诊 。 食哭 闹 , 今展起 拒食 。 二便正常。体格检查 :
体温 3 9 . 5 ℃ ,呼 吸 3 6次 / 分 ,心 率 1 4 5次
其 母代 诉 患儿 发 热 两天 ,精 神差 。昨 晚进 3~5毫米 , 色浅 , 软腭处新 出 3~4 个疱疹 。
三诊 记 录 : 患儿 食 量恢: 复 正 常 。体 温
/ 分 ,体 重 1 3千 克。面色红 赤 ,双 目无神 。
3 6 - 7 ℃。 口腔疱疹没有新发 。大部溃疡面变 精 神 萎 靡 ,舌质 红 ,苔 黄厚 腻 ,舌 尖红 有 浅 , 红 肿 消 失 ,停 用 复 方 氨 林 巴 比 妥 。 其 小 刺 ,咽、上腭 、双颊有 十多个直径 2~3 他贴敷药 物不变 ,贴敷部位改为双涌 泉穴 。
:
药 用黄 连 1 0克 、 黄 芩 1 O克 、 肿 止 痛贴 配 合 中药组 方 穴位 贴 敷治 疗 ,疗
栀子 1 0克 、 七叶一枝 花 1 5克 、 芒硝 1 0克 、 效 显 著 ,无打 针输 液 之痛 苦 ,无滥 用药 物 冰 片 3克 、青 黛 5克 共研 细 粉。 取 上述 药 之 弊 端 ,可 在 临 床 深 入 开 展 。 粉 3克、消 肿 止痛 液 3毫升 、复 方 氨林 巴
疱疹性咽峡炎病历
疱疹性咽峡炎病历
患儿XX,7岁,男童,因“发热、咽痛4+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
2.起病急,病程短;
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4+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不详),伴咽痛,伴少许咳嗽,流涎,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呼吸困难、紫绀及昏迷、抽搐。
在外口服治疗(药不详)后,仍然发热,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疱疹性咽峡炎”收入住院治疗。
患儿病后精神、饮食较差,夜间入睡可,大小便正常。
4.入院查体:T39.8℃,P97次/分,R24次/分,W22kg。
急性病容,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
头形正常,唇红,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颈软。
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律齐,心率97次/分,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4-5次/分。
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可。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可升高。
初步诊断及依据:疱疹性咽峡炎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起病急,病程短;因“发热、咽痛4+天”入院;查体: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辅查支持;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手足口病依据:查体:手、足、臀部无皮疹;故排除。
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抗病毒、止咳、化痰、对症支持等治疗。
护理查房病历
十病区全院护理查房病历患儿 *** 男 6个月于2014年05月08日 10:55因“发热三天伴纳差”收治入院,入院诊断:1.疱疹性咽峡炎2.支气管肺炎患儿父亲提供病史,总结病史特点如下:1、现病史:患儿G2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50g。
患儿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热峰39°c,热型不规则,热前无畏寒,寒战,热时无惊跳、肢体抖动,无抽搐,伴有纳差、流涎,在门诊予以输液二天,症状无明显改善,门诊拟“疱疹性咽峡炎”收入院进一步诊治,患儿半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连声咳,喉间有痰,在外院门诊予以“头孢唑肟、炎琥宁静滴及雾化对症处理”患儿仍然有咳嗽。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反应欠佳,食纳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患儿由妈妈照顾,中学文化,经济条件差。
2、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水痘、麻疹”等传染病接触史。
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按计划接种疫苗。
3、查体:T38℃ P138次/分 R38次/分体重7.5k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欠佳,口唇不绀,咽部充血明显,咽峡部可及较多疱疹,皮肤无明显皮疹,呼吸平稳。
双肺呼吸音粗,可及痰鸣音,腹部平软,四肢肌张力正常。
4、辅助检查:全胸片(2014-05-02,外院)支气管肺炎,血常规WBC13.09×109/L,N56.8%,L31.2%,CRP8.1mg/l,血型O型,RH(+)。
MP-IgG124.74AU/ml,MP-IgM5.28AU/ml,Tb-Ab(-),血生化、肝功能、心肌酶、感染性标志物基本正常,肌钙蛋白阴性,降钙素原0.62ng/ml,免疫球蛋白IgA 0.33g/l,查血气分析:PH 7.44 PO2 82mmHg PCO2 31mmHg BE -2.1mmol/L SO2 96%。
5、治疗:噻吗灵抗感染,喜炎平抗病毒,兰苏化痰、普米克雾化、补液退热处理。
6、病情:患儿入院后仍有发热,热峰40.0℃,无寒战,抽搐,予同泽安塞肛,泰诺林口服,体温也不能降至正常。
疱疹性咽峡炎-王晓chuan教学文案
【实验研究】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 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儿科杂志 2006,24:525~528
【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2.飞沫传染: – 病人的口鼻分泌物、飞沫、咳嗽、打噴嚏。
3.粪口传染: – 病毒停留在患者的粪便可长达8周。 发病第一周传染力最高 潜伏期约2至10天(一般3至5天)
【家长提问】
为什么会得此病? 要不要紧? 怎么治疗?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
甘露醇......
气雾剂的主要优点:
①速效定位; ②不易被微生物污染,稳定性好; ③无局部用药的刺激性; ④使用方便,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 肠道的破坏作用; ⑤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药代动力学】
鼻 上呼吸道
口咽
肺沉积
设定定量
门静脉
肝 肠道
首过代谢
全身血循环
吸入时,全身生物利用度是 肺和经口部分的总和
【体格检查】
T:39.5 ℃,P:130次/分,神清,精神尚可,全身无皮疹, 颈部可触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可活动,咽部充 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少许2-4mm大小的疱疹, 周围有红晕,心音有力,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 腹软。
【体格检查】
T:39.5 ℃,P:130次/分,神清,精神尚可,全身无皮疹, 颈部可触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可活动,咽部充 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少许2-4mm大小的疱疹, 周围有红晕,心音有力,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 腹软。
疱疹性咽峡炎(2)
疱疹性咽炎当出现疱疹性咽炎时,多数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细菌感染时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
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
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
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
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
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高温在39℃左右,不想要吃东西,对疱疹性咽炎的治疗,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如果病情比较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静脉点滴病毒唑之类的药,对病毒有效。
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
中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静脉点滴双黄连注射液。
高热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
汤药常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
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
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
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检查检查口咽及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体温可升高至38°C,根据病原的不同白细胞可增多,正常或减少。
因慢性咽炎的病程发展缓慢,病变部位隐蔽,故往往早期不易明确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仔细检查咽部,对于咽反向敏感或不能配合检查的病人采用纤维鼻咽镜检查。
必要时做活检,以明确诊断,排除鼻咽肿瘤。
摄颅底X线片及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专家提醒,在慢性咽炎的诊断中,应注意与下列几种病症相鉴别:1.慢性单纯性咽炎。
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2.肥厚性咽炎。
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3.是慢性萎缩性咽炎。
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疱疹性咽峡炎病历
患儿XX,7岁,男童,因“发热、咽痛4+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
2.起病急,病程短;
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4+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不详),伴咽痛,伴少许咳嗽,流涎,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呼吸困难、紫绀及昏迷、抽搐。
在外口服治疗(药不详)后,仍然发热,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疱疹性咽峡炎”收入住院治疗。
患儿病后精神、饮食较差,夜间入睡可,大小便正常。
4.入院查体:T 39.8℃,P 97次/分,R 24次/分,W 22kg。
急性病容,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
头形正常,唇红,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颈软。
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律齐,心率97次/分,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4-5次/分。
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可。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可升高。
初步诊断及依据:疱疹性咽峡炎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起病急,病程短;因“发热、咽痛4+天”入院;查体:咽充血,咽腭弓、
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一旦破溃形成小溃疡,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辅查支持;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手足口病依据:查体:手、足、臀部无皮疹;故排除。
诊疗计划:儿科护理常规,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抗病毒、止咳、化痰、对症支持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