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型”发展视域下的中职学校特色办学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里的具体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标志和生命力的源泉,要打造优质学校必须提升学校内涵,突出特色发展。
因此,正确地处理好学校内涵与特色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
要实现发展,使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创新有机整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用全新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
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
近年来,我校确立了“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走“全面发展,艺体见长”“机器人特色教育”和“让书香浸润人生”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办学成果显著。
二、提升内涵发展的底蕴,增强学校凝聚力。
1、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领导的言行举止、个人风格、素质境界,会直接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扎实有效,领导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实践学校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楷模。
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每周结合学校实际问题,运用理论学习,寻求改进措施,每月要总结提升,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是领导班干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取长补短在走访中学习。
2、打造全能教师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激活竞争机制,搭设展示舞台,努力打造一支“志存高远、师德高尚、态度阳光、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
聚焦课堂,提升业务技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通过专题研讨课、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教学共同体开放课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有效课堂的成效。
以科研导航,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我校在2009年8月就参与了广东省“十一五”有效课堂课题的子课题“………………”,把有效课堂落到实处,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研目标,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精心预设,精心设计各类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
2.如何实现学校内涵提升?
学校发展愿景:规划引领方向目标 学校办学理念:以卓越为核心价值 优秀人才队伍:增强主动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学校教育科研:以改进工作为取向 良性运行机制:激发管理内在活力 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氛围
(二)学校内涵提升的价值追求 学校和谐发展
1 学校和谐发展的要素
创新 (1)[美]哈佛大学约瑟夫·熊彼特:《经济
发展理论》(1912年) 创造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开放一个新的市场;取得或控制一种新的原料供 给源;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2)《韦氏字典》:创新是作改变或引入新的实 践。 (3) 创新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求改变或变化。
创新不能简单模仿
三种教育质量观
(1)内适性质量观:教育质量就是学生一个 阶段的学习为下一阶段学习所作准备的充 分程度,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下一门相关课 程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度,这一学段的 学习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所作准备的充分程 度。
(2)外适性质量观:教育适应并满足国家、 社会和教育服务对象的需要和满意程度。
(3)个适性质量观: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 的质量观。
智慧在于善于把握各种机会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智慧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是统一的过程; 爱心需要爱心唤醒,诚信需要诚信引领;
追求管理的美感
以环境之美养人们之情; 以领导之行育员工之性; 以科学之理明下属之心。
持续的创新和创造
教育发展呼唤创造 创造是比别人多走、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 础上再走一步 创造需要智慧,更要懂得继承
校本管理实质是指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 校为基础的管理。自行管理系统,管理自 决、自由和自律,自主发展。
校本管理的核心是权力下放,学校拥有 办学和管理的自主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 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
管理中的所有人、每个过程、各个环节都 要精心、精细、精到、精益、精致,在管 理工作中要做到过细、刻意,细致入微。
关于创新
穷国办大教育走向大国办强教育)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 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 教。)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形成和合的人际关系 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不强加于人,不以势压人,不疏远歧视人, 不以私利封杀人
三、学校特色发展:
提升内涵的策略
选择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 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 格人才”。“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 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 出各自的特色。”
二是行为与结果统一的质量观:在课程的
开发中不仅要有过程的质量,还要有课程 学习结果的质量,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 一。
三是综合发展的质量观:学生在课程学习
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不同维度中知识、能 力、品格综合协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
关于精细
精细管理是继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 理之后,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经验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
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山阳中学建校47年来,历任领导、教师以当地群众文化为基础,弘扬地方文化传统,坚持以艺术教育和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
世纪之交,学校以创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为契机,对学校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出发,确立了《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课题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十·五”发展规划。
提出了“把山阳中学办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具有体育、艺术教育特色的,上海市城郊一流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实践中,秉承传统,勇于创新。
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和“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授予“上海市素质教育定点考察学校”,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5年被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
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创建过程是我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我校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我校校园文化品牌不断凸现的过程。
一、发展艺体办学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指导下,学校办学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不断使特色教育课程化、制度化,使特色教育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营造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创建了个性鲜明、健康活泼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秉承传统,发展办学特色山阳中学深受地区民间文化的熏陶,广泛开展群众性艺术体育活动有着近四十年的历史。
站在时代的高度,学校因地制宜,乘势而上,特别是创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以来,学校艺体项目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水准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贯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思想,承担了全国艺术教育子课题《探索适应21世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农村艺术教学方法》和区级重点课题《建设青少年业余长跑训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不断总结反思,逐步丰富和发展了适应本校实际的特色教育。
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泛着墨香的稿纸上,我拿起笔,思绪如泉涌,关于如何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我有着太多的想法和感悟。
一、确立发展目标我们要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
作为一所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学校,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升学率,更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创建具有独特教育理念、教学特色、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二、优化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定期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实施导师制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1.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升。
3.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1.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运动会、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示才华。
3.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打造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加强家校合作1.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学校管理。
构建职教特色校园之策略
构建职教特色校园之策略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今天我来探讨一下如何构建职教特色校园之策略。
一、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想建设特色校园,首先要建立校园的核心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还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里提供几点建议:1.塑造校园内涵。
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社团、研究室等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新知识的乐趣。
2.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要建立一支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和转化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质量。
3.建立校园精神。
校园要塑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如科技创新、环保节能、学术研究等,吸引优秀的学生和人才,形成校园精神。
二、注重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特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推进知识创新和职业培训的主要途径。
以下是几点建议:1.建立“重点专业”。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职业趋势,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开发重点专业,并实现深度、广度的分层次培养。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应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满足学生日常实习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3.大力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
学校要抢抓火热的人才职业培训市场,发挥教育优势,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让学生成为职业市场的“香饽饽”。
三、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校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提供坚强后盾。
以下是几点建议:1.推动教师团队建设。
启动教师团队项目,实行以能力为主的人事制度,定期开展教练保障、教练优化、教练培训等团队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2.招揽海内外牛人。
学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宣传媒体等多种途径招聘海内外知名专家,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学校教书育人,并设立高校在校教师兼职担任讲授课程。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当前,迅速发展的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诸多障碍或困难,比如生源减少、资金不足、内涵不够、持续发展受阻等。
文章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形势、找出问题,试图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关联主体职责进行界定,理清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寻求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为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各方主体提供策略借鉴。
[关键词]高职内涵主体策略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大学入学率低的问题,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
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完成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型。
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着多类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三者共同构成学校内涵发展的主体。
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背景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引导下,高职院校迅速发展,但生源萎缩、竞争无序、办学质量不均衡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使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一)高职教育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率在较高的就业率背景下,毕业生对高职教育的满意率并不令人满意。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和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即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朋好友去就读的比例)仅为56%,其中不满意的地方主要在于“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显然,问题指向教学。
(二)社会认可度仍然不高受根深蒂固的历史背景和传统观念影响,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就面临着“高就业”和“低认可”冰火两重天的情况。
对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
究其原因,一是认识偏差,“高职”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许多家长把“高职”混同于“职高”,认为高职是中等教育,属于“编制外教育”;二是错位比较,片面地把高职院校与省部级本科院校相比较,认为前者培养蓝领,后者培养白领;三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主导着许多家长,以学习成绩论高低,以入读高校层次论“英雄”,导致对高职院校“瞧不起”,即使别无选择入读了高职院校,也努力寻求“专升本”,加入“正规军”行列。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型”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型”发展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鼓励学校根据地域、行业和专业的 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内涵型”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型”发展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鼓 励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通过引进企业资源 进校园、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 紧密对接。
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践 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职 责和权益,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国际化发展推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01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
源,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历史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逐 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 育体系。
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 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 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02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型”发展 的含义与重要性
Chapter
“内涵型”发展的定义
•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型”发展是指以提高 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特色发展、 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等为核心内容 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注重的是教育质 量的提升和教育结构的优化,而非单纯的外 延扩张。
高等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 育模式,注重实践教育和职业能 力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 学校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关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学校内涵式发展是指学校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重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和个性特长发展,以推进教育和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学校教育的目标可以更加明确。
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那具体而言,这些优秀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来考虑。
例如,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等;情感方面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情感智力等;行为方面包括自律、责任感、团队合作等;价值观方面包括社会责任感、公民素养、尊重多样性等。
明确了这些目标后,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其次,教育课程可以更加多样化。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课程通常以学科为主,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教育课程应该更加多样化,涵盖学科知识、艺术素养、体育健康、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次,教育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通常侧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笔试能力,而在内涵式发展中,教育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除了学科成绩,还可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可以通过项目制评价、多元化考试形式、丰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等,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最后,学生发展的支持可以更加个性化。
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应得到更好地关注和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和辅导,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资源。
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软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抓特色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抓特色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祝左军龙游县教育局于2007年提出“学校特色建设”,并列入教育督导评估。
通过几年的努力,促成了学校特色精彩纷呈,有力促进了学校的个性化内涵发展。
一、目标:一校一品,引导学校个性化内涵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由“有书读”转向“读好书”,教育发展也就必须从追求“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而转变,即“内涵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学校特色,就是指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龙游县教育局以学校创建特色为学校个性化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引导学校以点带面,以核心带全局,以局部带整体,促进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发展,创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一校一品格局,实现从同质教育到品质教育的跨越。
一、评估:突出发展,促进学校形成各自特色在督导评估中,坚持突出用发展的“尺子”和个性化“尺子”来评价学校,给予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和鼓励学校个性化发展,依据自身特点继承与创新,努力在学校的各个领域创出自己的亮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并在这过程中实现学校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循序渐进,关注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阵运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作长期艰苦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
其创建过程一般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
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以寻找和创建特色项目为目标。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制定创建办学特色计划,有特色项目,有实施计划。
其目的就是要求学校明确特色建设的意义,把特色建设列入学校工作中,立足校情分析,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校教师的专长和愿望,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建设目标,并对其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落实于办学实践中。
中职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
了解 内涵建设的概念 。 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内涵建设和 外延发展是一对相应的概念 。内涵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 的 本质属性的总和 。 因而学校 内涵建设 的主要特征是提高办学
到指导作用。学校一是加 大了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经 费投 入。每年选派 4 — 6 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出国培 训学习。二是积极 创造 条件 。 构建有利于专业带头人成长的 氛围 . 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 的机制 每年聘请知名专家 来学校指 导 , 促进专业师 资培养 。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 头人到企业顶 岗培训 , 学 校根 据政策制定了相关待遇 。 鼓励 专业教师积极 参加 高级 职业 资格认证 .已有 1 O 余名专业教 师获取技 师资格证 , 促进了专业教师培训。
教育体系中骨干力量的中等职业学校 。 其办学模式 由于受到
查的毕业生分布在全省各地 , 从业 面广泛。既有在 国有企业 的。 也有在三资和私营企业 的 。 因此 。 本次调查 基本上反映 了 我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二、 注重能力培养 在中职教育教育学中 . 尽管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 的培养 。 但是数学 的应用也涉及到专业技能教学 中, 也为专业 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 比如为中职教育 中的专业 课程教学提供了必需 的数学常识 、 概念 、 运算方法 以及运算捷 径技巧等等。但是 ,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 日益加大以及中职学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 正确处理好“ 规模——质量——效益” 三者 的关系 , 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 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后劲。
3 . 增 加 实训 建 设 , 提 高办 学质 量 。
巨大 。 所以。 只有掌握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 全面的丰富 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 。 才能更加顺利地就业 。
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学校内涵发展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涵发展的含义内涵发展是一种注重内在品质提升的发展方式,强调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校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学校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实施策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德育内容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素养。
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关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一批优秀教师典型,引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全面成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学校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内涵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关键。
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提升。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教育教学改革1.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例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引入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1.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和前沿性。
2.激励教师创新: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例如,设立教学奖励,提供教育科研经费等,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
3.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应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操。
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和指导。
三、学校管理与服务1.优化管理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决策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2.改善校园环境:学校应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例如,改善教室设施,增加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资源投入,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场所。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长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的措施,学校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内涵发展解释
学校内涵发展解释引言概述: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在品质和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重要性、特点、路径和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1.1 学校内涵:指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内在品质和实力。
1.2 学校内涵发展: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在品质和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性2.1 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内涵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2.2 培养优秀人材:学校内涵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材。
2.3 推动教育改革:学校内涵发展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推动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特点3.1 多元化:学校内涵发展是多元化的,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3.2 长期性: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3.3 基础性: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4.1 建立特色办学: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特色办学,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3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5.1 领导支持: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领导的决策和部署对学校内涵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5.2 师生参预: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全体师生的积极参预和共同努力,师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
5.3 外部环境:学校内涵发展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社会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中职内涵建设方案
中职内涵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中职学校应当积极进行内涵建设。
本方案旨在提出中职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师资培养,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引进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提供良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增强学校的教学实力。
3.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评价进行综合考核,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中职学校应当注重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器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建立良好的实践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三、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中职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
具体措施包括:1.推广技能竞赛和实践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技能比赛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2.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开展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1.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提高就业的自信心和能力。
3.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为改进教育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中职内涵建设的方案,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开展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中职学校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能力。
争一流,展特色,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争一流,展特色,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作者:李锦秋王敏华白毅明李晓霞邓艳丹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2期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以松树的“正直、坚韧”作为师生的思想价值追求,秉承“守规矩、育匠心”的治校思想,践行“守正树人、匠心立业”的校训,狠抓校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5年的清远县农机学校,2003年清远市成人中专学校并入其中,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第三批开设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中职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首批“广东省中学示范团校”、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
2021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培育单位。
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92.4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500多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为98%、首次就业月收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2018年首次开设升大班实现参考率为100%,录取率为100%,升大班报读人数和中职高考录取率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学校分设经贸信息、现代服务、先进制造、交通运输等四个专业部,设有计算机应用、建筑装饰技术、会计事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服装设计与工艺、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7个专业。
二、立德树人,明方向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职教特色,以“松树文化”建设为抓手,将“守规矩,育匠心”治校思想贯穿于德育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二立三正”的特色德育体系。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转型提高PPT资料41页
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知识的权威性与来源的单一性面临挑战,一言堂、单向的知识传
输方式必须改革;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尊重(平等地位、选择权力,个体差异)和引导学生
(课下与新的学习方式),一切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教师有教的热情,学生有学的兴趣。(南京大学中文教师的考试题目:
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高校国际化新关口
从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来考 察,科学活动中心与高等 教育活动中心的转移,以 及国家发展状况,在很大 程度上和效应上呈现出互 为因果的关系。
《瞭望》2019.6
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2.政策推动 (1)十八大报告和领导讲话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民生之首,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3)教育部30条: 坚持内涵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坚持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二)坚持内涵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
目录
二、突出办学特色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意义 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红花艳丽,花开万朵便不足奇; 绿叶青素,独此一片便有天下!
2019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认为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 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 特征。” “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 力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继承和发扬各校优秀的传统办 学理念;必须提倡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
点赞中职校 特色亮点和建设成果有看头
点赞中职校特色亮点和建设成果有看头一所好的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条件,更需要有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丰硕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中职学校的特色亮点和建设成果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点赞。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中职学校的特色亮点和建设成果究竟有哪些看头。
一、特色亮点1. 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
许多中职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和更多的实践机会。
某某中职学校与当地的机械制造企业合作,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并在企业内设立了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特色之一。
许多中职学校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教材和资料,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某某中职学校与日本一所职业学校合作,开设了日语专业,并派遣教师到日本进行进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日语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3.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职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
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和比赛,并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服务。
某某中职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专业,与当地的创业孵化园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创业导师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成功的创业者。
二、建设成果1. 师资力量一所好的中职学校需要拥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某某中职学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通过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教学条件优质的教学条件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保障。
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和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实训环境。
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思考
学校教育内涵式模式思考(一)教育内涵式是学校的必要因素ﻭ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是重点关注学校的“外延式",而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并没有重视。
这跟“外延式”的衡量标准易于直观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都会把教育资源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的标准,比如学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增长等等.人们过去重点关心学校外在形式的,关心学校有多少所教学楼,关心学校的面积是否扩大、学校是否新增加了一些实验设备等等.但是,国际研究表明,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学校教育设施的增多以及学校规模的扩大跟学生之间没有非常相关的联系,这些外延式只是学校教育的表层。
这说明了虽然学校教育“外延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的却不是其所能够直接决定的。
学校教育“内涵式”在关注物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关注以师生身心为基础的教育质量的全面进步。
内涵式的就是在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因素,不断对其内部的因素进行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执行力、提升教学力等。
所以,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内涵式”才真正地体现了其本质的.学校教育的需要“外延式”保障其物质需求,但是真正能够决定学校教育的还是“内涵式”,所以在教育界当中很多人非常关注这种的模式。
学校的需要具备校风纯正、浓厚的学习气氛、严明的组织纪律、校园文化并,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好地。
因此,学校不仅需要外部力量支持,更需要起到主导作用的内部力量的.ﻭﻭ(二)教育内涵式是满足教育均衡的需求ﻭ对于教育均衡来讲,包括两个层次:外延式与内涵式。
通过外延式来促进教育均衡主要是一种宏观上的调控行为,属于国家的行为,表现为通过对教育进行资源的投入追加促进教育均衡。
随着的,虽然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投入的总量却仍然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内涵式的作用,内涵式尽可能地以自身力量为主,减小国家财负担,通过地方学校和府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育的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涵型”发展视域下的中职学校特色办学作者:曲东风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09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下,我国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占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
然而,规模扩张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并不会长时间延续下去。
随着我国经济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劳动力需求市场势必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和高中学龄段人口数的锐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时间里,除西部地区外,中等职业教育的增长速度会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
与之相应,中等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将由原来“办得下去”的生存性目标逐渐调整到“办得好”的提高性目标,以确保较高的办学质量和公众认可度,为此,中职学校有必要改造那种盲目追求数量和效率的规模型扩张模式,转而寻求以市场和学生需求为起点、以教学和实训为保障、以质量和效益提高为旨归的内涵型发展道路,而特色办学则是实现这一转型的有效方式。
一、内涵型是中职学校合理发展的必由之路长久以来,我国中职学校多奉行“外延型”发展模式,由于以“多快好省”为主要思路,该模式不甚关注对已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对自身潜力的开发,而是凭借资金投入的增多、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大、学龄人口数的增加等外部驱动因素,从“外延”和“规模”层面优化办学条件,力求实现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数量、招生人数方面的“多”和专业设置、课程门类方面的“全”。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通过直截了当的外在干预改善我国职业教育以往“缺兵少粮”的办学条件,帮助中职学校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使它们迅速由小作大、由弱作强。
然而,由于这种模式过于依赖外部力量,一方面容易引发中职学校的办学过程依旧遵循“就教育办教育”的老路,依旧“以我为主”、“以政策为主”,市场意识淡薄,缺乏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不能及时按照市场需求作出调整,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阻碍了中职学校办学思路由“外促”向“内发”的转变,导致学校缺少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办学自主性和能动性较差、“等靠要”思想严重,将发展完全寄托于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扶持。
与之相对,职业教育“内涵型”发展模式则是以资源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为主要导向,该模式虽不排斥利用外部支持寻求发展的有利契机,但却更为注重在整合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提高实训实践水平以从“内涵”和“结构”层面优化办学条件,力求实现学校在资金利用方面的“省”和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面的“精”。
这种模式下,一则,中职学校的发展是“以我为本”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转而寻求以市场和学生需要为导向,强调以政府扶持为后盾,以产学结合、校企协作为基本方式,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积极按照用人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而确保有限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就业需求的有效满足;再则,中职学校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它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就业,而是将“教书育人”与“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的就业需求,又着眼于学生入职后的进一步发展,既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兼顾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并在这一进程中依照学生特点和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最终推动学生的终身、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实施“内涵型”职教发展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掘中职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节约教育成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中职学校尽快适应未来人口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缓解因国家职业教育总体投入不足而造成的压力,摆脱阻碍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进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特色办学:完成“内涵型”转变的路径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是中职学校合理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办学特色化则是实现该转变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思考:(一)特色办学有助于中职学校教育资源的集约和整合作为中等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特殊群体,中职学校既需要像普通高中一样承担起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塑造学生道德情操的“一般性”使命,又需要完成培养专业性人才、促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命,而后者恰恰构成了中职学校的立校之本。
为实现这一“特殊性”使命,中职学校势必需要在综合考量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设置多项专业并围绕这些专业开设多门课程,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习得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理想状态下,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应尽量与社会中存在的主要行业相对应,以满足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要,然而,由于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市场需求有轻重缓急之分,这一理想很难被某一所学校实现。
因此,多数中职学校只能在大量的社会行业中遴选最符合该校实际办学条件及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开设,并在市场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步凸显出一个或几个为用人单位广泛认可的优势专业,由于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读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和更多的择业机会,而学校为了维持和强化这一局面,则会将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进一步集中于这些专业,形成区别于同类学校的特色办学机制。
由此可见,特色办学的过程便是资源整合与再分配的过程,它不仅实现了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还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专”“精”“尖”,显然有助于中职学校“内涵型”发展的实现。
(二)特色办学有助于消解中职教育“外延型”发展的积弊“外延型”发展依赖于教育成本的大批量投入和教育政策的高度倾斜,为尽快获得回报,它在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缺少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以致其各项举措会体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随意性。
反映到现实中,便是有很多中职学校为吸引生源、扩大招生规模,时常会在专业设置上既不考虑学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也不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盲目跟风、刻意出新,增设和发展许多并无师资保障和历史传统的热门专业,这不仅导致中职学校原有的办学特色消失殆尽,也使中职学校缺少了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些热门专业不仅不能满足学校蓬勃发展的美好预期,反倒因为学生“就业难”、“能力差”等问题降低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使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相对于“外延型”发展模式的“求同求大”,特色办学既不完全依赖于政策、投入等外部因素的刺激,也不会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新”与“热”,它遵循着“异质化”和“精致化”的办学思路,在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之处的清醒认识,通过对已有人才培养机制、用人信息网络的完善以及对一个或几个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和未来前景的专业的着力打造,带动包括其他专业在内的学校整体发展,推动该校在同类型学校中形成比较优势,树立品牌效应,并以这些专业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办学对于推动那些误入“同质化”歧途的中职学校尽快找准定位、摆脱“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解决中职学校“外延型”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大有裨益。
三、点面结合:中职学校特色办学的实现机制学校特色的形成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学校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中职学校的特色办学有着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一)确立特质化的发展目标中职学校的特色办学是从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立开始的,学校只有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方才清楚需要“怎样做”、“做什么”,而一个设计得当、内容合理的发展目标也会对学校“有的放矢”地寻求特色办学的举措有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特色办学需要学校特质化发展目标的引领。
“特质化”是相对于中职学校消解自我个性的“同质化”误区而言的。
“特质化”并不排斥中职学校中一些共性内容,它需要遵循国家为中职教育设立的一般目标,需要遵循中职教育产学结合、顺应市场的基本规律,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特质化”也应紧跟市场潮流,主动寻求学校发展中的新兴增长点。
然而,“特质化”发展目标的核心精神还是在于“内发”而非“外扩”,它要求学校在面向市场的同时,仍要坚持“以我为主”,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学校内部资源充分整合,着力建设一批区别于同类学校的优势专业或优势学科,并以学生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强的从业能力为学校在某几个行业内赢得良好声誉,使学校在众多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用比较优势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特质化”目标的确立需要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出发。
学校的实际状况是指包括资金、师资、设备、历史传统在内的一系列的办学客观条件。
正确的办学思想来自对学校各相关要素(特别是关键要素)的综合效应分析,并把这种分析与办学特色追求相匹配,做到主观上的能动性与客观的现实性相结合,以达到“找到位置,办出特色”的目的。
因此,中职学校对“特质化”发展目标的设立,绝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条件,如果在目标确立前,既不对学校的资金、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状况展开评估,也不对教师队伍的质量和不同专业的市场认可度进行深入调查,即便出台了诸多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反倒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所以,中职学校要在设立发展目标前,必须实事求是地从学校客观条件出发,考察学校的各项办学条件,并对这些条件的未来变化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从而使“特质化”发展目标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二)打造特质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从事者,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学校的“特质化”发展目标虽由管理者做出,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职学校的特质化发展目标,必须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操作技能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特质化教师队伍。
特质化教师队伍的打造应首先坚持优势专业指向。
办学特色形成的基石在于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形成。
而要开设这些专业,离不开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在确立“特质化”发展目标后,应尽快确立能够形成比较优势的专业,并对这些专业的教师队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一方面,学校要立足校内,鼓励优势专业的教师多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在职培训,敦促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确保教学和实训内容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放眼校外,通过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引入一批优秀教师,补充和增强优势专业的教师队伍,以师资优势确保专业优势。
特质化教师队伍的打造应坚持实践技能指向。
为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智能合一”,中职学校要一方面要注重优势专业的教师结构,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保证授课教师不仅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并将他们作为整个教师队伍的骨干。
(三)设置特质化的专业及课程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