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悲秋·明月相思--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

合集下载

悲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悲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就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忧患和失落,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惊人的早熟。

奇怪的是,这种艺术上的早熟似乎并没有对后世文人形成创作上的压力,他们不厌其烦地心追手摹,冒着蹈袭的危险一遍遍抒写宋玉式的悲凉。

这种糜然风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共同心态的一个层面。

《天净沙·秋思》:青山遮不住悲秋。

秋,易使人悲叹,伤心泪涟涟;秋土悲,秋女怨,九曲回肠的碎心曲,让人揪心。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

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登高》:被杨伦称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其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渚清、沙白、鸟飞,风急、天高、猿鸣,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独有的秋景。

颔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集中展现了秋天典型的特征——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怀——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及无形中传达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颈联在前两联描写秋景的基础上深入一层,由表及里,点明“悲秋”。

“悲秋”两字写的沉重。

“独登台”而目睹苍凉空旷的秋景,不由想起自己年老多病,却还要“万里”“常作客”漂泊无定,故而生出无限秋愁。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倍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说“繁霜鬓”并无虚夸,而多病断酒,其悲愁更难排遣。

至此,我们看到诗人兴会盎然的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无限的悲凉之意溢于结句。

悲秋三种可见,中国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十分明显。

稍作开阔,我们发现,这些悲情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一、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很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各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

汉武帝刘街的《秋风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诗中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难归的秋景,最终从“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在,但悲伤中仍然带着豪壮。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探析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情感表达方式,代表着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离别和孤独等情感。

悲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氛围、情感抒发和寓意象征等多种方式。

通过对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白、杜甫等诗作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悲秋的表现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出发,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结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和生命哲理的探讨。

第1章典型的文学形象1.1 悲秋意象的生成秋,是一个圆满美好季节的终结,也是未来希望的开端,是一个充满变迁的季节。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常常被用来表现悲凉、孤独和离别等感觉,“秋意象”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秋天常常被描绘为悲凉、萧条、寂寥、萎靡不振的季节,这与秋季本身的气候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联系密切相关。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一个渐渐衰老的季节,万物凋零,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这种意象不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广泛存在,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悲秋意象的生成,又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植物逐渐凋谢,昼夜渐长,晦暗覆盖,为后来中国人的悲秋情结奠定了基础。

当然还有因为风景的凄美,秋色亦便执向了悲秋的极致。

悲秋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中描述了一种男女恋情怀念的情感,人们常常用“关关雎鸠”来引申表达离愁别绪的情感。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季的悲凉气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意象,表现出了古代文人士子们的离愁别绪、生命的短暂和不可复得。

1.2 文学类型的建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秋情结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学类型,比如“秋思”、“离别”、“怀人”、“思乡”、“伤春悲秋”等等。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古代诗人的“悲秋”情怀

自然的丰富意象形态与人的心灵的丰富情感构成了互感与交融,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与其内心情感的对应。

庄子齐物论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物不是纯然外在的客体,物象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的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

诗人为了表现哀怨,寂寞的丰富感情,往往要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形态。

1.“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诗人表现其哀怨不平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比兴寄托抒泄其怀,或是览古、吊古在历史兴亡的感叹之中寓其身世之悲和失意之痛,或是悲秋伤春述其哀愁,或是伤别离愁羁旅而陈情告哀等[5](p101-112)。

宽泛的说,咏古托寄、悲秋伤春等等都属咏怀。

我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秋天是气候由热变冷,植物由盛变衰的季节,古代诗人又生活在那个容易感到悲哀的古代社会,所以他们每每感物兴怀,逢秋天而悲寂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刘熙载说:“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

”即悲秋是诗人诉其哀怨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但悲秋之传统并不起自宋玉。

《诗经》中已有由秋天引出的伤悲之声。

《小雅四月》有“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由秋天引出的就是时代的苦难,但时代的苦难与秋日的悲凉还没有融合在一起。

在屈原的作品中,秋与人的悲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诗人的哀伤。

如《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确实能称得上“写秋景入画”“千古言秋之祖”的,还应该推宋玉的《九辩》。

《九辩》首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发端,次言秋风萧瑟,草木花叶陨落,枝叶枯槁。

这既是对何以悲秋气的进一步发挥,又贯穿了自伤之情。

“坎禀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宋玉点出悲秋之由,乃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悲秋实是自悲,将秋天悲凉的画面落实到自身的遭遇和不平。

《九辩》以伤为主,曹丕的《燕歌行》则是以思为主。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文学形式的结构,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达。

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崇尚。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它深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都以一种统一的模式被古典诗词中的景象、情绪和比喻所表达。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写出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唐诗宋词中也有不少讽刺和愤怒,表达了对压迫和强权的反抗和抗争。

其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体现在对自然的描绘和美的追求。

古典诗词中经常描绘自然,并以此来表达人们对它的崇敬和美的追求。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描绘了深山密林、湍急的河流、清澈的湖泊,杨炯的《山行》中描绘了风景秀丽的山脉、绿草如茵的山谷,这些都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最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体现在对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古典诗词中的比喻、象征和比方,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思想,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比如,李白的《登黄鹤楼》中,提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出李白对政治的反思;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穷困潦倒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它们不仅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崇尚,更向人们展示了对自然的描绘和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导读: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

”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

一、丧偶之痛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

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

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

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

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

”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

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

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有何特点

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有何特点

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有何特点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往往通过细腻而独特的心理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

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首先体现在情感的细致刻画上。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的描绘,诗人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例如,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冷峻和孤寂,以及主人公对牵牛织女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了一种含蓄而深沉的心理感受。

其次,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也表现为对人物思想与意境的准确刻画。

诗人通过描绘人物的思维活动,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登鹳雀楼的情景,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作者的登高情结,还暗含了他对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诗词中的心理描写还体现在对人物心境变化的描绘上。

通过细腻地描写人物的情绪起伏和内心波动,诗人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写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穷庐,笼盖四野雪。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哀怨和无奈之情,使读者对人物心理的波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具有细致、准确和变化多样的特点。

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感受、思想活动和情绪变化,诗人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共鸣人物的心灵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不仅丰富了古诗词作品的多样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古诗词的心理描写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们从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启发。

《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

《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

《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引言中国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民族心理。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

古诗的审美范式中国古诗有其独特的审美范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韵律和节奏:古诗以平仄、押韵和韵脚的形式表达,营造出美妙的音韵之感。

古诗的节奏感强,以句读齐肩的形式呈现,给人一种舒缓、韵律明快的感觉。

2. 形象和意境:古诗注重以简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意境和形象,通过意象的堆砌和对比,唤起读者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古诗中常有山水、花鸟、季节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物、情感等抽象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

3. 比兴和寓意:古诗常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寓意。

这种寓意性的表达既启迪读者的智慧,又增加了古诗的美感。

古诗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中国古诗的审美范式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唤起对家国情怀的向往:古诗中常表现出对故乡、家园的深情厚意,唤起了中国人对家国的眷恋之情。

这种家国情怀被视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情感体验,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2. 培养审美情趣:中国古诗将美的追求融入每个字句之中,通过对自然、人物、情感的描绘,培养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古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赋予了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了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3. 基于文化传承的凝聚力: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中国人通过欣赏、研究和传唱古诗,建立起共同的文化认同,形成了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结论中国古诗作为审美范式和民族心理的结合体,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引发对家国情怀的向往、培养审美情趣和强化文化凝聚力,古诗在塑造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诗宋词的艺术与思想观念

唐诗宋词的艺术与思想观念

唐诗宋词的艺术与思想观念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从唐诗宋词的艺术与思想观念入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唐诗的艺术表达主要是通过对词藻、意象、韵律等元素的运用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意境。

唐诗的思想内涵则主要表现在其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方面。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仅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思想观念,即人们应该回归自然,追求最纯真的内心感受。

宋词是唐诗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以其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成为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词的艺术表现主要在于其格律技巧和文学特点的运用上。

其中,格律技巧是宋词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体现出了词人的词艺修养和创意思维,还使得宋词具有一种唯美主义的特征。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所描述的元宵节和难舍的思乡情感,就体现了宋词的唯美主义特点。

宋词的思想内涵也极为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蕴含的圣贤思想。

圣贤思想是宋代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主要表现在宋词中对人性、世情和政治的关注与反思上。

有些词作品中,词人通过对自然、人伦和情感的表达来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出圣贤思想的精髓。

例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词人借用中秋节和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它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更蕴含着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华。

唐诗宋词的艺术与思想观念,从一个侧面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丰富性。

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研究者,都值得多多品味和探索。

《古诗十九首》中文人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

《古诗十九首》中文人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

古诗十九首中文人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引言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伤怀。

本文将探讨《古诗十九首》中文人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

1.社会动荡引发的伤感情绪在古代中国,社会动荡时期屡见不鲜。

《古诗十九首》中的许多作品,如《青玉案·元夕》和《鹊桥仙·纤云弄巧》,都以动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2.生活困苦带来的苦闷情绪古代中国的大部分人民生活在贫苦环境中,艰难度日。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例如《木兰花慢·梅》和《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农民和平民百姓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3.岁月更替引起的离愁别绪时间的流转常常带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离愁别绪。

《古诗十九首》中的《蝶恋花·春景》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作品,描述了岁月变迁和亲人离别的痛苦,唤起了人们的思乡之情。

4.思乡情怀激发的伤感情绪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士人和游子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故乡,心怀乡愁。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像《虞美人·端午篱落无人过》和《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表达了离乡背井的痛苦和思乡之情。

5.爱情的甜蜜和痛苦爱情是古代人们最常歌颂和吟咏的主题之一。

《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诉衷情·海棠依旧》,展现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使人们产生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伤的情绪。

6.人生百态中的感慨人生百态,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如《青玉案·花开堪折直须折》和《满江红·怒发冲冠》,揭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激起了读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7.自然景观中的诗意情怀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写下丰富多样的诗意。

古典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分析 - 教案

古典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分析 - 教案

古典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分析教案一、引言1.1古典诗词的文化背景1.1.1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1.2古代诗人的社会角色与创作环境1.1.3秋思与乡愁主题的历史演变1.1.4古典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2秋思与乡愁的情感内涵1.2.1秋天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1.2.2乡愁情感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解释1.2.3秋思与乡愁在诗词中的表现手法1.2.4诗词中秋思与乡愁的情感价值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增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欣赏1.3.2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与审美能力1.3.3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1.3.4促进学生情感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二、知识点讲解2.1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2.1.1诗词的格律与韵律规则2.1.2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与意象运用2.1.3常见诗词体裁的特点与区别2.1.4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与策略2.2秋思与乡愁主题的诗词分析2.2.1唐诗中的秋思与乡愁2.2.2宋词中的秋思与乡愁2.2.3元曲中的秋思与乡愁2.2.4各时期诗词中秋思与乡愁的差异与共性2.3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2.3.1情感表达的直接性与含蓄性2.3.2意象与情感的关系2.3.3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共鸣2.3.4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三、教学内容3.1诗词文本分析3.1.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3.1.2分析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3.1.3解读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3.1.4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3.2情感体验与表达3.2.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3.2.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解3.2.3通过讨论与分享,增进情感交流3.2.4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同理心3.3文化背景与历史解读3.3.1探讨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情境3.3.2分析诗人的生平经历与创作背景3.3.3理解诗词中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3.3.4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欣赏与理解诗词古典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分析教案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格律与韵律规则4.1.2掌握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意象运用4.1.3能够分析并解读诗词中秋思与乡愁的情感内涵4.1.4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与审美情感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通过文本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解读能力4.2.2通过情境创设与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表达能力4.2.3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2.4通过跨学科学习,增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尊重4.3.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4.3.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价值观4.3.4促进学生情感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诗词格律与韵律规则的理解与掌握5.1.2诗词意象与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5.1.3秋思与乡愁情感的细腻解读与表达5.1.4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与审美情感的培养5.2教学重点5.2.1诗词中秋思与乡愁情感的理解与分析5.2.2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的培养5.2.3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尊重5.2.4学生人文素养与情感态度的提升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与投影仪6.1.2古典诗词教材与相关资料6.1.3教学PPT与辅助教学材料6.1.4黑板与白板等书写工具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与书写工具6.2.2古典诗词选集与相关书籍6.2.3学生自主搜索的诗词资料6.2.4小组讨论与分享的辅助材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与背景介绍7.1.1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与诗词,引发学生对秋思与乡愁的兴趣7.1.2介绍古典诗词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7.1.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秋思与乡愁的理解与感受7.1.4提出教学目标与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2知识讲解与文本分析7.2.1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格律与韵律规则7.2.2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7.2.3解读诗词中秋思与乡愁的情感内涵7.2.4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与讨论,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7.3情感体验与表达7.3.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7.3.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解7.3.3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增进情感交流7.3.4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欣赏与理解诗词古典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分析教案八、板书设计8.1章节与核心概念8.1.1板书章节与副8.1.2列出并解释核心概念:秋思、乡愁、意象、修辞手法8.1.3用图表展示诗词格律与韵律规则8.1.4概括诗词中秋思与乡愁的情感特点8.2诗词文本与分析要点8.2.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进行板书8.2.2标注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8.2.3列出分析诗词情感内涵的关键点8.2.4提供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步骤8.3.2提供拓展阅读与研究的诗词作品8.3.3列出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资料8.3.4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九、作业设计9.1诗词鉴赏与分析9.1.1选择一首秋思或乡愁主题的诗词进行深入分析9.1.2描述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9.1.3解读诗词的情感内涵与审美价值9.2情感体验与表达9.2.1描述一次自己的秋思或乡愁体验9.2.2分析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与影响9.2.3创作一首表达自己秋思或乡愁情感的诗词9.2.4与同学分享并讨论自己的作品与体验9.3跨学科学习与研究9.3.1研究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9.3.2探讨诗人的生平经历与创作背景9.3.3分析诗词中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10.1.2分析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10.1.3思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改进空间10.1.4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的诗词选集与阅读材料10.2.2提供在线资源与学习平台10.2.3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朗诵与创作比赛10.2.4组织诗词鉴赏与研究的课外活动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与重点:这部分是教学的核心,需要教师深入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秋思与乡愁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感。

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怀

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怀

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怀
陈进星
【期刊名称】《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中,悲秋是最为常见的抒情方式之一。

古代诗人每每将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悲秋情怀传达人生的愁苦、生命的忧患。

我们先看李清照《声声慢》一词: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陈进星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春愁·悲秋·明月相思--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
2.无限愁思赋秋歌--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悲秋"情怀
3.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评《诗说中国:家国情怀》
4.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现象探源
5.中国古典诗词中蟋蟀意象的悲秋文化内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秋悲春恨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秋悲春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对唐诗宋词中“秋悲春恨”的一点思考徐英颖中国古人有“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审美直感,在这种审美直感的指引下,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有着浓厚的悲怨情结,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家、优秀散文、韵文创作,几乎无不与悲怨之情联系纽结。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更是围绕着悲怨哀伤之情奏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旋律。

从“举杯浇愁”的天上谪仙,到“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苑才女,从“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白居易,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他们宣泄的情感,只有所致因由和轻重分量的不同,在感人的程度和艺术魅力上,却都是共同的无可轩轾。

在阅读众多的有着浓重的悲生怨世之情的作品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此类作品有着共同的两大主题,即秋悲、春恨,而这两大主题在唐诗宋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秋悲处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对季节的变换有着特殊的情感,李白《将进酒》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人从春荣秋衰的自然景象中,首先感悟到的就是时间的流动、生命的有限。

杜甫五十六岁写了《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喟然长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黄人老,在萧萧而下的落木中,寄予了一种最深沉的人生悲情。

辛弃疾《水龙吟》写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尽”,以流水之逝而不返,暗示生命年华之消逝不在。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秋的来临,意味着年已过半,时间不停顿的流逝对人而言就会感慨甚深。

春天充满生气,富有活力,秋天却是一派衰败、零落的景象,秋天往往会在一瞬间唤起人的恐惶和悲伤,以及一种个体的命运感。

秋悲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往往都是男子,而所悲之因多是“感士不遇”。

对于中国古代的男子而言,他们毕生有三大追求:修史、娶五大姓女子、金榜提名,而在这三大追求中,事业在他们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如果到了晚年,仍然壮志未酬,回首平生,就会百感交集,悲愤难耐。

秋天衰败零落的自然景象正是引发这种悲愤之情的重要媒介。

温庭筠《春愁曲》鉴赏《春愁曲》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春愁曲》鉴赏《春愁曲》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春愁曲》鉴赏《春愁曲》译文及赏析《春愁曲》是由温庭筠所创作的,诗中虽然是主要描摹闺中细节和女子所见所闻,但描摹得非常细腻,全诗的愁情于词句间蔓延纸外,有耐人寻味之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愁曲》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愁曲》唐代:温庭筠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春愁曲》译文用红丝串起露珠一样的珠子做成的帘幕,晶莹透亮,漂亮的珠帘像瀑布一样,“哑哑”地舒放下来。

围绕着睡床的屏风绘有山水,画意清远;地上的熏炉中,双层的云母隔火板上朦胧映出炭火的红光。

在春寒中发簪也带着凉意,床角的兔形小薰炉里香料暗燃,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

皱叠如浪的红锦被上是拖着长尾、展翅对飞的金凤纹样,凉风吹着一头垂悬如凤尾的发簪缓缓摇曳。

蜜蜂嘤嘤嗡嗡,蝴蝶飞飞停停,悠扬不断,杨柳依依,细草茵茵,柳丝轻柔地拂着赤阑桥的栏杆。

一觉醒来,满树梨花落在绿色的园地上,春风和雨吹拂着池塘的水面,池塘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春愁曲》注释哑哑(yā):象声词,辘轳汲水时的声音。

下纤绠(gěng):放下帘绳。

纤绠,本意是井绳,这里是指帘绳。

绠,汲水的绳索。

云母:云母为饰的屏风。

空烘影:空自映照着屏风内之人的孤影。

凉簪(zān):以玻璃为饰的簪子。

玉兔:指玉兔为饰的香炉。

或指月亮。

煴(yùn)香:一作“氤氲”,烟雾弥漫貌。

柳如梦:意谓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

锦叠:指锦被。

委堕红:锦被一端坠在床下,可见卧床之人辗转难眠。

堕,一作“坠”。

飔(sī)飔:凉风。

扫尾:拂动凤尾。

双金凤:双股的金凤钗,或钗上有一双金凤。

此钗疑为步摇簪,即簪钗一头垂悬着吊坠似的饰品,可以边走边摆动。

赤阑:赤阑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的理想情感观

中国古典诗词的理想情感观

中国古典诗词的理想情感观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理想追求。

以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体现的一些理想情感观:
1. 爱国情怀:许多古典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等。

这种爱国情怀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2. 思乡之情: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这种情感反映了中国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 爱情观念:古典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爱情的描写,如李商隐的《无题》、元稹的《离思五首》等。

这些诗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强调了爱情的纯洁和真挚。

4. 人生哲理:许多古典诗词通过对自然、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这些诗词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5. 自然审美: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

这种对自然的审美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中国古典诗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理想情感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

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

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

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

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

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

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

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

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

文化既大胆拿来,又送去主义,元气淋灕、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但是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

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了杭州的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

马先生说,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

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

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

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这似乎有点玄了。

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

以文艺心理学解读中国古诗词

以文艺心理学解读中国古诗词

以文艺心理学解读中国古诗词20112432 夏丽丽现代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传入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八十年代,才重现光彩,并渐渐在文艺研究、评论和鉴赏中崭露头角。

文艺心理学作为传统文艺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后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研究文艺创作和鉴赏中的心理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科学性与方法论有不容置疑的一面。

中国古代诗词都是诗人在特定心态下创作的,以意境美取胜。

在凝固的语言形式中,贮存着大量的信息。

而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对象主体,其心理内容、特点及规律,都可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去进行解读,找到古代诗词作品的最佳切人点,获取其中蕴藏的信息,以至于破解作品艺术生命的密码。

本文将站在文艺心理学的角度上,从直觉审美和意识流以及创作心理三方面,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文本解读。

一、以“直觉审美”鉴赏诗词对古代诗词作品的直觉把握,就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艺心理学方法。

所谓直觉,是指主体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获得感觉和知觉。

这本是人类感官的一种认识功能,与眼、耳、鼻、舌、身的功能一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所以又被称为“第六感觉”。

首先我们以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为例从直觉审美这一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揖轻舟,乱入芙蓉浦。

王国维曾对此词激赏曰“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但笔者认为这首周词在艺术上最大的妙处,还是对于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心态曲折有致的传写。

作品的开头便使我们深感主人公所面临的巨大困扰,一种精神上的挣扎,而从字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天气因素,再读下去,下片“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使人恍然悟出,这首词所表达的是浓浓的羁旅之情,这是我们可以在瞬间完成的对周词的整体把握,虽然还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如果以此为基础,再细加寻绎,伴之以理性思维,那么我们就可能获得对全词明晰的诊释:上片开头两句写清晨室内情景,实际上写出了词人所面临的双重困扰,困人天气与作客厌倦。

汉语中的伤春悲秋文化诗词解读

汉语中的伤春悲秋文化诗词解读

汉语中的伤春悲秋文化诗词解读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1],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2],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3],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4],平林新月人归后[5]。

[1]闲情:闲愁。

[2]日日:一作“旧日”。

[3]青芜:形容草色碧绿。

[4]楼:一作“桥”。

[5]人:指游人。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

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两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谥忠肃。

冯延巳当政时,南唐国势已日渐衰微,他无力扭转乾坤,同时又卷入激烈的党争中,这种现实处境所造成的内心矛盾,在他的词作中时有反映。

冯延巳词的题材虽然与花间词并无二致,多写歌舞宴饮、相思离别,但是他并不醉心于描写女人的容貌举止和服饰,而是着重描写一种心理体验,表现一种感情境界。

这种创作倾向正如王国维所言“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人间词话》)解题《鹊踏枝》,一作《雀踏枝》,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即《蝶恋花》。

冯延巳有《鹊踏枝》十四首(其中部分作品与欧阳修相混),本词为其中之一。

全词抒写春天的闲愁,词旨隐晦,感慨深沉。

摊破浣溪纱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1],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2],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3],小楼吹彻玉笙寒[4]。

多少泪珠无限恨[5],依阑干。

[1]菡萏(hàndàn):荷花。

[2]绿波:一作“碧波”。

[3]韶光:美好的时光。

一作“容光”。

[4]鸡塞:即鸡鹿塞,汉朝的边塞,此处泛指边塞。

“鸡塞远”,一作“清漏永”。

[5]吹彻:犹指吹遍。

“彻”,本为大曲的最后一遍,故可以解释为曲终。

[6]多少:一作“籁籁”。

无限,一作“何限”。

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今属江苏)。

南唐烈祖李昇的长子。

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大。

即位之初,曾用兵攻取建、汀、漳、泉等州,使南唐一度成为拥有35个州的“大国”。

吟诗日日待春风,春意象生命意识辐射多方位关照

吟诗日日待春风,春意象生命意识辐射多方位关照

吟诗日日待春风,春意象生命意识辐射多方位关照春意象的容涵性极强,辐射程距又远,覆盖面又广,这就造成了春意象具有多种方位视点的特色。

顺时方位观点可映照出由春起到春终时人心跳动的种种节律谱系。

这种春意象往往是人心苦乐相合的艺术原创动因引出的审美结果。

“宋人亦不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此语可谓善矣,在于其找准了宋人抒情的方位投射点。

宋人“发于诗余之情投融到春意象之中时,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感应性。

因而宋词中不同时序的春意象中常常伴随着人心的静动程式。

冯延已《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将初春意象的动人精神尽现尺幅。

况周颐云:“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语是认识冯词初春意象的千钧启钮,谭献评此词云“此正周氏(周济)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与况氏所云有轩辕巧合之功。

春意象而通过初春意象再作深层抽析,愁绪淡出的闺情便成了春意象的主心骨,冯煦也看出了冯延已作此词的苦衷,一针见血地说:“作为小朝廷宰相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有不自达者,于词发之”。

以春意象的顺时方位视点启动情感的全程律动在宋词中多之又多。

宋祁一曲《木兰花》,因其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得“红杏尚书”之称,词人风流闲雅的惜春、爱春之情,未出初春意象的点滴揽结。

苏轼《哨遍·春词》借初春意象抒“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的惜春之情,与宋祁毫无二致。

赵佶《声声慢·春》词中,初春意象所聚合的深层情愫亦是“共乘欢,争忍归来”的惜春、赏春情怀。

春意象宋词中初春意象所涵咏的创作主体惜春主题情感,与宋人对初春的赏爱密切相关,朱敦儒这样写宋人迎春之习:“青旗彩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

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

时节好,管弦新,度升平。

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除以具体仪式迎春外,宋人游春逐胜之事见记于词体者俯拾即得。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采桑径里逢迎”(晏殊《破阵子》),“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均是表明时人面对初春存好于心的艺术诉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人 与 自身心理的文化 关系是 文化人类学研 究的对象之一。 中国古典诗 词 中表现 了许 多具 有本
民族特 色的文化心理特征 ,探 究、考察这些特征及 其表现 形式 ,对于鉴 赏古典诗词 ,继承和发扬 这份珍 贵
的历 史遗产有着重要 曲意义;
关键词 :古典诗 词 ;民族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2 2 26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2 1 0 9 —0 0 8 6 9 20 )0 0 7 2
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惟有深谙其中的民族文 化 心理特 征 ,才 能 体 会 出诗 词 深 层 次 的思 想 意 映 的 春 愁 、悲 秋 、明 月 相 思 略 加 分
析 ,以一斑 而觅全 豹 。
的大好春光 ,不由悲从 中来 ,悔上心头。 伤 春 的情感 当然不 限于 女子 。冯延 巳 《 踏 鹊
Ex pe f hc l sc oo ia aa tr nAn in e fChn 哪 Jso ia y h lgclCh rcesi ce t Et P Pomso ia
W, 堍 .i, H N ii  ̄ NG T b . S E Wejn . . -a
( N r hn i igC lg ,1 un 1 10 ,C i Ar le B㈣ 1  ̄t C iaJ l n oee 3 ig 0 6 l h n 2 h Vn l c ai di s z D glm  ̄2 u gDi r r 3in 10 0 .C ia) c d i .1 y g 0 0 5 h n 'e t ei A ̄ ta t n tea ce tI;rso ia h r ml ̄i t l utrl s c o gc l h r ceso ie e r c :I h n i xe fChn ,teee xde al l a yh l i aa tr l n o d oo c u p o ac Chn s Rme rhn n  ̄ac iga d sul gt rer rs td n tc  ̄n h 印 e甑 a d sw勰 h lfl 删 。 o ̄sa dsgf{a t oih T n eeo hsu qt cl rlh rtg . o epu yp e n  ̄ i cn n ei a dd v lp t i a  ̄ ut a ei e tr t t l e u a Ke r s a ce t口 日1;ehc] s coq l l h rces ywod : n in 。 l s t i p y h lgc aa tr a ac
台近 ・ 晚春》词的结尾 : “ 罗帐灯 昏,哽咽梦中 语 :‘ 是他春带愁来 ,春归何处 ,却不解 ,带将 愁 去 ’ 借 闺怨写 春愁 ,通 过明 白如话 的 口语 表 。 现词人 对 国运式微和 身世遭 际的忧 伤心情 。
原的 《 离骚》 “ :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 序。惟草木之零 落兮 ,恐美人 之迟暮。 ”也是刘
勰所说 的 “ 色之 动 ,心亦摇 焉” 物 王 昌龄 《 闺怨》诗 中那位 “ 凝妆 上翠楼 ” 的 少妇 ,本 来 满 心 欢 喜 ,登 楼 观 景 ,忽 见 柳 色 青 青 ,顿觉 春风拂 面 ,想 到丈夫 为求取 功名 离家 日 久 ,折柳送 别 ,忽 又经 年 ,辜 负 了彼 此青春 年少
V0 . № 1 I4
M a.0 2 r2 0
春愁 ・ 悲秋 ・ 月相 思 明
— —
中国古典 诗词 中的 民族 文化心 理 特征 举 隅
王廷 弼 。沈 卫建
1 1 0 ; 2 北 京 市 东城 区档 靠局 ,北 京 061 10)5 0f ) 。
( 华 北矿 业 高等 专 科 学垃 , 北京 1
朽 词:“ 谁道 闲情 抛 弃 久 ?每 到春 来 ,惆 怅 还 依 旧 。 日日花前常病 酒 ,不 辞镜里 朱颜 瘦 。 河 畔青芜 堤 上柳 ,为温 新愁 ,何 事年 年有 ?独 立小
桥风 满袖 ,平林 新 月 人 归后 。 ”不 必 去 细 考词 人
春愁 ・ 悲秋
中国古典 诗词 中感 时伤 怀的作 品特别 多 ,其 中伤 春和悲秋 的篇 什尤 其引人 注 目。 《 经・ 诗 豳风 ・ 月》 春 日迟迟 ,采蘩 祁祁 , 七 :“ 女心 伤 悲 ,殆 及 公 子 同 归 。 《 ” 毛传 》 注 释 道 : “ ,女悲 ;秋 ,士悲 ;感其 物化也 。 舂 ”郑 玄进一 步笺 释 :“ 是其物化 ,所 以悲 也 。 《 ” 淮南 子 - 称 谬 训》也 云 :“ 春女思 ,秋 士悲 ,而知物 化矣 。 ”屈
的愁怨 是 由于 国势 的衰微 ,还是仕 宦 的挫折 。这 种惆怅 的情 怀经 年 日久 ,春来 依 旧 ,却 是确 定不 移的 。晁补之 《 水龙 吟 ・ 韵林 圣 予 惜 春 》 “ 次 : 问 春伺苦 匆匆 ,带风伴 雨 如驰骤 。幽葩细萼 ,小 园 低 槛 ,壅培 未就 。吹尽繁 红 ,占春 长久 ,不如垂 柳 。算春 常不 老 ,人 愁 春 老 ,愁 只是 ,人 问 有 。
春恨 十常八九 ,忍轻辜 ,芳醪经 口。那 知 自
是 ,桃花 结 子 +不 因 春 瘦 。世 上 功 名 ,老 来 风 味 ,春 归时候 。纵 樽前痛饮 ,狂歌 似 旧 ,情难 依 旧。 ”词人 借 暮 春时 节 众芳 凋 零 的 景 物 ,抒 发 了 年华 流逝 、功名未就 的伤 春情 怀 。辛弃疾 《 祝英
维普资讯
第 4卷第 l 期 2 3月 02年 0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osⅫdI nvsy f cne& TcnlySclc ne or lfh 0g irto ic n IU e i S e ehog( i Oc) o o 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