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子秤设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电子秤的设计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秤设计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电子秤设计方案。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3.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层面:能够独立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关注生活科技发展,具备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熟悉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电子秤工作原理- 学习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基础物理知识。
- 掌握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过程。
3. 电子秤的组成与结构- 认识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 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电子秤设计实践- 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电子秤模型,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择等。
- 掌握组装和调试电子秤模型的技巧。
电子称课程设计.-共22页
1.前言电子称重技术是现代称重计量和控制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电子衡器经过40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从60年代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化智能型。
由于它具有称量准确、快速,读取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便于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实现称重计量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等特点,在工商贸易、能源交通、轻工食品、医药卫生、航空航天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本着电子秤向高精度、高可靠方向研究,讲述了用单片机控制A/D转换、键盘输入和数据显示,对如何实现键盘中断、A/D采样进行研究。
设计特别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文中第一章讲述了电子秤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第二章讲述了电子秤的硬件电路组成部分,第三章介绍了电子秤各部分功能实现的软件设计。
1.1研究本文的意义物料计量是工业生产和贸易流通中的重要环节。
称重装置或衡器是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衡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过去沿用的机械杠杆秤己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称重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取代机械秤。
尤其是七十年代初期,微处理机的出现使电子称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消除人为误差、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已成为现代称重技术的主要特点。
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称重装置的应用已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称重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仪表有更高抗干扰能力、更高的精度。
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拟研究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设计方案。
这种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计量准确、携带方便,集质量称量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使用需求。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电路图,并理解其中的电子元件作用。
3. 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转换。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对数字电子秤进行组装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重节能环保,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显示技术等,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电子元件功能及电路图分析:学习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在数字电子秤中的应用,分析电路图,理解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数字电子秤电路设计:根据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显示等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4. 数字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和优化,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对应教材第4章第1节。
5. 故障分析与问题解决: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教授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
电子秤毕业设计
电子秤毕业设计
电子秤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重量的仪器。
它利用了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精确的测量。
电子秤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商店、家庭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实现一个能够准确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秤,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构建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简单电子秤。
设计将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实现。
在硬件方面,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重量测量。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应变片和负载细胞等。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测量。
接下来,需要设计并构建一个电子电路来连接传感器和Arduino主板。
电子电路的设计包括与传感器的连接和A/D转换电路的构建。
在软件方面,设计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读取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校准是为了消除传感器误差并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其次,需要编写一个程序来读取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出物体的重量。
最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可以连接一个LCD显示屏来显示物体的重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组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一些已知重量的物体来检验设计的准确性。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例如防止电路短路和电源过载等。
总之,该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构建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简单电子秤。
通过合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准确和稳定的重量测量。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组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这个毕业设计能够提高自己的电子和编程能力,并为现实生活中的重量测量提供便利。
简易电子秤的设计
简易电子秤的设计一、简易智能电子秤系统结构与原理称重传感器:当被称物体放置在秤盘上时,压力传感器产生力电效应,将物体的压力转换成与被称物体压力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该电信号先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初步处理,以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AD转换器:经过信号处理的模拟电信号需要通过AD转换器(如H711芯片)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于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H711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设计的24位AD转换器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微控制器(MCU):数字信号送入微控制器后,MCU通过扫描键盘和各种功能开关,根据输入内容和开关状态进行判断、分析和控制,完成各种运算和显示功能。
显示模块:微控制器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显示模块,如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以显示被称物体的重量、价格等信息。
通过以上结构与原理,简易智能电子秤能够实现物体的准确称重,并通过微控制器的处理和控制,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二、硬件设计在简易电子秤的设计中,硬件部分是实现秤重功能的基础。
本节将详细介绍电子秤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电路、显示模块和电源管理。
传感器是电子秤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物体的重量转换为电信号。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基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当物体施加压力时,应变片会产生电阻变化,通过惠斯通电桥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
这种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非常微弱,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
信号处理电路主要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AD转换器。
放大器:使用运算放大器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后续电路的处理需求。
显示模块用于直观地显示秤重结果。
本设计采用LCD显示屏,可以清晰地显示数字和字符。
微处理器将处理后的重量数据发送给LCD 显示屏进行显示。
电源管理是确保电子秤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设计采用内置电池供电,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电压稳定和电池电量监测。
便携电子秤的课程设计
便携电子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了解便携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重要性。
3. 学生掌握便携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其量程和精度。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便携电子秤的电路原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便携电子秤,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对便携电子秤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探索便携电子秤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便携电子秤的设计原理,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和科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便携电子秤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组成部分- 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如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等。
- 分析电子秤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便携电子秤的应用与重要性- 讲解便携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购物、实验室等。
- 强调便携电子秤相较于传统秤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3. 便携电子秤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介绍便携电子秤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等。
- 指出使用便携电子秤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超载、防潮等。
4. 便携电子秤的制作与调试- 制定详细的制作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便携电子秤。
- 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连接、调试和优化,确保电子秤的正常工作。
5. 故障排查与维护- 介绍便携电子秤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其原因。
- 教授学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方法,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和传感器应用。
3. 学生了解电子体重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体重秤,进行简单的体重测量。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解决电子体重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电子体重秤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体重秤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科技创新的信心。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体重秤的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等组成部分。
- 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理解其测量体重的基本过程。
2. 电子体重秤的使用与操作- 讲解电子体重秤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读取数据等。
- 学生动手操作电子体重秤,体验实际测量过程。
3. 电子体重秤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日常维护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 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4. 电子体重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电子体重秤在健康监测、运动健身等领域的应用。
电子秤物联网课程设计
电子秤物联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物联网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传感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基本概念,并了解它们在电子秤物联网系统中的作用。
3. 学生能掌握电子秤物联网系统中涉及的编程基础知识,如数据采集、云端数据传输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子秤物联网系统。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对电子秤物联网系统进行创新优化,提高其性能和实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秤物联网技术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电子秤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设计,学生在此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课程学习。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讲解电子秤的核心部件,如压力传感器、AD 转换器、微处理器等,使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流程。
2. 物联网基础知识:介绍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架构,重点讲解传感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核心概念。
3. 电子秤物联网系统设计:分析电子秤物联网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硬件选择、编程控制、数据上传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案例。
4. 数据采集与处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编程软件,实现电子秤数据采集、处理和上传,掌握相关编程技巧。
5. 创新设计与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子秤物联网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系统性能和实用性。
电子秤课程设计
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方式和测量步骤。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秤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电子秤的读数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并转换电子秤的测量结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子秤,包括开关机、调整单位、校准等基本操作。
2.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实际操作电子秤的准确性和效率,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并完成数据记录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测量工具的尊重和正确使用的意识,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 学生通过探索电子秤的科技原理,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测量”单元的内容,旨在通过电子秤这一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
学生特点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但可能在精确测量和数据转换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如压力传感器、电子电路等。
2. 电子秤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电子秤的主要部件,如显示屏、按键、传感器等,并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3. 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秤,包括开关机、单位转换、校准等操作步骤。
4. 电子秤的读数技巧:指导学生掌握电子秤的读数方法,如小数点的认识、重量单位换算等。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秤的实际操作,包括称重物体、记录数据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分析测量数据,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 学生了解数字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子秤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读取和记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子秤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电子技术的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数字电子秤,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的原理与结构-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开机与校准- 称重与数据读取- 单位换算与应用3. 电子秤测量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技巧4. 数字电子秤的实际应用- 生活实例:食物称重、体重测量等- 实验教学:简单的称重实验5. 电子秤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与保养方法- 故障排查与处理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误差分析、实际应用及维护保养等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电子行业课程设计电子秤
电子行业课程设计电子秤1. 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在电子行业课程设计中,设计和制作一个电子秤是一个常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电子秤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以及实现过程。
2. 基本原理电子秤通过测量物体所产生的重力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其基本原理如下:1.电子秤采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物体对秤盘的压力。
2.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3.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被微处理器处理。
4.微处理器根据压力信号的大小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5.最后,将质量数值显示在数码显示屏上。
3.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电子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精度要求:电子秤的测量精度应满足工业或商业应用的要求,一般为0.1g或更高。
2.承重能力:电子秤的设计应根据使用场景和物体的质量范围确定合适的承重能力。
3.可靠性:电子秤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传感器的精度、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等。
4.功耗:电子秤的设计应考虑尽可能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5.显示和操作:电子秤应提供直观的显示屏和简单的操作方式,以方便用户使用。
6.价格和成本:电子秤的设计应考虑成本控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售价。
4. 实现过程电子秤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设计电子秤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同时考虑成本和可获得性。
4.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数转换和微处理器接口。
通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低电压信号放大和去除干扰信号。
然后,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最后,将数字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计算。
4.3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显示。
微处理器通过编程对传感器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物体的质量数值。
然后,将质量数值通过数码显示屏显示出来。
4.4 调试和优化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后,进行调试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称重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称重操作。
3.解释电子称重仪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分析电子称重仪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称重仪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器、电路板等。
2.电子称重仪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操作电子称重仪,包括开机、校准、称重、读数等步骤。
3.电子称重仪的维护技巧:介绍如何保持电子称重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洁、保养、更换传感器等。
4.电子称重仪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称重仪在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称重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称重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电子称重仪,加深对仪器使用和维护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电子称重仪的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称重仪的使用说明书,介绍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2.参考书:介绍电子称重仪的相关知识,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一定数量的电子称重仪,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电子称重仪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习电子秤的测量原理,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3. 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秤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秤,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2. 学会分析电子秤的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误差判断和校正。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秤及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子秤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涉及电子技术和实际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特点:学生为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显示屏等组成部分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传感器”第二节“电子秤传感器”2.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讲解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测量误差”第一节“误差分析”3. 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介绍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子秤的应用”第一节“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4. 电子秤制作或模拟实验:分组进行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材章节:第八章“实践与拓展”第二节“电子秤的制作”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第二课时: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第三课时: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第四课时:分组制作或模拟电子秤实验,总结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电子称重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结构。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称重系统中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
3. 学生能了解电子称重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医疗、科研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子称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称重系统模型。
3. 学生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对电子称重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认识到电子称重系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称重系统原理及组成- 介绍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力的转换、传感器原理等。
- 分析电子称重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显示装置等。
2. 电子称重系统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探讨应变片式、电磁式等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 信号处理技术:学习信号的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方法。
- 数据传输技术:了解串行通信、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电子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3. 电子称重系统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介绍电子称重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生产、医疗检测等。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组成;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3. 学生了解电子称重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计量单位及换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称重仪进行测量,并处理简单异常情况;2. 学生能够分析电子称重仪测量数据,进行基本的误差判断;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称重仪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学生认识到电子称重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计量意识;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细心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实验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电子称重仪基础知识- 理解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子称重仪的结构组成,包括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了解电子称重仪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电子称重仪的原理与结构》2. 电子称重仪的操作与使用- 学习电子称重仪的操作步骤,包括开机、校准、测量、关机等;- 掌握电子称重仪的测量方法,学会处理简单异常情况;- 学会分析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判断。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电子称重仪的操作与维护》3. 电子称重仪的应用与实践- 运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电子称重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电子称重仪表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称重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称重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精度、分辨率、稳定性等。
3. 学生了解电子称重仪表在工业、商业及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子称重仪表,进行简单的称重和校准。
2. 学生能够分析电子称重仪表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称重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增强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称重仪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称重仪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称重仪表原理:介绍电子称重仪表的工作原理,包括力传感器、信号处理、显示等基本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称重仪表概述2. 电子称重仪表结构:详细讲解电子称重仪表的内部结构,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称重仪表结构组成3. 性能指标与校准:介绍电子称重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精度、分辨率、稳定性等,并教授简单的校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称重仪表性能与校准4. 应用领域:分析电子称重仪表在工业、商业及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广泛用途。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称重仪表应用案例5. 故障分析与维修:教授电子称重仪表的常见故障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维修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子称重仪表故障分析与维修6. 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称重系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字课程设计电子秤
数字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秤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测量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解释电子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秤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实现对物体质量的测量。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电子秤的组装、调试和优化,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测量技术的兴趣。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结合电子秤的知识点,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变片、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等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传感器及其应用》- 内容列举:应变片原理、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子秤电路组成。
2. 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秤的组装,学习调试方法,掌握优化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 内容列举:组装步骤、调试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分析电子秤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探讨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四节《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内容列举:误差分类、误差来源、减小误差的方法。
4. 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电子秤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五节《电子秤的应用》- 内容列举:生活应用、科学测量、科技创新。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称重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步骤。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称重仪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了解其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电子称重仪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称重操作,并准确读取数据。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与电子称重仪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运用电子称重仪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电子称重仪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称重仪,激发探索科学、创新实践的欲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称重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注重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操作实践,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称重仪的原理与结构:介绍电子称重仪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使学生理解其内部构造和运作机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2. 电子称重仪的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称重仪的开关机、校准、称重等操作步骤,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3. 电子称重仪的计量单位与换算:教授电子称重仪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4. 电子称重仪的应用实例:分析电子称重仪在生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广泛用途。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5. 电子称重仪的维护与保养:介绍电子称重仪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
电子秤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秤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秤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了解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3. 掌握电子秤显示和控制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电子秤电路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电路图、进行电路设计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对电子秤电路的细节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课程中学有所得。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子秤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电子秤电路概述- 介绍电子秤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简述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2. 电子秤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缺点对比。
3. 电子秤显示和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的原理及种类;- 控制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式。
4. 电子秤电路分析与设计- 分析典型电子秤电路图;- 电路元件的选型和参数计算。
5. 电子秤电路制作与调试- 电路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
6. 电路改进与创新- 电子秤电路的优化方案;- 创新设计电子秤电路的思路。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2课时:电子秤概述及传感器原理;3-4课时:显示和控制模块;5-6课时:电路分析与设计;7-8课时:电路制作与调试;9-10课时:电路改进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秤课程设计一.系统框图图20 小型电子秤的系统构成本系统采用了低功能单片机89C2051作为测量仪表的核心,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性价比高。
电子秤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仪表通电后,在秤重过程中由货物重量经荷重传感器的信号转换,输出相应的毫伏电压,这个微弱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和标度变换转送A/D转换器。
本系统的A/D转换器采用了V/F型积分转换器,它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以脉冲序列方式的频率输出。
单片机89C2051严格控制每一次采样时间,保持每一次计数的闸门时间间隔的一致性。
单片机通过应用程序,把当次的采样频率f进行标度转换形成显示器可使用的串行代码数据。
在测量荷重期间,系统可随时接受人机对话请求。
人机对话仅通过键盘接受校正值。
校正有两个内容,其一,“零点校正”,按“设置”键,将空负荷下的采样值记录下来存入EEPROM 型号为24LC02B;其二,“斜率校正”,将标准重量(砝码)作为秤重对象放入托盘,按“校正”键,单片机将采样值记录下来并通过计算将新的斜率存入EEPROM型号为24LC02B。
这两种校正的方法如下:(1)零点校正:电子秤的长期使用,由于传感器,放大器的零点漂移,使得出厂时调整好的零点发生偏移而导致秤重时引起恒定误差Δ,经过“设置”键校正,实际上把零漂值存储起来,以后每次侧重时采样值调整:Xy = Xi - Δ去除零漂误差。
(2)斜率校正:系统除了零点漂移不可避免外,秤重机构的灵敏度,放大器的增益也会受到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斜率校正实际上是满度调整。
关系式:K =f / Xy其中,可K为斜率, f 为采样频率,Xy荷重。
图21 斜率校正二测量系统的电路分析:1. 放大器:绝大多数的电子秤都采应变式传感器作为荷重变换器。
这是因为应变式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精度高,非线性误差小,量程调整容易等优点。
本系统采用的是平行梁式,这是一种根据弹性材料受到压力后变形产生应变,使粘贴在弹性材料上的应变元件或压缩或拉伸,引起应变元件的电阻相应变化。
为了提高灵敏度,一般采用4个性能完全相同应变元件构成全臂差动电桥,电桥的输出关系式:E RR V ∆= (3-2)标称值:R = 120 Ω,E= 6V ,额定输出: 1.3mV/V, 实际满度输出7.8mV/6V 显然,由应变元件构成全臂差动电桥的输出信是微弱的,必须通过信号放大才有读数意义。
图22 一次与二次仪表本系统采用单电源工作的运算放大器与电桥电路连接成反向放大电路。
2.V/F 模数转换器本系统采用电压/频率转换器LM331作为A/D转换器。
其特点是:体积小,精度高,价格低,串行输出,占用CPU的I/O线少。
其最突出的不足之处是转换速度慢。
以下是LM331一些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线性度 0.01%,(2)满量程频率范围 1HZ~100KHZ图23 LM331的简化功能框图工作原理:图23为电压/频率转换器LM331的简化功能框图。
内能隙基准电路产生1.9V直流电压,送到2脚,外接RS 形成基准电流 I= 1.9/RS。
(I=50~500uA)。
输入电压Vin送比较器,引脚6通常与1脚连接,当K合上后流过恒电流在RL上产生压降VX作为阈值电压。
在单脉冲定时器上设有定时比较器,一个输入端恒接2/3VCC 作为参考电压,另一个输入端接引脚5。
V5>2/3VCC单脉冲定时器内部的RS触发器产生复位信号使K断开,又迫使驱动晶体管截止。
复位后使引脚5与地短接,电容C1上的电荷释放,电压下降。
使V5</3VCC,这个单脉冲定时器的定时周期为:t = 1.1R1C1。
输入电压Vin送比较器与VX进行比较.因为K合之前VcL=0,则Vin >VX, 输入比较器使RS触发器产生启动信号使K闭合, 基准电流向CL充电。
使VX 上升,直至VX>Vin。
输入比较器翻转, 迫使单脉冲定时器产生复位信号使K断开, CL 向RL放电,使VX<Vin。
然后输入比较器再次启动定时器,开始下一次循环。
波形分析:单脉冲定时器内部的RS触发器产生复位信号使K断开,又迫使驱动晶体管截止,使V3为高点平,VX<Vin。
基准电流向CL充电。
使VX上升,直至VX>Vin。
此时驱动晶体管导通。
从波形图看,VX >Vin后,要关闭K是发生在V5>2/3VCC时刻,而使驱动晶体管截止是在VX <Vin时刻。
对CL充电平均电流: IAVE= i*t*Fout,CL对RL放电电流 VX /RL=Vin/RL。
显然,LM331工作时:充电平均电流=放电电流 :L in out AVE R V F t i I /=⨯⨯= ti R V Fout L in⨯⨯=)53(109.21.1/9.1/111--------=⨯=C R R R V C R Rs R V F L sin L in out图24 LM331的工作波形3.组合型显示器本系统采用的显示是内含驱动逻辑电路,尽管无法解剖这个电路,但根据外部特性,可以自行设计出来。
图25是显示器外部引脚图,可以知道它是一串行信号传输显示数据,有3个引脚,分别定义为:CLOCK :时钟节拍, 它确定了传输显示数据的波特率; DATA : 数据线,传输显示数据脉冲序列;ON/OFF :控制信号,根据时序要求,控制刷新(ON ),保持(OFF ),它防止显示器在线数据因受干扰丢失。
在显示器上刷新显示数据时,控制信号“ON/OFF ”处于“OFF ”状态,锁存器关闭,不允许改变数据,而输入的数据按“CLOCK ”时钟节拍逐位由“DATA ”线送移位寄存器。
由于每次仅刷新一位数码管的数字,故这种显示方式仍为动态扫描形式。
单片机采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进行定时刷新。
图25 电子秤的显示电路三.单片机的主控程序如前所述,单片机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
电路各部分都完全按照单片机内含的工作程序,正确有序的运行。
为此,有必要对本系统的程序流程作简要介绍。
1.单片机89C2051芯片89C2051为MCS-51系列的一种低功能单片机,其特点是: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4,引脚少一半,没有P1口,P2口,以及省掉了PSEN,ALE,EA,P3.7(RD)。
很显然, 89C2051失去了对外寻址功能,对外读写数据功能。
但是,P1.2~P1.7具有很强的驱动功能,可以直接带负载(20Ma).其他保留下来的引脚与原来的功能一致所采用的指令系统与原来的MCS-51系列完全相同。
只是某些指令是无效的。
89C2051只有P1,P3口作为I/O口,允许对外传输数据或输入输出控制信号。
如图25所示,P1.5~P1.7负责输出显示数据; P1.2~P1.4负责键盘输入;P3.2,P3.3 负责校正参数存储.整个系统由于功能比较简单,采用89C2051低功能单片机的性能价格比高。
图26 小型电子秤的键盘与显示器接口2.电子秤工作流程每个系统程序都具有一个“初始化”程序段,所谓“初始化”就是定义某些特殊寄存器的功能,如定时器T0/T1的含义,中断字的设置,内部RAM的清理和预设等,这些工作是依据系统要求而设定的。
如MAIN: CLR AMOV P1,A; P1口清零。
MOV TMOD #51H; T0为定时器,且自动赋初始值。
MOV TH0,#0F8H;设置定时器初始值。
MOV TL0,#0CHMOV R6,#80h;将内部RAM清零,范围#20H~#7FH。
MOV R0,#20hCLR AMMM: MOV @R0,AINC R0DJNZ R6,MMMMOV SP,#40H;堆栈入口地址为#40。
SETB EA 打开中断SETB TR0; 启动定时器计数。
CLR 20H;控制标志号预置。
……………键盘管理程序,单片机的键盘设计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种是中断法,即在系统运行时任何时刻按下其中任一个按键都会向单片机提出中断申请。
单片机立刻响应,停止当前工作转入中断服务程序。
完成人机对话后再继续原来的工作。
由于中断方式响应及时、优先权高,修改或补充任务不会破坏整个程序结构。
但是有时会带来不利的因素,如电子秤处在信号采集时一旦中断,信号采集数据遭到破坏,读数发生明显错误。
另外为了随时接收中断,外部中断始终开放着,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误操作。
另一种是查询方式,即在规定时刻才主动询问外部是否有按键按下,如果发现有按键信号,接下来根据按键入口位置来决定进行何种管理工作。
这种方式受到时间段限制,灵活性不够并且程序编制比较困难。
但是它能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也能防止电磁干扰的影响。
本系统采用的是查询方式键盘管理。
图28所示,电子秤仪表设有三个键位,分别执行零点校正,斜率校正和任务确定。
当开机后发现出现空载条件下读数不为零,就按零点校正键会自动复零。
在秤台上放入一个标准砝码,观察仪表读数是否符合砝码重量,如果存在误差,就按斜率校正键会自动调整斜率K值来满足测量范围。
任务确定键是切换仪表状态,是处在校正还是秤重。
中断服务程序主要是完成定时对显示器各数码位进行刷新,实现动态显示。
同时提供了基准时间,给出V/F转换器标准的采样闸门时间(100毫秒)。
如下是一段可以支持上述功能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典型程序。
#30H~#33HAM为显示缓冲区,#3FH为显示缓冲区指针,P1.7为串行数据线,P1.6为时钟线,#6CH为闸门时间计数器。
P1.0~P1.3为数码管选通线(这与图28所示的原理图不同)。
TOB: PUSH PSWPUSH ACCSETB PSW.3SETB PSW.4CLR P1.6ANL P1,#0F0HMOV A,3FHMOV R0,AMOV A,@R0MOV R7,#08HADD A,#1EHMOVC A,@A+PCSSS: CLR CCLR P1.6NOPRLC AJC SST1NOPCLR P1.7AJMP SST2SST1: SETB P1.7SST2: SETB P1.6CLR P1.6DJNZ R7,SSSAJMP BBBNOPDB 3FH,06H,5DH,4FH,66H,6BH; "0,1,2,3,4,5"; 七段码表格。
DB 7BH,0EH,7FH,6FH,7EH,7CH; "6,7,8,9,A,P,"DB 39H,76H,79H,78H,0BFH,86H; "C,H,E,F,0.1."BBB: MOV A,3FHCJNE A,#30H,RR1SETB P1.0AJMP RR5RR1: CJNE A,#31H,RR2SETB P1.1AJMP RR5RR2: CJNE A,#32H,RR3SETB P1.2AJMP RR5RR3: CJNE A,#33H,RR4SETB P1.3RR4: MOV A,#2FHRR5: INC AMOV 3FH,AMOV A,6CHINC AMOV 6CH,APOP ACCPOP PSWRETI2.电子秤工作流程图27 电子秤主程序流程四.电子秤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