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论张少康版名词解释汇编

合集下载

古代文论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期末重点名词解释赋诗言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其中“志”是指合乎礼教的思想感情和不受礼教束缚的情性。

“诗言志”被朱自清认为是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赋诗言志”也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春秋时代诸侯士大夫常在各种社交场合朗诵《诗经》,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这就是“赋诗”。

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启发众人,既为赋诗言志。

“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所谓“道”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主宰和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含有强烈的人格化的力量和因素。

“道”的地位至尊,但又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

“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

即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发愤著书”。

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作者的崇高志向与抱负不能实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叙述往事、思来者的著作作为寄托;作者的志向就是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系统理论观点写成一部“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诗经六艺:最早出现在《周礼官太师》“命太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毛诗序》将“六诗”称为“六艺”。

风:阅卷风土男女情思之言。

雅:宴飨朝会公卿聊大夫之作。

颂:宗庙祭祀鬼神歌舞之乐。

赋:敷陈其事而知言之。

比:以彼物以此物。

兴:先言他物引起所用之物,两种物体没有意义的关联。

主文谲谏:谲谏: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谏.谲:欺诈谏: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先秦儒家和道家文论

先秦儒家和道家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略说
之先秦文论
➢先秦时期已有《诗经》和散文,已经产生了儒家和道家文论。战国时期产生了《 辞》,对《楚辞》的讨论在西汉已经开始。先秦时儒家的文论,有孔子讲《诗》, 在《论语·为政》里,提出“思无邪”来,说明他对诗歌创作,要求思想正确。《论 语·阳货》里,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启发鼓舞作 用,观是观察民情风俗的认识作用,群是联系群众,怨是讽刺。这个论点对后世有 不小影响,直到清朝王夫之论诗还在讲“兴观群怨”。 ➢接下来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里讲了“知言养气”。知言是懂得各种不正确的 言论,探讨它所以造成的原因,这对后来的鉴赏论有影响。养气是培养正气,培养 正义感。唐代韩愈论文讲“气盛言宜”,就发挥了养气说。孟子又在《万章下》讲 “知人论世”,要结合作家和他的时代来论他的作品,这在鉴赏中很重要。后来荀 子在《荀子·乐论》里,结合诗和音乐来讨论陶冶性情的教化作用,要去掉淫声和邪 僻的文章,回到正路上。以上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的文论。 ➢庄子在《庄子·天道》里讲了轮扁砍轮的故事。轮扁砍轮时觉得轻重快慢都有关系 他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他说不出来。庄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有些精妙 的道理是无法言传的。后来的文论借它来说明微妙的情思难以表达,可以同作品有 言外之音相结合。庄子在《养生主》里讲庖丁解牛,在牛的骨节间隙处下刀,以免 损害刀锋。后来的文论借它来说明必须熟悉各种复杂情况,加以剖析,才能把作品 写好。这是道家的文论。
周振甫(1911年—2000年),原名麟 瑞,笔名振甫,后以笔名行,浙江 平湖人。中华书局编审,著名学者 ,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 家。
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随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 学,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招录朱 起凤《辞通》的校对,周振甫作《 老学庵笔记》断句测验,得以录用 ,从此开始了他的校对、编辑生涯 。进开明书店帮助宋云彬校对了《 辞通》后,又校对了王伯祥主编的 《二十五史补编》。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5章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5章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

5.1复习笔记一、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一)文学观念的变迁1.背景(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发生重大变化是从汉末开始的,它的标志是儒教的衰落。

(2)汉末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摧垮了汉代封建帝国,在农民起义被地主武装镇压下去后,全国陷入了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作为大一统思想支柱的儒家学说也丧失了其统治地位,开始走向衰落。

(3)中小地主阶层力量发展起来,要求实现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稳定与繁荣,也要求有合乎他们需要的思想学说。

(4)曹操掌权之后,注重刑名法术思想,提倡“唯才是举”,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道德上有缺点也没有关系。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

(5)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学的解放,文学创作开始从儒家经学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获得了较为自由的发展,文学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2.表现(1)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①汉代受经学的影响,文学成为宣传儒家礼教的工具,创作主题大都是以政治教化和美刺讽谏为中心,到了汉末魏初,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着重抒发个人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动乱现实的深沉感慨。

②人们的思想从儒家经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觉察到独立的人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感到悲哀,希望在有生之年享受到作为独立的人的生活与幸福。

③他们的作品不再是封建礼教的传声筒,而变成对个人悲欢离合、兴衰际遇的歌唱和真实而自然的诗人内心的独白。

(2)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重视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①从文学创作状况来看,汉末魏初作家作品中的个性都十分鲜明。

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诗歌慷慨多气,七子的个性也在各自的创作中体现得很清楚。

②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以及随之兴起的玄学家重自然、轻名教的思想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价值,反对用共性来扼杀个性,要求能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③魏晋名士不受名教束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任其自然,实际上起着一种强调个性自由发展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新变化。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15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15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15.1复习笔记一、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一)金圣叹的《水浒》评点1.金圣叹名人瑞,又名喟,号圣叹,江苏吴县人。

他性格狂放怪诞,思想带有封建社会后期激进文人的思想特点,对封建王朝还是忠诚的,但是又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非常痛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叛逆性。

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六部书的评点中,被他称为六大才子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批评。

2.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1)他对《水浒传》的批评是其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最集中表现。

(2)有些评点违背了作者原意,是强加给施耐庵的。

经过他的修改,在文字表达、艺术水平上有提高,但是他有些改动是不恰当的,特别是他为了否定农民起义而给水浒英雄硬加了一个斩尽杀绝的结局。

(3)他对《水浒》的倾心,并不只是因为其艺术之高超,也是由于《水浒》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贪官污吏的尖锐揭露和批判,对当权统治者昏庸无能的谴责和鞭挞。

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是矛盾的:①一方面维护皇权,不赞成农民起义。

②另一方面认为农民起义遍地皆是,并非农民不安本分,而是酷吏赃官逼迫出来的。

(4)金圣叹评点《水浒》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创作的艺术理论上。

他对《水浒》的艺术分析善于把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美学和小说创作的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成果,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到了最高峰。

(5)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一》中提出的文章“三境”说,是他评价《水浒传》的基本美学指导原则。

①“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指心能自由地指挥手,手能适应心的要求,这从“人工”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故曰“圣境”。

②“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指心没有完全想到的,手也能神妙莫测地表达出来了。

这种境界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已经有了某种非“人工”所能达到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与自然相合,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还是“有待”的,故曰“神境”。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11章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11.1 复习笔记一、南宋的诗文理论批评(一)南宋文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比较重视对文学特征的探讨,并对违背艺术本身规律的错误倾向,展开了比较尖锐、比较激烈的批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二)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的新发展1.在北宋南宋之交,江西诗派有了新的发展,由比较规矩、死板的诗法论变为比较自由、灵便的“活法”论,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发展了“悟入”说。

其代表人物是吕本中。

2.吕本中所提出的“悟入”说,虽并非他的发明,而是对江西诗派悟人说的发挥,但也有其新的特点,他的“悟入”是针对“活法”提出来的。

他主张的“悟”,不全是顿悟而是在渐悟基础上的顿悟。

(三)南宋道学家的诗论南宋道学家的文学思想也比北宋前期道学家的文学思想有所进步,不再对文学采取贬斥和否定的态度,也注意到了文学本身的特征。

这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朱熹的文学思想上。

1.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是南宋最有名的理学思想家。

2.朱熹的文学思想(1)朱熹主张文道一贯,文即是道。

(2)朱熹在诗论方面也要求把体现义理放在首位。

他充分肯定诗歌的抒情特点。

并能脱开汉儒以美刺释比兴的框框,对比兴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解释。

他认为“兴”和“立像以尽意”相似,是一种带有象征性的比喻,意藏于象中,这正是文学的美学特征。

(四)陆游和杨万里陆游和杨万里扩大眼界,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生动具体地再现生活的真实,以自然天成为最高审美标准。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从实际创作中体会到要注重诗歌的社会内容、真实抒写自己感情。

他提出“工夫在诗外”,而不是在诗内。

诗人要写好诗不能只在具体的艺术技巧上下工夫,而必须重视文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把自己的切身遭遇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有高昂强烈的爱国激情,疾恶如仇的鲜明爱憎,满怀“愤世疾邪之气”,这才是写好诗的关键。

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诗情,从而获得创作的冲动和不可抑制的激荡,这才是真正的诗家“三昧”。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名词解释.doc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名词解释.doc

《屮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名词解释总复习概耍(1)第一章:先秦1、”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侏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i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徳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2、”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紹乐所卜-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紹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了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3、“养气”说:孟了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 我善养我浩然Z 气.”提出了“ 知言养气”说.孟了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內在的精神品格Z美,养成“浩然Z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授木质的人格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4、“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意”当是指读者Z 意,而“志呗J是作者的思想意志.就是说读者要用H 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是我们在理解“以意逆志”时要联系孟子说话的整个意思•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是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対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白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 去推求作者的本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意逆志“呢?这就耍求”知人论世”了.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啲前提,而”以意逆志呗是“知人论世啲结果.孟子的”以意逆志吗“知人论批“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人,后世的人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5、“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耍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休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市地进行审美观照, 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mr 物化“说则耍求主体的“口然“ 与客体的”口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口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6、“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冋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屮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人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小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冃•为意境说的产牛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7、“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屮根据历史伟人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rh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其 "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8、“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T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來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來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9、”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二曰赋,三曰比,四H兴,五曰雅,六曰颂.“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和典型性的特征.10、”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己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捉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笫三章:魏晋南北朝11、”文气说:曹丕的《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章中的” 气鬼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2、“诗缘情而绮靡“说: 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陆机对诗歌创作的要求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人作用.这结后來刘勰”率志委和”说颇冇影响.13、”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屮的重要概念.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咱然英旨“说(直寻说):钟矇在《诗品序》中提出的,根本主张是捉倡白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僻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他都表示反对•提倡“直寻“和“自然英旨",主张诗歌创作要以自然为最高的美学原则,强调感悄真实•既然强调”直寻”、“自然”,要求”真美”,自然要反对数典用事的掉书袋和拘忌声病的当时盛行的”永明体” •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即不是借助于掉书袋的数事川典,而是语言白然明晓.而对于“永明体“,由于禁忌太多,苛细琐碎,所以”文多拘忌,伤其真美15、”诗有三义,说:钟蝶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卜I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 赋也他将“兴”放在第一位, 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钟蝶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來写作,正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16、”滋味”论:是钟蝶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钟蝶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他认为只冇”使味Z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 诗之至也” •钟蝶的“滋味“说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第四章:隋唐五代17、“兴寄“和”风骨"说: 这是陈了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Z 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18、”取境”说:这是皎然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论述.他关注到了诗歌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而后一种则是前代诗论家很少触及的,然这乂是创作的实情•即有时要在有些创作灵感的棊础上,继Z以艰苦的构思,根据诗情、诗意的需要,深入采掘.皎然诗论止视这种情况,这是难能可贵的.19、”不平则鸣“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屮捉出了” 不平则鸣“理论.他的“不平则鸣“,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因此,从本质上看,”不平则鸣”应是和司马迁提岀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进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捋理论.20、“气盛言宜“说:这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孟子“养气”说而提出的诗论.这里所谓的”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徳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先道徳而示文章,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这本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而韩愈则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21、“为吋”、“为事”说: 唐代人诗人白居易捉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所谓的“为时“、”为事“,具体地说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 •所谓“救济人病“,就是主张川同情、怜悯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裨补时缺“,就是要用诗歌来暴露”吋缺”,提示吋政的弊端•白居易的诗论虽然总的来说应该列入儒家文艺思想的大范围中,但又有很大的发展、突破,他扬弃了儒家文论中保守、消极的内容,而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22、"韵味“说: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木于钟蝶《诗品》的“滋味”说.他口觉强调意境的特殊内涵,即丰富的审美韵味,而且,他比钟蝶更自觉地把“味” 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23、“四外”说:司空图所说的”四外“,指”韵外之致T味外Z旨丁象外Z象”,”景外Z 景” •所谓”韵外Z致”,应该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 则应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Z象”和”景外Z景”则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彖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乂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24、”思与境偕“说“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岀“长于诗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的论说, 这实际上是在讲创作吋如何构思形成作品的意境,是对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思“,可理解成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 境“,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明艺术思维是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境”与”思“偕往,相互融会,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第五章:宋金元25、”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7创作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 白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乂带冇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26、”空静”说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里,用佛教的”空静”观来说诗:嗽令诗语妙,无厌空n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27、”传神“论:苏轼发展、丰富了前人”传神啲美学思想,从诗与画共通规律入手,探讨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强调艺术地表现客观事物时,要以典型化的“形“来集中传达出客体z物的生命内涵"神”.通过对特殊的”形”的描写表现出其内在的”理“,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28、词“别是一家”说:这是李清照在《论词》一篇屮提出的著名观点,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來破坏词的咅乐美.6、”妙悟“说: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在佛教禅宗里,妙悟木指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论,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而”悟冇浅深“,每位诗人并不是都能在日己的创作中完美地遵循这种艺术规律, 因而造成了各人各派诗歌的市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了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分.29、”妙悟”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屮说:”人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 妙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悟.他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由于“悟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体制的高F之别•按照”妙悟“说的观点,诗应写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孟浩然的许多山水[□园诗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心, 使诗境与禅意合一,因而诗歌显得超脱空灵,意境悠远,余味无穷,盎然的诗意中乂富于禅意,这在严羽看来是”一味妙悟”之作.”妙悟”是创作才能的一种表现,与”学力“没有必然的关系•诗人要把领会诗歌艺术的特殊性作为诗人创作的最重要的条件30、”兴趣“说:严羽在其《沧浪诗话》屮提到的“兴趣“,实是“妙悟“的对象利结果, 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 的”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与钟蝶所说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插出诗歌艺术的感性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31、诗有”别材”“别趣”说: 严羽以”别趣“、”别材”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所谓” 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 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悟”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特别的”趣“便是“兴趣“,而不是冇些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32、”清空”说:”清空”的审美要求,是《词源》的主要理论观点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张炎所说的”清空“, 主要是指意境作品的特殊的风格.这种理论在词论史上是颇为新鲜的,也是他着力进行阐发的思想.33、”意趣“说:张炎认为, 所谓”意趣“,是和”清空咲系很密切的,指上乘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审美情趣,它是词作者所赋了作站的,同时也是鉴赏者参与Z下才能实现的.实际上,他所说的憶趣“, 就是指词小的意境美•张炎继承并发展了诗学领域中率先提出的意境理论,这也是张炎在词学领域中的主要理论贡献.第六章:明代34、”情景”说:情景是谢榛讨论的中心问题Z —•“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后有不同的观感诗歌內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合“•35、”童心”说:明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李贽,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彩响.李贽主张文洋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就是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Z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月•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耍的价值标准.这种观点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方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36、“性灵”说:公安"三袁” 提出“性灵“说,其中三袁中的袁宏道更是“独抒性灵” •其所谓性灵•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性灵的唯一规定就是”真“,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物真则贵,文亦如此.第七章:清代37、”以文运事“”因文生事”说:这是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这对作者就构成了限制,作者的艺术才能就体现在对现成史实的组织和处理上. 而《水浒传》则不然,作者可以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而这种虚构性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可以看岀,金圣叹更推崇这种虚构文学.38、”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的主要人物和屮心情节.其所谓“立言之木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39、”神韵”说:是清初王丄稹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具神韵说的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学特点:“无我之境,人惟于静 中得Z.有我Z 境,于由动Z 静 时得之.故一做主,一宏壮也.“ 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 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 来,对景物也不能作全而粹细 的刻画.然,整体的世界尽管没 有被肓接描摹出来,但应该是 具体可感的,如镜中花、水中 月一样.40、 “格调“说:沈徳潜所 说的“格调“,实际上包括体裁 和音节二方面,这是他选诗的 首耍标准•他主张诗歌所表现 的性情应该有益于教化,符合 温柔敦厚的诗教格调”说所 指的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 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体现为 一套具体的法则•而音节是字 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 构成的语音模式,形成诗歌的 音乐美.41、 ”性灵“说:袁枚的“性 灵”说,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 值标准.性灵说主张诗歌所表 现的内容可以是和道德、政治 无关的性情,只要是真性情,就 是有价值的•性灵说的另一方 面内容,是主张诗歌在艺术创 作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要在 学古中求变•在审美方而,性灵 说主张风趣,摆脱庄严的道德 政治面孔,凸现轻松活泼的个 性表现.第八章:近代 42、 “境界“说:是王国维 《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王 国维认为,文学是超越功利的 纯粹艺术,文学的审美功能是 其价值的根木体现,而”境界“ 正是从审美层而对诗词艺术 提出的理想标准.唐代以來冇 关意境的理论至此才达到最 为完善、系统、深劉的水平.43、 ”隔“与”不隔”说:王国 维所指的”不隔”,要求作品内 容“情景真切”,艺术表现方法“ 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 为造作Z 痕迹不隔”的思想 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 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 是与屮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 如钟睐的”直寻”、司空图的“ 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Z 的“现量”、王士稹的”神韵”等 理论一脉相承.44、 ”有我之境"无我之 境”说:对于同是体现出白然 真实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 维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 入程度的差界而区分为”有我Z境“和“无我Z境“,并概括出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

第16章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16.1 复习笔记一、康熙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朱彝尊的自得说(一)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概况1.康熙时代文坛上最有影响的是朱彝尊和王世禛,被称为南朱北王。

从文学思想上说,朱彝尊重学问,王世禛重性情。

2.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四个主要流派:以王世禛为代表的神韵派、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

(二)朱彝尊及其思想1.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人。

在诗文词的创作和理论上都很有成就。

2.朱彝尊的文学思想(1)朱彝尊的文学思想核心是重道、宗经、博学,提倡“诗言志”的传统,同时强调言志抒情必须出于“自得”,内心之“不得已”。

(2)其论诗的基本思想和论文一样。

从大的方面看,他主张以言志为中心的“诗教”传统,这和他论文之本道宗经思想相一致的。

(3)从“本乎自得”的思想出发,他批评复古派的主张,认为诗歌创作必须要从诗人内在的心性出发。

(4)不论是文章写作还是诗歌创作,朱彝尊都认为要以博学作为基础。

有深厚渊博的学识,才能在创作上自由驰骋。

(5)朱彝尊对诗歌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明代诗歌的发展,作过相当深入的研究。

他在充分肯定前后七子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他们在创作上模拟蹈袭的错误。

他在肯定公安派理论的核心价值时,着重批评了他们忽视传统、陷入空疏浅俗的弊病,而对竟陵派则和钱谦益一样,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二、王世禛的神韵说(一)王世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康熙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与朱彝尊并为当时文坛主要人物,称为南朱北王。

有诗论著作《渔洋诗话》(二)王世禛的神韵说1.王世禛诗学思想与朱彝尊的差别(1)朱彝尊是主张宗经明道重学的,诗歌创作上则提倡“言志”传统,强调“自得”,要有不得不发之情,故诗皆“类发乎心性所得”,同时肯定“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

所以要求诗人要有深厚的学问。

(2)王世禛则偏重于诗歌的艺术方面,要求诗歌创造超脱空灵、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从各个不同方面阐述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传统。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要(张少康本)一、孔子的文艺思想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1、文质彬彬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

“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还提出“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孔子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2、尽善尽美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论张少康版名词解释汇编

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论张少康版名词解释汇编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汇编1.诗言志:《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

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 .《论语》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4.《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圣才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圣才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圣才17.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1.“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夜坐》。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龚自珍【解析】龚自珍的拔俗特立,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孤立无援的,他的不少抒怀诗,充满奇才忧国伤时而不容于世的压抑感、孤寂感。

《夜坐》云:“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妲娥诗与听。

”在难以忍受的压抑情境中,诗人想放眼青空一舒心绪。

然而入眼的景象,是庸才妒抑奇才,是万马齐喑而只有朝廷一种声音,是边域将有事而中原人才寥落的倾危形势。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二、名词解释《己亥杂诗》[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己亥杂诗》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激情。

三、论述题1.《老残游记》艺术解析。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刘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清官”之恶,对官僚政治的批判和对文化心态的反思形成互补结构。

《老残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中国传统小说结构模式和叙事方法的革新《老残游记》的艺术革新,表现在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模式,而代之以适合于作者创作意图的结构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笔记本资料以郭绍虞、张少康的书为主,融合其他老师的。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其实答题可以发挥的余地是很小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记忆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文论的学习,首先要知道那些是重点、考点,条理要理清,考点要明晰,建立起史的框架(这是十分重要的啊),之后就容易了,只是记忆的问题了。

再次,就是要分析你所报考专业的出题特点。

一般来说,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有以下几种考试形式:立案分析一:例一:填空:“得意忘言”是()的命题。

(厦门大学2001年文艺学试题)例二:写出作者:1、《文赋》2、《辩骚》3、《二十四诗品》4、《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理论试题)例三:写出提出者:1、陶钧文思,贵在虚静2、大音希声(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理论试题)这几种题型我称为小点题,就是要求注意一些小点出处的题目,这类题目我所见到的大致也只有这几类了。

对于这种题目,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什么人,什么时代,写了什么书,里面有什么要注意的文章,文章里提出什么著名的观点,相对应的表述是怎样的。

这些方面掌握了,对于小点题,就没有问题了。

比如:钟嵘,南朝齐梁时代著名诗论家,写《诗品》,专就五言诗而说,提出以下观点:一、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感情,“感物”说;表述:“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

……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

……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

」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

”二、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直寻”说;表述:“顏延、謝莊,尤為繁密,於時化之。

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書抄。

近任昉、王元長等,詞不貴奇,競須新事。

爾來作者,寢以成俗。

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鸞補衲,蠹文已甚。

但自然英旨,罕直其人。

詞既失高,則宜加事義。

雖謝天才,且表學問,亦一理乎。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

8.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沉郁顿挫[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1、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的集中概括。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诚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及其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2.皎然《诗式》[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皎然《诗式》是唐代著名的理论批评专著,共五卷,作于贞元五年。

其第一次把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引来论诗,以意境说为核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特质、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风格等问题,为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意境说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以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司空图、严羽、王士稹等一派诗论的先声。

《诗式》第一卷总论诗歌创作的种种问题,其余四卷分别论用事的各种方法及其优劣高下,并分别摘引前人诗句近五百条以为例证。

3.移情[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移情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它是指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物人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诗句就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花、鸟、柳絮、桃李、蜡烛,这些本无感情色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章节练习(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圣才出品】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章节练习(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圣才出品】

第6章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一、名词解释1.神思(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神思就是艺术想象活动。

在刘勰之前,顾恺之、陆机等人都曾经对艺术想象活动有所论述。

刘勰吸取了顾恺之、陆机等人的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突破直接经验的心理活动,并在《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2.风骨(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其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

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3.神与物游(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神与物游是指精神与外物相接触,不是仅仅眼睛看到,口鼻尝到、嗅到,而是要深入物的肌理,用极自由的、无坚不摧的精神去接触外物,探求到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真理。

神与物游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主要内容是描述作家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这个过程。

这里的“物”是指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事物的表象,而非外境之实物。

“神与物游”就是作家的思维超越时空界限,将古今虚实的事物惊醒艺术构思的形象表达。

4.“文笔”说(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文笔”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

“文笔”说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文心雕龙》就曾一再采用“文笔”的概念。

“文笔”泛指诗赋、散文及各种应用文体,相当于汉代“文章”的概念。

张少康中国文论.

张少康中国文论.

先秦时期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无明确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前,文章主要指学术。

战国中期后,文学与学术逐渐分离的趋势。

)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保留在《国语》、《左传》等,献诗讽谏说,观诗知政说。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先秦时,“诗言志”的“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战国中期后,百家争鸣,“志”的含义逐渐扩大。

“诗言志”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与西方的模仿说差异大。

)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克己复礼之“礼”是融入“仁”的新“礼”。

)文学观:以“诗教”为核心,政治伦理观念浓厚。

文学理论批评:对《诗经》的评论为主。

以下六点:1.文艺与道德修养:修身必先学诗、学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文艺与政治、外交:借助赋诗(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文学批评的标准:中和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5.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内容并重(辞达而已矣)6.雅乐与郑声: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斥郑声对后世戏曲、小说等地位不高有影响)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一)文艺美学思想:与民同乐(在仁政与民本的思想前提下提出来的,以人性善论为哲学基础)(二)文学批评方法:(针对“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而提出)1、以意逆志(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知人论世(解决“以意逆志”的方法。

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遭遇等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另:“知言养气”说,对后世“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苟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天行有常自然观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人定胜天,重视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社会效果,主张文艺创作从现实出发,要创新)2、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式:(“道”乃社会政治之道和哲学自然规律之道;重先王、后王之道;重言志中的抒情)3、文艺与政治:《乐论》:音乐一人心一治道;“礼别异、乐合同”;“以道治欲”(影响汉儒“发乎情,止乎礼”及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第三章: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对“象”的论述,对创作客体的论述;财“虚静”的论述,对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君子人南面之术的政治观,以“清静”、“无为”为旨趣,对文学采取否定态度。

319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大汇总

319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大汇总

319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必背名词解释大汇总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跟着大师兄的脚步,认真复习就一定能有所收获以下是从各个版本的古代文学教材里整理出来的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现在推送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都记住!名词解释除了是一种考试题型,其实也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考量。

掌握了足够多的名词解释,对解答简答题和论述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大家在这一块千万不要松懈,该弄懂的概念一定要弄懂。

1、三古七段说三古七段,是中国文学史的一种断代方法。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

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

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

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2、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全)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1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汇编1.诗言志:《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

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 .《论语》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4.《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5.《论语》“诗可以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古代乃至现代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6.“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论《关雎》的话,意思就是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要“诗无邪”,从音乐上讲,就是提倡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从文学作品上讲,就是不能过于激烈,应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7. 文质彬彬式要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

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主导作用。

8.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9.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7. 孟子的“养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是积极的。

8. 《庄子》的“虚静”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9. 《庄子》的“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

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

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10.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提出了“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12. 《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

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

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

《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

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

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13. 《毛诗序》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说(主文而谲谏)这是《毛诗序》中提出来的,认为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就是说诗歌创作要从感情抒发出发,但不能超越“礼义”的规范。

由此,在揭露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文”就是“文艺、艺术的方式和手段”。

谲谏就是用隐约的言词劝谏而不直言。

这就是说要用委婉的言辞来表达劝谏的意思。

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亦戒”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为后来进步的文家学运用文艺来揭露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没有脱离儒家诗教的保守性,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容易成为说教的工具。

14. 《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毛诗大序》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15. 《毛诗大序》的“讽谏”说“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但仔细体会词义,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因此在讽刺的程度上较“讽刺”要稍微弱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