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一般构造要求
工程技术知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一般要求
![工程技术知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一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650f3c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工程技术知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
一般要求
1)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外墙转交处、墙体交接处,均应沿墙高1m左右,在水平灰缝中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为3φ6,钢筋伸入墙内不小于1000mm。
2)非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转交处、与承重墙交接处,均应沿墙高1m左右,在水平灰缝中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为2Φ;6,钢筋伸入墙内不小于700mm。
3)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的窗口下一皮砌块下的水平灰缝中应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为3Φ;6,钢筋伸过窗口侧边应不小于500mm。
4)当墙高超过4m或墙上遇有门窗洞口时,应分别在墙体半高处和外墙窗洞的上下部及下部,内墙门洞上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带,框架柱预埋钢筋Φ;10与钢筋混凝土带的纵向钢筋Φ;10连接。
5)当外墙窗洞≤1200时,洞口两侧可用单排孔砌块设置芯柱,当洞宽≤1800或夹芯保温外墙时,应采用与墙厚等宽的混凝土抱柱,芯柱和抱框纵向钢筋均应贯通墙身,并锚固于楼层的梁(板)中。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c69b0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7.png)
• 墙体 (斜拉破坏通过构造措施避免,
hw )/ l0 0.4
V2 12 (0.2 hb / l0 ht / l0 )hhw f
V2 : Q2
作用下支座边缘的剪力设计值;
(5-33)
1 :翼墙或构造柱影响系数
单层1.0 多层 无洞口1.0
b f / h 3 时1.3 b f / h 7 或有构造柱时1.3
有洞口
边支座0.7 中支座0.8
自承重
无洞口0.45
有洞口0.5
第18页/共55页
4.托梁上部砌体局部承压
Q2 fh
(5-35)
0.25 0.08bf / h 局压系数
5.托梁在施工阶段的验算
施工阶段砌体中砂浆尚未硬化,不考虑共同工作,托梁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 面、斜截面计算。
荷载包括:①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自重; ②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③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1/3跨度的墙体重量)
混凝土砌块砌 体
砖和小型砌块 砌体
hw<ln/2
按墙体的均布自重 采用
hw≥ln/2
按高度为ln/2的墙 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hw<ln hw≥ln
按梁板传来的荷载 采用
梁板荷载不予考虑
第4页/共55页
第5页/共55页
正截面承载力:
M ftmW
斜截面承载力:
z I /S
V fvbz
为内力臂,对矩形截面
②③
①
当墙中主拉应变达到砌体极限拉应变时将出
现裂缝②;
斜裂缝将穿过墙体和托梁的交界面,在托梁端部 形成较陡的上宽下窄的斜裂缝,临近破坏时在托 梁中段交界面上将出现水平裂缝③。
第12页/共55页
•破坏形态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45308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7.png)
(3)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6
多层砖房墙体间、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7 度时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时,房 层的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外,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 置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续)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m, 但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槎外齿边)的长度小于 1.0m时,则伸至洞边上。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为了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除 进行抗震验算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还规定了墙体的一系列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指先砌筑墙体,而后在墙体两端或 纵横墙交接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柱。唐山地震震害分析和近年 来的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提高房屋的变形能 力,增加建筑物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 缓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发生突然倒塌,或减轻建筑物的损坏程 度。因此应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设防烈度等 条件、将构造柱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比较薄弱、易产生应力 集中的部位。
8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 重方案。静力计算方案应尽可能采用刚性方案。所以墙体的布置除了要满足 刚性方案对横墙的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一般构造条件。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8f6bf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7.png)
(2)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界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 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 接钢筋网片。
(3)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 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 凝土将孔洞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
(4)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 土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将孔洞灌实:
-引起偏头痛有关递质的释放(NO、 CGRP)。
发病机制
5-HT能神经元异常:
大脑本身有调节自身循环的能力。通过蓝斑的儿茶酚胺 能神经元及中缝核的5一羟色胺(5-HT)神经元通路调节大脑 的微循环。在血液中5-HT位于血小板致密体中,血小板活 化时释出。5-HT使血管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并通过一种类 型的受体使脑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脑血流量(rCBF)下降引起 头痛。
开裂墙体
表10.3.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屋盖或楼盖类别Βιβλιοθήκη 整体式或装配整 体式钢筋混凝土
楼盖
装配式无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楼盖
装配式有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楼盖
有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楼盖 无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 有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楼盖 无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 有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 无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
1:先兆期:数分钟至1小时,复杂 性偏头痛时间较长
视觉先兆 躯体感觉 运动障碍
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2:头痛期:
– 多一侧眶后或颞部搏动性或钻痛,可一侧 或双侧额部、全头部及枕部。
– 2~72小时,儿童2~8小时 –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颞动静脉
突出等 – 活动或摇动头颈部加重,睡眠后减轻
在其两端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c4ff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5.png)
砌体构造设计规范 GBJ3-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砌体构造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旳技术经济政策, 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旳原则, 合理选用构造方案和建筑材料,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合用、保证质量, 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合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及构筑物旳砌体构造旳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合用于五列砌体旳构造:一、砖砌体, 涉及烧结一般砖(粘土砖和硅酸盐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砌体。
二、砌块砌体, 涉及混凝土中型、小型空心砌块和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砌体。
三、石砌体, 涉及多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第1.0.4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构造设计统一原则》(GBJ68—84)规定旳原则进行制定旳。
第1.0.5条地震区和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规定旳房屋及构筑物旳设计,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旳有关原则规范旳规定。
第二章材料第一节材料强度级别第2.1.1条块体和砂浆旳强度级别,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烧结一般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等旳强度级别: MU30(300)、MU25(250)、MU20(200)、MU15(150)、MU10(100)和MU7.5(75)。
二、砌块旳强度级别: MU15.MU10、MU7.5.MU5和MU3.5。
三、石材旳强度级别: 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U15和MU10。
四、砂浆旳强度级别: M15.M10、M7.5.M5.M2.5.M1和M0.4。
注: ①括号内为相应材料原原则规定旳标号。
②石材旳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级别可按附录一旳措施拟定。
③拟定硅酸盐块体旳强度级别时, 块体旳抗压强度应乘以自然碳化系数。
对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 当无自然碳化系数实验时, 可取人工碳化系数旳1.15倍, 且不得不小于0.9。
注: 对下列各类料石砌体, 应按表中数值分别乘以系数:细料石砌体1.5;半细料石砌体1.3;粗料石砌体1.2;周边密缝石砌体0.8。
建筑工程砌体一般构造要求
![建筑工程砌体一般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214cf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3.png)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表 2 各类砌体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µc 的最小值比较
砌块强 构造柱
bc/s
砌体种类
度砂浆 混凝土 强 度 强度
1/20
1/15
1/12
1/10
1/8
1/4
C10
1.063 1.084 1.103
1.123
1.152 1.286
烧结普通砖 烧结多孔砖
MU30 M10
C15 C20 C25
1.085 1.101 1.113
1.111 1.133 1.148
1.138 1.164 1.182
1.164 1.194 1.216
1.201 1.238 1.264
1.373 1.437 1.481
C30
1.122 1.160 1.197
1.233
1.284 1.516
C10
1.117 1.153 1.188
MU20
1.347 1.393 1513 1.558 1.626 1.805 1.964 2.072 3.349
MU15
1.402 1.451 1.585 1.641 1.714 1.910 2.094 2.208 2.510
4
MU10
1.488 1.547 1.700 1.768 1.855 2.075 2.292 2.425 2.759
6.2.13 修编时没有作修改
11
一般构造要求
6.2.14(新增条)装修打墙、穿槽对砌体的承载力影响较大,造成了一 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重视。故本条规定了有关要求:
1.边长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或独立柱内,不应埋设管线;
2.墙体中应避免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槽洞。
砌体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砌体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967f17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8.png)
砌体结构设计要点1、钢筋砼结构房屋长度超过50米,建筑无特殊要求的应设置伸缩缝。
缝宽一般取50~100,宜取100。
2、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不计入轴线差距小于0.5m者)数量不宜超过横墙总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两道;错位的墙体交接处均应增构造柱。
3、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0.000的绝对标高确定基础埋深的相对标高,且基础圈梁顶标高宜设置在建筑室外地面以下。
4、较大洞口(大于2米)两侧应设置构造柱加强。
5、房屋的总高度应满足抗震规范7.1.2的要求,其中总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
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1)半地下室顶板高出室外地面小于1.5米,地面以下开窗洞处均设有窗井墙,且窗井墙又为半地下室内横墙的延伸。
2)半地下室的室内地面至室外地面的高度大于地下室净高的二分之一,无窗井,且地下室的纵横墙较密,具有较好的嵌固作用。
3)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少于120mm。
6、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的计算高度不应超过3.6米,当坡屋顶檐口标高处不设水平楼板时,房屋的总高度可以算至檐口。
当檐口标高附近设水平楼板时,此时阁楼应作为一层考虑,高度可取至山尖墙的一半处。
阁楼高度不高,不住人,不设置固定楼梯,只是作为屋架内的一个空间,在房屋高度和层数控制时,可以不作为一层考虑。
7、构造柱设置部位应严格按照抗震规范7.3.1条规定设置。
8、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9、外纵墙开洞率不应大于55%。
10、除单面走廊房屋外,应至少有一道内纵墙。
11、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成,沿平面内宜对齐,墙沿轴线错开距离不宜大于720mm。
12、构造柱纵筋直径一般取 12,箍筋取 6@250。
当有以下情况时宜采用纵筋14,箍筋 6@200:7度时层数超过六层,砌体材料为烧结普通砖、P型烧结多孔砖;7度时层数超过五层,砌体材料为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https://img.taocdn.com/s3/m/3a9ea81e7e21af45b207a855.png)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 h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bh—洞口宽度;h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
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 墙梁计算跨度l0(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 (lni)为净跨,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c (l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 >l0时,取h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hw+0.5hb;4)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5) 框架柱计算高度Hc ,取Hc=Hcn+0.5hb;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3.4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 承重墙梁(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4611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7.png)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计算材料用量,分清各种材料规格,并上报计划。
砌块进场后,厂家需及时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敲击时声音响亮,并需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2. 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相应的施工机具和工具,如砌块切割机、砌筑砂浆搅拌机、水平尺、垂直尺、钢尺、锤子、斧子等。
3. 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 现场准备:砌筑施工所在的施工层,在施工前应先进行结构验收,办理好施工隐蔽验收手续。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通道畅通。
二、施工构造要求1. 砌体结构施工要求:(1)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绑扎构造柱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支模浇筑混凝土。
(2)砖墙应砌成马牙槎(五退五进,先退后进),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 设26水平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4)中小型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
承重墙严禁采用断裂小砌块,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针对盲孔砌块)。
2. 填充墙结构施工要求:(1)填充墙采用轻质砌体材料。
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2)填充墙砌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锚固长度和布置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填充墙与承重墙、柱的连接处应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连接牢固。
(4)填充墙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三、施工质量控制1. 墙体灰缝饱满、灰缝厚度均匀一致、墙面清洁。
2. 构造柱浇筑密实、后塞口高度和砌块斜度一致。
3. 门窗过梁浇筑密实、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4. 砌体成形质量达到相关规范标准。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操作,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1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1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44d9b28bb68a98271fefad1.png)
防潮层位置探讨
防潮层的合理位置
防潮层的位置应位于: 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
卷材防潮层
卷材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 20mm厚的砂浆找平 层,然后干铺一层卷 材或做一粘二油,卷 材的宽度应比墙厚每 边宽10mm 。卷材防 潮较好,但抗震能力 差,一般用于非地震 地区。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a)墙段长度(b)洞口宽度
砖墙厚度
3、墙的高度 墙身的高度是由实际需要经过设计确定,但墙高与 墙厚应由一定的比例来制约,从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三)砖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防潮层
1)水平防潮层 位置---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范围内 ---室内地面标高下一皮砖位置 ---雨水飞溅到墙面高度以上 构造做法---卷材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垂直防潮层 位置及构造做法
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 6m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砖MU10,砌 块MU7.5,石材MU30,砂浆M5。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 墙、柱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
基土的潮湿 程度
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
被洞口断开的圈梁 如果圈梁被断开时,应 设置附加圈梁补强。
圈梁遇到洞口时的处理
技能拓展 附加圈梁设置在洞口下部
圈梁
圈梁
h L
附加圈梁
L≥2h 且≥1m
圈梁与构造柱Biblioteka 浇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构造做法
断面尺寸不小于 240mm×l80mm。 竖筋不少于4Φ 12,箍筋 Φ 6@250mm。 沿高每500mm设2Φ 6钢 筋与墙拉接,每边伸入 墙内不小于1m 。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39f303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7.png)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1 )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焊接网。
(2 )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屋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②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
②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梁或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当板未直接搁置在圈梁上时,在内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20mm。
③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端钢筋应与支座处沿墙或圈梁配置的纵筋绑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④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与现浇板可靠连接。
⑤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⑥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 3 )承受吊车荷载的单层砲体结构应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 4 )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
( 5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当层数为3层、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
当层数超过 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 6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 ,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
( 7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底部现浇混凝土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400 m m ×400 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 mm。
(8 )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 9 )填充墙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耐久、防护和防止平面外倒塌要求。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87651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4.png)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及施工要求填充墙宜采用轻质砌体材料。
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MU5;全烧结陶粒保温砌块仅用于内墙(不得用于外墙),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 、密度不应大于800Kg/m2。
2.烧结空心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MU5。
3.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2.5,用于外墙及潮湿环境的内墙时不应低于A3.5。
对于建(构)筑物防潮层以下、长期浸水或化学侵蚀环境、砌体表面温度高于80℃以及长期处于有振动源环境的填充墙不应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防潮层以下应采用实心砖或预先将孔灌实的多孔砖或灌孔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耐久性相关规定。
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蒸压普通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s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a5;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房屋顶层墙体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 5 (Ma7.5、Mb7.5、Ms7.5)。
填充墙砌筑砂桨宜采用预拌砂桨或干混砂浆。
室内地坪以下及潮湿环境应采用水泥砂浆、专用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
构造柱、水平系梁、过梁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5。
钢筋:箍筋、拉结钢筋采用HPB300或HRB400; 水平系梁、圈梁主筋采用HPB300或HRB400;构造柱和芯柱主筋采用HRB400。
预埋件:预埋件锚板宜采用Q235、Q355级钢,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砌体结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edd250fbb68a98271fefa22.png)
砌体结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张铮陕西建工集团机械施工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 采用砖、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的优点:砌体材料抗压性能好,保温、耐火、耐久性能好;材料经济,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管理、维护方便。
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广,它可用作住宅、办公楼、学校、旅馆、跨度小于l5m的中小型厂房的墙体、柱和基础。
砌体的缺点:砌体的抗压强度相对于块材的强度来说还很低,抗弯、抗拉强度则更低;黏土砖所需土源要占用大片良田,更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自重大,施工劳动强度高,运输损耗大。
1.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1)砌块砖、砌块根据其原料、生产工艺和孔洞率来分类。
烧结普通砖——由黏土、石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称为烧结普通砖;烧结普通砖又分为烧结黏土砖、烧结页岩砖、烧结煤矸石砖和烧结粉煤灰砖。
多孔砖——孔洞率大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称为烧结多孔砖,简称多孔砖。
灰砂砖或粉煤灰砖——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或以粉煤灰、石灰并掺石膏和骨料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称为蒸压灰砂砖或蒸压粉煤灰砖,简称灰砂砖或粉煤灰砖。
砖的强度等级用“MU”表示,单位为MPa(N/mm2)。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分MU30、MU25、MU20、MUl5和MUl0五级。
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分MU25、MU20、MUl5和MUl0四级。
(2)砂浆砂浆按组成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纯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石灰、石膏、黏土砂浆。
砂浆强度等级符号为“M”。
规范给出了五种砂浆的强度等级,即Ml5、Ml0、M7.5、M5和M2.5。
当验算正在砌筑或砌完不久但砂浆尚未硬结,以及在严寒地区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抗压强度时,砂浆强度取0。
(3)砌体按照标准的方法砌筑的砖砌体试件,轴压试验分三个阶段。
多层砌体构造要求
![多层砌体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ddb1056f111f18583d05ac6.png)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 的层数,按下表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 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 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 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2、构造柱构造要求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 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 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 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3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4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 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 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ι/4范围 内设置(ι为横墙长度); 5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 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 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3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713e8b0482fb4daa58d4bd9.png)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1)砌体结构房屋的门窗洞口上均需有钢筋混凝土过梁,当在层高范围内有上下窗洞时,要注明上过梁、下过梁。
(2)墙体布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墙、柱的截面-墙体厚度、门窗间墙的最小宽度都应符合砖的模数;同一片墙的厚度应相同;壁柱间距应有规律;承重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2)墙体上下洞口宜对齐,使上下层荷载能直接传递(尤其要注意内纵墙上下层门洞能否对齐);宜避免在纵横墙交接处开门窗洞口或留通长沟槽,以致破坏纵横墙的整体连接。
3)砌体结构当层高较高时,需按墙体高厚比的验算,确定是否需加墙垛,以满足高厚比的要求。
(3)当梁跨度在砖墙厚240mm时大于等于6m,或砖墙厚180mm 时大于等于4.8m,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4)砌体结构房屋的楼(屋)盖可以采用现浇或预制楼(屋)盖,其布置方法请参见框架一一剪力墙结构部分。
但应注意:1)预制板的侧边不得进墙。
2)预制板不能悬挑或在中部支撑,只能在两端支撑。
3)预制板的板端,不得伸入砌体墙的构造柱,当遇构造柱时,应在构造柱位置拉开设置板缝。
4)当有阳台或雨篷需要楼板作为平衡条件时,与阳台(雨篷)相。
砌体填充墙构造要求
![砌体填充墙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507ea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c.png)
砌体填充墙构造要求1 构造柱与填充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填充墙应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 设2,6水平钢筋和,4的分布短筋(点焊成网片), 拉筋每边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拉筋应沿墙全楼贯通。
拉筋与主体结构的拉接做法详见下图6.5-9。
本工程填充墙内的拉筋沿墙全长贯通设置。
图拉筋与主体结构拉结做法图2 楼电梯间填充墙防倒塌措施:各层楼梯间四周填充墙沿墙高每隔500设2,6通长钢筋;各层楼梯间填充墙应在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纵筋为2A10,填充墙砌筑砂浆强度为M7.5。
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应设置梯柱。
人流通道及楼梯间填充墙粉刷前应双面满挂钢丝网。
电梯井道为填充墙的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圈梁(DTQL,240x300,上下各3A12,A6@200),圈梁间距详见电梯厂家要求。
电梯井道填充墙沿墙高每隔500设2A6通长钢筋。
3 砌体填充墙内的构造柱设置一般不在各楼层结构平面图中画出,一律按以下原则设置:(1) 当填充墙长度超过8米或层高2倍时,沿墙长度方向每间隔不大于4米设置一根构造柱;(2) 填充墙端部无翼墙或混凝土柱(墙)时,在端部增设构造柱;(3) 宽度超过2.1米的门窗洞口两侧(当门窗洞口宽度小于2.1m时,洞边应设置抱框);(4)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米。
(5) 构造柱尺寸:墙宽240,配筋为4A12, A6@200(上下端距楼层各500范围内箍筋加密到A6@100).4 当填充墙净高超过4m时,宜在墙体半高处或门洞顶设与柱连接且全墙贯通的钢筋砼圈梁,圈梁高200,宽同墙宽,配筋为4A12, A6@200。
若水平圈梁遇过梁,则兼作过梁时应按过梁增配钢筋。
柱(墙)施工时,应在相应位置预留4A12与圈梁纵筋连接。
5 对于120厚的填充墙,在墙体高度3m处设与柱连接且全墙贯通的钢筋砼圈梁,圈梁高200,宽同墙宽,配筋同上。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51ea664431b90d6c85c7c6.png)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砌体结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建筑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及构筑物的砌体结构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五列砌体的结构:一、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粘土砖和硅酸盐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砌体。
二、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中型、小型空心砌块和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砌体。
三、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第1.0.4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规定的原则进行制订的。
第1.0.5条地震区和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及构筑物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材料第一节材料强度等级第2.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烧结普通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300)、MU25(250)、MU20(200)、MU15(150)、MU10(100)和MU7.5(75)。
二、砌块的强度等级:MU15、MU10、MU7.5、MU5和MU3.5。
三、石材的强度等级: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 P>四、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M1和M0.4。
注:①括号内为相应材料原标准规定的标号。
②石材的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等级可按附录一的方法确定。
③确定硅酸盐块体的强度等级时,块体的抗压强度应乘以自然碳化系数。
对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当无自然碳化系数试验时,可取人工碳化系数的1.15倍,且不得大于0.9。
第二节砌体的计算指标第2.2.1条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一、烧结普通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承重粘土空心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2.1-1采用。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ff3be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f.png)
构造措施与要求
连接件设计
01
根据连接方式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件类型、规格和布
置方式。
节点设计
02
确保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和脆
性破坏。
构造细节处理
03
注意连接处的防水、防腐、防火等处理,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
耐久性。
实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的框架结 构,通过焊接实现梁、柱等构件的连接 ,具有较高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验收标准与程序
验收标准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砌体结构的轴线 位置、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灰缝厚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
验收程序
先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或建设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合格 后进行正式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表。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通病类型
常见通病包括砌体裂缝、灰缝不饱满、组砌方式错误、轴线偏移等。
06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材料质量控制
确保使用合格的材料,包 括砖、石、砌块、砂浆等,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砌筑工艺控制
采用正确的砌筑方法,保 证砌体组砌方式、灰缝厚 度、饱满度等满足规范要 求。
构造措施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 圈梁、过梁、窗台梁等, 确保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 稳定性。
防治措施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采用合格的砖、石、砌块等材料;严格控制砌筑工艺,保证灰缝厚度和饱满度;加强构造措 施的设置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通病,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进行处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刚性连接
半刚性连接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04a12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4.png)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在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构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其结构安全可靠,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构造的要求。
1.基底处理在进行砖墙基底处理时,需要保证基底表面平整、干燥、清洁,且没有杂物和灰尘。
如果基底表面不平整,则需要进行修整,以确保基底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为了防止基底对砖墙施加不良影响,需要进行渗透性处理,使基底表面能够适应砖墙施工需求。
2.墙体搭建在进行砖墙的搭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传统的砌墙方式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梁作为支撑墙体的重要部分。
而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过程中,采用普通砌块、加强砌块、特殊砌块等进行构造。
(2)在进行墙体的构造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修改,以确保墙体结构安全可靠。
(3)在进行墙体施工时,需要注意块砌面要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的砂浆渗漏或砂浆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以确保砌块墙体的牢固度。
(4)在墙体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抹灰处理,抹灰面向外露面时需要进行表面整平,并确保墙面平整度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如果有墙体缝隙,则需要进行填缝处理,以确保墙面美观。
3.砂浆应用在砖墙的施工过程中,砂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砂浆应用的要求:(1)砂浆的配置与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包括时限、水灰比、砂种等。
(2)在使用砂浆之前需要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并且需要注意砂浆的湿度,以确保砖墙的牢固性。
(3)在进行砖墙施工时,需要保证砂浆的厚度和使用数量符合规定,以确保墙体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4.砖墙结构的静力学要求在进行砖墙结构的设计时,需要遵循静力学的要求,进行强度设计和稳定性设计,以确保砖墙结构的安全可靠。
(1)强度设计:砖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并且需要考虑砖墙内部应力的平衡和分布。
(2)稳定性设计:在进行砖墙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时,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自重、水压和风压等外力因素,以确保砖墙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5 1.101 1.113
1.111 1.133 1.148
1.138 1.164 1.182
1.164 1.194 1.216
1.201 1.238 1.264
1.373 1.437 1.481
C30
1.122 1.160 1.197
1.233
1.284 1.516
C10
1.117 1.153 1.188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构造柱的宽度、间距
砖强度等级
表 1 粘土砖、空心砖砌体的 c
bc/s=1/20
bc/s=1/15
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bc/s=1/10 砂浆强度等级
≥M7.5 M5 M2.5 ≥M7.5 M5 M2.5 ≥M7.5 M5 M2.5
MU30
1.106 1.123 1.166 1.140 1.161 1.217 1.202 1.233 1.311
1.095 1.113 1.126
1.125 1.148 1.165
1.154 1.182 1.202
1.182 1.216 1.239
1.224 1.263 1.291
1.413 1.481 1.528
C30
1.136 1.177 1.218
1.257
1.313 1.565
粗料石、 毛料石、
毛石
M10
MU10
1.194 1.220 1.289 1.252 1.285 1.371 1.360 1.405 1.524
MU30
bc/s=1/7 1.279 1.321 1.423
bc/s=1/4 1.454 1.518 1.672
bc/s=1/2 1.797 1.900 2.143
MU25
1.309 1.352 1.463 1.499 1.566 1.731 1.870 1.976 2.234
1.222
1.271 1.494
蒸压灰砂砖 MU25 蒸压粉煤灰砖 M10
C15 C20 C25
1.150 1.176 1
1.240 1.279 1.307
1.283 1.328 1.360
1.344 1.398 1.436
1.617 1.706 1.767
MU25
1.118 1.136 1.183 1.155 1.178 1.238 1.224 1.257 1.341
MU20
1.134 1.153 1.205 1.175 1.200 1.266 1.253 1.287 1.379
MU15
1.157 1.178 1.237 1.205 1.232 1.307 1.295 1.332 1.435
1.085 1.105 1.120
1.106 1.130 1.148
1.202 1.247 1.278
C30
1.067 1.089 1.110
1.131
1.161 1.303
C10
1.072 1.094 1.117
1.139
1.171 1.319
轻骨料混凝土 MU10 小型空心砌块 M7.5
C15 C20 C25
C10 C15 C20 C25
1.034 1.049 1.060 1.069
1.046 1.065 1.080 1.090
1.057 1.081 1.099 1.112
1.068 1.096 1.118 1.133
1.084 1.119 1.145 1.164
1.162 1.226 1.274 1.307
墙
柱
M0.4
16
12
M1
20
14
M2.5
22
15
M5.0
24
16
≥M7.5
26
17
6.1.2 设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由于抗震设计的要求,砌体结构房屋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并靠拉结筋、马牙槎等措施与墙体形成整体,使墙体刚度增加、 承载力提高。
构造柱虽有这一作用,但构造柱的纵向配筋率一般较小, 当 柱距为0.9~4.8m,墙厚为240mm时,配筋率都小于0.2%。因此这 种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按无筋砌体考虑。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表 2 各类砌体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µc 的最小值比较
砌块强 构造柱
bc/s
砌体种类
度砂浆 混凝土 强 度 强度
1/20
1/15
1/12
1/10
1/8
1/4
C10
1.063 1.084 1.103
1.123
1.152 1.286
烧结普通砖 烧结多孔砖
MU30 M10
C15 C20 C25
(1)
y0
H 0c
s in
x
H 0c
(2)
对两式分别求一阶、二阶导数并根据能量法分析压杆稳定的理论,
可求出设构造柱墙在相同临界荷载下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为
c c
1 bc 1
l
(3) (4)
Ec E1
4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从公式(3)\(4)得c 的影响因素:
块材强度等级
C30
1.208 1.269 1.328
1.385
1.465 1.814
C10
1.030 1.040 1.049
1.059
1.073 1.141
单排孔混凝土 MU20 小型空心砌块 M10
C15 C20 C25
1.043 1.054 1.061
1.058 1.071 1.081
1.072 1.089 1.101
C30
1.075 1.099 1.122
1.145
MU20
1.347 1.393 1513 1.558 1.626 1.805 1.964 2.072 3.349
MU15
1.402 1.451 1.585 1.641 1.714 1.910 2.094 2.208 2.510
5
MU10
1.488 1.547 1.700 1.768 1.855 2.075 2.292 2.425 2.75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构造要求”修编情况介绍
报告提纲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一般构造要求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2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6.1.1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值
本次修编因M0.4和M1两种强度砂浆的砌体强度已经取消, 故[β]中也取消了相应的墙柱允许高厚比值。
取消该两项 砂浆强度等级
3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窗间墙间距s
s
a)无构造柱 H0、I1、E1
bc
bc
bc
构造柱
h
H0 E1 I1
x
x
Pcr1
Pcr2
y1
y2
H 0C E2 I2
h
窗间墙间距s
s
y y
b)有构造柱 H0c、I2、E2
a)无构造柱
b)有构造柱
根据压杆稳定理论,得柱纵向变形曲线为:
x
y1 H 0 sin 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