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串讲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设计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文学史、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术语等。

2. 重点作品分析: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简要介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为大学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大学语文基本知识1. 文学史:介绍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作家作品:选取几部代表性作品,简要介绍作家生平及作品特点。

3. 文学流派:介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

4. 文学术语:解释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如象征、意象、对比等。

三、重点作品分析1.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如《红楼梦》。

2. 分析作品主题:爱情、家族、社会等。

3. 分析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4. 分析情节:故事发展、高潮、结局等。

5. 分析艺术特色:结构、语言、修辞等。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大学语文基本知识。

2. 回顾重点作品分析。

二、写作训练1. 以《红楼梦》为例,让学生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

2.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高写作水平。

三、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知识掌握程度。

3. 写作水平: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学语文考前串讲资料

大学语文考前串讲资料

大学语文考前串讲听课笔记第一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1、邓小平,四川广安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重点段落:第2、3段;最后4段。

3、文后[注释]:1、34、文后[提示]5、重要词汇:仰人鼻息、夜郎自大、励精图治第二课: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人民日报》社论1、中心论点:第三段第一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2、目标:第四段第二句:“我们创业的目标是明确的,这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一个原则:第九段第一句:“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讲创业者应有的节操。

4、重点段落:倒数第2段。

5、本文文体:这是一篇社论。

6、文章特点:本文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简洁、明了,较多地使用判断句式,极少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出“社论”这种文体的特点。

第三课:科学的春天——郭沫若1、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2、重点段落:第3、4、6、7、10段。

段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文后[注释]:1、3、4、7、84、文后[提示]: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时代和科学需要巨人,科学需要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的精神风格。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议论中灌注着诗一般的激情。

本文论证方法多样,主要是归纳法。

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值得注意的是比喻。

此外,作者也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法。

5、课后[思考与练习]:2、3、4题6、重要词汇:孜孜不倦、颠沛流漓、废寝忘食、含辛茹苦第四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1、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青年时代赴日留学,后弃医从文,立志改造国民的精神。

1930年,参加在左翼作家联盟并起重要作用。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有〈野草〉、〈朝花猸拾〉,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

4729大语串讲

4729大语串讲

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35:54)(5)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 的理念。 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 的特点。 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 格。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41:16)(6) 《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入浅出、 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part2) (0:00)(7) 《咬文嚼字》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 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 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 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06:06)(8) 《吃饭》 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 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 想的特点。
(一)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 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 文) 1. 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 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 词语。 2. 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 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 动句式、倒序句式。 3. 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04:05-06:31(二) 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 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 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 的知识为依据。 1.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 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 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 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 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 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 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议论文)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议论文)

1.召公谏厉王弭谤•文学常识•掌握其别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成书时间:战国。

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共21卷,分八国记事。

记此条可联系《战国策》、《左传》和《史记》。

•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重要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重点翻译•民不堪命矣!•译文:老百姓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老百姓不敢说话,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相互以眼睛示意。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因此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人,要引导他们,让他们讲话。

•论证方法•类比论证•联系现实•对待群众意见,是以棒止谤,还是虚心纳谏?可以参看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

2.季氏将伐颛臾•文学常识•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核心“仁”。

•春秋时期鲁国人。

•《论语》20篇,是先秦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

•重要成语•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重点翻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季孙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于,介词,对。

•无乃尔是过与?•译文:恐怕要责备你们呢?过,责备。

是,复指代词。

与通欤。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颛臾,当初先王曾经授权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以为,把……作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他(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他呢?何以,就是以何,为什么,凭什么。

为,语气助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陈,施展。

列,职位。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文:人家危险你不扶持,人家跌倒你不搀扶,那又何必用你们去当辅佐呢?相,名词,辅助别人的人。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最痛恨那种心里想得到嘴上却不说“想得到它”,实际上为得到它而寻找借口的人。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篇【六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篇【六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篇【六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第一篇】1.《沁园春·雪》。

这首词作者为毛泽东。

该词通过描绘北方壮丽雪景,评说历的一些封建雄主,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对今日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

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2.《迢迢牵牛星》。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

本词借牛郎织女传说来抒发世间女子别离相思之苦,通篇采用比兴手法。

3.《归园田居(其一)》。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为东晋陶渊明。

本诗主要抒写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心志,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采用比喻、对比修辞手法。

4.《出塞》(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诗人。

该诗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

诗中借用典故,寓意深重。

5.《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古诗,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

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

此诗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6.《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七言绝句。

也是首送别诗。

作者王维,盛唐诗人。

本诗通过送别地点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该作兼用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两种表现方法。

_7.《登金陵凤凰台》,这是首七言诗,属怀古诗。

作者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该诗抒写诗人登临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并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第二篇】8.《蜀相》,七律诗,属怀古诗,作者杜甫,盛唐伟大诗人。

诗中记述了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相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诗作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相结合,并运用了设问句。

9.《枫桥夜泊》,七绝,周羁旅诗,作者张继,中唐诗人。

该诗通过描写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惆怅心情。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模板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笔记串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重点:1. 笔记串讲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笔记串讲中准确把握知识点。

2. 如何提高笔记串讲的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2. 引导学生认识到笔记在大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笔记串讲的基本方法1. 讲解笔记串讲的基本步骤:预习、阅读、整理、总结、复习。

2.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笔记整理,如:列提纲、画图表、做笔记等。

三、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1. 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介绍归纳总结的方法,如:分类、对比、归纳等。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对某一篇课文进行笔记串讲。

2. 教师对学生的笔记串讲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笔记串讲方法和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二、笔记串讲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某一篇课文进行笔记串讲。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共同提高。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笔记串讲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课文的笔记串讲。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笔记串讲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语文小串讲资料1

大学语文小串讲资料1
第三段中“操舟”的比喻,写“我”几种不同情况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
5.比喻意义:作者用“操舟”做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孟子用“掘井”之喻,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5)
一、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
“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
4.“兴国与亡身”
5.“盛与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4)
1.总论点:“有毅者成,反是者败”。
2.作者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3.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方法。
4.层递句式、其表达作用:第二段五种人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
上面三点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0)
一、文章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分三个层面来讲的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大学语文串讲

大学语文串讲

大学语文串讲2分)五作文题(30分)分数值分配语言文学知识===15分1文言文占25分作品阅读分析===55分2现代文占30分议论文8分记叙文20分其中诗歌20分小说7分作文===30分一、《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单选:1、从本文看,“王道之始”的关键在于()A、斧斤以时入山林B、五十者可以衣帛C、数罟不入洿池D、养生丧死无憾2、文中,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 A、百亩之田,勿其时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文章最后一段,孟子用“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最主要是为了说明()A、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B、当时人民生活困苦、无粮可食C、当时统治阶级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D、当时狗彘的生活过得比人还好4、孟子的散文常采用的论辩手法是()A、清淡自然B、欲擒故纵C、文多用韵D、深奥难辩多选1、本文说理所具有的特色是()A、开门见山B、抑扬兼施C、善用夸张D、循循善诱E、声情并茂2、《孟子》一共有七篇,一般认为这本书的编著者是() A、孟子 B、荀子 C、万章 D、孔子 E、宋玉3、下列属于儒家学派的人物有() A、荀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E、孟子二、《秋水》1、理解本文“宇宙。

复习串讲

复习串讲
• 双重主题和侧重点 • 两个主人公性格特征p182.1
• 心理描写和浪漫色彩
• 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借神态举止抒情、比喻的 句子
秋兴八首
• 文学常识、注释 • 情感内容1
• 融情于景、移情于景的诗句p173.2
• 双关 • 对偶
• 他日类、故园心
行路难
• 文学常识、注释
• 情感内容p170.1 • 诗人心情的起伏跌宕p170.2 • 借举止、典故、象征抒情的句子
• 期约不遇与屈原放逐的相似p161.1
• 直接抒情、借举止抒情、融情入景、因情 造景
蒹葭
• 在水一方的两种境况
• 在水一方、伊人的普遍象征意义 •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 将具体事实虚化,意境扑朔迷离的朦胧美
• 注释、文学常识、课后提示最后一段
蚂蚁大战
• 人类社会的象征意义
• 类比象征 • 群蚁大战的场面描写与红黑三武士对决的 典型形象相结合的谋篇方法 • 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寓意深远
论毅力
• • • • • 总论点 正反对比论证 层递句式 比喻及其意义 注释
五代史伶官传序
• • • • • • 史论 中心论点 对比说理 论据类型:历史事实、理论 格言 注释
秋水
• • • • • • • 中心论点 寓言、对话 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 比喻、排比 类比与对比 反诘句 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
• 典故的意义
声声慢
• 文学常识和课后注释,本词是其后期代表 作 • 情感内容 • 借景抒情 • 意象的具体内涵
• 语言特色
鹧鸪天
• 悼亡词、课下注释
• 处处关合生者与死者双方构思p192.2 • 借比喻、典故、举止/事件抒情
八声甘州

大学语文知识串讲教案设计

大学语文知识串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阅读、鉴赏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串讲、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文学史: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3.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文学欣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大学语文知识,为新课程做好铺垫。

2. 串讲(1)古代文学:重点讲解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分析其特点、代表作品及影响。

(2)近代文学:重点讲解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作品,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影响。

(3)现代文学:重点讲解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作品,分析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及影响。

(4)当代文学:重点讲解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人的作品,分析其现实意义、艺术价值及影响。

3. 讨论与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学体裁或作家,分析其作品特点、艺术成就及影响。

(2)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手法及影响。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语文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网络资源:文学网站、电子书、学术论坛等。

3. 影视资源:与课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表达能力。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寡人之于国也)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寡人之于国也)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寡人之于国也)考点透视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本篇译文梁惠王问(孟子):“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了心力!河内地区遭受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地区遭受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更加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更加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锋利的兵器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步。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孟子说:)“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办丧事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孟子说:)“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

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

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1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1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容忍与自由者、小说家。作品: 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 《管锥篇》。 小说、散文特点:具有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 作品阅读分析 1、总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 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哲理性结论:“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 是附属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前赤壁赋
出自本文的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 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词语解释
论毅力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作者:蔡元培,现代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 “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二、作品阅读分析 1、文体:演说辞 2、理解三大教育思想,指出其针对性。 • 一曰抱定宗旨。大学的性质:研究高深学问。 办学理念: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针对的现实问题:求学为升官发财 论证方法:对比法 • 二曰砥砺德行。 办学思想:以德治校 针对的不良风气: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论证方法:对比法 • 三曰敬爱师友。对中国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语文串讲
寡人之于国也
一、作者:1、孟子,战国,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 重视后天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3、散文风格: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请君入彀gòu)” 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 性和说服力。文章中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富于 感情色彩,使其论说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4、例: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例:下列作家擅长运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 辩风格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老子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大学语文知识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

2. 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3.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及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2. 对不同体裁、风格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学常识。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文学常识串讲1. 介绍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

2.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3. 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及审美价值。

三、案例分析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题、人物、情节等。

2. 引导学生探讨《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所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文学常识。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文学体裁串讲1. 介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2. 分析不同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三、作家作品串讲1. 介绍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分析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定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知识串讲教案

大学语文知识串讲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古文、现代文、诗词、散文等。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古文阅读:重点掌握古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文句式、常用实词、虚词等。

2. 现代文阅读:重点分析现代文的结构、主旨、修辞手法等。

3. 诗词鉴赏: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

4. 散文阅读:重点体会散文的叙事风格、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古文阅读中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2. 现代文阅读中复杂句式的理解和分析。

3. 诗词鉴赏中作者情感和意境的把握。

4. 散文阅读中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辨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大学语文知识。

1. 讲解古文基础知识,如句式、实词、虚词等。

2. 以《论语》为例,分析古文阅读方法。

3. 学生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进行翻译和解释。

三、现代文阅读1. 讲解现代文阅读方法,如结构分析、主旨把握等。

2. 以一篇现代文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诗词鉴赏1. 讲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境、情感、表达技巧等。

2. 以一首诗词为例,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 学生分组讨论,鉴赏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

五、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

二、古文阅读1. 分析古文中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2. 以《孟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3. 学生阅读《孟子》中的一段,进行翻译和解释。

1. 讲解复杂句式的理解和分析。

大学语文串讲课教案

大学语文串讲课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常见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方法。

3. 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语文》2. 多媒体课件3. 文学作品阅读材料4. 写作练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二、讲解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介绍大学语文的定义和范围。

2. 分析大学语文的特点,如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

三、文学体裁介绍1. 介绍常见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分析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文学作品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回顾常见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二、深入阅读文学作品1. 教师选取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2. 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三、写作技巧讲解1. 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

2.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四、写作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变化。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4、《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间,犹小石小 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 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 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 绎法(07、10) 5、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 的认识有限的有( )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吾在天地之 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 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伯夷辞 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08、10) 6、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A.《秋水》B.《论毅力》C.《容忍与自由》D. 《吃饭》E.《我的世界观》(08、4)
6、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刺人而杀 之曰:‘非我也,兵也’” (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 殍而不知发”08、4;08、7 (3)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 (4)演绎法、例证法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增强 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8.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五帝之所 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 什么?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09、10)
五代史伶官传序
3、论证方法: (1)主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2)类比论证(善于类比:四个比喻—善用比喻) 例: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A.演 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09、4) 4、说理特点:通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
4、论证方法: (1)主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例证法 (2)演绎法 小结:主要使用对比论证的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 《论毅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例:《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类比法和例证法(07、4) 5、表现方法: (1)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说理特点) 小结:主要通过对比表现主旨的文章: 《五代史伶官 传序》《论毅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香市》《西湖七月半》《苦恼》 (2)欲抑先扬手法。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记叙文)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记叙文)

郑伯克段于鄢文学常识《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

本文主旨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

重要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通假字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若阙地及泉,隧而想见。

阙通掘。

疑难词句1、亟请于武公。

亟:数次。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国:三分之一国都。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两属,西鄙与北鄙这两座城市既听庄公的命令,也要听共叔段的命令。

4、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厚:土地扩大。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完。

聚:积聚;甲:盔甲;卒:兵卒。

乘:战车。

6、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动词,挖隧道;7、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君王将对他怎么办?8、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9、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影响,推广。

10、公赐之食,食舍肉。

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边。

学习要点与难点分析本文的情节与段落层次。

本文情节发展有四个环节:1,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2,共叔段野心勃勃,而庄公故意纵其欲,养其恶,等待时机来收拾他; 3,共叔段密谋袭郑,庄公出兵伐之;4,庄公幽禁姜氏,后又后悔,采纳颍考叔之计,母子和好。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骨肉残杀。

为了表明这个主旨,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庄公的态度,写的十分详细,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也写得十分详细,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

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人物性格分析(重点)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

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

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

自考大学语文必过串讲班共57页文档

自考大学语文必过串讲班共57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பைடு நூலகம்
自考大学语文必过串讲班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串讲试卷结构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 20分)二多项选择题(5道题 10分)三词语解释(8道题 8分)四简析题(4道题 32分)五作文题(30分)分数值分配语言文学知识===15分1文言文占25分作品阅读分析===55分2现代文占30分议论文8分记叙文20分其中诗歌20分小说7分作文===30分一、《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单选:1、从本文看,“王道之始”的关键在于()A、斧斤以时入山林B、五十者可以衣帛C、数罟不入洿池D、养生丧死无憾2、文中,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A、百亩之田,勿其时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文章最后一段,孟子用“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最主要是为了说明()A、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B、当时人民生活困苦、无粮可食C、当时统治阶级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D、当时狗彘的生活过得比人还好4、孟子的散文常采用的论辩手法是()A、清淡自然B、欲擒故纵C、文多用韵D、深奥难辩多选1、本文说理所具有的特色是()A、开门见山B、抑扬兼施C、善用夸张D、循循善诱E、声情并茂2、《孟子》一共有七篇,一般认为这本书的编著者是()A、孟子B、荀子C、万章D、孔子E、宋玉3、下列属于儒家学派的人物有()A、荀子B、孔子C、老子D、韩非子E、孟子二、《秋水》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知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的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方式展开的艺术特色。

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9、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单选:1、在庄子之前,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者是()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2、《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于()A、《逍遥游》B、《秋水》C、《论语》D、《寡人之于国也》3、庄子在《秋水》这篇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旨是()A、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C、河伯的眼界不开阔D、要做一个像北海若那样视野开阔的人4、在阐明宇宙无限而人的知识有限这个道理时,庄子列举了“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等,这属于()A、演绎法B、例证法C、三段论D、概括法多选:1、下面属于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有()A、孔子B、庄子C、老子D、孟子E、墨子2、《庄子》一书,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包括()A、内篇B、外篇C、附篇D、杂篇E、续篇3、下面哪些观点属于庄子所认可的()A、主张顺应自然B、提倡无为而无不为C、承认事物的相对性D、认为客观事物间有差别E、要以法家思想进行统治4、文章开头写“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目的是()A、表现黄河在秋天异常宽阔B、说明牛马非常小C、形象说明河伯欣然自喜的缘由D、说明黄河在秋天水非常多E、为下文河与海对比作好铺垫5、文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句话表现了()A、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习俗的限制C、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要受到性格的限制E、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三、《五代史伶官传序》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单选: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文坛领袖是()A、欧阳修B、司马光C、王安石D、柳宗元2、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A、燕王背晋归梁B、庄宗先盛后衰C、庄宗死于非命D、伶人作乱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注意细微不事的警句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满招损,谦得益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4、“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警句属于()A、中心论点B、事实论据C、亲身经历D、理论论据5、为了表现文章主旨,本文采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方法是()A、类比B、引用C、比喻D、对比6、欧阳修受到守旧派的排挤的打击的原因是()A、支持庆历革新B、参加百日维新C、卷入乌台诗案D、卷入官僚党争多选:1、下面属于欧阳修的作品的有()A、《欧阳文公文集》B、《新五代史》C、《资治通鉴》D、《亲唐书》E、《饮冰室合集》2、欧阳修主张写文章应该()A、明道B、致用C、无为D、事信E、言文3、在《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史论中,欧阳修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A、上天的命运B、人事C、执政者的思想行为D、人才E、伶官4、存在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对比有()A、盛与衰B、兴与亡C、成与败D、前与后E、黑与白四、《论毅力》1、认识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3、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4、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5、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单选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比喻C、夸张D、层递2、本文中的“操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通过什么来讲道理()A、归纳法B、类比法C、演绎法D、反证法3、文中第三段梁启超在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时,其着眼点是()A、重新立论B、反驳论证C、反驳论点D、反驳论据4、“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演绎法C、归纳法D、类比法5、“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所用的修辞方法是()A、层递B、夸张C、借代D、拟人多选:1、下列有关梁启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办过《时务报》B、推动过维新运动C、极力提倡小说创作D、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E、在中国近代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另历史2、结合原文进行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A、譬诸操舟B、譬如为山C、譬如平地D、譬若掘井E、蹇于遭逢3、结合原文,下列有关论证,属于对比论证的有()A、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B、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C、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D、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E、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4、结合原文,下列有关论证,属于类比论证法的有()A、旁观者徒艳羡B、掘井之喻C、为山之喻D、平地之喻E、操舟之喻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2、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3、指出本文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

4、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单选1、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校风大变,他担任北大校长是在()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12年2、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许多人到北大学习的真正目的是()A、了解西方文化B、借北大文凭活动于社会C、研究高深学问D、学习文科3、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之前,学生大多数读()A、文科B、法科C、理科D、医科4、在1917年,当时的北京社会所展现出的整个道德情形是()A、民风淳朴B、人们都尊老爱幼C、人们都以身作则D、道德沦丧5、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不敬师友D、互相亲爱6、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到的注重小节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7、下列不属于蔡元培先生计划添购书籍原因的是()A、书籍太少B、书籍不足学生参考C、新书甚少D、多购新书以便师生旁稽博采多选:1、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提出的三大教育思想是()A、抱定宗旨B、敬爱师友C、砥砺德行D、研究学问E、以德感人2、下列有关蔡元培先生的叙述正确的有()A、组织过中国教育会B、参加过同盟会C、创办过爱国学社D、曾赴德留学E、1919年五四运动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3、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之后,计划想做的两件事是()A、改良讲义B、提高教师待遇C、添购书籍D、与人合作办学E、扩大校舍4、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大力提倡()A、师法古贤B、排斥西方文化C、全盘西化D、兼容并包E、学术自由六、《容忍与自由》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3、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4、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说明的论点。

单选:1、根据《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王制》中的哪一个字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A、骂B、想C、诛D、哭2、作者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目的是要说明自己的年纪越大,就越觉得()A、自由比容忍更重要B、容忍与自由变得都很重要C、容忍比自由更重要D、容忍与自由变得都不那么重要3、在宗教史上,当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后,有人批评他时,他发表了一篇文字,其目的是()A、作为一种消遣B、悼念塞维图斯C、表达苦闷的心情D、为他自己辩护4、高尔文之所以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基本原因是()A、树立自己的权威B、塞维图斯不听命于他C、厌恶塞维图斯D、深信自己不会错5 、对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胡适觉得是()A、很不容忍的态度B、很容忍的态度C、很不自由的态度D、很自由的态度6、文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A、《礼记》B、《易经》C、《尚书》D、《诗经》多选:1、《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主要事实论据包括()A、作者年少之时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B、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C、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D、郭沫若改《屈原》剧本中的原话E、王若虚改动司马适《史记》中在原话2、以下属于胡适著作的有()A、《管锥编》B、《中国章回小说考证》C、《尝试集》D、《中国哲学史大纲》E、《白话文学史》3、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当宗教统治民者“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时候,他们往往会()A、迫害异端B、压迫一切思想言论C、摧残异己D、禁止一切宗教自由E、放开言论4、以下观点,作者所认同是有()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D、“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