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xià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点汇总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 ;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 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10. 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12.离.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遭遇忧...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 “其恕乎;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30....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34.战国中后期; 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35.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36.在历史上齐名并称史汉;列我国二十四史的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和班固创作的汉书..37.司马迁首先创立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的纪传体史书体例..38.史.被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39.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着作..40.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了游侠那种“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41.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42.司马迁充分肯定工商业者经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写了货殖列传 ..43.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游侠那种“其言必信;其言必果;已诺必成”和“不矜其能羞伐其饰”的道德情操..44.班固在苏武传里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粪土王侯”的民族英雄的形象..45.班固在苏武传里歌颂了苏武不计较个人恩怨;而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46.魏晋风度的主要特点是超然与忧愤的交织 ..47.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48.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章记录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言语..49.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50.嵇.是与山聚源绝交书的作者..51.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 ;一是嵇康..52.归园田居中的“樊笼”和“自然”都具有双重指向;樊笼是指人存在的非本然状态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缚 ;自然是指自然形态本身和人的本性..53.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个人主义宣言书..54.魏晋士人中;超然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忧愤的代表人物是阮籍..55.陶诗云: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6.盛唐是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与_李白歌诗__歌诗并称“三绝”..57.盛唐的音乐机构除了太常寺外;还有_教坊_梨园..58.盛唐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被入乐歌唱;如王昌龄、_王之涣高适有“旗亭画壁”之事..59.王维是盛唐最着名的歌词作者之一;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曾以_渭城曲_的曲调演唱..60.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盛唐士人的潇洒风神;其中对李白的描绘是: _李白一斗诗百篇_;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61.“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是_高适_的诗句..62.“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_崔颢_的诗句..63.“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_岑参__的诗句..64.“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_古风中的诗句..6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_王维_的诗句..66.王湾江南意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时序交替;有一种壮盛的气势和喜悦的情思..67.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_张若虚_的春江花月夜..6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高适_燕歌行中的句子..69._王昌龄_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70.盛唐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_王昌龄..7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_对影成三人..”72.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_别有天地非人间_..”73.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_气象浑厚_..74.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_兴会_的创作方式有关..75.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_兴象玲珑_、平易自然的统一..76.盛唐___王维___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 “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77.“骈文”又名_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78.“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79.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_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_唐宋古文家_ 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80.骈文是丰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多种要素积淀的产物;同时;它具有_对称美、_含蓄美、色彩美、音乐美等美学特征..81.所谓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倡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自然质朴的秦汉散文;反对浮靡绮丽的六朝骈文;在_文体_、文风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散文革新运动..82.北宋中期;_欧阳修_ 、苏轼高举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文学主张;相继领导并完成了宋代古文运动;才取得了古文对骈文的最终胜利..83.在一脉相承的唐宋古文运动中;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其中;“唐宋八大家”;其文章被称为_唐宋古文..84.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和苏辙;被誉为_唐宋八大家_..85.中国历史上素有发愤着书的传统;作家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人生失意;于己是大不幸;于创作则极有利..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借题发挥提出了不评则鸣的观点..86.苏轼则博采众长;强调辞达;主张表情达意要准确自然;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反对芜词累句..87.唐宋古文语言既避免了传统散文语言的古奥;又避免了骈文语言的浮艳;走上了规范_化和通俗化的道路..88.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_养气_论..89.对传统文体大胆改造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如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90.欧阳修、苏轼开创了文赋的新形式;其中苏轼的赤壁赋最为有名;文中有叙事、抒情和议论;或韵或散;不拘格套;优美动人..。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点知识归纳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点知识归纳1、养生主《庄子》一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富于浪漫色彩的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
《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
《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二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顺其自然②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从哪些方面写 a、三年前的庖丁与现在的庖丁 b、良庖、族庖与庖丁③用了事实论据三①理解本文中心论点具有的普遍意义。
②识记本文是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四词语把握庖丁解牛有个名叫丁的厨工分卸牛的肢体。
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五课后习题①“寓言十九”之称说明《庄子》一书怎样的特点答“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
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文章用何种论据进行论证答养生之道顺任自然。
论据事实论据③“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包含了怎样的哲理答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顺任自然。
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六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①养生主主关键②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中经首之会之的。
会音节。
③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奏进刀。
莫没有④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规律。
进操过。
庖丁释刀对曰释放下⑤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
依顺从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批击。
郤同“隙”空隙。
道同“导”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
因顺着。
固然指牛身体本来的结构⑥技经肯綮之未尝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筋肉相结处。
偿试指接触。
⑦良庖岁更刀岁每年更换⑧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专升本考试对于许多专科生来说是一个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必考科目,掌握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专升本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词唐诗宋词是古代诗词的巅峰。
要了解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等不同风格。
掌握诗词的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能够赏析诗词的意境、情感、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
2、文言文熟悉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
对于秦汉时期的史传文学,如《史记》,要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司马迁的写作手法。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是重点,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学习他们的行文结构和语言艺术。
3、古代文学体裁了解诗歌的不同类型,如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等。
掌握散文的发展脉络,从先秦散文到明清小品文。
熟悉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如唐传奇、明清小说。
二、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诗,如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如自由的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
2、现代小说鲁迅的小说是重中之重,如《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理解其对国民性的批判。
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也要熟悉,如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
3、现代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等作家的散文作品,体会其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外国文学1、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如荷马史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19 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
2、东方文学了解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等作家的作品。
四、文学理论1、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虚构性等特征。
2、文学作品的构成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题材、主题、结构、语言等。
3、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一、文字基础知识1.1 词语的概念和分类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在构成语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词语的分类,有以下几类:•词•短语•成语•习语•惯用语1.2 句子的成分和分类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单位。
句子的成分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按照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種:•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1.3 中文基本符号的应用中文的基本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括号等。
这些符号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掌握准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交流。
二、古代文学知识2.1 中国古诗词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示。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涉及对古诗词的鉴赏和理解。
成千上万年的历史中,中国古诗词经历了数次发展和革新,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经典作品。
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多读多记,对重要的名篇和名句进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用。
2.2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以其碧波荡漾、虚实结合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对《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和理解。
因此,在平时学习中,我们也要认真掌握古代小说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考试。
三、现代文学知识3.1 现代文学潮流现代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它强调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范畴,并且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感受。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经常会要求考生分析和探讨现代文学潮流,因此,我们也要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和作品有所了解。
3.2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析现代文学作品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理解作家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以及作品中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从而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内涵。
202X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专升本语文复习笔记一、诗歌鉴赏要点:1.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 诗歌表达的意境和形象;3.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二、古代文学鉴赏要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2. 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
三、现代文学鉴赏要点:1. 现代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 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3.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写作技巧。
四、修辞手法要点:1. 修辞手法的分类和特点;2. 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3. 修辞手法对文字表达的影响。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阅读理解要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阅读理解题目的类型和答题技巧;3. 阅读理解的常见错误和解题技巧。
六、作文写作要点:1. 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结构;2. 作文题目的分析和选材;3. 作文写作的技巧和修辞手法。
七、语言知识与运用要点:1.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语法的基本规则和运用;3. 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修辞效果。
八、名著导读要点:1. 名著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2. 名著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 名著的阅读方法和评价。
九、古文观止要点:1. 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2. 古文的常见用法和修辞手法;3. 古文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写作素材积累要点:1. 各类话题的写作素材收集;2. 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和引用;3. 多媒体素材和实际经验。
以上是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的大致要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顺利通过考试!第3页/共3页。
2023年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主要分为诗、词、曲、赋、文五大流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2. 古代文学作品:重点了解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古代文学名句:熟记古代文学名句,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等,理解其含义和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主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表现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重点了解现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余华的《活着》等,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 现代文学名句:熟记现代文学名句,如鲁迅的“我没有资格说教,我只会说我自己”、余华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等,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观。
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加强表达的效果,如“他是个太阳,照亮了我的人生”。
2. 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行为或感情,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如“花儿在微笑,小草在歌唱”。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印象,如“我跑得飞快,仿佛脚下生翅膀”。
4. 对比: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差异来突出表达的重点,如“黑夜里,孤独的灯光显得更加明亮”。
5. 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事物来强调某种感觉或情绪,如“爱情是美丽的,是甜蜜的,是无私的”。
四、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1. 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3.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使用,否则会显得虚华和夸张。
五、文言文阅读1. 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2.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常见句式,如“亦复何言”、“闻一多先生远在美洲,犹未忘国耶”等。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
一、汉语基本知识
1.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2.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3.表示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叙述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致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
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
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二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颗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秋水》(节选) 《庄子》
4.*《谏逐客书》李斯
5.《陈情表》李密
6.《答李翊书》韩愈
7.*《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论毅力》梁启超10.*《灯下漫笔》鲁迅
11.《论气节》朱自清12.《论快乐》钱钟书
13.《心灵的灰烬》傅雷14.《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15.《论学问》培根
记叙文
16.*《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20.*《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21.《报刘一丈书》宗臣
22.《马伶传》侯方域23.《往事》(——之十四) 冰心
24.《故乡的野菜》周作人25.《故都的秋》郁达夫
26.《沙滩上的脚迹》茅盾27.《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28.《箱子岩》沈从文
诗词典赋
29.*《氓》《诗经》30.《国殇》屈原31.*《陌上桑》汉乐府
32.*《短歌行》(其一) 曹操33.*《饮酒》(其五) 陶渊明
34.《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35.《山居秋暝》王维36.*《行路难》李白37.*《蜀相》杜甫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9.《杜陵叟》白居易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1.(泊秦淮) 杜牧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43.《炉中煤》郭沫若44.《再别康桥》徐志摩45.*《北方》艾青
46.《门槛》屠格涅夫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5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3.《长亭送别》王实甫54.*《前赤壁赋》苏轼
小说
55.*《宝玉挨打》曹雪芹56.*《风波》鲁迅
57.*《断魂枪》老舍58.*《米龙老爹》莫泊桑
59.《苦恼》契河夫60.*《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三
36.《行路难》(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
作者李白,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
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
重点句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点词语: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多歧路,今安在?
(3)直挂云帆济沧海。
背诵全诗。
37.*《蜀相》
这是一首着名的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
(1)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两朝开济老臣心。
背诵全诗。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
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示作用。
重点句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