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黄冈优质课堂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达标10 含解析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练习 单元检测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返回导航
考点一
栏栏
目目
考点二
导导
航航
考点三
3
4 热点聚焦 5 读图攻略系列之五 6 课时跟踪检测训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返回导航
[考纲考向]
[核心素养]
★最新考纲 大气受热
过程 ★考向预测
以等温(压) 线图、气象要素 统计图为载体, 结合具体实例 考查大气受热 过程、热力环流 原理的实用和 风的方向及大 小判断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返回导航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 B 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
除③④。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
除①。故选 B。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返回导航
2.该地寒冷期 (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解析:选 C 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 ℃。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返回导航
5.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 A.与初始状态一致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4 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①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②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③为火山活动放出二氧化碳,④为有机物残体转化为化石燃料。
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故选B。
2.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导致海平面上升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 D解析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与地表碳循环无关,A错。
地表碳循环属于自然过程,如果不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整个地表碳循环应是一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增多,就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不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错。
在地表碳循环过程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对。
故选D。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第3题。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 C解析植物在萌芽、返青的季节最为脆弱,降雪期推迟可能导致矮小灌木在生长初期遭受大雪袭击,冻害严重;冻害与蒸腾量无关;全球变暖导致最低温度变高;太阳辐射减弱会导致温度降低。
故选C。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
2020黄冈优质课堂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达标11 含解析
课时达标(十一)一、选择题“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如图),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回答1~2题。
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A.海平面上升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B 2.C解析第1题,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
故选B。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造成冰川覆盖面积减小。
故选C。
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2 mm,预计未来30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50 mm。
读上海沿海每月平均海平面变化图,完成3~4题。
3.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A.4月B.6月C.9月D.12月4.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变化可能给上海市带来的影响是()A.泥沙堆积增多B.水产产量增长C.赤潮频繁出现D.咸潮发生率增大3.A 4.D解析第3题,图中横轴表示月份,对应每个月份作垂线,与对应曲线相交,根据各月交点的海拔,计算高差,可以判断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4月。
A正确。
第4题,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升高,使河流枯水期易出现海水倒灌,咸潮发生率增大,D正确。
海浪侵蚀能力增强,泥沙堆积可能减少,A错误。
海平面升高与水产产量增长、赤潮频繁出现关系不大,B、C错误。
高三文科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共四节)
高三文科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共四节)第一节冷热不均惹起大气运动一、考纲要求1、了解大气的受热进程,并可以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2、了解热力环流的构成进程,并学会用实例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3、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图上判别风力及风向二、背默写内容1、_____________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3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热力环流的构成进程5、画出白昼和夜晚的海陆风6、画出白昼和夜晚的山谷风7、画出因城市的热岛效应发生的热力环流5、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三个,如下:〔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构成________的直接缘由思索:水平气压梯度力能否改动风向和风力〔2〕、地转倾向力:与________垂直,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偏思索:地转倾向力能否改动风向和风力〔3〕、摩擦力:与_________相反思索:摩擦力能否改动风向和风力6、画出北半球近空中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hPa〕7、画出北半球空中二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0(hPa)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考纲要求1、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构成、散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了解海陆散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掌握季风的构成、散布及其气候特征3、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构成与特点及其差异二、背默写内容1、画出地球上的三圈环流图,并标注六风七带2、由动力作用构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由热力作用构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_____移,夏季___________移4、1月份,北半球东亚滞留在陆地上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______〔气压称号〕所切断,从而构成从陆地吹向陆地的___________季风〔风向〕,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节构成的气候特点区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月份,北半球东亚滞留在陆地上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______〔气压称号〕所切断,从而构成从陆地吹向陆地的___________季风〔风向〕,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节构成的气候特点区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6、1月份南亚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从陆地吹响陆地的____________(风向),7月份南亚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从陆地吹响陆地的___________(风向),在这两个缘由的作用下南亚构成的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气候在印度容易惹起的自然灾祸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南亚季风的影响下,北印度洋的洋流构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呈_____时针,夏季呈_______时针。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高考版】
地球上的大气(2020·新课标Ⅱ)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观测时段内()7. 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 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1~2月B. 4~5月C. 7~8月D. 10~11月(2020·江苏卷)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此时①地最可能()A. 暴雨倾盆水难排B. 细雨蒙蒙衣难干C. 烈日炎炎似火烧D. 黄沙满天车难行(2020·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 航程最短B. 风阻最小C. 逆水最短D. 岛礁最少8. 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A. 避开南极冰山B. 减少西风带影响C. 远离热带风暴D. 便于沿途补给图(2020·天津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完成下面小题。
10. 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 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 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 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 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 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 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 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 秸秆燃烧时的产生D. 生产中氮肥的施用23. (2020·浙江卷)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最新整理)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1 / 17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时段最可能处于( )A.1月B.4月C.7月D.10月2.“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图判断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 )A.2日B.3日C.4日D.5日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于9月12号05时发布的台风“山竹”未来12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影响“山竹”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为A.洋流B.地形C.大气环流D.大陆轮廓4.台风登陆后,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摩擦力增大②台风向更高纬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变小③台风向更高海拔运动,地面温度降低④水汽来源减少,潜热释放减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钓鱼是一项有趣的休闲活动,钓鱼活动中钓点选择决定了渔获多少。
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钓点选择的基本原则:“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局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3 / 175.钓鱼爱好者总结的钓点选择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流速快慢 B.水温高低C.河底地形D.水位涨落6.春日拂晓,某钓鱼爱好者来到其早己选好的钓点,开饵做钓。
做钓时发现太阳光从前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
该钓鱼爱好者选择的钓位可能是A.甲 B.乙C.丙D.丁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有规律地发生于亚洲局部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a 处气压值可能是A.1018 hPaB.1012 hPaC.1006 hPaD.1004 hPa8.若b 天气系统停留P 地时间过长,则可能A.发生严重冻害 B.形成持续高温天气C.导致食盐产量增加D.发生地质灾害9.2018年7月,我国辽宁、吉林、山东、河南等地较常年气温偏高2℃以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第1讲 地球上的大气 新人教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前预习一、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反射。
3.受热过程(1)大部分A__________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B____________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___________。
特别注意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被吸收的很少。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考纲展示考情预测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以生产、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等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2.结合发生的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沙尘暴、龙卷风等,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以热点地区、热点事件等为背景,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以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为切入点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影响及其对策。
①填图: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地面冷热不均②画图:用箭头在图中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受力示意图 描述高空风向________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其中F 为_______________力,P 为____________力,f 为_______力,v 为风向。
平行重点突破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实践应用1.大气受热过程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如下表:受热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Ⅰ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辐射Ⅱ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辐射Ⅲ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逆辐射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1(90张PPT)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 太阳辐射能 。 (2)直接热源:B 地面辐射 。
2.受热过程
(1)地面受热: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 地面增温 。
(2)大气受热: 地面 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 传递热量,使 大气增温 。
3.大气的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 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 吸收、反射 、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 对近地面大气 热量起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逆温的发展过程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 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 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 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3)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 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 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 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 康。
1.大气逆辐射是不是只有夜间存在? 不是。大气逆辐射每时每刻都存在,最强时为大气温
度最高时,即午后 2 时左右。 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影响近地面风速大小的唯一力
吗? 不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近地面风力的大小和风向,
但是地面摩擦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地面摩擦力有降低风速 的作用。
3.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 不是。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4.我国北方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房间下方,制 冷用的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是为什么? 这种安装位置的区别主要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热 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从而更好地达到取暖或降温的目的。
2020黄冈优质课堂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达标8 含解析
课时达标(八)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为()A.1月B.6月C.7月D.10月2.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我国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C.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旱季D.加拿大西海岸西风势力强劲3.此时图中A风带的风向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1.A 2.D 3.A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应该为北半球的冬季。
第2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我国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是在5~6月份;只有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旱季;加拿大西海岸受西风影响,而西风在冬季势力较强,故选D。
第3题,A风带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
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题。
图甲图乙4.乙、丙两地气压中心()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4.D解析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乙地是亚洲高压、丙地为夏威夷高压,则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垂直运动方向都是下沉;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亚洲高压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两者形成原因不同。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5.A 6.B解析第5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地区吹向高纬度地区,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
A正确。
第6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与海陆轮廓无关。
故选B。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源包: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课件+学案+课时训练+阶段检测,13份)第二章 地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读“合肥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1~2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解析:1.A 2.A 第1题,城市热岛环流近地面风由乡村吹向城市,结合等温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可知,A地吹东南风。
第2题,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2013瑞金模拟)图1示意我国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3~4题:3.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西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解析:3.C 4.A 第3题,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甲地气压差大,乙地气压差小,受热力环流的影响而形成,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因此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
受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气压变化,乙地近地面气压低,是由于受热空气上升而形成,而甲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第4题,①②相比,①为高压,②为低压,故b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B、D两项均错;该地位于北半球,a为近地面风向,风向与等压面斜交,c为高空风向,据图中方位关系及风向判定方法可知a为西北风,c为南风。
(2013抚顺考试)如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据此回答5~6题:5.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6.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解析:5.B 6.D 第5题,图中表示5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图中M地高度较高,N地高度较低,因此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N点气压相对较低。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复习 二 地球上的大气精
单元复习(二):地球上的大气【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2020·济南统考)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2.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在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C.补偿流寒流自西向东 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图1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4~5题。
4.图1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4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6题。
6.有关②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B.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图4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读90°E附近,两分两至中的某一节气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7.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或气压中心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印度低压C.副极地低气压带D.冰岛低压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图6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9题。
9.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2020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大气的受热过程.(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2.大气中的能量直接来源是__B__(字母),根本来源是__A__(字母).3.填写下列内容,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4.阴天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主要得益于__C__(字母).1.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2.因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4.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损失.5.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二) 热力环流1.形成过程:2.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1.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最简单的环流,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2.理解热力环流的几个关键点:(1)大气的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2)大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总是低空高于高空.(4)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②冷却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读下面两图,图示区域均位于北半球,完成下列问题.1.代表高空风的是甲图,代表近地面风的是乙图.2.F1、F2、F3分别代表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F1(填字母).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力的名称对水平运动的影响方向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促使产生水平运动,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3)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4)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三)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5.解读谚语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原因在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露重见晴天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霜重见晴天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四)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题组冲关]1.(20xx·全国卷Ⅰ·节选)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如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B (2)C 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①.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 2.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1)A (2)B 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果品质量. 3.(20xx·山东青岛一模)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1)~(2)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解析:(1)B (2)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暖空气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冷岛效应”发生在相邻的绿洲、湖泊和沙漠戈壁之间,其纬度、高度及海陆位置相近.第(2)题,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绿洲、湖泊近地面大气温度符合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的规律,而上层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一)正确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关系1.海拔高度与气压分布的关系: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近地面的气压高,而高空的气压低.2.温压关系:(如上图中乙、甲两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二)准确把握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3.城市热岛效应(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城市热岛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区吹向市区(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题组冲关]1.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下图).据此完成(1)~(2)题.(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B.为了采光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D.为了室外空气流(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下沉气流入解析:(1)D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D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2.(20xx·浙江五校联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位:hPa),回答(1)~(2)题.气压图(单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1)若( )A.O→P→M→N→OB.P→O→M→N→PC.M→N→P→O→MD.N→M→O→P→N(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解析:(1)A (2)A 第(1)题,读图可知,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气压M高于N,O高于P,故O、P分别对应于N、M上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M流向N,O流向P;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N地气压低,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由N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进而判断出N地的等温面和等压面的弯曲形状,故A项正确. 3.(20xx·桂林模拟)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解析:选D 近地面a地等压面向高处凸出,此处为高气压,温度低;垂直方向上气流,a处下沉,b处上升;近地面b地等压面向低处凸出,气压低,温度高;水平方向气流总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 4.如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甲地多晴朗天气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1)C (2)D 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地、乙地、丁地、丙地;甲地为高压,气温低,因此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是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是低压,气流上升.第(2)题,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也影响丙、丁两地之间的风速;四地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解题技法]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高低(1)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即PA>PC、PB>PD.(2)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上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即PC>PD、PB>PA.(3)综上PB>PA>PC>PD.2.判读气流流向(1)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近地面B处空气流向A处.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2)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3)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3)判断××区与××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区、上凸者为××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如上图B地.[以“识记”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全练题点]1.(20xx·全国卷Ⅰ·节选)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B.偏南风A.偏东风D.西北风C.东北风解析:选B 过甲地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箭头应指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又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故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2.(20xx·天津高考)在下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B.上海A.台北D.北京C.首尔解析:选D 解答本题,需要在两幅等压线图中分别作出各城市的风向(首先作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即可获得风向).由图可知,北京的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3.(20xx·天津一模)读图,回答(1)~(2)题.(1)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 )A.西北风B.东南风D.东北风C.西南风(2)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 )B.乙A.甲D.丁C.丙解析:(1)A (2)D 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数值可能是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谨记要点](一)风向的判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二)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注意: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图表专攻(四)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日地面等压线图(图3).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常考图示]图1 气压场类型图图2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单位:hPa[判读技巧]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一)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两个低压或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二)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三)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四)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五)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六)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典例示法](20xx·江苏高考)20xx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如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B.乙A.甲D.丁C.丙(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B.阴,西北风A.晴,西南风D.阴,东北风C.晴,东南风[解题示范]—————————————————————————————————————1.题干信息(1)20xx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罕降暴雪,说明受到了强冷空气活动影响.(2)图示为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形势图.2.图表解读[答案] (1)A (2)C —————————————————————————————————————[应用体验]1.如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B.PA<PC<PBA.PA>PC>PBC.PC>PB>PAD.PA=PC=PB(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3)C点近地面吹( )B.偏北风A.西北风D.东北风C.东南风解析:(1)D (2)D (3)C 第(1)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D项对.第(2)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 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项对.第(3)题,C点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由上题可知A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该地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地转偏向力向右,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约30°~45°,为东南风. 2.(20xx·北京××区模拟)如图为某地区20xx年12月1日11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据此回答(1)~(2)题.(1)此时( )B.②地气压大于③地A.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D.④地云量大,气温低C.③地正值阴雨天气(2)此时,M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 )①逆温现象的存在②近地面空气湿度小③东南风风力小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B.①②④A.①②③D.①③④C.②③④解析:(1)A (2)D 第(1)题,由等压线可知①地分布稀疏,受弱偏南风影响;②地气压小于③地,④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云量小.第(2)题,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融雪导致地面湿度大;近地面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形成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M地等压线稀疏,东南风风力小,且北部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故M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逆温现象的存在,近地面空气湿度大,东南风风力小,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图示大气物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臭氧层的存在使甲增加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丁增加D.多雾夜晚丁明显减少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四种辐射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地方时),正确的是( )A.甲14时达到最大值B.乙13时达到最大值D.丁14时达到最大值C.丙12时达到最大值3.东北平原平均海拔比华北平原高,但积温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哪种辐射的数值小有关( )B.乙A.甲D.丁C.丙解析:1.C 2.D 3.B 第1题,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紫外线),对大气上界的甲(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使丁(大气逆辐射)增加;多雾夜晚丁明显增加.第2题,甲、乙均为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丙为地面辐射,达到最大值时约为地方时13时;丁为大气逆辐射,达到最大值时约为地方时14时.第3题,东北平原的纬度比华北平原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比华北平原少.(20xx·定州模拟)如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4~5题.4.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5.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B.③④A.①③D.②④C.①④解析:4.A 5.B 第4题,由于太阳辐射是大气的能量来源,而地面辐射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故a处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就少,故气温比近地面的气温低,A正确、B错.大气的散射作用会使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早晚时呈红色,故与气温高低无关,排除C.a主要吸收的是地面辐射,而地面主要吸收的是太阳辐射,故D错.第5题,b处位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故③④正确,选B. (20xx·江西模拟)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6~7题.6.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 9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某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a、b、c、d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a、c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B.气流b、d由低压流向高压C.气流b、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气流a、c引起降水变化,气流b、d则不会2.下列有关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易形成多雨天气B.近地面等压面,甲处向下凹,乙处向上凸C.甲、乙两处均为少雨带D.甲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处1~2。
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和环流方向来看,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a 气流是因地面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但c气流因动力原因由密度小的地方流向密度大的地方;b、d为水平气流,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并且发生了明显的偏向,说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是信风带,由高纬流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一般带来干燥的天气.第2题,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水汽上升凝结,易成云致雨,气温日较差小,乙地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课堂演练 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大气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 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甲—乙—丙—丁—甲B. 乙—甲—丙—丁—乙C. 丁—丙—甲—乙—丁D. 乙—甲,丙—丁2. 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丁丙C. 乙甲丙丁D. 甲乙丁丙3. 若乙地气温为10 ℃,3 000米高空的c处气温为-6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近地面空气对流加强②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③污染物容易扩散,加快空气的净化④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加重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创新题)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表一),完成4、5题。
表一Array4.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A. 30°N,105°EB. 20.5°N,105°EC. 40°N,120°ED. 45°N,125°E5. 该地形区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2009·四川高考)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 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7.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 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 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 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十)
一、选择题
某天气系统过境后,家住我国南方的刘老师打开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获得了当地从昨天到接下来一周的天气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
C.气旋D.反气旋
2.关于图中所示各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昨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B.今天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C.明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好
D.周二白天洗车店生意较好
1.B 2.B解析第1题,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呈上升趋势、风力减小,最可能是暖锋过境,受暖气团控制而气温回升。
第2题,昨天西南风3~4级,大气污染物因风大而不易存留,大气污染不会很严重,则A错误;今天受单一暖气团控制而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则B正确;明天为晴天所以大气保温作用较弱,则C错误;周二为小雨天气,不适宜洗车,则D错误。
读2017年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3~4题。
3.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地形D.植被覆盖率
4.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气压低B.气温低
C.降水少D.云量少
3.C 4.B解析第3题,图示天气系统是昆明准静止锋,主要是南下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形成的。
第4题,图中昆明处在暖气团一侧而多晴朗天气,贵阳处于冷气团控制下而多阴雨天气,则贵阳比昆明气压高、气温低、降水多、云量多。
2017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
下图为该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5~6题。
5.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
①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②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
③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④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6.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可能出现()
A.持续大雾B.狂风暴雨
C.晴空万里D.大风降温
5.C 6.B解析第5题,图示北京为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无冷锋过境,则①④错误;图示北京等压线稀疏,说明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扩散,则②正确;雾形成一般需要有水汽和凝结核,出现了大雾,则说明该地水汽和凝结核多,故③正确。
第6题,图中甲为一个较强的低压中心,若向西北过境台湾,可能造成狂风暴雨天气。
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东南向西北
8.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A.13 ℃B.12 ℃
C.11 ℃D.10 ℃
9.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A.大气降水较多B.受冷气团控制
C.盛行上升气流D.地面辐射强
7.A8.D9.C解析第7题,图示城市3~5日风向为东南风,说明该气旋位于城市西部;6日城市无明显风向,可能正处于气旋中心;7~9日城市为西北风,说明气旋位于城市东部;则该气旋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8题,一般晴天气温日较差要大于阴天。
图示6日为中雨天气,且日温差为5 ℃;7日为晴天,则7日气温日较差要大于5 ℃。
由图可知,7日最高气温约为16 ℃,则最低气温应在11 ℃以下。
第9题,该地6日无明显风向,可能因盛行上升气流,而无水平方向大气运动所致。
气流上升运动最强烈而导致近地面气压最低。
注意此时大气降水最多是盛行上升气流的结果,而不是气压最低的原因。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时()
A.甲地气温高于丙地B.乙地风力大于甲地
C.乙丁两地气流下沉D.丙丁两地为阴雨天气
11.丙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B11.B解析第10题,由题干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甲、乙位于冷锋锋后,则冷气团由南向北移动,乙地位于两山脉之间的峡谷地带,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较大,而甲地位于山脉背风坡,风力较弱,故B正确;此时甲地受冷气团控制,丙地受暖气团控制,甲地气温低于丙地,故A错误;根据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可知,丁地处于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流上升,乙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流下沉,故C错误;根据冷锋的雨区在锋后可知,阴雨天气主要分布在甲乙两地,丙丁两地未受锋面影响,多晴朗天气,故D错误。
第11题,图中北侧为暖气团,南侧为冷气团,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丙地位于低压中心西侧,且位于低压槽的北部,风向可能为西南风和西北风,故B正确。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气中水汽凝结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称为雾。
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由辐射冷却形成,叫作辐射雾;暖而湿的空气做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叫作平流雾。
下图为合肥市1月6~20日气象数据变化图。
合肥市1月6~20日气象数据变化图
(1)该市6~20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______日,最小的是______日。
(2)合肥市______日、______日、______日雨雪的可能性较大。
请说出判断的理由。
(3)简要分析合肥市“下雪不见雪”的原因。
(4)大雪之后次日清晨,如果晴则容易出现浓雾。
从成因看,这种雾属于______雾,请分析其成因。
解析第(1)题,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读图可知,11日气温最高值为14 ℃,气温最低值为0 ℃,气温日较差为14 ℃;18日气温最高值为3 ℃,气温最低值为1 ℃,气温日较差为2 ℃。
第(2)题,空气做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水汽容易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读图可知,11日、16日、20日气压低,说明这三日气温较高,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容易成云致雨。
第(3)题,读图可知,合肥市日平均气温维持在0 ℃以上,说明地面温度较高,即使空中有降雪,落到地面以后也必然会融化,所以出现“下雪不见雪”的现象。
第(4)题,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近地面大气中水汽遇冷凝结而形成的雾。
辐射雾在北方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节比较常见。
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的近地面。
降雪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降雪后天气转晴,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辐射降温,导致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浓雾。
答案(1)1118
(2)111620气压低,大气做上升运动,气流遇冷凝结形成雨雪天气。
(3)合肥市日平均气温维持在0 ℃以上,地面温度较高,降雪落在地面很快融化或在落地前已经融化,所以形成“下雪不见雪”的现象。
(4)辐射降雪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湿度较大,降雪后天气转晴,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辐射降温,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浓雾。
13.(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存在一个高压系统,中部存在一个低压系统,故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
第(2)题,锋面的形成与冷暖气流交汇有关。
图示低压(气旋)中,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会形成冷峰和暖锋两个锋面。
T时刻前,图示西北部(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
故T时刻前图示区域的锋面数量为3个。
第(3)题,读图可知,P点位于暖锋锋前,很可能有降水过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之后暖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转好,气温较高;随后,冷锋移动至该地,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可能产生降水;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第(4)题,春季,中低纬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增温现象,南北部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大,大气运动快。
春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西北。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
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