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道路及立交区的排水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及立交区的排水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及立交区的排水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雨水资源的流失和水涝灾害不断发生,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排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道路和立交区域更是成了水涝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施有效的道路洪涝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立交排水设计城市道路和立交区域一直是水涝发生的主要场所,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加强道路及立交区的排水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保护道路及立交工程的持续使用。

一、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研究1.1 目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道路排水设计理念主要还是通过明渠,暗沟,管道等设施简单而迅速地排除道路雨水,没有充分考虑对道路径流的控污,截流,减排,利用及其于生态环境的关系。

随着传统道路排水弊端的日益明显。

道路排水作为城市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地面雨水或雪水如果不能迅速排除的话,会造成路面的过早损坏,这是对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种损失:另外,雨水和雪水不及时排除的话,就不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交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何在我国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融入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处理好道路排水环境保护,与雨水资源有效利用钓关系问题,成为设计者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加强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根据这两个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计,一是加强源头控制。

渗透设施可以有效地截获径流,实现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的消减,同时还可以增加地下水的回补,减少下游的洪涝风险。

通过增加就地入渗,将道路雨水径流量从源头上控制在最低限度,主要通过透水铺装,渗透管渠等。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
在设计 中, 为 了控 制 雨 水 量 达 到 最 小值 , 关键在于严格控制; 2 1 水 面积 . 采 取 防止 高水 进 入 低 水 的 可 靠 措 施 , 不 仅 可 以减 少积 水威胁 . 还 可减 小泵 站 规 模 , 从 而 节 省 投 资 。 由 于立 交 交通 量 较 大. 排 水 管道 检 修 非 常 困难 , 需 要 适 当择
3 . 2 . 1 立 交 雨 水 量 的 计 算
1 立交道路排 水设计 方法及 原则
道 路 立 交是 一 项 综 合 性 工 程 . 不仅 包括 道 路 和 桥 梁 主体
工程. 还 包括 周 围 的 配合 专 业 工 程 , 例如 立交雨水、 给水 、 电 力 照 明 等 该 工 程按 照 交 叉结 构 形 式 。 可 以分 为 上 跨 式 和 下 挖 式 立 交 。 立 交道 路 的 排 水 设 计 方 法一 般 可分 为 3种 , 即 自流 、 泵
低水低排 ; ②根据城市管网和 下游水体标 高, 选用 自排方式 ; (
如 果 存 在 条 件 限 制 无 法 自排 , 则 可采 用泵 站 提 升 的 方 式 : 如 果 i r - 水 范 围较 小 , 可 以通 过 减 小 泵站 规模 , 节省 投 资 费 用。
由公 式 可 见 , 立 交的 雨 水 量 计 算 公 式 中 , 和 q均 为 常 数 值. 立 交 雨 水 量 与 F成 正 比 , 会随着 ; I 2 水 面 积 的 变化 而 变 化 。
Q = ’ q ’ F 式 中: Q 一 设计雨水量 , L / s ; 一 迳 流 系数 ,根 据 地 面铺 装种
类确 定 .一 般 取 值 0 . 8 —1 . 0; q - 暴 雨 强度 , L / s ・ h m ; F 一为 j 1 2 水 面

关于城市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关于城市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关于城市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探讨关于城市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探讨1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作用与特点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作用是在阴雨天气时及时有效地排除立交范围内汇2池。

1.2-1.5 3埋段中设置三道横向截水沟,用以收集来自敞开段和遮光段的纵向雨水,同时在车行道边线处设置L型雨水口收集由车辆拖曳,甩带进入暗埋段的横向雨水,经两侧雨水管道汇流至下立交最低点,通过最低点的雨水总管进入位于下立交东南侧的雨水泵站。

根据下立交纵坡最低点标高确定收集系统总管底标高为-6.674m,埋深约10.9m。

下立交至泵站约100m,10m的埋深采用开槽施工显然难度很大,且管道沿线南侧有一座22KV高压铁塔需保护,因此采用顶管施工较为安全经济。

仅需在下立交与泵站之间设置一座顶管工作井,采用SMW工法维护。

在下立交出水总管与泵站进水管处各设置一座接收井,采用双向顶进,一头顶人下立交出水井,另一头顶入泵站进水闸门井。

同时两座接收井可结合下立交结构施工及泵站主体沉井施工合并实施,省去两座接收井,降低施工难度及建设费用。

4.1.14.1.2对潜水泵站而言,集水池即泵室,由于潜水泵间距较小,因此集水池大小决定着泵站大小和工程造价,合理地确定集水池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

集水池有效容积一般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中规定的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流量计算,这是基于人工操作所需启动时间而要求的,随着水泵技术、自控技术的进步,集水池的容积可以减小。

集水池雨水流态会对泵的运行产生影响,由于与雨水收集系统集水井直接相连,暴雨时流速较快的雨水径流集水井直接进入集水池会形成回流、湍流,从而恶化水泵进水条件,导致水泵效率下降,应采取导流等措施改进雨水流态以助于泵站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有:设置导流板或导流墩、压水板或挡水板等。

5水泵的选型与控制1水泵的控制手段与能否及时排除雨水密切相关。

自动控制不仅有助于及时排水,还直接影响集水池的大小,可减小集水池容积,因此立交排水宜充分利用潜水泵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采用报警水位双泵启动方式控制,即高水位(小雨)时启动1台水泵,超高水位(大雨)时再启动1台水泵并报警。

浅谈城市下穿式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浅谈城市下穿式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浅谈城市下穿式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内下立交地道的增多,与之配套的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该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下立交地道雨水系统设计及雨水泵站的布置方式、流量设计、设备选型等作了一些论述,并列举了设计实例。

代写论文关键词: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雨水泵站;分建式前言目前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由于人口.车辆的日益增多,仅仅靠地面交通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巨大的交通量需要,因此, 复杂的城市道路网具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交桥.地铁隧道。

地铁.城市立交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局面,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这些设施的排水问题。

据统计,城市下立交约占我国已建成立交桥的75%以上,而下立交排水问题也已逐渐成为一个影响城市交通安全顺畅运行的重要因素,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结合实际设计实例对城市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几个相关问题略作介绍。

一、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作用与特点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作用是在阴雨天气时及时有效地排除立交范围内汇集的大量雨水,维持城市道路安全顺畅的运行。

下立交排水与一般道路排水不同,具有以下特点:1.高程上的不利条件:由于下立交最低点往往比周围干道低2~8米,形成盆地,且两侧引道纵坡一般都较大,具有降雨时聚水较快的特点;2.交通上的特殊性:立交多设在交通频繁的主要道路上,防止积水,确保车辆通行,自然成为排水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原因,若排除不及时就会威胁行车行人安全,以致中断道路交通,而众多立交一般又位于城市道路系统的咽喉部位,一旦交通中断往往影响很大,因此排水设计标准要高于一般道路;3.养护管理的要求:由于立交道路一般车辆多,速度快,对排水管道的养护管理.雨水设施的清淤,带来一定困难,设计上应考虑养护管理的便利;4.地上水排除问题;地下水位高于设计路基时,为避免地下水造成路基翻浆和冻胀,需要同时考虑地下水的排除问题。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摘要: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来从事市政排水设计的经验,对立交雨水排水量计算及系统设计做些介绍和探索,愿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城市立交排水系统Abstract: I have been engaged in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draining water design for many years, and introduce how to calculate overpass water displacement and how to design Drainage system。

I am willing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olleague。

Keyword: OverpassDrainage system一、概述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各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难以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而设置立交桥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不畅、避免或减少各种交通工具交叉的有效办法。

根据城市道路立交的标高及结构形式不同,城市立交可分为高架桥形式与下穿地道形式两大类。

城市道路立交作为交通枢纽,对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立交排水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二、立交排水系统设计立交排水的主要任务是排除汇水区域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道路地下水可采用盲沟吸收等方法排除,一般与路基同步设计,本文不做具体介绍,本文就立交地面水排除做以下介绍。

根据立交部位和排水特点不同,立交地面排水可分为立交桥面排水、下穿道路路面排水、一般道路路面排水以及立交绿化排水四个部分,一般道路路面排水和立交绿化排水设计方法与一般道路排水设计相同,本文就立交桥面排水和下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做详细介绍。

(一)立体交叉地面水排除设计原则1、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应排除汇水区域的地面径流水,其形式应根据当地规划、立交形式等工程特点确定。

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摘要:城市道路的立交排水系统设计关系到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以及立交道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城市下穿式立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下穿式立交排水系统较为复杂,容易发生积水,严重影响到交通的安全。

如何对城市道路立交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道路立交排水设计要点1.1 排水方式下穿式道路立交排水,根据道路低点和下游水体水位的关系一般分为重力流排水、错峰调蓄排水和泵站提升排水3种。

当道路低点高于下游水体20年洪水位0.5m以上时,设计中一般考虑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边沟、管涵或管道,通过重力排除雨水;当道路低点低于下游水体20年洪水位但高于常水位时,平常通过重力流排水,遇强降雨时下游水位上涨,可能倒灌或顶托导致桥下积水,设计中可考虑采取错峰调蓄排水,即将桥区不能自流排除的雨水引入雨水调蓄设施,错开洪峰期待下游水位降至道路低点以下时,再通过重力流排除;当道路低点低于下游水体常水位,采用重力流和错峰调蓄排除都没有条件时,设计中可考虑设置立交泵站提升排水的方式,将桥区雨水收集后经过泵站提升排至下游水体。

由于重力流排水系统最简单可靠、投资最省,采用泵站提升排水系统最为复杂、投资最高,错峰调蓄排水介于两者中间,因此工程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再确定排水方式。

1.2 排水系统的组成道路排水系统主要由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涵洞、急流槽、倒虹吸等地表排水设施组成,起到对雨水的收集和排放作用。

相比较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通过雨水口及市政管线收集排放雨水这种比较单一的排水方式,道路排水系统复杂性更高,要求对沿线水系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基本资料掌握得更全面,才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最终确定排水设施设置的具体位置、起讫桩号、长度、形式、横断面尺寸、加固措施及进出口位置等。

道路排水----城市立交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排水----城市立交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排水----城市立交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城市立交桥属城市道路的主体,而立交道路的排水又是该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主要对立交道路的排水设计的特点、设计原则及方案的选择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方案分析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立交建设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其功能将会越加完善。

城市立交桥属城市道路的主体,而立交道路的排水又是该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立交道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为此,选择最佳的排水设计方案在立交道路工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1.立交道路排水设计的特点1.1排水设计的特殊性立交桥属城市道路立交的主体,是连接整个立交各个不同部位并将几条交叉道路进行平面与空间组合的构筑物;是沟通和组织整个立交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交通的枢纽。

由于立交桥位于城市交通道的十字路口处,连接立交桥各个方向的道路下均有上水、雨水、污水、煤气、电力、电信、照明等现况干管在此汇集,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管网系统,再加上路口周围各种支线的接入,造成此处地下管线系统纵横交叉,错综复杂。

1.2排水设计的复杂性由于立交均在2~3层以上,所以桥上、桥下、匝道、地下行人通道等各处标高相差很大,又纵横交错,容易造成雨水的汇集和排水不畅。

立交道路排水设计中,如不能将高处的雨水有效地截流排走,就会直接影响到低处雨水的及时排出,一场暴雨过后,就会导致桥下低点路面积水受淹,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由此可见,在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时,要通盘考虑到整个立交范围的地面径流,能及时分散排除,是很复杂困难的。

1.3排水设计的繁琐性由于立交桥是由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煤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多种专业在一起共同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因此,各专业的相互配合协调是很重要的,作为重力流的排水专业必须先行,为路桥专业提供条件,根据下游水体(或干管)的水位及河底高程,共同协调确定桥下低点路面标高以及桥座、桥墩、挡土墙位置,同时又要与其它各专业进一步协调,以防止管线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矛盾。

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工程排水设计初探

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工程排水设计初探

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工程排水设计初探摘要: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工程中关键技术要点之一。

本文结合靖江市城西大道下穿广靖高速公路立交工程的具体情况,探讨下穿式立交工程排水系统总体布置,细部构造,设计计算等。

关键字:下穿式立交,排水系统,排水设计,城西大道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公路及城市道路领域相继涌现出大量的下穿式立交工程。

下穿式立交工程的排水系统为其重难点之一,必须多方协调,统筹考虑道路平纵设计、路面排水、泵站设置等因素,结合当地地质、水文等资料,以确保较好的排水效果。

2 项目概况靖江市城西大道全长约32km,北接新S336,沿靖江城区西侧,贯穿靖江市主城区和工业园区,接江北沿江公路及规划过江通道和八圩过江汽渡,为靖江市南北向重要通道。

其中城西大道与广靖高速公路交叉段(靖江市城西大道下穿分离式立交工程)起自S336,向南下穿广靖高速公路曾家港中桥,止于横港河北,全长约2.9km。

项目区域位于苏中平原南部,线路总体走向呈近南北向,地貌类型为长江下游新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9~4.2m。

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干冷,夏湿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

沿线区域无霜期长,河流长年不冻结。

3 排水设计总体思路考虑到地形特点和投资规模,最终路线采用下穿广靖高速公路曾家港中桥方案,U型槽最低点低于周边路面约4m,见下图。

图1下穿式通道段平面图图2下穿式通道段纵断面广靖高速公路曾家港中桥原为跨河桥梁,现需要填河造路。

因桥下净高不足,需在河道处下挖,采用3个U型槽通过,造成下沉式通道路面低于周边原地面。

曾家港中桥上部结构为3×20m先张预应力空心板。

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桥梁全宽33.5m,桥梁斜度为50°。

沿路线方向,在引道附近设置反坡点,以纵断面上下穿段前后两个最高点为K1+620和K2+210为界。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摘要立交道路排水方式主要分为自流排水、调蓄排水和泵站抽升排水三种。

当下游水体水位高于立交道路最低设计路面高程时,需采用泵站抽升排水,其设计原则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两系统互不连通,并且根据不同形式的立交系统,布置合理高效的排水系统,保证道路交通运转正常。

在道路立交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需抽升排水的道路汇水面积,节约泵站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做到既能将雨水安全有效的排除,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在介绍相关排水系统的同时,着重分析立交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为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立交系统,立交排水,设计一、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特点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压力亦与日俱增。

为了缓解压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避免或缓解由各种交通工具因平面交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量的立体交叉桥应运而生。

但是大量立交桥的修建,在缓解了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排水工程的设计难度,排水系统也由原来单一的地面道路排水形式扩展为地面道路排水和立交道路排水。

立交工程中,道路的最低点往往比周围干道低,形成盆地,加以两侧道路纵坡很大,立交区域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很快就汇集至立交最低点,极易造成严重的积水,若不及时排除雨水,便会影响交通,甚至造成事故。

二、立交排水方式城市道路立交系统按交叉的结构形式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交桥两种。

下穿式立交桥的下层路面最低点标高,一般低于附近地面高程5 -10米。

根据立交道路主要由下游受纳水体的高程或水位控制,一般分为重力自流排水、调蓄排水和泵站抽升排水三种。

1.重力自流排水在城市立交系统附近有市政排水管道或天然水体,且道路设计最低路面高程高于市政排水管渠或天然水体,排水出路畅通无阻碍的,该立交的排水系统可采用自流排水方式。

自流排水系统设计与常规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相同,通过雨水口、雨水管道收集转输雨水,排放至下游受纳水体。

自流排水无需专职管理人员,无能源消耗,是最经济的排水方式。

浅谈道路立交排水设计

浅谈道路立交排水设计

浅谈道路立交排水设计发布时间:2021-04-20T10:42:26.66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2期作者:李前访[导读] 近年来,极端降雨时常造成城市内涝,下穿式立交的内涝积水现象更为严重,李前访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近年来,极端降雨时常造成城市内涝,下穿式立交的内涝积水现象更为严重,立交的排水问题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总结了立交排水的特点以及设计要点,并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在立交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立交排水;设计;内涝1 引言近些年来,强降雨导致立交发生内涝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危害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特别是下穿式立交,由于其本身标高较周围环境低两米以上,在遭遇强降雨之后,容易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积水,造成交通瘫痪,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排水系统是道路立交设计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2.立交排水特点2.1高程具有不利性立交位于最下边的道路,其最低点往往比周围干道低约2~3米,形成盆地[1]。

而且纵坡较大,雨水很快就容易汇集到立交最低点,从而造成严重的积水现象。

2.2交通具有特殊性立交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积水,将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进行排水设计时,其设计标准要高于一般的道路。

2.3养护管理具有困难性立交道路上一般车辆众多,且车速较快,对排水管道的养护管理、雨水口的清淤,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设计时,应该适当考虑养护管理的便利。

2.4地下水排除问题当地下水位高于设计路基时,为避免地下水造成路基冻胀和翻浆,设计应当考虑地下水的排除问题。

2.5汇水面积较大立交道路较一般道路汇水面积大,且其纵坡较大,故排水比较困难。

再加上立交桥面排水管较小,当较大面积的水汇集于地势较低位置处时,排水速度比较慢。

3.排水设计要点3.1汇水面积确定汇水面积是立交排水系统的重要一步。

汇水面积应当包括引道、坡道、匝道、跨线桥、绿地以及建筑红线以外(约10m)的适当面积。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或减少各 种交通工具交 叉 的有效 办法 。根据 城市 道路立 交 的
桥 面排 水 、 下穿 道路路面排 水 、 一般 道路路 面排水 以及立 交绿 化排水 四个 部分 , 一般道路路 面排 水和立交绿化排 水设计方法 与一般 道路 排水设计 相同 , 本文 就立 交桥面排水 和下穿道路路 面排水 设计做详 细介 绍 。

要: 随着城市发展 , 建设城 市立交道路作 为缓 解城 市交通拥 挤的一种有效 手段正得到更 多应用。城 市立 交道路 的排水 系统是
否可 靠与顺畅 , 对立交道路 的正常运行起 着至关重要作用 , 本文 笔者结合 多年 来城 市立交道 路排水 设计 的经验 , 对立 交雨水 设计 流量 计算及 系统设 计做些介 绍, 同行 共同交流探讨 。 与 关键词 :城 市立交道路 排 水 系统 中图分 类号 : TU9 2 1 9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4 6 3 (0 2 O 一O O 一O 1 0 - 1 5 2 1 )3 1 7 3
城市 道路立交作为 交通枢纽 , 对城市交通 的正常运 营起 着 举足轻重 的作用 , 而立交排 水 问题 能否妥 善解 决 , 是确保 城 市
道路交通 系统正常运行 的关 键环节 。
自流排 除 , 件修建 蓄水 池时 , 有条 可采 用调 蓄排水 。无 调蓄 条
件时 , 应设泵站 排水 。
2 立 交排 水 系统 设计
立交排 水的主要任 务是排 除汇 水 区域地 面径 流水 和影 响
2 1 3 当汇水 区域 的 的地 面径 流水 不能 完全 自流排 除 时 , .. 宜 采用高 水高排 、 低水低排 互不连 通 的系统 , 应有 防止 高水 进 并 入低水 系统的可靠措 施 。 2 1 4 设计重 现期不小于 3 , .. 年 重要 区域标 准可适 当提 高 , 同

浅谈城市立交排水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排水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排水设计城市立交的排水直接关系到立交是否能安全运行。

本文结合立交各部位的排水特点分析了立交排水设计方案,并就立交高架道路路面排水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城市立交排水设计方案一.概述城市道路立交作为交通枢纽,对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立交排水设计能否妥善解决排水问题,是确保道路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

立交排水的主要任务是排除降雨的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

根据立交部位和排水特点不同,立交排水可分为立交区域一般道路路面排水、立交桥面排水、下穿道路路面排水、下穿道路地下水排水以及立交绿化区域排水 5 个部分。

立交排水形式结合当地规划、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立交型式等因素确定,一般采用自流排水、提升排水及先蓄后排。

二.立交排水特点立交排水与一般道路排水相比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立交各部位排水又各具特点:立交区域一般道路路面排水汇水面积大、纵坡大、低洼处易积水,一般可敷设管道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立交桥面排水汇水集中、低洼桥面产生较大汇水面积,且桥梁排水立管较小,不易快速排水,容易产生积水现象;下穿道路路面排水是立交中最易积水部位,汇水面积大,危害大,且一般不能自流排水;下穿道路地下水水位高于路面部分容易渗入并侵蚀道路结构,且一般不能自流排水;立交绿化区域排水面积大,排水需有出路。

因为立交为道路的重要节点,故立交排水径流量计算的设计重现期应比一般道路要高。

三.立交排水设计方案研究根据立交各部分排水特点,立交排水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3.1 立交区域一般道路路面排水立交区域内处于原地标高以上的道路路面排水需结合城市排水总体规划,敷设管道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单独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

立交区域内一般道路路面排水纳入城市排水系统中,其暴雨重现期的确定除满足城市排水系统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立交区域的特定要求,确保立交区域排水达到较高的标准。

3.2 立交桥面排水城市互通式立交存在较多的高架道路,其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进水口、排水立管和地面接收井三部分组成。

关于城市立交排水工程设计的探析

关于城市立交排水工程设计的探析

关于城市立交排水工程设计的探析摘要:本文根据城市立交排水工程的特点,对城市立交排水工程设计前期工作、具体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城市立交排水;前期工作;设计要点;设计经验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城市交通得到了迅猛发展。

伴随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传统路口逐渐难以承担重任,大型互通式立交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城市交通中。

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立交系统积水及涝渍现象频发,严重影交通系统的安全顺畅运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确保立交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值得深思和探究。

2 排水工程设计前期工作设计开始前,需要做好资料的收集、调查和分析等工作,以便为即将开展的排水设计工作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1)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周边道路、现状(规划)水系等情况;(2)消化吸收项目所在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雨水、污水)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成果,以规划为依据和指导,确定排水体制、总体排水方向、排水出路、片区地表径流系数、污水管道设计标准等设计条件。

(3)分析立交初步方案,了解立交所采用的形式,地面系、跨线桥、匝道等设计要素。

同时结合排水专业的基本要求,对立交方案局部设计不合理之处作相应调整和优化。

(4)调查分析周边现状、已设计的各类管线资料,避免在后期管线施工时出现纰漏。

3 城市立交排水设计要点3.1 排水总体方案的确定结合立交总体设计方案及相关上位规划,确定立交工程范围内雨、污水总体排水方向。

排水总体方案的确定既要符合相关上位规划的要求,又要保证与现状、已设计排水设施相关联。

3.2 汇水面积划分根据初步排水方案,对项目污水汇水面积进行划分,确定本段汇水面积和上游传输汇水面积,保证上、下游污水设计的连续性。

由于立交位置的特殊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雨水汇水面积不仅要考虑工程范围内地面系、跨线桥、匝道等区域的雨水,还需考虑立交周边雨水的汇入。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方法分析及实例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方法分析及实例
低 点 雨 水 的快 速 ; I 2 集和 排 水 不 畅 。 大 多数 立 交桥 由 于 位 于 城
市 道 路 交 通 系统 的咽 喉 部 位 . 一 旦 交通 中断 往 往 影 响 很 大 , 所
a . 立 交 附近 有 排 水 干 管 或 河 道 , 只 要 修 建 较 短 的 出水 管 ,
何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立交的正常安全运行, 解决 立 交道 路 排 水 问题 是 关 键 。 为 此笔 者 就 立交 道 路 排 水 设 计 方 法 进行 了 分析 , 并 附上 工 程 设
计 实例 。 .
【 关键词 】 城市 立交工程 ; 排水 ; 设计方法 ; 实例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9 2 . 0 2
当 下 游 水 体 或 干 管 水 位 高 于 立 交 道 路 最 低 设 计 路 面 标
高, 又不具备修 建贮水池的条件 时 , 需设置泵站 , 依 靠 泵 站 抽
升 排 除 立 交 范 围 内的 雨 水
即 可在 洪峰 过 后 将 蓄 水 池 放 空 。 b . j r - 水 面积 较 小 , 蓄 水量不大 , 一 场 雨 产 生的 全 部 水 量 最
多不 超 过 l O 0 0 m3
以 对 其排 水要 求也 要 高 于一 般 的 雨 水排 水 系统 。 此外 , 立 交 道 路 也 是 一 项 包括 有 各种 专 业 的 综 合 性 工 程 ,它 不仅 包括 道 路
应 尽 可 能 选 择 重 力 自流排 水 。 重 力 自流 于 附近 地 面 高程 5 l O e r 因此 . 下 穿立 交 排 水 问题 也 已逐 渐成 考 虑 立 交排 水 方 式 时 , 排 水是 最经 济 、 最安 全 的排 水措 施 。 它不 需要 专职 管理 人 员 和 为一 个影 响 城 市交 通 安 全 顺 畅 运 行 的 重 要 因素 。 受到 有 关部

城市立交桥排水设计探讨

城市立交桥排水设计探讨

城市立交桥排水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

立交桥排水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排水工程技术,受到有关工程人员的注意。

关键词:立交桥排水汇水面积暴雨强度重现期为缓解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各地纷纷在交通枢纽修建了立交桥。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复杂的城市道路网具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交桥。

立交桥分为上跨式立交和下穿式立交(下立交)两种。

排水系统作为立交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立交桥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选择一个最佳的立交桥排水设计方案在整个立交工程中极为重要。

1立交桥排水设计中的一般规定:雨水量计算公式:Q=ψqF(L/s)式中ψ—径流系数,q—设计暴雨强度(L/s•ha),F—汇水面积(ha)其中,q以重庆地区为例:(L/s•ha)由于立交桥在交通中的特殊性,其排水标准要高于一般的城市道路。

P—暴雨设计重现期为3~5年(一般城市道路为1~3年),交通繁忙、汇水面积大的取高限;ψ—径流系数为0.8~1.0,其具体数值根据地面种类来确定,绿化率越高则径流系数越小;地面集水时间为t1—5~8min。

2立交桥方案设计目前大型立交均在2~3层以上,立交形式各种各样。

上跨桥、下穿道、匝道及人行下穿道的标高相差大且交错复杂。

为确保雨水排放的安全畅通,不同形式的立交桥应选择不同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统选择应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互不连通的原则。

2.1上跨桥排水当上跨桥部分道路坡度较缓(小于2%)时,雨水顺纵坡向下流动,由于路面横坡不大,实际水面宽度大于雨水口的宽度,一部分雨水被雨水口收集,另一部分继续向下流动,最后汇集在道路的最低处。

当上跨桥部分坡度较大(大于2%)时,路面的雨水将处于急流状态,雨水流速太大将冲过雨水口,致使雨水口收集到的雨水量大大降低,并造成低洼处大量积水,在暴雨期间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浅议立交排水工程设计

浅议立交排水工程设计

22 防洪排水 3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1年 8 02 月第 8 期
的 交 通结 点 和景 观 结 点 ,两 条 相 交 道 路 南 环 路 是
考 虑 施 工 中会 遇 到 岩 石 地 质 ,根 据 当地 施 工 条件 顶 管 施 工 若 遇 岩石 施 工 难 度 大 ,施 工 质 量 亦 难 以控 制 , 然 现 场周 边 交 通 流 量 较 大 , 可将 管 虽 但 道 敷 设 于 绿 化 带 中 ,距 离周 边 现 状 道 路 及 房 屋有
收 稿 日期 :2 1— 7 0 020—4 作者简 介 : 李永 光 (9 2 ) 男 , 1 8 一 , 山东阳信人 , 硕士 , 程师 , 工 从事 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 。
3 柳 州 莲 花 立 交桥 排水 工程 设 计 中 的几 点
问题及体 会
3 1 概 述 .
莲 花 立 交 桥 工 程 是 柳 州 市 南 大 门上 一 个 重 要
0 前言
随着 交 通 的 迅 猛 发 展 ,道 路 立 交 工 程 作 为 一 种 主要 的交 通 枢 纽 正 在蓬 勃 兴 起 ,其 中道 路 立 交 排 水 工 程是 与 道 路 立 交 密切 相 关 的工 程 。虽然 , 排
区 域设 置 雨 水 泵 站 排 除 雨 水 。 总 体 方 案 的确 定 既
排 水 管 道 平 面 布 置 与 一 般 市 政 道 路 下 排 水 工 程 相似 , 应结 合 设 计 立 交 道 路 布 置 , 道 管 位 宜 仍 管
平 行 道 路 主 线 及 匝道 中 心线 布 置 ,并 尽 可 能 地 避
免 布 置 于 机 动 车 道 下 ,同 时 要 考 虑 避 免 桥 墩 和 填

浅议市政立交排水工程设计

浅议市政立交排水工程设计

浅议市政立交排水工程设计摘要:立交排水工程具有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性,也有其不同的设计特点。

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只有根据立交排水工程的设计特点,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并充分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才能做好立交排水工程设计,确保立交排水工程设计合理性及经济性,并使工程效益得以发挥。

关键词:立交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一、立交排水工程设计中基础资料的调查了解(1)沿线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了解现状排水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排水体制、排水标准及规划走向等情况;(2)沿线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了解河道或排洪渠等水利工程设施的现有断面、水位、是否航道、属几级河道,以及规划断面、水位、通航条件等资料;(3)沿线现有和规划公用管线的设置情况;(4)沿线现有地面标高变化情况和规划地面标高变化情况;(5)立交道路设计方案,由道桥设计专业了解高架道路、匝道、立交桥墩的不同形式、桩基形式及其施工方法等情况;(6)沿线水文地质情况。

二、立交排水工程设计原则及方法2.1总体系统方案确定首先根据调查了解的工程相关排水、水利现状及规划经过水力计算后确定排水管道总体走向、管径、标高等系统设计方案。

对于雨水工程还需考虑立交汇水范围内是否需要对设计标高低的区域设置雨水泵站排除雨水。

总体方案的确定既要符合规划要求,又要与已建工程设施相匹配,并尽量充分利用已建工程设施。

2.2施工方法选择根据现有交通流量、交通允否情况,以及管径、埋设深度、支管接入情况,周围构筑物及环境因素、当地施工条件等情况确定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在交通量稀疏、管径不大且覆土不深的地段,可考虑浅层开挖施工;在交通量大、管径大、覆土较深且公用管线复杂地段,可考虑顶管法施工。

2.3排水管道具体布置排水管道平面布置与一般市政道路下排水工程相似,仍应结合设计立交道路布置,管道管位宜平行道路主线及匝道中心线布置,并尽可能地避免布置于机动车道下,同时要考虑避免桥墩和填土过高的路段。

对沿线现状排水管道,其管径、走向、埋深符合排水系统规划及高架排水工程要求的均予以利用,但也应核查其是否与桥墩冲突或位于设计填土过高路段,以避免影响高架道路、立交、匝道及桥墩桩基。

浅谈城市立交桥的地下给排水管道设计

浅谈城市立交桥的地下给排水管道设计
,
,

计施 工 后 高 处 雨 水截 不 住 低 处 雨 水 不 能及
,
一 定 的 困 难 因此 设计 时应 考 虑 为今 后 的 养
,
时 排 出 就 会 导 致 一 下 大 雨 桥 下和 人 行通
,
,
护和 维 修管理 带来 便利如 设雨 水提升 泵 站
,
,
道 等 低 处 的集 水 受 淹 车 辆 行 人 就 难 以 通
很 难 做大 的改 动 但 局 部的 调整 和 加 固 又 是
必要 的

线 的破坏

深 圳 市 市 政 工 程 设计 院
段 余杰
如 当 局 部 道 路 拓 宽 后 原 有 在人 行
,
深 圳 市 给水 排 水 工程 设 计 中
管 道 应 用综 述
深 圳 特 区 成 立 十五 年 来 发 展 突 飞 猛
,

,
道 下 的给 水 管 可 能 变 到 快 车 道 下 这 对 将
, ,
,
来维 修管 理不 便 因而 需 要 将它 改 移到 新的
非 机 动车 下 , 当原 管线 穿过 挡 土 墙 时需 进 行
局 部 加 固 处理
, ,
,
管位置 大 小 标高情况 这 些在 凤计前应
,



当检查 井被 占压 时 需 要 改
,
口 的现 代化 大城 市
,
并在 继 续 为 创建 一 个 现
,
进 由 一 个 边 睡 小镇 已 发 展 成 为
,
多 万人
代 化 国际 都 市而 努 力 给 排水 工 程 作 为基 本
,

应 尽 可 能 小而 简 单 并 要 能实现 全 自动起 停 调控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在现代城市中,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道路排水系统的功能和效果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一些管理和改进的方法。

第一部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几个关键要素:降雨量、地形、道路规划和城市发展。

首先,降雨量是设计排水系统的基础。

通过历史降雨数据和降雨频率分析,可以估计城市不同区域的降雨量,并据此确定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

其次,地形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城市的地形特征,确定水流的流动方向和梯度,以便更好地设计排水系统的结构和布局。

道路规划也是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道路规划可以减少水流的积聚和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同时,城市规划部门应注意避免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的破坏和改变。

最后,城市发展的需求对排水系统设计不可忽视。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排水系统需要适应新的城市围护与用途,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还要考虑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量硬化土地,如建筑物和道路,减少了地表的自然渗水能力,导致降雨过程中水流无法得到良好的分散和排放,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其次,城市排水管网老化、堵塞和腐蚀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城市发展速度快,很多排水管道设计并不能长期满足城市的需求,加上缺乏定期维护和管理,导致管道堵塞、破裂和漏水现象频发。

另外,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配合也是一个挑战。

如果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没有良好的衔接与协调,会导致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污染环境并带来卫生问题。

第三部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管理与改进方法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管理和改进的方法。

首先,建立健全的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来从事市政排水设计的经验,对立交雨水排水量计算及系统设计做些介绍和探索,愿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城市立交排水系统
Abstract: I have been engaged in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draining water design for many years, and introduce how to calculate overpass water displacement and how to design Drainage system。

I am willing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olleague。

Keyword: OverpassDrainage system
一、概述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各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难以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而设置立交桥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不畅、避免或减少各种交通工具交叉的有效办法。

根据城市道路立交的标高及结构形式不同,城市立交可分为高架桥形式与下穿地道形式两大类。

城市道路立交作为交通枢纽,对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立交排水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二、立交排水系统设计
立交排水的主要任务是排除汇水区域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道路地下水可采用盲沟吸收等方法排除,一般与路基同步设计,本文不做具体介绍,本文就立交地面水排除做以下介绍。

根据立交部位和排水特点不同,立交地面排水可分为立交桥面排水、下穿道路路面排水、一般道路路面排水以及立交绿化排水四个部分,一般道路路面排水和立交绿化排水设计方法与一般道路排水设计相同,本文就立交桥面排水和下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做详细介绍。

(一)立体交叉地面水排除设计原则
1、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应排除汇水区域的地面径流水,其形式应根据当地规划、立交形式等工程特点确定。

2、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

当不能自流排除,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

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3、当汇水区域的的地面径流水不能完全自流排除时,宜采用高水高排、低
水低排互不连通的系统,并应有防止高水进入低水系统的可靠措施。

4、设计重现期不小于3年,重要区域标准可适当提高,同一立体交叉工程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重现期。

地面集水时间宜为5~lOmin,径流系数宜为0.8~1.0。

5、立体交叉桥面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0~30m。

每个雨水口单独用立管引至地面排水系统。

雨水口的入口应设置格网。

6、立体交叉地道排水应设独立的排水系统,其出水口必须可靠。

(二)立交桥面排水系统设计
立交桥面排水系统包含桥面雨水口、排水横管、排水立管及埋地排水横管(见图一)。

由于立交为城市大型建筑,对景观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此桥面排水系统设计除了满足路面排水功能的基本要求外,还应考虑美观。

图一桥面排水系统
1.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暴雨强度公式
其中:
t--降雨历时(min)
--地面集水时间(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折减系数,管道为2,渠道为1.2.
i¬--暴雨强度(mm/min)
,c,n,b—地方参数
P—设计重现期(年)
(2)雨水量计算公式
Q=ψ.q.F(q=166.7i)
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取ψ=1.0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汇水面积(ha)
(3)雨水量计算有关参数确定
根据《室外排水规范》(GB 50014-2006),立交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小于3年,笔者考虑桥面积水易引起严重后果,其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宜采用5年,径流系数采用1.0。

由于桥面雨水汇流至雨水口的集水时间比较短,参照屋面雨水量计算方法,我国推导暴雨强度公式所需实测降雨资料的最小时段为5分钟,所以集水时间按5分钟计。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确定的参数即可求得桥面雨水设计流量。

2.雨水口布置
本人设计的立交项目较多,大多项目也已投入运行,从设计和运行管理中,本人对雨水口布置有以下几点经验和总结:
(1)根据《室外排水规范》(GB 50014-2006),立体交叉桥面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0~30m,每个雨水口单独用立管引至地面排水系统。

设计时一般每个桥墩均设一根排水立管。

(2)当桥面纵坡较大时,雨水口的型式和间距作用相对较弱,桥面排水主要通过低洼路段来排放,当桥面道路纵坡较小时,雨水口的型式和间距对桥面的排水起主要作用。

(3)仅跨越一个路口的高架桥,当桥长较短且桥面纵坡较大时,笔者认为设计时可考虑仅在落地挡墙段或路、桥交接处设多个并联雨水口,这样设计不仅避免了雨落管影响桥型美观,而且实践证明排水效果也非常好。

(4)当桥面道路纵坡越小时,雨水口越便于截水,其设置间距应越短,桥面低洼处的汇水量就越小。

(5)根据桥梁结构的不同,雨水口的布置型式分为侧进式与平进式(见图二、图三)。

图二桥面侧进式雨水口图三桥面平进式雨水口
箱梁结构桥梁可设置平进式或侧进式雨水口,T梁结构桥梁由于桥墩附近设有预应力索,因此在设有预应力索的结构段应设置侧进式雨水口,其他段可设置平进式或侧进式雨水口。

3.排水横管设计
排水横管的设计采用圆管均匀流计算:
Q--雨水设计流量()
v--流速(m/s)
R—水力半径
I—管道坡度(同道路纵坡)
为了桥梁的景观要求,排水横管尽量采用暗埋形式,如果管径过大,则导致桥梁翼缘板的厚度加大,将会影响桥梁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要求,因此,设计时一般横管管径不大于DN150。

4.立管设计
根据《室外排水规范》(GB 50014-2006),在每个桥墩处均应设置立管。

立管管径选用可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4.9.22中对应的排水能力选用。

从工程设计角度来看,如果排水立管管径太大,不利景观效果,而且根据目前已建成的立交运行情况来看,DN150立管已经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在管径确定的前提下,若要改善排水立管内的流态,加强排水能力,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增加管道粗糙度促使水膜形成;二是保证立管上下端的通气良好,减少管内气压波动。

工程中最简单可行且经济合理的保证立管上下端良好通气的方法是在立管与横管交会的上方设置自动通气阀或采用横管通过雨水斗接入立管中。

(三)下穿道路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下穿道路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包括雨水量计算、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及排水泵站设计。

1、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下穿道路路面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及有关参数同桥面排水系统设计。

(2)汇水面积确定
下穿道路汇水面积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立交泵站设置的规模和下穿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本着“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将高于涝水位路段的路面排水汇入重力自流排水系统中,而对低于涝水位路段的雨水则采用调蓄排水或设泵站抽排,在实践中,大多工程采用设泵站抽排。

通过工程实例总结,笔者认为为了汇流面积合理确定,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下穿道路的周边设置挡水设施,保证周边地块的雨水不进入下穿道路;(2)为了减少进入抽排系统的汇水面积,缩小排水泵站规模,在道路纵坡设计时下穿区域应尽可能缩短;(3)虽然高于涝水位路段理论上可采用重力自流排水系统,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笔者认为下穿的汇水面积计算应包括引道两端倒坡点范围的下穿道路路面面积(见图四)。

图四下穿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为了减小下穿道路的长度,下穿道路纵坡一般都比较大,笔者对设计的多项工程实例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认为设置雨水口来收集路面雨水效率不高,而且埋设管道为了满足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会加大下穿道路不必要的开挖深度,因此建议下穿尽量采用结合道路结构设置排水边沟方式收集路面雨水,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横向截水沟。

3. 雨水泵站设计
(1)雨水泵站选址
雨水泵站一般结合下穿通道设置,其位置宜设在下穿通道的最低点,以便排水沟的布置,减小结构开挖深度。

(2)水泵的选型和台数应根据计算得出的设计流量及扬程进行确定,当汇流面积较小时,水泵可选择两台,一用一备;当汇流面积较大时,水泵可选择多台。

(3)运行时可根据水位来控制水泵的开启台数,这样可以避免泵频繁启动,
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同时开启备用泵,充分发挥备用泵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下穿道路的排涝标准。

(4)雨水泵站的出水口必须安全可靠,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单独出口,如果与道路自排雨水系统合用时,自排系统设计应采用与下穿道路相同的重现期。

四结语
立交道路排水工程在整个立交工程设计中,造价所占比重较小,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安全都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设计和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应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排水方案。

笔者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经验体会,提出个人的浅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