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
成都市道路排水方案设计说明书
![成都市道路排水方案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f7b178a98271fe900ef908.png)
5管网工程5.1 设计原则(1)管道系统布置要符合地形趋势,一般情况下顺坡排水,取短捷路线,同时能满足街道两旁地块排水需要。
(2)管道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或构筑物。
(3)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该片区与上、下游地区的有机结合。
(4)设计排水管道沿设计道路敷设,便于地块支管的接入和维护管理方便。
(5)尽可能利用原有管道,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
5.2 排水工程设计参数及标准5.2.1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及标准(1)面积比流量:雨水量计算按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
污水采用单位面积比流量(最高日最高时)法确定流量,根据成都市排水总体规划,本区域属于周边组团,污水比流量值为1.1 L/s·ha。
成都市污水排放面积定额(2)污水量计算公式:Q=A ×q(L/s)式中A:面积(ha)。
(3)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 • Av=n1• R2/3 • i1/2当h<D/2时,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 (m2)R=(θ-sinθcosθ)/2θ• r (m)当h>D/2时,过水断面:A=(π-θ+sinθcosθ)r2 (m2)R=(π-θ+sinθcosθ)/2(π-θ)• r (m)n——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取n=0.014,塑料管或玻璃钢夹砂管取n=0.009。
5.2.2雨水管道设计参数及标准(1)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768.0231.0)8.12()8031.01(2806qPtgP++=式中 q——暴雨强度(L/s • ha)p——设计降雨重现期,取P=3~5a,取5年t——设计降雨历时 t=t1+t2t1——地面汇流时间 t1=10mint2——管道内流行时间(min)(2)雨水量计算公式:Q=q • F •Ψ式中 Q——雨水量(L/s)Ψ——径流系数,市政道路取Ψ综合=0..7(绿地取0.15)F——汇水面积(ha)(3)水力计算公式(满流):Q=v • A式中 Q——雨水量(m3/s)A——水流断面(m2)v——流速(m/s)v=n1• R2/3 • i1/2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满流)取n=0.013,塑料管或玻璃钢夹砂管取n=0.01 5.2.3流速范围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雨水管道在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dad300f78a6529647d5329.png)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浅析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某道路建设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工程,介绍了该项目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工程设计的目的和相关要求,总结了该项目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涉及的内容,并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排水系统;工程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项目介绍上海市规六路二标工程从0+060~0+800,全长740米,红线宽为50米,道路两侧各有10米规划绿化带,新建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以及相应的配套附属工程。
本工程内雨污水管道均采用开槽埋管,钢板桩支护。
dn-300-400污水管采用upvc加强管,φ600~φ1200采用ph-48即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o”型橡胶圈接口,φ1350~φ1650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q”型橡胶圈接口,upvc管以中粗砂间隔土(20cm砾石砂、10cm素土)处理至路槽底,每层密实度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当上下交叉管道净距小于20cm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
主要项目工程量:φ1350,长303米;φ1500,长740米;φ1650,长437米。
规六路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两侧各15.5米,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
本工程设计的开槽埋管钢筋混凝土管通采用中粗砂坞膀至管中心,upvc管以中粗砂坞膀至管外顶,中粗砂干重不小于16kn/m3,以上部分回填按砾石砂间隔土(20cm砾石砂,10cm素土)处理至路槽底,每层松土厚30cm,密实度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严禁用淤泥,腐殖土,杂质土及含大石块土回填。
雨水口的位置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采用ii型及双联ii型雨水口,雨水口连管为dn300的upvc加筋管,坡度采用3-5%。
图中设计雨水污水管预留的衔坊支管均应敷设至道路红线外2m,加设相应尺寸检查井并预留一节管道。
管端用砖砌封堵。
预留的雨水检查井设30cm落底。
本工程污水管道检查井内壁均采用ipn8710系列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措施如下:底漆两道,防腐漆两道。
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1de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03.png)
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道路及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旨在改善交通状况、提高排水系统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项目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总体布局本项目采用分区施工、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
施工区域划分为A、B、C三个区块,每个区块设置独立的施工队伍。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指挥部,负责协调各施工队伍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队伍及人员配置本项目共计需配备300名施工人员,包括道路施工队伍、排水施工队伍、电气施工队伍、绿化施工队伍等。
各施工队伍根据施工任务和进度要求,合理配置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材料及设备本项目所需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钢筋、排水管道等。
材料供应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速度。
设备方面,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泵车等,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进行调配。
4.施工方法及工艺(1)道路施工道路施工主要包括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和交通组织施工。
路基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方式,确保路基密实度。
路面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确保路面平整度。
交通组织施工主要包括交通导流、警示标志设置等。
(2)排水施工排水施工主要包括管道铺设、检查井施工和排水设施安装。
管道铺设采用顶管、拉管等施工方法,检查井施工采用现场浇筑、预制构件安装等方式。
排水设施安装包括雨水井、污水井、排水管道等。
5.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本项目计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施工,分别为:施工准备阶段、路基施工阶段、路面施工阶段和排水施工阶段。
每个阶段设立明确的施工目标和节点,确保施工进度。
质量控制方面,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1.安全措施本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075c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4.png)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1. 引言1.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概述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指为了防止城市道路路面及路基产生积水现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道路设施的健康运行而进行的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旨在合理引导和处理道路上的降水,将雨水及时有效地排走,避免雨水在道路上停留造成积水,减少道路水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抗载能力。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道路的纵、横坡、路基土质、降水量等。
合理的排水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排水效果,还需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设计,需要工程师对道路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排水方案。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减轻城市雨水过程带来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1.2 城市道路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有效预防道路因雨水积聚而导致的漫水和塌方等安全隐患。
良好的路基排水系统可以及时将雨水排除,降低路面积水和泥浆的积聚情况,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如果道路路基排水设计不合理,雨水积聚在路面上会导致路基变软、龟裂甚至冻融损伤,加速路面的破损和老化,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水和泥沙对城市的污染,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充分重视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和持久。
2. 正文2.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原则1.合理设计斜度:路基排水设计中,路面应该设置一定的纵坡和横坡,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积水和漫水现象的发生。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d2ad7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9.png)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摘要立交道路排水方式主要分为自流排水、调蓄排水和泵站抽升排水三种。
当下游水体水位高于立交道路最低设计路面高程时,需采用泵站抽升排水,其设计原则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两系统互不连通,并且根据不同形式的立交系统,布置合理高效的排水系统,保证道路交通运转正常。
在道路立交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需抽升排水的道路汇水面积,节约泵站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做到既能将雨水安全有效的排除,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在介绍相关排水系统的同时,着重分析立交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为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立交系统,立交排水,设计一、城市立交道路排水特点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压力亦与日俱增。
为了缓解压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避免或缓解由各种交通工具因平面交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量的立体交叉桥应运而生。
但是大量立交桥的修建,在缓解了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排水工程的设计难度,排水系统也由原来单一的地面道路排水形式扩展为地面道路排水和立交道路排水。
立交工程中,道路的最低点往往比周围干道低,形成盆地,加以两侧道路纵坡很大,立交区域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很快就汇集至立交最低点,极易造成严重的积水,若不及时排除雨水,便会影响交通,甚至造成事故。
二、立交排水方式城市道路立交系统按交叉的结构形式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交桥两种。
下穿式立交桥的下层路面最低点标高,一般低于附近地面高程5 -10米。
根据立交道路主要由下游受纳水体的高程或水位控制,一般分为重力自流排水、调蓄排水和泵站抽升排水三种。
1.重力自流排水在城市立交系统附近有市政排水管道或天然水体,且道路设计最低路面高程高于市政排水管渠或天然水体,排水出路畅通无阻碍的,该立交的排水系统可采用自流排水方式。
自流排水系统设计与常规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相同,通过雨水口、雨水管道收集转输雨水,排放至下游受纳水体。
自流排水无需专职管理人员,无能源消耗,是最经济的排水方式。
城市道路用于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案例
![城市道路用于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a4628ca33d4b14e852468e2.png)
给水排水|城市道路用于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案例(海绵论坛PPT可以下载啦)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大排水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其与海绵城市相关子系统的衔接关系,提出了大排水系统的规划方法与地表径流行泄通道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城市片区内涝防治系统构建为例,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径流行泄通道的设计,以期为我国大排水系统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
1大排水系统构成及其与海绵城市相关子系统的衔接关系大排水系统(major drainage system)是由地面或地下调蓄、排放设施组成的蓄排系统,用以应对超过源头减排系统和排水管渠系统承载能力的降雨导致的城市积水灾害,也称为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大排水系统的构成及其与海绵城市相关子系统的衔接关系如图1所示。
大排水系统的设施可分为“排放设施”与“调蓄设施”两类,其中,“排放设施”主要包括具备排水功能的地表漫流(竖向控制)、道路(包括道路路面、利用道路红线内带状绿地构建的生态沟渠,详见本文案例)、沟渠、河道等地表径流行泄通道,以及转输隧道等地下径流行泄通道,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设施的组合,此外,还需重视通过道路低点人行道渐变下凹、小区低洼处围墙底部打通等方式,构建完整、顺畅的地表径流行泄通道;“调蓄设施”则主要包括调蓄塘/池(含调节塘/池)、调蓄隧道、天然水体等地面和地下设施。
非常重要的是,城市大排水系统与微排水系统、小排水系统、防洪系统协同作用,地表和地下调蓄、排放设施协同作用,综合达到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本文重点探讨大排水系统的规划方法,及地表径流行泄通道的设计方法与案例。
2国内外大排水系统构建概述2.1发达国家大排水系统构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针对城市大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管理局1996年发布了《城市排水设计手册》,在2001年、2009年、2013年分别进行了三次修订,详细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点,其中就包含大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美国部分州、城市也针对大排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科泉市利用Urban Drainage and Flood Control District (UDFCD)发布的计算工具“Q—Allow worksheet”,计算得出了不同降雨情况下,不同断面形式、不同纵坡的道路路面的排水能力,用于指导道路作为城市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英国建筑行业研究与咨询协会(CIRIA)2006年重点针对道路径流行泄通道、地表调蓄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内涝风险评估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了相应手册;澳大利亚Austroad出版的道路排水设计规范,详细阐述了包括大小排水系统在内的道路排水规划设计要求,澳大利亚公路集团有限公司(ARRB,隶属于澳大利亚政府和维多利亚州政府的官方机构)出台的道路雨水收集与排放手册中也详细介绍了道路作为大排水通道的规划设计流程及具体设计要求。
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排水初步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eb36b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6.png)
18长乐大道(大广高速连接线-发展大道)道路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排水1 工程位置示意图2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2.1设计依据1《黄石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的设计委托书》;2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下陆区长乐大道(大广高速连接线--发展大道)市政工程规划》(电子版)(2011.02.18);3建设单位提供的《长乐大道1:500地形测量》初步成果(电子版)(2011.04.05);4建设单位提供的《长乐大道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初步成果(电子版)(2011.04.12)。
2.2 采用设计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建部分)(2000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J3-90) 《给谁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埋地硬聚氧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3 现状评价3.1现状评价1项目背景长乐大道位于黄石市下陆区南部与大冶市结合部,北侧为下陆城区,南侧为大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连黄石市黄金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西接大冶市还地桥镇级黄石市铁山区。
近年来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城市及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应用水量及排水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本工程地处下陆区南部城郊,随着该区域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发展与之相比则相对滞后,这直接影响了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
兴建排水设施,满足居住需求,对带动周边环境建设,从而拉动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沿线土地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课件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4b28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f.png)
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 确保排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 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
03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雨水排放设计
01
雨水排放设计是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核心,旨在确保雨 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避免路面积水 。
02
设计时应考虑地形、降雨量、管道容量等因素,合理规 划排水管道的布局和大小,确保排水顺畅。
断面图等。
确定施工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 料,如管材、检查井等。
编制工程概预算
根据施工图和相关标准,编制详细 的工程概预算。
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前交底
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 交底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单位对 设计意图和要求有准确的理解。
施工中检查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情况进行 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 行调整,以确保设计与实际相符
为保障泵站的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 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水泵 。
设计时应根据泵站的服务范围、流量 、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泵型和数 量。
04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道路排水系统改造项目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市原有的道路排水系统因使用年限过长,存在严重淤积和堵塞问题,导致城市 内涝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决定对老旧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包括清理 和疏通管道、更换老旧设备等措施,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案例二:某新区道路排水系统规划项目
总结词
新区排水系统规划
详细描述
某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确 定排水体制、设计雨水排放方案、划定污水处理厂址等,以确保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都能够有效地应对暴 雨等自然灾害。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doc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47c6a36c58f5f61fb73666d2.png)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交通,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的过早损坏,要求将地面雨水或雪水迅速排除,因此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城市中除需要排除雨水和雪水外,尚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由于废污水和雨水的水质不同,可分别组织不同的管道系统来排除。
排水系统的制度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
(一)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称为合流制。
过去我国很多旧城市大都采用合流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这样的合流制对环境卫生往往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将混流的污雨水处理后再行排放。
(二)分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分别设置不同的管道系统排除的称为分流制,如图11-1所示。
其中汇集和处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系统;汇集和排泄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另一种情况是只有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采用分流制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以利于污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便于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可以做到清浊分流,降低需要处理的废水量。
我国一些旧城市采用合流制,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新建的排水系统一般采用分流制。
另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系统,根据构造特点,可分为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种。
(一)明式系统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明沟可设在路面的两边或一边,也可在行车道的中间。
当道路处于农田区时,边沟要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明沟的排水断面尺寸,可按照汇水面积经水力计算确定,也可根据当地实际经验来安排。
明沟通常采用梯形断面,底宽至少0.3m,边坡视土质及护面材料而不同,用砖石铺砌或混凝土块护面时,一般用1:0.5~1:1的边坡。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优化实例分析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优化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05817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b.png)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优化实例分析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收集、输送和处理雨水和污水,防止内涝和水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案例一:某老旧城区排水系统改造(一)背景介绍某老旧城区建设年代较早,排水系统采用的是合流制,管径较小,且管道老化、破损严重。
在雨季,经常出现内涝现象,给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问题分析1、排水管道管径不足: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较低,管道管径无法满足现在的排水需求。
2、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缺陷: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在雨季容易导致污水溢流,造成环境污染。
3、管道老化和破损:管道经过多年的使用,出现了裂缝、渗漏等问题,影响了排水的畅通性。
(三)优化设计方案1、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道,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同时减少污水溢流的风险。
2、更换和扩大排水管道:根据实际排水需求,重新计算管径,更换老化和破损的管道,并适当扩大管径,提高排水能力。
3、优化管道布局:对管道的走向和坡度进行优化,减少管道的迂回和起伏,确保排水顺畅。
(四)实施效果经过改造后,该老旧城区的内涝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污水溢流现象也大大减少,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更加便利。
二、案例二:某新城区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一)背景介绍某新城区正在进行开发建设,需要规划设计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二)问题分析1、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由于新城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排水量和排水需求。
2、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新城区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排水系统的设计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城市道路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范本
![城市道路排水管道水力计算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639c6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2.png)
(1)排水现状项目区内的雨水主要通过✱路道路边沟、散排方式进行排放,就近排入现状排水沟渠。
项目区域内起点至终点地势程中间高两边低,道路范围内无河流,仅在起终点处分别有两条现状排水涵,主要承担项目区内现状雨污水的排放。
✱大道有排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一条DN800污水管道,新建道路污水可接入此管道,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3)排水规划1)雨水规划根据场地地势及用地布局,片区内雨水收集后,雨水管道按分散、就近、自流的原则布置,前1.42公里雨水排向起点一条1.5×1.6m的横穿✱路的大沟,道路后1.93公里雨水排至✱大道南侧一条2.0×2.0m的合流大沟。
2)污水规划由于道路周边市政管网设施尚未完善,道路污水近期暂考虑与雨水排放至一处,待后期市政管网完善后再接入就近污水道。
根据场地地势及用地布局,道路前1.42公里污水汇合后排向✱路的一条1.5×1.6m的排水沟,待远期截污干管建成后接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道路后1.93公里污水排至✱大道DN800污水干管,最终汇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4)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排水管道Vmax=5m/s。
2)最小设计流速: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Vmin=0.75m/s。
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4)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5)雨水系统1)雨水系统规划本次设计雨水管管道双侧布置在道路混合车道下,K0+000.00~K0+120.00段双侧布置DN600管,K0+120.00~K3+355.15段双侧布置DN800管,前1.42公里雨水汇合后使用DN1000管排向起点一条1.5×1.6m的横穿✱路的大沟,道路后1.93公里雨水排至✱大道南侧一条2.0×2.0m的合流大沟。
道路全线在交叉口处预留雨水支管,具体位置详见《排水平面图》。
滨河路道路工程--排水设计说明
![滨河路道路工程--排水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354e7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0.png)
2.5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2.6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序号
计算管段
服务面积
设计流量
管径
坡度
流速
设计充满度
(hm2)
(l∕s)
(mm)
(%)
(m∕s)
(h∕D)
1
Wl-W18
26.8
19.7
d400
0.315
0.85
0.25
2
W19-W31
69.0
50.6
d500
0.315
1.09
0.30
3
W32-W44
9.6
7.0
d400
2.946
1.39
0.09
4
W45-W50
Q=qψF(L/S)
暴雨强度(q)采用永川区暴雨强度公式:
1312(l+0.9711gP)
(z+7.739)oa3'
暴雨重现期:道路P=3年:。
设计降雨历时:t=tι+tz(min)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tι=5(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z(min)按计算确定;
综合径流系数:*=0∙3〜0.7(绿地取下限,建设用地取上限);
2OO~3OO
0.55
350~450
0.65
500~900
0.70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方法分析及实例
![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方法分析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4a8aa3dd3383c4bb4cd233.png)
市 道 路 交 通 系统 的咽 喉 部 位 . 一 旦 交通 中断 往 往 影 响 很 大 , 所
a . 立 交 附近 有 排 水 干 管 或 河 道 , 只 要 修 建 较 短 的 出水 管 ,
何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立交的正常安全运行, 解决 立 交道 路 排 水 问题 是 关 键 。 为 此笔 者 就 立交 道 路 排 水 设 计 方 法 进行 了 分析 , 并 附上 工 程 设
计 实例 。 .
【 关键词 】 城市 立交工程 ; 排水 ; 设计方法 ; 实例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9 2 . 0 2
当 下 游 水 体 或 干 管 水 位 高 于 立 交 道 路 最 低 设 计 路 面 标
高, 又不具备修 建贮水池的条件 时 , 需设置泵站 , 依 靠 泵 站 抽
升 排 除 立 交 范 围 内的 雨 水
即 可在 洪峰 过 后 将 蓄 水 池 放 空 。 b . j r - 水 面积 较 小 , 蓄 水量不大 , 一 场 雨 产 生的 全 部 水 量 最
多不 超 过 l O 0 0 m3
以 对 其排 水要 求也 要 高 于一 般 的 雨 水排 水 系统 。 此外 , 立 交 道 路 也 是 一 项 包括 有 各种 专 业 的 综 合 性 工 程 ,它 不仅 包括 道 路
应 尽 可 能 选 择 重 力 自流排 水 。 重 力 自流 于 附近 地 面 高程 5 l O e r 因此 . 下 穿立 交 排 水 问题 也 已逐 渐成 考 虑 立 交排 水 方 式 时 , 排 水是 最经 济 、 最安 全 的排 水措 施 。 它不 需要 专职 管理 人 员 和 为一 个影 响 城 市交 通 安 全 顺 畅 运 行 的 重 要 因素 。 受到 有 关部
铃兰路C段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铃兰路C段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db7d7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锦江大道东侧,成龙大道南侧。
1.2 工程概况铃兰路C段为城市次干路,起止桩号K1+000~K1+420,路线长420m,设计车速30km∕h.根据规划,道路红线宽有22.5m、20m两种,分段如下。
K1+257.425段西侧绿带,范围内土石方纳入本次实施。
本说明为排水工程说明。
2、设计依据本项目主要设计依据有:A本项目设计合同>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本项目详勘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04)>《勘测定界图》(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2019.05)>《东景家园片区市政道路及管网项目施工图》(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7.03)>《铃兰路A段施工图》(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3.04)>《铃兰路B段施工图》(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3.05)>拟建道路沿线1:500地形图>拟建道路纵横地面测量资料>国家和地方现行各项设计相关法规等3、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2016年版)《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3)《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1)地下水埋藏条件拟建场地在地貌单元上系岷江水系山级阶地,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部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
深圳某地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图
![深圳某地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图](https://img.taocdn.com/s3/m/55ba09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3.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 当地的自然条件、卫生要求、原有排水设施、 水质和水量、地形、气候、水体和污水利用等 条件,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确定。
• 新建的排水系统一般采用分流制,同一城镇的 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为25m-50m。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水篦、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雨水口型式有平式、立式和联合式 • 平式雨水口:雨水口的盖平铺在道路边沟上,雨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及街坊内 部的地形、出水口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 使雨水以最短距离排入街道低侧的雨水管 道。
• 雨水干管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他 地下构筑物在相交处相互协调,排水管道 与其它各种管线在竖向布置上要求的最小 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分散和集中两种布置形式。 • 当出口的天然水体离流域很近,水体的
•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接管、干管、检查井、出 水口等。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 • 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
区,均采用暗管排除雨水。卫生情况较好,对 地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影响小,养护方便,造价高。 • 在城市郊区或建筑密度低、交通量小的地方, 可采用明沟,节省工程费用,降低造价。
合流制排水制度
•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合流 制排水系统。
• 目前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临 近天然水体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 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污水厂。
• 采用合流制的必要条件是城市附近有较大的 水体,足够稀释污水,只要把污水稍加机械 处理即可泄入水体。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采取分期修建,逐步 完善排水系统。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二、城道道路雨水 排水系统的类型
明沟系统 暗管系统 混合式系统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 明沟系统
• 与公路地面排水相同,即用明沟排水,在街坊 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过 水结构物。
• 纵向明沟可设在路面的两边或一边,也可设在 车行道的中间。
水体 • 在城市及工矿企业内,往往需要建设一整套的工程设
施,有组织的排除并处理上述废、污水及雨水,这项 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由于废、污水和雨水的水质 不同,所以可分别组织不同的管道系统来排除.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制度
合流制 分流制
传统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明沟一般采用梯形,底宽一般不小于0.3m, 边坡视土壤及护面材料而异,用砖石或混凝土 块铺砌的明沟,一般采用1:0.75~1:1的边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 暗管系统
• 道路上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水依靠道路设计的纵、 横坡度,流向车行道两侧的街沟,然后顺街沟的 纵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再由地下的连接 管引到干管,排入附近河滨或湖泊中去。
• 雨水干管尽可能不布置在主要交通干道的车行道 下,宜直接埋在绿化带或较宽的人行道下;尽可 能避免或减少与铁路、河流及其它管线的交叉。
• 雨水管道应由上游向下游倾斜。尽量与街道地形 相适应。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管道埋深:管道内壁底到 地面的深度。
• 管道的覆土厚度:管道外 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 最小覆土厚度:管道的覆 土厚度的最小限值。
水位变化不大,洪水位低于流域地面标 高,出水口的建筑费用不大时,宜采用 分散出口。便于雨水就近排放,使管线 较短,减小管径。 • 反之可采用集中出水口。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暗管排水系统及其构造物的布设
1)雨水管道的布置
• 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一 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设在快车道以外,当 红线较宽时,可考虑沿路双线布置。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主要内容
城市排水制度与道路排水系统 雨水暗管排水系统规划与布置 锯齿形街沟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一、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
• 城市道路排水隶属于城市排水系统 • 雨雪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 一般雨水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 • 工业废水:一般都应先回收处理,然后进行农田灌溉
或排入水体 • 生活污水:经过严格的处理,可用来灌溉农田或排入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三、雨水暗管排水系统规划与布置
1.雨水管渠布 置原则
1.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2.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3.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4.合理布置出水口 5.特殊情况设排洪沟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首先按地形划分排水区域,在进行管线布 置,根据地势和河道水位,划分自排区和 强排区。自排区利用重力流自行将雨水排 入河道;强排区需用雨水泵站提升所汇集 的雨水,然后排入天然水体。
• 最大埋深取决于土壤性质、 地下水位及施工方法等。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雨水口和检查井的位置
雨水口
• 雨水口是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雨水的构 筑物。
• 雨水口一般设置在街区内、广场上、街道交叉 口和街道边沟的一定距离处。
• 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 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 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根据 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 一般情况下,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 管宜布置在地形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 平坦时,宜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尽可 能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 雨水泵站的投资大,一年中运转时间短, 利用率低,排水应尽可能靠重力流。
• 在一些地势平坦、区域较大或受潮汐影 响的城市,必须设置泵站时,应将泵站 排泄的雨水径流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分流制排水制度
•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道系统来分别汇集生活 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其中汇集和处理生活 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系统;汇 集和排泄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除系统。
• 分类:一是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二 是只有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 着地面,街道边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