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给动物建个“家”》评课稿

合集下载

一年级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一年级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一年级给动物建个家教案主题:帮助动物建造家园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家园-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学内容与活动:1. 引入:-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动物的家园,例如鸟巢、蜂窝、兔穴等。

- 提问:为什么动物需要家园?他们的家园有什么特点?2. 探索动物的家园:-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园。

可以使用图书馆的书籍、互联网或其他资源。

- 学生可以绘制或制作模型展示自己选择的动物家园。

3. 分享和讨论:-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研究的动物和家园。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提供建议。

- 鼓励学生彼此学习新知识,并相互帮助完善自己的作品。

4. 动手实践:- 小组间合作,设计并建造一个理想的动物家园。

- 鼓励学生使用可回收材料和自然材料,提倡环保意识。

5. 展示和评价:-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建造的动物家园。

- 学生可以用图片、口头描述或展示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

- 全班一起评价每个家园的特点和优点。

6. 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过程,总结动物家园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收获。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动物的家园。

教学资源:- 图书馆的动物书籍或科普读物- 互联网资源:图片、视频等- 可回收材料和自然材料(如纸板、树枝、树叶等)评估方式:-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 学生对动物家园的描述和解释- 学生设计和建造的动物家园的创意和实用性延伸活动:- 学生可以在社区或家庭中观察和记录动物家园的情况。

-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不同动物的家园。

-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其他动物的家园,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察。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主题本次作业的主题是“给动物建个‘家’”,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关心动物的生存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心,同时通过设计动物栖息地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二、适用对象本次作业设计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编。

三、作业内容1. 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要求,让学生了解到动物们所处的环境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2. 制作动物栖息地模型: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设计并制作一个适合该动物生存的栖息地模型。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比如纸板、纸杯、竹签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想象力。

3. 展示和分享: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心得体会。

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学习彼此之间的设计灵感。

四、作业要求1. 动物栖息地模型要真实逼真,尽量符合实际情况;2. 设计要创新独特,不要盲目模仿;3. 作业过程要认真思考、耐心制作,不要草率完成;4. 展示时要积极分享,展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表达能力。

五、评价标准1. 创意性:动物栖息地模型的设计是否新颖、独特;2. 完整性:制作的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场景,是否细致入微;3. 展示表达:学生在展示时是否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是否具备分享和沟通能力。

六、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给予认真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家长配合鼓励家长在家里帮助学生准备材料,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在展示和分享环节提供支持和鼓励,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方案题目:《给动物建个“家”》一、设计背景: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需要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为了让学生更加关注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设计了这个主题为“给动物建个‘家’” 的作业。

给动物建个家评课

给动物建个家评课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内容
蜗牛生活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
我的思考
1.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我感觉唐老师这节课的评价 目的——课堂纪律。层次性、多样性
2.学生思维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内容
我的思考
添加标题
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您 的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您 的文字内容
输入标题
2.通过任务式学习,让学生 体验到任务达成的喜悦,培 养其保护弱小(小动物)的 使命感。
3 学生探究充分,教师指导恰当
1.微视频的有效使用,放矢有度! 2.学生充分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谈论+设计+实践动手
4 教、学、评一致
通过评价前置,唐老师让学生时刻以建一个蜗牛“快乐”的家为目标,让学生的 “学”与教师的“教”有机结合! 因为每个人对“快乐”的家定义不同,所以体现出来的想法丰富多彩, 学生思维相互碰撞!
给动物建个“家”
优点
1 目标的有效落实
2
任务驱动式情 境 的 有 效 创 设
3 学生探究充分,教师指导恰当
4 教、学、评一致
1 目标的有效落实
蜗牛生活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
2 任务驱动式情境的有效创设
1.以可伶蜗牛想要一个家为 驱动,激发学生为蜗牛建 “家”的欲望,为后面的设 计、讨论、建造等长时间的 探索提供动力!

《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给动物建个“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存环境;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4.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建造“家”的需求;难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或收集各种动物“家”的样本,准备材料,熟悉教学内容;2.学生准备:带来关于不同动物“家”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动物的家”,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住所;2.展示不同动物的“家”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3.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为什么需要“家”,“家”对动物的重要性。

二、理论知识讲解1.通过PPT展示,讲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的重要性;2.介绍动物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问题;3.让学生了解如何为动物建造适宜的“家”,满足它们的生活需求。

三、实践操作1.分发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分组制作不同动物的“家”;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来设计“家”的结构和装饰;3.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动物生活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四、展示分享1.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家”,并介绍设计理念和过程;2.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他人的创意和设计思路;3.鼓励学生分享制作“家”的心得和体会,加深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五、总结反思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3.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成长,提出改进和反思的建议。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与动物保护志愿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2.安排实地考察动物栖息地,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需求;3.组织学生参与动物“家”的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小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收集关于动物保护的新闻或故事,与同学分享并讨论;3.继续制作新的动物“家”模型,探索更多创意和设计方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动物建个“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知道动物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动物的栖息地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小动物,对动物的生活环境感兴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获取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知道动物们生活环境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知道动物们生活环境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图片。

2.视频素材:制作关于动物栖息地的短视频。

3.教学道具:动物玩偶、栖息地模型等。

4.教学PPT: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图文并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栖息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动物栖息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动物建造合适的“家”。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动物,模拟动物在栖息地的日常生活,体会动物对栖息地的需求。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讨论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并写上保护动物和环境的心得。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

《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动物如何建立自己的“家”。

3. 学生动手制作动物“家”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引出“给动物建个‘家’”话题。

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建立“家”的方式。

3. 实践活动:a.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作为钻研对象。

b. 钻研: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设计适合该动物的“家”。

c. 制作: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动物“家”模型。

4.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家”模型,并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5. 总结:老师指挥学生总结今天的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四、评判方式1. 学生的动物“家”模型设计是否符合该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对于动物“家”设计的创意和合理性。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团队精神。

五、拓展活动1.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真实的动物“家”,比较自己设计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差别。

2. 美术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现动物“家”的美丽和奇特的地方。

3. 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自然珍爱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动物的生活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动物书籍和资料。

2. 各种材料如纸板、颜料、胶水等。

3. 实地考察的机缘和资源。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设计方案,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动物的生活,从而增加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希望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更加关注和珍爱我们共同的地球故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反思(3篇)

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反思(1)经过对《给动物建个“家”》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我深感收获良多,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在此,我将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本课的设计紧扣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进行正向迁移,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此外,我还借助了家长的力量,通过家长信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在设计蜗牛的栖息地时,对于蜗牛的生活环境和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设计出的“家”并不完全符合蜗牛的生活习性。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观察蜗牛时不够细致,错过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增加观察时间、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等辅助工具来提高观察效果,同时也可以在课后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蜗牛,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拓展活动,但由于时间限制并未实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为学生留出更多时间进行拓展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活动的实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反思(2)经过本次《给动物建个“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我深感科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给动物建一个家》教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给动物建一个家》教案
3.组织讨论:“蜗牛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出示同学们找蜗牛、饲养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讨论:
“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
“你把找到的蜗牛饲养在哪里?”
“你的蜗牛会做哪些活动?”
“你为蜗牛做过哪些事情?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怎样让你的蜗牛生活得更好呢?”
4.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通过追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蜗牛的需求,并对一些“疑难问题”(如:怎样处理蜗牛排泄物、怎样防止蜗牛爬出去)进行再次讨论,让有经验的学生上台介绍,组织点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追问:“怎样做可以继续观察蜗牛呢?”“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让我们来给蜗牛建个‘家’吧!”“有了舒适的‘家’,蜗牛就能好好地生活下去,我们也就可以继续观察了。”
活动二:探索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
(一)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1.教师提问:“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出示鸟窝、蜂巢、狗窝等图片,引导学生辨别:“蜗牛的家是这样的吗?”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给动物建一个家》教案
学 科
科学单 元动物执来自者课 型学时课
课 题
给动物建一个家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能够较长时间的饲养一种动物。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动物的生命活动。
学习
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知道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2.科学探究:
尝试给蜗牛建一个能满足它多种需要的“家”;
3.组织汇报。
4.整理活动材料。组织学生给蜗牛的“家”盖上盖子,并把多余的活动材料放在收纳盒中,
总结:
1.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2.“在观察蜗牛进食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在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特点、应激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课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通过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的活动,探讨蜗牛的生存需要,既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运动,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饲养,关注动物如何生存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初步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蜗牛的“家” 中,学生可以发现蜗牛在栖息地的生命活动情况,有机会深入地观察蜗牛的进食、休息和运动,从而了解动物的基本生存需求,拓展对生物更丰富的理解。

在本课,学生将主要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一个适宜蜗牛生存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分享关于蜗牛在“家”中的有趣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拓展学生对生物更丰富的理解。

教材中,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聚焦: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给蜗牛建一个“家”。

2.探索:(1)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怎样的?通过课堂讨论,收集学生对蜗牛栖息地的前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有基本的生存需求,需要栖息地,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根据讨论的结果,用塑料盒、泥土、树叶等准备好的材料,为蜗牛搭建一个“家”,然后将蜗牛轻轻放入它的新“家”。

(3)观察蜗牛在新“家”里面的活动情况,重点观察蜗牛如何吃菜叶。

进食的时候,它的嘴、触角、身体是怎样的,菜叶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等。

3.研讨: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我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运用科学词汇进行交流,对不同的发现进行质疑和讨论,从而再次印证蜗牛的生存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选择蚂蚁、蚕宝宝、蚯蚓等其它的动物代替蜗牛,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基本生存需求,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学生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开始思考如何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蜗牛吃什么?等问题。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散乱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设计,共同探讨、集体梳理、动手实践,完成建造蜗牛栖息地的活动。

【教学方案】《给动物建个”家“》

【教学方案】《给动物建个”家“》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2.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3.能够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5.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能够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蜗牛的视频。

为学生准备:2-3只饥饿的蜗牛、菜叶、透明盒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蜗牛图片,讲述: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蜗牛的身体、蜗牛的反应和蜗牛的运动。

为了更好地观察蜗牛,我们来给蜗牛建个“家”吧!二、讲授新课1.探索: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教师】组织学生回忆自己课前是在什么地方捉到蜗牛的,把捉到的蜗牛饲养在哪里,它们生活得怎么样。

【学生】回忆,回答。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总结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图画一个蜗牛的家,呈现出蜗牛需要的环境。

(建议使用活动卡片:给蜗牛画个“家”)【学生】画简图。

2.蜗牛怎样吃菜叶【教师】准备一些处于饥饿状态的蜗牛,提供给学生观察。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蜗牛进食时嘴巴、触角的动作,菜叶上留下的爬过的痕迹等。

【学生】安静、细致地观察。

【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蜗牛的进食。

【学生】观看视频。

了解蜗牛进食时嘴巴、触角的动作。

【教师】讲解蝈蝈的进食。

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动物的兴趣。

3.研讨: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有哪些有趣的发现【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蜗牛收起来,然后把教师的蜗牛连同蜗牛的“家”一起摆在展台上展示。

指导学生看着实物介绍蜗牛生活需要什么,在观察蜗牛进食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学生】相互交流、研讨。

【教师】【知识解析】蜗牛的家。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动物《给动物建个“家”》优质课件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动物《给动物建个“家”》优质课件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掌握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科学学习和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2
15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
5
探索
活动一 :给蜗牛建个“家”
校园里的动物
(班级记录单)
能让蜗牛四处爬 有吃的东西 要保持潮湿 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 放在背阴处 ……
空间不要太小 菜叶等 喷水 带孔盖子
想一想,并 画一个蜗牛 的“家”。
6
探索
活动一 :给蜗牛建个“家”
7
探索
活动二 :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
把蜗牛放在菜 叶上,观察蜗 牛是怎样吃菜 叶的。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2.掌握设计和搭建简单的动物“家”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自然和动物。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2.动物“家”设计与搭建。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照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并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特点。

第二步:实践环节1.授课前,教师准备桶、木板、麻绳、钉子等简单的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动物,了解该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然后设计该动物的“家”;3.学生根据设计图纸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使用所给材料制作动物“家”;4.各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家”,教师与学生评价动物“家”是否合理、实用和美观;5.学生自评、互评,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步:总结回顾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动物“家”的设计和制作经验;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这次教学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3.教师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设计和制作动物“家”情况,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是否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动物“家”,以及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了解学生对此次活动的学习效果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请相关专家到班级,讲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保护动物的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公园中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索,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3.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去动物园实地探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给动物建个家一年级教案科学

给动物建个家一年级教案科学

给动物建个家一年级教案科学教案标题:给动物建个家年级:一年级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和它们的特征。

2. 能够理解和描述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2. 课堂小组活动所需的建筑材料,如纸板、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3. 小组合作评价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例如森林、河流、海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栖息地的特征,例如树木、水源、岩石等。

探究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栖息地进行建设。

2. 向学生介绍建筑材料,并鼓励他们讨论如何合理使用这些材料来建造动物栖息地。

3. 学生使用建筑材料开始建设动物栖息地,并在过程中互相合作和分享想法。

展示和讨论: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建造的动物栖息地,并描述他们选择的动物及栖息地的特征。

2. 全班一起讨论不同动物栖息地的共同点和差异,并讨论为什么动物需要适合自己的栖息地。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提出一些建议。

评价活动:1. 使用小组合作评价表,让学生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和贡献。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给予个别反馈。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设计和制作其他动物栖息地的模型,并与同学分享。

教案撰写提示:1. 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3.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但要尽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4. 教案中的评价活动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评价要求进行调整。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给动物建个“家” (1)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给动物建个“家” (1)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的动物主角仍旧是蜗牛。

给蜗牛建个“家”,实际上是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

这是为了进一步更细致地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

教科书第37页的图示,则是提供了一种栖息地的模型,里面有小树枝、沙砾、土层等适宜的物品材料,教师也可以仿照这样的环境,用其他物品建造。

在这样的“家”中,学生可以发现蜗牛在栖息地的生命活动情况,有机会深入地观察蜗牛的进食、休息和运动,从而体会动物的生存需求,拓展对生物更丰富的理解。

本课把动物的生存与栖息地建立联系,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运动,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饲养,关注动物如何生存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出现的“家”“生活需要”等词句有拟人的成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将人的生活需求作为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与已有认识建立联系。

【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

而“家”对于学生来说,是温暖的、自由的,是一个既能吃又能玩还可以休息的地方。

联系自己,学生很容易想到小蜗牛的需求:有食物可以吃,有地方可以爬,爬累了还可以休息,等等。

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将会在这样的家中怎么生活?……这些问题将会在学生的脑海里陆续出现。

在平时生活中、第一课《校园里的动物》和第三课《观察一种动物》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已经对怎样饲养蜗牛和建蜗牛的“家”有过一些体验,也可能已经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了一点了解: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喜欢吃嫩菜叶;下大雨后会有很多蜗牛爬出来……不过,一年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迁移、梳理等方法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

在本课中,学生将主要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让学生搭建蜗牛的“家”,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分享关于蜗牛在“家”中的有趣发现。

小学科学24《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24《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24《给动物建个““家”》(作业设计)给动物建个“家”在小学科学24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构建。

本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给动物建个‘家’”,通过此作业,我们将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及其特点,并鼓励学生设计和构建一个适合特定动物的模型栖息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特点。

不同的动物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栖息地,例如,河马喜欢栖息在水中,它们需要构建一个湿润的栖息地;猫咪则喜欢温暖舒适的环境,因此需要一个舒适的窝。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设计和构建模型栖息地非常重要。

其次,让我们以鸟类为例,设计一个适合它们的模型栖息地。

鸟类一般会选择在树上或者高处筑巢。

我们可以利用纸板和其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模拟树的结构。

首先,用纸板制作树干的外形,并使用彩色纸张装饰,使其看起来更像真实的树干。

然后,使用漆片或者纸张制作树枝,并用胶水将其粘贴在树干上。

最后,在树枝上留出小空间,制作并加入一个小巢,供鸟类筑巢。

当然,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细节,例如树上的叶子或者树干上的树洞,使整个模型更加生动。

除了鸟类,还有许多其他动物也需要有适合的栖息地。

例如,对于河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浅盆或者水槽来模拟湿润的环境。

在盆或者水槽中,我们可以利用泥巴制作出一个类似于河马所栖息的河床,并加入一些水草或者石头来增加逼真感。

对于猫咪来说,我们可以使用纸箱或者布料,制作一个类似窝的结构,加入一些软棉被或者枕头,使其更加舒适和温暖。

通过设计和构建这些模型栖息地,学生们将对动物栖息地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此外,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展现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

最后,评价和展示也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设计和构建的模型栖息地带到学校进行展示。

在展示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设计和构建过程。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动物栖息地为何种类,各自有什么特点;•了解动物栖息地的构造和设计;•了解环保生态理念,了解土壤培养理念等相关知识。

2. 技能目标•具备通过手工制作简单动物栖息地的能力;•具备合作协作精神,完成小组任务;•能够表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3. 情感目标•增强对生命、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意识;•形成珍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激发学生爱好自然、热爱生命、勇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教学准备•ppt或黑板,展示所需图片和文字;•结合实物,声音、视频资料等,尽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材料,如纸板、卡纸、树枝、树叶等,用于制作动物栖息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通过讲述一件最近的事情或新闻,引出动物栖息地的话题,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动物栖息地的种类和特点等。

2. 重点讲解(30分钟)结合ppt或黑板画板等,讲解动物栖息地的种类、结构及相关科普知识。

还可以网上找到一些有趣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3. 小组制作(40分钟)分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同学组成,一起制作栖息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内分工合作,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适合某一种动物居住的栖息地。

切记,要注重环保和安全。

4. 展示和点评(20分钟)在所有小组完成后,每个小组将他们的成果展示给全班观看,并介绍他们制作这个栖息地的过程和所需的知识。

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提问、点评和评价,一起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

5. 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提问该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栖息问题并给予可以解决的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栖息地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估在小组制作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展示能力等可以被评定。

通过提问和回答,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动物栖息地的相关知识。

在课后,教师可通过征集反馈方式汇总学生的感受、意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动物建个“家”》评课稿
下午听了周老师的《给动物建个“家”》这节课,收获很多。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本课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是“想一想并画一个蜗牛的‘家’”和拓展活动“引诱并观察蚂蚁”。

在本课中,学生主要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分享关于蜗牛在“家”中的有趣发现。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去饲养蜗牛,持续观察蜗牛的生活,特别是蜗牛的进食。

用简图画一个蜗牛的“家”的活动,这是设计方案的一种形式,适合一年级的学生。

可以在学生充分讨论,整合众多学生想法,完成班级记录单后进行。

也可以在讨论之前,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之前寻访过的蜗牛、观察过的蜗牛,思考蜗牛需要怎样的生活环境,然后全班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动手操作提供参考。

具体可根据本班学生简图记录的能力水平,视情况而定。

拓展活动是用蔗糖引诱蚂蚁,观察蚂蚁并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这是观察蜗牛方法的迁移运用。

蚂蚁同样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会活动、需要食物、需要栖息场所、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等,同样指向对生物的理解。

如果使用该教材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无法寻找到蜗牛,那么
课堂中观察蚂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学生记录的内容稍作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