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尊重性。

这种关系的形成得益于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以及人们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型师生关系具有开放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师傅教徒的方式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对封闭。

而现代的师生关系更加开放,师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与互动,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

这种开放性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平等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高于徒者,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权力差距。

而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平等,师生之间的地位和权力相对平衡。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

第三,新型师生关系注重互动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通常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则以听课为主。

而现代的师生关系强调双向互动,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合作。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参与课堂讨论。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尊重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约束和指导,学生则需要遵守规则和服从教师的要求。

而现代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规范。

这种尊重性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尊重性。

这种关系的形成得益于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以及人们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推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尊重、交流——从几个教育案例分析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

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有感于传统的教育关系对学生的约束,我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开展了一些尝试与转变。

下面以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更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

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他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使他和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墙。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论著《爱心与教育》中提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让学生具备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

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案例一:“林妹妹”我教的一(1)班上有一个小女孩,眉清目秀,表演能力比较强,是个很惹人喜爱的孩子,若皱起那眉头呀,颇有几分《红楼梦》里头那令人怜惜的林黛玉。

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办公室里像炸开了锅,天天有人缠着班主任找她来看看,让她表演一下。

可是每次来到办公室里她都不作声,低下头,抿着嘴,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似的,很无助。

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几次我无意中找她帮我到办公室去拿东西,她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只是看着我,我在叫了她几次后失去了耐心,对她严厉的批评了几句,看到她眼里滴溜溜转的眼泪,我发现自己失态了。

课后我把她叫去办公室想了解原因,可是她不愿意进办公室,于是我硬把她拖了进去。

来到办公室后我发现她的眼睛在到处瞟,知道没老师在意她,才舒了一口气。

我问她:“今天老师态度很凶,对不起。

刚才你怎么不愿意帮老师的忙呢?”她没说话,紧紧咬着下唇,我知道,无论我怎么说她今天肯定不会给我一个说法。

于是我转话题,“瞧瞧我们的一年级小学生头发长长的但是又没扎好辫子,全乱作一团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管理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13例如教师在进行预习检测阶段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要以温和且耐心的态度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回答尚未准确的学生切不可对其批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先坐下,再仔细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再加以思考。

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到《架起沟通新桥》这篇文化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以及看法,这时就会有学生进行回答:人要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彼此之间要学会互相理解,学会尊重和感恩。

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等之类的回答。

但由于一些学生对于在整体方面的阅读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还相对教差,教师则可让学生再进行思考。

教师在活动中还可利用《家有考生》进行导入到文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师生之间还需要相互的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主体发挥过程中学会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任是往往不够的,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怕学生在听讲时不大明白教师所讲的内容,则一整节课下来一头雾。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潜力估计不足,对此导致教师在整堂课中讲道理居多,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对于这几年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进行阅读,让学生将教材由“厚”读到“薄”。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整体上的框架,让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的知识以及内容。

教师在整节课是以活动的引导者身份,正确的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向真理,而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个“为什么”。

教师要学会让学生进行提问,学会查找任何资料作为提问的素材。

通过这些方式则可培养学生的提问方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往年政治中考当中,题型丰富多彩,且新颖复杂。

将过去的中考政治现象进行总结时,则会发现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失分过多。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逐渐被新型师生关系所取代。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动的基础上,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师生尊重三个方面阐述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一、师生平等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居高临下,学者卑微恭敬。

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者不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与学者一同探讨问题、分享知识。

师生在学习和教学中是平等的伙伴,他们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师者不再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与学者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师生互动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是主导者,学者是被动接受者。

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者注重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师者鼓励学者提出问题、表达观点,通过互动的方式促进学者的思考和学习。

师者与学者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惑。

师者在互动中了解学者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三、师生尊重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尊重。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往往以严厉的态度要求学者服从,学者则要遵守师者的规定。

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者尊重学者的个性和需求,不强加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师者鼓励学者发表独立的观点,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师者与学者之间建立起了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他们相互尊重,共同成长。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学者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

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尊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者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新型师生关系也为师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机会和挑战,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和师生尊重。

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学者的学习和发展,也提升了师者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到在线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教育的面貌,同时也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正在被重新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模式也在不断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产生。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传统的师生关系通常是以“师道尊严”和“师威学位”为核心的,师者如父母,学者如子弟,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权威关系。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他们不再需要完全依赖老师传授知识。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状态,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辅助。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化,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而老师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师生关系的开放与互动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通常是封闭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而老师也不太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由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开放和互动。

在线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师生关系的共建与共享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更加注重平等化、开放与互动、共建与共享和情感化的特点。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模式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又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同时也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为师生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新时期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研究

新时期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研究

新时期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师生关系作为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新的时期,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现状,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一、加强沟通与互动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互动。

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与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讨论。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交流平台,鼓励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和互动,例如设立师生座谈会、课外活动等,以增加双方的交流机会和互动频次,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个开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积极营造这样的教学环境,例如鼓励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互动性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为学生提供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选择课外活动和学习方式。

学校也可以适时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教学环境的和谐稳定。

三、加强师生互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师生之间的互信。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引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只是传授知识的人。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师生沟通和信任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学生,培养多方面、全面的素养,让教师扮演更多样化的角色,走进学生的内心。

学校也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构建和睦的师生关系。

四、建立完善的师生约束机制不可避免地,师生之间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

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师生约束机制,对师生的行为做出规范和约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规范化。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引言: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被视为一种权威性的关系,其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然而,在当代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强调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更加平等、开放和合作。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包括尊重和平等、激励和赋权、共同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尊重和平等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尊重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尊严,而不仅仅是把他们视为学习材料和成绩的代表。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促进开放的沟通和理解,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

为了实现尊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课堂决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指导,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激励和赋权新型师生关系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励和赋权。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激励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奖励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被认可和重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有挑战性和目标导向的任务,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赋权是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他们参与学习目标的设置和评估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独立研究和项目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通过赋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三、共同成长和全面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后一个基本理念是共同成长和全面发展。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新型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修养。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和潜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才能和兴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与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新课标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开展起来,怎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师生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目前学校师生关系现状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师生冲突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些教师素质低。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艺术和水平太低,或者经验不够充分。

(2)教师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地位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某些教师达不到要求时,内心的压力就向学生发泄,结果引起师生冲突。

(3)学生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

当学生不赞同教师的言论或行为时,他们绝对不会盲从,而会主动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4)教师与学生互相不尊重对方。

所以,以上原因仅仅是产生师生冲突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某些教师没有从心理上完全承认学生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仅仅认为学生是自己管理的对象,将师生关系对立起来,因此师生之间没有以开放接纳的态度交流,而这又是由教学中师生地位不平等的观念造成的。

那么如果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中师生对抗冲突的关系,就要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

二、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新课标的颁布,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日渐深入,同时,信息社会也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

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专心听讲。

老师讲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这样的教学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学生对老师则敬而远之,甚至关系紧张,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今天的教师再也不能用传统的“教”教材的方法来面对信息来源广的学生了。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的研究者。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首先,平等互动。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上、生者下的等级差异较大,师生之间相对封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

而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则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平等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其次,个性化教学。

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更注重以集体为单位进行教学,注重规范化教学活动,忽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应一刀切地对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优势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四,关注学生发展。

新型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发展者,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艺术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关注学生的特长、兴趣和个人发展需求,通过关爱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最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新型师生关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新型师生关系特点体现了顺应时代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强调平等互动和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改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

新课改所带来的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教学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那么在新课改下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平等地、自觉自愿地参与各种活动,其核心是把师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

虽然教师与学生相比,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占有优势,在思想和心理上更加成熟,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却绝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为所欲为。

它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

据此,则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

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和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果得以提高。

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

课堂再也不是令人窒息的“加工场”,而是发展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生命成长的摇篮。

二、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就是指使儿童成为教育过程的平等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经过竞争、合作、协商与妥协达到一致,由此而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特征。

教育学辅导6第九章师生关系

教育学辅导6第九章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教师中心说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持此
观点。 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与支配权,而学生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 接受教师的任意管教与塑造。
(二)学生中心说
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 “做中 学”。
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经验与需要组织 教育活动,要求一切教育措施都要 围绕儿童制定,因为“儿童是起点, 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三)融合说
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 主体性的发挥,其学说被称为“融 合说”。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
一、影响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1.教育观念 2.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
放任型与民主型三种。 3.教师素质 4.人格特征: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人
格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环境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
层面的因素:社会大环境、学校的 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民主平等 (二)尊师爱生 (三)理解宽容 (四)教学相长 (五)合作对话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策略 (一)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观。 其次,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二)尊重、关爱、理解学生 (三)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四)完善自我,提升人格魅力
第九章 师生关系
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 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 待的态度等。
(一)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师生之间 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依据特定的目的与任 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建 立的一种工作关系。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课标中提倡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平等、尊重和支持,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平等。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常常被视为上下级关系,师长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

然而,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更加平等。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

而学生也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互动,形成一个平等对话的学习氛围。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支持。

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

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和羞辱学生。

学生也应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遵守教师的纪律规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强调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教学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中的师生关系强调平等、尊重和支持,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特点及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特点及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特点及构建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社会变革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普及,新型师生关系逐步走向人性化、平等化、尊重化、合作化的方向。

传统上,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权威关系,以“学习、笃行、尊敬”三个层面为主要内涵。

而新型师生关系锚定于以人为本、人际关系为核心,具体有以下特点:一、平等性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平等性是首要的。

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双方的意义和角色上更加平等,既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换知识、想法和经验,也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平等性来源于相互理解和认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平等的前提下互相善待和包容,不因地位、成绩、性别等个人身份条件的区别而产生界限。

二、人性化新型师生关系注重“人文”因素的体现,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这种交往和沟通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的亲近感,也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学生从师生交往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有意义和启迪性。

三、尊重性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尊重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思想、兴趣和需求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

四、协作性新型师生关系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是更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

学生和教师应该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实现以下几点:一、构建平等、尊重和协作的教育环境,为师生关系提供基础条件。

二、体现师生关系中的人性化因素,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变化,加强互动和情感交流。

三、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推进教学、学习和社区服务。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沟通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 作者单位
● kr - ・
吉林省扶余市得胜镇 第二 中心小学)
妇 盛}・ ● j ■ 坐 业 卓 — j -

要: 利用“ 生字墙” 让学生练习识 字, 及 时再现 生字, 能激发 学生的识字兴趣 , 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 识 字; “ 生字墙” ; 激发兴趣
2 0 1 3 - 0 9
观察 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堂. 教 学中 何 建 主新 型的 师生 关 系
文/ 霍 锐

要: 课程标准要求“ 积极倡导 自主、 合作 、 探 究的学习方式”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 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
是 引导者 、 参与者 , 是学生共 同学习的伙伴。 关键词 : 学生; 教 师; 新型师生关系
“ 人 生 聪 明识 字 始 。 ” 识 字 是 小 学 低 年 级 语 文 教 学 的重 点 和难 “ 宝宝” 打招呼 , 积少成 多 , 时间一长 , 就轻 松地把
文 点。 识字教学是枯燥的 , 小学生最不能容忍枯燥。作为一年级语 文 生 字 记 下 了 。 教师 , 笔者尝试用“ 生字墙 ” 来让学生练习识 字。事实证明 , 效果还 二、 课 后 的 作 用 刘 “ 生字墙 ” 不仅课 堂上可 以用 , 而且课 外也能 春 真不错 。 课余时间 , 很多学生都喜欢走到“ 生字墙” 前 华 开学初 , 教师在一张桃红纸上写上“ 识字加油站 ” 几个大字 , 然 用上。 摸一摸 、 读一读。我点 , 你认。你点 , 我认。 李 后工工整整地写上本 学期要求认识 的几百个生字 ,四周 画上好看 看一看 、 万 教师还会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组长在课 的花边 , 把这张纸贴在教室前面黑板旁边 的墙上 , 再用透 明胶布把 金 生字表全部覆盖一遍 , 这样学生摸不坏 , 结实耐用 。我们亲切地称 后会叫上该组的成员来认字 ,让他们一个一个过 关。小组长们尽职尽责 , 教得可认真了。兴趣是最 它为“ 生字墙 ” , 这也成为教室 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精美的“ 生字墙” 好的老师 , 学生 干 自己喜欢 干的事 , 就不会觉得厌 作用还不小呢 ! 倦, 而会觉得 是一种乐趣 , 一种 心理需求 的满足 。 课 堂上 的用 处 如果学生对识字有 了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 虽说是一年级学 生 , 他们处在同一起跑 线 , 可学生之 间的差异 投身到学习活动 中去 。 还是挺大的 。就说每节课学生做作业吧 ,优等生往往做得 又快 又 三、 开展认字比赛 好, 完成 了就不 知道要干什 么 , 有 的学生还 吵闹 , 而基础差 的学生 每学完一两个单元的生字 , 班上就要举 行一次认 字 比赛 , 学生 有 的才 刚动笔 , 有 的根本不会写 , 教师就要 辅导这些学生做 练习 , 上台来认字 ,他们一个个 神情专注 ,都想把学过 的生字读准 很难关照已经完成作 业的学生 。 这时 , 教师会请一个学生手拿教鞭 来。 顺 利过关 的学生 , 教 师会在表扬栏里给他贴上一朵小红花 。 等 来到“ 生字墙 ” 前面 , 对学生说 : “ 请完成作业 的同学到识字加油站 到得了几朵小红花时 ,教师还会在一张小纸 片上写上一两句表扬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尊师爱生 现代教育中的“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伦理依附关系,而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

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二)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

它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三)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四)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形成亲密或排斥的心理状态,而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学生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起着重大的影响。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各门课程是有不同情感的,它影响着注意力和时间的分配,带来了各门课程学习的不平衡。

这些都可以从师生心理关系等因素上找到原因。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口诀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口诀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口诀
以下是 7 条口诀及例子:
口诀一:民主平等好氛围呀!
例子: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就像朋友一样各抒己见,难道这不是民主平等的体现吗?比如讨论诗歌的意境,大家踊跃发言,多棒呀!
口诀二:互尊互爱感情深哟!
例子:学生尊重老师的教导,老师也关爱每一个学生,这不是很温馨吗?就像小王生病了,老师细心地照顾他,真的很有爱啊!
口诀三:教学相长共进步嘿!
例子:老师从学生的新奇想法中获得灵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这不就是教学相长嘛!小张提出的创意点子,让老师都眼前一亮呢!
口诀四:宽容理解多耐心啦!
例子:小李犯了错误,老师没有一味批评,而是耐心引导他认识到问题,多宽容理解呀!这样的关系才和谐嘛!
口诀五:亦师亦友真亲密呀!
例子:下课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聊天,不就是亦师亦友的状态吗?就像和好朋友在一起一样无拘无束,多难得呀!
口诀六:共同成长乐无边呀!
例子: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都收获满满,一起成长,这难道不快乐吗?就像那次校园比赛,大家齐心协力,多开心啊!
口诀七:新型关系美如画哟!
例子:看着校园里师生之间融洽的互动场景,不就是一幅美如画的景象吗?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真的让人赞叹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我国的新型师生关系充满了和谐、温暖与进步,为教育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刘东霞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4年第07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积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其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

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

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一、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

1.导师
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

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2.朋友
与学生交朋友,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

“教师”这个神圣庄严的词汇快要和“朋友”画上等号了。

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是合作的朋友。

学生迫切要求架起与老师的友谊之桥。

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理解、去尊重、去温暖、去感化。

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是师德高尚、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乐于并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是他们苦恼的倾听者,是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

3.助手
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

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
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

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

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对学生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自尊心,这是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

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

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对待学生。

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教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

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感情。

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爱的魔力呢?“锅不热,饼不靠”是句俗语,说的是家长要爱子女的道理,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释放自己的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生活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迷人的景象,得到爱的回报。

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对知识热情,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学生没有爱心的教师能获得尊重和爱戴,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对教师不爱甚至反感的学生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秩序、学好教师所任教的课程。

只要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就能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

既要洋溢着迷人的才情,又要闪烁着人格的魅力。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才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教师要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非靠威严的面孔、靠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靠的应该是丰赡的学养,“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文笔生动细腻、装帧精美的好书。

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使自己拥有一桶水,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中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师生情感才会交融、配合才会默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施教育了。

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他不仅可以比较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还会对授课教师产生由衷的喜爱。

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知道,我们曾经是那么喜欢甚至崇拜那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的教师,我们曾经为那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课堂而陶醉。

可以说,一个教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失去学生喜爱与尊重也常常在课堂。

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当下大气力于课堂,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追求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

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走进课堂,将生活体验和感受与课堂学习相融合,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喜欢课堂,进而喜欢教师,师生关系自然也就融洽了。

五、改进评价机制,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手段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课程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期末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尝试采用学生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然后师生间用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互相评价,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来,既能充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又能使我们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可操作性强,时间上灵活机动,可在学期的任一阶段学习中进行,它对师生间的沟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改进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这一评价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批评,学会了听取意见,学会了承受不同的声音,学会了自我完善,学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善待他人,它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综合评价机制是科学、灵活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运用,无论教师或学生终会受益匪浅。


(作者单位:黑龙江五常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