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五四制2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期中考试卷
期中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融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白醋D.液氧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氧元素4.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为:“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
下列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开发新能源B.研究物质的运动状态C.研制新材料D.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5.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核内中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内质子数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7.小明无意中将醋洒在了烧水的水壶内,发现有气泡冒出,他不应该()A.向老师请教B.认为自己做错了,将水壶洗净即可C.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能挥发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金的延展性比较好9.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判断10.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4B.6C.8D.1011.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铱的原子序数是77B.铱的质子数是77C.铱属于非金属元素D.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物质时,误将物质放在右盘,这样称得的固体物质质量为13.2g(1g以下用游码)。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素养检测(含解析)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素养检测(含解析)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2山东菏泽中考改编)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B.雨水过滤可得到纯水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D.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2022山东庆云期中)下列关于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白色B.导热性C.熔点高D.易锈蚀3.【跨学科·语文】(2023山东莱西期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枝梅的暗香属于梅花的物理性质B.梅花开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判断是梅而不是雪的依据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D.暗香来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4.【主题教育·二十四节气】(2022山西中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5.(2023山东莱州期末)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6.(2022山东高青期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用滤纸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明矾能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有颜色或有气味的杂质7.(2023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移走蒸发皿C.滴加液体D.检查气密性8.(2022山东龙口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9.【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山东阳谷期中)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关系。
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
)1、铁是我们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金属之一,关于铁的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 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B. 钢铁为什么会生锈C. 如何将钢板轧成汽车外壳D. 铁锈是由什么组成的2、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前,小明的以下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需要很长时间②化学变化只在燃烧时发生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④物理变化没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A.②B.③C.①③D.②④3、化学学习不能满足于单纯和机械的书本知识.这是因为(1)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生活无处无化学;(2)化学需要观察和实验,需要掌握技能和方法,而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3)化学需要感受、体验和运用,从而更加热爱化学、热爱生活;(4)化学学习需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质疑和探究.A. (1)(2)(3)B. (2)(3)(4)C. (1)(2)(3)(4)D. (1)(2)(4)4、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实验B. 假设或猜想C. 观察D.得出结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C.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6、“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C. 烧制瓷器D. 冶炼生铁7、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8、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有以下的描述:①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③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①D.①③9、为探究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的合理做法,小明同学按图中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底部变黑。
2019-2020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计20分,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化学的发展造就了现代社会,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帮助人类研究新材料B.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工生产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D.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能源2.(1分)201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备受关注,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1分)小东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
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方案D.进行实验4.(1分)冬天第一场雪,当雪花落在地上,会很快化为水滴。
在雪花化作水滴的过程中,对水分子行为描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能量降低了B.水分子的体积变小了C.水分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D.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了5.(1分)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B.食物腐败:分子种类发生变化C.水蒸发后体积增大:分子总数增加了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总数减少6.(1分)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7.(1分)下图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8.(1分)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B.C.D.9.(1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药品时,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的正确操作是()A.调节平衡螺母B.继续加药品C.减少药品D.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10.(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强()A.使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药品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8.05g固体药品C.直接凑到试剂瓶口闻药品气味D.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1.(2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12.(2分)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投药杀菌消毒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13.(2分)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14.(2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应选用的净化循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15.(2分)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计4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33分)16.(10分)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现有以下五个变化:①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②电灯通电发光;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给水通入直流电产生气体;⑤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鲁教版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60分钟) 题号一 二 三 等级 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内)1.下列对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棉、麻等植物纤维纺纱织布B .用钛和钛合金制成飞机、火箭的外壳C.用砂子、石灰石和纯碱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D.用铝箔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2.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 .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3.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做出结论4.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5.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密度低B .耐磨损C .导电性差D .抗氧化性强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6.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和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白炽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苹果腐烂时放热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8.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9.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纯牛奶 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 白醋、蒸馏水 D.二氧化碳、铁11.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2019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温馨提示:1.本卷共6页。
全卷满分70分,答卷时间为60分钟。
2.填空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液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2.液态的水煮沸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对水分子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增大B.运动速度加快C.数目增多D.间隔增大3.下列典故或诗词句描述的主要是化学变化是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C.凿壁借光 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制造汽车的材料有:①钢铁②合成橡胶③钢化玻璃④塑料⑤皮座椅。
其中属于人造材料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剩余的药品放回试剂瓶中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让试管口略向下C.若取无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用手拿D.取用大块状固体应用药匙6.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能量的转化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植物生长 B、手电筒使用干电池照明C.空调取暖 D.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7.下列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黑色固体D.火星四射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蔗糖+水蔗糖水B.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C.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D. 氢气+氧气水9.用体温计测体温时,随温度的升高,其中的水银柱会上升。
其原因是A.其中的粒子体积增大 B.其中的粒子间间隔增大C.其中的粒子质量增大 D.其中的粒子分解成更多粒子10、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主要是由于A. 分子质量很小B. 分子体积很小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12.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 B.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左右螺母15.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降,然后过滤以获得淡水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凝固以获取淡水D.用超滤膜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获得淡水1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五四制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五四制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燃烧液化石油、酒精挥发B.汽油挥发、植物的呼吸作用C.牛奶变质、铁锅生锈D.木棍折断、西红柿榨成汁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还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4.﹣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6.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雪碧饮料8.“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xx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9.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10.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不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1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面取出.正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1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14.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纯净水D.高锰酸钾15.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A.手握试管,上下晃动B.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摆动C.手握试管,用臂摆动D.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16.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最好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1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D.铝+氧气氧化铝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C.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完全消耗D.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1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凡是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二、我会填空(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5分.)21.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22.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③白醋;④加碘食盐;⑤冰水混合物;⑥蒸馏水;⑦啤酒;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⑨液氧;⑩“可口可乐”饮料.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23.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 ,B ,C ,D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2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2)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进行(填“能”或“不能”).(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②在空气中(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燃烧.(4)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2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5)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氢氧化钙和固体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20xx-20xx学年山东省××市××县乐安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燃烧液化石油、酒精挥发B.汽油挥发、植物的呼吸作用C.牛奶变质、铁锅生锈D.木棍折断、西红柿榨成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燃烧液化石油,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分子间隔变大,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故B符合题意;C、牛奶变质;铁锅生锈,二者都有新物质生成,故C符合题意;D、木棍折断;西红柿榨成汁,物质形状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还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熔点、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还原性、可燃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故C正确;D、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4.﹣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2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称取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防止污染腐蚀托盘.【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操作错误.D、称取氯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各放一张纸,氯化钠放在纸上.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托盘天平和酒精灯的使用,了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及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方法.6.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污染性考虑;B、根据绿化工程的作用分析判断;C、根据焚烧落叶会污染空气考虑;D、根据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意义判断.【解答】解: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就减少了空气污染,故A正确;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故B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少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了解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实施绿化工程,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含义.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雪碧饮料【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生理盐水、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雪碧饮料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至少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雪碧饮料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8.“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xx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都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9.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操作要领:试管直立,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故A说法错误.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固体物质时,称量前要调节天平平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一些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需放在纸或玻璃器皿上称量,以防腐蚀托盘.故B说法错误.C.取用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用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故C说法正确.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手应握住试管夹的长柄,按短柄会导致试管脱落.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0.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不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解答】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故B错误;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故C错误;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1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面取出.正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①⑤⑥②.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B.细铁丝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不产生火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细铁丝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选项描述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产生白雾,该选项描述不正确.故选:B.【点评】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要注意区分.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解答】解: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9mL实际比29mL大;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1mL,实际小于11mL,所以倾出液体的体积是大于18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14.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纯净水D.高锰酸钾【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利用单质化合物的判定方法,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方法,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含有氧气,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A对;B、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故B错;C、水是纯净物,只含水分子,故C错;D、高锰酸钾是纯净物,只含高锰酸钾分子,故D错.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单质化合物的判定方法,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A.手握试管,上下晃动B.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摆动C.手握试管,用臂摆动D.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洗涤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最好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材料:1.天然材料: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真皮等。
2.人工合成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二、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主要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5.注意:(1)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如:电灯发光)。
(2)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
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6.常见的例子:(1)化学变化: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衰老等。
(2)物理变化: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电器的工作过程(电熨斗,电饭煲等)。
(3)注意: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7.知识提升:(1)从宏观角度看:定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和结构与原先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液氧是同种物质,氧气和氢气是不同物质。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区别:有无新的分子生成。
共同点:原子都不变。
特别注意: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1.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有的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2)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共21套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共21套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1.1化学真奇妙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化B. 酒精燃烧时释放出能量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光能D. 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钢铁生锈C. 酸雨侵蚀D. 冰山融化3.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衣:棉布制成衣服B. 食:大豆制成豆浆C. 住:石块砌成房屋D. 行:燃油驱动汽车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钢铁生锈B. 轮胎漏气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5.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B. 酒精挥发C. 玻璃破碎D. 冰雪融化6.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B.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7.实验室里几种物体的叙述中有关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B. 蜡烛:受热我就会熔化C. 灯泡:通电后我发光,带来光明D. 铁钉:我生锈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A. 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B. 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C. 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D. 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果汁压榨B. 酒精挥发C. 木炭燃烧D. 冰雪融化10.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面包发霉B. 榨取果汁C. 油脂变质D. 菜刀生锈11.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C. 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燃烧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2.根据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 运动出汗之后,可适当饮用食盐水C. 做馒头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纯碱D.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灶是否漏气1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矿石粉碎B. 冰雪消融C. 石油分馏D. 葡萄酿酒二、填空题14.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3)高锰酸钾: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 ;(6)干冰:________ .15.根据下列叙述,选择适当的内容的序号填空.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②木炭可以燃烧;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④水受热变成水蒸汽;⑤木炭是灰黑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现象的是________.16.妈妈为小志的十六岁生日聚会准备了很多物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1)奶油蛋糕的配料表如图1,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2)点燃生日蜡烛,发出光和热,实现了能量转化: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能燃烧是因为石蜡这种可燃物满足了: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五四制2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蜡烛燃烧、纸撕成碎片C.铁生锈、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灯光发光、食物腐烂变质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D.汽油易挥发3.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4.向试管中装粉末状药品时先使试管倾斜,盛药品的药匙送入试管底部后使试管直立,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B.让药品快速落入试管底部C.不让药品落入试管外D.这样操作方便5.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6.小英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5 mL B.大于15 mL C.小于15 mL D.无法确定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发现者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9.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10.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二氧化碳B.氮气C.水D.氧气1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a中燃着的木条熄灭,b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变旺B.a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变旺,b中燃着的木条熄灭C.a,b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都变旺D.a,b中燃着的木条都熄灭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气味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液体试剂1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1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的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③15.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6.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电热壶内水沸腾C.葡萄酒变酸D.白菜腐烂17.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18.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D.爆炸19.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放烟花C.蜡烛燃烧D.电灯通电发光2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拱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能D.风力发电2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22.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①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②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④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盐中含有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能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24.古诗词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5.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冰块融化C.酒精挥发D.农家肥的腐熟26.下面是一些学生使用滴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后滴管倒置B.吸取液体后滴管平放C.用一支滴管吸取一种药液后不经洗涤就用来吸取另一种药液D.滴瓶中的滴管不能取用其它药液,只能用来吸取该滴瓶中的药液27.向试管中装入一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A.固体粉末B.块状固体C.可能是块固体或粉末状固体D.液体28.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汽,温度最高B.火柴梗接触内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9.1998年诺贝尔化学将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了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化3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盐酸除铁锈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31.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铜丝导电C.石灰水久置在空气中变浑浊D.纸张燃烧3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铜导电性良好,可作电线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3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推理34.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B.②C.③④D.②④35.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插入燃着的小木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36.在实验室制取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应取毫升,固体只需.37.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名称填空①用于加热的仪器是;②量取液体体积的是;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38.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取用时应先拿下瓶塞在桌面上,然后拿起试剂瓶,使标签,另一只手拿试管,使瓶口试管口,使液体倒入试管中,倒完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39.下表示某学生探究蜡烛燃烧火焰和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报告,在空格内用简练的文字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蜡烛燃烧、纸撕成碎片C.铁生锈、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灯光发光、食物腐烂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铜变成铜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自行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纸撕成碎片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铁生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灯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变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D.汽油易挥发【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状态和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汽油易挥发属于汽油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煤的燃烧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电热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4.向试管中装粉末状药品时先使试管倾斜,盛药品的药匙送入试管底部后使试管直立,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B.让药品快速落入试管底部C.不让药品落入试管外D.这样操作方便【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少量试剂的反应,利用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利用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利用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利用广口瓶.【解答】解:A、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故A正确;B、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B正确;C、烧杯用于较多量液体加热,故C正确;D、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6.小英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5 mL B.大于15 mL C.小于15 mL 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进行读数及误差分析.【解答】解:俯视读数为20mL,则量筒内实际的液体体积<20mL;仰视读数为5mL,则量筒内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5mL,所以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20mL﹣5mL=15mL;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解答】解:A、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化学定义中涉及的内容,所以正确.C、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研究领域,所以正确.D、物质的制取涉及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发现者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9.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物质的变化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解答】解:A、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故对B、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石蜡熔化又是物理变化;故对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质,并不是化学变化都会有沉淀生成;故错D、物质的变化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同时物质的变化又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故对故选C【点评】掌握化学变化的概念和本质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就容易解决此题.10.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二氧化碳B.氮气C.水D.氧气【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a中燃着的木条熄灭,b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变旺B.a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变旺,b中燃着的木条熄灭C.a,b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都变旺D.a,b中燃着的木条都熄灭【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如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故a中燃着的木条熄灭,b中燃着的木条的火焰变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气味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液体试剂【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C、读取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行;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解答】解:A、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垂直悬空滴加,故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正确.C、读取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行,故错误;D、取用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等相关内容.在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1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即不能在该仪器内进行化学反应,根据各种仪器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烧杯,可用于需要较大量溶液的反应的反应容器;故A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B、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等;故B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C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D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故选C.【点评】量筒作为一种计量类仪器,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不可用作任何反应的容器.1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的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③【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回答.【解答】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首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放入水槽,将饮料管插入集气瓶,并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然后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即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不大,认真操作实验即可顺利解答.15.( 1分)(2014•××校级模拟)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不能说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在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的含量大幅下降,则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