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关于组成原理实验的说明(1)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实验项目名: 实验台基本模块认识实验实验要求:学习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的,认识组成原理实验台上的各个组成部件模块,熟悉各模块的功能、数据通路和使用方法,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实验内容:(1)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实验台各模块的组成和功能✶运算器单元- 74LS181(4位并行运算器),输入端74LS373(锁存器),输出端74LS245(三态缓冲器),74LS74(双D触发器)。
✶寄存器组单元– 3片74LS374 作为三个通用寄存器使用,R0、R1、R2 与总线相连。
✶地址寄存器单元– 2片地址锁存器74LS273锁存地址,通过总线将地址送入到该地址寄存器单元,而该地址寄存器与存储器接口相连,用于访问存储器。
✶数据总线单元–显示当前数据总线输出的内容。
✶主存储器单元–由6116 SRAM(4片)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存储实验用机器指令,连接到数据和地址总线上。
✶程序计数器PC– 8位指令地址,使用2片74LS163构成,通过控制信号,可实现PC内容与总线间的交换。
✶指令寄存器单元—使用1片74LS273锁存器锁存当前执行的指令,IR寄存器的一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另一端则连接到微地址单元的地址输入接口,用于寻址控存。
✶时序启停单元—通过输入系统脉冲源,可产生T1~T4四个标准的周期性信号,并且通过按键控制,可产生单次脉冲。
✶微程序电路单元—模拟微程序结构的CU,根据指令的操作码译码后得到的微程序地址,访问系统中的控存6116,取出微指令后,发出相应的微操作控制信号,控制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及功能器件的动作。
该实验台各模块共有26个微控制信号,其中有7个(BUS-111,BUS-110,Rd-BUS,Rs-BUS,299-BUS,ALU-BUS,PC-BUS)采用译码输出的方式,而剩余的采用直接控制方式输出。
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由微指令的低地址(每条微指令长度为32位,其中(26-7)+3(译码)为微操作控制位,其余的为下地址)部分决定。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逻辑——交通灯系统设计子实验1:7 段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1)理解利用真值表的方式设计电路的原理;(2)利用Logisim 真值表自动生成电路的功能,设计一个 7 段数码管显示驱动。
二、实验方案设计7 段数码管显示驱动的设计方案:(1)输入:4 位二进制(2)输出:7 段数码管 7 个输出控制信号(3)电路引脚:(4)实现功能:利用 7 段数码管显示 4 位二进制的 16 进制值(5)设计方法:由于该实验若直接进行硬件设计会比较复杂,而7 段数码管显示的真值表较容易掌握,所以我们选择由真值表自动生成电路的方法完成该实验。
先分析设计 7 段数码管显示驱动的真值表,再利用Logisim 中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将真值表填入,自动生成电路。
(6)真值表的设计:由于是 4输入 7输出,真值表共有 16 行。
7输出对应 7个引脚,所以需要依次对照LED 灯的引脚顺序进行设计,如下图所示(注意LED 的引脚顺序):三、实验步骤(1)在实验平台下载实验框架文件RGLED.circ;(2)在Logisim 中打开RGLED.circ 文件,选择数码管驱动子电路;(3)点击“工程”中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先构建4输入和7输出,再在“真值表”中,将已设计好的真值表的所有数值仔细对照着填入表格中,确认无误后点击“生成电路”,自动生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4)将子电路封装为如下形式:(5)进行电路测试:·自动测试在数码管驱动测试子电路中进行测试;·平台评测自动测试结果满足实验要求后,再利用记事本打开RGLED.circ 文件,将所有文字信息复制粘贴到Educoder 平台代码区域,点击评测按钮进行测试。
四、实验结果测试与分析(1)自动测试的部分结果如下:(2)平台测试结果如下:综上,本实验测试结果为通过,无故障显示。
本实验的关键点在于:在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LED 灯的引脚顺序,保证0-9 数字显示的正确性,设计出正确的真值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寄存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各种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要求:利用CPTH 实验仪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包括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数据寄存器组R0..R3,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
实验电路: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CPTH 用74HC574 来构成寄存器。
74HC574 的功能如下:- 1 -实验1:A,W 寄存器实验原理图寄存器A原理图寄存器W 原理图连接线表:- 2 -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
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将55H写入A寄存器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55H置控制信号为: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
将66H写入W寄存器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66H- 3 -置控制信号为: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W 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W寄存器。
放开STEP 键,CK 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66H 被写入W 寄存器。
注意观察:1.数据是在放开STEP键后改变的,也就是CK的上升沿数据被打入。
2.WEN,AEN为高时,即使CK有上升沿,寄存器的数据也不会改变。
实验2:R0,R1,R2,R3 寄存器实验连接线表- 4 -将11H、22H、33H、44H写入R0、R1、R2、R3寄存器将二进制开关K23-K16,置数据分别为11H、22H、33H、44H置控制信号为:K11、K10为10,K1、k0分别为00、01、10、11并分别按住STEP 脉冲键,CK 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R0、R1\R2\R3 的黄色选择指示灯分别亮,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被写入寄存器。
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1)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分解实验是为原理实验中的整机实验而进行的准备工作,从逻辑功能上讲每个实验都可以是与整机实验有关的一部分,各分解实验都能构成一个独立的逻辑功能,每个实验的逻辑规模都可以控制在实验台的限制之内。
学生通过这些分解实验可以可以掌握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积累一些实验经验和技巧,同时熟悉一些中、小规模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提高逻辑设计的能力。
这样在进行逻辑规模较大的整机实验时,学生们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
TEC-5实验箱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区简介这部分为用户提供了通用的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平台。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分:1)实验台左半部的10个双列直插插座;2)ISP1032在线系统编程芯片及下载插座;3)6个数码管及其驱动电路;4)2个数据指示灯;5)小喇叭及其驱动电路;6)16个电平拨动开关;7)2个单脉冲按钮。
1.10个双列直插插座这一部分在实验台的左上部,实验时用于插中、小规模数字逻辑器件。
注意:插座的电源和地都没有连接。
(需做实验时同学先行连接)2.ispLSI1032 (In-System Programmable High Density PLD)在系统可编程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它位于实验台的左下部,用于设计并实现复杂的数字逻辑或数字系统电路。
它有1个下载插座,下载时下载电缆的一端插在下载插座上,另一端插在PC机并行口上,下载电缆将PC机和ispLSI1032连在一起。
在PC机上运行ispEXPERT工具软件,输入数字逻辑或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编译、连接和适配,然后下载到ispLSI1032中去,就构成了1个新的能实现设计功能的器件。
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中的综合实验,就是用ispLSI1032实现的。
3.六个数码管及其驱动电路。
为了能做较复杂的实验,比如电子时钟和数字频率计等实验,实验台上安装了6个共阳极数码管。
六个数码管位于实验台的上部中间。
右边5个数码管各由一片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7驱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四个实验 图)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周孙彬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2级学号:3126010050指导教师:张旭玲职称:讲师2014年06 月22日实验项目列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1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张旭玲2 存储器和总线实验张旭玲3 微程序控制单元实验张旭玲4 指令部件模块实验张旭玲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2级姓名:周孙彬学号: 3126010050 实验课程:实验室号:_______ 实验设备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掌握74LS181的功能和应用实验要求完成不带进位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行过程。
实验说明1、ALU单元实验构成(如图2-1-1)1、运算器由2片74LS181构成8位字长的ALU单元。
2、2片74LS374作为2个数据锁存器(DR1、DR2),8芯插座ALU-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运算器的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8芯插座ALU-OUT 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图2-1-1图2-1-22、ALU单元的工作原理(如图2-1-2)数据输入锁存器DR1的EDR1为低电平,并且D1CK有上升沿时,把来自数据总线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1。
同样使EDR2为低电平、D2CK有上升沿时把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数据锁存器DR2。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2片74LS181组成,它可以进行2个8位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S0、S1、S2、S3、M、CN)。
当实验者正确设置了74LS181的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DR1、DR2内的数据。
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运算器结构如下图所示。R0、R1、R2 均为 D 触发器组成的八位寄存器,在打入 脉冲 CPRi 的作用下,接收数据输入端提供的信息送入 Ri 中。
μIR23-16 为微指令寄存器的高八位,可定义为操作数。进位信号 C0、打入脉冲 CPR0、CPR1、CPR2、M、S0、S1、S2、S3 均由微指令寄存器的 μIR8 和 μIR7--μIR0 产生。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ALU 的设计
该部分中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用两片 74LS181 芯片按如下图所示结构实现八位 组间串行进位运算器。
74LS181 功能表如下图所示。
5
计算机一班 鸿武 QQ:2420430689(2 号)
ALU 的实现电路图如下。
实验调试
将设计完成的电路图下载到 FPGA 中。按照前面所给的 74LS181 功能表编写 微指令,并写入到 ROM 中,微指令从 0 地址单元开始存放。
微程序控制的存储器读写系统设计............................................... 7 设计目的................................................................. 7 设计要求................................................................. 7 结构与信号索引........................................................... 8 微指令格式及微指令编制................................................... 8
微程序控制的运算器设计详细电路图 ........................................ 22 微程序控制的存储器读写系统设计详细电路图 ................................ 24 微程序设计模型机详细电路图.............................................. 25 硬布线控制的模型机详细电路图............................................ 34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各部件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掌握,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1、掌握运算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半导体存储器如何存储和读取数据;3、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以及工作过程,掌握用单步方式执行一段微程序以及如何检查每一条微指令正确与否的方法;4、掌握数据传送通路工作原理;5、能够将运算器、微程序控制器和存储器三个部件连机,形成一个基本模型机系统。
同时,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
(三)实验学时分配表(表格说明)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结合学过的有关运算器的基本知识,掌握运算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特别是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工作原理;(2)验证多功能算术单元74181、74182的运算功能;(3)熟悉掌握本实验中运算器的数据传输通路。
二、实验要求(1)预习74181、74182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关系;(2)测量数据要求准确;(3)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实验中的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成8位字长的ALU构成。
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到ALUO1插座,实验时用8芯排线和内部数据总线BUSD0~D7插座BUS1~6中的任一个相连,内部数据总线通过LZD0~LZD7显示灯显示;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两个锁存器的输入并联后连至插座ALUBUS,实验时通过8芯排线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D7插座EXJ1~EXJ3中的任一个;参与运算的数据来自于8位数据开关KD0~KD7,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直接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通过数据开关输入的数据由LD0~LD7显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讲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讲义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协同工作的学科。
它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涉及到计算机的各个层次、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基础课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提高计算机系统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
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负责执行指令、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交互,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总线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对于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指令的执行和流水线技术等。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指令的执行是计算机进行计算和逻辑操作的基本单元。
计算机通过解码和执行指令,对数据进行处理。
流水线技术是提高计算机执行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将指令执行分解成多个阶段,可以提高指令的吞吐量。
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计算机的设计方法。
计算机的设计方法包括指令系统的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微程序设计等。
指令系统的设计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决定了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是实现计算机各个功能模块的基础,包括加法器、乘法器、寄存器和控制电路等。
微程序设计是实现指令的执行和控制的基础,将指令分解成微指令并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评分:2011年6月17日实验一验证74LS181运算及逻辑功能1、实验目的(1)掌握运算逻辑单元(ALU)的工作原理;(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3)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组合功能。
2、实验原理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由74LS181芯片作为验证实验的核心元器件。
其中,A0-A3,B0-B3作为输入端,开关作为输入信号,直接和输入端相连接。
S0-S3作为运算方式控制端,通过开关来输入控制信号,从而实现,不同运算间的转换。
CN及M端口作为元算类型控制端。
实验中,通过设置CN、M、S0-S3的值,来控制运算类型,通过A0-A3、B0-B3来输入运算数,当运算设置完成后,74LS181芯片将自动根据设置,将两个运算数,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运算结果输入显示器,进行显示。
ALU能进行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位ALU—74 LS181能进行16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功能如下:(上表中的“/”表示求反)3、实验内容3.1、实验电路图:(图1.1)图1.13.2.实验操作1)根据实验要求及实验原理图,在模拟系统平台上构建实验电路图。
2)仔细阅读实验说明,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及功能。
3)根据实验要求,对电路进行参数设置,进行实验数据的验证,并将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数据统计如下)3.3.实验数据4、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我对组成原理的课程设计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基本能熟练的运用虚拟实验平台,并能运用虚拟实验平台来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
同时,我也了解并掌握了如何利用实验平台来设计电路,进行元器件的连接,此外还掌握了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了解了四位运算功能器的组合功能,基本掌握了算术运算逻辑的工作原理。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组成原理及理论知识的了解。
5、操作举例截图:0000(S0-S3)-0(M)-0(CN)0100(S0-S3)-1(M)1000(S0-S3)-0(M)-1(CN)实验二运算器1、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算术逻辑但愿(ALU)的应用方法;2) 进一步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原理;3) 熟练掌握有关数字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题⽬:时标系统的设置和组合成绩:⼀、实验⽬的1、了解时标系统的作⽤2、会设计、组装简单的时标发⽣器⼆、实验内容参照时标系统的设计⽅法,⽤组合逻辑⽅法设计⼀个简单的节拍脉冲发⽣器,产⽣图1-6所⽰的节拍脉冲,并⽤单脉冲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在实验报告中画出完整电路,写出1W 、0W 和1N 的表达式。
图1-6 简单的节拍脉冲发⽣器⼀周期的波形设计提⽰:1、由波形图求出节拍脉冲1W 和0W 的表达式,进⽽组合成1N 的表达式。
2、注意节拍电平1T 和0T 的翻转时刻应在0M 下降沿与M 的上升沿同时出现的时刻。
3、注意D 触发器的触发翻转要求。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和+5V 直流稳压电源2、集成电路由附录A “集成电路清单”内选⽤四、实验电路原理(实验电路原理图)时标系统主要由时钟脉冲发⽣器、启停电路和节拍脉冲发⽣器三部分组成成,结构如图1-1所⽰。
图1-1 时标系统组成1、时钟脉冲发⽣器主要由振荡电路、分频电路组成,其作⽤是产⽣⼀定频率的时钟脉冲,作为计算机中基准时钟信号。
如图1-2所⽰。
图1-2 时钟脉冲发⽣器组成2、启停电路计算机是靠⾮常严格的节拍脉冲,按时间的先后次序⼀步⼀步地控制各部件⼯作的,所以,机器启停的标志是有⽆节拍脉冲,⽽控制节拍脉冲按⼀定的时序发⽣和停⽌,不能简单地⽤电源开关来实现。
如图1-3所⽰。
图1-3 简单的启停电路为了使机器可靠地⼯作,要求启停电路在机器启动或停机时,保证每次从规定的第⼀个脉冲开始启动,到最后⼀个脉冲结束才停机,并且必须保证第⼀个和最后⼀个脉冲的波形完整。
如图1-4所⽰。
图1-4 利⽤维持阻塞原理的启停电路3、节拍脉冲发⽣器节拍脉冲发⽣器的作⽤是产⽣⼀序列的节拍电平和⼯作脉冲。
节拍电平是保证计算机微操作的时序性,⼯作脉冲是各寄存器数据的打⼊脉冲。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第二章分部实验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为课程设计做准备,本章安排了四个分部实验,这些实验均在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上进行。
§2.1 分部实验1本实验包括寄存器的验证实验及运算器的验证、设计实验。
2.1.1 寄存器实验寄存器是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部件, 常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指令等。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用N个触发器即可。
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分寄存器是8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在COP2000实验仪中,寄存器由74HC574构成,它可以存放8位二进制代码,其中的一位二进制代码是由一个D触发器来存储的。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74HC574的工作原理。
图2-1是74HC574的原理图。
图2-1 74HC574原理图我们可以看到,在CLK的上升沿,输入端的数据被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输出数据。
表2-1列出了74HC574的使用方法。
表2-1 74HC574使用方法图2-2为74HC574的工作波形图。
图2-2 74HC574工作波形图一、实验一:A,W寄存器实验1、实验器材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万用表。
2、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74HC574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掌握寄存器A,W的工作原理。
3、实验要求分别验证A,W寄存器的功能。
4、实验原理A,W寄存器是作用于ALU输入端的两个寄存器,两个参与运算的数分别来自A或W。
图2-3、图2-4分别为寄存器A,W的原理图。
图2-3 寄存器A原理图图2-4 寄存器W原理图A,W寄存器的写工作波形如图2-5所示。
图2-5 寄存器A,W写工作波形图其中,AEN、WEN分别为A选通和B选通。
5、实验步骤与内容(1)按照表2-2连线表2-2 A,W寄存器实验连线表(2)将数据55H写入A寄存器首先将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数据总线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55H。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组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3、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4、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以及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操作。
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存储和变化情况。
2、控制器实验模拟了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
分析不同指令对计算机状态的影响。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了内存的读写操作和地址映射方式。
考察了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命中率的计算。
4、总线实验观察数据在总线上的传输过程和时序。
分析总线竞争和仲裁的机制。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设备,将运算器模块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打开实验软件,设置运算类型和操作数。
启动运算,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运算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记录运算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控制器实验步骤连接控制器模块到计算机。
输入指令序列,使用示波器监测控制信号的产生和变化。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转换。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搭建存储系统实验电路。
进行内存读写操作,改变地址和数据,观察存储单元的内容变化。
分析缓存的替换策略和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4、总线实验步骤连接总线模块,配置总线参数。
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观察总线的仲裁过程。
测量数据传输的时序和带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算器实验结果加法、减法等运算结果准确,符合预期。
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正确无误。
观察到在运算过程中,寄存器的值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分析:运算器的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运算操作,其内部的电路和逻辑设计合理。
2、控制器实验结果指令能够正确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信号的产生和时序符合指令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1. 寄存器五、实验总结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连接和操作,对通用寄存器组进行了数据的写入和读出,两组数据完全对照,得到了预期效果,说明了存入数据的正确性,在整个过程中也对寄存器组的构成和硬件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 运算器五、实验总结基本熟悉了整个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了该实验装置按功能分成几大区,学会何时操作各种开关、按键。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掌握了运算器工作原理,熟悉了算术/逻辑运算的运算过程以及控制这种运算的方法,了解了进位对算术与逻辑运算结果的影响,对时序是如何起作用的没太弄清楚,相信随着后续实验的进行一定会搞清楚的3。
存储器五、实验总结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器材设备元件,按照给定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向静态RAM中写入数据并读出数据,在INPUT单元输入数并存入地址寄存器,再向相应的地址单元存入数,验证读出数据时,只需再INPUT单元输入想要读出单元的地址,再通过片选端CE读出存储单元内的数据,其中We=0是控制写端,WE=1控制读,CE低电平有效。
实验过程遇到一些问题,对实验内容不是很熟,有待提高。
4.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一个简单CPU的组成原理.(2)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PU,并且在此CPU的基础上,继续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CPU 由运算器(ALU)、微程序控制器(MC)、通用寄存器(R0),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组成,如图5-1—1 所示。
这个CPU 在写入相应的微指令后,就具备了执行机器指令的功能,但是机器指令一般存放在主存当中,CPU 必须和主存挂接后,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还需要在该CPU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存和基本的输入输出部件,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实验一运算器部件实验一、实验目的⒈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
⒉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要求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算术运算实验、逻辑运算实验,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用。
三、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7-1-1所示。
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
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2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亦以8芯扁平线方式与数据总线相连,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一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图7-1-1运算器电原理图图7-1-1中T2、T4为时序电路产生的节拍脉冲信号,通过连接时序启停单元时钟信号“”来获得,剩余均为电平控制信号。
进行实验时,首先按动位于本实验装置右中侧的复位按钮使系统进入初始待令状态,在LED显示器闪动位出现“P.”的状态下,按【增址】命令键使LED显示器自左向右第4位切换到提示符“L”,表示本装置已进入手动单元实验状态,在该状态下按动【单步】命令键,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信号,而LDDR1、LDDR2、ALU-B、SW-B、S3、S2、S1、S0、CN、M各电平控制信号用位于LED显示器上方的26位二进制开关来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
四、实验连线图7-1-2实验连线示意图按图7-1-2所示,连接实验电路:①总线接口连接:用8芯扁平线连接图7-1-2中所有标明“”或“”图案的总线接口。
②控制线与时钟信号“”连接:用双头实验导线连接图7-1-2中所有标明“”或“”图案的插孔(注:Dais-CMH的时钟信号已作内部连接)。
五、实验系统工作状态设定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动【增址】命令键,使LED显示器自左向右第4位显示提示符“L”,表示本装置已进入手动单元实验状态。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整机实验(1)
⼭东⼤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整机实验(1)⽂章⽬录⼀、实验时间2021年4⽉29⽇星期四,第9周2021年5⽉6⽇星期四,第10周整机实验总共四次,由于第⼀次实验出现问题,没做出来,第⼆次实验成功了,因此这次的博客包含了第⼀次和第⼆次整机实验的内容⼆、实验要求前两次整机实验的主要⽬的是完成⽼师要求的整机实验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如下1.设计基本指令系统,包含以下⼏个机器指令LOAD Ri AD:取数指令,指令长度为两字节,(AD)–> Ri,AD为操作数在内存中的地址,根据AD取得操作数,打⼊Ri STORE Ri AD:存数指令,指令长度为两字节,将Ri的值存⼊内存中(地址为AD)ADD Ri,Rj:加法指令,指令长度为⼀字节,Ri+Rj->Rj,将Ri和Rj中保存的数求和,存⼊Rj中HALT:停机指令,指令长度为⼀字节,实现停机功能2.模型机的基本结构为单总线,根据模型机框架图画出具体的电路图具体的结构框架图参考⽼师ppt⾥的这个图注意,千万不要参考例⼦⾥的图3.在保存两数相加的结果时,也要保存相应的状态位C:反映⽆符号数的运算是否产⽣进位。
运算结果的最⾼有效位向更⾼位进位或者借位,C置1,否则置0 V:反映有符号数的运算是否溢出。
运算结果超过了规定字长有符号数的表⽰范围,V置1,否则置0 N:反映运算结果的符号。
运算结果为负,N置1,否则置0。
Z:判断结果是否为0。
运算结果0,Z置1,否则置0。
其实有符号数和⽆符号数不⽤区分得太清楚,可以全部当成有符号数来算4.基本要求注意以下⼏点1. 要求必须使⽤连续脉冲,程序执⾏结束后⾃动停机2. 总共4条机器指令,其中LOAD和STORE指令为双字长,ADD和HALT指令为单字长3. LOAD指令取操作数采⽤的是直接寻址的⽅式,⽽不是⽼师⽰例⾥给的⽴即寻址三、整机实验基本思路3.1 前序知识在进⾏整机实验之前,由于涉及机器指令和微指令,⽐较复杂,因此⼀开始的时候我没弄清楚思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寄存器试验,2运算器试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寄存器试验,2运算器试验实验指导书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师:班级:第⼀章系统概述1.1 实验系统组成第⼆章基础模块实验实验⼀寄存器实验实验⽬的:熟悉试验仪各部分功能。
掌握寄存器结构、⼯作原理及其控制⽅法。
实验内容:利⽤实验仪开关区上的开关sk23-sk16提供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OUT 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码管和发光⼆极管显⽰。
实验原理:实验箱⽤74HC273 来构成寄存器。
(1)74HC273的功能如下:(2)实验箱中74HC273的连接⽅式:(3)实验逻辑框图12、打开实验仪电源,按CON单元的nRST按键,系统复位;如果EXEC键上⽅指⽰灯不亮,请按⼀次EXEC键,点亮指⽰灯,表⽰实验仪在运⾏状态。
3、利⽤开关和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OUT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码管和发光⼆极管显⽰。
并写出将数据5FH写⼊OUT寄存器的操作过程。
实验⼆运算器实验实验⽬的: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掌握运算器的⼯作原理和控制⽅法。
实验内容:利⽤实验仪提供的运算器,通过开关提供数据信号,将数据写⼊寄存器A和寄存器B,并⽤开关控制ALU的运算⽅式,验证运算器的功能。
实验原理:(1)实验逻辑框图:信号说明:IN0~IN7:ALU数据输⼊信号ALU_D0~ALU_D7:ALU数据输出信号:寄存器A写信号,低电平有效。
当T1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寄存器A。
:寄存器B写信号,低电平有效。
当T2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寄存器B。
:ALU计算结果读出信号,当T3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ALU计算结果送往ALU_D0~ALU_D7。
S3~S0,CN_I:ALU运算控制信号,控制ALU的运算⽅法。
T1,T2,T3:三个节拍信号,⾼电平有效,由con区的uSTEP按键控制,在运⾏状态时,依次按下uSTEP 键会依次发出T1、T2、T3节拍。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2012 -- 2013 年度第 2 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二)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1 设计目的 (1)2 设计内容 (1)3 实现方法 (1)3.1 系统目标 (1)3.2 主体功能 (3)3.3 开发环境 (3)4 小结 (5)附录 (6)附录1 源程序清单 (6)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一)1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完成所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旨在深化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基本知识,进一步领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一些算法,并进行具体实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设计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二):能够实现定点小数的机器数表示、定点小数的变形补码加减运算、定点小数的原码乘法运算和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3 实现方法3.1 系统目标(1)系统进入主界面后:菜单需要在输入口令正确后方可激活使用。
口令输入错误时要给出重新输入口令的提示,三次口令输入错误应该禁止使用。
(2)从主界面中点击相应的菜单可以进入对应的算法演示界面。
(3)实现定点小数的机器数表示,对于正数的定点小数,它的原码、补码、反码为它本身;移码为最高符号位变为1,其他位保持不变。
对于负数的原码为最高符号位为一,数值位保持不变;补码为从低位向高位找,直到找到第一不为零的位置将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后(包括第一个不为零的数)的所有数按位取反(包括符号位);反码为符号位为1,数值位按位取反;移码为符号位为0,然后从低位向高位找,直到找到第一不为零的位置将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后(包括第一个不为零的数)的所有数按位取反(不包括符号位)。
(4)定点小数变形补码加减运算算法:首先获取两个数的变形补码,获取补码的原则是:首先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正数,则将“+”号去掉,然后将第一个“0”变成“00”;如果是负数,则将“-"号去掉,然后从低位向高位找,直到找到第一不为零的位置将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后(包括第一个不为零的数)的所有数按位取反(包括符号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案
一、编程
1、将编程开关置为PROM
2、将实验板上STATE UNIT的STEP置为step,STOP置为run
3、置微地址
4、在MK1-MK24置代码
5、按动“START”按钮,根据微地址和微指令格式将微指令二进制代码写入控存
二、校验
1、将编程开关置为READ
2、将实验板上STATE UNIT的STEP置为step,STOP置为run
3、置微地址ma0—ma5
4、按动“START”按钮,启动时序电路,读出微代码,进行检验。
三、单步执行
1、将编程开关置为run
2、将实验板上STATE UNIT的STEP置为step,STOP置为run
3、CLR=1,微地址清零。
4、按动“START”按钮,启动时序电路,根据微地址灯和微命令灯,读出微代码,进行检验。
3、CLR=1,微地址清零。
4、按动“START”按钮,启动时序电路,单步执行一条微指令,对照流程图,根据微地址灯和微命令灯,读出微代码,进行检验。
四、在微机上运行程序
在计算机上单步/连续运行TDN程序,查看多条机器指令执行的过程。
实验中应
注意事项
1、本实验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2、连线较为繁复,易错。注意连线技巧。
1、实验板连线,注意连线较为繁复,注意遍记录遍插排线
2、用串行线连接计算机RS232口和实验板RS232口
二、联机读写程序
在计算机上运行TDN程序,将微程序写入控存,机器/汇编指令程序写入实验板存储器。
三、实验板上运行程序
1、将编程开关置为run
2、将实验板上STATE UNIT的STEP置为step,STOP置为run
20XX年10月 12日第 5、6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