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
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各医疗机构登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中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按照操作说明,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一、信息采集方式各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上报。
(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能够采用院内前置机对接平台全部接口的,对接后平台可以自动采集信息;(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只能对接平台部分接口的,采用自动采集信息和手工补充上报方式;(三)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无法进行数据接口对接的,采用手工上报方式。
二、信息上报及补报时间(一)第一批病种/手术(36个),自2020年10月10日起上报,需补报2020年1月1日及之后的出院病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首次住院)(STEMI)、心力衰竭(HF)、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脑梗死(首次住院)(ST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首次住院)(CAP)、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首次住院)(CAP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AECOPD)、髋关节置换术(THR)、膝关节置换术(TKR)、剖宫产(CS)、肺癌(手术治疗)(LC)、甲状腺癌(手术治疗)(TC)、乳腺癌(手术治疗)(BC)、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DVT)、住院精神疾病(HBIPS)、房颤(AF)、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二尖瓣置换术(MVR)、房间隔缺损手术(ASD)、室间隔缺损手术(VSD)、出血性卒中(ICH)、脑膜瘤(初发手术治疗)(MEN)、胶质瘤(初发,手术治疗)(GLI)、垂体腺瘤(初发,手术治疗)(PA)、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帕金森病(PD)、哮喘(成人,急性发作,住院)(CAC)、异位妊娠(手术治疗)(EP)、子宫肌瘤(手术治疗)(UM)、胃癌(手术治疗)(GC)、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TN)、中高危风险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SEP)早期治疗。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核心。
为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保证医疗安全。
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卫计委令第10号)》及《成都市医疗核心质量检查标准》等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疗事故的发生,促进我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指导思想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三、组织管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院长是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及药学、医技、护理等部门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我院建立“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的我院质量层级管理体系,负责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管理体系作用。
(一)决策层由我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成,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信息、后勤等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质量控制部(简称质控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控制层由医务部,质控部、护理部、妇计办.药学部、院感部,信息科、门诊部,医保科、财务枓,人力资源部、总务部、医学装备管理科、宣传科、行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组成。
(三)执行层由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等3-5人组成,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质控医生.质控护士负贪日常具体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平台1.0
考核标准
监控
/考
绩效排名
核
绩效分析
大数据平台
质量管理 分析/对比
预警 原因分析 处理反馈 改进建议
报告 发展总结日报 发展总结月报 发展总结年报 质量改进报告
其它报告
资源数据积累
一级功能 首页
质量指标监控
指标模版管理 指标管理报告
二级功能
首页 质量点分析 质控点管理 预警管理 分析模型列表
质量管理报告
04
患者画像
卫健委等监管机构
院领导
质量办公室
相关职能科室
数据分析展示
数据对比分析
数据监控报警
画像系统展示
医院自有质量控制点
卫健委18项质控流程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其他指标
hadoop
mapreduce
ETL工具
数据挖掘
医疗数据仓库
数据抽取、数据清洗 、数据标准化
HIS
LIS
电子病历 体检系统
合理用药系统
Pacs系统
错、合并、转换等操作”形成标准数据
围绕医院自有质控指标和监管部门18项制度,梳理
数据规则,形成主题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和展示。
01
02
03
04
05
06
医疗状态数据
缺失数据填报
信息申报
填报发布
数据查询
监管统一
应用说明:
可根据监管需求,快速创建表单和审核流程,可实现数据根据条件预填写,可创建填报单和查询单,多个流程应用生 成统一格式表单上报监管部门
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医院质控办公室
实际减轻质控办员工工作量,只需设定相 关质量控制点,数据自动进行抓取比对。
医院质量监控系统(HQMS)的开发与利用
较好的数据上报模式
无法覆盖指标, 分科按日采集 HIS系统 EMR系统 手麻系统 其他系统 编目审核数据 抽取处理 问题数据 电子病案 系统 自动生 成指标 上报指标 上报数 据 监测问 题数据 实时上 报完成
生成上 报数据
规划后的优点
• • • • • • • • • 数据汇总统一到电子病案系统内,做到数据统一管理 在编目时,将HQMS数据校验逻辑绑定,直接提升数据质量 可以通过病案首页直接计算指标数据,最大可以达到超过70%的指标项目 通过指标可以查询到指标的构成数据,并最小到某一份病案数据上,帮助医 院自查自身问题,对自身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对信息系统无法覆盖的指标(如突发事件问题、科研成果等),可以通过手 工采集方式,将采集数据端延伸到院内其他科室 上报前自动审核数据,将问题数据筛出,并进行修正处理 确保数据对外一致,避免出现同一数据不同内容,避免造假嫌疑 屏蔽问题数据,进行再处理 支持自动上报
– 与疾病相关 – 与疾病无关
• 如果一个病人在短期内再住院,医保将不给予报销, 我们需要抽取问题病例。 • 再住院常用天数
– – – – 当天再住院 一周内再住院 两周内再住院 一个月内再住院
启动PDCA循环
• 制度建立
• 收集数据
• 质量检查 • 分析评价 • 讲评资料 • 改进意见
Plan
传统现场评审问题
• 传统现场评审方法: – 不公平性 – 评审对象错位 – 评审过程错误
什么是JCI
• JCI由医疗、护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国际 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及中 美洲、亚太地区、北美、中欧、东欧以及非洲。目前 JCI已经给世界40多个国家的公立、私立医疗卫生机构 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指导和评审,13个国家(包括中国) 的78个医疗机构通过了国际JCI认证。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
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各医疗机构登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中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按照操作说明,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一、信息采集方式各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上报。
(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能够采用院内前置机对接平台全部接口的,对接后平台可以自动采集信息;(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只能对接平台部分接口的,采用自动采集信息和手工补充上报方式;(三)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无法进行数据接口对接的,采用手工上报方式。
二、信息上报及补报时间(一)第一批病种/手术(36个),自2020年10月10日起上报,需补报2020年1月1日及之后的出院病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首次住院)(STEMI)、心力衰竭(HF)、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脑梗死(首次住院)(ST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首次住院)(CAP)、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首次住院)(CAP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AECOPD)、髋关节置换术(THR)、膝关节置换术(TKR)、剖宫产(CS)、肺癌(手术治疗)(LC)、甲状腺癌(手术治疗)(TC)、乳腺癌(手术治疗)(BC)、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DVT)、住院精神疾病(HBIPS)、房颤(AF)、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二尖瓣置换术(MVR)、房间隔缺损手术(ASD)、室间隔缺损手术(VSD)、出血性卒中(ICH)、脑膜瘤(初发手术治疗)(MEN)、胶质瘤(初发,手术治疗)(GLI)、垂体腺瘤(初发,手术治疗)(PA)、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帕金森病(PD)、哮喘(成人,急性发作,住院)(CAC)、异位妊娠(手术治疗)(EP)、子宫肌瘤(手术治疗)(UM)、胃癌(手术治疗)(GC)、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TN)、中高危风险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SEP)早期治疗。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原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_VZ_A、〉、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质量是一个国家卫生事业的关键指标,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国家卫计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18项医疗核心制度。
这些核心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质量目标制度:医疗机构要制定医疗质量目标,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规划和管理。
2.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3.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
4.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合理处理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5.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价,全面了解和评价医疗质量水平,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7.医疗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要开展医疗质量风险管理,加强对医疗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8.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通过制定改进计划和实施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9.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及人员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及人员制度,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10.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11.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2.医疗质量教育和培训制度: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13.医疗质量管理绩效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绩效制度,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医疗机构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工作督查通报
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工作督查通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工作督查通报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水平持续提高,但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国家进行了督查,并向各地通报督查结果。
督查发现,一些地方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是医疗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医疗机构缺乏安全意识,对医疗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到位。
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次是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滞后。
一些医疗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影响了医疗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各地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操作规范的培训和执行,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要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各地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推进。
国家鼓励各地医疗机构加强与国际先进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水平。
此外,国家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医疗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总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督查通报的发布,对医疗机构进行了排查,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事业将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最新版
一、总则
1.1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全体员工,包括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1.3医疗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
(2)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3)全员参与,共同责任;
7.2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质量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的自动化、智能化。
7.3保障医疗质量信息安全,严格执行பைடு நூலகம்家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八、资源保障
8.1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8.2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0.3定期发布医疗质量绩效考核结果,为员工晋升、评优提供依据。
十一、跨部门协作
11.1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形成合力。
11.2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难题。
11.3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十二、外部合作与交流
12.1积极参与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9.4建立医疗质量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和患者积极举报医疗质量问题,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9.5强化内部审计,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审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十、绩效考核
10.1建立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体系,将医疗质量指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医疗质量。
10.2设定合理的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现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原则。
22.3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至此,本办法内容结束。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工作的核心,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
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范文)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范文)一、总则1. 目的和意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是负责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核心部门。
为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以规范质控中心的各项工作,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设立的质控中心,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3. 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依据医学科学原理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系统性原则:全面考虑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系统地进行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原则:通过不断的监测、评估和改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全员参与原则:鼓励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质控中心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质控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决策。
质控办公室: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配备专职质控人员。
专业质控小组:根据医疗服务的不同专业领域,设立相应的质控小组,如内科质控小组、外科质控小组等。
2. 职责分工质控中心领导小组制定质控中心的工作方针和政策。
审议和批准质控计划和方案。
监督和评估质控工作的实施效果。
质控办公室负责质控中心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制定和修订质控标准和操作规程。
组织开展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
汇总和分析质控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专业质控小组负责本专业领域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
制定本专业的质控标准和操作规范。
开展本专业的质量监测和评估。
组织本专业的质量改进活动。
三、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1. 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医学科学原理和循证医学证据。
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
2. 标准内容诊疗规范: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用药指南等。
操作规程:包括各类医疗操作的标准化流程。
服务质量标准:包括患者满意度、服务流程优化等。
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应急预案等。
3. 修订与更新定期组织专家对质控标准进行评审和修订。
医疗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
医疗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行动计划的背景 (3)1.2 行动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4)1.3 行动计划的总体框架 (5)2. 医疗质量提升的目标和策略 (6)2.1 总体目标 (7)2.1.1 提高患者满意度 (8)2.1.2 减少医疗差错率 (9)2.1.3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10)2.2 重点策略 (11)2.2.1 加强质量管理 (12)2.2.2 培训医护人员 (13)2.2.3 促进信息化建设 (14)3. 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16)3.1 人员培训与资质提升 (16)3.1.1 医护人员持续教育 (18)3.1.2 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培训 (19)3.2 流程优化与再造 (20)3.2.1 患者诊疗服务流程改进 (21)3.2.2 医疗废物与感染控制流程 (22)3.3 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 (23)3.3.1 电子病历系统升级 (24)3.3.2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 (25)3.4 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 (27)3.4.1 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机制 (29)3.4.2 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监管 (29)4. 数据监测与绩效评估 (30)4.1 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建设 (32)4.2 持续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 (33)4.3 第三方审计与质量评价 (34)5.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35)5.1 资金保障与资源配置 (37)5.2 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 (38)1. 内容综述开端:在医疗健康领域,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和健全的患者照护体系是实现患者满意度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及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
面对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质量差异以及医疗技术创新需求等多重挑战,制定“医疗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是促进医疗保险体系改革、强化精细化管理以及优化全程化监控的战略举措。
本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措施,结合信息技术的现代管理和专业培训,推动医疗行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改进目标
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改进目标为了提升国家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国制定了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十大安全改进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不懈努力,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一、提升医疗质量意识医疗质量意识是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医疗质量意识是医疗安全改进的前提。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患者至上的医疗服务理念,强化责任心、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前提。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二就是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事故的处理效率和公正性,保障患者权益。
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基础。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三就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是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四就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监管体系,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水平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医疗安全的基础。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五就是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
六、强化医疗质量考核医疗质量考核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因此,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六就是强化医疗质量考核,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考核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医疗质量控制内容
医疗质量控制内容一、背景介绍医疗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措施,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医疗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标准。
二、医疗质量控制的内容1. 临床质量控制- 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和执行临床路径,规范患者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医疗操作规范:制定和执行各类医疗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临床指南和协议: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制定和执行临床指南和协议,规范医疗行为和决策。
- 药物管理:建立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监测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 设备采购和验收:制定设备采购和验收标准,确保所购买的医疗设备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 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设备质量监测:建立设备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质量问题。
3. 医疗信息质量控制- 电子病历管理: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确保病历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安全。
- 医疗信息安全:建立医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
- 医疗信息质量评估:对医疗信息进行质量评估,发现和纠正信息错误和不一致性。
4.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 服务流程管理:规范医疗服务的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 投诉处理: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三、医疗质量控制的标准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
2. 行业标准和规范:医疗机构应遵守行业标准和规范,如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标准、医疗设备的相关标准等。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91859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三级综合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使用。
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执行过程中有关情况及时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付文豪、焦雅辉电话:010-68792205、68792097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包括7类指标:住院死亡类指标(Inpatient Mortality Indicators)、重返类指标(Patients Return Indic ators)、医院感染类指标(Hospital Infection Indicators)、手术并发症类指标(Operation Complication Indicators)、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Rational Use of Drug)、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Hospita指标分类rs)(一)住院总死亡率(TotalInpatient Mortality)。
表达方式:(二)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NeonatalMortality)。
1.新生儿患者总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新生儿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3.新生儿非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4.新生儿患者出生体重分级住院死亡率(1)出生体重≤75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出生体重751-10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3)出生体重1001-18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4)出生体重≥1801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5)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三)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Mortalityof Surgical Patients)。
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设计
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设计严莉萌;蒋雪炳;易俊;王学民【摘要】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医疗质量监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凭借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信息化、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已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分析我国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现状,阐述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和设想,通过该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现场采集、原始资料归档、结果自动分析、结果申辩互动,还可实现在线医疗专业岗位培训、执业资质管理与审核、日常医疗数据上报等功能.该系统预期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医疗质控数据采集的真实完整性,对各级医院医疗质量的宣传教育与指导,同时还可为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医疗质量分析并辅助决策相关政策.【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年(卷),期】2015(022)009【总页数】3页(P801-803)【关键词】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作者】严莉萌;蒋雪炳;易俊;王学民【作者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党政联合办,上海200443;上海市性病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上海200050;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党政联合办,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党政联合办,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党政联合办,上海200443;上海市性病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上海2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医疗质量是医院总体质量的集中体现,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医疗质量也是医院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1]。
长期以来,医疗质量监管一直是我国医疗管理体制的一个薄弱环节。
虽然部分省市(如上海市、浙江省与海南省等)在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以终末医疗质量管理和检查来评价医疗质量。
这种医疗质量管理形式属事后质量统计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和模式[2]。
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野县人民医院2016年医疗质量数据统计
1、登录地址:医疗质量控制数据收集系统 3、登录密码: p3033 p3004 p3292 p3293 p3294 p3295 p3296 p3297 p3298 p1572_176 p1573_176 p1574_176 p1575_176 p1576_176 p1579_176 p1580_176 p1581_176 p1584_177 p1585_177 p1586_177 p1587_177 p1588_177 p1589_177 p3870_177 p3871_177 p1590_178 p1591_178 p1592_178 p1593_178 p1594_178 p1595_178 p1596_178 p1597_178 p1598_178 p1599_178 p1600_178 p1601_178 p1602_178 p1603_178 p1604_178 p1605_178 p1606_178 p1607_178 p4051_178 p4052_178 p4053_178 p4054_178 p4055_178 p4056_178 p1608_178 p1609_178 p1610_178 p1611_178 p4069_178 p4070_178 p4071_178 p3730_782 p3731_782 p3732_782 p3733_782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专业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重返类指标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获得性类指标(住院)
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输注患者例次数 同期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例次数 数据采集方式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例次数 数据采集方式 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例次数 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 2015年数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采集方式 术中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 同期术中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 数据采集方式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次数 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次数 数据采集方式 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例数 数据采集方式 填写人 部门/科室 职务/职称
参数名 所属省份 医院类型 组织机构代码 医院名称 医院登记号 完整度 医院隶属关系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数据采集方式 ASA-Ⅰ级麻醉患者例次数 ASA-Ⅱ级麻醉患者例次数 ASA-Ⅲ级麻醉患者例次数 ASA-Ⅳ级麻醉患者例次数 ASA-Ⅴ级麻醉患者例次数 数据采集方式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数据采集方式 椎管内麻醉患者例次数 插管全麻患者例次数 非插管全麻患者例次数 复合麻醉患者例次数 其他麻醉方式患者例次数 数据采集方式 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例数 数据采集方式 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 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 数据采集方式 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 数据采集方式 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 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 数据采集方式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 数据采集方式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患者数 数据采集方式 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 数据采集方式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平均住院费用(元) 总例数 死亡例数 出院 0-31 天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天)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心肌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心力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心力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心力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心力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心力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脑出血、脑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脑出血、脑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脑出血、脑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脑出血、脑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脑出血、脑梗塞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创伤性颅内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创伤性颅内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创伤性颅内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创伤性颅内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创伤性颅内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消化道出血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消化道出血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消化道出血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消化道出血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消化道出血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细菌性肺炎(成人)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细菌性肺炎(成人)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细菌性肺炎(成人)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细菌性肺炎(成人)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细菌性肺炎(成人)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前列腺增生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前列腺增生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前列腺增生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前列腺增生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前列腺增生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肾功能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肾功能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肾功能衰竭 三级综合医院.重点病种相关指标(住院).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