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02
03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 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能够带动 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更 多的劳动力就业。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使得第 一产业内部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更 加紧密。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分析
01
02
模型假设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对经 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模型运用
运用所选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 估计和检验,分析产业结构和就 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检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 的影响
分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是否会带 动就业结构的转变,提高就业质量。
02
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 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理论 • 国内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 •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研究对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建议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 益。
优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协调发展。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 能水平。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促 进就业机会公平。
研究展望
深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政策差异,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
Vo. . . 21 N0 4 1
心 川 经 济 管 删 学 院 学 报
J ur a fS dna c n ) c Ma a e n n t u e o n lo i ] n E . I n g me tl si l m; t
2 1 Fj 00 2月
De . O】 c2 O
江 苏 省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构 的 动 态 关 系研 究
史 常 亮
.
( 北京林业 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北京
10 8 00 3)
摘 要 : 业 结 构 与 就 业结 构 具 有 密 切 的相 关 性 ,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演 变之 间 的 协 调 关 系 , 和 谐 问题 对 整 产 产 即 个 国 民 经 齐 的长 足 健 康 发 展 具 有 非 常 重要 的 影 响 。本 文 在 描 述 江 苏 省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演 变 趋 势 的基 础 上 , 用 结 构 偏 离度 指 标 和 V C模 型 , 析 了 江 苏 省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的 动 态 变 化 关 系 , 提 出 了相 运 E 分 并
构与 就业 结 构不 相 称 , 业 结构 滞 后 于产业 结构 的发 展 , 三产 业 发展 存 在 不 足 。周 兵 、 爱 东 ( 0 7 对 就 第 徐 20 ) 我 国产业 结构 和结业 结 构 之 间的演 变机 制 进行 了研 究 , 进一 步证 实 了由于 我 国各 产业 的 劳动力 都剩 余 , 动 劳 力 的转 移 作用 机 制不 明显 , 业 结构 和结 业 结构 之 问的关 系 不紧 密 。周兵 、 产 冉启 秀 ( 0 8 研 究发 现 , 国 20 ) 我 产 业 结构 与就 业 结构 演 变之 间存 在 不协 调 、 不合 理 的地 方 , 业 结 构演 变 明显 滞后 于产 业 结 构 。不 过 , 就 罗 艳 红 ( 0 6 则认 为虽然 我 国市 场 机制 并未 完全 建 立 , 是 三大 产业 产值 与 就 业 人数 之 问依 然存 在 长期 的 均 20 ) 但 衡 关 系 0。在 省市 区域 层 面 , 熠磊 ( 0 8 认 为 目前 江苏 产业 发 展 与人 口就 业 之 间 的 协 凋 程度 较 差 , 业 1 ] 战 20 ) 就
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
变 动具有 较好 的协 同性 , 明劳 动力变 动对 产业结构 变动 表 反 应敏感 ,具 有 很 好 的 灵 活 性 和 产 业适 应性 。 用公 式表
述为:
于均 衡状态 ;结 构偏离 度为 正数 , 明产 业产值 比重 大于 表 就业 结构 比重 ;结构偏 离度 为负数 ,表 明产业产值 比重 小 于就 业结构 比重 。偏 离度 的数 值 越 大 ,表 明结 构越 失 衡 ; 偏离 度 的数值 越小 ,表 明结构越 均衡 。相对 值法考 察 的是 三次 产业各 产 值 结 构 与 就业 结 构 的偏 离 状 态 ,其 计 算 方
[ 中图分 类号 ]F2 4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6 3 (00 9 0 7 0 05— 42 2 1)4 — 08— 3
业产 值 ( P结 构 ) 比重对 应 相 减 ,取 三 次产 业结 构 偏 GD
1 引 言
在 经济快速发展 的今 天 ,是 要效 率还 是要 就 业 ,宏 观
业 产值权 重与就 业人 数权重 之 比与 1 的差 。其 含义 为 ,当
结构 偏离度 趋 于 0时 ,表 明就 业 结 构 与 产业 结构 关 系处
重 ;X 为 i 产业产 值 比重 。 结 构变动 协 同系数 ,即计算 产业结 构与 就业结 构的相
关 系数 。其含 义为 ,协 同系数越 靠 近 1 ,表 示两 种结 构 的
的灵 活性 和产业适 应性 。
第产结偏系 =÷ 垂 业构差数蓁喜篙 一
22 结构 变动协 同性 .
为了更科 学地进 行量 化分析 ,计算 产业 结构偏 离度 和
23 实证 分析 . ( )三次 产业结 构偏 离度分 析 1
就业结构、经济趋同与收入分配差距——基于中国三大区域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与土地 的 “ 双重红利”成为这一时期推动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的主要 动力 ( 蔡防 ,20 ) 0 8。但是 ,我
国 目前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中法治建 设仍不 完善 ,各级地方政府 又时常 出现以行政权 力代替价格 机制的市场干预行为 ,还使得公共 部门极 易产生权 力寻租和腐败 问题 ,市场壁垒和体 制 弊端仍将长期存在 ,这些将直 接阻碍我 国劳 动力和资本要素的 自由流动 ,进一步加剧 收入分配 不 公。在我国仍 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体制下 ,关注劳 动力的就业结 构是进 一步研 究收入分配 问 题 的关键 ,产业结构是决定就业结构 的充分条 件 ,因此 ,劳动 力就业 的产业 分布和地 区分布就成
3 6
公 共
管 理
求 索
则不失为给我 国区域发展提供 了一 个新 的区域 内部合作 思路 ,也为下一步突破传统 梯度 转移理论
束缚拓宽区际合作提供 了有益借鉴 。因此 ,本研究 重点关 注我 国东中西三大 区域 20 03年以来的就
业结构与收入 差距变化 ,同时对各 区域之 间和 区域 内部是 否会 出现学界所谓的 “ 经济趋 同”效应 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 出解决我 国区域差距 问题的部分政策建议。
是质疑该假说 的学者 ,都能 找到 自圆其说的证据 ( 魏后凯 ,1 9 ) 98。
关于经济发展趋 同理论 ,最早起源于索洛 (96 15)所建立 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在制度 外 生 、技术中性的假设前提下提供 了一 个经济发展 呈现稳态收敛 的分析框架 ,也为上述两 个假说提
供了研究思路 。遵循上述方法 ,我 国学者杨开忠 (9 4 、魏后 凯 (9 2 、宋学 明 (9 6 19 ) 19 ) 19 )等人 对我 国的经济发展与地 区收入 差距进行 了实证测算 ,得 出了不 同的结 果 ,认 为中国 自改革开放 到 9 0年代 区域差距整体上呈现倒 u型变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 ,时 间序列波动幅度 较大 , 部分 年份 曲 线并不平缓 ,受其他 因素影 响较强 。新世纪 以来 ,关于经济 发展与区域 收入差距 的关 系研 究逐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研究——基于芜湖市的实证分析
o
产业 结构 与就 业结 构协 调性 研 究
张 中英 . 冯春 林
四、 产 业 结构 与就 业 结 构 的 适 应 性 分 析
本 文借 鉴 “ 奎 尔赛 因一 钱 纳里 结 构变动 模 式 ” ,
引 用产业 人 才结 构偏 离度 这一 指标 来衡 量 芜湖 市三
授, 经 济 学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产业经济 。
基金项 目: 安 徽 省 教 育厅 人 文社 科 课 题 “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研究”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项 目编 号 : S K 2 0 1 2 B1 8 9 ; 安
徽 商 贸 职业 技 术 学 院 院级 课 题 “ 基 于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视 阈 下 的 芜 湖 市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实 证 研 究 ”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项 目编 号 :
— —
基 于 芜湖 市 的 实证 分析
张 中英 . 冯春 林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 济 贸易 系 .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2 )
摘 要 : 该 文研 究 的 是 芜 湖 市 的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协 调 性 , 通 过 大量 的数 据 、 图表 , 对 芜 湖 市 的 产 业 结 构、 就 业 结 构及 其 他 们 之 间的 关 系作 了实证 分析 。对 产 业结 构 分 析 中发 现 第 二 产 业 的产 值 比重 和 贡 献 度 最 大 , 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 就 业 结 构 分析 发现 芜 湖 市 第三 产业 吸 纳 就 业 的 比 重 最 大 ; 并对 两者 进 行 协 调 性 分析 , 发 现 芜湖 市 的 第 一 、 三产业人才过剩 , 而第 二 产 业 却供 给 不足 。利 用 计量 模 型 做 了回 归 分 析 , 提 出政 策 建 议 , 认 为 须 加 强 第二 产 业 的 就 业供 给 , 同时 要 努 力提 高现 代 服 务 业 在 产 业 结 构 中 的 比 率 来吸 纳 就 业 。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_以长江经济带为例_王林梅
收稿日期:2015-0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要问题研究”(10zd&024)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林梅(1987—),女,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邓玲(1945—),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王林梅,邓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正式进入筹划实施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基于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运用泰尔指数法、Moore 指数法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及优化升级趋势及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5-0039-05一、文献回顾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各类产业(或部门)之间的组成状态、生产联系以及数量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的效率和水平趋向提高的过程和状态。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质上是产业(或部门)联系聚合质量的提高及协调能力和关联作用增强的动态过程,包括产业素质的协调、产业联系方式的协调以及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服务化、高度加工度化和高附加价值等高水平状态动态演进,使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不断调整提升的过程。
目前,对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成果丰富。
在使用研究指标方面,除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常规指标外,目前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有结构偏离指数和泰尔指数,体现产业结构均衡程度。
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产业产值 比重下降 ̄2 . 10 %,全国下降到1. 4 4 %。 6
及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
高,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 这时 , 整个 社会的产 出结构必然会随着调整 。产 出结构的调
整, 要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 门间的再配置来实
2年来 ,云南第一产值比重以平均每年08个百分 6 . 9 点的水平下降 , 其下降水平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 . 5
分, , 因此 投入要素在产业间的再配置都需要通过
劳动力在产业 间的重新配置来实现 , 这样就引起 了
5. 2 %。2 年来 , 3 6 云南产值 比重以平均每年01个百 . 4 分点的水平上升 ,其上升水平低于全 国0 3 . 个百分 0 点 。由于发展速度也低于全 国水平 , 致使 目前与全 国水平相差近l. 5 个百分点。 1
年 0O 个 百分 点 的水 平 递增 ,全 国 以01个 百 分 点 . 5 . 7
的水平递增 。改革开放后 , 云南第二产业就业结构 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 阶段 为17 年一 l9 98 96
我们进一步对 改革开放后的这2 年进行分析 6
就业结构 的转换 。另外 , 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 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 , 最终改变先前的社会需求结
构, 并引起消费结构和总量 的改变 , 使消费表现出
质量的提高 , 多元化 、 个性化的消费特点 和趋势, 最
终导致产品结构 、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 , 劳动力 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 , 促使劳动生产率高的部 门的产值增加迅速 , 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的 比重增加
产业结构反映着一个 国家或地 区产业 间的比
降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 17 年云南第一产业 98
我国产业结构演化与就业关联性实证研究
、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下 的 中 国 就 业 变 化
改 革开放 以来 ,随着经 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产
业 结 构 不 断 演 化 和 调 整 ,发 生 了 巨 大 变 化 。从 17 9 9年 到 20 年 ,第 一 产 业 占 G P的 比 重 从 09 D
收 稿 日期 :2 1 0 1一o 7—0 7
认 为产业 结构演进 有利 于就 业主要 体现在 局部 ,而 总体上 产 业结 构演进 抑 制 了就业 的增 长 ,第
二 产 业 几 乎 不 能 解 释 就 业 的各 变量 ;资 本 深 化 和 重 工 业 化 是 影 响 就 业 量 、 就 业 结 构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这与现 阶段我 国处 于重 工业化过程 的现 实相 一 致 ;产 业结 构演化 对 劳动 者素质 的影 响路 径 并不是通 常意义上的依次上升 顺序 ,而是跨 越 式的 上升路 径 ,这 与我 国提 出走 跨越 式发 展 的新
就 业 的影 响 。
一
根据配第 一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 国产 业 结构 将 由较 低级 的结 构 层次 转 向较 高级 的 结构层次 ,由简单 的 结构 层 次转 向复 杂 的结 构 层 次 ,同时意 味着 包 括 劳 动力 也 随之 从 传 统部 门 向 现代部 门转移 ,影 响着就业总量 、就业 结构 以及 劳 动者 的素质 。 ( )产业结 构演变对就业 总量 的影响 一 产业结 构演 变是 一 个 长 期 发 展 的 过 程 ,就 短
朱劲松 、刘传 江 ( 0 6 2 0 )提 出整 体 上重 工 业 化有
助 于就 业增加 。李从容 、祝翠华 、王 玉婷 ( 0 0 21) 运 用单 因素模 型研 究 了技 术创 新 和产 业 结构 调整 对就业 的影 响 ,得 出基 于技 术 创新 的产 业 结 构 升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统计研究
数 学理论与应用
MAT HEMAZ【AL C THEORY AND APP I ATI NS LC O
Vl . O No 4 0 3 . I De .2 O e O1
产 业结构 与 就 业 结构 关 系的 统计 研 究
字文 晶 吴 风庆
构 进 行 了实证 研 究 。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错位 幅度
相关分析
弹性分析
Th t tn I d s r a e S a itc lS u y o l to s i t e n u t i l S r cu e a t u t r nd Em p o m e tS r c ur ly n tu t e
(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 烟台, 40 ) 2 0 5 6
摘 要 山东省是我 国经济发展 的大省 , 经济的高速发展 必定伴 随着产业结构及就 业结构的变动 。积 极探 其
索山东省 产业结构和就 业结构之 间的 关系, 保持 经济和就业 同步增长 , 既是进一步拓 宽劳动就 业渠道 、 扩大就 业容量的需要 , 也是确保 经济持 续健 康有序 发展 的重要 条件。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对山 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
SS i
产业结 构是 生产要 素在 产业 部 门之 间的分 配状 况及 关联方 式 , 产业 结构 的形成 、 展及 高 发
度是一定社会历史 阶段经济水平 的标志 , 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决定 了一个国家 的经济状况 , 尤其是决定就业结构的状况.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的研究颇多
刘再 明 教授推荐 收稿 日 : 1 6 81 期 2 0年 月 0 3
8 8
我国研究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2019. 6
DOI: 10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于 菲 邱文琪 岳昌君
摘要:基于 2017 年全国 21 省 33 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方面 对 2017 届研究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研究生的毕业落实情况较好,总体落实率达到 84.6%;研究生在就业地区、就业城市、工作单位、就业行业、工作类型上的分布较为集中,京津沪等东部 地区、大中城市、企业、新兴服务业、管理技术类工作比较受到研究生的青睐;研究生在月起薪、工作满 意度和学用结合等方面的就业质量总体较高。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是指,社会和制度性因素 的作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同时,由于个体获 得劳动力市场信息及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渠道有所差 别,使得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劳动力资源配置不 均衡不充分的局面。而能否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 会对研究生的就业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2.文献综述 已有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多以全 国所有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 析。岳昌君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实 证分析发现,2017 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比较 稳定,毕业生整体就业落实率达到 84.6%,在就业 分布上,毕业生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就业,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6]。闫月勤等 对成都 42 所高校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科专 业的毕业生签约率较高;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就 业率越高[7]。而岳昌君等对 2003 年至 2007 年全国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各学历层次 的落实率趋同;80%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 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金融和 IT 成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行业选择[8]。 在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方面,刘丽平等根据澳大
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结构 收入分配 实证研究
一
、
引 言
产 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 ,以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这种变 化 可以总体 概括 为产业结构从低级 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 向演变的合理化 。产 结构
升级 带来 的是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不断更 迭 , 使主导产业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 向资本密集型产业 、
三格局 ,进而转 为三、二 、一格局 ,使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 。①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变化 ,劳 动 伴 力也逐渐从生产率 较低、利润率 较低的部 门 ,转向生产率较高 、利润率较高的部 门。克拉克 曾通 过对 4 0多个国家和地 区不 同时期三次产业劳 动投入和 总产 出资料 的整理和 比较 , 总结 出了劳动 力 在 三次产业 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 国民收入 的提高存在着一 定的规律性 。 从我 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
技术密集型产业 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演变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劳动力 能否满足或者适应这些要 求直接影 响到就业 ,进而影响收入分 配。 目前 ,学 术界 已将收入 分配作 为研究 热点之 一 。但是 理论 分析居 多 ,也有部 分学者 采用 了 计量方 法对此 进行 了实 证研究 ,如王庆 石 、霍 红和彭 宜钟 ( 0 8 2 0 )从 国际 比较和 国 内五 种收 入
2 0 2) 0 7( 。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就 业 与 收 入 分 配 的 实 证 研 究
4 9
∞
∞ 如 加
二 、产 业结 构 升 级 、就 业 、居 民收 入 分 配相 互 关 系的 理 论 分 析
产业机 构升级会 对城 乡收入差距、行业 间收入差距 以及地 区间收入差距造成 影响 ,最终对总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分析
2 长 江上游 地 区产 业 结构调 整 和就 业结 构变 动特 点
2 1 长 江 上游 地 区三 次 产 业 结构 演。 结 构 偏 离 度 的 计算 方 法 可 以 看 出 , 构 从 结 偏 离 度 的 绝 对 值 越 小 , 构 越 均 衡 ; 构 偏 离 度 大 于 零 时 , 业 结 结 产 产 值份 额 大 于 就 业 份 额 , 构 偏 离 度 小 于 零 时 , 值 份 额 小 于 就 结 产
,
业 结 构 和谐 程 度 与 发 展 趋 势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 并
【 关键词】 就业结构 ; 业结构 ; 产 对策
1 引言
产业 结 构 是 指 国 民经 济 中各 产 业 之 间 和产 业 内部 各 部 门 之
间 的 比例 关 系 , 以及 产 业 和 部 门 之 问 的技 术 变 动 和扩 散 的相 互
就 业 结 构 的 变 化 和产 业 结 构 的 演 进 具 有极 强 的 相关 性 。由 于 不
同产 业 的收 益不 同 . 吸 纳就 业 的能 力 也 不 同 . 构 偏 离 度 存 在 其 结
( ) 三 产 业 的 就业 比 例一 直呈 较快 增 长 。 重 庆 从 19 3第 9 9年
较 大 。 就业 比例 可 以看 出 , 一 产 业 转 移 出来 的劳 动 力 主 要 由 从 第
第三产业接收了。
3 指标设 计与样 本 数据
为 了准 确 反 映产 业 的就 业 结 构 与 产 值 结 构 之 间 的 不 对 称 状 况 , 运 用 结 构 偏离 度 指 标 f 构 偏离 度 = D 的产 业 构 成 百 分 可 结 G P 比/ 业 的产 业 构 成 百 分 比一1来 说 明 长 江 上游 地 区 就 业 结 构 与 就 1
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
结构 与 产 业 结 构 的 变动 趋 势 及 其 和 谐 度进 行 实证 分 析 并提 出 二 者 调 整优 化 的方 向
,
产 业 结构 的变 动
D
。
到2006 年
‘
G DP
,
东部
比重 持续快 速 上 升
天
。
分析方法模型 与样本数据
(
一
丢耋旱 皇 产 盟 的 比重 业 缳 嚣茎 比 发 生 了= 相 銮兰变化 簧 呈占 第
,
的34 年
万
,
6%
,
上 升 了 4 4 个百 分 点
.
,
到 2006
7 1
在 劳动 力 结 构 中的权 重
,
且有0
≤
S ≤ 1
。
东部 地 区 第 二 产 业 就 业 人 与 19 9 6 年的7 2 6 2
.
口
为9 3 5
表 示 两 种结构 的 变动 具 有 较好
,
9 万 相 比 变化 较 大 ;
警 竺 部兰 妻 转莹 羔 茔 竺 孥 门之 间的苎 进程 我妻 竺 望 雯 移耋 国 在产业 各
。
泛 ? ∑茸) 赢 (蹦
主
, ’
在 其 中Ⅳ 表 刁V 业 i 仕 产 业 具 甲 ^ 衣 示 产业 。 广 业
‘
重 总体 上 变 化 不 大
… … …
…
。
东 部第 二 产 业 的就 业
… …
f
‘
比重 已 经 从 1 9 9 6 年 的 3
…
j 12 % 变 为 2 0 0 6 年
…
…
。
’
东部 地 区 第
重 稳 步上 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与效益评价
20 0 8年这 3 1年 划 分 为 三 个 阶段 , 们 可 以看 我
我 国东部地 区 1 0省 ( ) 业发 展历 程 的同时 , 市 产 对
东部地 区产 业 发展 的和 谐 度 和效 益 进 行 了分析 ,
出东 部地 区 的产业 结 构 调 整 的 幅度 明显 , 速度 较 快 。1 7 —1 8 9 8 9 8年间 , 东部 地 区三 次产 业 比重 平
次产 业 结 构 变 动值 , 全 国 产 业 调 整 关 联 度 , 部 地 区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偏 离 度 和 协 同 系 数 , 均 与 东 人 GD P增 长 率 等 指 标 , 我 国东 部 地 区改 革 开 放 3 年 来 产 业 发 展 及 效 益 进 行 了分 析 和 评 价 , 产 业 发 对 O余 从
符合 世 界 范 围 的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规 律 。改 革 开 放
3 0年 间 , 部 地 区 经 济 总 量 增 长 从 主 要 由第 一 、 东 二产 业带 动 , 为 主要 由第二 、 转 三产 业带 动 。
根据计 算 出来 的我 国东部 地 区三次 产业 增加
值 在宏 观 经济 总量 中 的 比例 关 系 , 现 改革 开 放 发
展 角 度 总 结 了 东部 地 区 改革 开放 3 0年 所 取 得 的 成 就 , 揭 示 了 目前 仍 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并
关 键 词 : 部 地 区 ; 业 发 展 ; 益 东 产 效 中 图分 类 号 i 0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 D : 0 3 6 / i n 1 7 — 4 7 2 1 . 3 0 6 F 6. A OI 1 . 9 3 j s . 6 1 6 7 . 0 0 0 . 0 . s
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下的就业问题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经济与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对劳动力调整,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如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消除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统筹兼顾就业问题,缓解就业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变,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总体上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快速上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47.9%和23.9%,提高到了2007年的49.2%和39.1%,分别提高了1.3和9.2个百分点。
产业格局从原来的“二一三”类型转变为现在的“二三一”类型(见表1)。
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进一步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将维持现有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大幅上升,服务业将有较大发展。
产业格局也会转变为“三二一”类型。
2.第二产业内部,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演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摈弃了之前照搬苏联的重积累、轻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消费导向型的战略。
随着居民对服装、食品等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纺织、食品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部门的发展,第二产业呈现轻型化特征。
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分析
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摘要:文章在阐述就业结构偏离度及度量的基础上进行了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度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326-01作为老工业基地典型地区的辽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从辽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效应来看,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1978-2009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4.49%,就业增长率仅为年均1.94%[1]。
可见,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面对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大量城镇的下岗职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由于人口增长高峰期所形成的新增劳动力,加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辽宁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大多数老工业基地在新旧体制转换和改革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而且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就业压力将持续存在。
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是一项战略任务。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全面认清辽宁省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及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发展。
一、就业结构偏离度及度量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产业的产值占各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之间的均衡关系[2]。
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方法如下: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运用这一指标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同时也可以判断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是否协调。
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
结构偏离度大于0为正偏离,也即该产业的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结构偏离度小于0为负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如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较低就存在着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的压力和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关 键 词】 江苏; 产业结构 ; 就业结构 ; 实证研 究 ; 对策建议
【 中图分类号】 1 7 4 7 0
【 文献标识码】 B
多 的物 质财 富 , 并 表现 出劳动 生产率 的提高 , 以及 技术 替
代劳动 , 人 力资本 替代物 质资本 , 从 而 引导劳动力 也 随之
产 业结 构理论 研究证 明 ,不 同的产业结 构状 态实 质 上代表 着不 同的 资源配 置状态 ,带来 的 国民收入 水平 也 有所不 同 。江苏 地处 东部沿 海发 达地 区 , 以全 国 1 %土 地 创 造 了约 占全 国 1 0 %的 G D P总 量 。2 0 1 2年 江 苏 人 均 G D P水平 历 史性 地 跨 上 了 “ 万 美元 ” 新台阶, 达到 1 0 8 2 7 美元 ,连 续 三年 居 全 国各 省 区之 首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 2 0 0 6年 的 7 . 2: 5 6 . 5: 3 6 . 3变 为 2 0 1 2年 的 6 . 3 : 5 0 . 2 : 4 3 . 5 , 第三产 业呈上 升趋 势 。 目前江 苏经济 的鲜 明特征 是 由低 成本劳 动力优 势 向高素质 人才 支撑转 变 , 由高物耗 、 模 仿 追赶 向创新驱 动转 变 ,人 才培养 的支 撑瓶 颈 已经 成为新 的焦点 。课题组 选取 1 9 9 0 — 2 0 1 2年二 十年来江 苏 G D P与 就业总 数 , 从 产业 结构 与就业 结构 进行数 量关 系分析 , 提 出促进 产业 结构 与就业 结构协 调性建 议 ,从 而增 强 区域 就业结 构 的合 理 与匹配 ,探 寻从 源头 上扭转 产业 结构 调
由第一 产业 向第 二产 业转移 , 再 由第一 、 二产业 向第三 产
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文章 编 号 :10 —18 (02 5— 0 4一 5 0 1 4 X 2 1 )0 07 O
商 业 研 究
C OMME I L RE E RC RC A S A H
江 苏产业 结 构 与就 业 结 构 互 动 关 系 分析
陈 万 明 .石 丽
区生 产 总值 从 “ 五 ” 末 的 34 十 0 6美 元 提 高 到 7
7 0美 元 ,名 列 全 国 各 省 区 ( 包 含 直 辖 市 ) 第 0 不
一
发展趋势 中 ,得 出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理论 ,指 出产 业结构与 就 业结 构 的不 协 调 ,主要 反 映在 现 代 部 门产值相 对 于传 统 农业 部 门非 常 高 ,而就 业 人 数 又显得偏低 。上述理论及相关研究 成果表明 ,产
方向:人 力资源管理、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石丽 (9 8一) 17 ,女 ,江苏仪征人 ,南京航 空航 天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 育管理。
总第 4 1期 2
陈万明 :江 苏产业结构与就业 结构 互动 关系分析
・ 7 ・ 5
三产 产值 和 三产 就 业人 数 ,数据 来 源于 ( 0 1年 ( 1 2 江 苏省统计 年 鉴》 。历 年 三 产 产 值 均 转 化 为 17 98 年 的不变价 格。 G P 表示 三产产值 ,A 用 D L B 表示三 产就业 人数 。 了使数 据更为平滑 , 免数据 的剧烈 为 避
业 结构逐 步优 化 ;运 用协整检 验 、误 差修 正模 型 、格 兰杰 因果检验 等动 态计 量 方法 ,建立 产业
结 构和 就 业 结 构 互 动 关 系的 分 析 模 型 ,结 果 显 示 第 三 产 业 产 值 与 就 业 人 数 之 间 存 在 显 著 的 长 期
就业结构与社会和谐
就业结构与社会和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牵动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文将探讨就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就业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就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产业结构升级不足。
我国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比如制造业和农业等,而这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
同时,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其次,职业技能不匹配。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很多人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他们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却供不应求,形成了人才供需的失衡。
再次,城乡就业差距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城市岗位有限,竞争激烈,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失业和就业困难。
与此同时,农村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二、就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就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首先,合理调整就业结构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劳动力从传统行业转移到新兴行业,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增加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就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新兴行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高,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可以提高就业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合理调整就业结构还能够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加大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激发其内需能力,从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就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还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解决思路针对就业结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在新兴产业中的就业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
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gdp和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的变化不大。
但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并且三次产业的协同性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东部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阻碍二者协同变动的因素。
编辑。
关键词:东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离度协同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向着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探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和谐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对东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和谐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二者调整优化的方向。
分析方法模型与样本数据(一)分析方法模型结构偏离度是用来度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状程度。
偏离度用公式可表示为:结构偏离度= 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从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结构越失衡;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结构越均衡;结构偏离度趋于零时,表明结构处于均衡状态。
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表明产业增加值份额大于就业结构份额;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明产业增加值份额小于就业结构份额。
结构变化的协同系数是刻画两种结构之间的协同性的。
用公式表述为,其中xi表示产业i在产业结构中的权重,li 表示在产业i中的劳动力在劳动力结构中的权重,且有0≤s≤1。
s越靠近1,表示两种结构的变动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表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反应敏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产业适应性。
(二)样本数据及描述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主要数据有:对1995-2006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山东等东部十一省市1996年到2006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之和、三次产业gdp之和。
将1996-2006年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如表1。
1.产业结构的变动。
到2006年,东部三次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与1996年相比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持续下降,从1996年的15.4%下降至2006年的7.5%,下降了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49.1%上升至2006年的51.9%,上升了2.8个百分点,上升缓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比重由1983年的35.6%上升到了2006年的40.6%,提高5个百分点。
总体上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也基本上符合工业化的演进规律。
根据国际经验,第一产业比重将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第三产业将继续上升,并且要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就业结构的变动。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
1996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重为42.2%,到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为30.4%。
东部地区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脱离农业部门的大量劳动力也对非农业部门形成了就业压力和竞争;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上变化不大。
东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已经从1996年的30.2%变为2006年的34.6%,上升了4.4个百分点,到2006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为9357.1万,与1996年的7262.9万相比变化较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稳步上升。
1996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27.7%,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6年,就业比重上升为34.9%,上升7.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5个百分点。
2000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突破30%,2005年达到34.2%,首次高于第一产业33.1%的就业比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不断减少,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上升。
从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缓慢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