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容。

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

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

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

(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

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

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

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

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

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值是不可能为0的。

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

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度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只是,结合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准,在实际需要对泰尔指数进行重新定义,用于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指数的公式如下:
公式中各变量的意义与结构偏离度E中各变量的意义相同。

与结构偏离度相同,如果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就会有TL = 0,泰尔指数考虑了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并避免了绝对值的计算,同时它还保留了结构偏离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含义,因此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更好度量。

泰尔指数不为0,就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对于0的偏离程度越高,说明产业结构也就越不合理。

(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定义:产业结构高级化实际上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和方向。

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

值得说明的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

事实上,产业结构在逐步趋向于合理化的过程中,会促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2.产业结构高级化具体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
(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
(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3.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判定标准:
(1)收入弹性原则。

即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比例和消费者收入增加比例的比值。

农产品存在这样的特征: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也就是说,农产品的收入弹性会出现下降,并且小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

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技术进步原则)。

农业因为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征,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相对二、三产业部门而言也比较缓慢,因此,社会对农业的投资也会逐渐趋于下降,对于二、三产业部门的投资则会趋于上升;
(3)安全和群体原则。

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围较广的产业群体。

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在进行具体的定量研究时,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往往根据克拉克定律选择非农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标准。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容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开始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在不同的研究中,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具体的衡量标准往往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有的研究将第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准。

吴敬琏认为经济的“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要快于第二产业,因此,很多的研究直接将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标准。

(五)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基本一致的结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跟经济增长速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并不确定,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不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也可能是因为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实际的资源禀赋和生产阶段以及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文献有伟2008年的一篇文章。

(六)关于产出规模、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根据迪氏指数(Divisia index)的分解思想,构建如下产出规模分解模型:
其中Y t表示第t年的GDP,中N t表示第t年全国就业人数,i表示第i个地区,N i t表示第t年第i地区就业人数,Y i t表示第t年第i地区的区域生产总值。

S i t=N i t/N t,表示第t年第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当年就业人数的比重,E i t=Y i t/N i t,表示第t年第i地区从业人员的产出效率。

如此,产出规模就有三个因素构成:全国就业总规模N、表示就业结构的因素S和表示生产效率的因素E。

在迪氏指数分解法(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的乘法分解模式(Multiplicative Decomposition)下:
其中,DY scale、DY structure和DY efficiency分别表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D rsd表示可能存在的分解残差。

为了确定各效应的具体表达式,我们对式(1)的两边同取常用对数,并对时间t求导,得到:
其中R i=Y i/Y表示在第i地区区域生产总值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区域经济结构状况。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3)式可以整理为:
由于,所以,式(4)还可以记为:
从而有:
由于R i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如何确定的R i值对于分解的运算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于这一点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称为AMDI (Arithmet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s)分解法,R i取其算术平均值[R i t-1+R i t]/2,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分解后会留下残差;第二种方法就是目前较为常用的LMDI(Log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s)法,在LMDI方法下,R i取其对数平均数,为此,Ang和Choi(1997)构造了对数平均函数。

对于两个不同的正数a和b,其对数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据此,式(4)中的R i就可以用其对数平均数表示为:
因此,(2)式中各种效应就可以表达为如下形式:
把式公式(9)带入公式(2)的右边,可以得到:
公式(2)等号右边的DY rsd不存在了,也就是说,采用对数平均数的分解方法之后,经济增长被完全分解为三种效应的乘积,而没有留下任何残差。

由于是第i地区区域生产总值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因此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可以理解为从业人员规模扩、各地区的配置比例以及劳动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种加权的和。

规模效应表示了就业人员规模扩所能够带来的产值变化,与区域经济结构无关,但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与区域经济结构是有关系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仅会影响结构效应,也会影响到生产率效应。

在迪氏指数分解法(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的加法分解模式(Additive Decomposition)下:
其中∆Y scale、∆Y structure和∆Y efficiency分别表示增长效应、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Y rsd为可能存在的分解残差项。

采用对数平均数的处理方法之后,加法分解模式中各种效应就可以表达为如下形式:
同样将公式(11)中各效应表达式带入公式(10)的等号右边,可以得到:
可见,在加法分解模式下,采用对数平均数的方法也实现了产出变动的完全分解,∆L rsd为零,没有留下任何残差。

由公式(12)整理可得:
分别迪氏指数分解法加法分解模式下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在总效应中的贡献,在迪氏指数分解法(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中,乘法分解(Multiplicative Decomposition)和加法分解(Additive Decomposition)中各效应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重新整理为:
即:
分别迪氏指数分解法乘法分解模式下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生产率效应在总效应中的贡献。

迪氏指数分解法的加法分解模式和乘法分解模式虽然是对称的、可以相互转化的,但他们所关注的目标变量是不同的:乘法分解模式衡量了总产值的相对变化,是一个增长率的概念,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言,总产值规模的较小增加就意味着较高的增长率;而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尽管总产值规模增加较多,增长率却会很小;加法分解模式衡量了总产值的绝对变化以及各种效应的大小,但却未能对产出增长速度有一个准确地度量。

比较不同区域的经济增
长,不仅要衡量增长率大小,还要衡量产出规模的变动幅度,因此,将乘法分解模式和加法分解模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对产出变动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二、区域经济结构
(一)新经济地理学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 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理论只有落实到空间上才能得到实证”进而激起了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的研究兴趣。

鉴于克鲁格曼在该领域以及此前在国际贸易方面研究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其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克鲁格曼定义的新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其目标是设计出一种理论框架,以便清楚地理解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形成规律。

克鲁格曼把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关于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空间
区位理论,并建立分析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发展状态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这在报酬不变和报酬递减条件下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无法解释报酬递增时可出现多种均衡状态的事实。

克鲁格曼在经济区位研究中引入多重均衡思想,认为在报酬递增的前提下即使要素禀赋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相同,现实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也会体现出不可预测性和多态均衡性。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空间区位问题,克鲁格曼提出了4 个命题,即:
1.运输成本:认为运输成本在塑造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
2.报酬递增: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
3.空间聚集: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或经济活动趋于集中;
4.路径依赖: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

◆随后,克鲁格曼又引入4 种分析工具
1.D-S 垄断竞争模型:由迪克希特(A.Dixit) 和斯蒂格利茨(J.Stiglitz) 建立,是将伯伦(E.Chamberlin) 关于产品差异化引起的垄断竞争理论在一般均衡理论中转变为简单的模型;
2.“冰山”型运输成本:采用“冰山”形式估算产品在区域间运输的成本,即认为产品从产地运到消费地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在运输途中“融化”掉了,充当运输费用,这样处理运输费用,既避免了产品运输过程中引入复杂因素同时也避免了运输垄断企业对运输费用定价的不确定问题;
3.自组织演化模拟:由于在经济的地理结构中有多种形式的可能性,且有自组织演化特征,因此必须通过自组织演化模拟来研究经济体如何在多种可能的地理结构中选择其一;
4.计算机技术:用于模拟并显示复杂的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建立了三个空间区位模型:
1.“中心-外围”模型:与弗里德曼(J.Friedman)的“中心-外围”模式所描述的现象虽然相似,但分析方法不同。

弗里德曼根据经验归纳预先划分“中心”和“外围”,然后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经济要素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流动规律;而克鲁格曼则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过程,解释了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也就是说“中心”和“外围”格局的形成。

“中心”和“外围”模型首先假定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

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技术,即他们的初始条件相同。

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两个部门:一个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性的制造部门。

每个地区有两种生产要素,每种生产要素分别服务于特定的部门,即农民只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工人只能从事制造业产品的生产。

农民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完全不能在地区之间流动,农业工资处处相等,农产品是同质的且不存在运输成本,因此两个地区农民的收益是相同的,农民和农业这一部分暂时可以忽略。

制造业部门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之间则存在地区差异,制造工人从事制造品的生产但可以在地区之间流动,因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视实际工资的高低由低工资区向高工资区流动。

制造性企业选择区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制造性商品存在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存在大量的制造性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商品。

该模型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工人的流动份额加以生化,得出地区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的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高运输成本、微弱的规模经济以及在制造业商品上低消费份额将阻止产业的地理集聚,刺激制造业部门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区位进行产品的生产,所以产业将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

当运输成本降到中间水平时,企业将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运输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最强:即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由于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价格指数效应以及累积循环因果效应,该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也越大,商品的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给工人的工
资也越高,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区工人,这将促使该地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越来越多的制造性企业就会进入该地区。

在此情况下,两地区的对称经济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于是制造业就由世界经济中原来的均匀分布逐步演变成一种“中心-外围”的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核心地区的制造性份额也就大于外围地区的份额,从而该地区也就变成了一个制成品的净出口地。

在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企业是进一步的集中还是开始分散,要看分散化力量和集聚性力量谁居主导地位,当运输成本降到使分散力量占主导地位时,企业就不必接近市场布局,产业就可能出现分散化。

2.历史和预期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是讨论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

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历史偶然性观点认为:在包含递增收益和外部经济性的经济中,过去的事件是决定经济朝着一个或另一个稳定状态驱动的前提条件。

由于某个“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偶然的区位事件发生,一旦这种事件发生,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集聚的结果。

此种观点在传统的文献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种观点是预期为决定均衡选择的关键因素。

该观点认为,既然马歇尔假定资源是依据目前收益的差距而逐步转移的,如果资源仅仅是逐步转移的,则一定是因为转移对它们来说是要付出高代价的。

如果转移的代价是昂贵的,那么资源所有者不仅对这些资源目前的收益感兴趣,而且对它们未来的预期收益感兴趣。

然而,在存在某种外部性的情况下,未来的收益取决于其他人的要素分配决定,也取决于他们未来的收益预期。

因此,至少潜在地存在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性。

于是,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某种均衡会出现,则该均衡就有可能出现。

在此情况下,是预期而不是历史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其实,历史决定和自我实现预言决定两者都是不同于标准的世界竞争观点,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不相同的。

3.区域专业化模型
(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