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美国产业结构分析.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私人部门的GDP达到12.3万亿美元,其中一、二、三次产业贡 献份额分别为1.1%,21.5%,77.4%,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了70%。1947年 时,三次产业总量达到2 137亿美元, 三次产业贡献份额分别为9.3% 37.7%, 53.0%。
克拉克认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
制造 业 第三产业
政府部门
0.92 1.88
4.36 15.09
64.11 12.50
0.43
1.34
0.46
Baidu Nhomakorabea
1.75
4.72 13.33
63.14 16.91
二 工业化实现初期阶段: 1860 年~ 1930 年。19 世纪 末期,美国制造业的总值已经超过了农业产品价值的3 倍以 上,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越了其他工业化先行国家,跃居
世界第一。到一战前夜,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总值更是超 过了英法德三大竞争国家制造业生产的总和。1890 年,美 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80%,重工业的产值已 与轻工业相当。1900 年时,工农业产值比重升至73: 27。
( 三) 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 二战后到20 世纪90 年代初。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随着物质生产 领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出了大批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 美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所谓后工业化阶段。表现在战时军事技 术在民用经济中的应用为民用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来源,产业 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主导下 世界经济的融合使得世界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球 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建立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时 期,美国经济增速虽有起落,但产业结构持续轻化和高度化的 特征非常显著。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美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19 世纪 工业革命开始的二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从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转变到信息社会,从产业革命 的模范跟随者转变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导 者。从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中,可以 探寻到工业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 规律。这些经验和规律对于我国经济转型阶段 扭转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 四) 信息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 20 世纪90 年代初至今。 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于20 世纪90 年代跨入了信 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将潜 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加以利用,信息资 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但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改造或武装 其他高新技术和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农业、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体产业,这就是信息经济时代下美国产 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从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业结构总体上 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不断提高的趋势。从二战后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第一产业由200亿美元 增加到1000多亿美元,增长约5倍。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8%递减到 1%以下。30%以上下降到20%左右。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总量和 GDP占比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二战后至今, 美国第三产业由不到1500亿美元与第一产业类似,美国的第二产业总量增加 较快,但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的第二产业由 800多亿美元增加到近300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 重由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增长约70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不到60% 上升到80%左右
三次产业GDP贡献与劳动力就业比例对应关系(%)
类别 1998年
2004年
2008年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私人部门 87.50 第一产业 1.14
83.09 1.00
87.30 1.20
82.55 0.90
87.17 1.13
82.66 0.90
第 采掘 二 电力 产 业
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 重相对来说就越小。由于没取得更早年份的数据,这里分析了 1998—2008年间部分年份三次产业的GDP贡献占美国GDP的比 例和各类型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可以看到,克拉克的观点在 美国产业结构中有充分的体现,第一产业(农林渔猎)部门劳动 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相对较小,同时,第一产业占整个GDP的 份额也只有1.1%左右,就业人口比例与GDP贡献份额基本相当, 就业人口比例略低于GDP贡献份额。从第二产业看,采掘业、电 力等资源性产业的GDP贡献相对于就业贡献较高;建筑、制造等 产业的GDP贡献份额相对于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就业带来的 GDP贡献基本是1:1的比例,第三产业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纵观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到产业
结构升级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催生的,表现为主导 产业不断更替、产业技术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依 据主要革新技术类别,美国产业机构现代化进程划 可分为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实现的初期、工业 化后期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再工业化四个阶段。
( 一) 工业化起飞阶段: 18 世纪末~ 1860 年。美国工业化起 飞模式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城市非农经济与农村农业经 济互动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是美国工业化起飞的主要 路径。19 世纪初,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商品 经济一点一滴地向仍然保持自给自足状态的农村地区渗透。拥有 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地区成为城市制成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城市 的商贸以买卖和出口农业产品为主要业务。其次,工业发展需要 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为依托,而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 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60 年内战之前,美国的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铁路交通网络 系统和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运河系统。东部的商业城市,通过运 河系统敲开了西部市场的门户,国内市场地理上的阻隔被逐渐消 除。
克拉克认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
制造 业 第三产业
政府部门
0.92 1.88
4.36 15.09
64.11 12.50
0.43
1.34
0.46
Baidu Nhomakorabea
1.75
4.72 13.33
63.14 16.91
二 工业化实现初期阶段: 1860 年~ 1930 年。19 世纪 末期,美国制造业的总值已经超过了农业产品价值的3 倍以 上,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越了其他工业化先行国家,跃居
世界第一。到一战前夜,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总值更是超 过了英法德三大竞争国家制造业生产的总和。1890 年,美 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80%,重工业的产值已 与轻工业相当。1900 年时,工农业产值比重升至73: 27。
( 三) 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 二战后到20 世纪90 年代初。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随着物质生产 领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出了大批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 美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所谓后工业化阶段。表现在战时军事技 术在民用经济中的应用为民用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来源,产业 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主导下 世界经济的融合使得世界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球 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建立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时 期,美国经济增速虽有起落,但产业结构持续轻化和高度化的 特征非常显著。
美国产业结构分析
美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19 世纪 工业革命开始的二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从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转变到信息社会,从产业革命 的模范跟随者转变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主导 者。从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中,可以 探寻到工业化乃至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 规律。这些经验和规律对于我国经济转型阶段 扭转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 四) 信息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 20 世纪90 年代初至今。 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于20 世纪90 年代跨入了信 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将潜 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加以利用,信息资 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但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改造或武装 其他高新技术和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农业、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体产业,这就是信息经济时代下美国产 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从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业结构总体上 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不断提高的趋势。从二战后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第一产业由200亿美元 增加到1000多亿美元,增长约5倍。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8%递减到 1%以下。30%以上下降到20%左右。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总量和 GDP占比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二战后至今, 美国第三产业由不到1500亿美元与第一产业类似,美国的第二产业总量增加 较快,但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从二战后至今,美国的第二产业由 800多亿美元增加到近300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 重由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增长约70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不到60% 上升到80%左右
三次产业GDP贡献与劳动力就业比例对应关系(%)
类别 1998年
2004年
2008年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GDP贡献 就业贡献
私人部门 87.50 第一产业 1.14
83.09 1.00
87.30 1.20
82.55 0.90
87.17 1.13
82.66 0.90
第 采掘 二 电力 产 业
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 重相对来说就越小。由于没取得更早年份的数据,这里分析了 1998—2008年间部分年份三次产业的GDP贡献占美国GDP的比 例和各类型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可以看到,克拉克的观点在 美国产业结构中有充分的体现,第一产业(农林渔猎)部门劳动 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相对较小,同时,第一产业占整个GDP的 份额也只有1.1%左右,就业人口比例与GDP贡献份额基本相当, 就业人口比例略低于GDP贡献份额。从第二产业看,采掘业、电 力等资源性产业的GDP贡献相对于就业贡献较高;建筑、制造等 产业的GDP贡献份额相对于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就业带来的 GDP贡献基本是1:1的比例,第三产业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纵观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到产业
结构升级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催生的,表现为主导 产业不断更替、产业技术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依 据主要革新技术类别,美国产业机构现代化进程划 可分为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实现的初期、工业 化后期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再工业化四个阶段。
( 一) 工业化起飞阶段: 18 世纪末~ 1860 年。美国工业化起 飞模式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城市非农经济与农村农业经 济互动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是美国工业化起飞的主要 路径。19 世纪初,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商品 经济一点一滴地向仍然保持自给自足状态的农村地区渗透。拥有 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地区成为城市制成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城市 的商贸以买卖和出口农业产品为主要业务。其次,工业发展需要 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为依托,而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 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60 年内战之前,美国的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铁路交通网络 系统和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运河系统。东部的商业城市,通过运 河系统敲开了西部市场的门户,国内市场地理上的阻隔被逐渐消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