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要点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复习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要点复习一温室效应影响: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二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C或更多。
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地理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1. 地理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赤道周长约为40000公里,两极赤道之间的距离短。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轨道周期24小时,地球公转周期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
4.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每秒钟能够获得的平均辐射量称为太阳辐射。
5.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组成。
6. 气候类型: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因素,可以将气候划分为不同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7. 地球的地貌:包括山地、高原、低地、盆地、平原、丘陵等。
8.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地方。
9.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洪水、干旱、飓风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的分布:全球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而南极洲上几乎没有人口。
2. 人口与资源: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改变产生影响。
3. 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人口集聚和生产活动密集的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化率提高。
4. 城市生活: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城市中居住区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公共设施的配备等方面也有所改变。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1. 农业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2. 农业生产: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
3. 工业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4. 工业生产: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第四章贸易与交通1. 贸易的发展:贸易是一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国际贸易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地理新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高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现象的学科,是理科中的一门综
合性学科。
新高考地理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对地理新高考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
1.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
公转和倾角变化。
2.地球的地貌和地层
地貌主要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地层主要包括岩石、矿床和地质构造等。
3.气候与气象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降雨量、温度、湿度和风向等指标,气
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包括天气变化和预报等。
4.水文地理
水文地理主要研究水系、河流、湖泊、河口和地下水等水文现象,也
包括洪涝、干旱和水资源等。
5.生物地理和生态环境
生物地理主要研究生物区系、动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包
括环境污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城市主要包括城市化、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
2.经济地理和农业地理
经济地理主要研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等,农业地理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业资源等。
3.交通与通信
交通主要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航空交通等,通信主要包括电信和信息通讯等。
4.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5.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主要研究区域规划体系和区域开发战略等,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
高中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总结以下是高中地理会考的必备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于自转造成了赤道略微膨胀,极地略微扁平。
-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2. 陆地的形成和变动:- 地质构造:地球的地壳由地质构造单元构成,包括板块、地震带和火山带。
- 陆地的形成:陆地的形成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构造活动导致地壳的隆升和抬升。
- 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人文地理环境。
3.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和气候变化: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等。
- 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循环是维持地球水资源供应的重要过程。
- 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包括农田、城市、林地、草地等。
-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态系统。
4. 地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异同和区域发展:区域的异同是指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差异。
-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城市规划是指规划者针对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规划方案。
- 农业发展和农业区划:农业发展是指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农业区划是指将农业活动按照某种规划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 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是指可以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旅游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措施。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会考作为高中阶段的必考科目,是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在地理会考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学生们在备考的时候需要将这些知识点牢记在心,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地理会考必考的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直径为1.27万千米,极半径为1.26万千米。
2.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外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是最上面的部分,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厚度在10千米左右。
3.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分为地核、外核、地幔、地壳,厚度从内向外依次递减。
4.地球的气候: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的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特征的平均状态。
气候要素包括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风向、湿度等。
5.地球的水文环境:水文环境是指地球上的水体分布及其特征,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雨水等部分。
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表面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二、地理区域分布1.全球地理区域分布:全球地理区域分布主要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区域。
2.中国地理区域分布:中国地理区域分布主要包括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藏区、东北地区、川渝地区等。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1.城市化概述:城市化是指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包括城市居民的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率等方面。
2.工业化概述:工业化是指国家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工业结构、工业发展阶段、工业产值等方面。
四、经济系统1.经济活动的组成:经济活动的组成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
2.特定经济区域的差异性:特定经济区域的差异性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规模、经济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差异。
五、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的定义:文化地理是指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形态与地貌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习俗、建筑、艺术等方面。
2.文化地理的影响因素:文化地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历史、宗教、语言、种族、政治、经济等因素。
高中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摘要:一、地理会考的重要性二、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地球运动2.气候和天气3.地理结构和地貌4.人口和城市5.自然资源和环境正文: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考试之一,它考察的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在地理会考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背的,这些知识点是地理会考的基础,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首先,地球运动是地理会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它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学生需要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其次,气候和天气也是地理会考的必背知识点。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天气是指某个地区短期的天气变化。
学生需要掌握气候和天气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地理结构和地貌也是地理会考的重要知识点。
地理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结构和地形结构,地貌包括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结构的定义、特征、成因等,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人口和城市是地理会考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等,城市包括城市的形态、功能、规划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等,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最后,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是地理会考的必背知识点。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资源的定义、特征、分布、利用等,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涵盖了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易考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3、太阳辐射能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二、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
对于参加会考或高考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考地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1.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气层结构:对于大气的了解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大气的组成、结构和特点,包括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大气层结构的理解。
1.2 气候类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关注副热带高压、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1.3 水文地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各大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和大洋,并了解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1.4 地球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季节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日食、月食等天象现象的解释。
1.5 地貌:包括各种地貌形成原因、类型和分布规律的掌握,如高原、山地、沙漠等。
2.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学生需要了解全球各地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人口聚集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2.2 经济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对经济发展和贸易格局的影响。
2.3 农业地理: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如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方式等,并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2.4 城市化问题:学生需要了解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社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5 交通与通信:学生需要了解全球范围内交通和通信网络的发展情况,以及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3.地理技能3.1 图表解读:学生需要掌握解读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准确理解地理信息并做出相关的分析和判断。
3.2 地理实践:学生需要参加地理实地考察、调查、实验等活动,提高地理观察和实践能力,并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
3.3 地理信息系统(GIS):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及其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概念与基本知识1.地理学的概念及其分类: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2.地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地球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共赢;3.地理界定与地理单位:地球、大洲、国家、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区县。
二、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球形与椭圆形、地球的内部结构;2.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3.大气圈: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层的分布;4.水圈: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5.陆地圈:陆地的性质和分布、地势和地形、地壳运动;6.生物圈:生物的分布与区域差异、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2.农业: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农业区划;3.工业:工业化进程、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4.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发展与规模、城市化与城市问题;5.全球化与地球村: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环境全球化。
四、经济地理1.经济地理的概念与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2.资源与能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能源资源;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差异。
五、城市与乡村发展1.城市系统与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的组成与特点、城市规模与级别;2.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城市化的定义和进程、乡村现代化的特点和路径。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的目标与原则、区域发展战略;2.区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挑战。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知识点众多且涉及广泛。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
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风最后风向近地面的风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
- 地球的结构和成因
-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
- 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 地理坐标和地理定位技术
- 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 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 人口与人口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
- 农业与农业区划
- 工业与工业区位分析
- 交通运输与交通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联系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3. 区域地理知识点
3.1 中国地理
-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及相关政策- 中国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3.2 世界地理
-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
-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区的分布和联系- 世界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
- 国际间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4. 地理技能知识点
- 使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问题
- 应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证研究
-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复杂的地理问题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大全,详细总结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1. 自然地理学:
-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球核的特点
和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季节变化的原理。
- 气候与气象:气候的形成与分布,气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
气候区划。
- 地形与地貌:地形的分类和形态特征,地貌的发展和类型。
- 水资源与水循环: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
治措施。
2. 人文地理学:
- 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布和变化,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
- 经济地理学: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
和优势,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 农业地理学:农业的发展和类型,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农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交通与通讯: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内容,城市建设的问题
和措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3. 地理实证与研究方法:
-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的种类与特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利用。
- 调查与研究方法: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步骤,地理实证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 统计与图表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方法,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会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会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科是高考中重要的一部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地理实践操作技能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既包括地理基础知识,也包括常见考点和解题技巧。
希望本文能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土地利用与规划知识点1.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换a. 城市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b. 农村用地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地等c. 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d. 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因素和方式2.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a. 城市规划的意义与目标b.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措施c.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二、人口与城市化知识点1. 人口数量与分布a. 人口数量与增长模式b.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规律c.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结构变化2. 城市化过程与影响a. 城市化的定义与阶段b.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c.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经济地理知识点1.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a. 一、二、三产业及其发展趋势b.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c. 产业集聚与产业分散的区域特点2.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a. 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和表现b. 区域发展政策和措施c.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四、自然地理知识点1. 气候与气候区划a. 气候要素与影响因素b. 中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c.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2. 自然灾害与防治a.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发生原因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自然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五、地球与地图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a.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坐标系统b.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构造理论c. 地球的水文循环与大气环流2. 地图与地图阅读a. 地图的分类与制图方法b. 地图上常见符号与比例尺解读c. 地图阅读技巧与地理信息查询六、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a.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特点b.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2. 中国的区域划分与特点a.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b.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策略以上是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考生们能根据这份总结,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知识点。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特殊和独特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构成,海洋地壳是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的平均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和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气候变化规律。
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的科学。
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自然水体的地理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重视水文地理知识。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特征,包括地形图、地形概念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地貌和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理解人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人口变化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和城市问题等内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需要了解城市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城市发展规律。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包括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地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需要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发展规律。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学科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技能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会考,本文将对高中地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这些运动对季节变化、昼夜更替和地球气候的影响。
此外,地图的阅读和解读能力也是必备的地理技能,包括比例尺的应用、地图符号的理解、以及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涉及地球的大气、水文、地貌、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
学生应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循环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进程、文化景观、经济发展等。
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增长的模式、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以及全球化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遥感、GIS等,也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地理实践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这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地理现象的观察与解释、以及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案例研究等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五、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这包括空间思维、时间思维、综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应学会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以及评价不同地理观点和论据。
六、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也是地理学科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应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认识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高考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关注的是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涵盖了广泛的内容,高考中地理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应对高考地理考试,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下面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希望对学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包括板块构造理论、构造地貌、地震震级等。
3.气候与气象:包括气候带、季风、气候类型、气象要素等。
4.自然灾害:如洪涝、旱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5.水资源与利用: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雨水及其利用和管理。
6.陆地资源与利用:包括土壤、植被、矿产资源等。
7.宜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变动与城市化等。
2.经济地理:包括农业、工业、贸易、交通运输等。
3.文化与社会:包括文化传承、社会结构、人口流动等。
4.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等。
5.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与管理等。
6.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包括区域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规划等。
三、地理技术与实践1.地图:包括地图的制作、解读、图例、比例尺等。
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包括遥感的基本原理、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3.地理实地调查与实践:包括田野调查、野外实践、数据搜集与处理等。
4.地理统计与推理:包括地理统计指标、数据的统计和推理等。
以上是高考地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概述,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相关要点和典型案例。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通过阅读教材、参加模拟考试以及做真题来巩固知识点,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复习。
同时,地理作为一门学科,需要考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会考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会考地理是指一些省份在高中阶段的考试中设立的地理科目。
相比于高考地理,会考地理考察的知识点相对更加简单和基础。
本文将对会考地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环境的综合认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平面,在地面上通过火星表测量确定的球面上,叫做“真实地球”。
其次,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最外层,地核最内层,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构造包括地球的地理构造和地质构造。
最后,了解地球的大气、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大气是地球围绕地球重力下的气体层,水圈是地球上的水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栖息和生活的空间。
二、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
地貌是指地表地形地势的总和,深挖地貌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风蚀地貌和地下地貌等。
气候是地球某一地区长期平均气象要素变化的统计结果,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水文主要是指水的来源、水文循环和水的利用等。
植被是指生长在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的综合,植物可以分为林木、草地、草原和沙漠等。
动物属于植物的消费者,是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交通运输和资源开发利用等。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经济地域将其分为人口密集区、人口中等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和农村转移等概念相关。
交通运输是指人口、物资和信息在空间中的流动规律,可以分为道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和管道运输等。
资源开发利用是指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四、地理景观及其保护地理景观是指地球表面的人文和自然的可视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高考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要点
高考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要点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太阳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平均1o/日平均30千米/小时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高度2000-3000千米50-55千米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大气运动平流运动对流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三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
高三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一可持续发展1、背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4、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5、措施:①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②兼顾利于: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二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往东至160° 为东半球,20° 往西至160° 为西半球。
W E W E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 之间为低纬度,30° 之间为中纬度,60° 之间为高纬度。
-60° -90°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三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河外星系→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① 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 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5.月相的变化① 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满月十五)② 十六、通宵可见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