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的国家结构与国家宗教
大二轮:专题一:起源与奠基——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3、春秋战国
【考点】战国时期诸侯国变
法的必然性(1)生产力发展
( 1 )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是各国变法出现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 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始解体;周天子“天下共主”
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
的地位丧失;
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 系的变化。(2)经济基础的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 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商朝的兴衰
西周统治
2、商和西周
(1)分封制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同姓诸侯(鲁晋燕 等)、先王之后(宋等)、 异姓功臣(齐秦等)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再分封
2、商和西周
(3)礼乐制 ——权力认同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 问题,从此天下归周( 姬)。【国家从血缘部 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 问题,从此天下归宗( 嫡)。【王权从多子到 。 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 问题,从此天下归心( 序)。【统治秩序制度 化、和谐化】
【考点】商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1)含义: 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 —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 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 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在 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 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 体观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 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 礼乐制度是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 具,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 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促进作用。 (3)评价①由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 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 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② 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 —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 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增强知识结构背景:明清时,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增强皇权原因: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地方权集中央,废宰相制宰相职权扩大,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明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同时也鉴于元宰相权力太大,导致社会动荡时间: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权分六部评价:君主专制增强,防止了宰相专权,但更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当君主无能或不理朝政时,更易导致权臣或太监乱政原因:宰相制度废除,皇帝政务繁多,无力应付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创内阁:过程成祖: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宣宗:阁臣又获得票拟权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升。
首辅权压众臣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所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阁权不同于相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很大的限制康熙帝:设南书房影响: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立,最终集权于皇帝特点:简(机构人员)、速(办事效率)、密职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雍正帝:设军机处:人员组成: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性质:由最初的暂设的军事机构,逐步发展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影响:提升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也增强了中央集权利: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影响:弊: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总来说之,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夏商周的更替时间轴的方式知识体系
一、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间轴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二、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1. 夏朝的政治制度:夏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宗法制,即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国家权力主要集中在王室,其内部分封建制度及部落联盟的形式,整体上是一个以家天下的政治体系,地方上是通过爵位制度进行官职的任命。
夏朝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贵族及庶民两大阶层,贵族拥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庶民则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2. 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延续了夏朝的宗法制,国家权力也主要集中在王室。
但商朝在王权大大加强的过程中出现了封建制和重农主义的特征,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简明的吏政机构,并且最早出现了颇为完善的文字和官职制度,为后来的王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周朝的政治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社会。
周朝共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最早的宗法政治体系就是在东周逐渐形成并巩固的。
东周开国君主和帝王是商朝后裔,便延续了商王世袭制,建成一个以宗法和贵族政治为主的封建政治体系,地方上大规模推行封建建制。
三、夏商周三代的思想文化特点1. 夏朝的思想文化:夏朝的思想文化主要有祭祀制度、甲骨文及青铜器等文物的发现,这些文化现象反映了夏朝社会的一些面貌及思想文化的特点。
2. 商朝的思想文化:商朝的思想文化主要有甲骨文、青铜器和美术等遗物以及先民的一些典籍,这些文化现象反映了商朝社会的一些面貌及思想文化的特点。
3. 周朝的思想文化:周朝的思想文化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并逐渐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基本统治秩序。
同时也成就了我国刑法的原型、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基础及大量的文学作品。
四、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背景及影响1.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社会历史背景: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从而导致了不同时代政治制度及社会结构的更替。
商朝与青铜文化
内 服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 属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 土”,属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
商代青铜文化
《 左传》:“国之大 左传》 在祀与戎。 事,在祀与戎。”中 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 征,在于青铜的使用 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 不开的。换言之, 不开的。换言之,青 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政治的权力。 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张光直 ——张光直
商代甲骨文化
甲骨文已经是成 熟文字系统 系统, 熟文字系统,字 形结构复杂、 形结构复杂、语 法完备, 法完备,目前所 见甲骨文有5000 见甲骨文有5000 字左右, 字左右,已经确 认的不到三分之 一。
葵丘卜今日雨。 葵丘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统治
甲骨文 青铜器
夏商周之关系
是 同 时 的 列 国 之 间 后 继 的 朝 代 继 承 关 系 , 而 且 一 直 夏 商 周 三 代 的 系 , 不 仅 是 前 国家结构:内外服制
“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 内服” 地区, 王畿” 地区,即“王畿”,由商王 直接治理。 直接治理。
中国古代史思考题
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江苏淮安人。
对甲骨收集、保藏、著录、出土地考订和文字考释贡献至大。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甲骨著录、文字考释突出贡献,尤其是《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论文,开创甲骨学进入“史料时期”。
与罗被后学称为“罗王之学”。
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河南省南阳人。
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是中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河南省南阳人。
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
国现代具影響力的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方面异军突起,为四堂之一。
唐晓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
目前发现商代甲骨文以河南安阳殷墟最多,属于商代后期遗物,其中绝大多数书占卜记录,称甲骨卜辞。
因出于殷墟,又称殷墟文字、殷墟书契、殷墟甲骨文等。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始发现,次年得到学者鉴定,迄今出土约有十万片。
二十九年,刘鹗编辑出版第一部著录《铁云藏龟》,其后研究日益发展,形成一门学科即甲骨学。
甲骨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动植物、农事、方国、地名、征伐、祭祀、人物活动、商王世系和占凶梦幻等。
目前已发现单字有五千余个,考释过的约两千个,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晚期形声字增多。
是中国早已有系统的古文字。
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在山西洪赵坊堆、陕西长安丰镐、岐山凤雏、扶风齐家和强家、河北邢台南小汪、北京昌平白浮、房山琉璃河和镇江营九个地点都有发现。
《中国通史》第七集解说词:殷商兴亡
《中国通史》第七集解说词:殷商兴亡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这是《诗经·商颂》中的一首诗,名为《玄鸟》,描写的是商族人的始祖契的传奇出生。
传说上古黄河下游夷人部落里,有一个叫简狄的女子,在黄河边吞食燕子蛋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契,契于是成为传说中的商族的始祖,他因辅佐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地,赐姓子氏。
这个黄河流域以商为族名的上古部落,从此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并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创建了一个共传17世31王,历时五百多年的商朝,开创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青铜文明时代。
蔺窑村,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山化乡,在蔺窑村村北,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陵墓,三千多年前,一位仁德君王就被安葬在这里,这位君王就是以成汤革命著称的商代开国之君成汤。
由于年代久远,以玄鸟为图腾的东夷商人的起源已不可考,玄鸟生商只是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美丽传说。
以始祖契为开端的商的先公时代大致与夏朝同时,夏朝国势曾如日中天,但自从孔甲当王便日趋衰微,他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致人民怨恨,诸侯反叛,在夏的诸侯国中,商的势力逐渐壮大,到十四世,汤继位商侯,正逢末代夏王桀暴虐无道,天怒人怨之时,汤利用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作灭夏的准备。
改朝换代谈何容易,不仅要有杰出的头领,还要有得力的辅佐,辅佐及时出现了,一个是仲虺,一个是伊尹。
这里是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的空桑村,相传空桑村就是伊尹的故里,由于年代久远,伊尹的出生地已十分渺茫,其中一种说法是,伊尹出生在杞县的空桑村。
相传伊尹出生于奴隶家庭,其父亲是奴隶主的家用奴隶厨师,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的采桑养蚕的奴隶。
伊尹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志向就是消灭暴虐无道的夏桀,救人民于水火。
他先是听说有莘国不错,便来到了有莘国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做饭的厨子,有莘国国君很快发现伊尹很有才华,就让他担任管理膳食的头目,但有莘国实在太小了,而且他与夏桀同姓,伊尹便趁着有莘国与商汤联姻的机会,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了商汤身边,做商汤的厨子。
商周政治思想的比较
一、商朝的政治思想内容:(一)宗法制理念商代是宗法制的雏形期。
王权在王族中传承。
最高权力的继承制采取兄终弟及为主 ,嫡长子继承为辅的原则。
但由于王的正妻不止一个,嫡子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嫡长子继承依然存在纷争。
嫡庶之分导致了族内大宗、小宗的分野,每个分族,依然有大小宗之分,由此逐渐形成了王族树根状的宗法结构。
商王室的直辖区的贵族以及同姓诸侯之间,构成了宗法网络。
这种血缘宗法网络,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强化了王国的凝聚力。
(二)分封体系思想商代的分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姓诸侯,属于商王的子弟,一般分封在王畿周围,以拱卫王室;一种是异姓诸侯,多为商的同盟者或被征服者。
商代诸侯的等级有:伯、侯、子、男、任、甸等。
在距离王能较远的诸侯中,商王还设置了“方伯”的名号,以统辖多个诸侯。
(三)神权思想商朝政治思想的主流是神权思想。
商朝奴隶主贵族宣扬一种与“帝”崇拜相结合的“至上神”的观念,认为“帝”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是有意志的神,认为他能发号施令,实行赏罚。
一切人事如年岁平歉、战争胜败、城邑兴建等都是由他决定的。
巫、祝们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卜卦来传达所谓上帝的意志,以愚弄民众。
在强调神权思想的同时,商朝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人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
(四)王权至上的思想商代最高统治者称“王”,商王自称“余一人”。
王是帝在人间的化身和代理人,帝是殷王的保护神,到了殷晚期出现了帝王合一,是祖先的继承者。
王借助上帝、祖先崇湃而强化自己的权力。
上帝、祖先、王之间是统一的,由此产生王权专制。
王权借神权而强化,又借神权而极端残暴。
二、周朝的政治思想内容:西周在礼制上有承袭商代的成份,但也有自己的创造。
西周的宗法制已经定型,更加完备。
西周建立了严密的礼乐制度。
在意识形态上,西周更多地关注人的作用,超自然主义观在周人的思想中有所削弱。
(一)宗法制理念1.嫡长子继承制按周人的哲学,阴阳男女是人伦之始,因而宗法制的起始当是配偶规则。
夏商周时间: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 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
①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开始王位世袭;
政治
1
②商:内外服制度;垄断
神权,强化王权。
2
文化
3
甲骨文
经济
A.土地制度: ①井田制; ②千耦其耘的耕作方式; B.商业与城市:出现职业商人和 最早的货币;C.种植业为主,饲 养家畜为辅;
衡量一场变法是否成功的标准: ① 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② 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意义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 展的潮流; 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个人公正无私,敢于 与旧势力坚决斗争,不畏艰 难,不怕牺牲。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内容
经济
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发展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2)鼓励耕织,优秀者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奖励 耕战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时间 公元前256年
都
人物 秦国李冰父子
江
地点 成都的岷江
堰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促进农业发展 增强秦国实力
秦国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宗教学纲要——精选推荐
《宗教学纲要》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宗教观念:是一种宗教世界观,是个宗教作为其信仰的支柱观念及所形成的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
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神、神圣、神性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
宗教行为:宗教信仰者内在的宗教体验和宗教观念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态表现出来。
宗教体制:是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的外部形式或外在表现。
把这三要素的内容规范化和制度化,并把信众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统一起来,使之服从的一种共同规范。
宗教的四个要素: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宗教体制。
宗教观念的性质与地位:超人间的形式。
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
神灵观念:是各个宗教信仰体系的基础,任何宗教都不存在是否相信神的有无问题,没有神也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宗教也将无从说起。
巫术:是一种广泛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
选择题宗教的四要素:宗教观念宗教经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2宗教的观念: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
3神灵的种类:自然神氏族神职能神高位神或至上神绝对惟一神 4神灵世界的结构:多神型单拜主神型轮换主神型泛神型二元神型 5神迹是神灵神性的证明,神迹的创造者大致有如下几种:神和神圣力量宗教创建人圣人圣物圣地 6宗教经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对神圣物的依赖感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罪恶感和羞耻感、安宁感和获救感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7各种宗教都有帮助信仰者获得宗教体验的手段,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种;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理论的引导道德的争化药物的使用宗教的修习 8宗教经验的实质: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宗教经验没有客观的对象宗教经验的“超验对象”是主观观念的对象化9 宗教的行为:巫术宗教禁忌献祭与祈祷 9是我们科学的认识巫术问题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几个问题:巫术不是科学巫术是宗教行为体系的一种现象体系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进化论难以成立 10宗教体制: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宗教观念的信条化与信仰体制宗教理想境界的追求与修行体制宗教行为的规范化与宗教礼仪11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宗教组织的性质形成于演变核心—僧侣类型社会作用 11宗教修行的组织模式:个人隐修寺院修道托锛僧及其修行 12宗教礼仪的功能:强化宗教信仰满足精神需要团结社会群体,整合行为模式 13在宗教学中,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其最有影像者大致有如下几种:自然神话论实物崇拜说万物有灵论祖灵轮或鬼魂论图腾论前万物有灵论原始启示说 14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论问题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氏族制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15宗教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一神教 16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灵魂观念与冥世崇拜体制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祖灵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17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自发性和朴素性整体性和排他性制度化的约束性鲜明的功能性18原始社会晚期宗教的演变:神灵世界向金字塔结构发展地域保护神的出现产生世袭的“神圣”家族 19古代埃及宗教的国家化:国家保护神及其神性的演变是对王全政治的适应神庙经济、祭司贵族的形成及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巴比伦宗教的国家化:概说王国的兴替与宗教的国家化自然神演变为城市国家的保护神神和神灵世界的等级化国家宗教直接神化人间统治者及其统治秩序祭司贵族与祭司政体的形成与发展 20宗教学的分支有哪三大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边缘学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影响2.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制度3.周朝的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4.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思想文化变革5.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6.中国上古时期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影响7.丝绸之路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1.封建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2.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3.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状况4.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和汉代的郡县制5.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特点比较6.秦汉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影响三、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1.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及其影响–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和神话传说–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和发展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铁器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技术3.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与变迁–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历史记载和史学理论的发展四、中国古代的经济和农业发展1.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技术–农耕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城市的发展–商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及其发展–商业道德和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工商业–手工业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作用–工商业的兴起和手工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工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五、中国古代的地理和人文环境1.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点–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古代的地理分区–不同地理条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2.中国古代的人文环境和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古代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共同演进以上提纲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系统地回顾各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准备好期末考试!。
浅谈中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3141字)
浅谈中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3141字)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从抽象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通常意义上对国家的理解。
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看来,就是皇权与神权的关系。
我国自夏朝至清朝,一直被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统治者推崇君权至上为核心,使政治、伦理与宗教三者构成了一体化的国家体制。
从这个观点出发,系统地、历史地分析了中国古代传统宗教、外来宗教与皇权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天帝崇拜、三统的说教和谶语符命等等无不是为了证明君权神授和国运昌盛或转移的神话;道教在魏晋以后开始与统治阶级相妥协,臣服于皇权,道教自身的内容也相应地有了变化;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依附于统治阶级,所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从南北朝开始,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扶持、奖掖和利用佛教,另一方面对佛教进行严密的防范和管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唐宋时期统治者一般采取怀柔、保护和扶持为主,限制为辅的政策,但这种政策到清朝时有了彻底的改变,这些改变也是为了巩固皇权的需要;对唐以后传入的景教、摩尼教、犹太教、天主教等一直采取宽容、保护、限制和同化的政策,但这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因之,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像西方那样的“权杖与皇冠”相斗争的事件。
引言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民族宗教观念的主要传统,因而佛道的信仰从来未占据过统治地位。
夏商周三代,华夏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的宗教观念从一开始就把上天的风调雨顺和下民的勤苦耕耘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把天或神的意志和人的意见放在同一地位上。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框架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框架,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1、分封制: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 、“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历史考研复习重点讲义(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夏商西周( 一)考点解析1.对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有基本了解。
2.重点掌握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制度,如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的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工商食官”等。
3.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以及这一时期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情况。
如二里头文化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
一、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考研知识点: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1.夏王朝的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其活动区域主要早中原地区。
(1)1959 年,在河南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六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后来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又发现了数十处遗址,主要有偃师二里头、登封望城岗、夏县东霞冯、临如煤山、洛阳矬李等。
这些文化遗址的类型基本相同,而以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统称为二里头文化。
这种文化遗存的时间,据碳一14 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 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的范围内。
(2)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许多小件的青铜器:小刀、钻、锥、凿、锛、鱼钩等,说明当时各地都能冶炼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作为贡赋献给夏王朝。
亦有兵器和礼器出土,兵器和礼器的出现,是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
此外,还发现有制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窑遗址,出土的陶器有鼎、盆、盘、罐等,器皿上的纹饰有云雷纹、曲折纹、叶脉纹及动物形纹,在大口尊内发现有二十多种刻画符号,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成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3)遗址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是用石、骨、蚌制作的铲、斧、刀、镰、耒等,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掘土的痕迹。
出土的陶制酒器甚多,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较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长方形圆角、中间鼎立三个柱穴的房基比较特殊,说明房屋建造技术已有很大进步,房屋基址已采用夯筑技术。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贝,应当是作为货币用的,说明交换也有发展。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解析版)新高一历史暑假衔接课(中外历史纲要上)13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由当时生产力水平决定。
2.新石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1)概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①分布特点: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②主要代表: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A.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信息解读:我国是目前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分布广泛,具有多元化特征。
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阅读教材P2“思考点”: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提示:我国早期人类分布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B.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
在北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
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
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
3.社会特征(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说明生产力水平提高,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与生活习俗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与生活习俗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逐渐由以农业为基础的前文明社会向以城市为中心的古代国家社会过渡。
农业在这一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主要以农耕为主,农民是社会中最底层的劳动力。
他们要负责种植和收获粮食、蔬菜以及养殖牲畜。
农民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春季是农耕的重要时期,人们要在田地里耕种作物。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会庆祝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要储存足够的粮食来度过寒冷的冬季。
周时期的农业社会相对于夏商时期来说更加发达,农业生产也更为细致。
周朝农民利用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开始广泛使用农耕工具,如犁、耒等,使得农田开垦和种植更加高效。
农田管理也更加规范,人们会对土地进行分阶段的耕作,以避免地力的过度损耗。
此外,周时期还出现了粮食贮藏技术的进步,如建造粮仓等。
在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活习俗。
比如,在农闲时期,农民们会举行一些游戏和娱乐活动。
这种活动既是对辛勤劳作的短暂解脱,也是丰富农民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些代表性的游戏有龙船竞渡、蹴鞠等,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也增强了团结协作和友谊的意识。
此外,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中还有一些与宗教和信仰相关的生活习俗。
人们相信农业是由神灵赐予的,因此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
这些祭祀活动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社会团结和交流的载体。
人们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与生活习俗是密不可分的。
农业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人们的生活以农耕作为核心,同时也参与其他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从原始部落逐渐向国家制度发展,政治权力逐渐集中,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政治制度相对简单。
夏朝的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夏王手中,夏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领袖。
夏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为基础的,国家被划分为九个封地,夏王将这些封地分封给自己的亲戚和功臣,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种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制度的特点,但由于夏朝的历史记载不多,我们对其政治制度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的政治制度相对复杂。
商朝的政治权力同样集中在商王手中,商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领袖。
商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宗法制,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商王将政治权力分封给自己的亲戚和贵族,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此外,商朝还设立了官职,以管理国家事务。
这些官职包括司徒、司空、司马等,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商王的任免。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周朝的政治权力同样集中在周王手中,周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领袖。
周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制和宗法制的结合,国家被分为诸侯国和封地,周王将政治权力分封给自己的亲戚和功臣,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周朝还设立了官职,以管理国家事务。
不同的是,周朝的官职选拔开始注重才能,而非血缘关系。
这是周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变化,也为后来的制度演变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封建制到宗法制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从原始部落向国家制度发展的历程,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和局限性,我们对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先秦政治制度特点
特点先秦,尤其是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神权与政权结合先秦历代统治者都用神权维护自己的统治,神职事务官属的设置,在先秦尤其是夏、商、西周的国家机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商朝对于国家的政务活动几乎是无事不卜。
商王朝有一个庞大的贞人集团——“多卜”。
西周王朝也把对鬼神的崇拜作为国家政务的头等大事。
统治者列官分职祭祀天地鬼神的真正用意在于“教民事君”。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家组织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特别是周朝建立后,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和适应大规模封邦建国的政治需要,建立起比商朝更严密的宗法制度和以天子为塔尖的宝塔式的等级权力结构。
“大宗维翰,小宗维城”,盘根错节,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全国形成一套完整的统治网。
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嫡庶之制,其实质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关系,确保王位、爵位和财产权世代由贵族嫡长子继承,防止因继承秩序上的紊乱而削弱整个贵族阶级的统治力量。
为适应宗法制度的“家天下”、家国一体化,统治者不仅建立国家政务机关,而且建立了宫廷事务官属。
先秦国家的宫廷事务官属多由王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处君侧,权倾内外。
商朝的冢宰,西周的内宰,战国时的太宰、郎中令、宦者令等多位尊势隆,权力很大,对政务决策和一代政治具有很大影响。
商周时期开始有内廷与外廷之分,开后来历代王朝内朝与外朝之分的先河,形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中央政务机关是国家机构的主干据杜佑《通典》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夏后氏之制亦置六卿”。
商朝政务机关设有食、货、祀、司徒、司空、司寇、宾、军8个部门,即所谓“八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除仍保留西周的司徒、司马、司空、司寇4大部门外,又新设了一些部门,如设廷尉以掌司法,卫尉以掌宫廷警卫,内史掌租税财政,少府掌宫廷财政,典客掌外交礼仪。
中国古代政治形态
中国古代政治形态篇一:中国古代政治形态分析报告引言中国古代政治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重要的历程。
从早期的部落联盟到后期的庞大帝国,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宗法制到地方行政制度,这些政治形态的演进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深厚底蕴。
本报告将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例探讨其特点与影响,并给出明确的观点。
一、中国古代政治形态概述1. 禅让制: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这便是禅让制的雏形。
如尧舜禹的传说,便体现了这种首领选拔方式。
禅让制的特点是强调贤能,注重个人品质和才能,而非血缘或地位。
2. 世袭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王位的传承逐渐由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
这种转变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袭制的代表如夏商周三代,王位的传承主要依据血缘关系。
3. 宗法制:在世袭制的基础上,宗法制逐渐形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将血缘关系作为权力分配的主要依据,强调家族的秩序与稳定。
如《礼记》中的“大宗百世不改,小宗五世而迁”,便是宗法制原则的体现。
4. 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郡国并行制,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发展变化。
这些制度的实施,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如西周的分封制,使得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有力地维护了王室的统治。
二、分析实例:以秦朝郡县制为例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个县。
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治理效率。
以下是秦朝郡县制的具体分析:1. 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实行郡县制,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使得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2. 提高治理效率:郡县制的实施,使得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了地方势力的滥用。
这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
3. 促进经济发展:在郡县制的实施下,地方的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周的国家结构与国家宗教张荣明中国历史上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的状况,在宗教学界、史学界迄今未见全面系统的阐述,上古时期的国教状况更是鲜有专门讨论。
任何形态的国家都需要理论上的支持,这种理论在后人看来往往与国教信仰密不可分,而国教信仰通常又与特定的国教结构有关。
关于商周时期的国教信仰状况,笔者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略有涉及①,兹专就商周国家结构与国教结构试作探讨。
一、国家结构:亲族与国家受秦汉以后大一统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往往把上古时代的国家想象并构拟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司马迁作《史记》,夏商周三个王国的兴衰便被描绘成大一统王朝的更迭。
当然,后人的构拟事出有因,上古文献中早有此种倾向。
《诗·玄鸟》中殷人称“正域彼四方”、“奄有九有”、“邦畿千里”;《诗·北山》中周人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臣”。
其实,商周时代的“溥天之下”“莫非王臣”,与秦汉以后的大一统国家是不同的。
根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②。
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
商王国时代的部族很多,卜辞中大多称之为“方”。
商部族就是指子姓的殷人社会集团。
从殷卜辞反映的情况看,商邦与其他方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是相互并存关系,另一方面商邦又凌驾于其他方国之上。
先看并存关系。
殷卜辞中有“比”字,林沄先生指出,这里的“比”均作动词用,是“亲密联合之义”③。
殷卜辞中常见“王比某方伯”或“王比某伐某”的记录,如:“贞,王比兴方伐……”(《缀合》151)“乎比丹伯?勿乎比丹伯?”(《乙编》3387)“乙酉卜……令多子族比犬侯扑周甾?”(《前编》5·2·2)林沄先生认为,“卜辞确实反映出商代有许多方国和商王发生联盟关系,可考知者已有鬼、而、井、昜、丹、犬、暴、攸、望……等方。
绝大多数这类卜辞都明确地涉及征伐,所以说,商代是存在方国间的军事联盟的”④。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再去审读典籍中的有关资料,就不难发现当时方国联盟的情形。
《诗·长发》述商汤伐①请参见拙著:《殷周政治与宗教》第二章“殷周时代的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②参见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古文字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1982年。
④同前揭林沄文。
夏桀的过程,“顾、韦既伐,昆吾、夏桀”。
顾、韦、昆吾是夏王国的盟国。
同样,《尚书·牧誓》述周武王伐纣,其中也有“我友邦冢君”。
《诗·皇矣》叙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伐崇墉”。
“崇”是商的盟国,而“友邦”是周的盟国。
另一方面,商邦与盟国间是不平等的。
卜辞资料表明,商邦不仅“比”其他方国,而且有时也“令”其他方国。
如:“癸卯卜,宾贞……令沚■■方?”(《前编》6·60·6)“庚辰,贞,令望■■■方?”(《京津》4386)“癸亥,贞,王令囗侯伐……”(《金璋》368)这里的“令”,显然是一种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同时,商王作为方国联盟的盟主,具有向盟国征取贡物、巡狩盟国境地、仲裁方国间争端和惩罚方国的权力①。
王国维早就推测说:“自殷以前……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
”②顾颉刚也说:“夏商所谓王,实则春秋所谓霸。
”③今天看来,这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周邦推翻殷邦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国联盟——周王国。
就大局而言,周王国与商王国的国家结构和性质并无根本差异,其不同主要在于“共主”的换替:周由小邦上升为“共主”国,商由“共主”国沦落为普通的邦国。
周邦取得“共主”地位之后,当即与既存的方国确立了联盟关系,后人将此一过程称为“褒封”。
所谓“褒封”不过是周王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与既存的异姓方国建立一种名分,组成新的方国联盟。
其所异者,周代文献中大多将这些方国称之为“诸侯”。
与此同时,周人还“封建”了一批同姓诸侯国。
周人为什么分封同姓诸侯国?传统的说法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种解释虽可说通,但也有问题。
因为周人的分封制度实际上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不衰,不但王室行分封,诸侯也行分封,甚至“大夫有贰宗”。
单纯用“藩屏”之说作解,显然缺乏说服力。
诚然,分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从商周历史的宏观过程看,分封也与部族人口的不断衍生相关,是部族殖民的政治化。
它源于氏族时代的氏族组织制度。
大体说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末年,周人分封呈现为两个阶段:西周时代是“天子建国”;春秋时代是“诸侯立家”。
从部族人口分衍的角度看,“诸侯立家”是“天子建国”的下延和再版。
然而,在当时“王土”、“王臣”观念下,王国、侯国、大夫之家具有大致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宗族政权特征。
天子王国,是以王族为核心构建的最高政治实体或国家。
名义上,王统治天下;实际上,王主要统治“王邦”。
这种“王邦”与“王天下”的政治格局被人们称为“内服”(王畿)和“外服”(畿外)制度。
周代的“内服”、“外服”秩序展现为一个逐渐衰变的过程。
西周前期,王朝对外服诸侯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量。
在周初的诰命中,周王对诸侯百般教诲,指示他们服从王的指挥,“勿替敬,典听朕告”(《尚书·康诰》)。
周康王在即位典礼时就训示道:“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告。
”(《尚书·顾命》)当时,许多诸侯国君都参加了康王的即位大典,表示坚决服从周王的①参见前揭林沄文;王冠英:《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收入《观堂集林》。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收入《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调遣,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同上)到春秋初年,此种盛世已不复存在,“周郑交质”乃一显例。
其原因,自其表言之,是诸侯坐大;自其里言之,是宗族组织的成长壮大。
宗族政治的基础是宗族组织。
在氏族制度下,一个氏族的人口发展到一定数量,就会从中衍生出新的氏族,原来的母氏族则成为胞族①。
宗族组织作为氏族组织的次生形态,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氏族组织的这一特征。
周初,王邦强大,新封的侯国力量微弱。
后来,诸侯国力量不断壮大,而王邦却由于不断的分封发展较慢。
当诸侯国与王邦力量相互制衡的时候,彼此间的冲突在所不免。
“诸侯争霸”与王国代兴有相似的一面。
从宗族政治的内部结构看,政权的主体是宗族贵族,在王邦是王族。
在王族内部,又进一步凝聚到“宗主”身上。
在周王室内部,对国家政权的厮夺直接体现为对“宗主”身分的争夺。
春秋时期王室的内乱多导因于此。
宗族政治的主要对象是庶众,是贵族对庶族的统治,宗主对庶民的统治。
《诗·国风》中的一些诗篇展现了庶民对贵族的怨忿情绪和依存关系。
对异族来说,周王族与他们虽无血缘联系,但却有宗教伦理关系。
在商周宗教信念体系中,王被认为是上帝的嫡系子孙,而普天下的人们都被认为是上帝的子民(等级身分较低)。
因此,自上帝的角度而言,王族与异族、王与异族人民之间有一种神授的“准”血缘纽带。
它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上:王族是上帝的“选民”,代表上帝统治天下。
周王国所谓“内服”,实质上就是王邦——以王族为核心的政权和国家。
诸侯之国,是以公族为核心构建的二级国家政权和政治组织。
从诸侯初封时的情形看,要举行册封仪式,授民授疆土,封国的主要官员也要由周王册命。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齐相管仲到王室觐见,王以上卿之礼接待。
管仲推辞道:“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陪臣敢辞。
”《礼记·王制》更说:“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
”于此可见王廷对诸侯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的干预。
诸侯国要对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派兵助战、纳贡、朝觐等。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
另一方面,对一个既存的诸侯国来说,它的内政并不受王朝制约,在君位的继承、封立大夫、对具体的经济和政治事务的处理等方面,侯国都有自主权。
在侯国内,公族是政权的主体,是根本;在公族内,由谁任宗主执政,是末节。
尽管公族内也发生争夺君位的厮杀,但万变不离其宗,权柄必定落在公族之内。
一旦这一原则被破坏,便意味着一个公族的沦落和国家的覆亡(或易姓)。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都是例证。
诸侯国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独立性,是因为有宗族组织作为基础。
同周邦与侯国的关系相似,在诸侯国内主要是侯国与大夫之家的关系,直接显现为国君与大夫之间的政治关系。
我们今天往往过多地注意到国君与大夫之间政治关系的一面,而当时的人们更看重宗族关系。
铜器铭文中有规律地出现的赞颂祖先、祈求“子子孙孙永宝用”之类的词语,都反映出宗族组织和宗族利益的重要。
诸侯国既独立,又与周王保持形式上的臣属关系,是当时政治结构方面的突出特色,是宗族政治的必然结果。
从本质上看,周代的同姓(或婚盟)侯①参见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译本。
国与商代的异姓方国相比并无大异,或者说大同小异①。
大夫之家,是以家族组织为核心构建的基层政权和隐性的国家。
“诸侯立家”大致盛于西周后期。
在较为可信的西周中前期文献中不见“大夫”之称②。
前已述及,“诸侯立家”既是政治行为,也与公族组织人口膨胀有关,此种情形与周初“天子建国”相似。
“诸侯立家”有捍卫公族的政治意义,大夫之家是作为公族的“枝叶”而存在的。
最初虽也“授民授疆土”,但从表面上看并不具备现代概念的国家形式。
一些学者注意到周代的国家有王国和诸侯国,这虽比《周礼》的“王国”模式前进了一步,但仍未注意到大夫之家具有相对意义的国家性质。
其实,诸侯国由周初围着周王团团转,到春秋初年自行其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大夫之家的情形同样如此。
到春秋后期,许多大夫政权非但不听诸侯国君指挥,而且同诸侯国君分庭抗礼,几乎形成完全独立的国家政权。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三桓弱鲁”与“周政交质”没有质的区别,“三家分晋”正是“诸侯称霸”在一国之内的续演。
李启谦先生对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之家作了较为具体的研究。
他指出,在整个春秋时期,鲁国一直存在着很多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组织,粗略统计不少于15家。
他们与国君保持君臣关系,但有很大独立性。
(1)各家族“宗主”由自己确定,“宗主”是当然的大夫,因而,鲁君事实上并不干涉每个家族由谁来出任卿大夫。
(2)大夫之家拥有城邑作为根据地。
卿大夫在国都内建筑馆舍是为了谋政方便,真正的老窝是封邑。
季孙氏有费邑,叔孙氏有郈邑,孟孙氏有郕邑。
封邑内的臣属由家族自己安排,国君不问。
即使邑宰发动针对大夫的叛乱,国君也不管。
(3)家族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大夫之家的武装由家族成员及封邑内庶众组成,有很大独立性,听大夫指挥,鲁君不能直接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