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新闻评论之比较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西方媒体不实报道,比打砸抢烧更可怕的“暴行”!
西方媒体不实报道,比打砸抢烧更可怕的“暴行”!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西方很多媒体做了报道。
对西方媒体在事件中的报道活动,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7月7日的记者会上就曾表示,在涉“7·5”事件的新闻报道上,我们采取的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为外国记者和国内记者赴疆采访提供积极协助和便利,目的就是希望国际媒体能够依据事实,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一事件的真相。
然而,结果却有些事与愿违。
就在中国为境外媒体提供采访协助和便利的同时,某些西方媒体却肆意歪曲事实真相,极尽挑拨离间、煽风点火之能事。
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王大卫的《无视真相的傲慢与偏见》,对西方媒体在“7·5”事件中的各种不实报道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德国之声》等媒体报道为样本,一举揭开了某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四大高招”:移花接木,改变事件性质;厚此薄彼,让自己支持的一方拥有更多话语权;玩弄文字,给中国贴上标签;拼凑材料,以看似公正的背景材料来实现其不公正的目的。
就是在这些低劣的招数下,一场造成上千人伤亡、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被轻描淡写粉饰成“和平示威”、“和平抗议”;中国军民平息暴力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正义之举,却被扣上了“武力施暴”、“血腥镇压”的帽子,声称“北京镇压了穆斯林少数民族”,进而将关注点引向所谓的“民族矛盾”。
《华盛顿邮报》7月10日一篇题为《帮助维吾尔人的正确方式》的署名评论,更是大言不惭地鼓噪美国政府要采取新的举措支持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分子,并针对维吾尔人制定一项“植根于民主和世俗主义”的政策。
这些扭曲事实真相、扰乱国际舆论、干涉中国内政的招数,是何等卑鄙无耻!其实,对于这些西方媒体在“7·5”事件上的表现,我们并不陌生。
某些西方媒体怀揣无知和偏见,坚持双重标准,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做法由来已久。
从深度报道的理论阐释看中美新闻理念的差异
从深度报道的理论阐释看中美新闻理念的差异李薇(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 08网络班学号:0808010084)[摘要]本文从深度报道理论的诞生及发展史入手探索中美新闻观念差异的根源,并简单的分析中美两国在深度理论实践上的异同。
[关键词]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理念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是综合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
要了解深度报道,首先就要搞清楚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报道、连续报道等报道方式,而深度报道的前身就是解释性报道。
以下是中美两国对于深度报道发展史和理论实践上的一些差异分析。
一、中美深度报道理论诞生及发展深度报道理论在美国和中国的产生和勃兴的时间分别是20世纪初和20世纪80年代,两者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而产生的背景,虽然同样面临着社会阶层加速变化、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问题急剧增多等问题,但在政治模式、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上,两者的情况是迥然不同的。
当然,社会发育和发达程度就更是有距离了。
深度报道是美国继政党报纸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的报道新闻的形式。
在西方新闻界,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两种最重要的报道形式,它们的出现,是根植于当时社会的现实土壤。
调查性报道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扒粪运动”,为争取市场、赢得读者,美国报纸对世纪之交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和揭露,包括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其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更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
调查性报道大行其道,最大的成就就是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标志着这种报道形式发展的巅峰。
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更是设立了调查性新闻奖。
第二章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第二章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国新闻评论是指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论的一种文体形式。
作为中国媒体界的一大特色,新闻评论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国时期,当时儒家学派成为主导思想,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很多有关言论和评论的内容。
而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派亦有不少评论性的著作,这为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由于文人的崇尚言论自由和批评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文人撰写的报章和刊物上的评论为主要特点的新闻评论形式。
从古代到清朝,中国的新闻评论一直都是文人评论者通过文字来表达对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的观点和批评。
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代传媒的兴起,新闻评论逐渐走向大众化。
中国的新闻评论开始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成为备受读者关注的一种媒体形态。
中国的新闻评论也开始接受西方新闻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独特的新闻评论体系。
20世纪,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新闻评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闻评论的作用,创建了一系列党报、报纸和杂志,并提倡新闻评论具有严谨、客观和思想性等特质。
新中国政府实行意识形态的媒体管理制度,导致新闻评论被政治化和官僚化的问题,限制了其独立性和自由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闻评论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中国新闻评论的形态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的纸媒扩展到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这些新媒体平台使得新闻评论更加方便和即时,有利于中国人民更加广泛地参与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而,随着社会对新闻评论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新闻评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舆论的冲击,导致很多评论信息失去了独特性和深度。
另外,政府在新闻评论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也限制了评论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关于新闻评论800字
关于新闻评论800字新闻评论800字1孟晚舟终于回国了,这是任正非老爷子的胜利,华为的胜利,也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追求公平正义者的胜利。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打压一个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封锁,禁售甚至伙同他们的包衣玩起了栽赃,陷害,非法拘禁等下三滥的手段羁押孟晚舟女士近三年时间。
这雄辩的证明华为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她的成就让领先世界科技近百年的美国都感到不安和气急败坏。
同时孟晚舟女士事件也让我们看清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面对全球化,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人权等方面是多么的双标和无耻。
华为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
那一代的企业家都有着浓烈的家国情怀。
大唐,巨龙,华为,中兴从这些企业的名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一代企业家的心胸和格局,更能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爱。
虽然华为只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她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的最高水准和成就。
准确的说我没用过华为的产品,不是华为粉。
但我作为一名极其普通和平庸的中国人,今天看到孟晚舟女士归国的消息,还是莫名的兴奋。
不过今天最开心的应该是任正非老爷子吧!祝贺他!热烈欢迎孟晚舟女士归国!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英雄!新闻评论800字2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艰难征程波澜壮阔,赤诚初心历久弥坚。
长达十七个小时的飞行中,在漆黑的飞机舱内,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孟晚舟,含泪写下了这段文字。
今天,此刻,中国人民都在欢迎你回家!当以不认罪的方式而重获自由的孟晚舟女士,步履轻松地走下舷梯时,机场响起了《歌唱祖国》,遍地挥舞着五星红旗,身着一袭红色长裙的她鞠躬再鞠躬,我顿时泪目。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孟晚舟深情地说。
是啊,那一抹鲜红,就是你最美的样子。
记忆回到了去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来势汹汹,一时间,天昏地暗,人心惶惶。
但就有那么一位老人,双眉紧锁为谁思,鬓角银丝为谁愁,在耄耋之年毅然逆着人流,奔赴武汉。
中西方解释性报道之比较
论中西方解释性报道的异同第一,背景式新闻写作与述评性新闻写作,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以2007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获奖作品《“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和中国新闻周刊《杭州飙车案70码背后:民意的红灯》为例进行对比。
一、靠背景解释,还是靠逻辑说理。
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基本上都是在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即通过新闻事实、背景材料的运动给读者呈现一种真实可信的画面。
文章由几个方面组成:1、一个医生在治疗一个因电击严重受伤的五岁小男孩,同时发现其血液中铅含量严重超标为开头。
2、从而揭开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并进而上升到环保的层面。
3、介绍铅的污染源,包括制造铅锭的工厂。
4、村民铅中毒的表现。
5、背景材料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对铅中毒的定义,研究表明铅含量过度带来的危害。
6、接着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场灾难体现了在面对中国飞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损害时,中国民众是多么的脆弱。
”虽然是作者的观点,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上述材料中领悟到。
7、接下来作者将视角延伸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损害。
在谈到具体损害问题上,作者引用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统计数据来说明。
8、铅大量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原因。
9、国外面对中国高含铅量商品可能造成危害的举措。
10、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防范铅中毒的斗争尚处于早期阶段,而美国早在30年代就已经开始此类行动。
11、工厂为躲避监督将厂设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纵观这篇解释性报道,我们很难看到作者主观性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的介绍中给读者呈现,虽然没有作者的主管意见,但读者却能从报道中读出铅含量超标的危害以及中国现在的环境问题,发人深思。
大量的背景材料,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读者的视野,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认识新闻事实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发生的,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这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给读者展示的是尽量真实的世界。
这正如美国资深报人马克•埃思里奇所说:“在当今异常复杂的世界中,解释性报道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中西经济报道比较
中西经济报道比较摘要:本文主要参照《华尔街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从内容、形式、采访客体、会议新闻和评论等方面对比了中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希望从中借鉴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经济报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
关键词:中西方;《华尔街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新闻;比较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1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传媒领域也高速发展。
在这个传媒的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信息传播突破了地域性,政治、经济、文化资讯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继而我们有机会分享到西方新闻事业发展的成果,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免走弯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媒体传播信息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而财经媒体的发展尚属起步。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深化的现阶段,借鉴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经济报道,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经济新闻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的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新闻在21世纪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
鉴于此,本文将主要参照《华尔街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从内容、形式、采访客体等方面对中西经济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内容方面西方经济新闻比较重视信息性、服务性和实用性;而中国则注重经济效益报道和经济效益的宣传。
西方经济新闻几乎没有诸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之类的经验报道,而是侧重于有新闻价值的消息、要闻、动态性信息。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选题,始终追踪美国和世界的财经热点,揭示重大财经新闻的真相,每天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暖。
因此该报财经深度报道占其版面的绝大部分。
西方经济新闻经验报道少,我国经验报道一向较多,主要是出于经验的“指导性”、“工作性”。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
中西方深度报道的异同作为新闻业务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度报道已经被国内新闻学者探讨和研究了近20年。
其实,一种报道形式之所以能够受到垂青成为主流或重要的报道形式,与这种报道形式所能承载的报道功能密切相关,而这种报道功能所指向的必然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正如有学者所言:“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是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要求联系在一起的”。
一、中西深度报道的相同之处在于:(一)产生于社会动荡与变化的时代中西方深度报道产生和勃兴,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20世纪初的西方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处于转型阶段,都面临着社会阶层加速变化、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问题急剧增多等问题,但政治和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均有迥然差异,社会发育和发达程度也非常不同。
中国深度报道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同样处于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过的新情况……正是中国社会变化与思想解放为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出现、成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其间的起伏涨落均与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二)反映受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和心里需求作为继政党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种主流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在西方的出现同样根植于当时社会的现实土壤。
为争取市场、赢得读者,美国报纸对世纪之交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查和揭露,包括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其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更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标志着这种报道形式发展的颠峰。
中国的深度报道作品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批优秀的记者也因此脱颖而出,可谓“时势造英雄”。
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是“中国深度报道的发源地”。
(三)体现出传媒深深的责任意识中西方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界定都强调将新闻置身于背景和关联中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的本质、意义和趋势。
中西方新闻评论之比较
目录一、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 (3)(一)中国:党性原则 (3)(二)西方:独立性原则 (3)二、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作用差异 (4)(一)中国:舆论引导,宣传政策 (4)(二)西方:赢得读者,帮助读者 (4)三、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文本差异 (5)(一)评论议题的来源 (5)(二)评论写作格式 (6)四、中西新闻评论差异的原因分析 (6)(一)从历史渊源上看 (6)(二)政治体制不同 (7)(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 (7)(四)文化传统不同 (8)结语 (9)注释 (9)参考文献 (10)内容摘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新闻评论在其新闻报道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
本文主要从遵循的原则、地位和作用、文本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不用点,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语:新闻评论;当代;差异中西方新闻评论的区别由于中西方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评论,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
而在中国,更是将评论定义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性言论。
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
”[1]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
政治体制赋予评论形式某种规定性,经济程度影响评论运作的目的,文化传统对评论形式进行渗透,因此,中西方新闻评论不管是在遵循的原则上、所起的作用上以及写作形式上都大相径庭。
一、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一)中国:党性原则在中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
而新闻评论,又是各种宣传形式中最重要、最权威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立场、观点和它的党派性。
从新闻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中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西方“媒体是第四权利”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其各自特点
从新闻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中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西方“媒体是第四权利”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其各自特点过去人们是交互使言论自由(the freedom of speech)与新闻自由(the freedom of the press)二个概念的,各国宪法大多把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或将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等同。
[1]依据此种解释,新闻自由只能被视为是言论表达的载体或工具,新闻媒体并没有特殊地位。
而现在一些人相信第一修正案将这两个概念分列出来,则意味着它们应承担不同的使命。
一、“第四权力”理论和“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思想形成的过程第一部分:“第四权力”理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将新闻出版机构称为“第四权力”的说法似乎颇为流行,那么这个词到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根据Stewart大法官的说法,该词是由Edmund Burke提出的,原意指的是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第四阶级。
但Stewart大法官在使用该词时,指的是新闻媒体乃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机构。
1974年11月2日,斯图亚特(Potter Stewart)在耶鲁法学院150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中提出,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
”他认为:“出版业是唯一在宪法中获得明确保障的行业。
”美国宪法规定的合众国的政体是立法、司法和行政(即总统及其政府)三位权力平衡。
宪法赋予每一方的权力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一个制衡体制。
在1791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的保护下,新闻媒介在美国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变成一支坚强力量。
如今美国的新闻媒体确实常常被称为“第四阶级”(the fourth estate),这个名称是不是意味着媒体和宪法创立的政府三方权力享有同等的地位?按斯图亚特法官的观点,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护新闻出版业的,他解释说:“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to create a fourth institution outside the government as an additional check on the three official branches)。
我国客观报道与西方客观性报道比较
我国客观报道与西方客观性报道比较作者:王珊珊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1期【摘要】中西方新闻体制的差异是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体制,西方的新闻体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它们基本内涵的不同决定了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之间立场、规范、报道方法的不同。
本文从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等方面对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进行比较。
【关键词】客观报道客观性报道比较客观报道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客观性报道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相同。
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两者之间的相同处等方面来分析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
一、我国的客观报道和西方客观性报道的缘起(一)我国的客观报道在中国新闻史上,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人士最先提出“客观报道”这一概念。
1903年梁启超曾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则进一步提出“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界一方面取经西方客观性报道中教较为有益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在反思中摒弃了对客观性“超党派”的描述,他们认为,西方学者把客观性强调到了不恰当的地步,标榜自己的报道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好像他们的新闻只报道事实,而从不参与意见的表达。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来说,还是在实际报道中,“纯客观”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新闻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事实说话”的主张,即在忠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适当地选择和表达,通过“无形的手”,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客观报道。
(二)西方客观性报道新闻客观性这个概念是在资产阶级新闻界最先兴起的。
1900年美联社提出以“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为宗旨,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把“客观性”定为新闻传播的原则。
在当时的西方,报纸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大众中失去信誉,报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
94学术探讨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王建华(山东建筑大学 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新闻报道即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面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
中西方文化价值和意识理念的不同,最终造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化。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下新闻报道的特点。
关键词: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比较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21-0094-01一、中国强调人物的时代精神,西方注重体现个人价值观长久以来,中国新闻的定位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政治正确是压倒一切的需求。
因此,中国的新闻报道特别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和正能量,从人物的思想意识入手,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反映时代精神。
新闻稿件描摹典型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发展,从而体现人物的时代风貌。
中国新闻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将人物事件放在国家民族的大背景下,强调人的政治思想立场,提倡为国家民族大业或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奉献的精神。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重在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追求自由的价值观。
因此,西方的新闻报道带有浓厚的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色彩,突出个人的社会存在感。
西方的人物报道通常从人的性格入手,以人物个性为重点展现人物事件的发展状态。
所以,西方的报道资料非常重视体现人物个性方面的东西,如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说话的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彰显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读者的注意。
例如,2015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个性突出,形象和情感都很饱满。
西方记者善于通过新闻人物的动作、外表、语言等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鲜明个性呈现给受众。
二、中国新闻报道注重维护国家形象,西方新闻报道注重揭露现实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追求统一,追求和谐,偏重合作,群体意识强。
“思想大一统”和“王权观念”至今对新闻媒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闻报道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色彩,重要的新闻媒体通常只关注重大新闻的报道,并且遵循一定的传统规则要求,特大新闻报道通常与社会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
新闻学新闻评论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日本报纸设论说委员会, 直属社长指挥,与编辑局平 行。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我国,王韬的《循环日报》,是 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 报纸。 王韬,政论家,第一位评论家。
代表作《外交部之厨子》等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认 识到“将图国民之事业,不 可不造国民之舆论”。
新闻评论写作
主 讲
张 淑 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学
绪论
新闻评论:
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 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 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绪论
新闻评论学:
是研究新闻评论的产生、 发展以及新闻评论写作基本 方法、理论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国日报》、《民报》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先进知识 分子、共产党人重视报刊。 国统区革命知识分子运用报 刊开展宣传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当代:
看一家报纸编辑部及评论员 水平高不高,评论最有可比性。 有些评论,尤其是社论 ,是 整个编辑部综合水平、综合能力 的综合表现。——邵华泽
先秦诸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 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先秦诸子
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 会人事而得名。
先秦诸子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 言论传于《战国策》
先秦诸子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编撰《吕氏春秋》
时政评论范文800字
时政评论范文800字高二第一学期作文训练一2013.09.11一、本次作文训练题: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材料,模仿《小举措需要大勇气》写作方法(结构及分析方法),写一篇述评文章,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青岛城管强拆军区大院,现场爆发激烈冲突。
近日,一段“青岛城管强拆军区大院警卫室现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网络关注。
视频显示,2013年9月4日下午,青岛上百名城管围堵军区大院警卫室,欲对卫兵岗楼进行强拆。
起初一名城管欲冲进营区被阻止,继而双方爆发激烈冲突。
最终城管调用挖掘机,岗楼被强拆。
有新闻题目称《青岛城管强拆军区大院,解放军寡不敌众》,也有网友表示视频让其对城管更加仰视。
材料二:广州城管被小贩砍7刀成血人,围观群众无人相助。
2013年3月17日下午2时08分,天河区车陂街两位城管辅助执法队员来到东圃大马路,对正在占道摆卖菠萝的40多岁男小贩进行劝导。
3分钟后,本已答应离开的小贩突然挥刀砍向城管。
砍中7刀的苏家权应声倒地,其中5刀伤在头部,最长一刀从耳朵伤到嘴角。
事发后,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已下令全力追凶。
截至记者发稿,天河警方仍在缉捕在逃嫌疑人。
3月17日下午2时08分,城管辅助执法队员苏家权和钟泳德驾驶执法车对东圃大马路进行例行巡查。
下午2时08分,在东圃大马路和中山大道中交界处,发现有小贩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于是两人下车对小贩进行劝离。
“这里是严禁摆卖区,请你离开。
”钟泳德回忆,两人是用正常的语气对一位卖菠萝的小贩进行劝离。
第一次劝阻后小贩不为所动,两人又劝了一次。
小贩开始有点激动,甚至有点气愤,但还是把车往后退了十几米。
“看到他都要离开了,我们就转身上车。
由始至终,我们没有说过要没收他的东西。
因为他最后还是听劝,我们为什么要收他(东西)呢?”没想到,就在这时,钟泳德突然听到走在后面的苏家权发出惨叫。
他一扭头,就看到小贩拿着20多厘米的水果刀疯狂地朝苏家权头上砍着。
还没来得及呼救,小贩已经丢下手推车向东圃大马路方向逃窜。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分析
一、外国新闻作品分析:1.分析《日本签字投降》一、作者简介:霍墨·比加特: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写的报道,曾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先后两次获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报道以生动详实著称,同时又是一名有名的“写作快手”。
二、报道特色:——“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这是记录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
▪通篇都是客观叙述,用事实说话,捕捉细节▪冷静客观的描写,体现日本帝国的没落,世界强国地位的失去。
▪作者不直接评论,透过细节描写传达思想,将观点和倾向体现在对事实的取舍中三、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致描写了五个人物▪着重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思考:结合此文,试述外国记者“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报道特色。
2.分析《火葬——甘地永存》一、写作特色:▪语言凝练、传神*介绍事件背景——描写人们吟唱经文——描写送葬队伍的不同阶层二、结构特色▪以火葬为线索*火葬的背景——火葬开始——火葬仪式——火葬结束▪围绕火葬这一中心事件,把人们对于甘地的爱戴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火葬经过的描写,将各阶层人们的不同表现用事实叙述,全文融为一体,前后有序三、对观察性报道手法的运用▪既像一则消息,又像一则目击记▪观察准确,写的传神简练▪对各阶层送葬人们的描写3.分析《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一、引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及作用:▪多次引用两位宇航员的话:用他们的切身感受真实向读者再现登月的情景,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更形象、生动。
——“用事实说话”胜过直接评论二、“一句话导语”的重要性▪一句简单的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呈现给读者。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欲知、和应知的新闻三、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思考:结合此文,说明记者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4. 分析《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作者简介:比昂尼克:法新社前驻北京首席记者二、抓住的两个人物镜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论中西方媒体灾难性报道视觉呈现的不同——以《中国日报》和《华
通讯作者:于一应,广东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
作者简介:冯卓文,助教,广东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系,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网络传播、文化传播。
论中西方媒体灾难性报道视觉呈现的不同——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索马里旱灾报道为例冯卓文,于一应摘 要 文章分别选取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类报刊《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3月发生的索马里旱灾为例,从报道主题、位置、框架、色彩、死亡可视化等方面,探讨新闻价值观对索马里旱灾报道中视觉呈现的影响。
关键词 新闻报道;视觉呈现;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新闻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0-0008-05灾难性事件是自然或者社会中突然发生的对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恒定性破坏的活动。
表现为会造成人们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天灾人祸”,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旱灾等的自然灾害,以及对人们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家、民族以及宗教之间的冲突的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新闻媒体作为灾难传播领域中重要的对外传播工具,不断向外界提供防灾、救灾和减灾的讯息[1]。
在报刊上的新闻报道主要包括纯文字的报道以及视觉呈现报道,而新闻图片作为新闻媒介制作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2]。
在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以其客观纪实和形象直观的特征,以及强大的叙述、表达功能备受媒体和受众的青睐[3]。
作为一种视觉传播方式,新闻图片在还原灾难现场的基础上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
2017年3月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苏丹、索马里、肯尼亚等国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索马里地区每天约有3 000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十万人受到旱灾不同程度的影响。
索马里旱灾作为2017全球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情况严重的重大灾害之一,各国媒体都相继对灾区进行持续性的报道。
华文媒体《中国日报》和外文媒体《华盛顿邮报》对索马里旱灾事件进行一系列连续性的报道。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及演变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及演变新闻评论是中国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分析和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中国新闻评论也经历了多次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新闻评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新闻评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的“传官口诛”。
这种形式可以视为最早的新闻评论,它以文字、画像等形式来描述政治事件和社会风俗。
然而,由于当时的交流渠道受限,这些评论受众有限,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新闻评论传统。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闻评论逐渐在中国媒体中出现。
清朝时期,一些著名的报纸开始在版面上增加评论栏目。
这些评论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以文字形式表达观点。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限制,这些评论大多被政府监控,并受到严格的审查。
新闻评论的真正发展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中国。
这个时期,西方思想和新闻学理论开始传入中国,有力推动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
著名的报人章士钊在《新闻报》上创办了“京北大社”等评论栏目,为国内新闻评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后,随着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传统媒体如报纸和电视台通过增加评论栏目来满足公众对多元观点的需求。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使得新闻评论更加广泛和便捷。
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成为了人们进行新闻评论的重要空间。
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新闻评论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以其简洁、直观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这些形式虽然能够迅速传递信息,但由于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很难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评论,从而可能影响公众的理解和判断。
此外,新闻评论的发展也受到政府监管和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
政府对新闻评论的监管日益严格,一些敏感话题往往受到限制和审查。
社会舆论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压力,使得一些媒体和人士不敢或无法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评论。
尽管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新闻评论仍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记者价值观
中外记者价值观
中外记者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新闻报道的目的,中国记者更倾向于把新闻报道作为宣传的工具,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和社会效应,而西方记者则更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公众效应。
2.对于新闻报道的原则,中国记者更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而西方记者则主张“自由、公正、客观”。
3.对于新闻报道的方式,中国记者倾向于使用正面报道,强调新闻的积极面,而西方记者则更倾向于使用负面报道,强调新闻的批判性。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中国有着深厚的官僚文化传统,新闻媒体被视为政府的喉舌,记者的价值观自然受到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
而西方则有着深厚的民主文化传统,新闻媒体被视为社会的公器,记者的价值观自然受到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外记者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的目的、原则和方式上。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对记者价值观的影响。
新闻评论名词解释[技巧]
名词解释:1辛迪加专栏:辛迪加专栏稿件类似于从通讯社买来的新闻稿,专栏评论家加入辛迪加后,他所写的稿子可以卖给各地的报纸,由那些报纸共同采用。
2人格主体:指的是新闻评论中的意见不是代表创作者个人的,而是代表媒体领导层或代表媒体所有者。
3个人主体:指的是新闻评论中一件不代表媒体的意见,仅为个人的认识。
4选题:指的是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实物或论述的问题。
它规定着评论对象与范围。
换句话说,也就是择定通常所说的“就事论理”中的“事”。
5立论:立论就是创作者对所选的论题做出自己的论断,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要求是⑴立论要新颖⑵立论要合理。
6论证:所谓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7论据:用来支撑论点的论据,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新鲜。
8论证方式:是运用论据进行推理、证明论点,得出结论的途径。
9社论: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表的对于重大问题的权威而慎重的评论。
对于党政机关传媒来说,社论同时代表同级党委发言。
10专论:就是专门性评论,特点一是篇幅较长;二是论述更深入,更专门化。
11代论:就是代替社论的意思,编辑部以某个权威人士的文章来代替社论发表,就叫代论。
12来论:就是在社论位置上发表的读者写来的评论。
13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的一种中型武器。
其规格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通常不去全面地论述某一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而是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对这个问题和决策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14观察家评论:是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
一般用于时事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名称。
15短评:短小精悍的评论,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
评论是一般不面面俱到,只抓住某一点,扼要地加以分析。
16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新闻评论,是传媒对报道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或说明,其作用是对报道进行提示、评论、阐述或补充17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
它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主要由报刊记者采写。
《大公报》《泰晤士报》辛亥革命报道对比分析
媒介观察13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发起义,随后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革命。
二、研究意义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成功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报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从报纸入手研究这段历史对深刻认识辛亥革命有重要意义。
清末时期报纸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报纸成为文人议论朝政的一大阵地。
与此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事务格外关注,报纸成为他们在华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
分析和比较中外媒体对辛亥革命的报道文本,能用更全面的视角去解析这段历史,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三、《大公报》与《泰晤士报》的概况(一)《大公报》的概况《大公报》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在创刊号上英敛之发表的《〈大公报〉序》中,说明了报纸“大公”一名意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办报宗旨是“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由此奠定了《大公报》“以公正之心来启迪百姓,评击时弊”[1]的言论立场。
《大公报》一直以来以“敢言”著称,言论激切,成了“清末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大型中文报纸”。
作为《大公报》主笔的英敛之,曾经是康梁维新改良运动的一分子,一直坚持保皇立宪,从1902年《大公报》创刊一直到1912年都由他主持,《大公报》俨然已经成为英敛之发表政治言论的重要阵地。
(二)《泰晤士报》的概况《泰晤士报》作为英国一份极负盛名的报纸,曾一度是发行量最高的报纸,在国际上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 (3)(一)中国:党性原则 (3)(二)西方:独立性原则 (3)二、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作用差异 (4)(一)中国:舆论引导,宣传政策 (4)(二)西方:赢得读者,帮助读者 (4)三、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文本差异 (5)(一)评论议题的来源 (5)(二)评论写作格式 (6)四、中西新闻评论差异的原因分析 (6)(一)从历史渊源上看 (6)(二)政治体制不同 (7)(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 (7)(四)文化传统不同 (8)结语 (9)注释 (9)参考文献 (10)内容摘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新闻评论在其新闻报道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
本文主要从遵循的原则、地位和作用、文本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不用点,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语:新闻评论;当代;差异中西方新闻评论的区别由于中西方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评论,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
而在中国,更是将评论定义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性言论。
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
”[1]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
政治体制赋予评论形式某种规定性,经济程度影响评论运作的目的,文化传统对评论形式进行渗透,因此,中西方新闻评论不管是在遵循的原则上、所起的作用上以及写作形式上都大相径庭。
一、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一)中国:党性原则在中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
而新闻评论,又是各种宣传形式中最重要、最权威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立场、观点和它的党派性。
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 [2]由此可以说,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言论行动,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最纯的党性。
那么,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唯物辩证法,对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正确地阐明观点和主张。
新闻评论之所以被看作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是因为它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文本,是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宣传意图,阐明思想观点的文本,是从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出发,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论述问题的文本。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
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 [3]时至今日,此番话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前,尽管多数新闻评论的内容涉及的是具体的经济、业务、社会、思想问题等,但在阐述观点时仍然与政治思想有关。
(二)西方:独立性原则西方新闻界为新闻评论确定了三项原则:保持独立性;为公众利益服务及在社会舆论中的领袖地位。
独立性是其中的首要原则。
普利策曾给《世界报》确定的原则是:《世界报》永远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决不向不公正与腐败现象妥协;永远同任何党派别有居心的宣传唱反调,决不从属于任何政党;永远坚决地保持独立性,决不畏惧向危害社会的势力进攻,不管它是富人还是穷人。
[4]《纽约时报》也有过“无私地服务于公众利益,不使报纸变成实现个人野心或党派政治地工具,也不使它成为个人或宗教偏见的喉舌”[5]的原则。
很显然,由于西方媒体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功能,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其评论必然要坚持独立性。
评论一旦失去了客观公正的立场,无原则地为某种特殊利益所驱使,那便谈不上“服务公众利益”,当失去了读者的信任时,它在社会舆论中的地位自然也岌岌可危了。
美国新闻业的“特产”——辛迪加专栏及其专栏作家的最大特点就是观点独立于报纸立场。
这种个人独立发表言论的做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开国之初的美国报纸中就有以散文形式评述国内问题的文章。
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李普曼等一批大手笔的加入,专栏的形式形成,专栏作家开始对美国政治的阴暗面及政治人物的丑闻予以不留情面的抨击。
二、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作用差异(一)中国:舆论引导,宣传政策新闻评论往往是就某一重要事件直接发表意见,阐明某种舆论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因此它是新闻事业中影响社会舆论的最主要的方式。
我国新闻评论的根本作用,是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它不仅反映舆论,而且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纵观我国报纸上的新闻评论,由于它不同于任何个人与团体发表的谈话,而是既代表党委又代表群众的一种发言形式,因此是影响某种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新闻事业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舆论机关,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它对舆论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从微观角度来看,新闻评论的首要作用是宣传党的政策。
党的十四大以后,各行各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奋斗,如何认识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人民日报》就此发表社论《千万不可忽视农业》,综合形势与任务,联系农村工作实际,阐明了党中央的决策与指示精神,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掌握。
其次,弘扬精神文明也是评论的一大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具有同等的战略意义。
新闻评论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宣扬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表彰先进,针砭时弊,批评错误言行,对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西方:赢得读者,帮助读者纵观西方新闻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不难找出一条贯串线,这就是“以读者为中心”。
西方的政治体制及新闻体制是多元化的,各个不同的利益团体,包括如政党、企业集团、宗教和社会团体等,都有自己主办或控制的新闻媒介;而即使是相对独立的媒介,也自有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观点以至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倾向性。
这就形成了媒介彼此之间在评论上的激烈竞争和对抗局面。
此外,经济上的压力也大大促进了带有企业性质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
因此,客观的环境使报纸评论不得不注重读者的政治倾向、利益要求及阅读趣味。
但是,这种注重并非简单的迎合,而更着眼于对读者的帮助、引导和思想上的启示。
西方评论界提出评论的重要职能,即帮助读者在纷纭复杂的事件报道的阅读中理清头绪,特别是提供认识、思考有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借鉴。
因为评论能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等,使模糊的事实变得清晰,并指出事件的意义,帮助读者花较少的时间来获得较多实质性的收获。
评论者的职责首先并不在于告诉读者思考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它。
他没有资格把自己当成智慧的化身。
其最重要的责任应当是激励读者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此外,评论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帮助读者更新观念。
有些陈旧过时的想法,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对人们影响至深,而且自己往往不易察觉,而评论就是要慎思明辨这些会阻碍新生事物的旧观念。
可以说,西方评论界把自己社会责任的实现首先寄希望于影响读者,而不是影响上层。
同时,他们自觉地把激励思考使读者能够持有独立见解的目标置于宣传己方观点之上,这或许是民主政体的一个侧影。
三、中西当代新闻评论的文本差异(一)评论议题的来源:中国重视“上面的精神”,西方重视读者的需求和愿望确定评论议题,是评论写作的第一步。
一个新闻媒体在一个时期重点评论什么,评论的对象和评论的范围是什么,都应包括在评论议题之中。
在中国,媒体隶属于政府,媒体听命于政府,媒体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评论议题要体现“上面的精神”。
邓拓在谈论报纸评论选题的根据时指出:“从最满意的情况来说,它可以找到五个方面的根据。
这就是: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和指示;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的情况和意见;③党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情况和意见;④记者提出的新闻报道题目和线索;⑤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 [6]邓拓所说的五个方面的根据对我国评论议题的确立影响很大,为我国以后的评论选题基本上确立了一个标准。
大致说来,①②③是指要围绕“上面的精神”。
包括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方针、政策、现行的法律、条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等等,这是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根据。
④⑤体现的是“下面的情况”,包括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各种各样的看法。
但来自“下面的情况”一定要和“上面的精神”结合起来,用“上面的精神”分析“下面的情况”,用“下面的情况”对照“上面的精神”才能确定是否把它确立为评论的依据。
相比而言,西方政府与媒体不是上下级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政治关系上是平等的,在经济上受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
媒体要将报道信息和观点卖给陌生的受众,就必须是将读者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定为自己的评论议题,评论议题的确定主要源于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简单的说,评论选题的出发点是人——读者——所关心的自我及其生活环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鼓励他们有所思考和有所行动。
综观美国报纸的评论议题,犯罪、职业、教育、健康、交通是评论的核心议题,他们认为这些最能影响到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成为媒体密切关注的核心议题。
(二)评论写作格式:中国“程式化”,西方“随意性”在我国,由于更多强调社论的权威性,更多强调其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组织发言的功能,因此,评论员不需要也不能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色,甚至为了稳妥起见,评论员还会故意隐藏自己的个性,写作程式化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的社论一般都遵循着三段式的写作规则,“论点”、“论据”和“论证”,“因为”、“所以”和“结果”。
这种结构往往沉闷乏味、缺乏吸引力,其传播效果也可想而知。
西方受启蒙思想的熏陶,几百年来确立起一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传统,评论更多的只是一个论坛、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
正如玻尔•奥斯邦所言,在美国人眼里“最好的社论版会给教育、讨论和争议提供一个论坛” [7],交流的目的仍居于首要地位。
关于评论的风格,米歇尔•加特奈尔在《社论需要捍卫多么令人心痛》有所描述:“这里(社论版)是有热情和勇气的地方,是幽默和善良的地方,是有智慧和关怀的地方。
这里是纯洁的理想、兴味十足的思想、优美辞藻的居所。
这里是热烈讨论和冷静分析之处。
这里是真理的家园;这里是愉悦的场所。
”[8]由此可见,他们的评论写作就要随意得多。
具体到写作中,机敏的用词、震惊的方式、戏剧的效果、幽默的风格也就屡见不鲜了。
而且这种随意性我们可以从康拉德•芬克的“SEA测试”[9]理论中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