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一会考历史复习重点
高一会考历史复习重点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国际方面: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攫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扩张。
国内方面:腐败落后,危机四伏。
①政治:封建制度落后。
②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③军事:兵备废弛。
④思想文化:专制。
⑤阶级关系:封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
⑥外交:闭关锁国。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中国对外贸易中,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进行鸦片走私。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0年6月封锁珠江口,发动鸦片战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1842年8月中英南京议和,战争结束。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4.《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的主要内容《南京条约》:①时间:1842.8。
②地点:南京。
③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第一个: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时间:1843年。
②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上: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上: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中会考历史提纲
高中会考历史提纲(一)欧洲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
(3)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取消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二、启蒙运动代表:1、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最基本启蒙思想,但有落后封建色彩。
提出社会契约,反对君权神授。
不反对君主专制,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
他认为世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霍布斯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洛克: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
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2、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君主享有)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
对反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重视公共意识,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的状况如何?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政治危机四伏。
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②政治:清政府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③外交: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世界: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对外侵略扩张,扩张目标指向中国。
(战争爆发是必然的)2.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状况如何?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1)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
(2)英国鸦片走私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烟毒泛滥,白银外流,危害严重。
3.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有哪些?林则徐:上书皇帝请求禁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939年6月。
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概况如何?(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目的);(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3)经过:①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②1841年秋,英军增兵扩大侵略战争,侵占香港岛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三元里抗英斗争(4)结果: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屈辱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2)附件: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①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②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详细)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2、卓尔不群的雅典(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后,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主要内容:①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债务奴隶重获自由,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②政治上:(A)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B)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作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④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得: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失:①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盛也民主,衰也民主)▲3、罗马人的法律(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①《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②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整理高一历史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2、商朝的政治制度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1、西周建立: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2、分封制(重点掌握)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B、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安徽省宣城市最新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预习复习提纲1.必须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书本才是根本吧!光看大纲只能知道框架,培养全局观还可以,但是要好好品味枝干还得靠课本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三):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四): 求高一政治历史期末复习提纲~建议买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与探究(高一分册)内容很全,全年的都有,还有练习历史么...参照去年考纲吧...修改的应该不多【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五): 求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的复习提纲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A)③如果AíB, BíC ,那么AíC④ 如果AíB 同时Bí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SCsA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见课本21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 画法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发现解题中的错误.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参见课本P24-25)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 称为f、g 的复合函数.例如: y=2sinX y=2cos(X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六):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提纲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兴衰与迁都- 周朝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 诸子百家与思想繁荣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衰落-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与民族关系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5. 隋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朝的鼎盛与衰落-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6.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动荡- 辽宋夏金的并立与战争- 宋朝的海外贸易与科技发展7. 元明清-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 清朝的兴起与近代化的尝试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的内外困境-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抵抗- 解放战争的进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2. 中世纪欧洲- 基督教的传播与欧洲的封建制度- 大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3. 近代欧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5. 冷战与当代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欧洲的联合与亚洲的崛起-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3)
⾼⼀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3)必修⼀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为了进⾏有效的统治,巩固周王朝。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的命令②为周天⼦镇守疆⼟、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的封疆内对卿⼤夫实⾏再分封。
作⽤:A、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森严的等级:“天⼦—诸侯—卿⼤夫---⼠”B、加强周天⼦对地⽅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统治区域。
C、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般的政治格局。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增⼤;根本原因:铁器和⽜耕的推⼴,井⽥制的⽡解)⼆、西周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权利、财产和⼟地继承上的⽭盾(与分封制互为表⾥)内容:⽤⽗系的⾎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特点:嫡长⼦继承制(⼤宗、⼩宗)。
作⽤:A、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礼乐制:对每个等级的⾏为规范有明确的规定,是维护等级制度宗法制的⼯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结果: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崛起,礼崩乐坏。
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时期)①是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国家政治结构(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②最⾼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的⾼度集中(史实: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三、秦朝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历代王朝沿⽤。
P9图①皇帝名称:德⾼三皇,功过五帝。
三皇五帝合并为“皇帝”②皇帝的地位及权⼒:皇帝天下独尊,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切⼤权。
中央地⽅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
P9图③为了显⽰皇帝独尊的规定,制定专享⽤词,包括:朕、玺、制、诏④皇帝制度内涵三点:皇帝独尊、皇权⾄上、皇位世袭。
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1)
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___________ 2.商朝:_________________二、西周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摄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实行分封制。
2.分封对象:是分封的主体,异性诸侯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分封内容:主要是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用: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的地位,_________更加明确,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 --- -- ”的等级序列。
4.弊端: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后导致国家分裂。
(二)宗法制1.目的:巩固形成的统治秩序。
2.内容:①严格的______、_______体系。
②核心内容: ________ 继承制度,_______ 为大宗。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继承者,有________的特权。
③_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是相对的。
3.特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 特权。
②有利于_________ 防止 _________ 、_________ ,把________ 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③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三)礼乐制度:_______作为各级贵族的_____________,成为维护_____________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商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会考复习提纲
历史会考内容标准解答☆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a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b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封内大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主要诸侯国:王族——齐、鲁;先代贵族——-宋。
(4)评价: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西周后期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后被郡县制所取代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2)实质:以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①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②作用: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样就建立了血缘关系与权力地位的对应关系。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是维系“分”的血缘纽带。
(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中国。
2.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与皇帝一人的意志。
秦朝皇帝制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郡县制——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1)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郡——县/道——乡——里郡(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3)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相同:为了巩固统治不同:分封制:服从周天子,世袭,以血缘为纽带,产生诸侯割据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考会考历史考试提纲(必修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历史高一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
历史高一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西周统治。
-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导致诸侯割据局面。
- 宗法制。
-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皇帝制度。
-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 作用:三公九卿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 郡县制。
- 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 汉朝至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 汉朝。
- 汉初郡国并行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导致地方势力强大,出现“七国之乱”。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员。
- 唐朝。
- 三省六部制。
-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宋朝。
-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军事上:收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复习提纲考点1 分封制(理解)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1、分封制的目的:周朝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分封,即封邦建国。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参见教材P5图)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分封制的作用及利弊: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考点2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理解)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皇帝权力有哪些?①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有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③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地位的不....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4、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及特点?(1)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后世习称“三公”(当时太尉为虚设)。
“三公”之下设“九卿”,即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
①丞相职权: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2024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____字)第一章: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形成-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特点是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简单,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
-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人类进化过程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后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奴隶制的确立,劳动被社会财富的私有者所奴役。
-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扩张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有关。
3. 奴隶制度的基础与特点- 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核心制度,特点是奴隶归私人所有,被作为商品交易,失去基本人权和自由。
- 奴隶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的确立,而私有制的出现与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有关。
4. 奴隶社会的兴衰与原因- 奴隶社会的兴起与奴隶制的确立有关,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扩张。
- 奴隶社会的衰落与内部矛盾的激化、奴隶起义的频发以及外部入侵的冲击有关。
第二章:封建社会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封建社会是奴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后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封建等级制度明确,有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封建关系。
-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罗马帝国的灭亡、游牧民族的入侵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
2. 封建经济的特点与农业发展- 封建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特点是土地经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为主要的经济生产者。
- 农业的发展与农具的改进、耕地的扩大以及农田水利的发展有关。
3. 封建政治的特点与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政治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形态,特点是君权神授、世袭制度、官僚体系,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相结合。
- 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体系,特点是世袭、等级分明。
4.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农业经济的繁荣、封建政权的稳定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关。
- 封建社会的衰落与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以及社会变革的需要有关。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分册)古代文明区域地位文明类型地区名称流域文明成就文字宗教信仰政权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西亚古代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汉穆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东北非古代埃及尼罗河金字塔象形文字来世信仰法老专制统治南亚古代印度印度河种姓制度佛教东亚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中美洲和南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中美洲)、印加文化(南美洲)玛雅人培育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海洋文明东南欧古代希腊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小亚细亚半岛西部《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哲学、史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之后崛起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中南欧古代罗马地中海罗马法体系和法治精神基督教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西亚古代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宗教 创始人 产生时间 地点 经典 发展、影响佛教 悉达多 前6世纪 南亚古印度 大藏经(三藏) 公元前3世纪,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基督教 耶稣 1世纪 西亚巴勒斯坦 《圣经》(旧约和新约)392年成为罗马国教伊斯兰教穆罕默德6世纪西亚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古兰经》中世纪欧洲文明地区国家制度时间政治制度演变 经济 文化教育西欧 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基本于11世纪确立。
) 前期 形成封建等级制 庄园经济 后期(12世纪城市复兴、商品经济发展)形成等级君主制城市自治大学兴起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国印度罗马希腊两河埃及伊斯兰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二、三分册)历史时期时间政治经济文化其他中华文明起源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炎黄传说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夏朝文献:《礼记·礼运》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考古:二里头文化遗址商朝信史的开始方国联盟手工业:青铜器文字:甲骨文商朝的历史是信史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封邦建国礼乐制度春秋战国变法改革以富国强兵铁器和犁耕技术的应用百家争鸣战国七雄秦朝公元前221年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秦短命而亡的原因、第一次农民起义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西汉前期汉承秦制、文景之治中期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拓展西域疆土东汉25年,刘秀建东汉后期地主豪强势力膨胀三国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南北朝政权更替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隋朝581年,杨坚建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朝618年,李渊建唐中央官制:政事堂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全盛对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日本遣唐使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历史时期时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其他北宋960年,赵匡胤建北宋;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文官体制、科举制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沈括撰写《梦溪笔谈》北宋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1--3全套复习提纲(推荐)必修Ⅰ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三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1、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A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B1. 分封制(1)内容:①含义: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②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国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③权利义务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重要官职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经常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2)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②臣属关系明确③层层分封,等级分明(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作用:巩固西周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
2. 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3)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定尊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2.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一切大权,任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1.1.4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1.中央官制(1)内容: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2.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内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2)作用: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1.1.5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C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2.目的: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措施: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职能: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
云南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云南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资料整理人:李健必修三(为了通过会考特制作此提纲,望同学们认真识记)1、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出“仁”和里“礼”的学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他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3、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墨翟,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的主张。
5、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6、在汉武帝时期,他采用儒生董仲舒提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7、汉武帝时设立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8、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
汉武帝时,察举制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并初步完善,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9、韩愈最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10、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
张载对理学的贡献巨大。
1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12、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南宋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明代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强调“知行合一”。
13、李贽反对盲从孔子。
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北京四中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一、中国古代史(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分封制(1)内容: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2)作用: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有利于西周政治稳定。
(3)破坏:各诸侯王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朝末年,王室衰微。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2)措施:推恩令(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三)隋唐时期的“藩镇割据”成因:唐朝设立节度使,享有较大自主权,导致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兵权、各地精兵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经费上缴。
后果:虽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各地实力,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五)元朝的“行省制度”(六)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世界古代史(一)古代希腊民主“黄金时期”(1)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2)效果:五百人议事会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3)意义: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4)性质: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局限性三、世界近代史(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1、英国(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2)意义: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3)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2.美国(1)1787年宪法:A、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行政(总统)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出现,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四、中国近代史(一)鸦片战争(1840-1842)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鸦片战争报复→1842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影响:灾难;主权领土遭破坏;独立自主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关税中英商定(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丰岛海战(中日开战)→结果:中国战败,北洋覆没→1895《中日马关条约》→列强争相瓜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马关》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两亿两白银,开放口岸,日本设厂权,免收内地税《马关》影响:领土、主权破坏;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列强势力深入内地;外资设厂,拓展资本输出途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三)五四运动(1)背景(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主权)(2)过程:1919.5.4,北京大学学生游行示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1919.6.5,上海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拒签和约(4)历史意义: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B、青年学生是先锋C、工人阶级是主力军D、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第一次国共合作后(1924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开始(2)1926,北伐战争开始,目的是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1927年七一五政变(与汪精卫决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五)土地革命(1)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阻随后改去农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的状况如何?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政治危机四伏。
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②政治:清政府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③外交: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世界: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对外侵略扩张,扩张目标指向中国。
(战争爆发是必然的)2.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状况如何?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1)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
(2)英国鸦片走私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烟毒泛滥,白银外流,危害严重。
3.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有哪些?林则徐:上书皇帝请求禁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939年6月。
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概况如何?(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目的);(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3)经过:①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②1841年秋,英军增兵扩大侵略战争,侵占香港岛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③三元里抗英斗争(4)结果: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屈辱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2)附件: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①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②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6.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单纯反封建变为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④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法“修约”要求遭拒绝,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出兵侵略中国。
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及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1)经过①1856年,英军袭击广州城,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成立占领委员会。
②1858年,占领天津。
俄美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内容见12页)③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3页)(2)19世纪50-----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割地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领土(3)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最内地的口岸是汉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9.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1)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它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为了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法等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果,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两次战争的目的和结果是基本相同的)10.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比较这两件历史大事,谈谈你最主要的感想。
1842年,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抵挡不住英国的侵略,被迫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如今,通过谈判,中英两国达成协议,97年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国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这个重大胜利应该归功于新中国的强大和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英明伟大。
1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全盛时期的状况如何?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②发展: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领导人:赖汉英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领导人:秦日纲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1)主要内容: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1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训、历史意义和特点各是什么?(1)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
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划线部分也是特点)14鸦片战争期间,出现的新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倡导者林则徐、魏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1)核心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4)影响: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15.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有那几个方面?如何评价它?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有哪些?相同: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不同: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2.洋务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是什么?兴起: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最早的是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
最大的是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见教材38页)创建海军。
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等。
3.对洋务运动应如何评价?首先,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从总体上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甲午战争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是单纯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其次,应该肯定如下几个方面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仿制西式武器,创建了海军,军事力量有所增强。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科技工人。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和概况以及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状况任何?中国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②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很想投资于近代工业;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商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概况: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分布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早期的主要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产生:19世纪四五十年代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造成的。
5.日本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发生的主要战役有哪些?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日本急需通过对外扩张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战争借口: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出兵,日本也趁机出兵,伺机挑起战争。
战争的经过(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