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
会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会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姓名_________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高中会考历史提纲
高中会考历史提纲(一)欧洲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
(3)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取消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二、启蒙运动代表:1、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最基本启蒙思想,但有落后封建色彩。
提出社会契约,反对君权神授。
不反对君主专制,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
他认为世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霍布斯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洛克: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
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2、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君主享有)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
对反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重视公共意识,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兴衰与迁都- 周朝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 诸子百家与思想繁荣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衰落-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与民族关系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5. 隋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朝的鼎盛与衰落-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6.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动荡- 辽宋夏金的并立与战争- 宋朝的海外贸易与科技发展7. 元明清-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 清朝的兴起与近代化的尝试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的内外困境-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抵抗- 解放战争的进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2. 中世纪欧洲- 基督教的传播与欧洲的封建制度- 大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3. 近代欧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5. 冷战与当代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欧洲的联合与亚洲的崛起-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会考六册复习大纲~
历史会考复习材料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邻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
《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1)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2)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3)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历史价值: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2)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最负盛名的金字塔名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金字塔的象征意义:1)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2)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3)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4)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第3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历史会考总复习提纲
历史会考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重点突破:(Ⅰ)早期政治制度特点:①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②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③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明显的宗族血缘关系的特色。
(Ⅱ)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③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一、中国早期(夏商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
内容:核心:周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对象:同姓亲族是主体,还有功臣、姻亲、殷商旧族。
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关系: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义务,臣属关系明确,作用:A,周王的势力范围扩大。
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B,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2.宗法制含义: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为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小宗关系是相对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A、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国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①秦朝——创立内容:皇帝制度:皇权至上。
实行皇位继承制中央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三者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法律制度:制定了细密严苛的秦法。
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一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的状况如何?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政治危机四伏。
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②政治:清政府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③外交: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世界: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对外侵略扩张,扩张目标指向中国。
(战争爆发是必然的)2.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状况如何?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1)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
(2)英国鸦片走私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烟毒泛滥,白银外流,危害严重。
3.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有哪些?林则徐:上书皇帝请求禁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939年6月。
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概况如何?(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目的);(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3)经过:①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②1841年秋,英军增兵扩大侵略战争,侵占香港岛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③三元里抗英斗争(4)结果: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屈辱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2)附件: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①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②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分册)古代文明区域文明类型地区名称流域文明成就文字宗教信仰大河文明(农耕文明)西亚古代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汉穆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东北非古代埃及尼罗河金字塔象形文字来世信仰南亚古代印度印度河种姓制度佛教东亚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中美洲和南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中美洲)、印加文化(南美洲)玛雅人培育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海洋文明东南欧古代希腊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小亚细亚半岛西部《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哲学、史学、雅典民主政治中南欧古代罗马地中海罗马法体系和法治精神基督教西亚古代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宗教创始人产生时间地点经典佛教悉达多前6世纪南亚古印度大藏经(三藏)公基督教耶稣1世纪西亚巴勒斯坦《圣经》(旧约和新约)伊斯兰教穆罕默德6世纪西亚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古兰经》中世纪欧洲文明地区国家制度时间政治制度演变西欧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产生于6世纪下前期形成封建等级半叶,基本于11世纪确立。
)后期(12世纪城市复兴、商品经济发展)形成等级君主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二、三分册)时间政治经济文化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炎黄传说中华文和文献:《礼记·礼运》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考古:二里头文化遗址信史的开始方国联盟手工业:青铜器文字:甲骨文商朝的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封邦建国礼乐制度变法改革以富国强兵铁器和犁耕技术的应用百家争鸣战公元前221年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秦短命第一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西汉前期汉承秦制、文景之治中期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拓展25年,刘秀建东汉后期地主豪强势力膨胀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政权更替北魏孝581年,杨坚建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618年,李渊建唐中央官制:政事堂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全盛对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日本遣唐使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960年,赵匡胤建北宋;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文官体制、科举制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沈括撰写《梦溪笔谈》北宋与少数民1127年,赵构建南宋;1279年,元灭南宋贸易政策(设市舶司、番坊、番市)创制“突火枪”铁木真建大蒙古国,忽必烈建元行省制度;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宋元年间,发明火铳封建等级制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国印度罗马希腊两河埃及伊斯兰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第四分册)时间性质重大事件国家背景(原因)内容代表人物15-16世纪政治制度转变等级君主制转变为君主专制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上重社会活动开辟新航路葡、西时代背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对黄金需求加大主观动机:《马克波罗行纪》刺激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条件:科技进步1、世界2、世界3、早期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意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和其神学理论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宗教改革德批判教会马丁·路德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开始:召开长期议会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确立议会来创造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英、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国家。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3)
⾼⼀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3)必修⼀第⼀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为了进⾏有效的统治,巩固周王朝。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的命令②为周天⼦镇守疆⼟、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的封疆内对卿⼤夫实⾏再分封。
作⽤:A、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森严的等级:“天⼦—诸侯—卿⼤夫---⼠”B、加强周天⼦对地⽅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统治区域。
C、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般的政治格局。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增⼤;根本原因:铁器和⽜耕的推⼴,井⽥制的⽡解)⼆、西周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权利、财产和⼟地继承上的⽭盾(与分封制互为表⾥)内容:⽤⽗系的⾎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特点:嫡长⼦继承制(⼤宗、⼩宗)。
作⽤:A、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礼乐制:对每个等级的⾏为规范有明确的规定,是维护等级制度宗法制的⼯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结果: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崛起,礼崩乐坏。
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时期)①是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国家政治结构(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②最⾼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的⾼度集中(史实: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三、秦朝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历代王朝沿⽤。
P9图①皇帝名称:德⾼三皇,功过五帝。
三皇五帝合并为“皇帝”②皇帝的地位及权⼒:皇帝天下独尊,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切⼤权。
中央地⽅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
P9图③为了显⽰皇帝独尊的规定,制定专享⽤词,包括:朕、玺、制、诏④皇帝制度内涵三点:皇帝独尊、皇权⾄上、皇位世袭。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一、古代史复
- 原始社会的特点和演变
- 文明古国的兴起和发展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历史演变
- 古代帝国的兴衰和文化成就
二、近代史复
- 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 辛亥革命与共和中国的建立
-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
-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崛起
三、现代史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第一次国共内战
-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四、历史知识点梳理
- 历史名词解释
- 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关联性
- 名人传记与历史事迹
- 历史地理与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历史解析与思考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 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分析
- 历史经验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借鉴
- 历史对未来的指导作用
六、复方法与技巧
- 定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
- 制定复计划与时间安排
- 多种渠道获取历史资料
- 积极参与历史学科讨论与交流
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复习提纲考点1 分封制(理解)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1、分封制的目的:周朝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分封,即封邦建国。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参见教材P5图)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分封制的作用及利弊: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考点2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理解)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皇帝权力有哪些?①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有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③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地位的不....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4、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及特点?(1)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后世习称“三公”(当时太尉为虚设)。
“三公”之下设“九卿”,即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
①丞相职权: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诸侯享有相当大独立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3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加强: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与唐朝的尚书省和宋朝的中书门下相同)选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武则天首创弄举和殿试。
作用是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就是用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整理得出来的提纲。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时间:14、15世纪地点:欧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
标志:工场手工业产生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时间:16——18世纪3、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4、人文主义核心: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作用: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二)1、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1)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2)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促进欧洲国家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
(3)造纸术、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
总之,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原因:(1)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大量需求。
(2)《马可??波罗行记》引发欧洲人的“寻金热”。
(3)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通商道路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经过:1497——1522。
(1)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加马开辟从海洋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
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
(3)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4)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三洲进行殖民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5)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3、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1)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
北京四中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一、中国古代史(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分封制(1)内容: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2)作用: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有利于西周政治稳定。
(3)破坏:各诸侯王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朝末年,王室衰微。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2)措施:推恩令(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三)隋唐时期的“藩镇割据”成因:唐朝设立节度使,享有较大自主权,导致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兵权、各地精兵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经费上缴。
后果:虽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各地实力,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五)元朝的“行省制度”(六)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世界古代史(一)古代希腊民主“黄金时期”(1)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的顶峰(2)效果:五百人议事会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3)意义: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4)性质: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局限性三、世界近代史(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1、英国(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2)意义: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3)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2.美国(1)1787年宪法:A、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行政(总统)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出现,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四、中国近代史(一)鸦片战争(1840-1842)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鸦片战争报复→1842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影响:灾难;主权领土遭破坏;独立自主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关税中英商定(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丰岛海战(中日开战)→结果:中国战败,北洋覆没→1895《中日马关条约》→列强争相瓜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马关》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两亿两白银,开放口岸,日本设厂权,免收内地税《马关》影响:领土、主权破坏;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列强势力深入内地;外资设厂,拓展资本输出途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三)五四运动(1)背景(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主权)(2)过程:1919.5.4,北京大学学生游行示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1919.6.5,上海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拒签和约(4)历史意义: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B、青年学生是先锋C、工人阶级是主力军D、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第一次国共合作后(1924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开始(2)1926,北伐战争开始,目的是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1927年七一五政变(与汪精卫决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五)土地革命(1)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阻随后改去农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1)社会:清朝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2)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政治腐败,军队装备废弛,财政亏空,阶级矛盾激化。
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法等国完成工业革命,为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必然性——根本原因)2.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背景:中国在正当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英国为扭转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白银。
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运动:在广州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禁烟运动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经过:A革职查办林则徐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C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D(1842年8月英军于南京扬言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实质:落后的封建制度(中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失败的根本原因4.中英《南京条约》——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
(4)税款与英国商定。
(5)附件:英国获得“裁判领事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战争前:政治上独立自主、清政府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
战争后:政治上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社会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由原来的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社会性质: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史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背景:(1)清王朝逐渐衰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PS: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变成入超。
2、影响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8月3、《南京条约》内容:(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4、影响前期后期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班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地主与农民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农民起义旧民主主义革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5、1842 魏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PS:1、香港逐步被割走过程(1)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九龙司(3)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新界2、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1)1840~1842 鸦片战争开始沦为(2)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3)1895 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4)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陷入(正式确立、最终沦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利。
2、借口:1856年10月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4、《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内容:(1)增开10处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PS:1860年2月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北京条约》内容(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四)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背景:工业革命、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外患:鸦片战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代表人物:中央:奕 、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4、总理机构: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5、“求强”~“求富”:求强:(1)最大军事机构:1865年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2)建立北洋、南阳、福建三支海军求富:第一家民用企业:1873年李鸿章轮船招商局6、文化:(1)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2)派遣留学生7、洋务运动影响:积极: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消极: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五)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民族资本主义1、规模最大:1869年方举赞发昌机器厂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3、民族资产阶级特点:革命性、妥协性二、早起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2、代表主张:经济: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政治: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文化:废除八股、多办学校、广植人才(六)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强盛,军国主义对外扩张加剧,“大陆政策”为国策。
(根本原因)2、《马关条约》内容:(1)中国承认日本队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三国干涉还辽:德法俄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
4、反割台斗争代表人物:刘永福、徐骧5、甲午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的:(1)便利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2)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义和团运动。
(七)戊戌变法1、背景(1)社会基础:19C末(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19C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和康、粱维新思想的传播。
2、公车上书:(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13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2)标志: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使维新变法由理论变为政治救亡运动。
3、1896年创办《时务报》影响最大宗旨:“变法图存”4、1897年严复《天演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5、过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变法内容:政治: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后103天史称“百日维新”6、意义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是一次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思想启蒙作用。
7、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反对与破坏。
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根本原因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告密。
(八)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一、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画法势力范围情况简表国别租借地租借时间租借期限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 1898 99年山东俄国旅顺、大连 1898 25年长城以北英国威海卫 1898 25年长江流域新界 1898 99年法国广州湾 1898 99年广东、广西、云南日本——————福建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1899 美国影响:美国侵华新阶段,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
三、八国联军入侵(1)1898年义和团山东“扶清灭洋”(2)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华四、《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9年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洋人朝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九)清末新政1、时间:1901~19052、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未触及根本的封建专制制度。
(十)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一、辛亥革命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以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深化。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爆发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振兴中华”4、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东京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对应关系: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6、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地点:湖北武昌二、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宣布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临时约法》:时间:1912年3月(如果问民国多少年,是年份减去1911!!因为1912是民国元年!!!)颁布机构:临时参议院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反对封建专制、否定君主专制;坚持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启蒙思想)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5、失败标志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7、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原因:(1)帝国主义的支持(2)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3)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4)依靠北洋、新军(十一)20世纪国际冲突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欧洲列强疯狂的扩军备战,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库。
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2、同盟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3、主要矛盾:(1)(2)德法:普法战争(3)俄奥:巴尔干(十二)大战爆发过程1、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2、开始标志: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3、过程四大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第一次用坦克)、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4、结果1918年11月3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5、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2)改变了国际格局。
(美、日上升,俄、德、奥匈下降,奥斯曼瓦解)(3)形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十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6月2、地点:巴黎史称“巴黎和会”3、“巴黎和会”三巨头:美国、英国、法国美国威尔逊攫取世界霸权英国劳合乔治大陆均势政策法国克列孟梭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确保法国大陆霸权45、和约(1)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2)同德国原来的盟国分别缔结了和约,总成《巴黎和约》。
《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
PS: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二、华盛顿会议1、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2、地点:华盛顿3、操纵国:英国、美国、日本4、目的: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5、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6、华盛顿会议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