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思考

合集下载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济源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济源现代农业发展

设, 以项 目促 优 势 产 业 发 展 , 效 促 进 了全 市 农 业 结 构 的 有 进 一 步 优 化 。截 至 2 0 底 , 源 市 优 质 粮 基 地 达 1 09年 济 6万
亩, 无公 害农 畜产 品产地 达 18个 、 0 产品 6 4个 , 标准化养 殖小 区 6 0个 ,薄皮核桃基地 l 5 0万余亩 、花卉苗木基地 1 . 5万亩 、济源冬凌草 ” “ 基地 2万 亩 , 粮经 比例 达 5 4 , 2: 8
农业综合 开发助推 济源 现代农业 发展
■周 顺
近年来 , 济源市农业综 合开发 “ 围绕项 目建设这一 主
线” 在生产要素投入集 约化 、 , 资源配置 市场化 、 生产手段 科 技化 、 产业 经营一体化 的农业 现代化进程 中, 进行 了积 极 的探索 , 取得了可喜成就。
地, 以基地富农 民,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随着国家 惠农 政策的增多 , 加上生 产条件的不 断改善 , 民种粮 的积极 农 性明显提高 , 农作物秸秆 等副产 品也 大量增加 , 但这 些农 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每年都要 出动大量 的人力和 物力 , 实施秸秆禁烧 工作 , 不但造成极大浪 费, 而且还污染 环境 。为此 , 济源市农业综合 开发扶持建成 了温室饲养奶 牛项 目, 用温室 饲养奶 牛 , 利 青贮 秸秆作 饲料 , 牛粪产 沼 气, 沼气供 温室 , 实现 了资源 的综合 配置 , 仅青贮一 项 , 每 亩为农 民增收 6 0元。近年来 , 济源市农业综合开发 围绕农 业产业化经营 , 通过集 中扶持 、 连续扶持的方式 , 打造 了古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是 解 决 小 生 产 与 大 市 场 的 矛
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达 6 6 7 3元 。

育龙头兴产业,风帆正举——济源农业产业化集群掠影

育龙头兴产业,风帆正举——济源农业产业化集群掠影

只 只白色 的兔 子憨态 可掬 。作 为 目
前 河 南 省 唯 一 一 家 全 产业 链 养 兔企 业, 不仅企业管理方面 , 就 连 兔 舍 里 的兔 子 都 实 行 标 准 化 管 理 。 在 实 践 中, 他们 逐 渐摸 索 出 了一套 适合 本 地 立 于河 南 省西 北部 , 因 济 日上 的 良好态势 。 在 农业产 业化集 群 的养兔 技术 。而段天 奎并没 有把技 术
在 济源 , 以养殖 业 、 种植 业为 “ 领 头羊 ” 的两大 支柱产 业 , 精益求 精 , 以小 搏 形成 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 中极具地域特色 的“ 后 花园” 。
头兴产业 , 风帆正举
原 农业产业化 集群掠影
小 颖
成为集 肉用种兔育种 、 獭兔繁育 、 兔
专 用 饲 料 生产 、商 品兔 回收 屠 宰 为

体 的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养 兔
业 滚 雪 球般 的稳 定 健 康 发 展 ,通 过 巧 做 兔 业 文 章 ,把 小 兔 子 变 成 大 产 业, 在 产 业 结 构 调整 中一 展 风 采 , 富 了千 家 万 户 ,走 出一 条 养 兔 产 业 化 经 营 的道 路 。 阳光兔 业 养殖 基地 内 , 一栋 栋蓝 瓦 白墙 的兔 舍 整齐 排 列 ,干净 通 风 பைடு நூலகம்
段 天 奎说 : “ 带动农 户致富的 同 蔬 菜 制 种 基 地 和全 国 最 大 的 十 字 花 企业 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 , 也带富了
时 ,我们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 逐 科 制种 基 地 , 蔬 菜 制 种也 成 为 王屋 山
步 形 成 了种 兔 供 应 、 基地养殖 、 饲 料 区农 民致 富 的主产业 。

济源:特色集群 奋起跃舞——济源农业:“小”市舞“大笔”访济源市农业局局长杨型光

济源:特色集群  奋起跃舞——济源农业:“小”市舞“大笔”访济源市农业局局长杨型光

自身 特 色 的 农 业 产业 化 集 群 之路 ” 。
链 补链 延链 并举 ,壮 大产 业规 模 , 八 给 予一 定 奖 励 ;对 与农 业 产 业 化 集 济 源发 展 特 色 农 产 品 企业 主要 通 过 一方面 , 通 过招 商 大 农 业 产 业 化 集 群 初 步 形成 了 产业 群 相 配 套 的农 产 品批 发 市 场 给 予 资 两个 方 面来 完 成 , 引资 积极 引进 外 地大 企业 ,如双 汇 、 链 相对 完整 、 辐射 带 动 能力 较 强 的生 金 补 助 。
汇生 猪产 业化 集 群 、 济 源 阳光 兔业 肉 税 收优惠政 策 。 兔产 业化 集 、 济 源 伊利 奶 牛产 业化 集
在 财 政 支 持 力 度 方 面 ,对 规 划 群 、济 源柳 江禽 业 蛋鸡 产业 化 集群 、 的重 点 产 业 集 群 、龙 头 企 业 及 重要
企业 给予 奖励 。
走 出一条特色路
记者: 济源 山 区 多、 平原少, 作 为

济 源 冬 凌 草产 业 化 集 群 等 八 大 农 业 原 材 料 基 地 在新 型农 业 现代 化 发展 奖 补 政 策 中给 予 重 点支 持 。对 龙 头 产业 化集群 。
业产业化 集群取 得 了什 么成 效?
业, 济 源市 走 出了 一条 与众 不 同行 的 户 。其 中 ,种 植 业 集 群 年 销 售 收入 企业融资项 目, 担保费率在市场 同等条 农 业产业 化集 群发展 之路 。为探 寻济 3 0 . 8 7 亿元 , 带动 5 . 9 7万农 户 ; 养 殖业 件下给予一定优惠。 扩 大农业产业化龙 源农 业产业 化 集 群 的发展 秘 诀 , 本 刊 集 群年 销 售 收 人 1 4 2 . 5 6 亿 元 ,带 动 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 加大对符合上市 采 访 组 日前 专 访 了济 源 市 农 业 局 局 4 . 0 2万农 户 。

济源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分析

济源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分析

河南农业2022年第22期轵城镇枣树岭、梨林镇后荣村等为核心的蔬菜制种片区;建设6.67 hm 2标准化生态烟叶示范片8个,3.33 hm 2以上种烟大户4户,0.67~3.33 hm 2的种植专业户300户;全市规模养殖场(区)137家,养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

(五)坚持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科大、河南农大、河南省农科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建成中科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蔬菜制种院士工作站、生物农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国家平台;制定发布各类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2项;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济研麦7号”和“济研麦10号”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航天诱变冬凌草研究工作积极推进。

二、存在问题(一)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在一些细分领域的产业发展谋划与定位还不够到传统美食等文化内涵,特色农产品品牌;探索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农村空闲房屋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有效途径,让城市优秀人才“进得来”;探索推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农村落户并依法享有相关权益的制度,为各类人才扎根农村创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留得住”。

(五)深化改革创新,提振发展动力多管齐下解决资金难题,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保费补贴等金融杠杆、制定引导资本下乡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抓住国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提升试点等机遇,努力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 尚千涵)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摘要】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济源市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本文从济源市绿色农业的背景、特点、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成功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济源市绿色农业致力于实现农产品的安全、高效生产,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不懈努力,济源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绿色农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未来,济源市绿色农业有望在生产模式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结合现有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背景、特点、现状、前景、成功经验、结论1. 引言1.1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调控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农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

济源市作为河南省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有效保护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济源市绿色农业的背景、特点、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成功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济源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的背景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济源市开始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济源市绿色农业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市政府意识到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不足,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

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


是外 出学 习 ,迅速 启动 。多 次
组织相 关单位人 员 ,赴 四川成都 、山 东莱芜 等地学 习先进经验 ,出 台了农 村集 体经济股份 合作制 改革和农村 土 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 颁证试点 意见的 文
( 二 )抓政策 引导 ,提 高土地流 转的科学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 济源 市政府 连续 出台农业发展奖 补政策 ,把土地流 转与农业 结构调整 工作 列 入 奖补 范围 。 2 0 1 3年 的现代 农业奖 补政策 ,将 土地流 转与产业发 展 和园 区建设相 结合进行 奖补 ,引导 ( 上接第 5 4页 )制在 1 2 ~ 1 3 。 C,同时 湿 度 保 持在 9 0 %~ 9 5 %,二 氧 化 碳浓 度控制在 1 0 0 0 ~ 1 8 0 0 u L / L之间 , 子实 体形 成雏形 ,催蕾结束。 ( 九 )抑制 子实体长 至 1 ~ 2 c m时开始抑 制 , 温度控 制在 3 ~ 5 ℃,室 内保持 微风循 环 ,二 氧 化 碳 浓度 控 制 在 2 5 0 0 u L / L 左 右 ,减少 上下 层温差 ,同时 ,每天 5 0 ~ I O O L X光照 1 h ,5 ~ 7 d后抑制结束 。 ( 十 )套袋 子实体长 至 4 c m 以上 时 开 始 套 袋 ,外套袋 采用 比原 菌袋宽 4 c m、长 4 0 c m 的 聚 乙烯 塑 料 袋 ,外套 袋 端 口 超过 子实体高度 2 c m,随着 子实体 生 长 ,对外套 袋进行 向上逐 渐提拉 ,高
NONG YE ZONG HENG
源市现代寂业
济 源市农 产 品质 量检 测 中心
近年来 , ,
探索
张利 平
社等 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 。二是通过 积 极争取 ,2 0 1 2 年 济源市成为全省 唯一 的国家开发银 行开发性 金融支 持国家 现代 农业示 范区建设试点 市 ,建成 了 管理 平台 、操 作平 台、担 保平 台、公 示平 台和信 用协会 “ 四台一会 ”管理 体 系,有 效破解 了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 发展 的 “ 融资难 ”问题 。三是将新 型 农业经 营主体联 结农 户、基地 、农产 品数量和质 量作为奖 补、考核 、评 级 的 指标 ,引导合 作社与农 户紧密联 结 合作 ,提高农 民组织化程度 。 ( 五 )抓确 权颁证 ,增加农 民的

关于推进济源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济源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济源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摘要】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探讨,包括具备的优势条件分析,存在问题,旨在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济源市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济源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基本条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近年来,济源市立足市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培育了以蔬菜、畜牧养殖、薄皮核桃、烟叶、冬凌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产业,建设了优质粮食、水产养殖、苗木花卉三大基地,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济源市迈向新型农业现代化已具备的基本条件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1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上台阶2005年以来,连年实施以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造林绿化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3+1”工程,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1.2农机化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机装备水平处于全省、全国领先水平。

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85.6%[1],远高于全省63%的平均水平。

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机械标准化示范区。

2.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1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2011年底,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99家,其中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5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总入社农户达2.4万户[2]。

冬凌草、薄皮核桃产业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2.2产业集聚初见成效积极打破区域界限,鼓励镇与镇、村与村联合,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了以循环农业为特色的东部示范区,以优质林果业、生态养殖、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南部示范区,以都市农业、优质蔬菜为特色的北部示范区,以烟叶、林果、制种为特色的西部示范区。

至2010年底,全市蔬菜、烟草和冬凌草种植面积分别达12.17万亩、3.27万亩和2.8万亩[3]。

关于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NONGYE ZONGHENG 关于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赵艳红潘进军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药、化肥、地膜的长期大量使用,工业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连续17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人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必须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现状近年,济源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打造生态、效益、智慧、品牌、开放、安全“六型农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35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9.7%,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78.92%,居全省前列。

全市以保护生态、绿色生产、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实施节流与开源并举,在济源全域内形成一体化的农业资源良性循环系统,基本实现”面源污染零增长、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农业资源零浪费”的发展目标。

二、做法与成效(_)大力推行减量增效、绿色技术集成行动重点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科学平衡施肥、绿色技术集成等绿色环保及高效利用新技术,开展科学施肥施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结合,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在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在40%以上。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青贮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在80%以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产出率明显提升。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力推进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济源市紧紧围绕双汇生猪、阳光兔业、柳江禽业、伊利牧业、核桃、冬凌草、十字花科蔬菜制种、科云绿色农产品等八大产业集群,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和荒山进行开发,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济源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与思考

济源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与思考

以 规 范 推 进 土 地 流 转 为 抓 手 ,促
进 土地适度 规模 经 营。 目前 ,全 市 土 地 流转 3 0 . 5 万 亩 ,流 转 比例 达7 0 . 9 %;
有效保障 。 ( 四)招商 引资跃上 “ 新 台阶”
济 源市 按 照 “ 走 出去 ,请 进来 ”
是 深化 农村 产权 制 度改 革 。作
是 建 立并 完善 畜牧 兽 医综 合执
法信 息平 台 和与农 业部 对接 的农 产 品
信 息追溯 平 台 ,逐 步实 现农 畜产 品 可 追 溯 。二是 实行 “ 三级 监测 ” “ 四季 不 断” 的农 产 品监 管检 测机 制 ,依法
休 闲农 庄建成投用 。确立 了优 质粮食 、 高 效 园艺 、生 态养殖 、现 代种 业 、休
集 体 资产 股 份 权 能改 革 国家 级试 点 ,
第一 ,农 业社 会化 服务 体 系不完 善 。随着 土地流 转面 积 的扩大 ,农业 产业化 、企 业化 、市场 化 、规模 化 的
有利 于 完 善 济源 市 农 产 品物 流 体 系 、 夯实 农 业基 础 地 位 、促 进 农 民增 收 、
全 市农 民合 作 社9 1 6 家 、家 庭 农 场 9 3
家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 的主力军。
二 、 新 形 势 下 农 业 现 代 化 发 展 面
临 的 问题
为河 南 省农村 土 地承包 经 营权 确权 登 记颁 证试 点 市 ,济源 市确 权登 记颁 证 工作 进展顺利 ,全 市有3 8 8 个村完 成 了
动的 “ 济 源模 式 ” ,2 个 病死 猪无 害化 处理 场建成 投产 ,最 大 限度 杜绝 病死 畜禽 乱扔乱 弃 , “ 舌 尖上 的安全 ”保 障机制得 到 “ 新完善 ” ,食 品安 全得到

济源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济源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业2018年第11期(上)一、发展现状(一)政策扶持,主体数量稳步增长为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济源市先后出台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扶持政策》《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奖补办法》《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合作社项目资金奖补办法》等文件,列支3500万元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畜牧养殖、设施蔬菜、园艺花卉、蔬菜制种、王屋山烟草、济源冬凌草等产业发展;积极落实中央、省支持合作社资金100多万元,累计办理农业设施用地50多宗、面积60 hm 2,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晾晒、仓储等用地问题,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

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发展至138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总数的66%,养殖业家庭农场占总数的10%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占总数的24%,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至723家,其中联合社2家,种植业合作社占50%,养殖业合作社占21%,服务类合作社占29%,在带动农户、对接企业、链 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2017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79.38亿元,同比增长11.95%。

(二)多元发展,经营领域逐步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从单纯的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开始向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下游环节延伸;从单纯的产品联合向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联合转变;农业经营生产方式由单一的、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经营领域已由单纯的种植业、养殖业向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领域发展,并兼具了生活休闲、生态保护功能。

济源市嘉源桃业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拉伸产业链,拓宽增收渠道,丰富经济源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济源市农经站 段德龙 宋新阁 谢玉芬 杜国红营范围,目前主要涉及有桃、李、杏、樱桃、葡萄、苹果、石榴、核桃8类20多个品种的精品水果,保证了园区从5月底至10月初均有精品鲜果供采摘。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是一种低碳、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其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绿色农业。

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绿色农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济源市作为河南省的中心城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济源市地处豫东平原,是中国著名“农业基地”。

为适应国际发展趋势,该市引进了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建设了大量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农产品的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

对于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济源市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上探索了不少科学的方法。

一是科学选用新品种。

遵循“产业升级,品质提升”的方针,选用高产、高效、抗逆、抗病等特点的优质品种,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是科学管理生产过程。

通过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和调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发展特色种植业。

针对本地气候、土壤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逐步形成了品种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特色种植业。

比如,济源市的核桃、板栗、梨、李等特色种植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

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济源市制定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严格把关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技术的支持。

济源市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农业技术,积极推广新优品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收入。

同时,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引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总体来说,济源市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未来的发展中,济源市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政策和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济源农业:“小”市舞“大笔”

济源农业:“小”市舞“大笔”

农村·农业·农民2013.7B 讦在仅有一个县域面积大小的土地上,济源人民打造了一个个在河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通过招商引资、扶持本土企业,济源市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行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之路。

为探寻济源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秘诀,本刊采访组日前专访了济源市农业局局长杨型光。

科学规划见成效记者:作为河南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济源是如何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杨型光:在这仅有的1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济源市规划了“一城、一廊、两带、四区”,大力发展粮食、园艺、水产、烟草、冬凌草“五大优势产业”。

依托龙头企业,在五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济源市培育发展了济源双汇生猪产业化集群、济源阳光兔业肉兔产业化集、济源伊利奶牛产业化集群、济源柳江禽业蛋鸡产业化集群、济源冬凌草产业化集群等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

记者:经过一年多发展,济源农业产业化集群取得了什么成效?杨型光: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上下游联结等措施,拉链补链延链并举,壮大产业规模,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初步形成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生产经营群体。

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显现蓬勃生机,在自身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农户发家致富。

集群年销售收入173.43亿元,带动10万农户。

其中,种植业集群年销售收入30.87亿元,带动5.97万农户;养殖业集群年销售收入142.56亿元,带动4.02万农户。

多措并举扶龙头记者:在龙头企业用地政策、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科技方面,济源是如何扶持农业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发展的?杨型光:在用地政策方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玉泉食品生物医药园、梨林农副产品加工园等农业产业化集群内加工型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内的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在财政支持力度方面,对规划的重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及重要原材料基地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奖补政策中给予重点支持。

对龙头企业新上项目及新建粮食、生猪、奶牛、黄河鲤鱼、肉兔、蛋鸡、冬凌草、薄皮核桃等重要原材料基地给予资金扶持;对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给予一定奖励;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

关于济源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济源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济源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作者:郭小梅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01期近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

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持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9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一、发展现状(一)建立“两区三网”生态架构济源市充分利用地处太行生态区和沿黄生态涵养带的优势,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南太行生态区、沿黄生态区“两区”和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三网”生态构架,构建“四水环绕、多湖点缀”的生态景观系统,森林覆盖率达到45.23%。

(二)生态农业将生态链和产业链紧密结合济源市统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种养,建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省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村208个,省级生态村占比达45%。

承留镇卫佛安村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大峪镇东沟村、下冶镇韩彦村、坡头镇栗树沟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承留镇花石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邵原镇双房村、思礼镇水洪池村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思礼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养生嘉源休闲观光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农业产业体系持续优化济源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0.67万hm2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持续推进畜牧“退川进岭上山”战略,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强化运行监管,确保养殖粪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进一步提升。

薄皮核桃种植面积达1万hm2,成为“中国核桃之乡”、国家核桃良种基地。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一、济源市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济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处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处。

总面积29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人口55万,海拔200-800米。

济源市地处黄河中游,水域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淮洛平原地貌,土地资源丰富。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水资源得天独厚,黄河水和运河水交汇于此。

济源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灰石、铁、铝等。

二、绿色农业的理念和实践绿色农业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出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这种农业模式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实践证明,绿色农业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对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优势产品培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科技支撑与产业融合等方面。

1. 优势产品培育济源市积极整合资源,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了一批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比如翠园梨、孟村油花、绿茶等。

这些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高品质,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济源市不仅注重产品的品质,还注重产品的包装、营销、品牌建设等,通过农产品加工、深加工,通过电商等多种方式推广销售,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2. 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济源市鼓励农民采取生态种植、有机耕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基地,如酒业园、花卉基地等。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 环境治理与保护济源市注重环境治理与保护,通过加强农田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济源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土壤侵蚀、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保持了农田生态的稳定。

4. 科技支撑与产业融合济源市注重科技支撑和产业融合,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化应用。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济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唯一的“县级市”和全国最小的地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最大的白鹤一级保护区,地处豫晋鲁豫四省交界处,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近年来,济源市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济源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原本不适宜农业生产,加上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需求,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

绿色农业是指在保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实现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济源市,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农产品的影响,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

绿色农业不仅关注农产品品质,还注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济源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白鹤一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共同责任。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而且价格也相对较高。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济源市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绿色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济源市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探索绿色农业的新模式。

本文将从济源市具体的发展实践出发,对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济源市绿色农业的现状济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济源市政府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济源市的绿色农产品已经覆盖了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茶叶等多个品种,建立了一批绿色农产品的基地和示范园区。

市政府还组织了一些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绿色种植和养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举措为济源市的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合作社+农户模式济源市将合作社作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绿色农业生产。

合作社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向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农资保障、产品销售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帮助农户集中采购并节约成本。

而农户们通过加入合作社,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技术支持,还可以减轻个体经营的风险和负担,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供给能力,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水土保护与节水灌溉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绿色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济源市政府通过实施水土保护政策,积极推广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农田水利技术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降低灌溉成本,实现节水灌溉。

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保障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济源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管理。

关于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作者:冯亮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期济源市农业局冯亮一、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国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任务,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当时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层次还很低,仅限于“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水平。

20世纪60、70年代,有学者将农业现代化定义为工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就是农业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又增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内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现代农业内涵表述为“六个用”,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农业现代化就是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三力”,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四化”要求,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的过程。

总之,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成长的基础,每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将赋予其新的内涵。

总体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六个用”是推进办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四化”要求是表现形式,“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最终目标。

二、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机遇及挑战济源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山区、丘陵、平原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的农业物种,小浪底、西霞院、河口等20余座大中型水库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水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搭建多样平台。

近年来,济源市按照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两不三新”的指导思路,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一、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济源市从严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制定了绿色农产品标准,逐步构建了一套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包括了种植、养殖、加工等各个环节,对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都进行了规范。

同时,市政府还积极推进了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监管,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

二、发展绿色种植业济源市致力于发展绿色种植业,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培育高品质的农产品。

为此,市政府积极组织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

在种植业中,市政府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态管理方式,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优化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此外,市政府还大力发展特色的优势产业,如核桃、杏子等,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除了种植业外,市政府还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

在养殖业方面,市政府积极推广良种繁育,采用无药残肉品牌养殖模式,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同时,市政府还加强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为了振兴乡村经济,市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市政府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休闲产业,借助旅游产业带动农业发展。

此外,市政府还重视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

五、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为了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市政府拓宽了农业金融的渠道和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

市政府探索农产品融资、农村信用社信贷担保等方式,提高了农民获取金融支持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市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走上集体经济道路,鼓励他们成立合作社,发挥资金集聚的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济源市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立足于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服务市场,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

未来,市政府将进一步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打造出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济源市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黄河中游平原,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济源市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探索出一种适合本地特点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赖化肥、农药和大量的机械设备,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济源市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引导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

推广农业机械化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发展绿色农产品。

济源市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产品,如绿色蔬菜、有机水果等。

通过科学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3. 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

济源市建立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一体化的体系,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全程可追溯。

通过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 加强农业环保监管。

济源市加强对农业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农业污染防治制度,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废弃物处理。

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和质量监管,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的推广和实施,增加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增强了农业的生态效益。

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民的意识和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

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和推广还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口碑。

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在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损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加市场开拓力度,解决好农业与环境、农民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推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浅谈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生产和种植方式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绿色农业被视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一个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济源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域,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济源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模式、推广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当前,济源市农业主要以粮食、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畜禽等为主要产业,随着农业的发展,利用化肥、农药的地方越来越多,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农药残留、土地退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济源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控,加强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生态循环和生物肥料等手段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和生态环境条件的一种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将绿肥和有机肥料加以合理利用,通过生态循环达到自动肥料化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济源市作为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区之一,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鼓励农民采用该模式种植水果、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提高了济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二)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在不使用合成化肥、农药及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采用自然肥料、生物防治等方法,达到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和产出有机农产品的一种农业模式。

在有机农业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型农业经济。

当前,济源市专门建立了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心,通过证书认证制度,打造了城乡一体化的有机农业物流体系和品牌,大力推广该模式的发展,达到了促进农业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绿色畜牧业模式绿色畜牧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采用绿色饲料,减少污染排放,循环资源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技推广》2013年第8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3,Vol.29.No.
8
·推广论坛·
济源地处豫西北,是传说中愚公的家乡。

近年来,济源市以“两不三新”为目标,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切入点,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以畜牧、蔬菜、薄皮核桃、冬凌草、烟草为主的5大产业,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居全省前列。

实践证明,加大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走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道路。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纵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同时,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相关配套服务,促进同类加工的集聚;横向形成产业配套、互补。

抓好农业产业化集群工程,一方面能够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农业延伸到二、三产业,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综合竞争力,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产业化集群现状
济源市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
色高效”的原则,选择优势产业、建设原料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和完善批发市场等,打造了济源双汇生猪产业化、济源伊利奶牛产业化、种子产业化等8大产业化集群。

1.1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目前济源有41家市级龙
头企业,中沃实业、盈佳生物、柳江禽业等8家省级龙头企业,双汇集团、伊利集团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分布于8大产业集群,为实现龙头带动、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结构和档次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1.2基地建设有成效为强化上游产业链建设,充
分利用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建设了优质粮、生猪、奶牛、黄河鲤鱼、肉兔、蛋鸡、冬凌草、薄皮核桃、制种、花卉苗木、烟草等原材料基地,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对接,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供给和质量安全。

1.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扶持壮大产业化集群,
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招大商、大招商、招名商为抓手,先后引进了双汇集团、伊利集团、六和集团、康大集团、柳江集团等全国
500强企业及国家级龙头企业,安徽隆平高科种子
产业园、上海三福公司生态园、北京养生嘉源生态园、台湾羽伟年产20万t 植物蛋白、科云绿色高端农业集成等涉农项目也先后花落济源。

建立了玉泉食品药品产业园和梨林农副产品加工园,引导加工企业入驻园区。

1.4打造知名品牌为推动产业化集群发展,充分
利用“愚公移山”、“王屋山”、“小浪底”等区域品牌优势,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龙头企业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产品,打造了济源冬凌草、薄皮核桃、黄河鲤鱼、寺郎腰大葱等知名品牌。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交会、农洽会、农博会的宣传推介作用,扩大知名品牌的影响力。

1.5
加强自主研发,推动科技创新科云绿色高端
农产品产业化集群的龙头企业白云实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主要研究生物农药方面的课题;种子产业化集群的龙头企业绿茵种苗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主要开展蔬菜制种方面的课题研究;济
济源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思考
张海珍
贾永贵
李进中
王俪梅
孙红霞
闫迎迎
(河南省济源市农业局
河南济源454650)
摘要: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走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30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81X (2013)08-0007-02
7--
《中国农技推广》2013年第8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3,Vol.29.No.
8
(上接第11页)施肥调理,再现京东黄桃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果实硕大端正,口味地道纯正。

京东黄桃仅是他种出的别人不能种的“庄稼”一例,他还利用反季节栽培技术,种出“圣诞玫瑰”葡萄精品,实现了“玫瑰葡萄圣诞节中摘”的梦想;利用营养调控技术,根据游客口味爱好,种出了偏甜、酸甜适中、偏酸等多种口感的“配方草莓”;他帮助果农种出的“配方樱桃”,每个果实价格超6元。

说他是师傅,每时每刻他都不会忘了向农民传授新技术。

温室造价较高,一般每亩都在5万多元,在他的传授下,昌平区崔村镇的天润园草莓采摘园掌握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后,温室利用率提高了2倍左右;他还教会了农民如何在温室后墙上种菜、种草莓。

近10年来,赵永志主持的部、市级重点科技项目有30多项,获得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实用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技术专著9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推广专家、自主创新杰出人物、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收稿日期:2013-07-08
·推广论坛·
源肉兔产业化集群与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合作,开展兔业课题研究,研发了一批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6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为推进农产品实现产
销衔接、农超对接,逐步完善配套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冷链加工物流体系。

目前已经建立了南街农产品集贸市场、玉泉农产品集贸市场、北海农产品集贸市场等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双汇生猪产业化集群于2011年建成双汇物流有限公司,伊利奶牛正在初步规划物流体系,河南省西部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正在规划中。

2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取得较大成
绩,但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部分龙头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不能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起不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是缺乏与龙头企业、农户连接的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农资供应、产品回收的行业组织(协会),龙头企业不可能直接与一家一户建立产销合同,需要有一个中介组织(或机构)进行联接。

三是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产业化集群链条短,产业化集群是一个产供销、农工商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加工、物流、市场等体系还不太完善,需要进一步延链补链。

3发展对策
3.1
扶强扶优龙头企业
一是对中沃饮料、济世药
业、盈佳生物、丰之源、三佳食品等龙头企业进行扶强扶大,鼓励企业新建或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进一步扩大规模。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强强联合、分工协作,形成关联度高、功能互补的产业化集群。

三是大力培育新的市级龙头企业,通过扶持引导,在全市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

3.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一是按照规模化、标准
化、集约化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建立产业集群针对性的原料生产基地,实现基地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确保原料质量安全,供给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坚持“产业突出、规模经营、要素集聚、效益明显”的方针,加大精品园区与特色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畜牧、薄皮核桃、柏木洼制种、冬凌草等精品园区。

3.3成立行业合作组织围绕集群培育,依托龙头
企业成立集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农资供应、产品回
收、包装加工为一体的行业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基地农产品就地加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3.4集聚加工物流围绕集群发展,建设配套的农
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农超对接,为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5实施品牌战略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
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各集群要通过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品牌的科技含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知名度,培育和打造一批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

3.6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
优秀的农业或非农企业领军人物以及高端管理人才来济源投资创业;通过高校深造、集中培训等方式,对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定向培养;与相关高校结对建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为集群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4-25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