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199管综2024考试大纲
199管综2024考试大纲
一、政治经济学。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2. 西方政治经济学。
3. 中国政治经济学。
二、管理学。
1. 管理学基础。
2. 组织行为学。
3. 人力资源管理。
4. 运营管理。
5. 营销管理。
6. 战略管理。
三、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
2. 微观经济学。
3. 国际经济学。
4. 产业经济学。
四、法律基础。
1. 宪法。
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3. 民法。
4. 商法。
5. 劳动法。
五、数学与逻辑学。
1. 数学分析。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运筹学。
4. 逻辑学。
六、英语。
1. 阅读理解。
2. 完形填空。
3. 翻译。
4. 写作。
七、综合分析题。
1. 综合分析题部分可能会包括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考察,考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根据往年情况推测的可能考试大纲内容,具体以考试院发布的官方大纲为准。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VIP专享】《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能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导论一、考核知识点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物质资料的生产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5.生产关系的内容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7.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8.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二、考核要求1.识记:(1)经济、经济学的由来。
(2)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涵义。
(3)生产资料的涵义。
(4)生产力的涵义。
(5)生产关系的涵义。
(6)生产方式的涵义。
(7)科学抽象法的涵义。
(8)经济规律的涵义。
(9)经济范畴的涵义。
2.理解:(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物质资料生产的简单要素。
(5)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的内容。
(6)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0)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阶级性的科学。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三、考查范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政治经济学提纲
第一章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定目的,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发生变化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3、生产过程三要素(1)劳动——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
(2)劳动对象——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即劳动加工的对象。
天然存在的:矿藏、森林。
劳动的生产物:钢材、棉花。
(3)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4、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劳动过程和社会过程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人们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过程,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5、社会生产(1)人——自然——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必须具备三个要素①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了取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X科学技术(2)人——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题号:980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做以下要求: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来源及学习方法
2.价值的本质、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机制
3.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
4.利润平均化理论、剩余价值分割形式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6.垄断理论、国家资本主义论、
7.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与模式
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运行
10.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二、参考书目
1.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2.古书堂,《政治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82。
政治经济学提纲
1.政治经济学:英国,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①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4.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5、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就是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简单劳动: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10.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必须借助于价格标准来完成)11.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12.货币的形式: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主要包括银行券、支票存款、电子货币等形式)13.货币层次:MO:现金,本币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MO+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一定期限内(三个月到一年之间)的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Mo:本币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O+能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信托存款、委托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其他存款)。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码:学时:128 学分:8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笔试额外携带的考试工具:无考试持续时间:110分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一、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课程是我系政教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考试的评价标准在于保证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的能力,完整和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本大纲依据《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及课程基本要求制定,适用于政教专业。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试在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识记、理解、应用。
1.识记: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有关名词、概念、命题、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记忆和表述。
2.理解: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与综合,能恰当地用实例说明概念和原理或用概念和原理分析实例。
3.应用:要求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综合各原理的内容,灵活地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考试内容: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一)识记:马克思主义创立前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三)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一)识记:研究对象(二)理解: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含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方法。
(三)应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态度。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一)识记: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二)理解: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一)识记: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二)理解:产权和产权制度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一)识记: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二)理解: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一)识记: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二)理解: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三)应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第二章商品和价值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识记:商品经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第二节价值量(一)识记: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二)理解: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三)应用:技术、管理和价值创造第三节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识记:市场经济(二)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应用: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识记:货币的起源(二)理解:货币的职能第二节货币的形式(一)识记: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信用货币(二)理解:外汇第三节货币流通量(一)识记:货币的层次,货币乘数(二)理解: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三)应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四章资本和资本运动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一)识记:资本的含义,资本的形态和构成(二)理解: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第二节资本积累和资本经营(一)识记: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二)理解: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经营,风险资本的运营第三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识记:资本的循环(二)理解:资本的周转(三)应用:循环和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五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一)识记:社会资本及其运动(二)理解: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三)应用: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第二节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一)识记: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二)理解: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三)应用: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三节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一)识记: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二)理解: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应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一)识记:供求平衡与不平衡(二)理解: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第一节信用及其功能(一)识记:信用的产生及形式(二)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第二节信用制度(一)识记:银行和银行资本(二)理解: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第三节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一)识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产生(二)理解: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三)应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竞争引起垄断(一)识记:竞争的特征与功能(二)理解: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第二节不完全竞争市场(一)识记: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二)理解:垄断利润第三节有效竞争与反垄断(一)识记: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二)理解: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三)应用: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的实施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识记: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识记: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二)理解:劳动力的买和卖(三)应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识记: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二)理解: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三)应用:剩余价值率第四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识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三)应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一)识记: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基本形式(二)理解: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识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理解: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应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第三节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一)识记: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理解: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应用:地租的作用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第一节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一)识记:企业(二)理解: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第二节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一)识记: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二)理解: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一)识记: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二)理解: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三)应用:企业的社会责任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识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二)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原因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一)识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二)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一)识记:市场调节的局限及国家干预的目标(二)理解: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三)应用: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一)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一)识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二)理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矛盾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协调(一)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二)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矛盾(一)识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一)识记: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二)理解: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第三节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一)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第四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一)识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一)识记: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影响因素(二)理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第三节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识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践特征(三)应用: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 (一)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二)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三)应用:努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二)理解: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三)应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识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二)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三)应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一)识记: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点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一)识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理解: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应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第三节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二)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改革(三)应用: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识记: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二)理解: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一)识记:在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居民的地位(二)理解:将计划体制下的居民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二)理解: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一)识记: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二)理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应用:努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一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一)识记: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二)理解:社会总需求的决定因素,社会总供给的决定因素(三)应用: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一)识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二)理解: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第三节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一)识记: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二)理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一)识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理解:科学发展观(三)应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二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识记:经济增长方式(二)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应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第三节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一)识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理解: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应用:统筹城乡发展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一)识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三)应用: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一)识记:国际贸易,国际收支(二)理解:国际资本流动,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略与政策第三节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一)识记: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二)理解: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其原因(三)应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一)识记: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二)理解:我国经济波动的状况及其原因第三节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一)识记:宏观调控模式(二)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三)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第三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识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二)理解: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三、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题型比例: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约60%。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自考复习大纲(个人整理)
值多少的重要因素。
4 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3.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
4 3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各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
经济规律的两大特点。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0 3 3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体系的含义。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
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
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0.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中,逻辑与历史并非是绝对一致的。当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不一致时,历史进
程必须服从于思维的逻辑进程。
0 5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及其学习意义
0 5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政治经济
学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经济学。
0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
基本要素。
0 2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
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要注重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又要重视对经
济体制的研究,更要对二者之间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经济体制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
853政治经济学
853政治经济学
1、 考试大纲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3、商品和价值
4、货币与信用
5、资本和资本运动
6、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7、社会再生产
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9、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10、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1、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12、当代西方资本主义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16、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17、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18、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19、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0、当前热点经济问题
2、 考试题型
一、解释下列经济范畴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 第4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涛 第8版。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586政治经济学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586政治经济学适用专业:02023年年2区域经济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光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论述题(综合题): 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复试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控制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能运用相关理论和主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概要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意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五、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第1 页/共5 页第一篇政治经济学普通理论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第二章商品和价值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第二节价值量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逻辑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第二节货币的形式第三节货币流通量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第二节资本经营第三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第二节社会容易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第三节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第一节信用及其功能第二节信用制度第三节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竞争引起垄断第二节不彻低竞争市场第三节有效竞争与反垄断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四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主意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三节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第一节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第二节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第三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3 页/共5 页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堆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第三节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第四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持久性和艰巨性第三节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第三节以建立和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一节社会总供养与社会总需求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第三节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节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须要性、理论根据和基本方略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第三节对外展开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安全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须要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第三节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第四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诲出版社,2023年年5月第4版(普通高等小学“十一五”国家级计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是全日制经济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政治经济学部分。
本考试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关于考生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
考生用中文答卷。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内容参见考试大纲。
总分为50分。
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开始是由法国的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提出来的。
重商主义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
他们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把经济学的中心放在研究商品货币关系上。
这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仅仅描述了经济过程的表面现象。
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说是最早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纯产品”(剩余价值)的唯一生产部门。
重农主义对“纯产品”的研究,已使他们开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上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到大卫.李嘉图最终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的。
0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 大纲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9世纪中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P1)5、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6、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①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②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7、各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P2)9、学习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1、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对象、生产要素的含义(P2,3)2、劳动者的劳动是指由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即支出劳动力),来改造客观自然物质,使其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
生产资料是指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00008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代码:00008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各种矛盾的出现与激化使资本主义无法在内部解决,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发展观;另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经济范畴,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角度把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客观要求与条件,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以下分章列出考核知识点并提出自学要求。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地位与研究对象,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体系和认识与利用经济规律,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难点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认识与利用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第二节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的形成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二、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三、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四、生产和交换的关系五、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第四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五节经济规律一、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二、经济规律体系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六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唯物辩证法、抽象法、归纳和演绎法、分析和综合法、数学方法、逻辑和历史法。
2023年经综大纲
2023年经济综合大纲
一、目录
1. 经济学原理
2. 宏观经济学
3. 微观经济学
4. 国际经济学
5. 财政学
6. 金融学
7. 统计学
8. 经济发展与政策
二、大纲详细内容
1.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流派
* 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与现实意义
2. 宏观经济学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理论
*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分析
3. 微观经济学
* 市场供求与价格形成机制
* 企业理论与企业经营决策
*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应用
* 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
4. 国际经济学
* 国际经济关系与贸易理论基础
*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 国际投资、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市场* 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5. 财政学
* 国家财政制度与税收政策
* 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公共财政管理
* 财政政策与实践分析
* 地方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
6. 金融学
* 货币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管理
*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
*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制度
7. 统计学
*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方法论
* 描述性统计与数据整理技术
* 推断性统计与参数估计方法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技术
8. 经济发展与政策
*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选择* 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教材:吴树青、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
《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商品的两要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形式
市场机制及其资源配置功能
第三章货币与信用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流通量与纸币流通量的决定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四章资本和资本流动
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第五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信用制度
虚拟资本的本质及作用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第七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经济周期及对社会再生产的意义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均衡市场的形成及非均衡市场中的均衡实现
第八章收入和分配
生产要素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原则、内容
效率与公平
第九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第十章资本主义的生产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分配
商品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企业的内涵
当代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
第十三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
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及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第十五章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不考)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一般特征和本质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考)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相融性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和区别
投资规模及其决定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不考)第二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