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导入新课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导入新课篇
概述:
本文档旨在展示一份初中数学教学案例,重点讲述课程导入的
实施方法与策略。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课程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本课采用了以下三个环节的导入方式:
1. 引入问题:首先,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小明买了3本相同的书,每本书的价格是4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出概念:接着,教师通过引出概念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
以实际物体为例,比如用三个同样的物体进行演示,说明3个物体
的价格相加可以得出总价格,从而引出了乘法的概念。
3. 情境应用:最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情境题目,要求学生通过乘法进行计算。
例如:“小明想买6本相同的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他一共需要花多少钱?”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学生能够将乘法概念和操作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并得到正确的答案。
总结:
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案例,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这种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研究效果。
该教学案例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欢迎品鉴!【篇一】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新课改教案全套
初中数学新课改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菱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3)菱形的对角相等。
3. 菱形的判定方法:(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菱形图形,如蜂巢、骰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硬纸板剪出一个菱形,并观察其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菱形的特征。
3. 讲解演示,揭示概念: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并给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几何画板软件演示菱形的性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菱形。
4. 练习巩固,拓展应用:布置一些有关菱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回顾,反思提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练习反馈: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菱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菱形的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菱形的图片和几何画板演示。
2. 硬纸板:供学生剪切菱形使用。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整数的加减法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能够解决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及运用。
2.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整数加减法运算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
2.板书法。
3.示范演示法。
4.课堂练习方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
教师通过巧妙的导入,介绍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2.讲解整数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整数的基本概念及其符号表示法。
3.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介绍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律,由浅入深地讲解各类运算方法,同时涉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4.例题解析和举一反三。
通过逐步解析典型例题、变化多端的例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5.课堂练习。
练习题目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内课后的集中、分散练习逐步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力。
6.总结点拨。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后练习的检查,发现和分析错误,总结提炼法则,加深认识,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实施模拟和评估,评定学生对整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技能和思维复合能力的发展,立足于问题解决,使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思想,运用数学技能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如下是作者细致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4篇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一)重点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1课时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一)明确目标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篇1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_2+b_+c=0(a≠0)的根_1、_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_1、_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_+b_+c=0(a≠0)的两根是_1,_2,那么_1+_2=,_1_2=。
问题6.在方程a_+b_+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 c≥0时,_1+_2=,_1_2=。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案例1:整数运算应用问题描述:小明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结果是-30,如果小明除以这个整数,商是-6。
请问这个整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整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x * (-30) = -6。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整数x的值。
案例2: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描述:有一辆火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 地行驶。
另外一辆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
两车相遇时,两地相距1200公里,则两车分别行驶多长时间?解决思路:假设两车相遇所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利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方程:60t + 80t = 120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值。
案例3: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解决思路: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案例4: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高是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解决思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5:平方根运算问题描述:求解方程x^2 = 16的解。
解决思路:通过开平方的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6:倍数关系问题描述:某个数的13倍再加上5等于123,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数为x,可以建立如下方程:13x + 5 = 123。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数x的值。
案例7: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描述:解方程x^2 + 5x - 6 = 0。
解决思路: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8:等差数列通项计算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3,第5项是14,求解这个数列的通项。
解决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
案例9:计算百分比问题描述:小明考试得了80分,满分是100分,他的得分占总分的百分之多少?解决思路:通过计算分数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可以得到小明的得分在总分中的百分比。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1. 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案例中,我们将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二次根式”为例,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内容1.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2.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3.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根式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4.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讲解过程中,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
4.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4.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二次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6.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1.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教学目标: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掌握解法方法。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定义,解法方法,实例演练等。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引入解法方法,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 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教学目标:认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基本概念及联系,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像让学生了解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与三维几何的联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3.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教学目标: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内容: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和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独立解题。
4.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教学内容: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位置关系及公式推导,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生动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鼓励学生发挥几何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了几何思维。
5. 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教学目标: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内容: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基本概念,公式推导及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教师以具体的图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公式推导,并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和翻转变换的概念及应用。
6. 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教学目标:认识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加减法与倍数基本关系的定义,解题方法及实例演练。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案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学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性质。
2.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2. 课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 引入新课: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1)同位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2. 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巩固知识(5分钟)1. 出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正误。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巩固知识环节,部分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教学案例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一节初中数学课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案例描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3. 互动交流,分享成果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同时,教师对各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和归纳总结等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平行线的性质杨志成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本人在陕西靖边第五中学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困难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3节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并积累了一些直观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的识别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了推理说明的必要性;同时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初中生本身好胜、好强的特点,也为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的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通过学习习近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直线平行条件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既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平行线判定的掌握与应用。
新课改数学教案初中
新课改数学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平方根的概念。
2.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平方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平方的意义。
2. 提问:那么,什么是平方根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2. 讲解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1)如果这个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它的平方根就是它的正负两个因数。
(2)如果这个数不是完全平方数,那么它的平方根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我们可以用近似值来表示。
三、实例演示(10分钟)1. 举例说明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2. 让学生尝试求一些数的平方根,并解释结果。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平方根的概念和求平方根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平方根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求平方根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意义,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知识点。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背景:】在进行数学八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所示: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载人数大船5人小船3人;租金大船3元小船 2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
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
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二、案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实施1.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全等现象,如:剪纸、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① 小组讨论: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找出其适用条件。
②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③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教师设计一系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拓展延伸问题,如: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反思(1)注重实践性: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节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为主题的数学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AAS、HL。
2.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三角形全等?2. 新课讲授(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并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SSS、SAS、ASA、AAS、HL等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每组派代表展示证明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证明过程,强调证明方法的选择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解题思路。
(3)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中学数学实践课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课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三角形相似”这一课题为例,通过实践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图形,如飞机、火车、建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相似性。
2. 提问: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探究,利用教具(如三角板、量角器等)制作相似三角形,观察并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证明,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三)实践环节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一块不规则土地的面积?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实践课,自己有哪些收获?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新课标数学教案实例
一、教案概述1. 教案名称:《新课标数学教案实例》2. 适用年级:八年级3.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的开方与平方根(2) 第二课时:实数与数的开方(3) 第三课时:不等式的性质(4) 第四课时:不等式的解法(5) 第五课时:不等式组的解法二、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PPT2. 教案手册3. 习题集4. 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5. 投影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第一课时:数的开方与平方根,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开方与平方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实数与数的开方,讲解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的开方之间的关系。
(3) 第三课时:不等式的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 第四课时:不等式的解法,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5) 第五课时:不等式组的解法,讲解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以及解题步骤。
3. 课堂练习:在讲解每个知识点后,安排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平行线的特征〉〉
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
隋洪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第三节平行线的特征,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掌握平行线的特征,能应用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二)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三)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特征,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平行线的特征
(二)难点:“特征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一)教具:多媒体课件
(二)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首先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生:思考回答。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二)数形结合,探究特征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 ∥b ),画一条截线c 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1
生: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 ,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特征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师:评价,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 ∥b 因为a ∥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特征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特征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 、CD 被直线AE 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 ) 。
理由( ) 。
②若∠1 = 110,则∠3 = ( ) 。
理由( ) 。
③若∠1 = 110,则∠4 = ( ) 。
理由( ) 。
(2)如图,由AB ∥CD ,可得( ) (A )∠1=∠2 (B )∠2=∠3 (C )∠1=∠4 (D )∠3=∠4
(3)如图,AB ∥CD ∥EF ,那么∠BAC +∠ACE +∠CEF =( ) A B D C E 4 2 3
1 B
(A )180(B )270 (C )360 (D )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 ∥b , 如:∠1=54时,∠2=( )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 =100,∠B =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特征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73页知识技能 1、 2、问题解决1。
A B
F E D C B A a b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