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堤基堤后薄覆盖层渗透破坏砂槽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双层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

双层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

c 1 sd v lp d i lt n rs l l aiae i n d o u e t e u s r e c a a tr t so D se a e f l f w - t - ( e i e eo e .S mua i e u t a e v l td w t i — o r me ts r s h . h h r cei i f e p g ed o o sr x o s d h l f sc 3 i t a
题。
2 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2 1 管涌动态发展的概化数学模型及数值实现 . 根据砂槽模 型试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管涌 动态发展的数学模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管 1非 涌破坏区的达西渗流场模型 ;( ) 2 管涌通道 内的水 流
张家法 等采用扩 大管涌 区渗透 系数 的方法对
rm ief u d t n u ig p pn e eo ig a e s d e , T e d tr n t n fp r m tr n F M n l s sa d su s d u d k n ai s d rn ii gd v lp n r t id h ee miai s o a a e es i E a ay e I ic se . o o u o ℃ Ke r s w — t t m ie f u d t n ;p pn ;f i lme t to y wo d :t o sr u d k o n ai s i i g i l ee n h d;smu ain a o n e me i lt o
2 Istt o cais C i s cd m f c ne ,B in 10 8 ,C ia .ntu f i e Mehnc , hn eA a e yo i cs e i e Se j g 0 0 0 hn )

堤基管涌模型试验研究

堤基管涌模型试验研究
【关键词】通信技术; 蒙特卡罗法; 仿真; 误码率 【作者单位】戚苇苇,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一、通信仿真概述 ( 一) 通信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通信是通过某种媒体 进行的信息传递。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 等方式进行信息 传 递。 今 天,随 着 科 学 水 平 的 飞 速 发 展,相 继出现了无线电,固话,手机,互联网甚至可视电话等各种通 信方式。对于点到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 的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 信。数字通信中,按 照 数 字 信 号 码 元 排 列 方 法 不 同,通 信 方 式可分为: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二) 通信系统的组成。 1. 信息源。信源是发出信息的源,其作用是把各种可能 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模拟信源( 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 输出连续幅度的模拟信
0
0. 43
0. 273
( 二) 试验过程及分析。本试验采用的是逐级增加水头 的方式进行,每级水头渗透变形稳定后再继续抬高水头进行 下一步试验。模型渗透变形稳定的判别标准是: 渗水清澈稳 定且砂粒不再带出,测压管水位平稳和渗流量稳定。
与水头的逐级升高相照应,堤基管涌的渗透破坏可以分 为三个特征鲜明的阶段: 一是无明显渗透破坏阶段,这一阶 段渗流量和水力坡降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堤基砂层的颗粒没 有被带出的现象发生; 二是堤基局部发生管涌破坏阶段,这 一阶段渗流量和水力坡降也呈线性关系,堤基砂层的颗粒也 逐渐被带出,但是渗透变形最终能够达到稳定状态不再发展 ( 在实验水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 三是堤基整体破坏阶段, 这一阶段渗流量和明显偏离了线性关系,管涌通道在试验水 头保持不变 的 情 况 下 能 够 持 续 发 展,最 终 与 上 游 进 水 口 连 通,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

对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的浅析

对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的浅析

对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的浅析摘要:渗透破坏的除险加固工作是堤防工作的重要防洪工程,应该分析渗透类型,结合土质、经济及环境等因素针对堤身防渗与堤基防渗的方法找出比较实用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堤身堤基;防渗处理;分析研究Abstract: the seepage damage of these problems is the important work of flood control works levee, should be analyzing penetration type, combined with the soil quality,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dam foundation seepage control and dyke seepage control method to find more practical deal.Keywords: cross-sectional foundation; Seepage prevention; analysis1、前言在进行堤防防渗加固的工作之前,必须先进行如下准备:首先,了解渗透破坏的类型;其次,分析产生破坏的原因;再次,比较拟草的解决方案;最后,找出符合经济条件的防渗加固措施,进行施工。

渗漏的产生原因很简单:堤防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存在水头差,堤基或堤身就会有渗漏产生。

在汛期,堤身内的浸润线会伴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而逐步形成并且不断升高;于此同时,堤基和堤身内土体的渗透比降也会逐渐增大;但是,如果渗漏产生的渗透比降比土体的临界比降大时,土体就会产生渗透破坏。

因此,应该从两方面解决渗透破坏的出险加固问题:一方面,提高堤身和堤基本身的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另一方面,降低渗流对堤基和堤身产生的渗透破坏的能力。

2、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堤身的防渗处理方法和堤基的防渗处理方法分别可以总结出7种。

堤防防渗加固工程

堤防防渗加固工程

堤防的防渗加固工程浅析摘要: 本文详细归纳了堤防渗透破坏的类型,对堤基渗透破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了堤防渗透破坏的加固与防治对策。

关键词:堤防渗透破坏防渗堤防加固中图分类号:u21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dike seepage damage, seepage failure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a summary of the dike seepage failure of reinforcement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impervious embankment reinforcement of dike seepage damage前言自1998年洪水后,国家在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中投入巨大资金,对一些险工险堤进行了整治和加固,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在崩岸治理、堤防加固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在长江堤坝中经常会产生渗水、漏水现象,渗漏不仅降低了软弱基础结构面强度,也使某些岩土层或断裂带充填物发生渗透变形,如长期得不到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就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管涌和漏洞现象的产生,在汛期来时,会给大堤整体造成不可预计甚至不可控制的安全隐患。

因此,大堤的防渗加固成为广大水利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创新的课题。

1.堤防渗透破坏的分类在渗流水作用下土颗粒群体运动,称为“流土”。

填充在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称为“管涌”。

通常将上述两种渗透破坏称为管涌(又称翻沙鼓水,泡泉)。

其实,堤防工程中常说的管涌基本上都是土力学中的流土破坏。

1.1堤身渗透破坏的分类堤身的渗透破坏包括三种类型:渗水(散浸)造成的堤坡冲刷、漏洞和集中渗流造成的接触冲刷。

分述如下:(1)堤坡冲刷堤坡冲刷系由背水堤坡渗水所致。

一种是堤坡的出溢比降大于允许比降而产生的渗透破坏,另一种是渗水集中后造成对坡面的水流冲刷。

浅析堤防双层地基的破坏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析堤防双层地基的破坏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析堤防双层地基的破坏原因及控制措施
于建春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较为频繁,特别是洪涝灾害的发生,给人们
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堤防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一部分,其起到档水的作用。

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堤防的堤基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土基、双层地基和砂基。

而在这三种地基当中,双层地基最容易产生渗流,而导致地基受到破坏。

本文从堤防堤基及渗透入手,分析了堤防双层地基的破坏机理及发生险情的原因,并进一步对防止双层地基渗透破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总页数】1页(P196-196)
【作者】于建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水务局黑龙江密山 15832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堤防双层地基的破坏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
2.堤防双层地基破坏机理及控制措施
3.浅谈堤防双层地基的成险原因及处理措施
4.试述地基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及控制
措施5.浅谈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原因与控制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

浅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

土质和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更好的分析, 这样能够更好的找出 堤身防渗和堤基防渗的方法, 这样能够更好的在工程施工中 得到
更好 的应 用。
关键词 : 堤坝工程; 防渗处理; 分析 1渗漏出现的原因 降低水力对坡面的打击程度。 在迎水面比较稳定的滩地 匕 , 可以使用黏 导致渗漏出现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在出现堤防迎水面和背水面 土铺 盖的方式 进行处 理 , 在施工 过程 中对 其长度 也是有 一定 的要 求 的 , 存在着水位差的时候 ,就非常容易导致堤基或者是堤身出现渗漏 的情 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其铺盖的防渗 况。 在汛期的时候 , 堤身内的浸润线会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出现不断上 效果。在进行铺盖的时候 , 对防渗效果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因此, 在进 升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 , 堤身的土体会出现渗透 比不断上升 的情况 , 行施工 的时候一定要 对施工质量 进行严格 的要 求 。 这样是非常容易出现土体产生渗透破坏的。因此 , 对渗透导致的破坏进 3 . 2帷幕灌浆 法 行除险加固能够更好的降低堤坝出现危险的可能性, 因此 , 要对渗透出 这 种方法 十分简单 : 在堤 防迎水侧堤基 打孔 , 并 用压力灌 浆 以堵 塞 现的可能性进行降低 , 然后对其破坏能力也要进行降低。 堤基 中大 的渗漏通道 , 进 而减小渗透流 量。 一 般适用 帷幕 灌浆法 的堤基 2堤基防渗处理方法 多为透水层较 浅 的堤基 。 在对堤基进行处理的时候, 是有很多方法的, 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 3 . 3排渗井法 理, 要根据堤基的实际隋况来进行选择, 对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 这种方法为了降低堤内覆盖层的承压水头 , 于是在背水侧打孔 , 这 分析, 也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点和魄 。 样 可以有效 防止管涌 的发 生。 、

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刘建刚;陈建生;焦月宏;赵维炳
【期刊名称】《岩土力学》
【年(卷),期】2002(23)6
【摘要】通过算例采用分时段稳定流理论模拟了基于临界水力坡降的流砂动态发展过程,建立了双层结构堤基发生流土的完整井流砂和半球形井底流砂物理模型。

堤基发生渗透变形而形成的集中渗漏通道,将自涌砂口沿垂直堤轴方向发展,并在平面上自涌砂口到河床不断扩大,在深度上不断加深。

通道的规模取决于涌砂口的流量大小和水位高低,尤其在较低水位时通道规模将最大。

减压井在降低了井附近水头的同时也加大了水力坡降,从而更易发展渗透变形,因此应特别重视减压井的反滤层设计和施工,以使土体保持在原位而不致发生渗透变形。

【总页数】4页(P706-708)
【关键词】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数值模拟;流砂模型;临界水力坡降【作者】刘建刚;陈建生;焦月宏;赵维炳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1
【相关文献】
1.防渗墙作用下堤防保护区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分析Ⅱ:二元结构堤基条件下的数值模拟 [J], 张家发;张伟;王金龙
2.堤基渗透变形扩展过程和悬挂式防渗墙控制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张家发;朱国胜;曹敦侣
3.堤基渗透变形扩展过程及悬挂式防渗墙控制作用的试验模拟 [J], 张家发;吴昌瑜;朱国胜
4.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堤基渗透稳定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李少龙; 崔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庆城市防洪堤线方案及双层堤基处理问题的讨论

安庆城市防洪堤线方案及双层堤基处理问题的讨论
为二级堤肪。
陷缝处渗水 、 迎水坡浪坎这两类 险情 的原 因简单 . 处理措施亦较
明确 ; 堤后管涌系因承压水头大 、 覆盖层薄 ; 内堤脚散浸的 导致
因素较多: 堤身碾 压不实、 土质较杂、 清基不彻底、 堤基表土层透 水’ 虽 覆盖土层出渗量大于天然蒸发量等都可造成这类险情。 瞄 、 为准确判 断形成险情 的原因 , 查清地质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堤基地质条件一般分为单一 结构 、 双层结构 、 多层结构三 大类进行研究 。 单一结构堤基又分为单一常规粘性土地基 ( ) I、 ^ 单一软踌 粘 胜土地基( )单—砂基( ) } I、 B I 三个亚类 , 类 地基一般 c I 无堤基渗透破 坏和堤身失稳 问题 , 对b类堤基要注意防止堤身 失稳 , c 地基 主要是减 少渗水 量和 防止堤后 近堤脚处管 对I类
安庆广济江堤 由江堤 和隔 堤两部 分组 成 。 江堤 自狮子 山 起, 经五四溃 口上 、 王家村 、 羊叉脑 , 至幕旗 山止 , 全长4 .k 37 m. 分 为老城区段 、 丁马上段、 丁马下段 、 广济圩下段、 桐城枞 阳段 ; 老城 区段及丁马上段按城市防洪规划 审查意见属城 市防洪江 堤; 桐城掇 阳段 系菜子湖人江水道封闭堤 。 隔堤有现 已存在 的 梅林隔堤及城市规划中拟建但尚未实施 的东 隔堤 。 梅林隔堤是 分隔破罡湖和菜子湖两流域的已建堤防 . 堤长63i ; . n 东隔堤是 k 分隔城市与 乡村 、 在城市郊 区农 田及部 分水 面上拟新建 的堤 防. 全长 I k 其中3 k 岗代堤 。 6lm. m 7 自19 年 以来 . 98 安徽省共完成安庆广 济江堤 加固工程投资 约4 亿元 【 未含长江委实施的工程) 目前对一级 、 . 二级堤段 如何 形成各 自独立的城市防洪圈的堤线方案 尚未形成共识 , 对有深

土力学土的渗透性与渗透问题

土力学土的渗透性与渗透问题

一、渗透力和临界水力坡降
沿水流方向放置两个测压 管,测压管水面高差h 土样 土粒对水流 面积 的阻力应为
F w hA
1.渗透力——渗透水流施加于单位土粒上的拖曳力
h
1 h1 2 h2
L
水流流经这段土体,受 到土颗粒的阻力,阻力 引起的水头损失为h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试样的 总渗流力J和土粒对水流的阻 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工程计算中,将土的临界水力坡降除以某一安全系数 Fs(2~3),作为允许水力坡降[i]。设计时,为保证建筑物的安 全,将渗流逸出处的水力坡降控制在允许坡降[i]内
icr i [i ] Fs

二、渗透变形
渗透水流将土体的细颗粒冲走、带走或局部土体产生移动, 导致土体变形—————渗透变形问题(流土,管涌) 1.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某一范围内土 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h1=160cm,h2=52cm,△t=900s 试样在30℃时的渗透系数
k 30 2.3 h aL 0.1256 4 160 lg 1 2.3 lg 2.09 105 cm/s At 2 t1 h2 30 900 52
选讲例题1
§3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土石坝坝基坝身渗流破坏实例
1998年8月7日13:10 发生管涌险情,很快 形成宽62m的溃口
原因
堤基管涌
焦点词汇:豆腐渣工程
九江大堤决口
土石坝坝基坝身渗流破坏实例 位于青海省,高71 米,长265米,建
于1989年。
1993年8月7日突然 发生溃坝,是现代
碾压堆石坝垮坝的 先例。
溃坝原因: 面板止水失效,下游坝体排水不畅, 造成坝坡失稳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措施及实例分析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措施及实例分析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措施及实例分析文章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堤防工程常见的渗透破坏和边坡失稳等破坏型式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成因下所对应的除险加固方案加以介绍,同时阐述了一些新的出险加固技术,以期为堤防工程提供借鉴。

标签: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实例分析1.引言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称为堤防。

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

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我国现有堤防工程具有三大特点:1)堤防傍河而建,堤基条件复杂,堤线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堤基大多为砂性或卵砾石,大部分堤基基本没有处理;2)堤身质量差,不少堤防是在老堤防基础上历年逐渐加高培厚而成;3)堤后坑塘多,筑堤土料不足时,普遍在堤后取土筑堤,取土坑、塘多未做处理,覆盖层薄弱。

当遭遇洪水时,经常发生各种险情,严重者导致大堤溃决。

文章以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线,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历史险情类型,将堤防问题从总体上归纳为堤防渗流稳定问题和堤防边坡失稳问题两种,分别分析这两种问题所涉及的所有破坏类型和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

重点探究了目前堤防除险加固中常用的传统技术如灌浆、垂直截渗墙等,为堤防防渗加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2.堤防渗透破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堤防的临水侧和背水侧存在水头差,在堤防内部产生渗流和浸润线,并随着临水侧水位的上升而不断加大和升高。

当渗流产生的实际渗透比降J大于土的临界渗透比降Jc时,土体将产生渗透破坏。

坑塘或表土层较薄的堤基薄弱环节常出现渗透破坏,近似均质的透水堤基则发生在堤脚处,堤防的内在隐患则会加速渗透破坏的产生和发展。

据1998年长江防洪抢险的统计资料,由渗透破坏造成的险情约占险情总数的70%。

2.1双层或多层地基防治措施堤前后深渊沟塘遍布造成的险情,采取填塘的方法恢复表土层的完整性。

临水侧选用粘性土材料,背水侧选用渗透系数比表土层大的材料,按照反滤要求布置;地基下卧透水层不深、隔水层较浅,采用粘土截水槽或垂直防渗措施,与堤身防渗体连接形成封闭防渗体系;背水侧地基覆盖层较厚且下卧强透水层较深,采用盖重措施,盖重使用的透水土料渗透系数要用比表层土的大。

浅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

浅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

浅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方法在堤防工程中发生渗透破坏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在堤防工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防洪效果,应该对渗透类型以及土质和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更好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找出堤身防渗和堤基防渗的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在工程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标签:堤坝工程;防渗处理;分析1 渗漏出现的原因导致渗漏出现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在出现堤防迎水面和背水面存在着水位差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导致堤基或者是堤身出现渗漏的情况。

在汛期的时候,堤身内的浸润线会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出现不断上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堤身的土体会出现渗透比不断上升的情况,这样是非常容易出现土体产生渗透破坏的。

因此,对渗透导致的破坏进行除险加固能够更好的降低堤坝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因此,要对渗透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降低,然后对其破坏能力也要进行降低。

2 堤基防渗处理方法在对堤基进行处理的时候,是有很多方法的,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要根据堤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对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也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2.1 劈裂灌浆法这种方法在进行加工除险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堤防应力的分布规律。

在进行加固的时候,要运用一定的灌浆压力使堤防沿线的轴线方向发生劈裂,然后在出现劈裂的位置进行水泥浆的灌注。

在进行灌浆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然后对堤身的防渗能力进行提高。

在进行防渗施工的时候对施工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要进行必要的考虑,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成本,在质量方面也能进行保证。

在对堤防进行加固防渗的时候,堤身含沙量比较高的时候是不易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的,这样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效果。

2.2 砂砾料贴坡排水法这种施工方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先对堤身的背水坡面进行清除作业,在进行草根石子清除的时候要对深度进行保证,不能超过三十厘米,同时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使用除草剂,然后在坡面进行粗砂、石子和块石的铺设,这样能够更好的达到护坡的目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这种处理方法比较适用于堤身土体含沙量比较高的堤身,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处理的效果。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探讨
2 . 3 . 1高压喷射防渗墙 。 高压喷射防渗墙是借助于高压射流冲击扰动坝 基覆盖层 , 同时灌入水泥浆, 使浆液与被灌地层土颗粒掺混, 形成防渗墙 。 2 . 3 . 2自凝灰浆防渗墙 。自凝灰浆防渗墙是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基础 上发 展而来的。 使用水泥 、 膨润土并掺入少量缓凝剂制成 ‘ 自凝灰浆 , 在凝固前可 作为造孔中的固壁泥浆, 完工后 自行凝 固, 形成墙体起防渗补 强作用 。该技
浆工艺 , 非常适合拱坝和支墩坝工程, 对重力坝工程只有搞清扬压力并设排 水孔也可采用采用这种方法时最好是坝前无水 。坝面重新剔勾缝, 剔缝后, 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干硬性预缩水泥砂浆或用 防水材料配制高标号水泥砂浆 勾缝,提高坝面防渗漏能力及坝体稳定性、整体性和抗冻融抗风浪淘刷能 力。此方法即“ 前堵 、 中截、 后追踪 ’ , 灌浆治漏加 固法 。 2 . 3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首先, 堤身的防渗处理, 可采用截渗墙、 锥探灌浆和劈裂灌浆等防渗体。 必要 时还可帮堤以加 厚堤身或翻挖重新填筑堤身 。其次, 对于堤 防截渗墙,
关键是要采用薄墙和廉价的材料才 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目前常用的开 槽法 、 深沉法、 挤压法造墙均可达到这一要求, 其 中深沉法造价最低 , 在墙深 小于2 0 m时最具竞争力高喷法造墙价格相对较高, 但在一些施 工场地狭窄 、 地下降碍物较多时, 有较好 的适应性。第三, 对于砂 卵砾石含量较 高粒径较 大的地层 , 则应考虑采用冲击钻并配合其他开槽方式成睹 , 当然造墙 成本也
术在美国、 法 国等 国家均 已使用, 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 2 . 3 . 3垂直铺塑 。垂直铺塑是利用链 斗式挖槽机, 通过链 条及链 斗连续 挖掘出渣, 形成连续的槽孔 , 并用泥浆 固壁 , 成槽后随即辅设防渗薄膜, 回填

堤防工程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堤防工程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堤防工程设计若干问题分析摘要:堤防工程设计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防洪标准和堤防等级不合理、建设内容和设计方案与防洪工程治理要求不相符、堤线布置和堤防加培断面不合理、护坡和护岸措施缺少针对性、渗透稳定分析和渗控措施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对堤防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影响较大。

本文针对堤防工程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设计建议。

关键词:堤防工程;设计;问题;分析Abstract: levee engineering design easy to appear some problems, such as: flood control standard and embankment design is not reasonable,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is not consistent with flood control projec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unreasonable danger arrangement and dyke and culture section of the seepage stability, slope protection and revetment measures lack of pertinence, analysis and seepage control measures is not reasonable, etc. These questions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dikes,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Easy to appear when levee engineering,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desig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dyke projects;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of the近两年,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积极推进中。

双层地基设计实例及工程措施

双层地基设计实例及工程措施
, 一
水层 , 使 其缺 失 、 不连续 , 导 致 堤 外 天 然 弱 透 水 层 有
丝)

效长度减少 , 从而使堤脚处承压水头增大。 2 ) 堤防靠近江岸 , 尤其是凹岸 , 由于冲刷塌岸使
堤 外 天然 弱透 水 层 长 度 缩 短 , 从 而 使 堤 内 天然 弱 透

A =
塘也 是造 成双 层地 基 出现险 情 的重 要 因素 。 防止 双层 地基 渗透 破 坏 的工 程措 施 根 据 工程 实 际情 况可 分 为 以下 5种情 况 :
^:
B C段 :

数, m / s ; T 。 为弱透水 层厚度 , m; T。 为强透 水层厚 由于 沿江 老百 姓 的生产 活动 而 人 为造 成 的 堤 内外 坑
式中: h 为弱透水底板承压水头 , m; H为计算状态坝
上 游水 头 , m; b为计算 断 面坝底 宽 度 , m; L为 上游铺 盖 有效 长度 , m; X为 C D段 横 坐标 , m; X 为B C段 横 坐标 , m。
重或盖重与减压井 ( 沟) 相结合处理的工程措施。
No . 2 . 2 0 1 3
( T o t a l N o . 4 1 )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0 2— 0 2 3 6— 0 2
双 层 地 基 设 计 实例 及 工程 措 施
韩 松
( 黑 龙 江 省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 哈 尔滨 1 5 o o 8 0 )

要: 若表层土和下部 土层 的渗透系数 比值 >1 0 0 , 就称之 为双层地基 。双层地 基在嫩 江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理 , 分析覆盖层渗透破坏 与坑塘 底平面尺寸 、 盖层厚度 以及 土体抗 剪强度 指标之 间的关 系。 覆
关键词 : 双层堤基 ; 渗透破坏 ; 薄覆 盖层
中图分类号 :V 7 T8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1 2 2 1 ) 4— 02— 5 10 0 1 (0 1 0 0 1 0

O 01 .
土粒 粒 径/ m m
文 中在 介绍试 验 时为 方便 表述 , 采用 了一 些符 号进
图 2 土样颗粒分 析 曲线 表 1 试验土样级 配指标
行描述 , 其具体含义如下 :
。 为坑塘垂直 于堤线方 向的长度 ; 为坑塘顺 堤线 6
方 向 的长度 ; 为 渗 透 破 坏 时上 下 游 水 头差 ; 为渗 h 透破 坏 时坑塘 底板 下最 大压 力水 头 ; 为渗透 破坏 时
指 标见 表 1 。
收 稿 日期 :0 1 0 2 1 — 2—1 4;
修 回 日期 :0 1 0 0 2 1 — 3— 7
作者简 介 : 张武 ( 9 3一) 男 , 18 , 硕士 , 助理工程师 , 事水工设计工作 。 从

1 ・ 2
21 0 1年 4月 第 4期
\ 甄 - 壁姻蟋
孔 的条件 下 , 压水 将 覆 盖 层 突破 , 生 冒水 翻砂 等 现 承 发
象 。对 覆盖层 本 身 的渗 透 破 坏 过 程 、 坏 模 式 、 坏 机 破 破
1 2 试 验模 型设 计 . 堤 基砂 样取 自北 江 的河 砂 , 弱透 水粘 性 土覆 盖层 主 料 为膨 润 土 。试 验通 过 改 变 覆 盖 层 土 配 料 中水 的掺 量
槽 模 型试 验研 究 , 析 了 管 涌发 生 、 展并 导致 溃 堤 的 分 发
机 理 和过 程 。
以上 试验 主要是 针 对 强 透 水 砂层 渗 透破 坏 的发 展 机理 和 过程 的研 究 , 管 涌 问题是 在覆 盖层 没 有预 定 开 但
图 1 试 验 设 备 布 置 示 意
堤身。
些学 者 对管 涌 问题 进 行 了大 量 试 验研 究 。如 长
江 科学 院王理 芬等 以水 泥 砂 浆 和粘 性 土模 拟 表 层 弱 透 水层 , 研究 了荆 江 大 堤 的 管涌 问题 _ ; 京 水 利 科 学 研 3南 究 院 毛昶 熙等 进行 了堤基 渗流 引起 的管 涌试 验 , 预定 对 管 涌 口条 件下 , 透水 砂层 的渗透 破坏 过程 及机 理进 行 强 了研 究 ; 中国水利 科 学研究 院丁 留谦 等 以有 机玻 璃 板 模 拟上 覆盖 层 , 进行 了单 层 、 层及 三层 堤基 管 涌 砂 双

厚度 、 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 C 对渗透破坏的影响作用。 、
1 试 验模 型设 计 制作及 试 验技 术
11 试 验设 备 . 试 验设 备 由渗 透仪 水位 自动供 水控 制 系统 、 验砂 试 槽 、 像 机 等 组 成 , 图 1所 示 。试 验 砂 槽 尺 寸 为 : 摄 见 150 m X1 0 m 0 0 m 00 m X 0 mm( X宽 ×高 ) 5 长 。砂 槽 两端 各 设 置 1 2 0 长 的 上 下 游 稳 水 区。上 、 游 稳 水 个 0 mm 下 区均设 有 机玻 璃 隔板 , 隔板 上 方 不 透 水 , 拟 不 透 水 的 模
第 4期 21 0 1年 4月
广 东 水 利 水 电
GU ANGD0NG WAT S ER RE 0URC ES AND HYD R0P 0W E R
No 4 .
Ap . 0 1 r2 1
双层堤基堤 后薄覆盖层渗透破 坏砂槽试验研究
张 武 曹 洪 周红 星 , ,
理及 相关 影 响 因素 , 目前 很 少 研 究 。 因此 , 必要 对 堤 有 后覆 盖 层 的渗透 破坏 机 理及 破坏 模式 做更 深 入 的探讨 , 以便 能 合理 、 时地 处 理 堤 后 渗 流控 制 的 薄弱 环 节 , 及 确
保堤 防工程 的 安全 。
以及砂 的掺 量 , 来改 变坑 塘底 薄 覆盖 层 土 的粘 聚力 与 内 摩 擦 角值 。试 验所 用土 样 的颗 粒 分析 曲线 见 图 2 级 配 ,
( .广 东省 水 利 电力规 划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 东 广 州 5 0 3 ; 1 广 16 5
2 .华 南理 工 大学亚 热 带建 筑科 学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 , 东 广 州 504 ) 广 16 1
摘 要: 通过砂槽模型试验 , 模拟双层堤基堤后 坑塘 处弱透水薄覆 盖层在 水 流渗透 力作 用下的破 坏模 式 , 究其 渗透破 坏 研
前 言
笔者 对薄覆盖 层渗透破 坏 , 即坑 塘渗 透破 坏 , 了双 做
层堤基 的模拟试 验 , 不 同的坑塘 底平 面尺 寸 、 盖层 研究 覆
自古 以来 , 洪涝 灾 害 就是 我 国危 害大 、 围广 、 生 范 发
频率 高 、 国民经 济影 响严重 的 自然灾 害 之 一 。堤 防是 对 我 国防洪工程 体 系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防御 洪 水 的最 后 是 屏 障。堤 防工程 的地 质条件 , 不少为 表层 弱透 水层 , 卧 下 强透 水砂层 的双层 堤 基 , 在较 高水 位 时最 容 易 发 生渗 透 破坏 _2。 由于人 们 修 筑堤 防时 常在 堤 后 就 近取 土 , 1 J I 久 而久 之使堤后 坑 塘 密布 , 些坑 塘 分 布 、 浅 不定 , 成 这 深 形 堤后 的薄覆 盖层 , 常是堤 防渗透破坏 险 隋的高 发区 。 通
张武 , : 等 双层堤基堤后薄覆盖层渗透破 坏砂 槽试 验研 究
÷

舳 加∞ 如∞ 如加 m O
. 堤 基 砂 _ -- 润 土 . 膨 i . t

7 0 Biblioteka Jl一 掺 砂 甘

4 试验模型剖面示意 ( 单位 : m) m
1 00 1 0 1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