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部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1.2 物质的分类1.2.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氢气、水等。
1.2.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1.2.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1.2.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二、原子和分子2.1 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产生新的物质。
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2.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3.2.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3.2.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2.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溶液4.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4.2 溶液的组成4.2.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4.2.2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食盐、糖等。
4.3 溶液的性质4.3.1 均一性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4.3.2 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五、常见化学物质5.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
5.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3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元素和化合物
1、元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
2、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中心核和无定数量的绕核质子和中子组成。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个便于查看、比较、排序的工具,它把元素分类排序,形成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当元素种类依次按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排列时,它们的一些性质表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规律。
5、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原子)组成的新物质,它的性质与原子的性质不同。
6、化学式: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合物的前提,它是表示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它们的比例关系的符号组成。
7、分子式:分子式是指化合物由原子组成的精确比例构成的标志,以它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8、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物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受到物理或化学的影响时所发生的反应,它们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形态变化:物质的形态变化是指物质在温度、压强、分子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由液体到气体、乃至固体的变化过程。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初中化学知识点包括原子与化学键、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化学式、化合价与命名、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溶液与楚液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酸、碱与盐、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常见气体、空气成分、水、水的碱性与酸性、溶液的酸碱性、物质的性质与分类、化学的量与质量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度、重要元素与天然化合物、化学与生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化学与材料。
1.原子与化学键-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由相同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常见元素:氢、氧、碳、氮、磷、硫、金、铁等3.化学式-化合物的化学式:简式、分子式-储存器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4.化合价与命名-元素的化合价:正、负离子的电荷数-离子的结构:单原子离子、复原子离子-化合物的命名:离子的名称及其化合价5.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物质的状态符号:固体(s)、液体(l)、气体(g)、溶液(aq)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6.溶液与楚液反应-溶剂与溶质-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及指示剂7.氧化与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物的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条件8.酸、碱与盐-酸和碱的性质与常见酸碱指示剂-中和反应与盐的命名9.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性质与用途-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金属及非金属的化合物10.常见气体-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气体的性质及实验方法11.空气成分-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的微量有害气体及防护方法12.水-水的重要性及性质-水的分解与电解13.水的碱性与酸性-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判断方法-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14.溶液的酸碱性-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溶液的酸碱性15.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16.化学的量与质量关系-原子、分子和物质的摩尔-摩尔质量与摩尔容积-摩尔质量的应用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速度-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化学反应速度与催化剂18.重要元素与天然化合物-重要元素:碳、氮、氧-天然化合物:石油、天然气、矿石等19.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食品、环境等的关系-化学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识20.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强度和性质-物质的溶解、熔化和沸腾过程21.化学与材料-化学对材料的构成和性能的影响。
初中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尽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 原子根据其电子层数和电子数分为不同元素。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O2)。
-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形态的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液体。
- 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燃烧反应。
常见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导致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物质。
常见的化学物质- 氧气(O2): 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 氢气(H2): 最轻的元素,可作为燃料使用。
- 氨(NH3): 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于制造肥料。
- 塑料:由石油等原材料制成的合成材料,用于制造各种物品。
常见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
- 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
- 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可以用上方的小数字表示。
物质的性质-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可以腐蚀物体。
- 碱性物质具有苦味,可以中和酸。
- 中性物质不具有酸性或碱性特性。
常见的化学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将酸和碱混合,观察中和反应。
- 金属与酸的反应:将金属放入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生成。
- 萃取实验:利用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化合物。
以上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大致内容。
化学是一门有趣且重要的科学,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
初中化学知识清单(分七大部分)第1部分化学绪论一、化学本质;二、化学概念;三、化学内容;四、化学元素;五、化学知识;六、综合应用。
第2部分化学基础一、化学的探究步骤:二、化学实验:1、实验器皿;2、实验操作;3、观察描述。
三、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
1、常用物质的制备;2、常用物质的检验;3、常用物质的分离。
第3部分物质构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组成物质的元素三、描述物质的化学式四、化学式中的化合价五、物质的分类:1、单质;2、化合物。
第4部分物质性质一、物质的变化;二、物质的性质;三、化学方程式;四、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5部分化学计算一、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二、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计算;三、与溶液相关的计算。
第6部分化学物质一、空气和氧气:(一)空气;(二)氧气;(三)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几个概念。
二、水和溶液:(一)水;(二)溶液。
三、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碳;(二)二氧化碳;(三)一氧化碳;(四)碳酸钙。
四、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二)金属的物理性质(三)金属的化学性质(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五、酸碱盐:(0)指示剂(一)酸(二)碱(三)盐(四)中和反应(五)复分解反应(六)成盐规律第7部分化学与社会一、化学与能源(一)燃烧与灭火;(二)燃料与新能源;(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四)几种常用燃料。
二、化学肥料(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三、营养物质四、有机合成材料第1部分 化学绪论(前言)一、化学本质: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可构成新的物质。
二、化学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化学内容:研究物质实际用途变化规律性质微观宏观物质化学研究↔↔⇒⎩⎨⎧−−→− 四、化学元素:1869年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科学,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后续的高中化学以及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1. 元素与化合物1.1 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比如氧元素为O,氢元素为H。
1.2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的。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2.2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相同元素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周期表包含水平周期和垂直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单元是一个个元素的原子核构成的。
3. 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3.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生成物。
3.2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增加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溶液和离子4.1 溶液: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与液体混合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4.2 离子:在溶液中,某些物质可以解离成带电粒子,称为离子。
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表示。
5. 酸碱和中和反应5.1 酸和碱:酸是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5.2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H+离子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
6. 氧气与燃烧反应6.1 氧气:氧气是空气的一部分,是一种气体。
氧气可以让物质燃烧。
6.2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火焰和产生热能的过程称为燃烧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要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要点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科学的阶段,主要涉及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知识要点归纳:1.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两种类型。
(2)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目前已经确认的元素共118种。
(3)化合物:由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使得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2.原子结构(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电子结构。
3.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同一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比如元素的原子量、电子结构等。
(3)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为金属区、非金属区和过渡金属区。
4.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个数的组合方式。
(2)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的化学价数,是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一个固定值。
5.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不同类型。
(2)化学反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反应物的物质在反应中不灭失。
6.氧气的性质与应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物呼吸中必需的气体。
(2)氧气可以用于氧化反应、支持燃烧和氧化燃料等多方面应用。
7.氢气的制取和应用(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燃烧时只产生水。
(2)氢气可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电解水等方法制取,应用于氢气灯、氢气球等领域。
8.盐的基本性质(1)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在溶液中呈现阳离子和阴离子状态。
(2)盐可以通过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方式制备,具有融化、溶解和晶体生成等特性。
考前速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超全)
考前速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超全)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只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初中阶段所学化学主要包括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这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离子结构。
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负责原子的化学性质,中子负责原子的物理性质。
原子的电子分布在能级上,第一能级内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内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内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2.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
分子结构分为线性、分子离心、V字形等不同形式,形式决定了分子的性质。
3. 离子结构离子是电荷不平衡的物质,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离子可以通过电解生成,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成。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用于预测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横)和族(纵)两个方向,周期数为7,族数为18。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有各自的符号和名称,符号是因为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名称是由英文或拉丁文组成的。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结合起来形成分子的方式。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电荷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晶体,具有高熔点、高沸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2. 共价键共价键是将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的强度较弱,三键的强度较强。
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互相共享形成的键。
金属键形成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方式。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有反应物和生成物两种类型。
化学方程式中必须保持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化学方程式也可用于计算反应物质量、生成物质量和反应产物的百分比等。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7.86g/cm³。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块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
2. 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
三、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约占0.03%)组成。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
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形成元素周期表。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
2.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具有特定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 原子由质子(正电荷)、中子(中性)和电子(负电荷)组成。
-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相连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3. 反应和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反应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在箭头的左侧,产物在右侧,通过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4. 酸、碱和盐:- 酸具有酸味,可以腐蚀金属、改变指示剂的颜色等性质。
酸通常含有氢离子(H+)。
- 碱有苦味,可以中和酸,通常含有氢氧根离子(OH-)。
- 盐是酸和碱反应产生的物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硫酸盐等。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剂是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6. 难溶溶液和沉淀反应:- 难溶溶液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溶解度较低的溶液。
- 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混合后,生成的产物不能再溶解,而沉淀下来。
7. 热和温度:- 热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能够使物质发生温度变化。
-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程度的度量,表示物质的热量高低。
8.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由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 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可以通过配平化学方程式来确保反应质量守恒。
以上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汇总,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汇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汇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只有一种组成成分的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包含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了原子的外层电子壳。
3.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公式:用化学符号表达化合物的组成。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例如,2H2+O2->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4.化学键和电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化合物中保持原子在一起。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相互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5.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6.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形成-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盐的形成:当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时,生成盐。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指物质丧失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的过程。
-还原: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8.化学能量转化和化学能-化学能:化学反应中能量的产生和吸收。
-燃烧和酸碱中和反应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
9.金属和非金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锌等。
-非金属:非金属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有碳、氧、氮等。
10.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氧气对燃烧的影响: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热和光。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1(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性质划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状态与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的关系。
2.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物质的分子与离子、物质的分子动理论、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原子与元素、化合价与化合物、元素周期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
2.水和水溶液:水的性质、溶液的溶解度、溶液的酸碱性、中和反应。
3.盐:碱与酸的反应、溶液的电离与导电性、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4.酸与碱:酸与碱的性质、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
三、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应用1.酸的制备:酸的制备方法、浓度的表示与计算、酸的应用。
2.碱的制备:碱的制备方法、浓度的表示与计算、碱的应用。
3.食盐的制备与性质:食盐的制备方法、食盐的性质和应用。
4.金属与非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与提炼、非金属的提取与应用。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2.化学能和化学反应: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的利用、化学能与生活。
3.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物质的氧化与还原。
五、常见物质的有害性与防护1.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毒性:重金属的毒性、有毒气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判断和预防。
2.主要污染物的生成和防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防治污染的方法。
3.常见农药、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与选择:化学农药的种类和认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
六、实验与技能1.实验室仪器的使用与检测:天平的使用、燃烧器具的使用、玻璃仪器的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气体收集的实验操作。
2.化学实验与技能:化学反应与实验中的观察与判断、科学实验与技能的提高、实验的安全与环保。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环境问题的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部分)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干冰是CO2固体。
(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 KMnO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Zn+HCl—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O2—甲醇燃烧 CH3OH+ O2—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①可燃性 H2+ 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C+ O2—(氧气充足) C+ O2—(氧气不足)②还原性 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C+ 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②与碱反应: 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
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
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
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不能:置换)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
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
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
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