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m b =mb0
m s =ms0(1+a%)
m g =mg0(1+b%)
m w =mw0-ms0×a%-mg0×b%-ma0×ad%
含 水 率 湿 材 料 干 质 材 量 料 - 干 质 材 量 料 质 量 1 0 0 % = 干 含 材 水 料 质 质 量 量 1 0 0 %
m b
m s
m g
塑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 mm 碎石最大粒径, 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坍落度, 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mm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精5 选1可95编辑18p5pt 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ρc,c—混凝土体积密度计算值,kg/m3。
③当体积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
时,按(1)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
%时,应将配合比中各组成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得到设
计配合比。
精选可编辑ppt
1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
工地砂、石、外加剂含水,要在总用水量中扣除,以保证实际 水胶比不变!!
精选可编辑ppt
20
13.试配调整,确定配合比
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体积密
度计算值ρc,c:
c,cm cm sm gm w
②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
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
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
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4-32)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4-33)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背景介绍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而配合比则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制定背景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二、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2.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但不包括特殊混凝土和特殊性能混凝土。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 骨料的选用- 掺合料的选用- 水灰比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各组分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2.4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配- 配合比实施前的试验对象- 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三、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应用3.1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该规程的要求,建筑单位应当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要求,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2 在相关领域的推广该规程的制定不仅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筑材料研究机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jgj55-20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出台,对于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各建筑单位和相关行业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该规程,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也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进一步提升这一规程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砼的密实度即可。
××××商混站试验室:××××××有限公司试验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LH/W·B008-2011第A 版第1次修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64页共页颁布日期:2011年10月20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1.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等级维勃稠度(s)V0 ≥31V1 30~21V2 20~11V3 10~6V4 5~3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坍落度(mm)S1 10~40S2 50~90S3 100~150S4 160~210S5 ≥220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总结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总结普通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结构的使用寿命。
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各种成分比例的过程,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一、硬度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配合比的设计要考虑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硬度越大,强度越高,抗压性能越强。
硬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种类和沙砂的粒度,水灰比也会对混凝土的硬度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采用高硬度的水泥和粒度合理的石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二、耐久性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特定环境下长期使用的性能。
混凝土在氯离子、硫酸盐、碱性等侵蚀介质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腐蚀、开裂等问题,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合适的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抗渗剂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和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三、工程性能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包括流动性、塑性、坍落度等。
在施工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直接影响到浇筑和振捣的效果。
流动性好的混凝土可以使得稠密砂浆中的空隙和孔隙得到有效充填,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使用适量的减水剂,调整水胶比和砂石比例,以使得混凝土的工程性能更加合理。
四、配合比设计原则:1.强度和耐久性优先原则:根据混凝土所在的具体使用环境和强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掺合料类型和掺合料掺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易获取的原材料和掺合料,尽量减少材料浪费。
3.施工性能原则:考虑到施工的需要,选择流动性和坍落度适中的混凝土,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实验验证原则:对于新配合比的设计,应进行相应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检验其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比例的过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与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得比例关系。
常用得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得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就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得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得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得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得与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得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得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得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得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得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与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得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得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得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得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得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与调整、施工配合比得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得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得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得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 ≥1、15f cu,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σ=式中 f cu,i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 组试件得强度值,MPa;mf cu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 组试件得强度平均值,MPa;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得总组数。
6-8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 由表3.0, σ=5MPa fcu,0= fcu,k + 1.645σ= 20 + 1.645×5 =28.2 MPa (2)计算水灰比(W/C) fce = γc ×fce,k = 1.0 × 32.5=32.5MPa
a fce 0.48 32.5 W /C 0.47 fcu, a b fce 28.2 0.48 0.33 32.5 0
第 六 节 普 通 混 凝 土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一、基本要求 二、配合比的三大参数 三、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一 、 基 本 要 求
任务: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 质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 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 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 的用量。
一 、 基 本 要 求
基本要求: 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 物和易性要求。 满足在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要 求 节约水泥,节约能耗,降低成 本。
mw0 185 mco 349 kg W / C 0.53
按表 4.0.4,对于干燥环境的钢筋混凝土,最小 水泥用量为260㎏,故可取 mc0= 349㎏/m3。
(5)确定砂率(βs) 查表4.0.2,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的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当 水灰比为0.53时,其砂率值可选取32%~37%,(采用插入法选定) 现取βs= 35%。 (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 用体积法计算,将mc0=349㎏;mw0=185㎏代入方程组
步计 比 配 三 骤的 设 合 、
(二)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3、校正
。h实
= 。h计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普通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为了规范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 50010-2010),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一、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1. 按照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然后按照相应的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
2. 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融、收缩、裂缝控制等工作性能,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合理选用原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水泥、骨料、粗细骨料等原材料,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4. 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在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节水配合比设计,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确定骨料的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所需的骨料配合比,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合比。
3.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确定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在确定初步的配合比后,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5. 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根据以上步骤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编制配合比设计说明,包括材料用量、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浇筑方法等内容。
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材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规范的引言二、设计原则1.满足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是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要求和预计使用性能来确定的,应根据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设计。
2.保证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结构强度和稳定,不出现裂缝和腐蚀现象。
应合理选择材料,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确保施工性能:混凝土应具备适宜的流动性和可浇筑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与工程强度等级相适应。
2.骨料:应选用质地坚实、清洁无尘、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
砂和石子的颗粒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3.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水源。
4.外加剂:根据需要选用适宜的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和其他外加剂。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结构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计算材料用量:按照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理论用量计算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用量。
3.制定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用量,制定初步配合比。
初步配合比应满足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4.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五、配合比设计内容1.水胶比:根据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适宜的水胶比。
2.骨料用量:根据骨料和胶凝材料的粘结性能,确定适宜的骨料用量。
3.水和外加剂掺量: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确定适宜的水和外加剂掺量。
4.细集料用量:根据配合比公式或施工经验,确定适宜的细集料用量。
5.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荷载和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六、配合比调整根据混凝土试验强度结果和施工处理情况,进行适当的配合比调整。
不得随意调整配合比,应经过合理的论证和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七、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比例、施工温度、浇筑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C
S’=S· (1+a%)
G’=G· (1+b%)
W’=W-S·a%-G·b%
例1.某框架构造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原则差σ=5MPa。所用原材料情况如下: 水泥:4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10g/cm3,水泥强度等级原则值旳充裕系数为1.08; 砂: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os=2.60g/cm3; 石: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og=2.65g/cm3;试求: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旳和易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拟定砂率(βs) 查表4.0.2,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旳卵石配制旳混凝土,当水灰比为0.47时,其砂率值可选用26.8%~32.1%,(采用插入法选定)现取βs= 30%。(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将mc0=362㎏;mw0=170㎏代入方程组
计算配比:C: 362kg, W:170kg, S:561kg, G:1307Kg, W/C=0.4715升用量:C:4.34kg,W:2.04kg,S:6.73kg,G:15.68kg第二组:W/C=0.47+0.05=0.52: W:170kgmc0=170/0.52=327kg砂率:31%,mg0=2.23ms0解得:S=589kg, G=1314kg, W=170kg, C=327kg第三组:W/C=0.47-0.05=0.42: W:170kgmc0=170/0.42=405kg砂率:28%,mg0=2.57ms0解得:S=511kg, G=1314kg, W=170kg, C=405kg每 种配比制作两组强度试块,原则养护28d进行强度测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要求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 ,o ≥1.15f cu ,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n 22cu i cu i 1n n 1f mf σ=-=-∑,式中 f cu ,i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 组试件的强度值,MPa ;mf cu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体积法
mc0/ρc+mf0/ρf+mg0/ρg+ms0/ρs+
mw0/ρw+0.01α=1
βs=[ms0/<ms0+mg0>]×100%
ρc :2900-3100kg/ m3 ;
ρf :矿物掺合料密度,按GB/T 208测定;
fcu.0≥fcu.k+1.645σ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1.645——强度保证率为95%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σ的取值
1、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资
料时 <≥ 30组数据>按式统计计算
≤C30
σ≥3.0MPa
>C30 且<C60
σ≥4.0MPa
2、无统计资料时,按表取值
≤C20 C25~C45
C50~C55
4.0 MPa 5.0 MPa
6.0 MPa
计算水胶比W/B
近年来水泥中多加入不同的掺合料,有效 胶凝材料含量不确定性较大,故配合比设计 的水灰比难以反映有效成分的影响.因此改 用胶凝材料总量作水胶比及各种含量的控 制.
计算水胶比W/B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W/B=〔 αa ·fb〕/〔fcu.0+ αa ·αb ·fb〕 砼强度与胶水比成正比〔fcu=A×B/W+
于40mm,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骨料的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给予限制; 3、宜采用膨胀剂、防水剂、引气剂、减 水剂等,掺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应为Ⅰ 级或Ⅱ级.
二、对配合比的要求 1、胶凝材料不小于320kg; 2、砂率宜为35%-45%; 3、最大水胶比符合表的要求; 4、宜采用最大水灰比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
JGJ55-20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共61页
3 基本规定(最大碱含量)
3.0.8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 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 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 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 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 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
n
f2 cu ,i
nmf2cu
i 1
n 1
n—试件组数,n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 算值不小于3.0MPa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 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时,σ应取 3.0MPa。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 160mm的混凝土。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坍落度(mm)
S1
10~40
S2
50~90
S3
100~150
S4
160~210
S5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 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 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 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 产生的混凝土。)
2 术语、符号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规范)
6.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2.63∶5.33∶0.67,水胶比=0.45。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基本要求市政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须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满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渴望的经济性要求;(5)满足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 cu,o≥1.15f cu,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σ=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MPa;mf 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要求1. 原材料: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等。
其中,水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砂、石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的要求,水应清洁无污染。
2. 配合比设计要求: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应考虑原材料的性能、质量、成本等因素,以选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 了解工程需求: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结构形式、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基本信息。
2.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 确定水泥品种和标号:根据强度等级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4. 确定砂、石规格及质量:根据强度等级、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选择合适的砂、石规格和质量。
5. 计算配合比:根据强度等级、工作性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计算出理论配合比。
6. 试配与调整:进行试配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以确定实际配合比。
7. 配合比选定与公布:选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并将其公布供生产使用。
三、配合比计算方法1. 理论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要求和原材料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理论配合比。
2. 试配实验:按照理论配合比进行试配实验,以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
3. 实际配合比:根据试配实验结果,调整理论配合比,得出实际配合比。
四、试配与调整1. 试配实验应使用标准化的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主要包括调整砂率、用水量等,以获得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等级。
3. 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进行再次试配实验,以确保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配合比选定与公布1. 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质量、成本等因素,选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2. 将选定的配合比公布供生产使用,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第3章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第4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第5章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第6章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6.1试配6.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第7章有特殊要求的混凝配合比设计7.1抗渗混凝土7.2抗冻混凝土7.3高强混凝土7.4泵送混凝土7.5大体积混凝土附录A本规程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普通混凝土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增长,确保混凝土工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汪与民用建筑及一秀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1.0.3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第1.0.4条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1 术语第2.1.1条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第2.1.2条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第2.1.3条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第2.1.4条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yete混凝土物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第2.1.5条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第2.1.6条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第2.1.7条抗击冻混凝土forst-strength concrete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第2.1.8条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crete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第2.1.9条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混凝物坍落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第2.1.10条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拌合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2.2 符号第2.2.0条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f ce---水泥28d抗压旨度实测值(MPa);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m wa---掺外加剂时每立方来混凝土中的的水泥用量(kg); m c0---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粗骨用量(kg)'m g0---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水量(kg); m s,0---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来的细骨料用量(kg); m w0---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粗骨料用量(kg); m 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水量(kg);m 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 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cp---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β---外加剂的减水率(%);βs---砂率(%);ρc---水泥密度(kg/m3);ρg---粗骨料的表现密度(kg/m3);ρs---细骨料的表现密度(kg/m3);ρw---水的密度(kg/m3);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ρc,t---混凝土表现密度实测值(kg/m3);ρc,c---混凝土表现密度计算值(kg/m3);δ---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第3章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第3.0.1条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f cu,0---沸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第3.0.2条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2.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第 3.0.3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和C25级,其强芳标准差计算值不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3.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第4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第4.0.1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0.1-1,4.0.1-2选取.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表4.0.1-1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表4.0.1-2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以本规程表4.0.1-2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w0---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第4.0.2条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混凝土砂率的确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双按表4.0.2先取.混凝土的砂率(%)表4.0.22.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4.0.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3.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4.0.4第 4.0.3条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一>>(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的规定.第4.0.4条当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0.4中的规定.第4.0.5条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并经度验确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符合表4.0.5的规定;混凝含气量亦不宜超过7%.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验.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表4.0.5第5章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第 5.0.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第5.0.2条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量;3.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第5.0.3条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灰比宜按下式计算:式中1.αa,αb---回归系数;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1.1.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5.0.3-1)中的f ce值可按下式确定:式中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2.f ce值也可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第5.0.4条回归αa和αb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回归系数αa和αb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5.0.4采用.回归系数αa,αb选用表表5.0.4第5.0.5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 w0)可按本规程第4.0.1条的规定确定.第5.0.6条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0)可按下式计算:第5.0.7条混凝土的砂率可按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选取.第5.0.8条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 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 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 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s---砂率(%);m 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2.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ρc---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kg/m3;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ρw---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3;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3.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ρg,ρs)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规定的方法测定.6.1 试配第 6.1.1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第6.1.2条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表6.1.2第6.1.3条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第 6.1.4条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的6.1.3条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第 6.1.5条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第 6.1.6条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护到28d时试压.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28d强度或按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一>>(JGJ28)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第6.2.1条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相对应的灰水比,并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用水量(m w)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2.水泥用量(m/c)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 g和m s)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按选定的灰水进行调整后调整后确定.第6.2.2条经试配确定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应根据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材料用时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ρc,c:2.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δ:式中ρc,c---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ρc,t---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2.1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坡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经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第6.2.3条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7.1 抗渗混凝土第7.1.1条抗渗透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2.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或引气减水剂;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第7.1.2条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2.砂率窒为35%-45%;3.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1.2的规定.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表7.1.2第7.1.3条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第7.1.4条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试配时,宜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P t---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最大水压值(MPa);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3.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还进行含气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7.1.3条的规定.7.2 抗冻混凝土第7.2.1条抗冻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细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5.抗冻混凝土宜采用减水剂.对抗冻等给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掺引气剂,掺用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0.5条的规定.第7.2.2条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外,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7.2.2条的规定.第7.2.3条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表7.2.27.3 高强混凝土第7.3.1条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4.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5.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第7.3.2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本规程第5章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确定;4.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第7.3.3条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本规程第6章的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第7.3.4条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7.4 泵送混凝土第7.4.1条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7.4.1的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表7.4.13.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7.4.2条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T 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T 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第7.4.3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规定进行外,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小于0.60;2.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3.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4.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于4%.7.5 大体积混凝土第7.5.1条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廷缓水热的释放;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3.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2条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酬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第7.5.3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本规程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资料
水的质量要求:清洁、无污染、 无有害物质
水的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 流动性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 法和步骤
●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
确定水灰比
●
确定砂率
●
确定石子用量
●
确定水泥用量
●
确定外加剂用量
●
确定配合比
●
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
确定混凝土施工性能
●
确定混凝土耐久性能
●
确定混凝土经济性能
隧道工程:考虑隧道的防水、防火、抗 腐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水利工程:考虑水利工程的抗渗、抗冻、 抗冲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道路工程:考虑道路的承载能力、耐磨 性、抗滑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市政工程:考虑市政工程的耐久性、抗 腐蚀、抗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优化案例
案例背景:某建筑项目需要设计混凝土 配合比
●
确定混凝土环保性能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环保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耐久性要求
●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确定配合比设 计步骤:原材 料选择、配合 比设计、试拌、 试压、调整等
确定最终配合 比:根据试验 结果和设计目 标,确定最佳
配合比
确定配合比调 整方案:根据 实际施工情况, 对配合比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C30 普通混凝土拟用于本标段墩柱、盖梁、细梁、台冒、涵洞等部位的施工,设计坍落度为160—200 mm。
二、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4、设计图纸
三、原材料
1、水泥:厂家:安庆怀宁海螺水泥,品种等级:PO42.5;
2、砂:厂家:霍山县佛子岭水库过龙滩砂场,规格: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71,表观密度:2615kg/m3;
3、碎石:厂家:江西彭泽县麻山鸿浩石场,最大粒径:37.5mm,采用5-31.5mm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20-31.5 mm)30% :(10-20)50%:(5-10mm)20%: 混合料表观密度:2730kg/m3;
4、外加剂:安徽森普新型材料公司生产的减水剂,型号SPYJ-1,掺量:βa=0.9%;减水率β=20%
5、拌合水:地表小溪水
四、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相关计
算/设计步骤,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一)基准配合比的选定
1、σ的选取,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确定,本配合比为C30防水P6混凝土,因此σ取值为5.0MPa;
2、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
3、计算水灰比W/B时先需确定回归系数a a、a b,及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f b、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g和水泥强度等级富裕系数γc,上述参数取值如下表:
因此:W/B=a a f b/(f cu,o+a a a b f b)=0.53×42.5×1.10/(33.2+0.53×0.20×42.5×1.10)=0.57,根据施工图设计及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要求,取水灰比W/B=0.46,
4、计算单位用水量m wo,
4.1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
5.2.0-2中90mm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应增加5kg/m3用水量来推定未掺加外加剂时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用水量m'wo,
m'wo=205+(200-90)*5/20=232kg/m3
4.2计算掺加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m wo= m'wo(1-β)=232×(1-20%)=185kg/m3;选取181
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bo和单位外混凝土中外加剂的用量m ao
5.1单位水泥用量:m co= m wo /( W/B)=181÷0.46=393kg/m3;
选取水泥用量为395kg/m3
5.2单位外加剂用量:m ao= m co×βa=395×0.9%=3.56kg/m3
6、计算粗、细骨料单位用量m go、m so
6.1选取砂率βs:按照骨料粒径、坍落度、拌和物性能及以往的施工经验综合考虑,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5.4.2 内所列以坍落度90mm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即βs=37+(200-90)*1%/20= 42%;
根据经验选取砂率41%。
6.2本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时,均采用质量法,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为2410kg/m3,因此粗、细骨料单位用量为:
m co+ m go +m so+m wo=2410 ⑴
m so *100%/( m so + m go)=βs=41% ⑵
通过解上述⑴、⑵方程式,
每立方米粗骨料为:m go =1089 kg;细骨料为:m so =745kg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所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如下表:(单位kg/m3)
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1、在理论配合比的基础上试拌25L混凝土,保持水灰比不变,通过试拌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使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试拌后检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
2、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配制三个不同水灰比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校验,采用的基准水灰比为W/B=0.46,水灰比在基准水灰比的基础上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用水量保持不变,砂率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和减少1%,各成型3组试件分别进行7d和28强度试验,三种水灰比及各种材料用量如下表,
3、通过对三种水灰比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值见下表:
4、三中不同水灰比制作的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混凝土试件经过标准养护,测得7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见下表:
5、根据28d抗压强度结果,绘制28d强度与胶水比的线性关系图如下图:
6、确定略大于或等于配制强度对应的胶水比,然后在试拌的基础上采用用水量不变,依次确定胶凝材料、粗、细骨料的单位用量kg/m3、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结果见下表:
三)确定配合比:
根据以上设计、计算、通过试拌、试配、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同时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故选定的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kg/m3)为:
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
395:181:745 :1089 :4.34
1.00 :0.46:1.88:
2.76 :0.011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