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语言表达上,适当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可以加强气势。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加强文章的抒情色彩,还可以为你的文章大 增亮色,吸引阅卷老师。
我觉得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 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 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 染红山川。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夜星下 静谧的荷塘;语文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语文 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 语文就是青天里那一行白鹭;就是沉舟侧畔的千 点白帆;就是秦皇岛一望无垠的大海中冲破万里玻璃 皱的打鱼船。 语文是当阳桥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语文是水浒 好汉闯神州的风风火火;语文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 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
感悟:
抒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 性格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但抒情一 般都和记叙、描写、议论结合起来用。 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在描写中, 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 有着直接的功效;而适当的议论,能 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
归纳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1)要有真情实感。 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感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古人说:“感 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情动于中的产物。 白居易说: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情”是文章的根本。 朱自清写《背影》,是因为他父亲的一封来信,说自己“膀子痛得厉害,举箸提 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深深触动了朱自清对老父亲的感情, 才回忆起十年前车站送别的一幕。 2)情感要有寄托。
美 的 发 现 学 习 抒 情
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 观察到美。 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 一定会听出美。 请你们看看孩子的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 人的智慧,你们一定会看到美。 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 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 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 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 请你们把躯体当圣台,奉献给善行;把心灵作祭坛,对 爱情膜拜顶礼,那么为这种虔诚而奖赏你们的恰是美。 那些天降予你们以美的奇迹的人们!你们可以欢呼,可 以欣喜!因为你们可以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纪伯伦的《美》
1、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顾名思义,就
是抒发感情。我们写文章, 总要表情达意,其中有着 作者的主观爱憎。抒发和 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 抒情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抒情方法有哪 些? •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 写、说明. • 抒情分为两类:直接抒情与间接抒 情。
(1)直接抒情
• 又称直抒胸臆法。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 毫无遮掩地袒露;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介绍志愿军战士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 样一段抒情文字: •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 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 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 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 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 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 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 • 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 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 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 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 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 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 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 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 拥有世界和自己。
话题探讨: 1.美是什么?
美是拂面的春风,美是七色的彩虹;
美是优雅的体态,美是动人的声音; 美是勃勃生机,美是高尚品德…… 美无处不在。
你的心目中,什么是美呢?
刘翔
珠海航展上的一些观众的不文明行为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 眼睛吗?你发现过生活 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吗? 如果发现了,请你按所 给例句形式说出来与大 家分享。
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 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 来抒情。 • ②托物言志 :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 ③融情于事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 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 者。 • ④融情于理: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 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 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从上面几段文字还可以看出,抒情总是跟记叙或议论结合在一起的。 《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跟颂扬刘和珍的伟大精神、控诉反动当局枪杀请愿学 生结合在一起;《白杨礼赞》赞颂的是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便直 说,便借描写白杨树来抒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抒情”。 抒情切忌空泛,只会“啊”“呀”的呼喊是不能感动读者的。
• 表现手法:象征和对比。枯叶蝶和荆棘鸟分别象征“归隐 的极致”和“豪壮的极致”两种不同的生命境界。前者是 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为了生存,放弃了所有的美丽,明 智理性,恬淡隐忍。后者是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活得轰 轰烈烈,不畏死,不避死,豪壮凄美,短暂的生命洋溢着 义无反顾的绝美。 • 这两种生命境界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语言特色:多用整句,整散结合。 • 多用排比、对偶句,如“它没有蝴蝶娇艳如花的容颜,没 有蝴蝶轻盈柔曼的舞姿,也没有蝴蝶轻纱般精巧华美的翅 翼,......”这句运用了排比突出了枯叶蝶没有“所有的美 丽”,且节奏鲜明,抒情性强。 “于是,一个延续了生 命,一个收获了绝唱。”运用对偶,强化了两者的对比, 音韵和谐。 • 整句节奏鲜明,整齐匀称,整散结合使文章富有参差错落 之美。
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寄托了 作者怎样的感悟?为了把这份情感和感悟传 达到极致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 感悟:该文体现枯叶蝶与荆棘鸟,代表两 种不同的生命境界,两种不同的美。枯叶 蝶与荆棘鸟同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而不 惜放弃所有,同是为了所寻觅生命价值而 义无返顾;但枯叶蝶是明智的,它所选择 的是生命的长度,选择在世界的角落悄无 声息地生存,荆棘鸟则是感性的,它所选 择的是生命的高度,选择在世界的顶端俯 视众生,哪怕是一刹那的惊艳也已足够。
•
• •
荆棘鸟,一种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
它,走到了豪壮的极致。 然而,无论是枯叶蝶,还是荆棘鸟,它们的 生命都是短暂的。须臾之间的生命,不允许迟疑。 于是,有了枯叶蝶,有了荆棘鸟。于是,一个延 续了生命,一个收获了绝唱。于是,一个失去了 美丽,一个永远地飞翔。 • 也许,宇宙中的法则就蕴含在自然之中。鱼 和熊掌总是无法兼得,“生”与“义”也许永远 无缘,所以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杀身以 成仁——想要得到,必须有所放弃,想要收获, 必须有所付出。 • 选择归隐,还是选择豪壮?枯叶蝶与荆棘鸟, 你愿意是哪一个?
美在抗灾战士坚 实的臂膀中,美在 白衣天使紧张的救 助中……
美是能够想起惊赞和快乐这两种情 感的东西 ——伏尔泰
表现美的事物,常常要用到抒情这种表达 方式。抒情是和记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 表达方式,但是和另外几种表达方式不同,它 总是和记叙或议论结合起来运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学习抒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 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 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 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 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 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 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 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茅盾《白杨礼赞》)
枯叶蝶与荆棘鸟 紫蝶
•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张枯叶蝶的照片——那简直就是一片枯叶, 灰黄的翅翼状若栀子叶,毫无生气地停歇在一枝枯茎上。它没有 彩蝶娇艳如花的容颜,没有彩蝶轻盈曼妙的舞姿,也没有彩蝶轻 纱般精巧华美的翅翼,更没有彩蝶临风微颤的金色触须……一只 彩蝶所应有的一切,它都没有,与生俱来的只是这么一身憔悴的 装束。它是蝶,一只失去了美丽的蝶——似乎它已不再是一只真 正意义上的蝶,而只有一个听起来凄美而又形象的蝶的名字…… • 为了生存,它放弃权所有的美丽,宁愿在同伴们五彩斑斓的 翅影里飘逝成一道枯黄而又孤单的弧线,宁愿在同伴们飞扬翩跹 的舞蹈中,坠落成一片毫无美感可言的桔叶。 • 它很明智,仿佛一个恬淡隐忍的智者,一个在天下大乱时闲 居深山的隐者。它果断地用美丽换取生命。其果断干脆,可敬可 叹! • 然而,不知当它栖息在枯枝上,悠然地呼着自由的空气时, 是否会怀念那缤纷的身影?是否会记起那摇曳的舞姿?它是否会 从心底隐隐泛起一声怅然的叹息。
• • •
•
•
枯叶蝶,一种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它,走到了归 隐的极致。 与枯叶蝶恰恰相反,我想起了荆棘鸟。 那是怎样的一种鸟啊。整齐的翅膀被梳理得一尘不 染,高傲的头颅总是面向遥远的地方,目光坚定而炯然。 它的歌声动人心魄,却极少鸣叫。它耗费一生的精力去 寻找荆棘树,唱出那销魂的歌。只一首,就死在长长的 尖刺下,让血盛开成一朵嫣红的玫瑰。 盛大的死亡,华丽而又壮美,似乎任何修饰的言语, 在它面前,都变得苍白。 凄美豪壮的一生,它活得轰轰烈烈,它不畏死,不 避死,短暂的生命洋溢着义无反顾的绝美。它,将生命 幻化成永久的绝唱。客观存在渴望歌唱,它寻找歌唱, 它歌尽而亡。荆棘鸟不明智,不理性。它好像一位在逐 鹿群雄中奔走呼告的士大夫,一位驰骋沙场纵横捭阖的 将军。它可以死,它期盼死,只要死得其所。
春,多么惬意的名字!也带来了芬芳艳丽 的花朵,带来了蓬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 来一份憧憬,带给我们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多么热情的名字!她带来了缤纷绚丽 的骄阳,带来了挺拔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 的脚印,带给我们一支的歌曲。 秋,多么温情的名字!她带来了如金的落 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 带给我们一篇缠绵的诗章。 冬,多么宁静的名字!她带来了洁白的雪 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带给我们一幅清新的画卷。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 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 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 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 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 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 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 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 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 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 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 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加强文章的抒情色彩,还可以为你的文章大 增亮色,吸引阅卷老师。
我觉得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 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 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 染红山川。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夜星下 静谧的荷塘;语文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语文 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 语文就是青天里那一行白鹭;就是沉舟侧畔的千 点白帆;就是秦皇岛一望无垠的大海中冲破万里玻璃 皱的打鱼船。 语文是当阳桥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语文是水浒 好汉闯神州的风风火火;语文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 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
感悟:
抒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 性格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但抒情一 般都和记叙、描写、议论结合起来用。 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在描写中, 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 有着直接的功效;而适当的议论,能 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
归纳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1)要有真情实感。 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感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古人说:“感 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情动于中的产物。 白居易说: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情”是文章的根本。 朱自清写《背影》,是因为他父亲的一封来信,说自己“膀子痛得厉害,举箸提 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深深触动了朱自清对老父亲的感情, 才回忆起十年前车站送别的一幕。 2)情感要有寄托。
美 的 发 现 学 习 抒 情
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 观察到美。 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 一定会听出美。 请你们看看孩子的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 人的智慧,你们一定会看到美。 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 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 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 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 请你们把躯体当圣台,奉献给善行;把心灵作祭坛,对 爱情膜拜顶礼,那么为这种虔诚而奖赏你们的恰是美。 那些天降予你们以美的奇迹的人们!你们可以欢呼,可 以欣喜!因为你们可以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纪伯伦的《美》
1、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顾名思义,就
是抒发感情。我们写文章, 总要表情达意,其中有着 作者的主观爱憎。抒发和 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 抒情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抒情方法有哪 些? •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 写、说明. • 抒情分为两类:直接抒情与间接抒 情。
(1)直接抒情
• 又称直抒胸臆法。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 毫无遮掩地袒露;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介绍志愿军战士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 样一段抒情文字: •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 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 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 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 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 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 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 • 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 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 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 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 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 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 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 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 拥有世界和自己。
话题探讨: 1.美是什么?
美是拂面的春风,美是七色的彩虹;
美是优雅的体态,美是动人的声音; 美是勃勃生机,美是高尚品德…… 美无处不在。
你的心目中,什么是美呢?
刘翔
珠海航展上的一些观众的不文明行为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 眼睛吗?你发现过生活 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吗? 如果发现了,请你按所 给例句形式说出来与大 家分享。
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 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 来抒情。 • ②托物言志 :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 ③融情于事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 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 者。 • ④融情于理: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 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 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从上面几段文字还可以看出,抒情总是跟记叙或议论结合在一起的。 《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跟颂扬刘和珍的伟大精神、控诉反动当局枪杀请愿学 生结合在一起;《白杨礼赞》赞颂的是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便直 说,便借描写白杨树来抒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抒情”。 抒情切忌空泛,只会“啊”“呀”的呼喊是不能感动读者的。
• 表现手法:象征和对比。枯叶蝶和荆棘鸟分别象征“归隐 的极致”和“豪壮的极致”两种不同的生命境界。前者是 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为了生存,放弃了所有的美丽,明 智理性,恬淡隐忍。后者是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活得轰 轰烈烈,不畏死,不避死,豪壮凄美,短暂的生命洋溢着 义无反顾的绝美。 • 这两种生命境界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语言特色:多用整句,整散结合。 • 多用排比、对偶句,如“它没有蝴蝶娇艳如花的容颜,没 有蝴蝶轻盈柔曼的舞姿,也没有蝴蝶轻纱般精巧华美的翅 翼,......”这句运用了排比突出了枯叶蝶没有“所有的美 丽”,且节奏鲜明,抒情性强。 “于是,一个延续了生 命,一个收获了绝唱。”运用对偶,强化了两者的对比, 音韵和谐。 • 整句节奏鲜明,整齐匀称,整散结合使文章富有参差错落 之美。
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寄托了 作者怎样的感悟?为了把这份情感和感悟传 达到极致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 感悟:该文体现枯叶蝶与荆棘鸟,代表两 种不同的生命境界,两种不同的美。枯叶 蝶与荆棘鸟同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而不 惜放弃所有,同是为了所寻觅生命价值而 义无返顾;但枯叶蝶是明智的,它所选择 的是生命的长度,选择在世界的角落悄无 声息地生存,荆棘鸟则是感性的,它所选 择的是生命的高度,选择在世界的顶端俯 视众生,哪怕是一刹那的惊艳也已足够。
•
• •
荆棘鸟,一种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
它,走到了豪壮的极致。 然而,无论是枯叶蝶,还是荆棘鸟,它们的 生命都是短暂的。须臾之间的生命,不允许迟疑。 于是,有了枯叶蝶,有了荆棘鸟。于是,一个延 续了生命,一个收获了绝唱。于是,一个失去了 美丽,一个永远地飞翔。 • 也许,宇宙中的法则就蕴含在自然之中。鱼 和熊掌总是无法兼得,“生”与“义”也许永远 无缘,所以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杀身以 成仁——想要得到,必须有所放弃,想要收获, 必须有所付出。 • 选择归隐,还是选择豪壮?枯叶蝶与荆棘鸟, 你愿意是哪一个?
美在抗灾战士坚 实的臂膀中,美在 白衣天使紧张的救 助中……
美是能够想起惊赞和快乐这两种情 感的东西 ——伏尔泰
表现美的事物,常常要用到抒情这种表达 方式。抒情是和记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 表达方式,但是和另外几种表达方式不同,它 总是和记叙或议论结合起来运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学习抒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 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 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 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 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 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 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 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茅盾《白杨礼赞》)
枯叶蝶与荆棘鸟 紫蝶
•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张枯叶蝶的照片——那简直就是一片枯叶, 灰黄的翅翼状若栀子叶,毫无生气地停歇在一枝枯茎上。它没有 彩蝶娇艳如花的容颜,没有彩蝶轻盈曼妙的舞姿,也没有彩蝶轻 纱般精巧华美的翅翼,更没有彩蝶临风微颤的金色触须……一只 彩蝶所应有的一切,它都没有,与生俱来的只是这么一身憔悴的 装束。它是蝶,一只失去了美丽的蝶——似乎它已不再是一只真 正意义上的蝶,而只有一个听起来凄美而又形象的蝶的名字…… • 为了生存,它放弃权所有的美丽,宁愿在同伴们五彩斑斓的 翅影里飘逝成一道枯黄而又孤单的弧线,宁愿在同伴们飞扬翩跹 的舞蹈中,坠落成一片毫无美感可言的桔叶。 • 它很明智,仿佛一个恬淡隐忍的智者,一个在天下大乱时闲 居深山的隐者。它果断地用美丽换取生命。其果断干脆,可敬可 叹! • 然而,不知当它栖息在枯枝上,悠然地呼着自由的空气时, 是否会怀念那缤纷的身影?是否会记起那摇曳的舞姿?它是否会 从心底隐隐泛起一声怅然的叹息。
• • •
•
•
枯叶蝶,一种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它,走到了归 隐的极致。 与枯叶蝶恰恰相反,我想起了荆棘鸟。 那是怎样的一种鸟啊。整齐的翅膀被梳理得一尘不 染,高傲的头颅总是面向遥远的地方,目光坚定而炯然。 它的歌声动人心魄,却极少鸣叫。它耗费一生的精力去 寻找荆棘树,唱出那销魂的歌。只一首,就死在长长的 尖刺下,让血盛开成一朵嫣红的玫瑰。 盛大的死亡,华丽而又壮美,似乎任何修饰的言语, 在它面前,都变得苍白。 凄美豪壮的一生,它活得轰轰烈烈,它不畏死,不 避死,短暂的生命洋溢着义无反顾的绝美。它,将生命 幻化成永久的绝唱。客观存在渴望歌唱,它寻找歌唱, 它歌尽而亡。荆棘鸟不明智,不理性。它好像一位在逐 鹿群雄中奔走呼告的士大夫,一位驰骋沙场纵横捭阖的 将军。它可以死,它期盼死,只要死得其所。
春,多么惬意的名字!也带来了芬芳艳丽 的花朵,带来了蓬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 来一份憧憬,带给我们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多么热情的名字!她带来了缤纷绚丽 的骄阳,带来了挺拔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 的脚印,带给我们一支的歌曲。 秋,多么温情的名字!她带来了如金的落 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 带给我们一篇缠绵的诗章。 冬,多么宁静的名字!她带来了洁白的雪 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带给我们一幅清新的画卷。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 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 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 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 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 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 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 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 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 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 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 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