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氯化镁 + 氢气
实验现象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探究 锌和稀盐酸反应后质量是否改变?
锌和稀盐酸
氢气和氯化锌
也是封闭体系,怎么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呢?
观察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前 反应后 装置及 装置及 物质质量 物质质量
结论
m 铁丝
铁钉表面产生红色物质
与硫酸铜
氢氧化钠 与硫酸铜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m前
m后 m前 = m后
碳酸钠 与稀盐酸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m前
m后 m前 = m后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 量守恒的原因。
二磷
白磷
其他不加 反应的 物质
生成物质的 质量总和
演示实验2小结
产生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 总质量相等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M1

M2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测定,记住质量守恒定律,并用 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定律。 • 2、初步学会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 分析问题。 • 3、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倾倒过程中注意避免溶液损失
实验现象 反应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后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PPT课件
P + O2 点燃 P2O5
总质量
= 总质量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浅绿色, 铁钉表面附上一层红色物质
(Cu)
硫酸铜 + 铁 → 硫酸亚铁 + 铜
CuSO4 + Fe FeSO4 + Cu
M1 =
M2
实验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实 Nhomakorabea验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 先变大后变小。反应后称量,天平 仍然平衡。
定律。生成物
实验5-1: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产生气泡,白色粉末
实验现象与结论:消失,天平发生倾斜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还会守恒?
实验方案 方案三(敞口) 方案四(密闭)
实 验 现 象 产生气泡,白色粉末消 失,天平发生倾斜
产生气泡,白色粉末消 失,天平平衡
反应前总质量(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 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反应前,实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
质量总和(x)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y)
可能出现的情况: 1、x>y 质量变小 2、x<y 质量变大 3、x=y 质量不变
活动与探究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 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在盛有少量沙子的锥形瓶中 放一小块红磷
3、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4、点燃红磷,观察产生的现象
5、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 的总质量
探究实验现象与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天平不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组装密闭装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 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 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红参加磷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参空加气反应的氧气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反应后总质量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 论、确定方案
• 2. 进行实验,分工合作,记录现象,实验数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
成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镊子
果 实验药品 铁钉、硫酸铜溶液
展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

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C.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
为: 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B式为( )A.Na2O源自B.NaClC.NaH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 有一反应A + B C,有6gA和4gB反应,反应结束后
还剩余1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10g。正确吗? 不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计算在内。
质量守恒发展简史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 烧,锡发生变化生成了氧化锡,但容器和物质的总质量在反 应前后并没有改变。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于是罗蒙诺索夫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 他的这发现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结论 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 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都不能满足严格的 要求。直到1908年德国化学家郎道耳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 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科学家们才致 承认了这一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提出问题】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是否 发生了变化?
【猜想与假设】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大于
等于
小于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4-7 】如图装置,锥形瓶 塞中插入玻璃管与大气相通。往 装有石灰石小块的锥形瓶里滴入 吸在滴管里的稀盐酸。
【实验4-9 】如图装置,往锥形 瓶里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 钠溶液。
反应原理: 氢氧化钠+硫酸铜
硫酸钠+氢氧化铜 。
实验现象:
锥形瓶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前后天平 平衡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__等__于____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我们应当以哪些实验为依据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质量总和的关系? 一是化学反应中无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二是有气体参加反应时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ppt文档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ppt文档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固体减少 产生大量气泡

铁钉表面覆盖一

硫酸铜+铁→硫酸亚铁+铜
层红色物质溶液
3
CuSO4 Fe FeSO4 Cu
由蓝色变成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实验与事实 活动一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活动二 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活动三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
实验结果
实验 序号
活 动 1 活 动 2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反应前 反应后 称量 称量
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 出现蓝色絮状物 NaOH CuSO4 Na2SO4 Cu(OH)2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公开课
温故知新
1、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书写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氧气 +氢气
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 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呢?
猜想与假设
① 反应物 > 生成物(减小) ② 反应物 < 生成物(增加) ③ 反应物 = 生成物(不变)
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原子(元素)种类不变。水中 氢、氧元素不可能变为燃油中的碳元素,因此“水变
燃油”是谎言。
学以致用
例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5)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5)
新思维与能力。
1.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 g a与3
g 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 g b,问同时生成
g c。
2.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
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有 元素。
元素,可能含有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神话中的“点石成
金”能够实现吗?


例:NaCl + AgNO3 = AgCl + NaNOCa32+ 微溶


Ba2+



Cu2+ 不溶


Ag+ ____

不溶
SO42溶 溶 微溶 不溶 溶 微溶
CO32溶,挥
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6.复习小结:好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里先由学生回顾,再从盐的组成、性质、变化
盐的知识,所以归纳盐的性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盐,但把盐 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通过食盐中毒 事件就提醒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 知识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对盐的用途的学习可 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 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盐的复习》
一、教材与课标
《盐》是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 主要介绍常见的盐的组成、用途,分离提纯物质,碳酸盐 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溶解性 表等内容。除此之外,第六、八、十、十一单元都有涉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 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 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 含有_____C_、_H元素,可能含有 ___O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 学式为(B )
A、X2Y3 C、X2Y6
B、XY3 D、 X2Y4
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原子种类和个数 不变。
学以致用
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 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3___g D 生成。 2、 将24.5 g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 固体质量14.9 g,则产生气体_*_*__g。
*
3、加热10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 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 g,则生 成氧气的质量为 *** g
实验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的测定.avi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
M2
实验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M1

M2
活动与探究3: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2、各种反应物、生成物,无论其状态、质量多 少,都包括。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3、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元素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Leabharlann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推论: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各种元素质 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 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达县平滩初级中学 郁 波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如何变化?
建立假设: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 量__不__变___(增大/减小/不变)。
D:\质量守恒定律.exe质 量守恒定律.exe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如何证明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前后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呢?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波义耳的实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增加了什么物质?
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 量守恒定律。
剖析:
1、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 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