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全国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0.中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BCD )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BCE )A.自律性B.她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B )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ABC )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26.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指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阳台、只有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C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A. 材料选择B. 技巧运用C. 主题表达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C. 音乐D. 摄影答案:C5. 现代美学中,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 克罗齐B. 贝尔C. 杜威D. 阿多诺答案:B6.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画家?()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美学范畴?()A. 符号学B. 现象学C. 心理学D. 经济学答案:D8. 以下哪种艺术风格是20世纪初兴起的?()B. 洛可可C. 表现主义D. 文艺复兴答案:C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听觉来感受?()A. 舞蹈B. 电影C. 音乐D. 建筑答案:C10.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尼采B. 叔本华C. 柏格森D. 弗洛伊德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答案: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美的本质、美的类型、审美经验、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
2. 阐述黑格尔美学中关于艺术发展的观点。
答案: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的表现形式,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个阶段。
3. 描述现代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
答案:现代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家居设计、时尚潮流、广告宣传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康德美学中“纯粹审美判断”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康德认为纯粹审美判断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普遍有效的、基于情感的判断。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社会C. 自然D. 科学答案:A2. 美学中的“美”是指()。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现象D. 个人情感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A. 美的起源B. 美的分类C. 法律制度D. 美的规律答案:C4. 美学中的“审美”是指()。
A. 欣赏美的过程B. 创造美的过程C. 评价美的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牛顿D. 达尔文答案:A6.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A. 实证主义B. 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B7. 美学中的审美价值是指()。
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经济价值D. 社会价值答案:B8. 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艺术水平B. 探索美的本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增进社会和谐答案:B9.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指()。
A. 个人的情感体验B. 集体的互动体验C. 艺术的创作体验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A. 艺术史B. 艺术批评C. 艺术创作D. 艺术教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方法D. 比较研究答案:ABCD3. 美学中的“美”的表现形式包括()。
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技术美答案:ABC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审美体验?()A. 个人情感B. 社会文化C. 教育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D5. 美学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包括()。
A. 古典美学B. 现代美学C. 后现代美学D. 当代美学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生活D. 人类心理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尼采答案:D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
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情感的表达D. 思想的传递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审美体验的范畴?()A. 视觉体验B. 听觉体验C. 触觉体验D. 味觉体验5. 现代美学中“美”的定义通常不包括()。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文化D. 个人偏好答案:A6.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美学价值的?()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电影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高更D. 毕加索答案:D8.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存在主义答案:C9. 美学中“丑”的概念通常与以下哪项相对立?()B. 真C. 美D. 恶答案:C10.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A. 模仿论B. 表现论C. 形式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鲍姆加登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大约是________。
答案:1:1.6184. 艺术作品的“三一律”包括时间、地点和________。
答案:情节5. 现代美学中,________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答案:表现论6.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寓言”,用以说明________。
答案: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7.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生活D. 个人情感2. 下列哪一位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牛顿3. 以下关于美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美是主观感受B. 美是客观存在C. 美是绝对标准D. 美是相对标准4. 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关系是()。
A. 形式美是内容美的基础B. 内容美是形式美的基础C. 形式美和内容美是相互独立的D. 形式美和内容美是相互依存的5. 以下关于审美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审美体验是主观的B. 审美体验是客观的C. 审美体验是个人的D. 审美体验是普遍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道德美学2. 下列哪些是审美的基本要素?()A. 审美主体B. 审美客体C. 审美环境D. 审美标准3. 美学理论中,关于美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包括()。
A. 神创说B. 模仿说C. 表现说D. 实用说4.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
A. 哲学分析B. 心理学分析C. 社会学分析D. 人类学分析5. 美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揭示美的本质B. 指导艺术创作C. 促进社会和谐D. 丰富个人生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2. 描述一下你对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理解。
3. 列举几种常见的审美标准,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4. 阐述一下你对形式美和内容美关系的看法。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实例,论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2. 探讨一下现代社会中审美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5分)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并回答问题:某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决定在市中心广场上放置一座大型雕塑。
请分析这个举措对城市美学的影响,并提出你的建议。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艺术美C. 社会美D. 科学美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内容?()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规律D. 心理分析答案:D3.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答案:C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社会调查D. 实验操作答案:D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研究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C. 艺术作品的题材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答案:B6.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A. 艺术创作经验B. 艺术欣赏经验C. 艺术批评经验D. 艺术市场经验答案:B7. 美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艺术水平B. 培养审美能力C. 丰富艺术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8.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特点是()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情感性D. 理性答案:B9.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努斯D. 康德答案:C10. 美学研究中,“审美态度”是指()A. 客观的分析态度B. 主观的感受态度C. 理性的批判态度D. 情感的参与态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A. 形式B. 内容C. 风格D. 作者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审美经验的特点包括()A. 主观性B. 情感性C. 直观性D. 客观性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逻辑分析C. 实证研究D. 历史研究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审美的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喜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20【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20【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审美境界的核心是()(1分)A:力量B:自由C:学识D:博爱2、《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1分)A:苏格拉底B:柏拉图C:黑格尔D:鲍姆加登3、所谓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其()(1分)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4、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1分)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5、广义的荒诞实质是()(1分)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6、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1分)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B:距今约30-5万年前C:距今约5万年前D:距今约3-1万年前7、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1分)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8、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1分) A:虚拟性B:情感性C:想象性D:情绪性9、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乐,是艺术的()(1分)A:娱乐消遣功能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10、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1分)A:形象B:快乐C:意象D:感悟11、所谓艺术技巧是指()(1分)A:艺术思维技巧B:艺术联系技巧C:艺术审美技巧D:艺术操作技巧12、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1分)A:大脑的发育完备B:自然环境的变化C:物质生产劳动D:社会交往的发展13、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1分)A:建筑B:绘画C:雕塑D:音乐14、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1分)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D:审美教育与审美素养15、“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1分)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16、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1分)A:主体的创造性B:历史的传统性C:社会的普及性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17、在西方最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家是()(1分)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18、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1分)A:美的规律B:艺术现象C:审美心理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19、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1分)A:美善协调B:天人合一C:逍遥自在D:渐修顿悟2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1分)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分)A:审美萌芽B:审美意识C:美学思想D:美学学科E:审美体系22、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2分) A: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23、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2分)A:奉献B:冲突C:抗争D:毁灭E:胜利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2分)A:品位B:个性C:能力D:品味E:兴趣25、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2分)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E:形象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对比联想(3分)27、名词解释:灵感(3分)28、名词解释:“劳动说”(4分)29、名词解释:审美形态(4分)30、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6分)31、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6分)32、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6分)33、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6分)34、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35、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12分)36、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4分)1007-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答案:B解析: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悦乐情怀和情境,也就是审美境界.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是自由,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序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2、【考点】第一种,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答案:B解析: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与希庇阿斯对话论著.《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柏拉图,故选B.3、【考点】二重性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4、【考点】优美答案:D解析:作为优美审美形态的审美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等加以描述,因此题干所说可选D项.5、【考点】荒诞的内涵与特点答案:A解析: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6、【考点】比较自觉的审美答案:D解析:人类活动中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距今约3-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7、【考点】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答案:A解析: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同化过程.8、【考点】情感性答案:B解析: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9、【考点】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答案:A解析: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主要指欣赏艺术品常常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是一种娱乐的手段.10、【考点】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答案:C解析: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意象.11、【考点】艺术技巧答案:D解析: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12、【考点】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答案:C解析:审美发生的条件:①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②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13、【考点】时间艺术答案:D解析: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音乐、戏剧.14、【考点】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答案:A解析: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15、【考点】悟答案:C解析: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16、【考点】审美趣味答案:D解析: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这就是说,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好坏高下之分的.健康良好的趣味总是与对象的属性较为一致.相反,坏的趣味则为主观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考虑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17、【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D解析: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实性,艺术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合情合理;二是形象性,艺术表现要具体可感;三是情感性,艺术要有魅力,能够以情感人.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18、【考点】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答案:D解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19、【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A解析:在儒家看来,美育的目的,乃在于让人精神上获得解放,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美善协调.20、【考点】感知答案:A解析: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视觉与听觉.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美学学科答案:BCD解析: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22、【考点】生物本能说答案:AE解析: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23、【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CD解析: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24、【考点】审美趣味答案:AE解析: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25、【考点】意象的主要类型答案:ABCD解析:意象的四种主要类型: 仿象;兴象;喻象;抽象.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想象答案: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这种联想主要建立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上,其功能不在于强化对于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于强化对这两种事物所具有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27、【考点】灵感答案:所谓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往往像火花一样给艺术家照亮了另一个艺术的世界.28、【考点】劳动说答案: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是普列汉诺夫.29、【考点】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答案: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30、【考点】什么是意境答案:一、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二、意象与意境的主要区别在于:1、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31、【考点】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答案:(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人们之所以有资格来谈论美,是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不断地创造着美.如果说,美就在客观事物本身,就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那么,何以这种属性是美的,别的属性就不美?如果离开人,我们甚至无法说明最简单的审美现象.(2)我们之所以说某种东西是美的,是因为这种东西对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如果把美从审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把它实体化,就会导致美本身的消失.(3)美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才现实地生成、真实地显现出来.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32、【主考点】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副考点1】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副考点2】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答案:审美对象既具有一般对象共有的属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审美活动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客观性,并非仅仅因为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材料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客观物质材料总是承载着、蕴涵着一定的客观生活内容.一定的客观事物首先是因为与人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某种深刻的必然的关系,成了人的生活世界中一种有意义的事物,它才可能成为某种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首先必须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个具有实在性的事物.那些尚未进入人的世界的事物,即使存在着,也是一种本然性的存在物,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审美对象不仅在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呈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才真正地完成自身.所谓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完成,就是说,只有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碰撞、交融,审美对象才会现实地具体地生成.因此,审美对象既不等于客体的审美条件本身,也不等于主体的审美体验本身,它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价值属性相互融合与统一的产物.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33、【主考点】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副考点1】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副考点2】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答案:我们从四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审美活动的特殊性.(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相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34、【考点】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答案:(1)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思索.在实践中人的感觉和情感的人化过程为情感与理智的融合提供了本体论的条件.(2)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3)单纯关于主体情感的抒发并不能产生美,只有当情感经过提升与净化,经过理智的筛选和改造之后,才能够真正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对象.(4)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情感活动要受到思想的制约.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35、【主考点】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副考点1】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副考点2】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答案:一、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一个区别是: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艺术品首先是人工制品,但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仅是人工制品中的极少部分.艺术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这是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二个重要区别.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审美和创造可以使一部分非艺术品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进入艺术品的行列,从而扩大人类的审美视野,充实人类的审美经验.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36、【考点】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答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4)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的定义是研究以下哪一项的学科?A. 美的本质B. 美的规律C. 美的创造D. 美的欣赏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席勒D. 费希特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美的范畴?A. 崇高B. 悲剧C. 喜剧D. 神秘鲁于201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答案:D4. 以下哪个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美学?A. 美在形式B. 美在理念C. 美在关系D. 美在客观事物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A. 柏拉图B. 康德C. 萨特D. 车尔尼雪夫斯基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A. 风景B. 生物C. 自然D. 人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美的范畴?A. 和谐B. 对称C. 均衡D. 矛盾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艺术美的最高形态?A. 绘画B. 音乐C. 文学D. 建筑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A. 情感体验B. 理性认识C. 形式感受D. 想象创造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A. 培养审美情感B. 培养审美观念C. 培养审美能力D. 培养审美人格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答案:美的本质美的规律12. 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美是形式”的哲学家是__________。
答案:阿尔贝蒂13. 休谟认为,美的本质在于__________。
答案:对象的性质14. 康德认为,美的判断力是__________判断力。
答案:鉴赏15.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的人16. 美育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审美教育教育性原则情感性原则17. 以下属于美的范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1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 艺术作品B. 自然美C. 社会美D. 艺术创作过程2. 以下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鲍姆嘉通3. 现代美学中,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A. 阿多诺B. 克罗齐C. 贝尔D. 杜威4.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分类D. 美的测量5. 审美经验的特点不包括________。
A. 直观性B. 主观性C. 客观性D. 情感性二、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题2分)6.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
7.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8. 形式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其________。
9. 审美经验通常包括感知、情感和________三个层面。
10. 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义为研究________的科学。
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题10分)1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2. 解释“美”的三种不同含义。
13. 描述审美经验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题共50分,每题25分)14. 论述康德美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5. 分析现代美学中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的主要差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D5. C二、填空题6. 美的本质7. 审美判断8. 形式9. 理解10. 感性认识三、简答题11.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哲学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等。
12. “美”的三种不同含义包括:客观存在的美、主观感受的美和艺术创造的美。
13. 审美经验的过程通常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情感的激发以及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四、论述题14. 康德的美学思想强调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无利害性,提出了“纯粹美”和“依存美”的概念,对后世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年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美学史B. 艺术创作C. 美的规律D. 美的体验答案:C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是指()A. 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B. 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C.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D.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A. 美的本质B. 美感的产生C. 艺术的分类D. 艺术的创作方法答案:A, B, C, D5. 下列哪些属于审美活动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社会性D. 客观性答案:A, B, C三、判断题6. 美学的研究完全脱离了艺术实践。
(对 / 错)答案:错7. 美学的研究可以不涉及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对 / 错)答案:错四、简答题8. 简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答案: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感性的形式表达出理性的内容。
他认为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
黑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整体性和内在的和谐,以及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五、论述题9. 论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理念。
它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艺术创作中,这一思想体现为艺术家追求作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作品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生命力。
对现代艺术创作而言,“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强调精神性和生态意识的创作方向,鼓励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与关怀,从而创造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艺术作品。
六、案例分析题10. 分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美学上的价值,并探讨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黑格尔B. 康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尼采答案:C3.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
A. 《诗经》B. 《论语》C. 《庄子》D. 《楚辞》答案:C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5. “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最早是由哪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B6.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7. 以下哪种艺术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A. 表现主义B. 抽象主义C. 现实主义D. 超现实主义答案:C8. 以下哪种艺术作品不是以人物为主题的?()A. 《蒙娜丽莎》B. 《最后的晚餐》C. 《星夜》D. 《睡莲》答案:D9.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A. 贝聿铭B. 米开朗基罗C. 勒·柯布西耶D. 高迪答案:C10.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20世纪初兴起的?()A. 印象派B. 立体主义C. 浪漫主义D. 巴洛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心理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艺术的表现形式?()A. 绘画B. 文学C. 音乐D. 电影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哲学分析D. 实证研究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主观性C. 系统性D. 批判性答案:ACD5. 以下哪些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A. 创意B. 技巧C. 材料D. 灵感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2. 以下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尼采4.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是指()。
A. 内容美B.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C. 形式本身D. 形式与功能的结合5.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心理学分析D. 社会学分析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美的感受?()A. 个人经验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个人情绪3.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感官体验B. 情感体验C. 认知体验D. 行为体验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2. 解释“美是生活”这一观点的含义。
3. 描述一下“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4. 举例说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不同。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康德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
2. 分析现代社会中审美观念的变迁。
五、案例分析题(15分)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广场上安装一座新的雕塑作品。
请从美学角度分析,该雕塑作品应如何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C4. C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三、简答题1. 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在于,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起源、功能和审美经验的学科,而艺术学则侧重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欣赏。
两者相互联系,美学为艺术学提供理论基础,艺术学则为美学提供实践案例。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自由是进入审美的充分条件B、自由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C、审美是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D、自由与审美无关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P52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包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艺术活动等B、实践具有生成性C、是人的感性活动D、精神生产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答案正确答案:D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充分彰显了审美活动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价值特征D、认识特征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就真实地显露出审美活动的价值特征。
P63-P644、认为审美活动是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的美学家是()A、博克B、达尔文C、弗洛伊德D、荣格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性本能。
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在平常都被社会所压抑,这种压抑使得人的本能欲望只能通过移置与升华的方式以求发泄。
文化创造实质就是“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④。
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
P835、“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康德B、席勒C、卢梭D、马克思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美学历年试题 文本文档 (2)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2.以下属于“移情说”的主要代表的是( )
A.布洛 B.帕克
C.里普斯 D.柏格森
3.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的意象是( )
A.仿象 B.兴象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时间艺术 D.空间艺术
E.摹仿艺术
24.艺术的主要功能有( )
A.审美 B.消遣娱乐
C.认识教育 D.心理平衡
E.商业广告
25.美育的特点主要有( )
A.诉诸感性 B.诉诸理性
C.潜移默化 D.强行灌输
E.(受教者的)能动创造性
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
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
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
A.先验主体论 B.绝对精神论
C.理念论 D.实践存在论
16.灵感问题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 )
A.模仿论 B.再现论
C.表现论 D.形式论
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8.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
34.举例说明艺术功能的多元性及审美功能在其中的地位。
35.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说,无视了艺术创作的物化过程,请通过对意象的孕育与生产的论述,作出更加全面的阐释。
自考美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自然C. 社会D. 人类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是指()。
A. 创作动机B. 创作方法C. 创作源泉D. 创作成果答案:C6.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形式主义美学?()A. 表现主义B. 结构主义C. 符号学D. 现象学答案:A7. 现代美学研究中,强调艺术与观众互动性的理论是()。
A. 接受美学B. 符号学C. 现象学D. 形式主义答案:A8.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无用之用”的观点?()A. 庄子B. 孔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电影D. 绘画答案:D10. 美学研究中,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独立价值的观点属于()。
A. 表现主义B. 形式主义C. 实用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理论分析D. 实证研究答案:ABCD3.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可能来源于()。
A. 个人经历B. 社会事件C. 自然现象D. 文化传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A. 创作者B. 观众C. 社会环境D. 历史背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现代美学研究范畴?()A. 存在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解构主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鲍姆嘉登C.鲍桑葵D.亚里士多德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3.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前提是()A.审美意识B.艺术美C.审美理想D.社会美4.决定着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5.曾以典型的“有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A.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关系8.在生产审美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情感力B.想象力C.意志力D.灵感力9.美感的核心是()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10.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想象活动的依据是()A.形象的逻辑B.抽象的逻辑C.表象的逻辑D.情感的逻辑11.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在客观”说的美学家是()A.蔡仪B.朱光潜C.李泽厚D.吕荧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13.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追求的是()1A.抽象的理解B.形象的理解C.感性的观照D.形象的观照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毕达哥拉斯B.朗吉诺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优美的基本特征是()A.小巧B.光滑C.和谐D.纤丽22.艺术品动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23.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4.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A.“乖讹”说B.“鄙夷”说C.“生命的机械化”说D.“游戏”说25.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6.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7.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8.曾坚持认为丑不能进入造型艺术的美学家是()A.雨果B.席勒C.拉辛D.莱辛29.构成人身上反人性的本质力量的是()A.理性B.非理性C.意志D.意向230.中国美学史上的“载道说”的完善者是()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A.毫无瓜葛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C.同一个概念D.包含关系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2008年7月自考00037美学历年真题试题试卷及答案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伦理学方法D.社会学方法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 B )A.黑格尔的《美学》B.鲍姆加登的《美学》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D.柏拉图的《理想国》3.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 )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D.诗歌与丑的关系4.“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C )A.维特根斯坦B.亚里士多德C.里普斯D.阿恩海姆5.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是( B )(?)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心理学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A.艺术起源B.艺术本质C.艺术功能D.艺术接受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B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D )(P246)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C )A.观的阶段B.品的阶段C.悟的阶段D.思的阶段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 A )(P53)A.个体性与社会性B.相对性与个体性C.社会性与时代性D.相对性与历史性11.“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B )(P236)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12.从审美发生学角度看,“劳动说”的明显不足在于( C )(P98)A.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B.过分注重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C.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D.将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学理论相混淆13.在20世纪初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 D )A.朱光潜B.鲁迅C.梁启超D.蔡元培14.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是指( C )A.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D )A.先验主体论B.绝对精神论C.理念论D.实践存在论16.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 A )A.柏拉图的迷狂说B.席勒的游戏说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C )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8.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C )A.贝克特B.莫里哀C.鲁迅D.老舍19.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 A )(P292)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P244)A.莱辛B.休谟C.洛克D.康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伦理学方法D.社会学方法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B )A.黑格尔的《美学》B.鲍姆加登的《美学》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D.柏拉图的《理想国》3.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 )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D.诗歌与丑的关系4.“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C )A.维特根斯坦B.亚里士多德C.里普斯D.阿恩海姆5.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是(B )(?)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心理学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A.艺术起源B.艺术本质C.艺术功能D.艺术接受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B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D )(P246)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C )A.观的阶段B.品的阶段C.悟的阶段D.思的阶段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 )(P53)A.个体性与社会性B.相对性与个体性C.社会性与时代性D.相对性与历史性11.“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 )(P236)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12.从审美发生学角度看,“劳动说”的明显不足在于( C )(P98)A.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B.过分注重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C.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D.将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学理论相混淆13.在20世纪初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 D )A.朱光潜B.鲁迅C.梁启超D.蔡元培14.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是指(C )A.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D )A.先验主体论B.绝对精神论C.理念论D.实践存在论16.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A )A.柏拉图的迷狂说B.席勒的游戏说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C )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8.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C )A.贝克特B.莫里哀C.鲁迅D.老舍19.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A )(P292)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P244)A.莱辛B.休谟C.洛克D.康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DE )A.自然主义美学(乔治·桑塔亚)B.语义学美学(瑞恰兹)C.分析美学(维特根斯坦)D.直观主义美学E.解释学美学22.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有(ACDE )(P126)A.意境B.崇高C.阴柔D.风骨E.气韵23.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有(ABC )(P294)A.虚拟性B.感性C.想象性D.理性E.思辨性24.美育的特点与功能包括(ABCD )(P360-369)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怡情养性D.化性起伪E.寓教于乐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ACDE )(P249)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有意味的形式说“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意味”,是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27.寓教于乐认为艺术必须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三个方面的特性。
实际上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又符号文艺规律。
教育与娱乐功能不应该彼此游离、相互外在的关系,应该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在一起。
28.审美形态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既与主体相关,更与客体相涉;即是长期人生实践活动积淀而成能直观自身的对象性基本样态,又是被感受的对象存在样态的逻辑归类。
29.审美体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气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到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1,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2,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
3,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31.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
P142博克:从对象的角度来把握优美事物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特性来代替审美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
康德:虽然也重视对象的形式,但主要是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主要是从审美效应上讲的。
虽然还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但已经直觉地领悟到优美乃是一种生命处于放松状态的特殊状态,因而接近把优美看作一种审美状态。
32.简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1,意象广度,意境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3,意象属艺术范畴;意境则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3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1,虽自身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
特殊性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
2,所谓无功利,是说并不以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但审美活动又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在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包含着“大功利”的。
从最高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活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4.“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请试从艺术接受的角度对这一句话作出理论阐释。
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
意象重建就是文本的解读过程的重建,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都有很大的主观性,而原因是意志、认知、情感想象力等主体性因素的参与。
艺术品意象是在接受者心理活动中生成的,是接受者的“心象”。
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人自身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接受者在接触艺术品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自身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
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英伽登认为,作品提供给接受者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示出来。
35.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态势,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不断出新,似乎也在不断地开拓着艺术的边界,请联系这一现象,就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作一论述。
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