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移北师大版教案:平移一、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平移,可以将一个图形变换到另一个位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直观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平移的性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
2. 重点:平移的概念,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形卡片、直尺、三角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的图形,一个图形发生了平移,另一个图形未发生平移。
让学生观察,找出平移的图形。
4. 应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平移1. 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 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并说明理由。
答案:(1)发生了平移,因为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2)未发生平移,因为图形的位置没有改变。
2. 题目:运用平移的知识,将下列图形变换到另一个位置。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平移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平移的性质。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 平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平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2. 平移的基本性质3. 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教学难点: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平移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一些平移的实例,如窗户的开关、抽屉的拉出等,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共同特点。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移现象,总结平移的定义。
3. 学习平移的基本性质(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平移图形、绘制平移后的图形等,探究平移的基本性质。
(2)引导学生总结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等。
4. 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运动等。
(2)引导学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形拼接、路线规划等。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2.3 平移|北师大版【推荐】.doc
《平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平移》教材分析:《平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是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对平移已经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教材通过设计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平移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平移的方法,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和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平移现象,了解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向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活动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移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在运动,下面老师也带给大家几种有趣的运动现象1、出示多媒体:火箭、小火车等五种物体的动态显示情境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物体在做什么形式的运动?生:平移和旋转2、揭示课题师:旋转这种运动现象在我们以后的知识中将会继续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和探究平移现象。
板书课题—平移3、举例感知师:除老师列举的这三种平移现象之外,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平移运动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4、描述定义师:根据这些物体运动的特点,你能给平移下个定义吗?什么是平移?平移定义:像这样,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二、探索交流,体会平移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平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数学中,我们不仅要会辨认平移,有时还要指出物体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了多大的距离?这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究的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与反思-2.3 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与反思-2.3 平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初步掌握平移的特点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1.平移的定义和特点。
2.平移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白纸,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文具。
2.准备小班交换资料,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3.教师准备电子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移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2. 知识点讲解1.平移的定义和特点平移是指在平面内,保持图形形状不变,仅每个点沿指定的路径移动同样的距离,并且移动前后之间的距离和方向相等。
平移可以通过向量的加法来描述。
平移的特点是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本部分的讲解可以结合课本和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来进行。
2.平移的方法和实际应用从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可以给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通过实验来理解平移的方法和应用,例如通过给学生分组进行小班交换资料,让学生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多种不同的图形,再分组进行平移操作,并比较操作后的图形和操作前的图形之间的区别,并深入探讨每次操作的过程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本节课中进行练习,巩固和提高对平移知识的理解和能力。
本部分可以结合课堂巩固训练和课后作业等方式来进行。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部分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于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追求。
五、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和表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互动方式:1.课堂提问。
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中去。
2.合作探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平移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平移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的2.3节,主题为“平移”。
教学内容围绕对平移概念的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平移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平移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平移是一种刚体变换,即图形平移时,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2. 平移性质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平移动画和实例。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的定义,展示平移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平移的过程。
3.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4.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位置标注、建筑设计等。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平移2. 目录:一、平移的概念;二、平移的基本性质;三、平移的应用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包括定义、性质、应用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中的平抛运动等。
《平移》(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移》(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意义,掌握图形平移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定义及意义2. 平移图形的特征3. 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的意义及图形平移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而且方向不变,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2. 探究新知(1)认识平移展示一些平移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平移前后的图形大小、形状不变,位置发生改变。
(2)平移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平移图形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图形的每一点都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3. 实际应用(1)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1:将图形A平移到图形B的位置。
例2:将图形C逆时针旋转90度,再平移到图形D的位置。
(2)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平移来描述?学生举例后,教师总结:平移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梯的运动、车辆行驶等。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平移的意义,掌握了平移图形的特征,并能将平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平移》一、平移的定义及意义二、平移图形的特征三、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四、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2. 完成课后练习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北师大版五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一)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案设计五华县龙村镇榕溪小学温旭华[教学内容]平移[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课件出示:生活现象中平移的数学现象。
揭示课题并板书:平移二、探究新知,建构模型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出示教材的第一个问题。
题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我们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所有的对应点都应满足向左平移4格的要求。
(2)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3)教师巡视,找出学生的典型错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①平移的方向不对。
②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4)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的关键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
师小结: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平移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3平移|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性质。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平移的概念;•了解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的方法。
3. 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熟练掌握平移的方法;•理解平移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平移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平移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过程;•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1. 导入环节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平移的概念。
2. 讲解平移的概念简单介绍平移的概念,并用小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如图形“移动”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
3. 讲解平移的性质介绍平移的性质,包括平移前后图形相似、平移前后图形面积不变等。
4. 演示平移的方法以图形平移为例,演示平移的方法,并让学生跟随老师操作。
5. 学生课堂互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掌握平移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
6. 总结课堂内容通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平移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演示平移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平移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 3平移》精品教案
平移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初步感知了平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图形。
围绕此内容的学习,教材在复习哪些图形的运动是平移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递进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第二个问题根据图形平移的画法,结合在方格纸上画小旗平移图形的活动,体会平移前后图形的特点;第三个问题则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目的是熟悉和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平移的方法和平移的特点。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准备】PPT课件,有关本节的图片素材。
【学生准备】方格纸。
1.举几个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实例。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说一说画出的图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昆虫世界中的蜻蜓、蝴蝶等。
2.画出来的图案是一只蝴蝶(如图)。
方法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
课件播放小船在湖面上行驶的配乐视频《当我们荡起双桨》。
师:伴随着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画面中出现了一条行进的小船,它是沿着怎样的方向行进的呢?预设生:小船是沿着直线向前行进的。
师:像小船这样向一个方向沿着直线移动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运动?预设生:是我们在三年级学习的平移运动。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平移)[设计意图] 通过电教化手段播放视频作为上课开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之后通过画面中小船的移动,又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方法二通过问题,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了解了“图形运动”中的平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平移现象有很多,你们能举出几个实例吗?预设生1: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2单元 第3课时 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第2单元第3课时平移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的性质,练习进行平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掌握平移图形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图形的平移变换;2.教学难点:教学如何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
三、教学内容及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平移。
2. 教学分析学生在学习平移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平移的含义和性质,了解平移变换的定义是什么。
其次需要学会如何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从而达到把图形平移后,依旧保留原来图形的大小、等边、等角的效果。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教学如何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本课为平移的知识讲解,在介绍平移概念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我把书桌移到教室的另一侧,那么书桌的位置就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可以一起思考,得到的答案就是:书桌发生了平移。
2. 理解平移的含义在学生理解了平移的概念后,老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物移动,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平移对物体的影响。
然后,再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移对图形的影响,如图形在平移后依旧保留原来的各个部位的位置关系等。
3. 平移的性质及变换方法讲解平移的性质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
可以在板书上列出各点坐标的变换规律,并且跟学生一起进行实际例子的操作,练习平移变换,并通过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平移的认识和理解。
4. 让学生练习平移变换让学生练习平移变换,老师可以布置几道题,在班级内展开竞赛。
通过比较谁做对了,谁做得快等因素,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主动思考。
5. 总结在结束本节课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小结和回顾,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方面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方案,分层次、不断深化知识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多方面体验到课文所教知识的实际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 1学习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平移"。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
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教学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记忆1.师:同学们,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假期里,同学们最想去哪玩?(海边,爬山,公园,游乐场……)游乐场老师也喜欢,我还听说国庆节河源市儿童公园要开业了,你们想不想玩,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它们都是些什么现象吗?2.指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出定义:像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师:今天我们就来断续研究平移的现象,板书:平移3.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运动是平移的现象?(开窗户、汽车行驶、电梯、升旗等)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议一议,移一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红旗手,好吗?你们每组都有一张表格,现在你们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张表格的内容。
并讨论: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将学生各类不同的作品拿到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移?并板书两要素(方向和距离)(三)错题评析,明确要求通过错题评析,让学生明确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四)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红旗已经到旗台下了,终于可以升旗了,现在请你们把红旗升到指定的位置去吧!打开书本,同学们独立完成升旗仪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的第3课,主要内容是平移。
本课时是在前面两节课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够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够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判断图形的平移。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平移的相关知识,对于平移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如电梯、公交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轴对称,询问学生轴对称和平移有什么联系。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图形平移的过程,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看到图形平移前后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平移的含义。
2.教师讲解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含义。
3.教师利用方格纸进行简单的平移操作,引导学生体验平移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移的过程。
第三环节:练习1.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练习简单的图形平移操作,如平移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等。
教师可以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2.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判断图形是否平移,如:这两个图形是否相同?哪个图形发生了平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平移的概念。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平移的概念。
2.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平移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平移》 教学设计
《平移》教学设计课题平移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平移》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节。
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感受了平移现象,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直观认识了平移。
第二学段学习了画图等方式,体会平移的特点。
本册是第三次学习,主要是对平移的再认识。
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平移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平移。
本节课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经历着由“直观形象——具体表象——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通过操作活动,由之前的观察、辨别到本节课画出具体的图形,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难点能够利用平移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同时,在本届奥运会中,中国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件播放:师:看到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观察视频。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利用观看视频引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深刻的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反馈:升国旗是平移现象。
师:平移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平移-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
2.掌握平移的性质,如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对应点的距离相等等。
3.练习平移的具体操作方法,掌握手工带尺与工具的使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平移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邻居法和投影法的运用。
2.采用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幻灯片介绍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平移的含义。
2.口头解释平移的性质,如平移前后图形保持形状不变,对应点的距离相等等。
呈现(15分钟)1.展示一个平移的实例,如一个长方形在平面坐标系中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2.通过邻居法或投影法,引导学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和平移前后各个点的对应关系。
3.让学生自己在手工纸上尝试平移这个图形,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践(30分钟)1.将一组几何图形投影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模仿放在手工纸上。
2.引导学生逐个进行平移操作,掌握平移的具体技巧。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采用邻居法或投影法找到图形的对称轴和对应点。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平移的方法和技巧。
进一步探究(20分钟)1.分组进行平移的小游戏。
比如,每组选手把自己的标志物平移到对方的标志物,传递给下一个人,直到所有人完成平移操作。
2.讨论平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地图上标注的两点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是通过平移得出的。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上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
2.强调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计算机游戏中的运用,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平移会让生活更有趣。
3.下发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出平面图形,并进行平移操作,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幻灯片、手工操作、投影法、分组活动等,以此加强学生对平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平移-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2.3 平移”部分。
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改变位置的一种变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识别并运用平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平移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平移是一种保持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变换,仅仅改变位置。
2. 平移性质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平移的性质。
3. 演示与讲解:通过PPT展示平移的实例,讲解平移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拓展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1. 平移的概念:图形在平面内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改变位置。
2.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前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3. 平移的运用:运用平移性质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平移的性质。
3. 拓展题:研究平移与其他几何变换(如旋转、反射)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3课时 平移 教案(表格式)
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识平移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等,学生准备相应学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学案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简称中国女排,隶属于中国排球协会,是我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这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升国旗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五星红旗升起的视频。
2、感知平移的方式。
五星红旗是怎样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模仿他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平移,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平移(板书:平移)二、探究新知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请你画出小旗向左平移 4 格后得到的图形。
师:同学们题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画小旗向左平移四格后的图形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四格后的图形。
师:我们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所有的对应点都应满足向左平移四格的要求。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的关键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
师小结: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请你画出小旗向上平移 4 格后得到的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像左还是向上移动,只是移动的方向不同。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选点。
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一个或几个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如长方形四个角上的点。
(2)移点。
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3)连点成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结论、获得知识,使学生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3 平移-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2.3 平移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移。
2.掌握平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能够应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平移的定义。
2.掌握平移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能够应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
三、教学难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移。
2.熟练运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
四、教学内容1. 了解平移平移是指图形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后得到的新图形。
平移的特点是既保持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保持了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
2. 掌握平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本质:平移是一种图形变换。
•方式:平移是将一个图形“整体”地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整个图形保持大小和形状不变。
•效果:平移不改变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基本属性。
•分类: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可以将平移分为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四种。
3. 能够应用平移进行图形变换1.将一个平面图形进行平移变换。
2.通过平移将一个平面图形平移后与另外一个图形进行重合。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移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2.实践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并进行相关练习。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带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讲解平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对比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图形变换进行讲解。
3.通过实例进行练习,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操作方法。
4.将一个平面图形进行平移变换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分组合作,对图形进行平移后与另一个图形进行重合的练习。
6.总结讲解,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教学效果评估1.随堂测试: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
2.作业评估:将几道平移相关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于平移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相关平移的图形资源和教学PPT。
九、教学反思本课程充分利用了讲授法、实践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多重渠道获得对平移知识点的掌握。
平移-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平移-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2.掌握平移的方法;3.能够利用平移完成图形的移动和位置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概念理解;2.平移的方法掌握;3.图形平移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几个图形,引出平移的概念;2.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猜测图形的位置,引导他们理解平移。
2. 概念讲解(1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几个图形,介绍平移的概念;2.通过课堂示范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
3. 平移的方法(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几个图形,介绍平移的方法;2.以图形为例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练习。
4. 图形平移的正确方法(30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几个图形,教授正确的图形平移方法;2.以图形为例展示错误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出错误点并纠正;3.训练学生用正确方法平移图形。
5. 巩固练习(30分钟)1.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图形,让学生进行平移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练习;3.收集学生练习的数据,做出对学生的评估并进行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1.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2.对学生表现进行赞扬和鼓励。
四、教学评估1.针对课堂小结进行评估;2.收集学生练习数据进行评估;3.考试评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平移的操作中,不同的学生使用的方法与步骤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出现了“右移”应该是“左移”的情况。
教师要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平移概念,并协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和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理解,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移》主要包括了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变换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旋转、轴对称等变换的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平移的特点。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平移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平移运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移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问题解决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平移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几何图形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的特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 教案
平移【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和平移P25【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平移现象,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2.通过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掌握平移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平移的含义与特点。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复习旧知1.多媒体展示红旗、缆车、窗户推拉、窗帘运动的视频2.这是什么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吗?这种现象你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呢?(平移:平移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就叫平移)3.揭示课题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4.学生汇报5.刚刚观察了视频中的平移现象,仔细想想平移过程中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变?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平移的方法。
(1)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2)学生汇报成果(3)总结同学们的方法(4)小结2.辨析平移的正确画法。
(1)淘气和笑笑也画了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但是他们得到的结果有些不同,谁画错了呢?你能帮助他指出错误并提意见改正吗?(2)小组讨论(3)学生汇报成果(笑笑以为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就是让2个图形之间空4格,实际上她把小旗向左平移了7格)(5)巩固平移的方法(6)小练笔三、巧设练习、巩固知识1.连续平移2.学生汇报(1)要逐次平移。
(2)画最后到达的位置要画实线,过程中到达的位置画虚线。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1.平移的含义:平移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就叫平移。
2.平移的特点:位置变、大小不变、形状变3.平移的方法:五、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本课的练习六、板书设计平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移》教案
【课题】平移
【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明确其特征,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以及“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等基本性质。
⑵.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前和平移后的图形。
⑶.认识和欣赏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活动,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觉,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物体运动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增进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⑵.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进而追求并创造美。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的特征,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
确定依据: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萌芽的阶段,对平移的特征及基本性质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利用它作图时,容易出现失误,所以本节课把平移的特征及本性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式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 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感悟平移。
(3分钟)
1.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播放影片)
以一首学生不太熟悉的革命歌曲引入,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歌曲展现的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立刻感染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打起了拍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字里行间蕴含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从而引出课题:平移。
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人在商场里乘电梯、飞机在跑道上滑翔、运动员滑雪、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行,这类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整体沿着一个方向移动。
⑶.教师动画演示“基本图案”变换出整个图案的过程。
设计意图:平移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一系列图形平移活动,学生对平移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平移的概念。
二、归纳定义,辨别平移。
(4分钟)
1.归纳定义
⑴.学生思考观察到的图片及运动现象的共同特点。
⑵.师生共同归纳平移定义。
将一个图形整个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移动称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⑶.教师强调平移的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平移是整体移动,运动的路线是一条直线。
⑷.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生:瓷砖、吊灯、推拉窗、楼梯、抽屉、静止的电扇等。
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平移现象,并演示电扇叶片的转动与书本平移的区别。
2.辨别平移
⑴.下面这几种现象中,哪些属于平移?
⑵.在下面四个图形中,哪几组图形可以通过三角形的平移得到?
(2)
(3) (4)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装饰图案中区别平移、翻折和旋转,加深对平移理解
三、合作探索,发现性质。
(16分钟)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在草稿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其平移,观察平移前后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我动画演示,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平移前后变化的是位置关系,不变的是形状和大小。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之后我再追问到:“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因为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加上学生亲自动手作图的过程和我的课件展示,学生很快回答出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从而归纳出平移性质1。
而“对应线段也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是学生自己从图中发现的,我会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师::“平移还有其它性质吗?”我让学生在图中任意找出三组对应点并连接起来,猜想:对应点所连的线段有何特殊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A C C
小组合作,验证结论:有的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测量,验证数量关系;有的同学同时采用直尺和三角尺验证位置关系。
小组分工合作,对开始的猜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我走动在学生中间,对后进生加以辅导,对个别学生的错误做法进行指导。
然后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我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平移的性质2。
这样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三个重点,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解决问题。
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右移动了80cm ,那么,电视机的其他按键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说说你的理由。
生:其它按键也向右移动了80cm ,理由是电视机整体移动。
生: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从数学角度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说一说。
⑴.点P 是通过怎样的平移到达点P 1位置的?线段AB 是通过怎样的平移到达A 1B 1位置的?
生:(无语)
师:平移的要素是什么?怎样描述出来。
生:点P 是向右平移4格到达P 1位置的;
生:线段AB 是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到达A 1B 1的位置的。
生:线段AB 是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3格到达A 1B 1的位置的。
师:还可以看着是沿着直线AA 1方向平移到达A 1B 1的位置的,不过这样只描述了方向,还有距离不好描述,所以还是采用同学们的描述更好。
设计意图:设计此问题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学习图形的平移和函数的平移。
A 1 B 1 1 A B P 1
⑵.将图中的小船(1)向右平移4格,得到的图形正确的是()
生:是C。
师:小船(2)是由小船(1)向什么方向平移得到的。
生:向左。
生:是A。
师:小船(2)是由小船(1)向右平移得到的,图形相隔的距离是4格。
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生:是B,因为小船(1)的船帆的顶点是向右平移4格到达小船(2)的位置的。
师:哪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
生齐说:是B答案。
师:要将小船(1)向右平移4格,则小船上的所有的点也都向右移动4格,所以我们只需要找出其中的一组对应点,看是否向右平移4格就知道正确答案了。
也就是说,图形相隔的距离不是平移的距离。
⑶.下面图案是由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生:象一个箭头符号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生:象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生:由一个蓝色、一个黄色、一个蓝色、一个黄色的平移得到的。
师:下排蓝色的鱼头能平移到上面的鱼头的位置吗?
生:不能。
师:这个图案可以通过同学们回答的三种方式平移得到。
四、利用性质,实际作图(10分钟)
⑴.将点P 向上平移4格,将线段AB 向左平移3格。
师:怎样将点P 向上平移4格?
生:向上数4格。
师:怎样将线段AB 向左平移3格?是不是将线段AB 上的所有点都向左平移3格才能作出答案?
生:只要将两个端点向左平移3格,再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作出点和线平移后的图形,找出规律之后,再进行简单图形平移后和平移前的图形就相对容易些了。
⑵.如图,将图中的红旗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
师:怎样将红旗向右平移6格?
学生回答先作1、2、3、4组对应点再连接起来的答案都有。
说明了学生的感悟能力的不同。
有的学生作出一二组对应点,就可根据图形的形状作出平移后的图形了,而有的学生就根据上题作出4组对应点后,再连接出平移后的图形的。
⑶.若图鱼儿向右游了7格,又向上游了3格,请画出它在原来位置上的图形。
B
A
有了前面的操作与分析,学生就能很快作出鱼儿平移前的图形,有的是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7格。
有的是先向左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3格。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二是有助于学生今后理解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
五、归纳小结,梳理知识。
(4分钟)
1.归纳小结(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拨补充)
⑴.平移的定义、性质。
⑵.学生谈学习感受。
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社会上,用到生活中,设计出很多美
丽的图案。
2.欣赏图片(1分钟)
有了学生对平移的初步感悟,平移知识的学习,再次欣赏平移图案的时候学生就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感受美、体会美。
3.布置作业
利用平移知识创作图案,并说明设计意图。
1.少数民族同学设计一幅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作品可以是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可以是生活中的装饰图案;
也可以是标志性的图案……
【板书设计】
二〇〇八
二、平移的基本性质 1.……………… 2.………………
一、 平移的定义 …………… 两要素:
P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