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死后谥“文忠”。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轼与歌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的人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故称“苏门四学士”。
2.背景解读文与可,名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
北宋画家,擅长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文与可曾以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予苏轼。
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已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筼筜谷偃竹》,赌物思人,悲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篇情真意挚,凄恻动人的杂记。
3.文体知识富有感染力的文体——记“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主要有台阁名胜记(如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山水游记(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书画杂记(如韩愈《臧记》,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
在写法上.大多讲究文采藻饰.语言精美,描绘工巧,富于真情实感,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名篇佳作甚多。
4.文化常识【桥公】指桥玄。
曹操年轻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
曹操有次行军经桥玄故乡睢阳,曾派人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死去)之后,路有经由(经过),不以斗酒只鸡相沃爵(用酒沃地为条),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年级:高二编写:谢一彰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制时间:xx--12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分组自学讨论法、诵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重点难点预测】: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学,根底过关(A级)(一)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
几枝劲竹,势冲霄汉,傲立风霜,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
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像风雨丽人、江南才女。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气氛,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有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也被画家画得生气勃勃。
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解题: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编写人:肖云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了解作品。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二、通读全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疏通文意,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三、知识积累(一)重点掌握词语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1、初不自贵重2、月落庭空影许长3、废卷而哭失声4、吾将以为袜5、发函得诗6、而读书者与之7、以书遗余曰(三)词类活用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5、初不自贵重(四)虚词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其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3、而予亦悔其随之4、以追其所见5、其所以然6、岂独得其意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以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4、临事忽丧之5、士大夫传之6、而读书者与之(五)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古代散文(选修)导学案编制人___宋红艳____审核人__张碧叶_____ 编号_______ 使用时间班级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掌握“诸”“与”“语”“畴昔”等实、虚词,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文意。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使用说明】1.先熟读课文,把重点注释写到课文中,再研读完成导学案。
牢记:不精读课文,不做导学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独立完成,按时上交。
【学习过程】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用黑色笔将重点词语的解释标注在文章中,并借助翻译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用红色笔勾画疑难,标注在相应位置,准备小组讨论。
预习案——再读文本·深入预习Ⅰ文本辅读1.关于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资料链接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主备人:李群辅备人:张沛季虹张荣司磊张玉娟李华朱小娟设计思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缅怀亡友的文章。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概述苏轼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
课文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作为悼念性的文章,作者何以“嬉笑成文”?指导学生体会以喜衬悲,益见其悲的艺术辩证法。
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现象。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融合的特点。
另外,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怀念。
教材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文章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苏轼作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适当点拨,由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归纳常见文言现象,分析文章写法。
此外,为了更好地感悟作者对亡友的缅怀之情,需要体会本文的诙谐之语,这种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阅读作者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把握文与可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课前预习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完整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主备人:李群辅备人:张沛季虹张荣司磊张玉娟李华朱小娟设计思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缅怀亡友的文章。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概述苏轼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
课文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作为悼念性的文章,作者何以“嬉笑成文”?指导学生体会以喜衬悲,益见其悲的艺术辩证法。
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现象。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融合的特点。
另外,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怀念。
教材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
文章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苏轼作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适当点拨,由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归纳常见文言现象,分析文章写法。
此外,为了更好地感悟作者对亡友的缅怀之情,需要体会本文的诙谐之语,这种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阅读作者和文与可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事,把握文与可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常见文言现象;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表达悲痛情感的特殊方式。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课前预习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细读深究的习惯;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导学策略教学重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要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个性补充情景导入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情境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
几枝劲竹,势冲霄汉,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
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似风雨丽人、江南才女。
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又被文人画得生气勃勃。
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
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跫然--猛然,一下子。
生气--神气。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
根据教师引导初步进入作品内容……知人论世二、诗人及背景简介:1、作者介绍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
同王安石一样,苏轼对北宋的局势也感到不安。
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过多触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同时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书房生活,对社会国家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因此,他反对急进措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张怀瓘的一篇散文文学名篇,其文以写竹为主题;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冷静、深沉和广博的情怀,产生了晴雨和风雪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强化了尤其是竹性和人性的关联。
此文虽然是唐代的著名文学代表作之一,但现在我们以绘画的形式来给予课堂讲解,使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艺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研究。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二选修课《文学》的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学习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及古代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里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故而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增加了绘画和书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文学的同时锻炼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唐代的古文学精品《筼筜谷偃竹记》;2. 学会从艺术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读,使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理解文化内涵;3. 通过练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古代文化及传统艺术的认识;4. 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创作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领悟文学和艺术相互促进;通过对课文进行解读和艺术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和自我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理解文学作品;如何鼓励学生参与积极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演讲:老师协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2.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找出唐代文学作品与当今社会联系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
3. 展示:让学生观看大师级艺术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以此感性领悟文学和艺术之间的协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生版导学案第一部分:导言对于喜欢文学和绘画的同学们来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应该是大家熟知的一部作品。
本文主要在于介绍这部作品的一些背景知识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能够使大家对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和任务本文将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即主要内容和分析结论。
在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需要达到以下目标:•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者以及背景知识;•掌握文学和绘画在这部作品中的地位;•熟悉文中所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物和特点,以及对于此文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散文,以赞美筼筜谷偃竹为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借助清新自然的栖息地筼筜谷偃竹来表达自己对于宁静、和谐、优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自然的描写,描写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使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淡然的自然之美。
王羲之抒发自己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体现了文学家追求自然之美、宇宙之美、艺术之美的思想。
同时,这也意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追求良好的品德和自然之美,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从绘画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反映了王羲之对于绘画的认识,即“画不必真,意在妙”。
通过抒发自己对于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思索和创造,王羲之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王羲之通过笔墨的妙笔,再现了筼筜谷偃竹的山清水秀景致,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王羲之强调了艺术的表现性和象征性,显示出艺术创造的独立性和生命力。
第四部分:分析结论根据上述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描写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生关系,反映了文学和绘画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篇文章是王羲之表达对于自然之美、宇宙之美、艺术之美的崇高追求,也是捕捉和展示抽象、理想美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篇文章的阐述为我们走近自然、把握生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启示我们要尊重大自然的优美,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文章主旨,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2.探索哲理深意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以诗引入,激发兴趣苏东坡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古人颇得竹的灵气,植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即以画竹为线索,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和文与可谈画竹来表现表兄弟之间的深挚友谊及缅怀悼念之情的散文。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文与可( 1018~ 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 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 1 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
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
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高中语文5.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句子。
2.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天天预习]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胸有成竹”。
宋朝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转变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老友晁补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大体进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知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著名于世,是那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归天,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表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文本研读](一)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趣。
(二)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论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己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由竹提及,提出画竹应当有胸有成竹。
第2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高中语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案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
2、通过阅读课文人物的几件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一、知人论世1、认识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世人称其为“”。
眉州(今某某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并称;诗与并称“苏黄”;词与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某某画派。
二、自主学习1. 学生对照课文注释正音,诵读课文,并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翻译附后)2.(1)筼.筜.()(2)偃.竹()(3)少.纵则逝()(4)砍斫.() (5)箨.龙()(6)缣.素()(7)蹑.足()(8)兔起鹘.落() (9)蛇蚹.()(10)轮扁.()3.解释下列加点字。
(1)初不自贵.重( ) (2)发.函得诗( )(3)废.卷而哭失声( ) (4)余因而实.之( )(5)近语.士大夫( )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振笔直遂.( ) (8)而余为.某某( )4.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捕蜩(zhōu)稍(shāo)纵则逝偃(yǎn)竹B.砍斫(zhuó)庖(páo)丁解牛赦(shè)免C.沦丧(sàng)兔起鹘(gǔ)落蹑(niè)足D.缣(jiān)素亲密无间(jiàn)曝(bào)晒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B.画竹高手文与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
C.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地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得嘴X了老大,却未敢出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细读深究的习惯;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导学策略教学重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要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个性补充情景导入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情境导入:古人颇得竹的灵气,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
几枝劲竹,势冲霄汉,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
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似风雨丽人、江南才女。
古人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又被文人画得生气勃勃。
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
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跫然--猛然,一下子。
生气--神气。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
根据教师引导初步进入作品内容……知人论世二、诗人及背景简介:1、介绍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
同王安石一样,苏轼对北宋的局势也感到不安。
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过多触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同时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书房生活,对社会国家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因此,他反对急进措施。
王安石变法,他上书反对,被捕入狱,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接触了下层人民,但政治上的挫折,也助长了他逃避现实,怀才不遇的情绪,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名篇。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哲宗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表示反对,但对有些措施,是表示赞同的。
因此当司马光等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苏轼提出反对,又遭旧党攻击。
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先后被贬岭南、海南,生活十分艰苦,但没有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徽宗即位,他因大赦内迁,次年死于常州,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
文章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
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学生勾画配套资料上对作家的介绍。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师生互动构建新知师生互动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的音四、朗读课文并思考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2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六、翻译分析文章解读第一段: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三层。
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引用苏辙的话,指出与可绘画技艺的精妙、深邃。
2、本段所阐发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什么?胸有成竹、心手相应3、本段引用苏辙《墨竹赋》语句的作用是什么?进一步突出文与可画艺高妙,及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
4、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类比。
有道者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与可画竹→形、神兼备七、作业布置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步骤:一、翻译分析文章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性格?三件趣事来表现文与可的性格:第一件事突出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
第二件事明确提出了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三件事称赞其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二、思考:1、文末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苏轼引用这个典故,借曹操祭桥玄的戏笑之言,来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以喜衬悲,益见其悲,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2、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作为悼念性的记人散文先记述了文与可绘画的理论,接着写酬诗为乐的一段真挚情感,这幅画即是两人感情和绘画理论的体现。
以曝画睹物思人,表达了对亡友的悼念之情。
这样安排既写出来了画作的由来,又能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表达对亡友的悼念的主题。
二、探究文本深层含义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体,杂文(文艺随笔;悼念性的记人散文)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三、艺术特色:1、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那么这简短的第三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
该文信笔挥洒,舒春自如常行于怕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同行埋头工作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对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曲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
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环红文怀可所画的《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待《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善结合。
2、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
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可见出和文与可的来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是文。
3、本文反映了苏轼散文的什么特点?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
情的抒发较为含蓄,叙事描写语言明快、活泼、幽默,对诗、赋、文及典故的引用自然、贴切,如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充分体现出的诙谐、睿智与达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高雅的品位。
本文正是他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典范之作。
四、课后练习五、感悟与思考: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参考: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自己积累阅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
思考讨论并作出回答。
作业布置完成《新学案》预习新知部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