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练习(总复习实验专题材料系列3)
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实验题(观察题)专项练习一
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实验题(观察题)专项
练习一
实验一: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沸腾温度和水的气态转变过程。
实验器材:烧杯、电热板、温度计、水。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2. 将烧杯放在电热板上。
3. 打开电热板,调节适当的加热温度。
4.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在水开始加热后,可以看到水的表面出现小气泡。
2. 随着加热的继续,水的气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3.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可以看到水开始沸腾,水面上冒
出大量的水蒸气。
实验结论:
1. 水在加热时,温度逐渐升高。
2. 当水温达到100℃,水开始沸腾,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3. 水沸腾时会冒出大量的水蒸气。
实验小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水的沸腾现象。
水的沸腾是由于
水分子在受热时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这个实验还
提醒我,处理热水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的发生。
参考答案:
1. 水开始冒气泡的温度是______。
2. 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学生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学生版)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问题一、常规方法:利用天平,有量筒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固体:【原理】【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步骤】m(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V(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出量筒示数2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步骤】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二、等体积替代法:有天平,无量筒1.测固体密度【原理】【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m1V m 2【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表达式: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表达式:m 0m 1m201m 2三、有量筒,无天平1.测固体密度A.一漂一沉法【器材】量筒、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步骤】(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出量筒示数2V(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表达式: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金属球、笔或橡皮筋V1V 2V3【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球,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8 物理实验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 (3)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A组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1)某同学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动车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不好。
该同学将减震弹簧卸下,然后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他将刻度尺零刻度对准弹簧一端,另一端位置如图甲所示,读数为cm。
甲(2)该同学想测量减震弹簧的劲度系数。
他先把弹簧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上端压上一只10 kg的哑铃,每增加一只哑铃均记下此时哑铃的个数和对应的弹簧的长度L,如下表所示。
请你在图乙坐标图中描点,作出F-L图线,并通过图线确定该弹簧劲度系数为k= N/m(g取10 m/s2)。
乙2.(山西太原高三一模)在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完成步骤中的填空:甲乙(1)安装器材时,将长木板的右侧适度垫高, (选填“挂上”或“不挂”)砂桶,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匀速运动;(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不改变砂及砂桶质量,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重复步骤(2),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1-m图像。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a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两根一样的轻弹簧P和Q、装有水总质量m=0.55 kg的矿泉水瓶、刻度尺、量角器和细绳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其操作如下:a.将弹簧P上端固定,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0=12.50 cm;b.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1,如图甲所示;c.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搭在挂钩上,缓慢地拉起弹簧Q,使弹簧P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74°,测出弹簧Q的长度l2及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乙所示。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例题探究
初三化学·实验题专练一、结论型(知识运用型)1.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
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Ⅰ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组为了进一步研究碳酸钙分解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白色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产生的气体经除杂、_____后,被已称量好的足量的“吸收剂”吸收……“吸收剂”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中还需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①;②;③。
( 3 ) 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3光学实验(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
专题03光学实验一、平面镜成像实验:1.实验器材:平板玻璃(透明)、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笔;2.实验环境:光线暗一点;3.注意事项:玻璃板垂直桌面、玻璃板薄一点;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5.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正立的、等大的、虚像;(2)像、物分居平面镜两侧;(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u=v;(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大小相等;(6)注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位置、形状,以及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无关。
6.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总结:(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8)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10)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11)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
【例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22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主题七生物的多样性 专题三细菌、真菌和病毒
返回目录
第三步:将甲、乙、丙三组分别放置在教室、宿舍和操场,打 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再盖上封好。丁组不做处理。 第四步:将4组培养皿放入同一个恒温箱中培养,定期进行观察 并记录好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1)实验中,设置丁组的目的是 对照 。 (2)培养基中牛肉汁的作用是 给细菌和真菌提供有机物 。 (3)实验第二步将4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杀灭培养 基里的杂菌 。 (4)实验第三步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 骤? 接种 。
无 细胞 结构 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蛋白质
★结构
返回目录
(续表)
遗传物质
返回目录
(续表)
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离开 方式 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繁殖 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 遗传物质 中的遗传信 方式 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返回目录
(4)请举一例说明图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培养青 霉菌可提取药物青霉素。
二 、 病 毒 (晋中3年3考,阳泉3年2考)
返回目录
个体非常微小,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借助 电子显微镜 才能 形态 看清楚病毒的形态
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如流感病毒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如烟草花叶病毒 种类 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又叫 噬菌体 ,如大肠 杆菌噬菌体
返回目录
表达交流 1.配制牛肉汁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为细菌和真菌提供 有机物 。 对其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等,
以免影响实验的结果 。 2.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的目的是 便于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或“排除空气中杂菌对 实验的干扰”) 。 3.步骤2和3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接种 。 4.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的 条件有: 水 、有机物 、 适宜的温度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初中化学上册实验复习总结专题练习
1 / 6初中化学上册实验复习专题练习1、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 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乙丙三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 、 。
(3)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只写四个即可)。
2、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
(2)检验:证明CO 中混有CO 2,装置内应盛 。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 2,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 ”或“B ”,下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 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水应从 端通入。
3、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
⑵ 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或(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盛有由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 ,这是为了防止 ,在试管口处放一块棉花,是为了防止 。
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
收集满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⑶ 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或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
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D 或E,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两点) 、 。
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④(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 ;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收集难溶性气体应选;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
(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
伸进D、E 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教材上的重要实验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实验:设计明暗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两种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以及实验的次数不能太少,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进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实验完毕,鼠妇应该放回大自然。
(4)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白色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物镜为止。
眼睛看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活性;(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已经漱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_专题三_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四节_金属和金属材料_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第四节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上电流过大时,使其中的金属线(或片)产生高温而熔断,以保护电路免于受到伤害.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外,还一定要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硬度C.较低的熔点D.较高的熔点2. 年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坦普尔号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的铜合金.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D.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3. 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体为钢结构,钢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4.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银的导电性能好,常用来做导线D.铂金光泽好,耐磨,易加工,常用来做金饰品5.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对铝控制使用的是()①制电线②制餐饮具③制银色漆的原料④包装糖果和小食品⑤制铝合金门窗⑥用铝合金制高压锅⑦用铝合金制造飞机⑧制装饮料的易拉罐.A.只有②B.②④C.②④⑥⑧D.全部控制6. 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中的()A.导热性B.导电性C.有金属光泽D.熔点较高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B.单质:金刚石、氦气、水银C.氧化物:水、氧化铁、氧气D.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8. 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在下列场合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①制电缆②制易拉罐③制铝锭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及小苏打做食物的膨化剂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⑨制防锈漆⑩制桌椅.A.①②④⑤⑧⑩B.②④⑤⑥⑦⑧C.②⑤⑥⑦⑧⑩D.③④⑤⑥⑦⑧⑨9.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题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也许具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对的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对的的,理由是。
(3)假如要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当加入该试剂时观擦到的现象是。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的,想要解决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映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解决直接导入下水道,也许导致的危害是。
(写一条)2、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趣味实验。
(1能是(填一种,下同),滴管中的物质也许是。
(2)是用以装置进行实验时,也同样形成了 喷泉。
小亮同学加入的物质不也许是(填字母)盐酸 A 、锌粒 B 、碳酸钙 C 木炭 D 镁粉 水 固体 (3)公园中常见的喷泉以及自然界中常见的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 (填“甲”或“乙”) 甲 乙 装置原理相同。
3、探究Zn 、Cu 、Ag 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现有三种试剂:AgNO 3溶液、Al 2(SO 4)3溶液和盐酸,某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雾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也许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 ,为拟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实验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提出假设】该溶液也许是 。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核心考点解析 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
核心考点解析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B点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
(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4.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探究题专题练习三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三1、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A.RB.PC.QD.P和Q2、在酿酒实验的过程中,图中能代表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是A.PB.QC.RD.S3、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
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B.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C.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4、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装置物质温度(℃)①酵母菌+葡萄糖+水25一30②酵母菌+水25一30③酵母菌+萄萄糖+水0一5④酵母菌+萄萄糖+水95一100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5、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
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6、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I 琼脂、糖类30℃35Ⅱ琼脂、糖类、维生素30℃250Ⅲ琼脂、维生素30℃0Ⅳ琼脂、糖类、维生素25℃1507、根据图①、②、③、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B.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b点向左移C.图③表示在用酵母菌进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浓度随酿酒时间变化情况,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氧气、二氧化碳、酒精D.图④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8、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B.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C.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9、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序号实验名称部分操作A 观察青霉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菌丝,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B 观察酵母菌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涂几下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2 65 5A12、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的是()A.流经小肠的血液中,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氧气B .在森林内大量捕杀狼的过程中,a表示狼的数量;b 鹿的数量C.在酿酒的酒窖内,a表示二氧化碳浓度;b表示氧气含量D.在流经肾小管的液体中,a表示尿素浓度;b表示葡萄糖含量实验探究填空题一、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四个相同的锥甲瓶乙瓶丙瓶丁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 ℃90℃3天后观察变质没有变质没有变质没有变质和(2)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3)上表中共有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实验一:水的状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水的状态变化。
实验材料:- 锅- 水- 火源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沸腾,形成水蒸气。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在受热后从液体状态变为气体状态。
这个过程称为沸腾。
实验二:水的溶解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 水- 盐- 糖- 搅拌棒实验步骤:1. 在透明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分别加入少量盐和糖,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观察和记录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盐能够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溶液。
糖也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液呈现轻微的颜色。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盐的溶解性比糖更好,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糖只能溶解一部分。
实验三: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和使用电流的实际应用。
实验材料:- 电池- 电线- 电灯泡实验步骤:1. 连接一个电线的一端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电灯泡的底座。
2. 将另一个电线的一端连接到电灯泡的金属底部,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3. 打开电池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当电池开关打开时,电灯泡会亮起。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一个简单电路中,当电路中流动的电流通过电灯泡时,电灯泡会发出光。
这种现象说明了电流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复习+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重点实验专题复习一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带小孔的纸板、火柴、坐标纸、水、秒表(实验器材要从下至上安装)(测量仪器:温度计、秒表)实验步骤:①按照实验装置图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使烧杯内外通气,气压相同)②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上沿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面持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③用火柴点燃酒精给盛有水的烧杯加热④当水温至90℃时,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⑤实验过程中应边观察边记录,将时间和温度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2、水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小烧杯里水不能沸腾原因: 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当小试管中的水与大烧杯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小烧杯里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4、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大气压越高,液体沸点就越高 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就越低练习1.小红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复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是小红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下列实验设计方案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在烧杯上加上带孔的盖子 B.选择温度适当高些的水来加热 C.水量以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宜 D.酒精灯用小火加热(3)实验装置调整正确后,开始加热,每隔l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第2mim 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总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枣阳市琚湾二中1、做燃烧实验时,有些实验需要在集气瓶中装一些水,但是有时作用却不同。
下面两个实验集气瓶中的水分别各起什么作用?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硫在氧气中燃烧—————————— ———————— 2、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2秒取出,可看到如图现象,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向焰心斜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也可说明焰心中的物质不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和验证:猜想 操作现象 结论假设焰心气含CO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铜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烧黑的铜丝变红色____________假设焰心气含石蜡蒸气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柴点燃。
————————————————假设成立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3、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小明取两只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另取两只用排水法收集的呼出气体做如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分别向装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CO 2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装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3、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水蒸气4、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雪饼发生了兴趣,因为袋内的气体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CO 2。
⑴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法,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专题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中考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专题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例1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方案1】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实验,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实验方案2】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方案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答案【实验方案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实验方案2】产生气泡【实验方案3】(1)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2NaHCO3△Na2CO3 +H2O+CO2↑【拓展应用】治疗胃酸的药物(或用作发酵粉)例2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梅的探究。
【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1)生成的液滴是水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生成的气体是___(写化学式)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是碳酸钠【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
东城------{实验原理分析}(共5分)35.(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如图1所示,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加入A 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 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
则:①分液漏斗A 中可能是_____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分液漏斗B 中可能是_____溶液。
(2)如图2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有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
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甲:浓硫酸,①:水;乙:稀硫酸,②:碳酸钠B .甲:水,①:氯化钠;乙:稀盐酸,②:铁C .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D .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科学探究](共5分)36.(5分)结合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描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某化学小组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问题。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知识储备]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 。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1)实验一:步骤一:室温下,取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小心地由瓶壁向瓶中各加入半瓶蒸馏水,瓶1用玻璃片盖好,瓶2盖上胶塞迅速振荡后,取下胶塞盖好玻璃片,两瓶静置相同的时间。
步骤二用燃着的木条同时伸入两瓶,观察到瓶1中的木条熄灭比瓶2中的快。
[实验结论]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量的多少与 (填字母序号)有关。
A .水量的多少 B .水的温度 C .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 D .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图1图2[实验二]图1图2室温下,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内长时间通入二氧化碳;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训练1、生物实验中,常常通过观察某些化学试剂使用细胞结构产生颜色变化或与有机化合物产生颜色反应,来获得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呲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使细胞中的RNA呈现红色B.键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C.直接加入重酪酸甲晶体可使密闭培养的酵母菌溶液呈灰绿色D.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可直接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B.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处理枝条时间的长短是自变量C.利用CuSO4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可以鉴定蛋白质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 pH 是自变量B.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5、下列探究实验或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只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只统计长度为2cm的根的数目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只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块取样D.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只以患者家族为调查对象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健那绿染液可用于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B.溴麝香酚蓝水溶液可用于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是否产生酒精C.蜜蜂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可用于观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D.抽样检测法可用于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7、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的现象,可以检测酵母菌产生CO2情况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使细胞膜解体,加速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进入C.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染色D.用有机溶剂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通过纸层析法可分离色素8、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 )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B.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C.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观察叶绿体”中的作用D.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9、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C.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在环境中CO210、下列有关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时,用水的目的是使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流出内容物,获得细胞膜B.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洋葱根尖,是为了维持细胞活性C.将洋葱鳞片叶浸润在水中,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清水可以溶解色素1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处理枝条时间的长短是自变量②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③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型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④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⑤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1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
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①②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⑤13、下列关于生物试剂的选择,使用或使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B.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C.用苏丹III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1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太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的现象,可以检测酵母菌产生CO2情况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使细胞膜解体,加速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进入C.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染色D.用有机溶剂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通过纸层析法可分离色素16、下列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的是 ( )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取菠菜叶→制片→观察B.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D.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17、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可以用目测估计法估计小动物的个体数B.不需要记录调查的地点和环境情况C.采集的小动物最好放在70%的酒精中 D.观察小动物可以用实体镜、放大镜等18、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1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8%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物镜20、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马铃薯块茎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予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21、下列关于实验一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荆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22、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23、生物学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24、下列有关“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小动物最好用实体镜 B.不能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体型较小的小动物用吸虫器采集 D.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25、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A.用3H示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C.利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D.利用杂交法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2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27、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28、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31、下列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所有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和绿色的细胞质C.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稀释的蛋清液中会出现紫色D.将细菌细胞壁分离处理后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糖类32、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33、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34、下列关于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作装片时需要烘干固定细胞C.如果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也能做该实验D.需将两种染色剂混后使用,且要现配现用3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充足时间保温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36、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检测待测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用甲基绿染色观察线粒体C.用纯净水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D.用龙胆紫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37、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C.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D.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38、下列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所有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和绿色的细胞质C.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稀释的蛋清液中会出现紫色D.将细菌细胞壁分离处理后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糖类39、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 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4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充足时间保温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41、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B.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D. 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斐林试剂检测待测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用甲基绿染色观察线粒体C.用纯净水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D.用龙胆紫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43、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