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灾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三大亮点
回顾我国前三部防灾减灾规划
社 会 减 灾O
加 强 国 家 对减 灾 工作 的 宏观 管 理 ,加 快 减 灾立 法 的进 程 :编 制 各 省 、 自治 区 、直 辖 市 的综 合 减 灾
1月- J
糯鬻
_
墨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衄匝冒冒皿蟹勘
上世纪 9 0 年代以来 , 我国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 已经成 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减灾工作 , 自1 9 4 9年
建国后 . 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 , 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进一步做好减 灾工作 ,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 远景目标J I 嘲I J I 实现 , 在结合我国 自然灾害特点 , 总结以往减灾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 基础上 ,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 国家减灾委员会前身 ) 制定了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减灾规划 ( 1 9 9 8 -2 0 1 0年 ) 》。该规划于 1 9 9 8年 4月 2 9日经 国务院批准 , 并于 《 国家综合减灾 “ 十一五”规划》印发之 日起停止执行 , 它的出台明确了当时 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及重要行动。
规划 ;制定 灾害风险 区划 ;完善重大灾害监测预警
体 系 ;加 强 减 灾 综 合 协 调 能 力 :制 定 重 大 自然 灾 害
的应急预案 , 完善灾害应 急指挥 、 调度和通讯 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物资储备系统 :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
制 定其综合减 灾和 资源利用规划 ;建立综合减 灾示
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完善。
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
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
实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公路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
陕西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陕西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陕西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本专项规划。
一、我省防灾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6年公布实施《陕西省“十一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以来,各级各部门大力加强减灾项目建设,主要灾种的抗灾工程设施得到强化,监测能力得到增强,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高,人为致灾因素得到较好遏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1 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成立了陕西省减灾委员会,在省民政厅设立了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建立了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和民政灾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远程网络报灾。
建立了气候灾害实时监测评估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制度,完善了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和全省气象灾害数据库,推进了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构建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了地质灾害管理、技术支撑和防治工程队伍,初步形成了全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2 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发布实施了《陕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陕西省防御灾害性洪水应急预案》、《陕西省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陕西省地震应急预案》、《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陕西省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陕西省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
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大幅提升了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短期预报能力。
地质灾害普查全面完成,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成。
初步建成基本覆盖全省的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选择与基本思路
明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目标体系。 基于中
国的现实灾情及其发展趋势, 结合中国的综合国力与财
主体 ( 如保险公司等) 社会组织 ( 、 如慈善公益团体) 构
建起能O)-能恢复受灾体损失的风险分摊机制。  ̄ l g. 四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原则。 中国以往
确立安全第一、 天人合 一的防灾减灾理念。 一 一方
面, 以人为 安全第一。 本、 安全第一的理念背后实际上是
生命至 J, 二 它包括三层涵义 : 一是对所有人的生命与健
害后果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进步要能够提升全
民灾害、 风险意识与灾害、 风险管理7-。 kF '
二是防灾优先与抗救结合原则。 最高明的战术是
三是责任共担与风险分摊原则。 安全世界是人类共 同的追求, 防灾减灾是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家庭与 个 人共同的使命, 因此, 当确立责任共担与风险分摊的 应 原则, 按照分工明确、 各显其 长、 各尽其责、 有机结合的 思路, 划分主体各方的防灾减灾责任, 并通过政府、 市场
害心存侥幸, 企业很少有防灾减 灾投入, 保险公司甚至 取消了保险业的防灾防损功能 , 等。 等 所有这些, 明 表 构建应对灾害问题的长效机制 已经迫在 眉睫。 只有做 到应急管理与长效机制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防灾减灾
1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者 视 角 ・
的客观 规律 , 决定了重视 防灾 的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
抗灾策略与救灾措施, 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抗 旱, 提
引起同样的重视, 以致多灾之国的国民普遍缺乏灾害意 识, 城市与乡村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乡居 民大多对灾 城
高房屋建筑物标准以抗震, 等等。
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减灾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配置,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城市面临着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威胁,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这些灾害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体系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减灾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
一、防灾减灾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规划中的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对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可以降低灾害风险。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将易受灾区域与人口密集区分开,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和保障。
最后,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可以减少灾害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二、防灾减灾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
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应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灾害预测,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综合性原则。
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因素,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再次,灵活性原则。
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灾害威胁。
最后,可持续性原则。
防灾减灾体系设计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确保设计的长期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防灾减灾体系设计的方法在城市规划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防灾减灾体系的设计。
首先,建立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对城市灾害风险的评估,可以确定灾害的潜在威胁和可能影响的区域,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避免将易受灾区域用作人口密集区或重要的经济区域,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安徽省六安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六安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为加强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也呈高发、重发的势态。
2007年、2009年淮河流域的水灾,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大别山区的洪涝灾害,2008年、2010年的秋冬连旱,以及“格美”、“凤凰”、“莫拉克”、“狮子山”等数次台风带来的超强降雨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年平均受灾人口210.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0.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
面对严峻灾害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根据灾情发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防灾减灾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成立了六安市减灾救灾委员会,明确了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开展减灾工作,促进减灾救灾交流与合作。
各县区相应成立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协调开展本地重大救灾活动,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及所辖县(区)、乡(镇、街道)全部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防汛抗旱、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并且在自然灾害多发的行政村和城镇社区也建立了应急救助预案,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实现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全覆盖。
(三)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初步建立。
民政、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发布气象和灾害信息,及时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展趋势,实现突发自然灾害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一、我国综合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大力加强减灾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灾害损失占GDP比例有了明显下降。
1.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1月,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一些地方设立了减灾综合协调机构,8个省份成立了减灾委,15个省份成立了职能相近的救灾协调机构,减灾管理体制、政策咨询支持体系、综合协调机制日益完善。
先后公布实施了防震、消防、防洪、气象、防沙治沙等30余部法律法规,减灾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2.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建成。
气象、海洋、水文、地质、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等方面的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得到有效提高。
3.减灾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加大了对防汛抗旱、防震抗灾、防风防潮、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等减灾重点工程设施的投入,建成了长江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批防灾减灾骨干工程,重点区域和城市的防灾减灾设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基本形成。
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5个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93%的市(地)、82%的县(市)都已制订了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减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建成,在沈阳、天津、武汉、南宁、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设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一些多灾易灾地区建立了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抗灾救灾投入力度,灾害应急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5.减灾科普宣传和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推进。
发展空间技术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专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
发展空间技术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专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靳颖;贠敏【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7-11)【作者】靳颖;贠敏【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专家介绍范一大,全国民政行业首批领军人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灾害遥感、空间技术减灾、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研究和应用工作。
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有关科技计划、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
探索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倡导了“天-地-现场”一体化灾害监测评估体系。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不断攀升,仅今年以来,就发生了两起重大灾害。
7月18日,41年来最强台风“威尔逊”登陆我国,造成南方多省市受灾。
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又发生6.5级地震,造成600多人罹难。
防灾减灾形势紧迫,发展空间技术用于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日益重要。
2008年我国发射环境减灾卫星A、B两颗光学卫星,2012年发射了环境减灾C雷达卫星,对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防灾减灾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国家减灾中心作为环境减灾星座运行管理和减灾应用系统业务运行与服务单位,在国内外发生的多场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和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刊专访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副主任范一大,就我国卫星防灾减灾应用研究与实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者:今年我国南方多地区遭遇最强台风袭击后,云南鲁甸又发生强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灾难发生后,国家减灾中心立即启动做出应急响应,协调国内外卫星数据,开展灾后评估与救援,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范一大: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8月3日18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0•【文号】•【施行日期】2016.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0月)目录前言一、自然灾害状况二、减灾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三、减灾的能力建设四、减灾的社会参与五、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以及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各类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自然灾害防范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相继发生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夏伏旱、京津冀特大洪涝、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大洪水、“威马逊”超强台风、云南鲁甸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
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将综合减灾工作作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制、体制和机制,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中国务实开展了综合减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自然灾害状况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十二五”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地震呈活跃态势,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年均造成3.1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5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900多万人次,倒塌房屋近70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70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亿元。
与2001-2010年均值相比,“十二五”时期中国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减少86.7%、22.6%、75.6%、38.8%、13.2%。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具体内容
加 强自然灾害 监测预报预 警、灾害 防御、应急 准备 、紧急救 援、转移安 置、生活救助 、医疗卫生 救援 、恢
复重建 等领域 的立法工作 , 统 筹推进单 一灾种法律 法规和地方性 法规的制定 、修订工作 , 完善 自然 灾害应急预 案体系和标 准体系 。
完善 中央层面 自然灾害管理 体制机制 , 加强各级减 灾委员会 及其 办公室 的统 筹指导和 综合协调职能 , 充分 发挥主要灾 种防灾 减灾救灾指 挥机构的 防范 部署与应 急指挥作用 。明确中央与 地方应对 自然灾害的事权 划分 ,
强化地方党 委和政府 的主 体责任 。 强化各 级政府 的防灾减灾救 灾责任意识 , 提高各级 领导干部 的风 险防范能 力和应急决 策水平。加 强有 关部
信息 发布系统 , 显著提高灾害预 警信息发布 的准确性 、时效性和社会 公众覆盖率 。 开展以县 为单位的全 国自然灾 害风险与减 灾能力调 查 , 建设 国家自然灾 害风险数据 库 , 形成 支撑 自然 灾害 风 险管理的 全要 素数据资 源体系 。完善国家 、区域、社 区自然灾 害综合风 险评 估指标体 系和技术 方法 , 推 进自 然 灾害综合风 险评 估、隐患排 查治理。 推进综合 灾情和救 灾信息报送与 服务 网络平 台建设 , 统筹发展 灾害信息 员队伍 , 提 高政府灾 情信息报 送与 服务的全面 性、及时性 、准确性和 规范性 。完善重特大 自然灾 害损 失综合评估 制度和技 术方法体 系。探索 建立 区域 与基层社 区综合减灾能力 的社会化评估 面普及 。防灾减 灾科技和
教 育 水平 明 显提 升 。
顾朝曦副部长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
在灾害早期预警、灾害紧急应对 、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
专题 研究班 紧贴基 层社会 组织工 作实际,坚持需求导 优先开展交流合作 。 向,从基本理论、政策法规 、实务操作 、基层管理等四个层
面 入手 ,采 用 专题 讲座 、专 题辅 导 、经 验分 享 、工作 交流 和
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 , 邀请中组部、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 、 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救灾资金
了地方党政领导对社会组织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提升了指导 1 2 2 6 6 万元中央财政 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用于5 月1 1 日 . 5 级地震灾害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 基层社会组织工作的能力水平 ,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社会组织 新疆塔什库尔干5
工 作 的信 心和 动 力 。
现状 、 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社会组织建设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 防范 等多 项议题 同与会 代表 进行 了交 流探讨 和经 验 分享 。
部署 ,科学总结 出我 国社会组织工作具有政治性 、政策 I 生 和
会议期间 ,顾朝曦副部长还应邀与亚美尼亚紧急状态部
托诺 杨 进行 了会 谈 。双 方介 绍了 本 国 自然 灾害 管 社会性三大规律性特征 ,并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部 长 戴维 - 就 下一 步开 展 交流 合作 深入 交换 了意见 ,并 表示 愿 必须坚持非营利性和非行政性等六个方面 ,对于如何在实际 理 工 作 , 工 作 中把 握好 这三 个规 律 性特 征进 行 了深入 阐述 。
Hale Waihona Puke 0 0 0 套折叠桌凳等中央救灾物资 ,帮助灾区做好受灾群众 四川大学等单位相关人员和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 团参加了 2
此 次会 议 。
临时安置工作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紧急启动救灾应急响应 ,
云南省推进综合减灾战略的构想
如防汛抗旱 、地 震地质灾 害、气象 灾 害等 ,几 乎 面 临着 相 同 的结 构 性 问
践 的需 要 ,亟 待 对 灾 害进 行 系 统 治
理 ,综 合 运 用 文 化 、 政 治 、法 律 ( 制
推进综合 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
云 南灾情 、省情 。云南是 多
题:一是基 层能力薄 弱;二是宣传 演 练不到位 ,提升社会 的灾害意识 能力
度 )、行 政 ( 管理 )、经济 与市场 、 技术等手段 。 四、综合减 灾有利于提 升以后抗 灾救 灾资源的利 用效率和 积 累抗 灾救
灾经验 、提升 抗灾救灾 专业化水 平。
一
、
有 限 ;三 是 行 政 指 挥 体 系 不 健 全 ; 四
宾 务
云南省推进综 合减灾 战略 的构想
● 白 涌 高绍堂 李体上
综 合 减 灾 是 国 际主 流 的 防 灾 减
灾 模 式 , 是 防 灾 减 灾 实 践 必 然 的 发 展
疆 、贫 困的省 情 ,使得云 南 自然灾 害 风险不断加 大,灾害社会 影响持续 上 升 ,抗灾救 灾的投入越来 越多 。在 此
山的高原省份 , 山区面积 占全省面积
的 9 % 由 于 特 殊 的 地 理 条 件 , 云 南 4。 呈 现 典 型 的 山地 立 体气 候 特 征 。 云 南
是减灾 工作方方面需 要投入 ,但投 入 效益低 下。其 出路在 于相互整 合、综 合减灾 。 三 、减 灾工作本身 的综 合性 、系 统性 。灾害 的系统性决 定减灾需要统
灾 ,割 裂 的 治 理 方 式 越 来 越 不 适 应
弱 , 防灾 减 灾 亟 需 贯彻 综 合 减 灾 战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验集锦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验集锦北京市民政局;江苏省民政厅;江西省民政厅;云南省民政厅;西藏自治区民政厅;陕西省民政厅【期刊名称】《中国民政》【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49-51)【作者】北京市民政局;江苏省民政厅;江西省民政厅;云南省民政厅;西藏自治区民政厅;陕西省民政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上,北京、江苏、江西、云南、西藏、陕西等6省(区、市)分别就基础性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重大灾害应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体系和工程项目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办法等方面介绍了经验。
本刊择其精要刊发,希望能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突出政策创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化水平。
一是完善应急救助预案体系。
建立市、区、街三级应急救助预案体系,规范应急救助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及处置程序。
二是规范应急救助指挥机制。
明确全市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指挥中枢的成员构成、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和工作规则。
三是强化应急救助保障机制。
规范基层灾害救助项目、标准、程序,建立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灾害救助标准。
第二,突出基层基础,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标准化水平。
一是提高社区减灾工作标准化水平。
建立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选相对应的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比机制。
二是提高基层备灾工作标准化水平。
结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延伸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家庭储备必要应急物资。
三是提高基层救灾工作标准化水平。
明确市、区、街的民政部门和社区在救灾应急工作中的各项职责。
第三,突出科技引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信息化水平。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灾情信息流。
普及手机APP移动报灾,建立市、区、街、社区灾情信息实时传输网络。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
通过手机、电脑终端实时掌握全市各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采购、保管和发运等情况。
第2章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解读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解读:一、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基本情况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发布(国办发〔2011〕55号):全文12页,1072字;分5部分,出现48个“信息”。
:二、规划中信息化建设内容1)信息员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建立了50余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2)信息发布(传播):(十二五面临的挑战)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十二五主要任务)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乡镇、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3)信息平台:(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十二五主要任务)以县级为调查单位,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数据库,提高现势更新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示范。
4)信息服务:(十二五规划目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
5)信息共享:(十二五主要任务)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论证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
6)信息基础设施:(十二五主要任务)加强国家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航空遥感等系统,推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轨“4+4”星座建设,加强静止轨道灾害监测预警凝视卫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观测能力、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等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等装备,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论证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减灾信息安全。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前五讲介绍了地震与地震灾害的基础知识,第六、七、八讲介绍了防震减灾可能的三种途径:地震预报、抗震设防和应急救援等的意义与现状。
本讲扼要介绍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指导思想与三大工作体系。
9.1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指导思想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这个方针,既突出了预防地震灾害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单位从事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同时又强调了防御与救助两个方面的工作必须相互结合,防震减灾才能取得实效。
200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进一步把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法制和科技,提高大中城市、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应急救助和抗震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三大工作体系: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执法严格、常备不懈的震灾预防体系;反应迅速、突击力强的地震救援系统。
9.2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从第六讲介绍的震例可以看到,想预报一次强震,必须了解强震前由中小地震反映的地震活动性变化,以及由地震波、地形变、地下流体(水位、水温和水化)、地电和地磁等反映的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的前兆现象。
这就需要建设和运行多学科综合性地震及前兆监测网,并配备有先进的通信系统,以便将所获取的地震与各种观测数据及时传递到分析预报部门,及时处理、提取前兆信息,做出有无强震的判断,以及如果将要发生强震,对可能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预测。
这样的一套工作系统被称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地震预报至今还是世界科学难题,地震观测与前兆信息的提取,以及地震预报方法研究都有很高的科技难度,为了推进地震预报以减轻地震灾害,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地震部门和研究机构,有专业人才研究、建设和维护地震及前兆监测网,探索、实践和管理地震预报。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
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
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2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编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完善。
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还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因灾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但是重特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亟待提升,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仍需增加,预警预报精度需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手段和时效性还需加强。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自然灾害的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受灾群众将在12小时之内得到初步救助
问:《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那么,在刚颁布的《规划》中,将如何保障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等各项合法权益?
答:《规划》明确提出,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十一五”期间,我国增加了旱灾生活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补助项目,紧急转移安置、倒房恢复重建、冬春生活困难补助等标准不断提高,因灾滞留铁路、公路人员和城市被困人员被纳入救灾补助范畴,中央救灾补助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充实自然灾害救助项目,适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伤病人员集中收治能力建设,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我国还将实施“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工程”,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 - 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规划中提出的防灾减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均与民生息息相关。就其中的一些亮点、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减灾委有关负责人。
同时,要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鉴于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
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因灾生命财产损失--国家减灾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三大亮点
(国家减灾委 2011年12月8日)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卫敏丽)这是一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也是一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规划--
综合减灾 倡导鼓励防灾减灾全民参与
问: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对此,《规划》是如何部署安排的?
答:近年来,我国民间财富不断积累,社会组织持续发展,慈善团体大量涌现,志愿活动方兴未艾,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热情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尤其是在经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后,社会各界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更趋理性,为减灾救灾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
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具体来说,我国将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灾害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我国还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此外,规划提出的各项主要任务,以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重点内容,总揽国家防灾减灾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注重跨部门、跨灾种、跨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预防为主 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
问: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是有效减轻因灾损失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如何?今后5年,有何部署和规划?
答:强调预防为主是《规划》的一大亮点。《规划》提出,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等预防工作,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专业培训教育,增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