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巧取乒乓球》(1)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物体的浮沉》,详细内容为:了解乒乓球浮沉的原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巧取乒乓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乒乓球浮沉的原理。

重点:掌握巧取乒乓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水盆、玻璃杯、吸管、小刀、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个乒乓球、水盆、吸管、小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乒乓球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乒乓球浮沉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巧取乒乓球。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巧取乒乓球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4. 交流分享(10分钟)各组分享自己的方法,大家共同讨论哪种方法最有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巧取乒乓球2. 内容:物体浮沉原理巧取乒乓球方法合作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巧取乒乓球,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对乒乓球浮沉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巧取乒乓球的方法上,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巧取乒乓球的方法。

组织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观察其他物体的浮沉现象,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乒乓球浮沉的原理。

这一难点在于物体浮沉的物理原理对幼儿园大班孩子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巧取乒乓球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在每个环节预留适当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思考和操作。
三、课堂提问
1.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动的实践情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教学更贴近实际,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教案反思
4.学生的随堂练习与教师的指导
5.作业设计的操作性与答案解析
6.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重点:利用空气压力提取乒乓球的操作方法。
详细说明:这一操作的掌握是评估幼儿是否理解空气压力原理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分步骤的讲解,确保幼儿能够跟随操作,并理解每一步骤背后的科学原理。
难点:空气流动和压力的原理理解。
详细说明:对于幼儿来说,空气流动和压力是抽象的概念。教师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如通过吹气球和观察乒乓球的移动来感知空气的流动和压力的变化。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详细说明:实践情景的引入应紧密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展示乒乓球,让幼儿预测和思考如何不直接用手取球,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与展示(5分钟)
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操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
1.空气的力量——巧取乒乓球
2.工具:吸管、纸杯、气球
3.步骤:吹、贴、提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利用空气压力,将乒乓球从一个纸杯移动到另一个纸杯。
2.答案:用吸管吹气,使乒乓球从一个纸杯中跳出来,落入另一个纸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七章《有趣的物体》,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巧取乒乓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体的浮沉原理,学会利用工具巧妙地取出乒乓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浮沉原理,知道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浮沉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透明玻璃杯、水、盐、勺子、尺子、记号笔。

2. 学具:每组一份乒乓球、透明玻璃杯、水、盐、勺子、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是什么颜色的吗?”(2)教师将乒乓球放入玻璃杯中,提问:“乒乓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3)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的现象,讲解浮沉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利用盐增加水的密度,使乒乓球沉入水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小组成功地将乒乓球沉入水底了吗?用了什么方法?”(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盐,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乒乓球沉入水底?六、板书设计1. 浮沉原理2. 实验步骤3. 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用其他物品(如糖、沙子等)增加水的密度,使乒乓球沉入水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浮沉原理,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盐的用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材第四章节,主题为“物体的浮沉”。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浮力的概念,观察物体浮沉现象,探索如何巧妙地取出乒乓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知道物体浮沉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浮力的概念,学会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巧妙地取出乒乓球,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玻璃杯、水、盐、小木棒、调羹、实验操作台。

学具:每组一份乒乓球、玻璃杯、水、盐、小木棒、调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呢?”(2)邀请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乒乓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

(2)分析物体浮沉的原因,让幼儿知道盐水的浮力大于清水。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巧妙地取出乒乓球呢?”(2)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每组分享实验方案,教师进行点评。

4. 实验操作(1)教师演示如何巧妙地取出乒乓球。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让幼儿谈谈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巧取乒乓球2. 内容:(1)浮力概念(2)物体浮沉现象(3)巧妙取出乒乓球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设计一个利用浮力原理的小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

2. 答案:例:实验名称:浮力船实验材料:塑料瓶、水、剪刀、胶带、小木棒。

实验步骤:(1)将塑料瓶剪成船形。

(2)在船底中央粘上小木棒。

(3)将船放入水中,观察船的浮沉情况。

(4)在船内加入适量水,观察船的浮沉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教案名称:巧取乒乓球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时间:1周,每天一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形状、颜色、材质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巧妙设计的乒乓球活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乒乓球任务。

教学准备:1. 乒乓球及相关道具:乒乓球拍、乒乓球桌、乒乓球球网等。

2. 图片、视频资料:介绍乒乓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

3. 巧取乒乓球游戏道具:乒乓球筷子移动游戏、用乒乓球构建塔的游戏等。

教学过程:第一天:认识乒乓球活动一:乒乓球的形状和颜色1.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乒乓球的形状和颜色。

2.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乒乓球的形状和颜色。

活动二:乒乓球的材质和特点1. 给幼儿看一段介绍乒乓球的视频资料。

2. 引导幼儿讨论乒乓球的材质和特点,如乒乓球的轻、弹性良好等。

第二天: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活动一:乒乓球的路径1. 在教室里设置乒乓球桌和球网,让幼儿观察乒乓球的路径。

2. 让幼儿观察和探索乒乓球在桌面上反弹的轨迹。

活动二:设计乒乓球的轨迹1. 分成小组,给每组一些道具如书本、木板等。

2. 引导幼儿设计并构建乒乓球的轨迹,通过改变道具的位置和角度,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第三天:巧取乒乓球活动一:乒乓球筷子移动游戏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只筷子,上面贴上一个乒乓球。

2. 让幼儿走过一段指定的路程,同时保持乒乓球不掉落。

活动二:用乒乓球构建塔1. 给幼儿准备一些乒乓球。

2. 引导幼儿根据指定的规则,合作构建一个乒乓球塔,看哪个小组的塔最高。

第四天:乒乓球的比赛活动一:乒乓球拍击球比赛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一个持乒乓球拍,一个持乒乓球。

2. 让幼儿互相击球,看哪一对持乒乓球的小朋友能持久地击球。

活动二:小组乒乓球比赛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乒乓球桌两边。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章节为《物体的浮沉》。

具体内容为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探索如何巧妙地取乒乓球,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浮沉的基本原理,能解释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 学会巧妙取乒乓球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分享实验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巧妙地取乒乓球。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水、盆子、勺子、盐、小木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盆子、乒乓球、盐、小木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乒乓球和盐的盆子,提出问题:“如何巧妙地取乒乓球?”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a. 教师演示将乒乓球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乒乓球浮在水面的现象。

b. 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乒乓球沉到水底。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巧取乒乓球,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巧取乒乓球》2. 板书内容:a. 物体浮沉原理b. 巧取乒乓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不同方法巧取乒乓球,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幼儿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利用浮沉原理进行操作,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巧妙地取乒乓球。

2. 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中的原理阐述和实验演示。

4. 学生的随堂练习和分享交流。

5.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实验与记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解析物体浮沉的原理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背景简介乒乓球是一项具有体育竞技性、趣味性、教育性等多种特点的活动。

在国内,乒乓球已逐渐成为普及性很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在小学教育中,将乒乓球融入到科学活动中,不仅能增加儿童运动量,还能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次大班科学活动,我们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乒乓球的历史与发展; 2.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3. 了解乒乓球的相关物理原理和科学知识; 4. 通过团体合作加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乒乓球历史知识讲解首先,老师将向学生简单介绍乒乓球的历史和来源,让学生对乒乓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PPT等形式呈现,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

2. 乒乓球规则和技巧讲解接着,老师将对乒乓球的规则和技巧进行讲解。

首先,老师介绍乒乓球比赛的场地、器材等基本知识。

然后,老师就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发球、接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弧圈球、搓球等进行讲解,并请同学进行模仿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3. 乒乓球物理原理讲解在学生掌握了乒乓球基本规则和技巧后,老师再向学生讲解乒乓球的物理原理。

使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深入了解一些物理原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4. 联合活动——乒乓球比赛最后,进行小组对抗或两两对打的比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乒乓球比赛的趣味性和激烈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科学活动课,将乒乓球融入其中,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乒乓球的历史、规则和技巧,还了解到乒乓球的物理原理。

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增加学生的运动量,让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在掌握乒乓球技能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集体意识。

在实践中,教师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对活动的安排和思路进行灵活调整,让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乒乓球技能,增加他们的信心。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巧取乒乓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浮力和空气压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的基本概念,知道乒乓球在空气中的特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的概念,掌握用工具巧妙地取出乒乓球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塑料杯、吸管、尺子、胶带、气球、剪刀、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相同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满乒乓球的塑料杯,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个乒乓球取出来吗?”2. 例题讲解:教师演示用吸管、尺子等工具巧妙地取出乒乓球的方法,讲解浮力和空气压力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取出乒乓球,每组派代表分享方法。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取出乒乓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巧取乒乓球2. 内容:(1)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空气压力: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3)巧取乒乓球方法:① 用吸管吹气,使乒乓球跳跃出来。

② 用尺子或卡片等工具,从杯底推移乒乓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巧取乒乓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用吸管吹气法:将吸管对准乒乓球底部,用力吹气,使乒乓球跳跃出来。

(2)推移法:用尺子或卡片等工具,从杯底推移乒乓球,使其滑出杯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品是否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巧取。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运用简单的工具和物理原理,巧妙地将乒乓球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如重力、摩擦力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巧妙地将乒乓球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两个容器(一个窄口,一个宽口)、筷子、勺子、夹子、绳子、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套乒乓球、两个容器、筷子、勺子、夹子、绳子、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两个容器,一个窄口,一个宽口,里面各有一个乒乓球。

提问:“如何将乒乓球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使用筷子:将筷子插入容器中,轻轻挑起乒乓球,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2)使用勺子:将勺子放入容器中,将乒乓球放在勺子上,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3)使用夹子:将夹子固定在乒乓球上,轻轻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4)使用绳子:将绳子系在乒乓球上,拉动绳子,使乒乓球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5)使用磁铁:将磁铁吸在乒乓球上,移动磁铁,使乒乓球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将乒乓球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六、板书设计1. 《巧取乒乓球》2. 内容:(1)使用筷子(2)使用勺子(3)使用夹子(4)使用绳子(5)使用磁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将乒乓球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使用筷子:将筷子插入容器中,轻轻挑起乒乓球,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2)使用勺子:将勺子放入容器中,将乒乓球放在勺子上,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幼儿亲自体验和观察,认识乒乓球运动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2. 教学准备1.乒乓球2个;2.乒乓球拍2个;3.锡纸、纸板等材料。

3. 教学过程3.1 热身让幼儿跟着音乐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体操。

3.2 问题引导1.引导幼儿回忆在学校里和家里有没有看到或者接触过小乒乓球、乒乓球拍等物品。

2.提问:“你们知道乒乓球是怎么打的吗?”、“为什么乒乓球可以这样打呢?”3.3 实物操作1.给幼儿分发乒乓球和乒乓球拍,让幼儿自己摆弄。

2.教授基础乒乓球规则和技巧:向前打球,球拍有正面和反面。

3.4 实验操作1.将装有锡纸的乒乓球和普通乒乓球放在桌上一起,让幼儿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个乒乓球,观察锡纸乒乓球和普通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和落点是否一样。

2.提问幼儿对两种乒乓球的区别的观察和感受。

3.5 思维启发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锡纸乒乓球和普通乒乓球的飞行轨迹和落点不同?2.带领幼儿一起探究锡纸乒乓球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6 亲子互动1.通过老师和家长联合制作锡纸乒乓球,让幼儿参与;2.家长和幼儿一起测试制作的锡纸乒乓球是否符合规则;3.幼儿和家长一同通过乒乓球拍进行游戏。

3.7 总结反思在亲子互动的环节中进行反思,让幼儿从整个活动中发现和吸收知识,总结和归纳完成本次课程活动的所学内容和体会。

4. 教学效果评价本次活动是以实验和亲子互动的方式进行的,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感受,探究乒乓球的制作和运动规律,对乒乓球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同时,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了幼儿和家长的感情,提高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度。

5. 反思与改进1.教师应在活动中创造更多的交互环节,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2.需要授权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在活动安排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大班科学课程,涵盖了乒乓球、力学等领域,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乒乓球和力学之间的关系,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掌握力学中的弹性力和运动规律。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4.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知识点1:球拍学习乒乓球,首先要了解球拍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球拍由胶皮、海绵、木板组成,胶皮可以让球返球路线发生变化,海绵可以增加球的反弹力,木板则是球拍的主体。

知识点2:球学习乒乓球还需要了解球的大小、重量和材质。

乒乓球是一种直径为40mm,重约2.7g的塑料球,通常由亚克力材料制成。

知识点3:规则乒乓球的比赛规则很多,这里只简要介绍一下比赛的开始和结束方式。

比赛开始时,双方盘球选手按照规定轮流发球,裁判员会宣布比赛开始。

比赛结束时,当一方先得11分,同时领先另一方2分以上时,比赛结束。

2. 弹性力和运动规律知识点1:弹性力弹性力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之后的第四个基本力,是一种在形状发生改变时产生的恢复力。

了解弹性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球的反弹和弹性碰撞等现象。

知识点2:运动规律学习运动规律,可以让学生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和演变,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了解运动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用球拍发球、回球,提高乒乓球水平。

3. 实践活动:巧取乒乓球教学内容之后,进行巧取乒乓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一起动手探究乒乓球的运动规律和弹性力。

活动1:小球弹力实验在实践活动1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硬度的小球(例如橡皮球、篮球、乒乓球等),让学生用手将小球压扁,然后松开手,观察小球的变化。

学生可以记录下小球压扁前后的直径和厚度,分析压扁前后的差异,了解弹性力的概念。

活动2:抛球练习在实践活动2中,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抛球练习,让学生掌握发球的技巧和乒乓球的弹性规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原理来解决问题;2. 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改进;3. 能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4.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注意实验安全;5.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课件、乒乓球、餐盘、小锤子、小柿子、小汽车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或趣味游戏引起幼儿注意,例如:老师手持小锤子给幼儿进行音乐表演,幼儿们可以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并发出相应的声响。

2. 提出问题:老师拿出一个乒乓球来,问幼儿们如何将乒乓球放在餐盘之上,让乒乓球不掉落?3. 合作探究:幼儿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进行探究试验。

首先,让幼儿们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让幼儿说出方案缺陷或不足之处;然后,让幼儿们对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再次进行实验;最后,让幼儿们展示实验成果。

4. 实验过程:(1)方案1:用两只手托住餐盘,并且让乒乓球放在餐盘中央。

反思:幼儿用手托住餐盘,不仅不方便,而且非常容易错手,从而让乒乓球滚落下地。

(2)方案2:让乒乓球卡在餐盘的边缘,不让它掉落。

反思:虽然乒乓球没有掉下来,但是这种方法非常不稳定,乒乓球很容易失去平衡而落下。

(3)方案3:将乒乓球放在餐盘的向心处,并让小汽车以适当的速度在餐盘上作圆周运动,利用离心力保持乒乓球平衡。

反思:通过改进,幼儿们找到了比较稳定的解决方案,并正确地描述了离心力的含义及作用。

5. 结束环节:老师总结实验过程中幼儿们的表现,并强调实验时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热情,让幼儿们通过探究实验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从中了解了简单的机械原理及相应的科学知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在探究实验环节中缺乏耐心,容易心急并失去探究的乐趣,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幼儿们通过多次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培养探究的好奇心及耐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教学目标1.能够学习到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正确地握拍、发球并进行简单的拍击练习。

2.培养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注意力和耐心,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3.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让他们能够在团体配合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乒乓球的训练。

教学重点1.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握拍,准确地发球,帮助学生减少乒乓球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

2.通过分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集体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乒乓球发球和拍击练习。

2.帮助学生克服比较大的紧张感,增强他们的乒乓球自信心。

教学过程第一步手部能力练习在开始乒乓球训练前,我们首先会让学生进行手部能力练习。

这些练习包括:握球运动、拉力练习和用小球进行转移练习等。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手部功能得到进一步锻炼,从而更好地为乒乓球训练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步乒乓球基本技能教学1.如何握拍在乒乓球拍握持方面,我们会给学生两种选择:一种是“比手背”,也就是拿着拍手背迎面,握住拍子的手指在背面相互对着,另一种是“正手握拍”,双手握住拍柄,握住位置交叉,一手的拍柄位置靠近拍头,而另一只手的拍柄位置都与拍的上端相接。

2.如何发球和拍击在我们的教案中,通过给学生展示发球和拍击的样例来进行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减少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

第三步进行乒乓球实战训练在经过前两个步骤的教学练习后,我们将会进入到实战训练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再次将学生分为小组,利用训练场地之间的状态,让他们能够进行比赛和练习。

在比赛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最基本的乒乓球技术和规则。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乒乓球基本技能和规则,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他们的运动潜能。

同时,透过乒乓球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来更好地应对困难。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领域教材,第十章《物体的浮沉》,具体内容为《巧取乒乓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掌握利用工具巧妙取出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浮沉的原理,理解并掌握巧妙取出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的方法。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学会巧妙取出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水盆、积木、绳子、吸管、图钉、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套乒乓球、水盆、积木、绳子、吸管、图钉、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水盆,将乒乓球放入水盆中,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取出乒乓球。

2. 讲解物体浮沉原理(10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演示如何巧妙地使用积木、绳子、吸管等工具取出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利用所提供的工具,尝试取出水盆中的乒乓球。

每组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讨论为什么有些方法可以成功,而有些方法失败。

6. 巩固知识(5分钟)教师选取一名幼儿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巧妙地取出乒乓球。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物体浮沉原理及巧妙取出乒乓球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物体浮沉原理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重力: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力。

2. 巧取乒乓球方法利用工具:积木、绳子、吸管等。

注意事项:保持平衡,避免用力过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尝试用其他物品巧妙取出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巧妙取出乒乓球方法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巧取乒乓球》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理解平衡的概念,并能运用平衡原理解释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

b. 能观察、描述并解释乒乓球的运动规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b.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平衡的概念,了解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

2. 能够观察、描述并解释乒乓球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乒乓球、吹风机、竖直树枝。

2. 实验材料:小纸片、砖块、玻璃杯、弹簧。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张乒乓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乒乓球是怎么样运动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情况,并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乒乓球是怎么停下来的?它为什么会停下来?”3. 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的概念:“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平衡吗?”活动二:探究1. 教师向学生介绍平衡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当物体保持稳定的状态时,它就是平衡的。

”2.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平衡的原理来解释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3. 教师将吹风机放在桌面上,将乒乓球放在桌子上并让吹风机把乒乓球吹走。

4. 学生观察并描述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乒乓球为什么会在某个位置停下来。

5. 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如何满足平衡原理的?活动三:实验1. 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一个实验,目的是观察乒乓球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并理解乒乓球在空气中的平衡原理。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3. 实验一:学生在乒乓球上面放一个小纸片,并用吹风机对准小纸片,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4. 实验二:学生在桌子上放一个砖块,并让乒乓球靠近砖块的边缘,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5. 实验三:学生在桌子上放一个玻璃杯,并用弹簧将乒乓球固定在玻璃杯的边缘,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的运动与力》,详细内容为“巧取乒乓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使用工具巧妙获取乒乓球的方法。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筷子、勺子、夹子、绳子、篮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乒乓球、筷子、勺子、夹子、绳子、篮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乒乓球掉入瓶子里的情景,引导幼儿想办法将乒乓球取出。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如何巧妙地使用这些工具将乒乓球取出。

3. 分组讨论与操作(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共同讨论并实践如何将乒乓球取出。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观察每组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指导与鼓励。

5. 小组分享(5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共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巧取乒乓球工具:筷子、勺子、夹子、绳子、篮子等方法:合作、尝试、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尝试用其他工具巧取乒乓球。

(2)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2. 答案:(1)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如吸管、纸筒等。

(2)与家长分享时,可提及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代替乒乓球,探索更多有趣的巧取方法。

(2)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其他领域也锻炼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会使用工具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巧取乒乓球》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物体的性质与变化”,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乒乓球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探索运用简单工具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乒乓球的结构,知道空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乒乓球的结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气球、吸管、塑料杯、绳子、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乒乓球、气球、吸管、塑料杯、绳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发他们对乒乓球的好奇心。

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乒乓球的结构与特点,引导幼儿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

示范如何用吸管、塑料杯等工具巧妙地取乒乓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尝试巧妙地取乒乓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可以成功?”六、板书设计1. 乒乓球结构图2. 巧取乒乓球的步骤3. 空气压力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气球、绳子、剪刀等工具巧妙地取乒乓球。

2. 答案:将气球套在乒乓球上,用绳子系紧,然后剪破气球,乒乓球就会被巧妙地取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空气压力有关,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物体的浮沉》中的第三节《巧取乒乓球》。

详细内容包括:物体浮力的概念,乒乓球浮沉的实验,利用工具巧妙取出乒乓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浮力的概念,理解乒乓球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浮力的概念,运用工具巧妙取出乒乓球。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乒乓球浮沉现象,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乒乓球、玻璃杯、水、调羹、小刀、磁铁、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套乒乓球、玻璃杯、水、调羹、小刀、磁铁、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和一个乒乓球,提问:“大家猜一猜,乒乓球放在水里会怎么样?”(2)邀请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乒乓球浮在水面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2)讲解物体浮力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乒乓球浮沉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利用工具巧妙取出乒乓球。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成功经验。

六、板书设计1. 物体浮力的概念2. 乒乓球浮沉实验3. 巧妙取出乒乓球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浮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其他物体的浮沉实验,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运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指导与反馈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启发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浮力的抽象概念,以及如何巧妙运用工具取出乒乓球,这一过程中涉及物理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取乒乓球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小猫和好朋友玩乒乓球的时候,一不小心啊,就把乒乓球掉进了一个有毒的杯子里面,它怎么拿也拿不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这个杯子里面有毒,我们还能用手去把乒乓球拿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纪录猜测结果。

再分享,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5)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
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

(第二次操作)
(2)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

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4)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结束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吗?那我们一起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猫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